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讲商鞅变法名师ppt课件选修.ppt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71459848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讲商鞅变法名师ppt课件选修.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讲商鞅变法名师ppt课件选修.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讲商鞅变法名师ppt课件选修.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讲商鞅变法名师ppt课件选修.ppt(1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讲 商鞅变法 考 纲 商鞅变法。一、春秋战国的时代特征 1特征 特征 大动荡、大变革和大发展,奴隶制瓦解,封建制形成 表现 经济 生产力: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农、工、商业的发展。生产关系: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及阶级关系的变化 政治 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建立和强化封建专制统治成为社会发展的要求 军事 争霸和兼并战争频繁 思想 文化 教育:民间办学兴盛。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法家思想顺应了时代的需要,成为变法改革的思想理论武器 2各国变法(1)春秋时期?管仲在齐国进行改革,采取管仲在齐国进行改革,采取“相地而衰征相地而衰征”的政策。的政策。公元前594年,鲁国 实行了实行了“初税亩初税亩”。(

2、2)战国时期?李悝在魏国变法:发展农业生产,推行推行“平籴法平籴法”,制定法经。,制定法经。吴起在楚国变法:限制贵族权力,裁免无能多余的官吏,裁免无能多余的官吏,奖励军功,整顿吏治。奖励军功,整顿吏治。【史论要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推行改革的总体特征是顺应时代潮流,打击奴隶主旧贵族,促进封建因素的增长,在客观上推动了历史的进步。这与提倡顺应形势进行改革,主张依法治国,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政体,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法家思想不谋而合。二、商鞅变法的措施和特点二、商鞅变法的措施和特点 1措施措施(1)经济?废井田、开阡陌,以法律形式 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国家颁

3、布 标准的度量衡器。【误区提醒】重农抑商政策有利于巩固和发展新兴的小农经济,有利于确立和巩固地主阶级政权,但其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使抑商或轻商观念长期制约人们的思想,特别是封建社会后期成为经济发展的巨大障碍。(2)军事:奖励军功,实行按军功授爵的二十等爵制,鼓励军事:奖励军功,实行按军功授爵的二十等爵制,鼓励贵族建立军功。贵族建立军功。(3)政治?废除废除“世卿世禄制世卿世禄制”。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制定连坐法。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制定连坐法。废除分封制,普遍推行县制。废除分封制,普遍推行县制。(4)文化?烧毁不符合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烧毁不符合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 儒家和其他学派的诗书。儒家和

4、其他学派的诗书。推行秦律。推行秦律。(5)社会风俗:强制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社会风俗:强制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2特点(1)核心内容是鼓励“农战”和实行“法治”。(2)实质是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建立新兴地主阶级统治。(3)是战国时期最彻底、对旧贵族打击最有效、变法措施最全面、为期最长久的改革。(4)影响最为深远,不仅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对中国历史发展也有重大影响。三、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三、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1.积极作用积极作用(1)政治上: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健全了封建国家机器,开始建立中央集权制度。(2)经济上:从根本上改变了旧有的生产关系,确立了土地私有制,促进了秦国

5、的农业生产。(3)军事上:奖励军功,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为秦国的战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2历史局限历史局限(1)轻视教化,刑法严苛,鼓吹轻罪重罚。(2)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与压迫。(3)未与旧制度、文化、习俗彻底划清界限。【史论要旨】商鞅变法的特点(1)是战国时期最彻底、对旧贵族打击最有效、变法措施最全面、为期最长久的改革,加快了秦国的社会转型。(2)核心内容是鼓励“农战”和实行“法治”。(3)实质是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建立新兴地主阶级统治。(4)不畏权贵、严刑峻法。(5)影响最为深远,不仅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对中国历史发展也有重大影响。1背景相同:都是在封建土地私有制

6、代替奴隶主土地国有制的基础上进行的,都是在愈演愈烈的争霸战争推动下产生的。2目的相同:各国统治者变法的目的都在于发展封建经济,实现富国强兵。达到对内巩固统治、对外争取兼并战争胜利的目的。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相同点 3代表的利益相同:代表的利益相同:各国的变法都代表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4指导思想相同:各国的变法都是在法家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的。5措施相同:各国的变法基本上都围绕着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变革旧的经济基础;二是改革旧的上层建筑,以建立适应新兴地主阶级和巩固统治需要的新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6影响相同:各国的变法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就,促进了政治的进步和经济、军事的发展壮大。1奖励军功,按军功

7、授爵,贵族无军功不再授爵;增强了地主阶级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实力。同时打击了奴隶主旧贵族的势力。2“废分封,行县制”是向建立中央集权制度迈出的重要一步,是打破“封国”、巩固新的土地所有制的政治保障。3“为田开阡陌封疆”,“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度”,既废除了奴隶制的经济基础,又满足了地主阶级的经济要求。4“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等,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壮大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力量。商鞅变法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意志 史料反映的是奖励军功、废除贵族特权的改革措施。史料一史料一 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

8、华。史记 体现的是实行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的改革措施。史料二 全国划为41县,所有的县级官吏通由国君任免,领取国家的俸禄,可以随时任免调迁。体现的是奖励耕织、重农抑商等措施,促进了国力提高。史料三 凡是从事“本业”而使粮食布帛增多者,免除本身的徭役;而追逐“末利”者,以及虽从事“本业”而因懒惰破产者,全家投入官府为奴。史料表明变法使秦民富国强,社会安定,民风淳朴。史料四史料四 (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通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史记卷六十八 框架整合 主题1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反映了社会转型这一最重要的时代特征。对商鞅变法内容的理解可以归纳为三大方面八个要点:政治上,定法律、行县制、奖军功;经济上,重小农、废井田、统一度量衡;思想上,焚诗书、改习俗。其影响宏观上要从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微观上从对秦国历史发展的促进作用的角度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