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钙素原PCT的临床意义课件.ppt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71518237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2.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降钙素原PCT的临床意义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降钙素原PCT的临床意义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降钙素原PCT的临床意义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降钙素原PCT的临床意义课件.ppt(2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PPT文章主标题位置PPT文章主标题位置降钙素原(PCT)的解读解读1.PCT概述概述无激素活性、降钙素(PC)的前体物质稳定性好生成:病理情况下可由多种免疫细胞在TNF-、IL-6和内毒素的作用下合成(快速、高特异性的增长快速、高特异性的增长)灭活:特定的蛋白酶降解(快速衰减快速衰减)1.PCT概述概述PCTPCT参考值参考值正常人:PCT0.05ng/ml老年人、慢性疾病者和少于10%健康人:0.05ng/mlPCT0.3ng/ml新生儿PCT推荐值:出生时0.55ng/ml 1224h4.7ng/ml 3648h1.7ng/ml 出生72h0.05ng/ml病历号病历号病区病区年龄年龄

2、诊断诊断PCTPCT0906259儿科总院一病区5岁大叶性肺炎脓毒血症1.48ng/ml1.48ng/ml1122555肝胆外科44岁 脓毒血症肝脓肿2.41ng/ml2.41ng/ml1105442儿科总院一病区9岁病毒性脑炎心肌损害0.02ng/ml1.PCT概述概述2.PCT的临床应用的临床应用呼吸系统感染呼吸系统感染脓毒症脓毒症非感染性疾病非感染性疾病2.1 PCT的临床应用的临床应用呼吸系统感染呼吸系统感染PCTPCT水平水平病原体类型病原体类型肺炎严重程度肺炎严重程度血清降钙素原水平不仅血清降钙素原水平不仅与细菌感染的严重程度相关与细菌感染的严重程度相关还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还与疾

3、病的严重程度相关2.1 PCT的临床应用的临床应用呼吸系统感染呼吸系统感染减少了抗生素的暴露时间减少了抗生素的暴露时间2.1 PCT的临床应用的临床应用呼吸系统感染呼吸系统感染应用应用PCTPCT指导抗菌药物的使用可减少抗菌药物的暴露时间指导抗菌药物的使用可减少抗菌药物的暴露时间并且不增加病死率及治疗失败率并且不增加病死率及治疗失败率2.1 PCT的临床应用的临床应用呼吸系统感染呼吸系统感染基于降钙素原水平基于降钙素原水平指导的抗生素降阶指导的抗生素降阶治疗可明显减少患治疗可明显减少患者的者的抗菌药物暴露抗菌药物暴露时间并且不增加病时间并且不增加病死率及治疗失败率死率及治疗失败率2.1 PCT

4、的临床应用的临床应用呼吸系统感染呼吸系统感染2.2 PCT的临床应用的临床应用脓毒症脓毒症定义定义Sepsis should be defined as life-threatening organ Sepsis should be defined as life-threatening organ dysfunction caused by a dysregulated host response to dysfunction caused by a dysregulated host response to infectioninfection.脓毒症应定义为宿主对脓毒症应定义为宿主对感染

5、感染反应失调引起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反应失调引起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2.2 PCT的临床应用的临床应用脓毒症脓毒症诊断诊断PCTPCT水平:细菌性脓毒症患者非细菌性脓毒症患者水平:细菌性脓毒症患者非细菌性脓毒症患者非脓毒症患者非脓毒症患者降钙素原水平可降钙素原水平可用于快速区分非用于快速区分非感染性感染性的全身炎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和症反应综合征和细菌培养结果为细菌培养结果为阴性的脓毒症阴性的脓毒症诊断诊断2.2 PCT的临床应用的临床应用脓毒症脓毒症诊断诊断如果怀疑脓毒症,建议立刻检查如果怀疑脓毒症,建议立刻检查PCTPCT降钙素原水平降钙素原水平是诊断脓毒症是诊断脓毒症的较好的

6、生物的较好的生物标志物标志物纳入纳入34873487例患者的例患者的MetaMeta分析分析2.2 PCT的临床应用的临床应用脓毒症脓毒症诊断诊断诊断:诊断:PCTPCT0.5ng/ml0.5ng/ml极少数患者起病急,建议极少数患者起病急,建议6-126-12小时后复查小时后复查PCTPCT2.2 PCT的临床应用的临床应用脓毒症脓毒症评估评估动态监测动态监测PCTPCT水平可判断病情进展水平可判断病情进展PCTPCT不降:病情未改善不降:病情未改善PCTPCT降:降:感染得到控制,病情好转感染得到控制,病情好转2.2 PCT的临床应用的临床应用脓毒症脓毒症评估评估建议对下列患者监测建议对下

7、列患者监测PCTPCT趋势以评估抗生素治疗以及并发细菌感染趋势以评估抗生素治疗以及并发细菌感染的情况:的情况:一、监测和评估抗生素的治疗效果一、监测和评估抗生素的治疗效果所有接受抗生素治疗的患者需要暂停或终止抗生素治疗的患者(建议每天检测)需要治疗或监测感染灶的患者(监控治疗成败和是否合并感染,例如软组织伤、腹膜炎、肺炎)2.2 PCT的临床应用的临床应用脓毒症脓毒症评估评估二、监测并发细菌感染的情况二、监测并发细菌感染的情况脓毒症或严重感染风险较高的患者(例如制动、免疫功能缺陷、外伤、手术等)(建议每天检测)长期机械通气患者(具有肺炎和其他院内感染风险)置入任何类型的静脉或动脉导管(有导管相

