2019高中生物 第3章 基因的本质 第1节 DNA分子的结构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

上传人:随风 文档编号:715890 上传时间:2019-06-0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中生物 第3章 基因的本质 第1节 DNA分子的结构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9高中生物 第3章 基因的本质 第1节 DNA分子的结构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高中生物 第3章 基因的本质 第1节 DNA分子的结构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中生物 第3章 基因的本质 第1节 DNA分子的结构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1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第第 1 1 节节 DNA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学习目标 1.掌握肺炎双球菌体内和体外转化实验的过程和结论。2.掌握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方法、过程及结论。3.理解 DNA 是主要遗传物质的结论。一、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1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20 世纪 20 年代,大多数科学家认为蛋白质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20 世纪 30 年代,人们认识到 DNA 的重要性,但是认为蛋白质是遗传物质的观点仍占主导地位。2肺炎双球菌类型项目S 型细菌R 型细菌菌落表面光滑表面粗糙菌体有无毒性有无3.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实验过程结果分析结论R 型活细菌小鼠不死亡注射R 型细菌无毒性S 型活细菌

2、小鼠死亡注射S 型细菌有毒性加热杀死的 S 型细菌小注射鼠不死亡加热杀死的 S 型细菌已失活,毒性消失Error!小鼠死亡S注射分离型活细菌R 型细菌转化为 S 型细菌,且性状可以遗传加热杀死的 S 型细菌体内含有“转化因子” ,促使 R 型细菌转化为 S型细菌4.艾弗里的转化实验(1)实验过程及结果2(2)结论:DNA 是使 R 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例 1 某研究人员模拟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进行了以下 4 个实验:S 型细菌的 DNADNA 酶加入 R 型细菌注射入小鼠R 型细菌的 DNADNA 酶加入 S 型细菌注射入小鼠R 型细菌DNA 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 S 型细菌的 DN

3、A注射入小鼠S 型细菌DNA 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 R 型细菌的 DNA注射入小鼠以上 4 个实验中小鼠存活的情况依次是( )A存活,存活,存活,死亡B存活,死亡,存活,死亡C死亡,死亡,存活,存活D存活,死亡,存活,存活答案 D解析 能使小鼠死亡的是活的 S 型细菌,而不是 S 型细菌的 DNA。中有活的 R 型细菌,无毒性,小鼠存活;中有活的 S 型细菌,小鼠死亡;中有 S 型细菌的 DNA 和无活性的R 型细菌,无活性的 R 型细菌无法转化成活的 S 型细菌,S 型细菌的 DNA 无法使小鼠死亡;中只有 R 型细菌的 DNA,无法使小鼠死亡。3例 2 艾弗里及其同事用 R 型和 S 型肺

4、炎双球菌进行实验,结果如表所示。由表可知( )实验组号接种菌型加入 S 型细菌的物质培养皿长菌情况R 型蛋白质R 型R 型荚膜多糖R 型R 型DNAR 型、S 型R 型DNA(经 DNA 酶处理)R 型A.不能证明 S 型细菌的蛋白质不是转化因子B说明 S 型细菌的荚膜多糖有酶活性C和说明 S 型细菌的 DNA 是转化因子D说明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答案 C解析 第组实验说明蛋白质和荚膜多糖与 R 型细菌转化为 S 型细菌无关,A、B 项错误;第组实验说明 DNA 与 R 型细菌转化为 S 型细菌有关,第组实验说明 DNA 被水解后的产物不能使 R 型细菌转化为 S 型细菌,C 项正确;只

5、能说明 DNA 是遗传物质,而不能说明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 项错误。易错易混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几个易错点(1)转化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 R 型细菌都被转化成 S 型细菌,而只是小部分 R 型细菌被转化成 S 型细菌。(2)加热杀死 S 型细菌的过程中,其蛋白质变性失活,但是其内部的 DNA 在加热结束后随温度的恢复又逐渐恢复活性。(3)体内转化实验的结论是 S 型细菌体内有“转化因子” ,没有证明“转化因子”是 DNA,体外转化实验进一步证明“转化因子”是 DNA。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1实验者:赫尔希和蔡斯。2实验方法: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3实验材料:T2噬菌体(如图所示)。4

