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八一勋章杜富国事迹材料【精选10篇】.docx

上传人:wj151****6093 文档编号:71217634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3.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八一勋章杜富国事迹材料【精选10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23年八一勋章杜富国事迹材料【精选10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八一勋章杜富国事迹材料【精选10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八一勋章杜富国事迹材料【精选10篇】.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八一勋章杜富国事迹材料【精选10篇】 陆军军医高校西南医院康复中心,失去双手双眼的扫雷英雄杜富国,每天用他的双脚和断臂,探究这个既熟识又生疏的世界。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八一勋章杜富国事迹材料,假如喜爱可以共享给身边的挚友喔! 八一勋章杜富国事迹材料篇1 连日来,一个英雄的故事在云贵大地广为传颂:南部战区陆军云南扫雷大队中士杜富国,在边疆扫雷行动中面对困难雷场中的不明爆炸物,对战友喊出“你退后,让我来”,在进一步查明状况时突遇爆炸,英勇负伤,失去双手和双眼,同组战友安稳无恙。 为人民扫除雷患,为战友血染雷场。杜富国英勇负伤后,军地领导机关和医疗机构全力进行抢救。经多级医疗机构接力营

2、救和细心治疗,目前杜富国已脱离生命危急。 英雄,流血显本色,壮举定乾坤。入伍以来,杜富国先后获得嘉奖2次,被表彰为“优秀士兵”“优秀士官”各1次,荣立一等功1次。2023年10月11日下午,在云南省麻栗坡县老山西侧坝子雷场扫雷时,杜富国面对半露出地面的加重手榴弹,对同组的战友呼喊一声:“你退后,让我来。”在进一步查明状况时突遇爆炸,他下意识地倒向战友一侧。他用惊天一挡书写了“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的铁血荣光。 认准了路,并坚决地走下去,必将成就一番事业。面对危急“让我来”,脏活累活“我先来”,开拓通道“跟我来”,遇到困难“有我在”。入伍8年,在杜富国这个年轻战士的身上体现了一种崇高的爱,体现了一

3、种精神。这种爱,是支撑杜富国克服不可思议的困难,做出令人钦佩的奇迹的爱;这种精神,是把爱国、爱军队和爱人民统一起来的崇高精神。杜富国以自己的一腔热血真实诠释了勇于献身使命的奉献情怀。在他和他的战友们身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不怕苦、不怕死、不怕亏的“老山精神”得到了集中体现,不怕千难万险、不惜伤残牺牲、不计个人得失、扫除雷障为人民的“扫雷精神”得到了弘扬。一身男儿血,满腔报国志。这是杜富国灵魂深处最宝贵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我们欣喜地看到,多数杜富国式的优秀共产党员,为了祖国和人民的须要,一腔热血报效疆场,奉献在云岭大地。多数热血青年响应祖国的呼唤,纷纷选择到祖国最须要的地方扎下根去。他们

4、在艳丽的战旗上续写着我们的荣光。 八一勋章杜富国事迹材料篇2 当有人问杜富国:“你为救战友失去了双手双眼,现在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康复后想做些什么?”他缄默良久没有作声,两行热泪滑落下来 新年伊始,在病床上,杜富国拿起麻栗坡人民送来的收音机,倾听着新年开训令。他说:“部队闻令而动,掀起了实战化训练热潮。我也要刻苦训练,争取早日康复,做更多对党对人民有益的事,不辜负部队的培育、人民的关爱。” “工作总要有人干,我多干一点,大伙就少累一点” “富国话少、害羞,却有一副热心肠。”遵义的乡亲们都这么说。 提起受伤的大侄子,姑姑杜静忍不住泪往下流:“富国在几兄妹中是老大,在家的时候什么活都带头干。” 童年

5、时代,杜富国的父母在外务工,家里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苦熬不是方法,苦干才有希望。他从小担起家庭重任,背着弟弟妹妹放牛、砍柴、干农活。四邻八舍人见人夸。 别人家的铲车“趴窝”了,学过修理的杜富国主动帮忙,从下午5点捣腾到凌晨;村里人家办红白喜事,杜富国不用人喊,总是会去帮忙端茶、送菜、摆放桌凳、整理碗筷 到了部队,杜富国更是热心助人。他利用休息时间,为队里修水电、修门窗、修设备,成为精彩的“三小工”; 雷场上,他把自己的干粮分给饭量大的战友,分给山里的困难群众; 战友有困难,他时常拿出300、500元乃至上万元支援; 在驻地,他经常帮助乡亲铺路坑、搬物资、修水电。 战友问他:“每天忙个不停,你就不

