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化学 专题2第1单元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 第3课时 溴、碘的提取学案 苏教版必修1.doc

上传人:随风 文档编号:713042 上传时间:2019-06-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62.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中化学 专题2第1单元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 第3课时 溴、碘的提取学案 苏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高中化学 专题2第1单元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 第3课时 溴、碘的提取学案 苏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高中化学 专题2第1单元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 第3课时 溴、碘的提取学案 苏教版必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中化学 专题2第1单元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 第3课时 溴、碘的提取学案 苏教版必修1.doc(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第第 3 3 课时课时 溴、碘的提取溴、碘的提取学习目标:1.了解溴、碘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2.了解溴、碘的提取和反应原理。(重难点)3.掌握 Cl、Br、I的检验方法。(重点)自 主 预 习探 新 知1溴、碘的制备与性质(1)Br2、I2的制备制取溴单质:在一支试管中加入 23 mL KBr 溶液,滴加少量新制氯水,再滴加少量 CCl4,振荡,静置,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分层,上层为无色溶液,下层为橙红色液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l22KBr=2KClBr2。制取碘单质:在一支试管中加入 23 mL KI 溶液,滴加少量新制氯水,再滴加少量CCl4,振荡,静置,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分层,上层为

2、无色溶液,下层为紫红色液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l22KI=2KClI2。(2)Br2、I2的物理性质色、态密度溶解性特性溴深红棕色液体易挥发碘紫黑色固体均比水的大水中:微溶;有机溶液中:易溶 易升华(3)溴、碘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溴单质具有氧化性,能将碘化钾溶液中的碘置换出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r22KI=2KBrI2。在水溶液中,溴离子能与银离子反应,生成难溶于水和稀硝酸的浅黄色溴化银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BrAgNO3=AgBrNaNO3,实验室常用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来检验 Br。在水溶液中,碘离子能与银离子反应,生成难溶于水和稀硝酸的黄色碘化银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IA

3、gNO3=AgINaNO3,实验室常用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来检验I。I2遇淀粉变蓝色,该性质可用于检验 I2。(4)溴、碘及其化合物的应用溴可用于生产多种药剂,如熏蒸剂、杀虫剂、抗爆剂等。溴化银是一种重要的感光材料,是胶卷中必不可少的成分。碘是一种重要的药用元素,含碘食品的生产也需要碘元素,碘化银可用于人工降雨。2溴、碘的提取(1)海水提溴2提取粗食盐后的母液Br2的水溶液鼓入热空气或水蒸气粗溴溴单Cl2冷凝精制质。(2)从海产品中提取碘的流程说明:海带中所含的碘在浸泡时可以 I的形式进入溶液。基础自测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1)海水提溴的过程中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2

4、)可以用淀粉溶液检验加碘食盐中的 KIO3。( )(3)用 CCl4萃取碘水中的碘,先振荡,后静置,液体分层,下层呈无色。( )(4)反应 Br22KI=I22KBr 说明还原性 Br2大于 I2。( )(5)海带用水浸泡可以使 I2直接溶于水。( )(6)检验 Cl、Br、I可以加入 HNO3和 AgNO3溶液。( )【答案】 (1) (2) (3) (4) (5) (6)2某学生往一支试管里按一定次序分别加入下列几种物质:A.KI 溶液,B.淀粉溶液,C.NaOH 溶液,D.氯水。发现溶液颜色按下面次序变化: 【导学号:90512056】无色棕黄色蓝色无色。依据溶液颜色的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5、(1)加入以上药品的顺序是_。(2)写出的离子反应方程式,若为氧化还原反应,请用双线桥法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3)I2与 NaOH 反应类似 Cl2与 NaOH 反应,写出的化学方程式:_。【解析】 溶液显棕黄色,说明溶液中有 I2生成,氯水和 KI 溶液反应生成 I2,而氯水显浅黄绿色,故为 KI 溶液,为氯水;溶液显蓝色是由于淀粉遇 I2形成的,故为淀粉溶液;又由于 I22NaOH=NaINaIOH2O,I2逐渐消失,蓝色将逐渐褪为无色,故为 NaOH 溶液。3【答案】 (1)A、D、B、C(3)I22NaOH=NaINaIOH2O合 作 探 究攻 重 难氯、溴、碘的主要性质及卤