6、4实验过程(1)标记 T2噬菌体(2)侵染细菌5实验分析(1)T2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 进入到细菌的细胞中,而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2)子代 T2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亲代的 DNA 来遗传的。6实验结论:DNA 才是真正的遗传物质。例 3 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5S 和32P 标记 T2噬菌体的蛋白质和 DNA,下列被标记的部分组合是( )ABCD答案 A5解析 组成噬菌体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而 P 是噬菌体 DNA 组成成分之一磷酸的构成元素,对照图解标号被标记的部分应分别选择。例 4 为证明蛋白质和 DNA 究竟哪一种是遗传物质,赫尔希和蔡斯做了“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

7、T2噬菌体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下图中亲代噬菌体已用32P 标记,A、C 中的方框代表大肠杆菌。下列关于本实验及病毒、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锥形瓶中的培养液是用来培养大肠杆菌的,其内的营养成分中要加入32P 标记的无机盐B若要达到实验目的,还要再设计一组用35S 标记噬菌体的实验,两组相互对照C噬菌体的遗传不遵循基因分离定律,而大肠杆菌的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D若本组实验 B(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则不能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答案 B解析 由题干信息可知,图中亲代噬菌体已用32P 标记,则锥形瓶中培养液内的营养成分应无放射性标记;要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还应设计一组用35S 标

8、记噬菌体的实验,两组为相互对照实验;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其遗传不遵循基因分离定律;若本组实验 B(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可能是实验时间较长,大肠杆菌裂解导致的,也可能是部分噬菌体的DNA 未侵入大肠杆菌,经搅拌、离心到上清液中。思维启迪 同位素标记法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的应用分析(1)用哪种标记元素若用32P 和35S,则分别标记了 DNA 和蛋白质,若用 C、H、O 等,则同时标记了 DNA 和蛋白质。6(2)注意标记对象是噬菌体还是细菌,标记对象不同对应结果不同项目DNA蛋白质DNA 和蛋白质噬菌体32P35S14C、3H、18O、15N细菌31P32S12C、2H、16O、14N子代噬

9、菌体32P(少数)、31P(全部)32SC、H、O、N 的两种同位素都有三、生物的遗传物质1RNA 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据(1)实验材料:烟草花叶病毒,只由蛋白质和 RNA 组成。(2)实验过程(3)结论: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RNA,不是蛋白质。2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DNA,只有极少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RNA。因此,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归纳总结 不同生物的遗传物质细胞生物非细胞生物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多数病毒少数病毒核酸种类DNA 和 RNADNA 和 RNADNARNA遗传物质DNADNADNARNA例 5 (2018滨州高一检测)下图表示科研人员探究“烟草花叶病毒(TMV)遗传

10、物质”的实验过程,由此可以判断( )A水和苯酚的作用是分离病毒的蛋白质和 RNABTMV 的蛋白质不能进入烟草细胞中C侵入烟草细胞的 RNA 进行了逆转录过程7DRNA 是 TMV 的主要遗传物质答案 A解析 水和苯酚的作用是将 TMV 的 RNA 与蛋白质分离开,A 正确;能将 TMV 的蛋白质接种到正常烟草花叶细胞内,即 TMV 的蛋白质能进入烟草细胞中,B 错误;通过该实验无法判断侵入烟草细胞的 RNA 是否进行了逆转录过程,C 错误;本实验表明 RNA 是 TMV 的遗传物质,而不能表明 RNA 是 TMV 的主要遗传物质,D 错误。例 6 下列有关生物体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11、A豌豆的遗传物质主要是 DNAB酵母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C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含有硫元素DHIV 的遗传物质水解产生 4 种脱氧核苷酸答案 B解析 豌豆的遗传物质只有 DNA;酵母菌的遗传物质 DNA 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少量分布在细胞质中;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 DNA,不含 S 元素;HIV 的遗传物质是 RNA,初步水解后产生 4 种核糖核苷酸。1判断正误(1)格里菲思的实验结果没有具体证明哪一种物质是遗传物质( )(2)艾弗里证明转化因子是 DNA 而不是蛋白质( )(3)1952 年,赫尔希和蔡斯用35S 和32P 分别标记 T2噬菌体,证明 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

12、 )(4)用含35S 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经离心后,可在沉淀物中发现大量的放射性物质( )(5)真核生物细胞中的遗传物质都是 DNA,原核生物细胞中的遗传物质都是 RNA( )答案 (1) (2) (3) (4) (5)82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是漫长的,直到 20 世纪初期,人们仍普遍认为蛋白质是遗传物质。当时人们作出判断的理由不包括( )A不同生物的蛋白质在结构上存在差异B蛋白质与生物的性状密切相关C蛋白质比 DNA 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并且能够自我复制D蛋白质中氨基酸的不同排列组合可以储存大量遗传信息答案 C解析 蛋白质的热稳定性较 DNA 差,且不能复制;其他选项所述的蛋白质的特点,与遗传物

