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与尹师鲁第一书.ppt

上传人:hyn****60 文档编号:71352950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5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0、与尹师鲁第一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10、与尹师鲁第一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0、与尹师鲁第一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与尹师鲁第一书.ppt(3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文言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句式;2.了解作者与尹师鲁的的真挚情谊,体会作了解作者与尹师鲁的的真挚情谊,体会作者以坦然的态度面对人生挫折的心境。者以坦然的态度面对人生挫折的心境。自由朗读课文,注自由朗读课文,注意下列字意下列字词的读音词的读音见绐(见绐()君贶(君贶()惶(惶()迫)迫沿汴(沿汴()绝淮(绝淮()郢(郢()柚(柚()茶荈(茶荈()老婢(老婢()鼎镬(鼎镬()烹(烹()斩)斩 愚懦(愚懦()枕藉(枕藉()dikunghungbinhuiyngyubhupngjinuchunzhn砧砧()()俟俟()()s思考:

2、欧阳修在信中主要是解答尹师鲁疑问,但思考:欧阳修在信中主要是解答尹师鲁疑问,但解答疑问一直到哪一段才出现解答疑问一直到哪一段才出现?第第5段段 那么开头前几段文字主要写什么?那么开头前几段文字主要写什么?叙家常叙家常课文分为两部分课文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14)叙述二人别后情形;)叙述二人别后情形;第二部分(第二部分(58)谈自己被贬后的思想。)谈自己被贬后的思想。某某顿首顿首,师鲁十二兄师鲁十二兄书记。前书记。前在京师相在京师相别别时,时,约约使人使人如如河上。河上。既既受命,便受命,便遣白头奴遣白头奴出城,而出城,而还言不见还言不见舟舟矣。其夕,及矣。其夕,及得师鲁得师鲁手简手简

3、,乃乃知留船以待知留船以待,怪怪不不如如约。方约。方悟此奴悟此奴懒去而懒去而见绐。见绐。第第一一段段约约:约约定;定;如如:到到既:既:已经已经乃:乃:才才怪:怪:责怪;责怪;手简:手简:亲手写的便条亲手写的便条如:如:按照、依照按照、依照见绐见绐:被欺骗被欺骗顿首:顿首:用于书信开头,用于书信开头,表敬言表敬言思考:1、第一段作者解释了什么?、第一段作者解释了什么?解释未能赴约的原因解释未能赴约的原因临行临行,台吏台吏催苛百端催苛百端,不比催师鲁人不比催师鲁人长者长者有礼有礼,使人惶迫不知使人惶迫不知所为。所为。是是以以又不留下书在京师又不留下书在京师,但但深深托托君贶君贶因因书道修意书道修

4、意以以西西。始谋陆赴夷陵始谋陆赴夷陵,以以大暑,又大暑,又无马无马,乃乃作作此行。此行。沿沿汴绝淮汴绝淮,泛大江泛大江,凡凡五五千里千里,用一百一用一百一十程,才十程,才至至荆南。在荆南。在路无附路无附书处,书处,不不知君贶曾作书道修意知君贶曾作书道修意否否?第第二二段段是以是以:因此因此托托:嘱托:嘱托;因因:凭:凭借借西:西:向西出发(走)向西出发(走)以:以:因为;因为;凡凡:一共,总共一共,总共如:凡九十二篇,分为十卷如:凡九十二篇,分为十卷 史记史记陈涉世家陈涉世家乃:乃:于是于是催:催:催促;催促;苛:苛:苛刻;苛刻;百:百:众多众多;端:;端:方面方面长者:长者:指有德行指有德行

