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地理 课时分层作业 人口分布 新人教版必修2.doc

上传人:随风 文档编号:714446 上传时间:2019-06-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59.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中地理 课时分层作业 人口分布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高中地理 课时分层作业 人口分布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高中地理 课时分层作业 人口分布 新人教版必修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中地理 课时分层作业 人口分布 新人教版必修2.doc(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课时分层作业课时分层作业 人口分布人口分布(建议用时:45 分钟)学业达标练1 1以下地区属于世界人口稠密区的是( )A非洲东部索马里半岛 B西亚环波斯湾沿岸C南亚恒河平原 D南美亚马孙平原C C 人类集中生活在温带、亚热带的河流中下游平原或沿海平原地区。所以南亚恒河平原是世界人口稠密区之一;非洲东部索马里半岛、西亚环波斯湾沿岸气候干旱,自然环境恶劣,不适宜人类居住,人口密度小;南美亚马孙平原气候湿热,不适宜居住。2 2读厄瓜多尔示意图,厄瓜多尔约一半人口居住在中部,其优势自然条件是( )A地势低平 B降水丰富C气候凉爽 D河网稠密C C 由图可知,赤道横穿厄瓜多尔北部,位于热带,根据河流流

2、向判断中部地区地势高,气候凉爽,适宜居住,所以厄瓜多尔一半人口居住在中部,降水不是主要因素,中部河网密度小。读“某国某地区人口密度与海拔的相关示意图” ,完成 34 题。3 3该图所示最有可能反映的地区是( )A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B恒河平原与喜马拉雅山的过渡地带C亚马孙平原与巴西高原的过渡地带D刚果盆地与东非高原的过渡地带4 4该地区海拔 500 米以下地区人口密度低的原因是( )2A气候湿热,不适宜人类居住B地势低平,洪涝灾害频繁C峡谷地带,交通不便D气候干燥,水源缺乏3.D D 4.A A 第 3 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口密度最大的地方位于海拔 1 0001 500米之间,东非高

3、原与刚果盆地的过渡地带,因位于赤道附近,人口主要分布在海拔 1 0001 500 米之间的东非高原上。四川盆地海拔在 200500 米左右,恒河平原在 200 米以下,巴西高原低于 1 000 米。第 4 题,该地区 500 米以下地区位于刚果盆地,因位于赤道附近,加上海拔低,气候过于湿热,自然条件恶劣,不适宜人类居住。下图是我国基于密度分级的人口面积比重图。读图完成 56 题。5 5图中显示( )A我国绝大部分地区为人口密度高值区B我国人口集中分布在人口密度高值区C人口集中分布在人口密度为 100150 人/平方千米的地区D人口密度越大,其所占的人口比重也越大6 6图中 K 处最可能位于(

4、)A长江三角洲 B黄土高原C四川盆地 D东北平原5.B B 6.A A 第 5 题,图示信息显示我国人口主要集中于人口密度高值区,这些地区占总面积的比重较小。第 6 题,图中 K 处占全国总面积的比重小,但人口比重相对较大,人口稠密,长江三角洲与之相符。地形起伏度指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内,最高点与最低点海拔的差值(数值为相对值,数值越大表示地形起伏越明显)。下面两图分别为我国沿某经线的地形起伏度和我国不同地形起伏度上人口的累积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 78 题。37 7地形区为( )A青藏高原 B四川盆地C黄土高原 D东南丘陵8 8下列关于我国人口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形起伏度越大,分布的人

5、口越多B地区人口空间分布比较均衡C地形起伏度 12 地区分布的人口达 20%D地形起伏度 1 以下地区人口超过 80%7.A A 8.D D 第 7 题,图中地形区地形起伏较小,在相应纬度处我国东部地区多低山丘陵,地形起伏大。青藏高原上地形起伏小,有“远看是山,近看是川”之说。A 正确。第 8 题,读图中信息可知,在地形起伏度小于 1 的地区,集中了我国全部人口的 85%。D 正确。9 9读下面的图表,回答问题。图 1 干旱地区人口分布 图 2 人口分布随海拔的变化表 环境温度对人体的影响生命障碍不利高温高温舒适低温不利低温冷金属粘皮49 29 24 (213) 18 10 20 (1)分析图