13、质应具备的特征一致。3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 )A基因位于染色体上B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CDNA 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D在不含 DNA 的生物体内,RNA 就是该生物的遗传物质答案 C4下列有关核酸与遗传物质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DNA 是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B有些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RNAC在真核生物中,DNA 和 RNA 都是遗传物质,其中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核酸是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其中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答案 C解析 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含有 DNA 和 RNA 两种核酸,但 DNA 是遗传物质,病毒只含有DNA 或 RNA 一种核酸,其含有的这

14、种核酸就是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总之,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DNA,即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5下图是噬菌体侵染细菌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噬菌体侵染细菌的正确顺序应是_。(2)图中 D 表明噬菌体侵染细菌时,留在细菌外的是_,注入细菌体内的物质是_。9(3)图中 E 表明_。(4)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得出了_是遗传物质的结论。答案 (1)BDAEC (2)蛋白质外壳 噬菌体 DNA (3)噬菌体复制完成(产生性状完全相同的噬菌体后代)(4)DNA解析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可以分为五个步骤:吸附:噬菌体用尾部的末端吸附在细菌表面;侵入:噬菌体通过尾轴把 DNA 全部注入到细菌细胞内,蛋白

15、质外壳留在细胞外面不起作用;生物合成:在细菌体内,以噬菌体的 DNA 为模板,利用细菌的化学成分合成噬菌体的 DNA 和蛋白质分子;组装:新合成的 DNA 和蛋白质外壳组装成与亲代一模一样的子代噬菌体(结构、成分相同);释放:子代噬菌体由于细菌的裂解而释放出来,再去侵染其他细菌(功能相同)。由此可见,只有亲代的 DNA 参与了子代噬菌体的复制过程,蛋白质未参与,说明亲代的性状通过 DNA 传给后代,所以说 DNA 是遗传物质。对点训练题组一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1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发生转化的细菌和含转化因子的细菌分别是( )AR 型细菌和 S 型细菌BR 型细菌和 R 型细菌CS 型细菌

16、和 S 型细菌DS 型细菌和 R 型细菌答案 A解析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灭活的 S 型细菌体内有某种转化因子存在,它能使 R 型活细菌转化为 S 型细菌。2如图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的基本步骤,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都要加热处理B要将所有提取物与 R 型细菌共同培养C的结果是只有 S 型或 R 型一种菌落D的结果可能是有 S 型、R 型两种菌落10答案 D解析 过程是将加热杀死的 S 型细菌和 R 型活细菌混合培养,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上,经过程后,可以培养出 S 型、R 型两种菌落;过程是分离出 S 型细菌的 DNA 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不需加热处理,经过程分别与 R 型细菌混合培养

17、,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上,经过程后,可以培养出 S 型、R 型两种菌落或 R 型一种菌落。3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实了( )ADNA 是遗传物质B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C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D加热杀死的 S 型细菌中含有某种“转化因子”答案 D解析 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实了加热杀死的 S 型细菌中含有某种“转化因子” ,但不能确定该“转化因子”的化学本质。4艾弗里等人为了弄清转化因子的本质,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如图是他们所做的一组实验,则三个实验的培养皿中只存在一种菌落的为( )A实验一B实验二C实验三D实验一和三答案 B解析 实验二中加入的 DNA 酶能分解 S 型细菌的 DN

18、A,R 型细菌不能发生转化,所以菌落只有一种,即 R 型菌落;实验一和实验三中产生的菌落均有两种。5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在培养有 R 型细菌的 1、2、3、4 四支试管中,依次加入从 S 型活细菌中提取的 DNA、DNA 和 DNA 酶、蛋白质、多糖,经过培养,检查结果发现试管内仍然有 R 型细菌的是( )11A3 和 4B1、3 和 4C2、3 和 4D1、2、3 和 4答案 D解析 2、3、4 三支试管内只有 R 型细菌,因为没有 S 型细菌的 DNA,所以都不会发生转化;1 号试管因为有 S 型细菌的 DNA,所以会使 R 型细菌发生转化,但是发生转化的 R 型细菌只是一部分,故试