5、思考:2、第二段作者为什么只能托君第二段作者为什么只能托君贶代言?贶代言?临行官吏催促,在路上无附书处。临行官吏催促,在路上无附书处。及及来此问荆人来此问荆人,云云去去郢止郢止两程,方两程,方喜喜得作书得作书以以奉问。又奉问。又见见家兄言家兄言:有人见师鲁有人见师鲁过过襄州襄州,计计今在郢今在郢久久矣。师矣。师鲁欢鲁欢戚戚不问不问可可知,所知,所渴欲渴欲问者,别问者,别后安否后安否?及家人?及家人处处之之如何如何,莫莫苦苦相尤尤否否?六郎旧疾六郎旧疾平平否?否?第第三三段段去:去:距离;距离;以:以:连词,表目的,连词,表目的,可译为可译为“来来”过过:经过经过计:计:计算计算戚戚:忧愁、悲伤

6、忧愁、悲伤莫:莫:没有谁,没有谁,不定代词不定代词尤:尤:怨尤怨尤,责难责难处之如何:处之如何:如何看待这件如何看待这件事事平:平:痊愈痊愈思考:3、能写信后,作者首先挂念什能写信后,作者首先挂念什么?这体现了作者什么心情?么?这体现了作者什么心情?别后是否平安,体现了那种深厚别后是否平安,体现了那种深厚的情意。的情意。修行虽久修行虽久,然江湖然江湖皆昔所游皆昔所游,往往往往有亲旧有亲旧留连留连,又不遇恶又不遇恶风水。风水。老老母母用用术者言术者言,果果以以此此行行为为幸。又幸。又闻夷陵闻夷陵有有米,面,鱼,如米,面,鱼,如京洛京洛;又有梨栗又有梨栗,桔柚桔柚,大笋大笋,茶壃茶壃,皆可饮食皆可

7、饮食,益相益相喜贺。昨喜贺。昨日因参转运日因参转运,作作庭趋庭趋,始,始觉觉身身是县是县令矣。其令矣。其余皆如余皆如昔时。昔时。第第四四段段往往:往往:处处、常常处处、常常用:用:采纳,相信采纳,相信以以:动词,认为动词,认为为:为:是是作庭趋:作庭趋:行了下级行了下级对上级的参拜礼节对上级的参拜礼节身:身:自己自己思考:4、第四段介绍了自己到夷陵的情第四段介绍了自己到夷陵的情况,为什么要说说自己的情况?况,为什么要说说自己的情况?让对方放心让对方放心 前面四段记叙二人别后情形,前面四段记叙二人别后情形,作者为何大段叙述家常琐事?作者为何大段叙述家常琐事?叙家常,叙家常,显友情,也为后面剖白显

8、友情,也为后面剖白心机,推心置腹作好感情铺垫。心机,推心置腹作好感情铺垫。师鲁师鲁简简中言中言,疑疑修有修有自自疑疑之意者之意者,非他非他,盖惧盖惧责人太深以取直尔责人太深以取直尔。今今而思之,自决不复疑也而思之,自决不复疑也。然然师鲁又云师鲁又云暗暗于朋友于朋友,此似未知修心此似未知修心。第五段:简简:便条便条疑疑:担心担心疑疑:怀疑怀疑暗暗:不了解不了解然然:但是但是 当当与与高高书书时时,盖已知其盖已知其非君子非君子,发于极愤而发于极愤而切切责责之,非之,非以朋友待之也。其以朋友待之也。其所为何足惊骇?路中来颇所为何足惊骇?路中来颇有人以罪出不测见有人以罪出不测见吊吊者者,此皆不知修此皆

9、不知修心也。师心也。师鲁又鲁又云非忘亲云非忘亲,此又此又非也。得非也。得罪罪虽虽死死,不为不为忘亲忘亲,此事须此事须相见,可尽其说也。相见,可尽其说也。与与:给给书书:写信写信切切:严厉严厉吊吊:安慰安慰虽虽:即使即使忘亲忘亲:不孝不孝 学习第五段学习第五段思考:本段中作者回答尹师鲁的几个疑问?各反映出思考:本段中作者回答尹师鲁的几个疑问?各反映出作者什么态度?其核心内容是什么?作者什么态度?其核心内容是什么?一一“疑修有自疑之意者疑修有自疑之意者”“今而思之,自决不复疑也今而思之,自决不复疑也”二疑欧阳修二疑欧阳修“暗于朋友暗于朋友”“此似未知修心此似未知修心”三疑欧阳修三疑欧阳修“非忘亲非