6、知道累吗?”他说:“工作总要有人干,我多干一点,大伙就少累一点。” 二班战士詹程说,富国总是闲不住、忙不完,也从不嫌麻烦。 有一天,从雷场回来,大家很乏累,大多在休息消遣,杜富国的“休闲方式”则是到处转,看看水龙头是否漏水、澡堂的灯泡亮不亮、椅子腿是不是松了。 在雷场,杜富国干的活也总是最多,背的装备总是最沉。他总是歇不下来,大家把他誉为“小马达”。 马嘿雷场山高坡陡、荆棘密布,来回有6公里山路,扫雷兵要背负爆破筒一步一步往山上挪。 一个弹药箱重27.5公斤,每次杜富国都要争着扛两箱,有时候还后面背两箱,前面再抱一箱。 他的肩膀被背带勒出一道道血印,脚底也磨出了血泡。 战友心疼他:“少扛点,时

7、间长了,铁打的身体也吃不消。”杜富国笑道:“没得事,我身体好。” 2023年9月2日,驻地猛硐乡发生百年不遇的泥石流灾难,扫雷队凌晨出动救灾。看到十几名学生被困在二楼,杜富国第一个攀上一辆冲翻的皮卡车,借势爬上二楼阳台,将学生逐个抱下。 在敬老院,暴涨的河流将19名老人困在对岸。杜富国又是第一个拉着绳子,跳进河中蹚路。而后,他和战友站在河中组成人墙,将老人逐个背回。 从河里出来,杜富国的腿被洪水中的杂物撞得淤青。面对战友的关切,他说:“这是咱当兵的本分。” “我会为自己加油,给大家带来更多阳光和正能量” “飞飞,坚毅点。”杜富国醒悟后,这是父亲杜俊对他说的第一句话。“爸,我没事,放心。”杜富国

8、的声音很虚弱,却安静。 杜俊没想到,伤情如此重的儿子还会劝慰他宽心。在杜俊印象中,儿子负伤后,无论是手术还是换药清创,从来没叫过一声疼。他宁愿把泪水流在心里。 2023年10月21日凌晨,病床上的杜富国疼得难以入眠,他抬起双臂想要触摸伤口,可是少了一截的断臂总是碰不到一起。 “我的手是不是没了?”杜富国问陪护他的分队长张波。张波支支吾吾地说:“可能是绷带绑得太紧,所以没知觉。”黑暗中,杜富国没再问,一夜辗转。 张波抓紧给大队领导和医生发了信息:“富国心情激烈,应当是察觉到自己双手没了”。 翌日一早,大队长陈安游、政委周文春和医院领导商议,确定先告知杜富国失去双手的消息。 “富国,加重手榴弹近距

9、离爆炸,为了保命,手没保住。”“希望你坚毅,你是我们扫雷大队的英雄,也是人民的英雄。” 听了陈安游和周文春的话,杜富国语气安静:“首长,请放心,我肯定会坚毅。” “隐瞒真实伤情越久,越不利于治疗。”根据主治医生陈雪松的看法,大队随后确定告知杜富国全部伤情。2023年11月17日,病房再次站满了人。领导、战友、家人、护士都来了,还特意请来了心理干预专家。 “富国,爆炸太猛烈,手没保住,两个眼睛也没保住。”病房里静得让人窒息。 几秒钟的缄默后,杜富国微微颤抖地说:“我知道了,您放心,请大家给我点时间。” 心理医生蹲在旁边视察杜富国的表情,酝酿着几套心理干预方案,最终一套也没用上。 他的乐观让人感动