6、离子检验思考交流(1)通过什么反应可证明氧化性 Br2I2?写出化学方程式。【提示】 Br22KI=2KBrI2。(2)如何证明溶液中含有 I?【提示】 取溶液加入 AgNO3溶液和稀 HNO3或加入氯水和淀粉溶液或加入氯水和 CCl4溶液。(3)通过什么反应证明还原性 ICl?【提示】 Cl22KI=I22KCl。(1)氧化性:F2Cl2Br2I2;还原性:IBrClF(2)卤素单质的检验Cl2Br2I2常温下外观黄绿色气体深红棕色液体紫黑色固体常用检验方法能使湿润的 KI 淀粉试纸变蓝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能使湿润的 KI 淀粉试纸变蓝遇淀粉溶液变蓝(3)卤素离子 X(Cl、B

7、r、I)的检验AgNO3溶液稀 HNO3法氯水CCl4法4氯水淀粉法溶液变蓝色I溶液氯水淀粉溶液对点训练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碘易升华,所以碘要保存在用铁盖旋紧的试剂瓶中B液溴应保存在磨口玻璃塞试剂瓶中,并加少量水进行水封C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的气体一定是氯气D碘易溶于酒精,所以用酒精从碘水中萃取碘B B 由保存方法可知道,液溴按 B 项所述保存是对的,因液溴易挥发,水封可减缓挥发。碘易与铁反应(FeI2=FeI2),可知 A 不正确。所有能与 I反应生成 I2的物质都有此现象,如溴蒸气等,不一定是 Cl2,C 不正确。酒精与水互溶,不符合萃取剂要求,D 不正确。2甲、乙、丙三种

8、溶液中各含有一种 X(X为 Cl、Br或 I),往甲中加入淀粉溶液和氯水,则溶液变为橙色,再往此溶液中加入丙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则甲、乙、丙依次含有( )ABr、I、Cl BBr、Cl、ICI、Br、ClDCl、I、BrA A 往甲中加淀粉溶液和氯水,溶液变橙色,说明甲中含 Br,再加入丙溶液,无明显变化,说明丙中不含 I,应含 Cl,由此可说明乙中含 I。溴、碘的提取思考交流(1)从海水中提取溴、碘和海水中提取食盐的原理相同吗?【提示】 不同。海水提取食盐为物理变化,而溴、碘的提取为化学变化。(2)从海水中提取溴的过程中,为什么往溴水中鼓入热空气或水蒸气可获得粗溴?在实验室中怎样从溴水中提

9、取溴?【提示】 溴具有很强的挥发性,往溴水中鼓入热空气或水蒸气,溴即可挥发出来。在实验室中可以采用萃取的方法提取溴。(3)写出海水中的 Br和海植物中 I提取的化学方程式。【提示】 2NaBrCl2=2NaClBr2;2NaICl2=2NaClI2。5(4)从海水中提取溴和碘时操作对象有何不同?为什么?【提示】 海水中溴元素(Br)的含量丰富,从海水中提取溴是直接利用提取粗盐后的母液通入氯气进行处理,而海水中含碘总量虽大,但浓度较低,这给提取带来了麻烦,某些海藻具有富集碘的能力,如海带,因此,利用浸泡液浸泡海带可富集碘,或将干海带灼烧后的灰烬作为提取碘的原料。1从海水中提取溴,一般要经历三个步

10、骤,即浓缩、氧化和提取。浓缩并酸化海水后,通入适量的氯气,使溴离子转化为溴单质:2NaBrCl2=Br22NaCl。向含溴单质的水溶液中通热空气或水蒸气,将溴单质吹入盛二氧化硫溶液的吸收塔内以达到富集的目的:Br2SO22H2O=2HBrH2SO4也可用 NaOH 或 Na2CO3溶液吸收。向吸收塔内的溶液中通入适量的氯气:2HBrCl2=2HClBr2。用四氯化碳或苯萃取吸收塔内的溶液中的溴单质。2从海植物中提取 I2用水浸泡海带或海藻灼烧后的灰烬。向水中通入适量的氯气,使碘离子转化为碘单质:2NaICl2=I22NaCl。过滤,用有机溶剂萃取碘单质。蒸馏 I2的有机溶液得到 I2。对点训练

