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pdf

上传人:wj151****6093 文档编号:71576440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7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网络.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计算机网络.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算机网络.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网络.pdf(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三章3-09 一个 PPP 帧的数据部分(用十六进制写出)是7D5EFE277D5D7D5D657D5E。试问真正的数据是什么(用十六进制写出)7E FE 27 7D 7D 65 7E3-18 试说明 10BASE-T 中的“10”“BASE”和“T”所代表的意思。答:10BASE-T:“10”表示数据率为 10Mb/s 的数据速率,“BASE”表示连接线上的信号是基带信号,“T”代表双绞线。3-32 现有五个站分别连接在三个局域网上,并且用两个透明网桥连接起来,如下图所示。每一个网桥的两个端口号都标明在图上。在一开始,两个网桥中的转发表都是空的。以后有以下各站向其他的站发送了数据帧,即H1

2、 发送给 H5,H3 发送给 H2,H4 发送给 H3,H2 发送给 H1。试将有关数据填写在下表中4-09(1)子网掩码为代表什么意思答:可以代表 C 类地址对应的子网掩码默认值;也能表示 A 类和 B 类地址的掩码,前 24 位决定网络号和子网号,后 8位决定主机号。(2)一网络的现在掩码为,问该网络能够连接多少个主机化成二进制序列为:111000,根据掩码的定义,后三位是主机号,一共可以表示8 个主机号,除掉全0 和全 1 的两个,该网络能够接 6 个主机。(3)一 A 类网络和一 B 类网络的子网号 subnet-id 分别为 16 个 1 和 8 个 1,问这两个网络的子网掩码有何不

3、同子网掩码的形式是一样的,都是;但是子网的数目不一样,前者为65534,后者为 254。(4)一个 B 类地址的子网掩码是。试问在其中每一个子网上的主机数最多是答:(.00000000)是 B 类地址的子网掩码,主机地址域为12 比特,所以每个子网的主机数最多为:212-2=4094(5)一类网络的子网掩码为,它是否为一个有效的子网掩码答:子网掩码由一连串的1 和一连串的 0 组成,1 代表网络号和子网号,0 对应主机号.变成二进制形式是:111111.可见,是一个有效的子网掩码,但是不是一个方便使用的解决办法。(6)某个 IP 地址的十六进制表示为,试将其转换为点分十进制的形式。这个地址是哪

4、一类IP 地址答:用点分十进制表示,该IP 地址是,为 C 类地址(7)C 类网络使用子网掩码有无实际意义为什么答:有,对于小网络这样做还可以进一步简化路由表。4-10 试辨认以下 IP 地址的网络类别。(1)B (2)A (3)B (4)C (5)A (6)C4-16 在因特网中将 IP 数据报分片传送的数据报在最后的目的主机进行组装。还可以有另一种做法,即数据报片通过一个网络就进行一次组装。试比较这两种方法的优劣。答:在目的站而不是在中间的路由器进行组装是由于:(1)路由器处理数据报更简单;(2)并非所有的数据报片,都经过同样的路由器,因此在每一个中间的路由器进行组装可能会缺少几个数据报片

5、(3)也许分组后面还要经过一个网络,它还要给这些数据报片划分成更小的片。如果在中间的路由器进行组装就可能会组装多次。4-20.设某路由器建立了如下路由表(这三列分别是目的网络、子网掩码和下一跳路由器,若直接交付则最后一列表示应当从哪一个接口转发出去):目的网络子网掩码下一跳接口 m0接口 m1 R2 R3*(默认)R4现共收到 5 个分组,其目的站 IP 地址分别为:(1)(2)(3)(4)(5)试分别计算其下一跳。解:(1)分组的目的站 IP 地址为:。先与子网掩码相与,得,可见该分组经接口0 转发。(2)分组的目的IP 地址为:。与子网掩码相与得,不等于。与子网掩码相与得,经查路由表可知,

6、该项分组经 R2转发。(3)分组的目的 IP 地址为:,与子网掩码相与后得,与子网掩码相与后得,经查路由表知,该分组转发选择默认路由,经 R4 转发。(4)分组的目的 IP 地址为:。与子网掩码相与后得。与子网掩码相与后得,经查路由表知,该分组经R3 转发。(5)分组的目的 IP 地址为:,与子网掩码相与后得。与子网掩码相与后得,经查路由表知,该分组转发选择默认路由,经 R4 转发。4-22 一具数据报长度为 4000 字节(固定首部长度)。现在经过一个网络传送,但此网络能够传送的最大数据长度为1500字节。试问应当划分为几个短些的数据报片各数据报片的数据字段长度、片偏移字段和MF 标志应为何

7、数值4-24 试找出可产生以下数目的A 类子网的子网掩码(采用连续掩码)(1)2,(2)6,(3)20,(4)62,(5)122,(6)250答:(3)20+2=2225(加 2 即将不能作为子网号的全1 和全 0 的两种,所以子网号占用 5bit,所以网络号加子网号共13bit,子网掩码为前 13 个 1 后 19 个 0,即。依此方法:(1),(2),(4),(5),(6)以下有四个子网掩码,哪些是不推荐使用的为什么(1),(2),(3),(4)答:只有(4)是连续的 1 和连续的 0 的掩码,是推荐使用的。4-26 有如下的四个/2 地址块,试进行最大可能的聚合。以下地址中的哪12 匹配