8、关性感染的风险)免疫抑制的患者(肿瘤、器官移植、化疗、中性粒细胞减少)有非特异性诊断或诊断不明的患者2.2 PCT的临床应用的临床应用脓毒症脓毒症预后判断预后判断初始的初始的PCTPCT水平绝对值的预后意义有限水平绝对值的预后意义有限治疗后治疗后PCTPCT水平迅速下降通常提示预后良好水平迅速下降通常提示预后良好2.2 PCT的临床应用的临床应用脓毒症脓毒症指导抗生素的使用指导抗生素的使用作为开始抗生素治疗的指征作为开始抗生素治疗的指征PCTPCT0.1ng/ml0.1ng/ml:不建议使用抗生素不建议使用抗生素PCTPCT0.5ng/ml0.5ng/ml:建议开始抗生素治疗建议开始抗生素治疗

9、PCTPCT0.25ng/ml0.25ng/ml(急诊):可以开始抗生素治疗(急诊):可以开始抗生素治疗根据根据PCTPCT水平判断治疗疗效水平判断治疗疗效治疗有效:开始治疗的治疗有效:开始治疗的7272小时内每天较前一天小时内每天较前一天下降下降30%30%以上以上治疗不佳治疗不佳:治疗最初几天内治疗最初几天内PCTPCT水平不降水平不降2.3 PCT的临床应用的临床应用非感染性疾病非感染性疾病外科手术外科手术术后术后1 1、2 2天天PCTPCT可升高并达到峰值可升高并达到峰值高水平持续时间较短高水平持续时间较短连续检测连续检测PCTPCT5ng/ml5ng/ml是出现并发症的预测因素是出

10、现并发症的预测因素2.3 PCT的临床应用的临床应用非感染性疾病非感染性疾病器官移植器官移植肝移植:肝移植:PCT几乎都增高,建议术后1st就开始监测心脏移植和心肺联合移植心脏移植和心肺联合移植术后反应:1st 和 2nd 升高到2ng/ml合并感染:超过10ng/ml供体PCT水平较高更易发生并发症(2ng/ml)肾移植:肾移植:不建议常规监测PCT(器官移植后的急性排异反应与感染的临床表现类似,可通过器官移植后的急性排异反应与感染的临床表现类似,可通过PCTPCT鉴别鉴别)2.3 PCT的临床应用的临床应用非感染性疾病非感染性疾病肾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肿瘤肿瘤严重肾功能衰竭者,脓毒症的诊断临

11、界:0.5-1.5ng/ml甲状腺髓样细胞瘤或甲状腺滤泡癌肿瘤广泛转移:PCT轻度升高肝转移:PCT在0.5ng/ml左右全身转移:PCT可高达1.5ng/ml2.3 PCT的临床应用的临床应用非感染性疾病非感染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急性髓样细胞样白血病、B细胞淋巴瘤以及正在化疗的儿童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合并感染:PCT受到抑制而仅轻度增高完全性中性粒细胞减少合并感染:临界值0.1-0.25ng/ml骨髓移植和造血干细胞移植:PCT轻度升高(不超过0.1-1ng/ml)2.3 PCT的临床应用的临床应用非感染性疾病非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抗中性粒细胞抗

12、体阳性血管炎、肺出血一肾炎综合征、川崎病、少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胰腺炎患者PCT质量浓度的分布范围很宽,与是否合并细菌感染没有必然的联系PCT1 ngml,则感染性坏死的可能性增加且预后不良胰腺炎3 结论结论PCT是目前临床常用且参考意义较大的重要是目前临床常用且参考意义较大的重要细菌感染细菌感染生物标生物标志物,但仅用志物,但仅用PCT来鉴别感染与否并不可靠。来鉴别感染与否并不可靠。目前目前主要用于主要用于全身重症细菌感染的诊断全身重症细菌感染的诊断,也可根据其动态变化判断感染的,也可根据其动态变化判断感染的严重程度、治疗效果、评估预后并指导抗菌药物治疗的启

13、动严重程度、治疗效果、评估预后并指导抗菌药物治疗的启动及停用。及停用。PCT在局灶性感染中往往正常或仅有轻度增高,因此在局灶性感染中往往正常或仅有轻度增高,因此不能作为不能作为细菌感染的唯一判断标准细菌感染的唯一判断标准。但但PCT在一些非细菌感染引起的在一些非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热中往往不会增高,因此可以作为发热的病原学及病因学发热中往往不会增高,因此可以作为发热的病原学及病因学判断的辅助指标。与其他标志物同样,在应用中也要注意结判断的辅助指标。与其他标志物同样,在应用中也要注意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及联合其他生物标志物一起进行动态评价。合患者临床表现及联合其他生物标志物一起进行动态评价。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