11、3从海带中提取碘单质,成熟的工艺流程如下,下列关于海带制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干海带海带灰悬浊液滤液碘水I2的 CCl4溶液灼烧沸水浸泡过滤HH2O2CCl4I2蒸馏A实验室在蒸发皿中灼烧干海带,并且用玻璃棒搅拌B含 I的滤液中加入稀硫酸和双氧水后,碘元素发生氧化反应C在碘水中加入几滴淀粉溶液,溶液变蓝色D碘水加入 CCl4得到 I2的 CCl4溶液,该操作为“萃取”A A A 项错误,实验室是在坩埚中灼烧干海带;B 项正确,碘元素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C 项正确,碘水中有碘单质,能使淀粉显特殊的蓝色;D 项正确,这是一个富集提取的过程,化学上称为萃取。4海水是巨大的资源宝库,从海水中

12、提取食盐和溴的过程如下:6(1)将 NaCl 溶液进行电解,在电解槽中可直接得到的产品有H2、_、_。(2)步骤用 SO2水溶液吸收 Br2,可制得 HBr 和硫酸,该反应中,氧化剂是_(填化学式,下同),氧化产物是_。(3)写出步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答案】 (1)Cl2 NaOH (2)Br2 H2SO4(3)Cl22HBr=2HClBr2当 堂 达 标固 双 基1在盛有 KI 溶液的试管中,滴入氯水充分反应后,再加四氯化碳振荡,静置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A上层紫红色,下层接近无色B均匀、透明、紫红色C均匀、透明、无色D上层接近无色,下层紫红色D D 2KICl2=2KClI2,碘在四氯

13、化碳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且 CCl4的密度比水大,故上层接近无色,下层紫红色(碘在 CCl4中的颜色)。2稀的碘水和溴水的颜色非常浅,近乎无色。检验稀碘水和稀溴水时,所用的最佳试剂是( )A淀粉溶液B氯水CNaOH 溶液DNaBr 溶液A A 氯水、NaBr 溶液与溴水、碘水都不反应,NaOH 溶液与二者都反应,二者都褪色,现象相同,不能区分,淀粉遇 I2变蓝色。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液溴易挥发,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液封B能使润湿的淀粉KI 试纸变成蓝色的物质一定是 Cl2C某溶液加入 CCl4,CCl4层呈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 ID某溶液加入 BaCl2溶液,产生不溶

14、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AgA A B 项,能氧化 KI 生成 I2的物质不一定是 Cl2;C 项,CCl4层呈紫色,含有 I2;D7项,溶液中可能含有 SO。244海藻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下面是实验室从海藻里提取碘的流程的一部分。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步骤的操作是过滤B可用淀粉溶液检验步骤的反应是否进行完全C步骤的操作分别是过滤、萃取D步骤中加入的有机溶剂可以是酒精或 CCl4C C A 项,碘易溶于有机溶剂,所以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提取碘,应该用蒸馏的方法提取碘;B 项,淀粉遇 I2变蓝,遇 I不变色,因此不能用淀粉检验 I;C 项,分离固体和液体混合物的方法为过滤,从水溶液中

15、提取碘一般用萃取的方法,步骤的操作分别是过滤、萃取,正确;D 项,萃取剂和原溶剂不能互溶,而酒精能与水互溶,故酒精不能做此步骤中的萃取剂。5为检验某碳酸钠溶液中混有的溴化钠,进行如下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简答取样,加入过量的稀硝酸_加硝酸的目的是_ _加入硝酸银溶液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答案】 实验现象简答产生大量气泡除去 CO,防止碳酸钠对溴化钠检验的干扰23产生浅黄色沉淀AgNO3NaBr=AgBrNaNO3(1)溴、碘在不同溶剂中形成溶液的颜色:水苯四氯化碳酒精Br2黄橙橙橙红橙橙红橙橙红I2黄褐浅紫紫紫深紫褐色(2)苯不溶于水,其密度小于水;四氯化碳不溶于水,其密度大于水;酒精易溶于水,8可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