10、忘亲”“此又非也此又非也”、“此事须相见,可尽其说也此事须相见,可尽其说也”核心内容:核心内容:在于解释自己并非在于解释自己并非“暗于朋友暗于朋友”,所作所,所作所为都为都是理是理智冷智冷静的,体现其立静的,体现其立场坚定,态度鲜明。场坚定,态度鲜明。趋、就:趋、就:几席:几席:枕藉:枕藉:傍:傍:当然:当然:所所以:以:以以为:为:诧:诧:走向、靠近走向、靠近赴宴赴宴睡觉睡觉旁边旁边 应该这样(与下文同)应该这样(与下文同)的原因的原因认为认为使使惊诧。惊诧。相师相师:下至下至:但但:当否当否:当当:否否:相相:互相模仿(学习)互相模仿(学习)不对不对仅仅仅仅以至以至对(恰当)对(恰当)我我

11、第六段第六段使:使:及:及:日:日:进道:进道:处处之:之:第六段:第六段:假使假使谈,谈及谈,谈及提升自己的道德提升自己的道德每天每天对待这次贬官对待这次贬官第六段:第六段:表明为了伸张表明为了伸张正义决不正义决不袖手旁观,勇于承担,袖手旁观,勇于承担,义无反顾义无反顾 作者罗列过去正义之士光荣就义的事表作者罗列过去正义之士光荣就义的事表明了什么态度?明了什么态度?以为以为:然:然:俟:俟:心:心:感激:感激:不堪:不堪:穷:穷:虽:虽:累:累:察:察:第七段:第七段:我为大不为小:我为大不为小:愈:愈:惩:惩:认为认为对,对的对,对的等等态度态度感动发愤感动发愤不能忍受不能忍受穷困穷困即使

12、即使考虑考虑只为大事而不拘小节只为大事而不拘小节痊愈、好痊愈、好惩戒惩戒毛病毛病阅读第阅读第7段,完成下列问题段,完成下列问题(1)本段有两处反衬,一是)本段有两处反衬,一是 ,二是二是 。(2)“师鲁察修此语师鲁察修此语”,“此此”指代(指代()A 处之之心处之之心 B 戚戚怨嗟戚戚怨嗟 C 不堪之究悉形于文字不堪之究悉形于文字 D 慎勿作戚戚之文慎勿作戚戚之文(3)作者表示到任后要做到()作者表示到任后要做到()A勤官慎职勤官慎职 B益慎职,无饮酒益慎职,无饮酒 C咽喉愈,不饮酒咽喉愈,不饮酒 D为大不为小为大不为小以古人(尤其是韩愈)反以古人(尤其是韩愈)反衬自己不作戚戚之文衬自己不作戚

13、戚之文以近世人傲逸狂醉反衬自己慎职勤官以近世人傲逸狂醉反衬自己慎职勤官D D B B第八段:夷陵有一条路,只须几天就可夷陵有一条路,只须几天就可以到达郢州,能够靠仆人来来往往。以到达郢州,能够靠仆人来来往往。秋天天气寒冷,千万要保重身体。秋天天气寒冷,千万要保重身体。不一一说了。欧阳修不一一说了。欧阳修叩首叩首。精精 神神?1 1、作者高尚的精神境界。、作者高尚的精神境界。一是表现为对贬官的态度。一是表现为对贬官的态度。作者在信中对尹师鲁袒露了自己对被贬官一事的态作者在信中对尹师鲁袒露了自己对被贬官一事的态度,他认为度,他认为“路中来,颇有人以罪出不测见吊者,此皆路中来,颇有人以罪出不测见吊者