10、。杜富国的脸部、四肢、胸腹等处严峻炸伤,身上瘢痕累累。陆军军医高校西南医院医生叮嘱他:“只要忍得住,别脱压力衣。”杜富国穿上压力衣,浑身绷得像弹簧,除上药、洗澡、换衣外,每天23小时不脱,不喊一声苦,还打趣称自己成了“蜘蛛侠”。 他的坚毅令人动容。当被问到将来如何面对新的人生时,他说:“我想学播音,讲一口很好的一般话,以后把扫雷的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我会为自己加油,给大家带来更多阳光和正能量。” 眼睛失去光明,心里升起太阳。在病房的每一天,他都会练习播音技能。除了医院制定的康复训练,杜富国每天也会坚持收听广播、练习写字、学唱歌曲,并让妻子和战友为自己读报。 “富国啊富国,你可知道在康复的路上,还

11、有好长好长的路要走。”护士余翔静默地在心中为他祈祷。 西南医院康复中心主任刘宏亮说:“对杜富国的康复治疗,请了国内外的顶尖专家,用了医院的最好设备,组成了最强的医护团队。我们要向英雄表达崇高的敬意。” 现在,杜富国的伤情日渐好转。生日那天,他给医护人员唱了一首歌壮志豪情在我胸,以感谢大家对他的帮助。豪迈的歌声在病房久久回荡。 病房的阳台上摆满了鲜花,其中一束鲜花上插着一张卡片,上面写道:“向日葵说,只要你朝着阳光努力向上,生活便会因此而美妙!” 八一勋章杜富国事迹材料篇3 最近一段时间,看到了杜富国的光荣事迹,让我想到了战国时期闻名的思想家孟子曾说过:“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行得

12、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扫雷英雄杜富国”就是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来诠释什么叫“杀身成仁”,他在关键时刻对战友轻轻说了一句:“你退后,让我来,离我远点”!随后,爆炸冲击波和大部分弹片冲向了他,他失却了仰视星空的双眼,失去了匍匐前行的双手。他用自己的身体扫除了黑暗,给我们留下了光明。 面对危急的时候,我不信他的心里是不胆怯的。他是尽管胆怯,仍能迎难而上。就如他现在,正坚毅面对失去双手的现实。他躺在病床上,蒙着双眼,试图保持良好心态,间或还会开一两句玩笑。 一个宏大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中华民族就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民族。杜富国的意志是钢的、是坚毅的,他把热血洒在了那

13、一片安静的土地,他把青春奉献给那一生执著的信仰!杜富国用实际行动向我们展示了军人的初心和立志当高远的先进做法,他也身体力行努力实践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优秀作风。 共产党人的初心是为中国人民谋华蜜,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科技工作者的初心是为创新事业找突破,为中国经济添动力;青年学子的初心是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为成就自己而努力。每个人均有自己的初心,应当坚守自己的初心并身体力行。 杜富国,你是好样儿的,你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和楷模。你虽然失去了双眼和双手,但请让我们来做你的眼睛和拐杖,让我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勤奋守纪,恪己奉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八一勋章杜富国事迹材料篇4 丹心报祖国,赤诚为民富。

14、杜富国又一个英雄的故事在云岭大地、军营内外被人们争相传颂。 面对险象环生、突如其来的险情,是把危急留给自己,还是考虑自身平安。杜富国,这名90后战士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前者,为了爱护战友,不幸英勇负伤,失去了双手、双眼。杜富国的选择,令人感概,发人深思,催人奋进。 人生总是面临诸多选择。选择须要志向。“一个人可以有许多志向,但人生最重要的志向应当同祖国和人民联系在一起,这是人们各种详细志向的底盘,也是人生的脊梁”。 入伍以来,杜富国始终把忠诚和信仰镌刻在灵魂深处,把使命和责任耸立在南陲边疆,把青春和热血挥洒在扫雷战场,不怕艰难困苦,不畏伤残牺牲,不计个人得失,任务面前、关键时刻、紧急关头,用一次次

