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动物行为的特点和生理基础》教案..pdf

上传人:1398****507 文档编号:71154204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13.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生物《动物行为的特点和生理基础》教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八年级生物《动物行为的特点和生理基础》教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生物《动物行为的特点和生理基础》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生物《动物行为的特点和生理基础》教案..pdf(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动物行为的特点和生理基础动物行为的特点和生理基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动物行为的特点,理解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的概念,了解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2.通过对动物行为的特点的分析,培养学生概括、归纳的能力;通过对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推理、判断的能力。3.通过帮助学生了解动物行为的特点和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使学生受到尊重科学的教育,并为进一步学习有关人体的知识打下唯物主义的基础。重点、难点分析 1.本课的重点是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的概念,以及动物行为的特点。在学生学习了四节课动物行为的表现形式,已知动物的攻击、防御、贮食、繁殖、社群和节律行为以后,对这些现象进行分析,进

2、一步了解动物行为的本质是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教师带领学生通过分析已知的实例,将动物行为分成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使学生理解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的概念,并在学生学习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的有关知识以后,进而指导学生概括动物行为的特点,是本节的重点。2.对比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使学生理解二者的根本区别,理解后天性行为的概念并能了解动物的“学习”行为与人类的有意识地学习有别,是本课的教学难点。建议教师利用音像材料,在给予学生大量感性实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学习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的概念。通过对比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深入理解后天性行为的概念,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教学过程 设计一

3、、本节课的参考课时为2 课时二、第一课时 1.复习:回顾前五节的标题,想一想我们已知哪些关于动物的行为的知识?这样的回顾应该是经常进行的。2.引入新课:猫头鹰的昼伏夜行属于昼夜节律;大雁迁徙属于季节节律;招潮蟹的活动属于潮汐节律。动物的节律行为是先天就会的,还是后天学习的?以往我们了解的其它的动物行为又是先天就会的,还是后天学习的?动物的行为有哪些特点?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又是什么?由此引入新课。3.如有条件,可以先放录像片 先天的本能和后天的本领。该片内容生动,举例丰富,解说和配乐亦佳,教科书上所举的例子如小黑猩猩学会用沾水的树枝从洞穴中取食白蚁、大山雀学会偷饮牛奶等均可有声有色地展现在学生眼

4、前。该片放映后,立即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讨论题目是:什么是动物的先天性行为?什么是动物的后天性行为?4.在讨论的基础上,带着问题阅读本课:浏览课文。了解本节课除了要学习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的概念以外,还要学习哪些关于动物行为的知识?仔细地阅读课文。细读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的概念,与小组讨论时的观点相对比,看课本上提出的概念与小组讨论的概念是否一致,记下自己的问题。尝试自己总结动物行为的特点,或为书上总结的三个特点举实例。回忆自己曾知道哪些关于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的知识,这些知识来自哪里(课用心爱心专心1外书、科普报刊、电视节目、科普电影、计算机网络等),与本书上所介绍有关知识有何

5、异同,记下自己的问题。思考“动动脑”提出的两个问题。5.小组讨论:请小组长主持讨论阅读课文时想到的问题,抓住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的概念,特别是后天性行为的概念再次讨论,深入讨论动物的学习与人类的学习是否相同,通过讨论使小组达到共识。讨论动物行为的特点,是否赞同课本的总结,本组有何补充,举例说明动物行为的特点。交流自己曾知道哪些关于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的知识,向本组同学介绍自己这些知识来自哪里,自己知道的与本书介绍的知识有何不同,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在本组讨论。小组讨论的时间宜充裕些,让学生充分发表个人见解。6.提醒学生课后完成本组的观察计划或实验设计,以组为单位完成简明扼要的观察记录或实验报告

6、。【板书设计】第六节(节标题略)一、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 1.先天性行为:举例:育雏的母鸡和小猫,小鸟在池边喂金鱼等。概念:动物生来就有的,由身体里的遗传物质所控制的行为。2.后天性行为:举例:训练蚯蚓走“T”字形迷宫的实验等。概念:不是动物生来具有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活动。二、动物行为的特点:1.动物行为是运动、变化的过程;2.动物行为与环境密切相关;对个体生存和种族延续作用重要;3.动物行为的产生受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控。三、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主要受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控。三、第二课时 1.全班讨论关于动物行为的特点和生理基础的问

7、题:请各组介绍本组关于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的概念,特别是关于后天性行为的概念的讨论情况,介绍本组对动物的学习与人类的学习是否相同问题的认识。各组介绍讨论动物行为的特点和关于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的情况。讨论“动动脑”提出的两个问题。请一位同学对本课学习做小结。教师在引导学生小结时完成板书。结束第六节的学习,进入本章的复习。2.复习本章:关于观察或实验。这是本课的实习作业,见 P133实习的内容。我们从两周前开始布置此项活动,现在各组进行交流,将于下周完成全部活动。请各小组代表汇报本组同学在本章学习中设计的观察计划或实验设计的具体内容,介绍计划或实验完成的情况,出示观察记录或实验报告。用心爱心