19、管内仍然有 R 型细菌存在。题组二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6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能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对这两个实验的研究方法可能有:设法把 DNA 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两者都运用了和B前者运用了,后者运用了C前者只运用了,后者运用了和D前者只运用了,后者运用了和答案 D解析 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是设法把 DNA 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而赫尔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也是把 DNA 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并且运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7(2017全国,2)在证明 DNA

20、 是遗传物质的过程中,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与该噬菌体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T2噬菌体也可以在肺炎双球菌中复制和增殖BT2噬菌体病毒颗粒内可以合成 mRNA 和蛋白质C培养基中的32P 经宿主摄取后可出现在 T2噬菌体的核酸中D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与 T2噬菌体的核酸类型和增殖过程相同答案 C解析 T2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的病毒,只能侵染大肠杆菌,不能侵染肺炎双球菌,所以不可以在肺炎双球菌中复制和增殖,A 错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12立生活,所以在 T2噬菌体病毒颗粒内不可以合成 mRNA 和蛋白质,需要借助宿主细胞来合成 mRNA 和蛋白质,B

21、 错误;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其 DNA 进入细菌并作为模板控制子代噬菌体的合成,复制及表达需大肠杆菌提供原料、酶和 ATP,所以培养基中的32P 经宿主摄取后可出现在 T2噬菌体的核酸中,C 正确;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是 RNA 病毒,T2噬菌体是 DNA 病毒,因此二者的核酸类型和增殖过程不相同,D 错误。8用32P 标记 S 型肺炎双球菌的 DNA,35S 标记其蛋白质,将其加热杀死后与未标记的 R 型活细菌混合并注入小鼠体内。一段时间后,从死亡的小鼠体内提取到活的 S 型和 R 型细菌。下列有关元素分布的分析,最可能的情况是( )A部分 S 型细菌含有32P,不含35SB部分 R 型细菌含有3

22、2P 和35SC所有 S 型细菌都含有32P,不含35SD所有 R 型细菌都含有35S,不含32P答案 A解析 由于加热杀死后的 S 型细菌与未标记的 R 型细菌混合并注入小鼠体内,能进入 R 型细菌起转化作用的是32P 标记的 DNA,而失去活性的蛋白质不能进入细菌,所以 S 型细菌利用自己的 DNA 的两条链为模板,用 R 型细菌的原料合成自身的 DNA 和蛋白质,因此小鼠体内的部分 S 型细菌含有32P,全部不含35S,A 项正确。9(2017曲阜高一检测)下面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步骤示意图,对此实验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本实验所使用的被标记的噬菌体是接种在含有35S 的培养基

23、中获得的B本实验选用噬菌体作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是其结构组成只有蛋白质和 DNAC实验中采用搅拌和离心等手段是为了把 DNA 和蛋白质分开再分别检测其放射性D在新形成的噬菌体中没有检测到35S,说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 DNA 不是蛋白质答案 B解析 病毒的繁殖离不开细胞,要标记噬菌体,应先标记细菌细胞,A 错误;本实验选用噬菌体作为实验材料是因为其只由蛋白质和 DNA 组成,B 正确;实验中采用搅拌和离心等13手段是为了把细菌和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分开,C 错误;仅用35S 标记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做侵染细菌实验,在新形成的噬菌体中没有检测到35S,只能说明蛋白质没有进入细菌内,而不能说

24、明 DNA 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也不能说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D错误。10如果用15N、32P、35S 共同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大肠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结构中,能够找到的标记元素为( )A在外壳中找到15N 和35SB在 DNA 中找到15N 和32PC在外壳中找到15ND在 DNA 中找到15N、32P 和35S答案 B解析 用15N、32P、35S 共同标记噬菌体,15N 标记了噬菌体的 DNA 和蛋白质外壳,32P 标记了噬菌体的 DNA,35S 标记了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噬菌体侵染细菌过程中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外面,DNA 进入细菌内部,在细菌中以噬菌体 DNA 为模板,利用

25、细菌的原料合成子代噬菌体的 DNA 和蛋白质外壳,由于 DNA 复制,故在子代噬菌体中能找到15N 和32P 标记的DNA,不能找到35S 和15N 标记的蛋白质。题组三 生物的遗传物质11下列有关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细胞中 DNA 较多,所以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B真核细胞内的 DNA 是遗传物质,原核细胞内的 RNA 是遗传物质C人体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是 DNA,而细胞质内的遗传物质是 RNAD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DNA 或 RNA答案 D解析 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DNA,所以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A 错误;只要细胞内存在 DNA,DNA 就是遗传物质,B、C