15、“让我来”的铁血担当,诠释了当代革命战士坚决听党指挥、勇于献身使命的铮铮誓言,彰显了强军思想培育下新时代青年官兵投身强军、建功时代的自信自觉,展示了新一代革命军人为祖国为人民敢于牺牲、乐于奉献的时代风采。 杜富国同志在参加文山边疆扫雷作业中,始终牢记使命、冲锋在前,不怕吃苦、不畏牺牲,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军人的使命担当,展示了人民子弟兵的优良作风,是“老山精神”在新时代的详细体现,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杜富国面对这牺牲的危急,自告奋勇、英勇无惧,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党忠诚、恪尽职守、不怕牺牲的优秀品行,用珍贵生命践行了“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誓言,杜富国是用生命践行入党誓言、用奋斗书写时代

16、篇章的光辉榜样。 八一勋章杜富国事迹材料篇5 曾经网络上大火一句,“只愿岁月静好。”其实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罢了。我们生活在这么和谐、稳定的社会,正是有那些负重前行的人,才能让我们得到梦寐以求的“岁月静好”。在负重前行的战士们中,就有那么一位英勇的战士,他就是“排雷英雄”杜富国,将青春献给了祖国山河,将生命置之度外。 3年的扫雷生涯,他累计进出雷场1000余次,2400余枚爆炸物被他当心拆除,安稳捧出。但是,在2023年10月的一次排雷当中,一颗深藏地下30多年的手榴弹爆炸,让他失去了双手、失去了光明。 对一个一般人来说,失去双手,就意味着什么事情都难以进行,失去双眼,就

17、意味着失去了一切,世界变成了黑色,可是杜富国却没有被现实的困难打趴,他说“虽然没了双手,但我还有双腿,可以接着为幻想奔跑;虽然失去光明,但只要心中升起太阳,我的世界依旧五彩缤纷。” 新中国70年汹涌澎湃的历史进程中,正是有像杜富国一样的人,为了国家,在祖国须要的时候,在危急来临的时候,前赴后继,英勇的自告奋勇,才带给我们平安、稳定。 如今的杜富国,虽然装上了假肢,但是前路却困难重重,他须要一点点的适应,一点点的学习,由于没有视力牵引,先进的假肢只能完成约15%的功能,杜富国的日常生活还是要靠残肢来完成。但是他从不想给身边的任何一个人带来负担,他独立自强,从不会走路到会走路,从不会吃饭到自己吃饭

18、,穿衣、洗漱、上厕所这些日常小事,杜富国现在都可以自己独立完成。 英雄是崇高的,是值得被敬重的。我们不能让英雄流血又流泪,我们要向他们致敬,像他们学习,即便我们不能奔赴战场,我们也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 八一勋章杜富国事迹材料篇6 向英雄致敬,学习英雄不忘初心,至诚报国的政治品质。检验一名军人是否对党和国家忠诚,关键就是检验是否时刻打算着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奉献出自我,能否刚好的自告奋勇,为党和国家排忧解难。 杜富国本能够选择退后,度过一劫,过上华蜜美满的“小家生活”,但他最终选择了身先士卒、选择了爱护战友,这种坚决的信念来源于他们的信仰中国共产党,他不仅仅是优秀的军人,更是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19、。 从杜富国身上我们能够学习到一名军人在紧急时刻选择了牺牲自我,他用失去的双眼和双手践行一名军人身上应当背负的重任和历史使命,所付出的一切无愧于自我的身份,他用自我的行动使军旗更加的鲜红,他是中华民族的傲慢,是时代的英雄,是全部人学习的榜样。 八一勋章杜富国事迹材料篇7 红色之城,黔北遵义,一座奇妙、神圣、神奇而又令人神往的城市。 从宏大的遵义会议的历史转折,到攻克娄山关的成功大捷;从文军长征(浙大西迁办学)的光辉壮举,到红九军团播下的红色革命火种;从操场上一个人的升旗礼,到细雨中止不住的爱国心;从流淌的遵义会议纪念馆,到获得全国优秀的红色义务宣讲员始终以来,红色基因在这里薪火相传, 杜富国从

20、红色基因中传承走来,又走到了为人民扫雷,为军旗增辉的事业中去。他的英雄事迹,带来的不仅仅是震撼和感动,而且更是一种深层次的思索和探寻。 “英雄是平凡真实的,是我们每个人都触手可及的。富国有优点,也有不足,他以真心实诚让自己活成了一束光,静默燃烧着自己,暖和照亮着别人。”对扫雷大队队长李华健来说,提起杜富国的名字,便有说不完的话。 李华健说,富国受伤以来,我和战友们经常在沟通探讨,“我们为什么扫雷,富国为何能成为英雄,他又从何而来?而今日我们又该向英雄学习什么?”。每一次思索对自己都是一次启发,一次精神洗礼,一次灵魂升华。 扫雷大队大队长陈安游也感同身受。他认为,富国关键时刻很英勇,负伤之后很坚

