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生物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1.2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习题 新人教版必修3.doc

上传人:随风 文档编号:715837 上传时间:2019-06-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62.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中生物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1.2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习题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高中生物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1.2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习题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高中生物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1.2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习题 新人教版必修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中生物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1.2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习题 新人教版必修3.doc(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第第 2 2 节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课后篇巩固探究巩固探究学业水平引导 1 1.下列有关人体稳态与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稳态的维持依赖于机体神经体液的调节网络B.内环境的渗透压主要来源于水和无机盐C.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D.由内环境的成分可推知某种疾病的发病风险解析:稳态的维持依赖于机体的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内环境的渗透压主要来源于 Na+和 Cl-。细胞代谢在细胞内进行。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成分是相对稳定的,可根据内环境成分推知某种疾病的发病风险。答案:D2 2.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有 3 种以上的系统参与维

2、持内环境稳态B.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失调与外界环境无关C.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有限D.稳态有利于参与其调节的器官保持机能正常解析:维持内环境稳态,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直接参与,还需要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当外界环境变化超出人体调节能力时,内环境稳态就处于失调状态,所以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失调与外界环境有关;稳态有利于参与其调节的器官保持机能正常,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答案:B3 3.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健康人的内环境的各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B.内环境中含有 CO2、尿素、激素等成

3、分C.组织液渗回血浆和渗入淋巴的量相差较大D.血浆的成分稳定时,机体达到稳态解析:健康人的内环境的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A 项正确。内环境中含有 CO2、尿素、激素、无机盐、血浆蛋白等,B 项正确。组织液大部分渗回血浆,少部分渗入淋巴,C 项正确。血浆的成分稳定只是机体稳态的一个方面,如果体温、血糖等不能达到稳态,机体内环境也不能达到稳态,D 项错误。答案:D4 4.下图是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的示意图,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2A.a、b 表示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B.酸碱度的相对稳定主要依靠血液中的缓冲物质,与其他器官或系统也有关C.c、d 可以表示温度和酸碱度D.内环境的理化性

4、质不可以变化,否则机体就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解析: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不是不变的,而是处于动态平衡之中。答案:D5 5.正常人的血浆 pH 通常为 7.357.45,血浆 pH 变化不大的原因是( )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多对缓冲物质对血浆酸碱度起缓冲作用 通过呼吸系统可不断排出 CO2 血浆中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随尿排出体外 神经系统对呼吸运动强度的调节有利于维持血浆 pH 的相对稳定 食物中的碱性物质与新陈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所构成的缓冲对调节了血液 pHA.B.C.D.解析:血浆中含有许多对对酸碱度起缓冲作用的物质,每一对缓冲物质都是由一种弱酸和一种相

5、应的强碱盐组成的。血液中的 CO2会刺激控制呼吸活动的神经中枢,促使呼吸运动增强,增加通气量,从而将 CO2排出体外,使血浆 pH 变化不大;当碳酸钠进入血浆后,可与血浆中的碳酸发生作用形成碳酸氢盐,而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排出,使血浆 pH 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答案:B6 6.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因素会引起内环境发生变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剧烈运动时,内环境的 pH 有下降趋势B.食物中长期缺少蛋白质会导致血浆蛋白含量下降,进而引起组织水肿C.中暑是神经调节紊乱造成的,与体液调节无关D.佝偻病与内环境的稳态失衡有一定的关系解析:根据稳态的定义可知,机体的稳态是在神经、体液和免疫的

6、共同调节下得以维持的。剧烈运动中机体产生的乳酸会使内环境的 pH 略有下降;食物中长期缺少蛋白质会导致血浆蛋白含量下降,进而使从血浆进入组织的水分多于回流的水分,引起组织水肿;中暑是外界环境温度过高引起代谢紊乱造成的,与体液调节有关;佝偻病是由机体缺少钙盐引起的。答案:C7 7.导学号 27064005右图所示为哺乳动物的某组织,其中为毛细血管壁,为红细胞,为血浆,为细胞内液,为组织液。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肌肉细胞缺氧时,的 pH 会暂时降低,但由于 Na2CO3的调节作用,的 pH 会维持相对稳定B.呼吸作用的终产物 CO2不会引起pH 的变化3C.中的氧气到达需要经过 4 层

