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A版)专题十二考点42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过模拟).doc

上传人:随风 文档编号:711767 上传时间:2019-06-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8.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A版)专题十二考点42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过模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A版)专题十二考点42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过模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A版)专题十二考点42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过模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A版)专题十二考点42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过模拟).doc(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考点考点 4242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2018河北邢台月考,29,2 分)2017 年 7 月,各地大学生志愿者参加暑期“三下乡”活动。他们洒下汗水,收获快乐,传递爱心,收获感动。青春力量如星星之火,点亮希望的田野。上述活动的开展有利于 ( A )培育社会主义“四有”公民 保障农村生产生活顺利进行 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事业A B C D【解析】 大学生志愿者参加暑期“三下乡”活动,奉献劳动,传递爱心,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培育社会主义“四有”公民,正确;中“保障”一词夸大了志愿者活动的作用,不选;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与各地大学生志愿者

2、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无直接联系,不选。2(2018河北石家庄二中期中,19,2 分)2017 年上半年的国产电视剧市场,涌现出了白鹿原 大秦帝国之崛起 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 鸡毛飞上天等多部口碑极佳的作品,剧组的“良心”创作、演员的精湛表演,让近年来习惯了看“抠图” “替身”表演以及渣特效的观众大呼“洗眼睛” 。文艺工作者要想创作出“叫好又叫座”的优秀文艺作品需要 ( A )坚定文化自信,用文艺振奋民族精神 坚守艺术理想,用高尚艺术情怀创造精品 坚持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 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针A B C D【解析】 文艺工作者要想创作出“叫好又叫座”的优

3、秀文艺作品需要立足社会实践,坚定文化自信,用文艺振奋民族精神,坚守艺术理想,用高尚艺术情怀创造精品,符合题意;文艺工作者要想创作出“叫好又叫座”的优秀文艺作品需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说法错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而不是方针,说法错误。3(改编题)2017 年 12 月 5 日是第 32 个国际志愿者日。全国各地结合本地区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并注重用“阵地”留住“雷锋” ,让服务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 C )2A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中心环节B有利于发展文化事业,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C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形成文明和谐的良好社会风尚D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

4、明的根本任务【解析】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心环节,A 不符合题意;要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B 不符合题意;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有利于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C 符合题意;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D 不符合题意。4(2018山东黄岛一中十月检测,13,2 分)2017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统筹实施重点文化惠民项目,完善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设施,在农村地区深入开展送地方戏下乡活动。此举的文

5、化意义是( C )党和政府履行文化建设的职能 开拓农村文化市场,有利于扩大内需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培育社会主义新风尚 保障农民的文化权益,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A B C D【解析】 党不能履行文化建设的职能,不选;扩大内需属于经济意义,不选;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统筹实施重点文化惠民项目,完善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设施,在农村地区深入开展送地方戏下乡活动,有利于保障农民的文化权益,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培育社会主义新风尚,符合题意。5(2017云南曲靖高三月考,18,4 分)数千年中华文化提供的生活方式、民俗民风、中华料理、养生医药、建筑样式、传统节日、民族民间艺术、体育、礼仪,尤

6、其是文字书法,是我们民族的瑰宝,即使在西风强劲的环境下,人们也日益认识到了自己传统文化的可贵。这启示我们要 ( A )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奏响主旋律,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提高辨别能力,区分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 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维护文化多样性A B C D【解析】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瑰宝,即使在西风强劲的环境下,人们也日益认识到了自己传统文化的可贵,这启示我们要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3维护文化的多样性,正确;与题意不符。6(2017湖北四地七校联考,19,4 分)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近些年来,国内建筑一面是“罗马” “普罗旺斯”等洋名字遍地开花,规