21、毅。这个战士身上的点点滴滴都不是与生俱来的,他的奉献精神、坚毅品质、高尚品德都是在人生成长的平凡真实中一种厚积薄发。 正如他们所言,英雄从来不是一时出现的,培育的,而是许久的积累与酝酿。其实早在无形之中,红色的基因,信仰的力气早已注入他的生命里。 科教救国路漫漫 上下求索兴国魂。当年,浙江高校校长竺可桢带领莘莘学子,穿过战火硝烟,辗转多地来到湄潭艰难办学,这文军长征的线路与三年前中心主力红军长征的上段路途基本吻合,这些都是革命精神的薪火传承。 浙大“求是精神”就是产生于家国山河破裂,民族生死攸关,中华民族奋起抗日之际。在这种特别的时代背景下,“求是精神”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历史的接着延长,也是

22、一个宏大民族灵魂的觉醒和升华。 而天城中学也是载满了红色记忆。该校校长金粟说,天城镇是红军经过的地方,当年不少红军战士在这里牺牲,烈士英雄的后人在这里读过书。2023年,杜富国从皂角小学转到天城中学就读小学四年级,直到初中毕业。他从小就是在红色基因薪火传承中长大。 “他从小就有个军人梦。”回忆起杜富国,九年级语文老师邱重鸣说,记得有一次学校组织去为在当地牺牲的红军烈士扫墓。活动结束后,杜富国在心得体会中写道:对英雄烈士很崇敬,我也想当一名光荣的军人。 红色土壤孕育了英雄儿女,成就了英雄传奇,也是杜富国“让我来”的志气、信念的精神源泉。 八一勋章杜富国事迹材料篇8 感动中国人物颁奖晚会如期播出,

23、这是一年一度的精神洗礼,这是带给全国十几亿观众最震撼、最抵达内心深处的英雄情怀。他们或是一生奉献的科技元勋或是坚守岗位的教化工作者,或是一心为民的基层干部或是危难之时铁骨铮铮的排雷战士他们来自各个不一样的领域,却有着同样的初衷:为国为民,无私奉献。他们将“宏大”与“平凡”划上等号,他们传递着中华民族的不朽精神! 这些时代的楷模有着不一样的先进,却有着相同的爱国热忱。把国家和民族的宏大复兴与提高同自我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齐,做出的每一次确定、每一次付出,都是情怀的指引和支撑。这是我们的民族精神,这是我们的民族脊梁,是我们学习和提高的方向。 排雷战士杜富国在危急的瞬间选择用身体为战友拦住爆炸的杀伤力

24、,这是英雄的本能,在多数次的牵手走过雷场后,留给百姓的是平安的土地,这是战士们的血肉之躯换来的一方平安;年过八旬的老人马旭,和丈夫一生过着清贫节俭的日子,只为攒下千万的积蓄捐赠给自我的家乡贫困县木兰县的孩子们,让学问和富有成为良性循环,是马旭老人的嘱托,哪有什么岁月静好,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这是于平凡之中让我们泪目的震撼。 我们的祖国迎来了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宏大时刻,我们时代的楷模和英雄从来没有中断过,一路走来,总有人在为我们更完备的明天静默无闻的付出着汗水、青春、甚至生命,我们敬畏时代先锋的同时,更应当肩负起自身的职责,在自我的工作岗位上点滴做起,贡献自我的光和热。我们都应当是中华民族精