14、,此皆不知修心也。不知修心也。”而好友说的而好友说的“非忘亲非忘亲”也是不了解他的也是不了解他的内心,他的内心是内心,他的内心是“得罪虽死,不为忘亲得罪虽死,不为忘亲”,虽被贬官,虽被贬官,也须也须“居闲僻处,日知进道而已居闲僻处,日知进道而已”,且告诫他的志同道,且告诫他的志同道合者不要仿效那些合者不要仿效那些“被贬者被贬者”,“傲逸狂醉,自言我为傲逸狂醉,自言我为大不为小大不为小”,他自己已严格要求自己,他自己已严格要求自己,“至今不曾饮酒至今不曾饮酒”,抱着既,抱着既不悲观也不放纵自己不悲观也不放纵自己的态度,不要像的态度,不要像“前世前世有名人有名人”那样,那样,“当论事时,感激不避诛

15、死;真若知义当论事时,感激不避诛死;真若知义者,及到贬所,则戚戚怨嗟,有不堪之穷愁形于文字,者,及到贬所,则戚戚怨嗟,有不堪之穷愁形于文字,其心欢戚无异庸人其心欢戚无异庸人”,他勉励朋友,他勉励朋友“慎勿作戚戚之文慎勿作戚戚之文”,要振作精神,要振作精神,“到县后勤官,以惩洛中时懒慢到县后勤官,以惩洛中时懒慢”。文。文中的这一系列表白,充中的这一系列表白,充满了积极向上的气概,凝成一股满了积极向上的气概,凝成一股气韵萦绕于字里行间,这正是作者高尚的精神境界所至。气韵萦绕于字里行间,这正是作者高尚的精神境界所至。二是表现为对友情的珍重。二是表现为对友情的珍重。作者在信的开头几段详尽地叙述了作者在

16、信的开头几段详尽地叙述了自己关自己关切、思念师鲁的心情切、思念师鲁的心情,他对未能如约相送而遗,他对未能如约相送而遗憾;行程中没有寄信之处不能与师鲁通信而牵憾;行程中没有寄信之处不能与师鲁通信而牵挂;本人到荆南后又急于打听师鲁任所郢州的挂;本人到荆南后又急于打听师鲁任所郢州的情况;他迫不及待地要情况;他迫不及待地要“问候问候”师鲁,打听对师鲁,打听对方方“别后安否别后安否?及家人处之如何,莫苦相尤否及家人处之如何,莫苦相尤否?六郎旧疾平否六郎旧疾平否?”这些看似生活中的日常琐事,这些看似生活中的日常琐事,却表现了作者对挚友的生活的关怀,反复的慰却表现了作者对挚友的生活的关怀,反复的慰藉,细腻、

17、亲切,充满了人情味。藉,细腻、亲切,充满了人情味。欧阳修的这封信是答复尹洙询问的,把欧阳修的这封信是答复尹洙询问的,把言事得罪朝廷视为固然,不以迁谪之情萦怀。言事得罪朝廷视为固然,不以迁谪之情萦怀。在贬所勤官慎职,不作穷愁的文字,更凸现在贬所勤官慎职,不作穷愁的文字,更凸现了泰然的心境。全文行文朴实,如同叙家常了泰然的心境。全文行文朴实,如同叙家常一般,充满着漫馨和理解,对于同遭贬谪的一般,充满着漫馨和理解,对于同遭贬谪的朋友而言,这便是最好的鼓励和支持了。朋友而言,这便是最好的鼓励和支持了。1 1、写出下列加红色字词的活用情况、写出下列加红色字词的活用情况 始谋始谋陆陆赴夷陵赴夷陵 非以为奇

18、事而非以为奇事而诧诧人人2 2、写出下列句子中的句式特点、写出下列句子中的句式特点(1 1)方悟此奴懒去而见绐)方悟此奴懒去而见绐(2 2)然师鲁又云暗于朋友)然师鲁又云暗于朋友(3 3)近世人因言事亦有被贬者)近世人因言事亦有被贬者从陆路,名作状从陆路,名作状使使诧异诧异被动被动介宾后置介宾后置被动被动3、下列加红色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下列加红色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约使人约使人如如河上河上 如:如果如:如果B 便便遣遣白头奴出城白头奴出城 遣:派遣遣:派遣C 及得鲁手及得鲁手简简 简:信简:信D 怪怪不如约不如约 怪:责怪怪:责怪4、下列各句中、下列各句中“因因”的用法不同的