7、划却是千楼一面;一面是奇形怪状的大楼突兀而立,违和之余,又山寨到让人哭笑不得。有人总结,国内建筑有五大“怪现状”:崇洋,求怪,趋同,贪大,逐奢。要治疗国内建筑“虚火上浮,不接地气”的“病” ,必须从文化上 ( C )抵制文化霸权主义,拒绝西方文化 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根植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土壤,推动民族文化创新 传承民族文化基因,恢复传统文化A B C D【解析】 西方文化中既有腐朽文化,也有优秀文化,拒绝西方文化是错误的,排除;传统文化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恢复传统文化的说法错误,排除;正确切题。72018云南曲靖一中月考,26(1)(3),16 分中医药是中国各族人民在几千年生产生

8、活实践和与疾病的斗争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具有丰富独特的文化内涵。一是重视整体,认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是一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人体内部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二是重视“平”与“和” ,认为人的健康在于各脏腑功能的和谐协调。三是强调个体化,认为中医诊疗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四是突出“治未病” ,核心体现在“预防为主” ,重在“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症后防复”等等。中医药不仅为中华民族繁荣昌盛作出了卓越贡献,也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早在秦汉时,中医药就传播到周边国家。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青蒿素”的发现而获得诺贝尔奖。 “中医针灸”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9、 , 黄帝内经和本草纲目入选世界记忆名录。据中国外文局发布的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 2016显示,中医是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元素。(1)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我们为什么要树立中医药文化自信。(12 分)(2)某地传统中医药文化丰厚,但并没有引起当地居民重视,为此,该地组织宣讲团,大力宣传中医药文化。如果你是该宣讲团的成员,请就此写两条发言提纲。(4 分)【解析】 第(1)问,要求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我们为什么要树立中医药文化自信,可对接文化的地位和作用的相关知识。审读材料,可从中医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的标识之一,具有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特点,同时

10、树立中医药文化自信对于推动中医药发展、提高文化软实力都有重要作用等角度回答。4第(2)问,属于开放性试题,突出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作为宣讲团的成员,可从中医药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对于推动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作用角度简要写出提纲。【答案】 (1)中医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已走向世界,成为世界文化的一部分。中医药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和形象标识。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特殊的文化价值和技术方法优势。树立中医药文化自信,能够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每点 3 分,答出 4 点即可得12 分)(2)示例: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传承优秀传统中医药文化,

11、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本题具有开放性,答出两点且言之有理即可得 4 分)82018广东执信中学期中,40(2)(3),14 分2016 年是鲁迅逝世 80 周年。80 年间,斗转星移,世事变迁,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鲁迅留给我们的精神遗产,却始终如一条涓涓细流,从未间断。鲁迅的价值在于对中国文化的一次重要的改写,把“立人”和国民性改造、新文化建设联系起来。他清楚地看出中国文化里的问题,又能以现代的眼光重新调整自己的思路。他的每一篇文章都不重复,其创新笔法显出现代中国人罕有的高度。鲁迅文化观的确立经历了一个过程,其间一以贯之的是,着眼于在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之间进行调适和兼容,以及在

12、此之上的创造性发展。鲁迅早先倡导“取今复古,另立新宗” ,后来高举“拿来主义” ,并且向往一种“自由驱使,绝不介怀”的汉唐气魄,这些无一处是引导人们去割裂中国文化的,反而是促使人发挥文化创造的主体性和自信力,中西兼顾,相生相合,进而去创造一种属于新时代和新世纪的中国文化。(1)请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鲁迅文化观对我们提高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启示。(10 分)(2)结合材料,请就如何增强和提升中华文化自信提出两条建议。(4 分)【解析】 第(1)问,首先要明确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内涵;然后结合材料从这两个角度分别进行分析。第(2)问属于开放性试题,鲁迅留给我们的主要是精神财富,只要围绕鲁迅精神作答,言之有理即可得分。【答案】 (1)把握时代发展潮流,充分认识中华文化的价值。(3 分)正确认识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把握文化发展规律,主动担当文化发展的历史责任。(3 分)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文化时,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2 分)勇于创新,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充满信心。(2 分)5(2)示例:清除文化“虚无主义”的不良影响,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尊重文 化多样性,对外来文化持开放、包容、借鉴、吸收的态度。充分肯定自身文化价值,对 自身文化生命力坚定信念。(答出 2 点即可得 4 分。本题具有开放性,作答只要围绕主题, 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