8、专心2请各小组长组织讨论,对各组的观察或实验进行评价,评出观察或实验做得好的组。各组分析本组观察或实验较好的和不足之处,提出改进的方法,有可能补救的尽量补救,一周后交一份本组满意的观察记录或实验报告。教师要及时表扬观察或实验做得好的组,并告诉学生,他们的观察记录或实验报告将在实验室的墙壁上展览,请同学们评定成绩,记作小组平时成绩。练习画概念图。在学完全章后,通过重新练习画概念图进行本章复习,有助于学生形成知识网络,构成知识体系。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完成概念图,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份概念图。教师可以将投影胶片发给学生,请学生写在其上,用投影仪打在屏幕上进行交流,也可以将学生的笔记(概念图)用实

9、体投影仪直接在荧屏上显示出来。用概念图代替总结,让学生相互之间学习,也许比教师的讲解对学生更有益。对公布的学生的概念图,教师均应予以鼓励,表扬其成功之处。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告诉学生,主动学习的学生是成功的学生。既然每个概念图都是学生创造性学习的成果,那么,教师就要赞赏每个概念图的合理之处、有特色之处,使学生获得从成功走向成功的喜悦和自信。教师要相信,学生会在交流中取长补短,通过学会画概念图而学会一种总结、归纳、概括的复习方法。3.纵览全书,认识本章在第三部分中的地位并进行复习。(相当于帮助学生学会粗略地进行提纲挈领式的总复习。)引导学生讨论:本章涉及到哪些无脊椎动物的行为?涉及

10、到哪些脊椎动物的行为?本章知识在动物部分中重要吗?为什么?本章涉及到许多无脊椎动物的行为,如蚯蚓、珊瑚、牡蛎和蛤蜊等的行为,尤其涉及到更多的节肢动物知识,如蝴蝶、蜜蜂、白蚁、蜘蛛和蟑螂等的行为。这些无脊椎动物知识与本书前一至七章密切相关。本章涉及到许多脊椎动物的行为,如鱼类对刺激的反应、洄游和繁殖行为,鸟类的御敌、孵卵、育雏、迁徙等行为,以及哺乳动物的各种类型的行为、行为的特点和产生的生理基础等。这些无脊椎动物知识与本书八至十二章密切相关。前十二章学习的无脊椎动物主要的七个门和脊椎动物五个纲的有关知识为学习本章奠定了基础。本章将动物的各种行为加以概括、总结,是从行为学的角度对全书的总结。因此,

11、本章在动物部分是重要的一章。小资料 1.动物学习的几种方式习惯化(habituation)蜘蛛第一次听到音叉的声音时会迅速躲避,次数多了,就不再躲避了。类似蜘蛛这样,动物受一种信号的反复刺激,反应逐渐减弱直至完全消失,称为习惯化。这是一种最简单的学习方式。印随学习(imprinting)有些鸟类新孵化出来的雏鸟对于第一次接触的能活动的较大的物体能紧紧追随,即印随。行为学家 K.Lorens 人工孵化鹅蛋,雏鹅最先接触的是 Lorens,他成了雏鹅的印随对象。当他走开时,雏鹅竟排成一长列跟随其后,并随其下水游泳。几个月后,雏鹅长大了,鹅群中的雄鹅竟然对雌鹅不感兴趣,却对 Lorens 或别的人作

12、求爱的表示。印随学习在进化上有意义。动物出生后首先接触的一般是它的母亲。雏鸟追随母亲,能有效地得到母亲的保护和抚育。许多哺乳动物通过印随学习建立亲子联系。母兽因此而不用心爱心专心3至于认错子女,从而有利于自己基因的传播,有利于保护本物种的基因库。联系学习(associative learning)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刺激联系起来,诱发同样的行为,即联系学习。如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就是一种联系学习。将食物和铃声联系起来,引起狗分泌唾液,多次训练后,铃声能引起狗分泌唾液。洞察学习(insight learning)课本介绍的黑猩猩取食香蕉的例子属于洞察学习。洞察学习是动物利用存在于脑中的从其它性质的刺

13、激取得的经验来解决当前的新问题的能力,是动物最复杂的学习形式。2.学习能力的高低是有基因基础的 R.Tryon 曾于 1940 年用大鼠做迷宫实验。Tryon 从众多的大鼠中选出最快走到出口和最慢走到出口的大鼠,前者称为“迷宫敏”大鼠,后者称为“迷宫钝”大鼠。他让两种大鼠分别进行交配,经过多代选择后,得到了在走迷宫的本领上能力很强和很差的两群大鼠,说明学习能力的高低是有基因基础的,是遗传的。但是,基因并不直接决定行为。基因决定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发育和建成,再由神经系统决定行为。S.Benzer 在研究果蝇遗传时发现,野生型果蝇在黎明时分羽化,成虫活动有 24 小时周期节律。S.Benzer 和他的同事培养了三个突变株:一个突变株羽化时间不规则,比野生型的羽化时间或长或短;一个突变株比野生型羽化时间长;另一个突变株比野生型羽化时间短。这一节律性的差异可以代代遗传。这3 个突变基因都是位于 X 染色体一端的。用心爱心专心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