6、 1、图 2 和表中信息可知,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分别是_、_和_。(2)由表中信息可知世界人口最集中的温度带是_。4(3)图 2 中人口集中分布在海拔为 0200 米地区的原因是:_;_;_。(4)上述自然因素往往通过对人口_的影响来影响人口数量的变化,同时又通过人口分布来影响_的形成和发展。【解析】 本题通过对图表的分析得出相关结论,既考查学生分析图表的能力,又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水源、地形、气候是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世界人口最集中的温度带是温带和亚热带;人口集中分布在平原地区的原因有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交通便利等;自然因素主要通过对人口增长的影响来影响人口数量;自

7、然条件好的地区人口密集,有利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答案】 (1)水源 地形 气候(2)温带和亚热带(3)地形平坦 土壤肥沃 交通便利(4)增长 城市冲 A 挑战练下面的两幅图表示我国的人口密度与海拔和年降水量之间的对应关系。读图,回答1012 题。1010下列关于两图的解读,正确的是( )左图中的纵坐标为海拔,右图中的纵坐标为人口密度两图的纵坐标都为人口密度 左图中的横坐标为海拔,右图中的横坐标为年降水量 左图中的横坐标为年降水量,右图中的横坐标为海拔A BC D1111两幅图所表示的论断正确的是( )随海拔升高,人口密度均匀递减 随着年降水量减少,人口密度均匀增加 在1 000 米以下随海拔

8、升高,人口密度降低;1 000 米以上人口密度降速变慢 在 1 000 毫米以下随年降水量增加,人口密度提高;1 000 毫米以上增速变慢A BC D1212下列关于图中各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图中 A 点可能位于青藏高原某地 图中 C 点可能位于四川盆地 图中 E 点可能5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 图中 D 点可能位于东北平原A BC D10.B B 11.C C 12.A A 第 10 题,人口分布受地形、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平原地区人口密度较大,降水适中的地区人口密度比气候干旱的地区大。人口密度除城市外,绝大部分地区很难超过 1 000 人/千米2,所以两图的纵坐标均表示人口密度,左图的横坐标

9、为海拔,右图的横坐标为降水量。第 11 题,认真读图,可以看出人口密度随海拔升高而降低,但在1 000 米以上,降低速度减慢;人口密度随年降水量的增多而升高,但在 1 000 毫米以上增速减慢。第 12 题,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 4 000 米以上,人口密度很低,A 点符合;四川盆地位于地势的第二级阶梯,平均海拔较高,C 点不符合;塔克拉玛干沙漠降水很少,人口密度也很低,E 点符合;东北平原年降水量多为 400800 毫米,D 点不符合。1313读图 1、图 2,回答下列问题。图 1 我国东、中、西部人口密度对比(1990 年)图 2 我国东、中、西部人口密度对比(2000 年)(1)我国人口分

10、布有何差异?产生的原因是什么?(2)对比两图,与 1990 年相比,2000 年我国西部地区人口增长状况是怎样的?中部和东部地区人口增长状况如何?其原因分别是什么?(3)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否随历史发展一成不变?为什么?6【解析】 第(1)题,由图 1、图 2 东、中、西部地带的人口密度的数值大小可知,我国东部地区人口稠密,西部地区人口稀疏,差异产生的原因主要由东、中、西部地带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造成的。第(2)题,通过图 1、图 2 两幅图中东、中、西部地带人口密度数值的比较可知,西部地区人口减少,中部地区人口增加,东部地区人口增长迅速,这主要是由于外来人口的迁入造成的。第(3)题,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在不同时期是不同的,在原始采猎时期,自然因素是主要因素,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自然因素的影响逐渐降低,社会经济的影响逐渐增强,现代工业文明时期主要为社会经济因素。【答案】 (1)东部地区人口稠密,西部地区人口稀疏。东部地区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发达,交通便利;西部地区自然条件差,经济落后,交通闭塞。(2)西部地区人口呈负增长,主要是人口向中、东部地区迁移所致。中部地区人口增加,东部地区人口增长较快,原因是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发达,吸引大量外地人口迁入,人口总量大为增加。(3)不是。原始采集渔猎时期主要为自然因素,现代工业文明时期主要为社会经济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