26、 错误。12如图是某种高等植物的病原体的遗传过程实验,实验表明这种病原体( )14A寄生于细胞内,通过 RNA 遗传B寄生于细胞间,通过蛋白质遗传C寄生于细胞内,通过蛋白质遗传D寄生于细胞间,通过 RNA 遗传答案 A解析 从图示可看出,将 RNA 接种在叶片上,叶片出现了病斑;而将蛋白质外壳接种到叶片上,叶片上没有病斑。所以该病原体是通过 RNA 遗传的。综合强化13根据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材料 1:用同位素31P、32P 和32S、35S 分别作如下标记:项目噬菌体大肠杆菌脱氧核苷酸32P31P氨基酸32S35S材料 2:(1)用32P 标记噬菌体的大致操作过程:_;_。(2)若材料

27、1 中的噬菌体和大肠杆菌分别换成烟草花叶病毒和烟叶细胞,则能说明_。(3)分析材料 2,AD 的结果中,哪项不正确?说明理由:_。(4)材料 1、材料 2 共同说明的问题是_。答案 (1)在含有放射性32P 的培养基中培养大肠杆菌再用上述大肠杆菌培养噬菌体15(2)RNA 是遗传物质(3)D;DNA 分子被 DNA 酶分解掉,R 型细菌不能转化成 S 型细菌,小鼠应为正常(4)DNA 是遗传物质解析 (1)由于噬菌体是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所以需先用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细菌培养噬菌体。(2)烟草花叶病毒的核酸是 RNA,它可以侵染烟草的叶肉细胞,说明 RNA 是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3

28、)由于 DNA 酶能够分解 DNA 分子,不存在 DNA 时就不能使 R 型细菌转化成 S 型细菌,所以小鼠不会死亡。(4)材料 1、材料 2 共同说明的是 DNA 是遗传物质。141952 年“噬菌体小组”的赫尔希和蔡斯研究了噬菌体的蛋白质和 DNA 在侵染过程中的功能。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他们指出“噬菌体在分子生物学的地位就相当于氢原子在玻尔量子力学模型中的地位一样” 。噬菌体作为实验材料具有_的特点。(2)通过_的方法分别获得被32P 或35S 标记的噬菌体,用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从而追踪在侵染过程中_变化。(3)侵染一段时间后,用搅拌器搅拌,然后离心得到上清液和沉淀物,检测上清

29、液中的放射性,得到如图所示的实验结果。搅拌的目的是_,所以搅拌时间少于 1min 时,上清液中的放射性_。实验结果表明当搅拌时间足够长以后,上清液中的35S 和32P 分别占初始标记噬菌体放射性的 80%和 30%,证明_。图中“被侵染细菌”的存活率曲线基本保持在 100%,本组数据的意义是作为对照组,以证明_,否则细胞外_放射性会增高。(4)本实验证明病毒传递和复制遗传特性中_起着重要作用。16答案 (1)结构简单,只含有蛋白质和 DNA(核酸)(2)用分别含32P 和35S 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再用噬菌体分别侵染被32P 或35S 标记的大肠杆菌 DNA 和蛋白质的位置 (3)使吸附在细

30、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 较低 DNA 进入细菌,蛋白质没有进入细菌 细菌没有裂解,没有子代噬菌体释放出来 32P (4)DNA15某研究小组为探究某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DNA 还是 RNA,做了如下实验,请你完成相关内容。(1)实验原理:_。(2)材料用具:该病毒核酸提取物、DNA 酶、RNA 酶、小白鼠及其等渗生理盐水、注射器等。(3)实验步骤:取健康且生长状况基本一致的小白鼠若干,随机均分成四组,编号分别为 A、B、C、D。按下表所示配制注射溶液,然后分别注射入小白鼠体内。组别ABCD注射溶液_和_和_相同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比较各组小白鼠的发病情况。(4)结果预测及结论:A、C 组发病,B、D 组未发病,说明 DNA 是该病毒的遗传物质;_,说明_。(5)实验分析:_组和_组对照,能说明 DNA 是否是其遗传物质。B 组和 C 组对照,能说明_。C 组和 D 组在实验对比时起到_作用。答案 (1)酶具有专一性 (3)A.该病毒核酸提取物 RNA 酶 B该病毒核酸提取物 DNA 酶 C该病毒核酸提取物 D生理盐水 (4)B、C 组发病,A、D 组未发病 RNA 是该 病毒的遗传物质 (5)A C RNA 是否是其遗传物质 对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