8、请说明理(2);(3);(4)。答案:(1)与 0000000000000000000逐比特相“与”和 12 匹配(2)与 0000000000000000000逐比特相“与”和 12 不匹配(3)与 0000000000000000000逐比特相“与”和 12 不匹配(4)与 0000000000000000000逐比特相“与”和 12 不匹配4-32 以下的地址前缀中哪一个地址和匹配请说明理由。(1)0/4;(2)32/4;(3)4/6;(4)80/4。答案:(1)与 0000000000000000000逐比特相“与”和 0/4 匹配(2)与 0000000000000000000逐比特

9、相“与”和 32/4 不匹配(3)与 0000000000000000000逐比特相“与”和 4/6 不匹配(4)与 0000000000000000000逐比特相“与”和 80/4 不匹配4-33 下面的前缀中的哪一个和地址及都匹配请说明理由。(1)13;(2)9;(3)12;(4)11。答案:(1)与 0000000000000000000逐比特相“与”和(1)不匹配,故(1)不符合条件。(1)与 0000000000000000000逐比特相“与”和(2)不匹配,故(2)不符合条件。答:212=()2,56=(00111000)2132=()2,133=()2134=()2,135=()

10、2所以共同的前缀有 22 位,即 000100001,聚合的 CIDR 地址块是:一 个 和由。(1);(1)与 0000000000000000000逐比特相“与”和(3)不匹配,故(3)不符合条件。(1)与 0000000000000000000逐比特相“与”和(4)匹配,和 0000000000000000000逐比特相“与”和(4)匹配,故(4)不符合条件。4-34 与下列掩码相对应的网络前缀各有多少比特(1);(2);(3);(4)。答案:点分十进制的地址化成二进制记法,1 的个数就是前缀的个数。(1)0000000000000000000,对应的网络前缀是 2 比特(2)00000

11、00000000000000,对应的网络前缀是 4 比特(3)0000000000000000000,对应的网络前缀是 11 比特(4)111100,对应的网络前缀是30 比特4-37 某单位分配到一个地址块。现在需要进一步划分4 个一样大的子网。试问:(1)每个子网的前缀有多长(2)每一个子网中有多少个地址(3)每一个子网的地址块是什么(4)每一个子网可分配给主机使用的最小地址和最大地址是什么(1)每个子网前缀 28 位(2)每个子网的地址中有4 位留给主机用,因此公有16 个地址。(3)四个子网的地址块是:第一个地址块,可分配给主机使用最小地址:最大地址:第二个地址块,可分配给主机使用最小

12、地址:最大地址:第三个地址块,可分配给主机使用最小地址:最大地址:第四个地址块,可分配给主机使用最小地址:最大地址:假定网络中的路由器B 的路由表有如下网络”、“距离”和“下一跳路由器”)N 1 17现在 B 收到从 C 发来的路由信息(这两列分别表示“目的网络”和“距离”):试求出路由器 B 更新后的路由表(详细说明每一个步骤)。的项目(这三列分别表示“目的A514 一 UDP 用户数据报的首部十六进制表示是:001CE217.试求源端口、目的端口、用户数据报的总长度、数据部分长度。这个用户数据报是从客户发送给服务器发送给客户使用UDP 的这个服务器程序是什么解:源端口 1586,目的端口

13、69,UDP 用户数据报总长度 28 字节,数据部分长度20 字节。此 UDP 用户数据报是从客户发给服务器(因为目的端口号 1023,是熟知端口)、服务器程序是TFFTP(从节表 5-2 的常用熟知端口号可查出)。5 52323 主机 A 向主机 B 连续发送了两个 TCP 报文段,其序号分别为70 和 100。试问:(1)第一个报文段携带了多少个字节的数据(2)主机B 收到第一个报文段后发回的确认中的确认号应当是多少(3)如果主机B 收到第二个报文段后发回的确认中的确认号是180,试问 A 发 送的第二个报文段中的数据有多少字节(4)如果 A 发送的第一个报文段丢失了,但第二个报文段到达了

14、B。B 在第二 个报文段到达后向 A 发送确认。试问这个确认号应为多少解:(1)第一个报文段的数据序号是70 到 99,共 30 字节的数据。(2)确认号应为 100.(3)80 字节。(4)705 53333 假定 TCP 在开始建立连接时,发送方设定超时重传时间是RTO=6s。(1)当发送方接到对方的连接确认报文段时,测量出RTT 样本值为。试计算现在的RTO 值。(2)当发送方发送数据报文段并接收到确认时,测量出RTT 样本值为。试计算现在的RTO 值。答:(1)据 RFC2988 建议,RTO=RTTs+4*RTTd。其中 RTTd 是 RTTs 的偏差加权均值。初次测量时,RTTd(

15、1)=RTT(1)/2;后续测量中,RTTd(i)=(1-Beta)*RTTd(i-1)+Beta*RTTs-RTT(i);Beta=1/4依题意,RTT(1)样本值为秒,则RTTs(1)=RTT(1)=(1)=RTT(1)/2=RTO(1)=RTTs(1)+4RTTd(1)=+4*=(s)(2)RTT(2)=(1)=(1)=(2)=(1-Beta)*RTTd(1)+Beta*RTTs(1)-RT(2)=*3/4+(1)+4RTTd(2)=+4*13/16=5 53434已知第一次测得 TCP 的往返时延的当前值是 30ms。现在收到了三个接连的确认报文段,它们比相应的数据报文段的发送时间分别滞后的时间是:26ms,32ms 和 24ms。设=09。试计算每一次的新的加权平均往返时间值RTTs。讨论所得出的结果。答:a=,RTTO=30RTT1=RTTO*(1-a)+26*a=RTT1*a+32(1-a)=RTT2*a+24(1-a)=三次算出加权平均往返时间分别为,和。可以看出,RTT 的样本值变化多达 20%时,加权平均往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