7、膜,处的氧气浓度高于处D.与相比,中含有蛋白质,而中不含蛋白质解析:肌肉细胞在无氧条件下会产生乳酸,乳酸进入血浆后与 NaHCO3 反应,即发挥作用的是NaHCO3;为红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并产生乳酸;中的氧气进入需经过 1 层膜,再经过到达需经过 2 层膜,最后进入经过 1 层膜,共 4 层膜,并且处的氧气浓度高于处;由于血浆中的大分子蛋白质不能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中,所以与相比,中含蛋白质较少,但不是没有。答案:C8 8.下图是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1)a 表示 系统,b 表示 系统,c 表示 系统,参与内环境维持的还有图中的 系统。 (2)CO2不从组

8、织液进入组织细胞的原因是 。 (3)病人呼吸受阻时,肌细胞会因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会使血液 pH 有 的趋势,但乳酸可以与血液中的 发生反应,使血液的 pH 维持相对稳定。 (4)内环境相对稳定,除了图中所示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外,还必须在 的调节下维持。 (5)外界中的 O2进入红细胞内共穿过 层生物膜。 (6)尝试构建人体肝脏内血浆、组织液、成熟红细胞内液间 O2、CO2扩散的模型(在图形框间用实线箭头表示 O2,用虚线箭头表示 CO2。不考虑 CO2进入成熟红细胞内液)。解析:内环境是组织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同时借助多个器官、系统的参与,如呼吸系统吸入

9、O2,排出 CO2,消化系统消化、吸收食物,从而为机体提供营养物质,泌尿系统排出细胞代谢废物。(1)由图可知 a 吸入 O2,排出 CO2,所以为呼吸系统;b 吸收养料,所以为消化系统;c 排出代谢废物,所以为泌尿系统。(2)组织细胞内的 CO2浓度高于组织液,所以 CO2不从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3)乳酸进入血液后,与血液中的 NaHCO3发生反应生成乳酸钠和 H2CO3,使血液的 pH 维持相对稳定。(4)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5)外界中的 O2进入红细胞首先需要穿过肺泡壁(1 层细胞,2 层生物膜),然后穿过毛细血管壁(1 层细胞,2 层生物膜

10、),再进入毛细血管内的红细胞(1 层生物膜),共穿过 5 层生物膜。 答案:(1)呼吸 消化 泌尿 循环(2)组织细胞内的 CO2浓度高于组织液(3)下降 NaHCO3(4)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4(5)5(6)如下图能力素养拓展 9 9.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质量分数为 0.9%的 NaCl 溶液(生理盐水)20 mL 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 10 mLC.Na+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被动运输D.输入的 Na+中 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 解析: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的知识。血浆与组织液可以互相渗透,输入静脉的 NaCl

11、 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细胞内液占体液的 2/3,细胞外液占体液的 1/3,所以理论上细胞内液增加的量多于细胞外液。答案:A1010.导学号 27064006 人体血液中的 O2与血红蛋白(Hb)结合,以氧合血红蛋白形式在血液中运输;大部分 CO2在血浆中以 HC的方式运输,如图所示,据图回答问题。- 3(1)血浆中 CO2主要来自 (生理过程)。 (2)CO2进入红细胞后,HC数量 。根据细胞特点和 HC的含量,可推测 HC进入血浆- 3- 3- 3的方式为 ,这表明细胞膜具有 性。 (3)生成的 H+与血红蛋白结合,引起血红蛋白的 发生改变,促进氧气释放并扩散到 中,供组织细胞吸收和利用

12、。 (4)由于红细胞内 被消耗和 的进入,使细胞内渗透压升高,导致血浆中的水分子进入细胞。 解析:(1)血浆 CO2主要来自于有氧呼吸。(2)据图,HC来自碳酸的分解,所以二氧化碳进入红细- 3胞后,HC数量增加。再根据细胞内外 HC的浓度,可知其进入血浆的跨膜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表- 3- 3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3)H+与血红蛋白结合,导致血红蛋白的空间结构改变,促进氧气释放并扩散至血浆,进而进入组织液。(4)据图可知,由于水的消耗和 Cl-的进入,红细胞内渗透压升高。答案:(1)细胞的呼吸作用(有氧呼吸、细胞呼吸)5(2)增加 协助扩散 选择透过(3)空间结构 组织液(血浆、内环境)(4)水分子 Cl-(离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