19、一项是(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 但深托君贶但深托君贶因因书道修意以西书道修意以西B 昨日昨日因因参转运参转运C 近世人近世人因因言事亦有被贬者言事亦有被贬者D 因因无景观,不曾至无景观,不曾至A到到A因书,借写信;因书,借写信;BCD,“因为因为”5、下列加红色字的含义解释不正确的是(、下列加红色字的含义解释不正确的是()A 始觉身始觉身是是县令矣县令矣 是:判断动词,是是:判断动词,是B 然师鲁又云然师鲁又云暗暗于朋友于朋友 暗:黑暗暗:黑暗C 以罪出不测见以罪出不测见吊吊者者 吊:慰问吊:慰问D 俟俟到夷陵写去到夷陵写去 俟:等到俟:等到6、下列加红色字的解释有误的是(、下列加红色字的解

20、释有误的是()A 非非以以朋友待之也朋友待之也 以:介词,把以:介词,把B 以以罪出不测见吊者罪出不测见吊者 以:认为以:认为C 但但问所言当否而已问所言当否而已 但:但是但:但是D 使使有而一人就之有而一人就之 使:假使使:假使B不清楚,不清楚,不了解不了解C仅仅仅仅思考探究练习三思考探究练习三1 1约使人如河上(约使人如河上(1 1)2 2使人惶迫不知所为(使人惶迫不知所为(2 2)3 3使知事有当然而不得避尔使知事有当然而不得避尔(6 6)4 4使有而一人就之(使有而一人就之(6 6)你吩咐我你吩咐我派派人到河上相送。人到河上相送。因而因而使使得我惶恐急迫不知如何是好。得我惶恐急迫不知如

21、何是好。使使人知道这些事应该承担而不能逃避。人知道这些事应该承担而不能逃避。假如假如仍有这类刑具,有一个人敢于触犯。仍有这类刑具,有一个人敢于触犯。前日范希文贬官后,与足下相见于安道家。足前日范希文贬官后,与足下相见于安道家。足下诋诮希文为人。予始闻之,疑是戏言;及见师鲁,下诋诮希文为人。予始闻之,疑是戏言;及见师鲁,亦说足下深非希文所为,然后其疑遂决。希文平生亦说足下深非希文所为,然后其疑遂决。希文平生刚正、好学、通古今,其立朝有本末,天下所共知。刚正、好学、通古今,其立朝有本末,天下所共知。今又以言事触宰相得罪。足下既不能为辨其非辜,今又以言事触宰相得罪。足下既不能为辨其非辜,又畏有识者之

22、责己,遂随而诋之,以为当黜,是可又畏有识者之责己,遂随而诋之,以为当黜,是可怪也。夫人之性,刚果懦软,禀之于天,不可勉强。怪也。夫人之性,刚果懦软,禀之于天,不可勉强。虽圣人亦不以不能责人之必能。今足下家有老母,虽圣人亦不以不能责人之必能。今足下家有老母,身惜官位,惧饥寒而顾利禄,不敢一忤宰相以近刑身惜官位,惧饥寒而顾利禄,不敢一忤宰相以近刑祸,此乃庸人之常情,不过作一不才谏官尔。虽朝祸,此乃庸人之常情,不过作一不才谏官尔。虽朝廷君子,亦将闵足下之不能,而不责以必能也。今廷君子,亦将闵足下之不能,而不责以必能也。今乃不然,反昂然自得,了无愧畏,便毁其贤以为当乃不然,反昂然自得,了无愧畏,便毁其贤以为当黜,庶乎饰己不言之过。夫力所不敢为,乃愚者之黜,庶乎饰己不言之过。夫力所不敢为,乃愚者之不逮;以智文其过,此君子之贼也。不逮;以智文其过,此君子之贼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