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九 生物与环境 构建知识网络 补遗教材易漏学案.doc

上传人:随风 文档编号:712961 上传时间:2019-06-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10.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九 生物与环境 构建知识网络 补遗教材易漏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9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九 生物与环境 构建知识网络 补遗教材易漏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九 生物与环境 构建知识网络 补遗教材易漏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九 生物与环境 构建知识网络 补遗教材易漏学案.doc(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专题九专题九 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环境直击考纲 1.种群的特征()。2.种群的数量变化()。3.群落的结构特征()。4.群落的演替()。5.生态系统的结构()。6.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7.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8.生态系统的稳定性()。9.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10.全球性的环境问题()。11.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构建知识网络构建知识网络 补遗教材易漏补遗教材易漏1(必修 3 第 60 页)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分为逐个计数(适合分布范围较小、个体较大的种群)和估算法的方法。估算种群密度最常用的方法有样方法(适合植物和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

2、和标志重捕法(适合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对于有趋光性的昆虫,2还可以用黑光灯进行灯光诱捕的方法调查它们的种群密度。2(必修 3 第 61 页探究实验)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植物的种群密度时宜选择双子叶草本植物,不宜选择蔓生或丛生的单子叶植物为调查对象。因为丛生或蔓生的单子叶植物地上部分往往难以辨别是一株还是多株。3(必修 3 第 61 页讨论)样方法中强调随机取样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所选择的样方具有代表性,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使通过样方统计的结果(估算值)能更接近真实的情况。 4(必修 3 第 63 页思考与讨论)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种群数量也不一定总是保持稳定。这是因为出生率和死亡

3、率不完全决定于年龄组成,还会受到食物、天敌、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此外,种群数量还受迁入率和迁出率的影响。5(必修 3 第 64 页拓展题)种群不具备个体所具有的性别、大小、年龄等特征,另外种群也出现了个体所不具备的特征,如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等,因此由部分组成的整体不是部分的简单叠加,而是会出现新的属性。6(必修 3 第 65 页)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建立数学模型一般包括以下步骤: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提出合理假设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通过进一步实验或观察等,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由此可看出,在数学模型构建过程中也常用假说演绎法。7

4、(必修 3 第 66 页)种群呈“J”型增长的条件是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足、没有天敌、气候适宜等。在其数学模型NtN0t中, 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 一定是大于 1 的一个值。8(必修 3 第 67 页)K值是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同一种群的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会受到环境的影响。9(必修 3 第 67 页)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由于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动和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环境条件的改变,大多数种群的数量总是在波动中;在不利的条件下,种群数量还会急剧下降甚至消亡。10(必修 3 第 69 页)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的实验中因酵母菌种

5、群数量的变化在时间上形成自身对照,因此无需设置对照组,但要获得准确的实验数据,则必须重复实验,求平均值。11(必修 3 第 74 页)在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使群落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垂直结构中种群的分层现象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12(必修 3 第 78 页思考与讨论)光裸的岩地上首先定居的生物不是苔藓和草本植物,而是地衣的原因是因为苔藓和草本植物无法直接从裸岩中获取养分,而地衣可以通过分泌有机酸而从裸岩中获取养分。13(必修 3 第 78 页思考与讨论)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指优势取代,而不是“取而代之” 。314(必修 3 第 88

6、 页旁栏思考)动物园中的全部动物不能说是一个系统,因为不同种动物是分开饲养的,彼此之间没有内在联系和相互影响,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同理,动物园中的全部动物和植物也不是一个系统。15(必修 3 第 92 页基础题)食物网具有的特征是有很多互有联系的食物链。16(必修 3 第 92 页拓展题)在农田、果园等人工生态系统中,人们可以通过增加或延长食物链来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同时获得更多的产品。17(必修 3 第 94 页思考讨论)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转化是遵循能量守恒定律的。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流动、转化后,一部分储存在生态系统(生物体有机物)中,而另一部分则被利用、散发至无机环境中,两者之和与流入

7、生态系统的能量相等。18(必修 3 第 95 页资料分析)流入某一营养级的能量主要有以下去向:一部分通过该营养级的自身呼吸消耗了;一部分作为排出物、遗体或残枝败叶不能进入下一营养级,而被分解者所利用;还有一部分未被自身呼吸消耗,也未被下一营养级和分解者利用,即“未利用” 。所以,流入某一营养级的能量不可能百分之百地流到下一营养级。19(必修 3 第 96 页旁栏思考)数量金字塔有时候会出现倒置的塔形。例如,成千上万只昆虫生活在一株大树上,该数量金字塔的塔形就会发生倒置。20(必修 3 第 101 页旁栏思考)大力植树造林后,这些植物能大量吸收已有的二氧化碳,因而对温室效应能起一定的缓解作用。但更应该控制源头温室气体的排放。21(必修 3 第 104 页练习)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无机环境的总和,通过物质循环构成一个物质上自给自足的系统。但是在农田生态系统中需要不断地施加氮肥,其原因是农田是人工生态系统,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效益,使能量更多地流向人类,满足人类的需要为目的的。农田土壤中氮的含量往往不足以使作物高产,加之农产品源源不断地自农田生态系统输出,其中的氮元素并不能都归还土壤,所以需要施加氮肥。22(必修 3 第 125 页)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