25、神的传承者,在感受新时代完备的同时,更要为了我们宏大民族的复兴而奋斗。 不朽的民族精神,一向在感动中传承着。 八一勋章杜富国事迹材料篇9 杜富国,贵州省湄潭县兴隆镇太平村人,2023年参军入伍,南部战区陆军云南扫雷大队中士。2023年11月18日,杜富国被授予一等功一次。2023年2月18日,获得“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荣誉。5月22日,中宣部授予杜富国“时代楷模”称号。 杜富国诞生在湄潭县太平村,坐落于遵义这个革命老区的一隅,红色基因在这片土地上显得特别艳丽夺目。从小的耳闻目睹让杜富国从军报国的志向明确,19岁的他经过层层筛选成为了云南边防某部的一名战士,他工作尽心尽责,训练努力刻苦,淳

26、朴、勤奋、钻研,成立领导眼中的“好苗子”。 2023年10月11日下午,在边疆扫雷行动中面对困难雷场中的不明爆炸物,他马上让同组战友艾岩退后,独自上前查明状况,在进一步查明状况时突遇爆炸,杜富国下意识地向艾岩方向一侧身,拦住了手榴弹爆炸后的冲击波和弹片,同组战友安稳无恙,他却英勇负伤,失去双手和双眼。几个月过去了,他排雷负伤前对战友说的那句“你退后,让我来”传遍了大江南北,他的名字印在了“感动中国”的丰碑上,更印在了亿万中华儿女的心中。 在杜国富的身上,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担当”的真正含义,担当不仅要敢于担当,也要擅长担当。在杜国富身上,当面对危急和死亡的时候,他选择了让战友退后,自己自

27、告奋勇,他的大公无私、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正是“担当”二字的最好说明。 在大是大非面前坚持原则、仔细负责,在冲突面前敢于迎难而上,在危机面前敢于自告奋勇,在失误面前敢于担当责任,在歪风邪气面前敢于坚决斗争。党的干部要擅长担当,要不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注意调查探讨,加强业务实力锤炼,提高思想素养和业务实力,把担当职责履行好。 八一勋章杜富国事迹材料篇10 应对生死雷场,是“进”还是“退”杜富国选择“让我来”;失去了双手双眼,杜富国劝慰亲人战友,“我必需会坚毅”;应对授勋,他抬起残缺的右臂,致以特别的军礼;他在病房坚韧熬炼、学习播音、练习写字,坦然应对伤残后的人生这位年轻战士的情怀与担当源于何

28、处 遵义,是一座因红军长征而扬名的英雄城。一方水土哺育一方人,红色基因注入了杜富国的灵魂、化入了血液、融入了言行。红色基因像春雨一样润物无声,滋润着他不断成长。 2023年12月,杜富国在遵义市湄潭县的红九军团司令部旧址旁,穿上绿军装,戴上大红花,走上军旅路,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 1935年1月19日,红九军团军团长罗炳辉同样在这个地方,带领部队完成保卫遵义会议的任务后,告辞湄潭的父老乡亲,挥师西进接着长征。 杜富国家门口的小路,就是当年红军长征强渡乌江、保卫遵义会议召开时走过的路;杜富国初受文化启蒙的皂角小学,就是当年收养革命烈士子女和遗孤的保育院。孩提时代,杜富国常常听前辈和老师们讲红军的

29、故事,明白三爷爷冒着杀头的危急,救治了失散的红军战士。 参军动身那天,杜富国和湄潭籍的新兵们仰视红军塑像,他明白这些穿着青灰色土布军装和方口布鞋的前辈,就是和家里爷爷一齐说过话、患过难、打过仗的长辈,心里平添几分亲切与敬意。向这些红军爷爷敬了第一个不太标准的军礼,杜富国起先了自我的军旅生活。 小时候听到的红军故事,杜富国至今记忆犹新。有一位名叫钟赤兵的红军团长,在他的家乡娄山关战斗中喊“跟我上”,带领敢死队冲向敌阵。腿部中弹后,这位英雄团长在没有麻药的情景下,忍着剧痛截去了右腿,还坚持走完了长征路。 杜富国说:“和斗争年头相比,我们排雷的危急要小得多,受了伤治疗条件也好得多。想一想先辈们,我做的事不算什么。” 失去双手双眼的杜富国,将应对另一种人生。他有了新的目标:“虽然没了手和眼,耳朵也受了伤,但我还有嘴。假如能够,我想做一名播音员,把扫雷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让更多的人了解扫雷战士。” 八一勋章杜富国事迹材料【精选10篇】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7页 共17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