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6章第2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学案湘教版.doc

上传人:随风 文档编号:711493 上传时间:2019-06-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6章第2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学案湘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6章第2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学案湘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6章第2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学案湘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6章第2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学案湘教版.doc(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第第 2 2 节节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本节复习脉络:考点一| 城市化的进程(对应学生用书第 113 页)识记基础梳理1城市化的概念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2城市化的标志(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2)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3)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3城市化的意义4城市化动力机制(1)社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2)城市发展与工业化进程的关系尤为密切。(3)城市的兴起与第三产业的发展密切关联。5城市化特点的地区差异地区特点发达国家城市化已推进到相对成熟的发展阶段,城市化

2、水平高;大城市中心区表现出衰落的迹象;城市外围地带发展较快,建设比较多的卫星城和工业区;出现高水平的大都市连绵带;注重营造高质量的人居环境发展中国家 城市化总体水平还比较低,但推进速度快;城市化水平不平衡,水平较低的分布在亚洲和非洲,水平较高的分布在南美洲中国的城市化城市化进程快;城市数量急剧增加,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图文助记1郊区城市化:2城市的引力使许多农村人口由农村或小城镇迁往城市郊区;同时,市区人口激增、地价上涨、交通拥挤、环境污染加重等问题,使部分市区人口迁往环境较好的郊区。2逆城市化:由于人们对居住环境质量要求提高,小城镇基础设施的完善,现代交通的迅速发展,城市中心地价的上涨和环境恶

3、化,导致人口由城市迁往乡村或小城镇。理解要点突破1城市化进程的时间差异从世界各国的城市化进程来看,世界城市化进程的时间差异如下表所示。发展阶段特点问题趋势国家初期阶段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较慢问题较少,处于城市化低水平时期中期阶段人口向城市迅速聚集,城市化推进很快出现了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出现了郊区城市化现象发展中国家后期阶段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趋缓甚至停滞中心区表现出衰落的迹象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发达国家2城市化进程的空间差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直接导致城市化的地区差异。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城市化水平越高;反之越低。城市化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表

4、现出不同的进程。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城市起步早(自工业革命开始)晚(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开始)目前水平高,城市人口比重在 70%以上较低,许多国家城市人口比重不足 40%发展趋势城市化速度放慢,甚至停滞;出城市化速度超过发达国家;少数大城市3现逆城市化现象迅速膨胀合理性农业现代化使大批农业劳动力向城市移动,相对合理城市化速度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出现许多社会问题3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的区别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时间1920 世纪20 世纪5070 年代20 世纪7080 年代20 世纪 80年代以后表现人口由乡村迁往城市,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人口由市区迁往郊区人

5、口由市区迁往农村和小城镇人口迁回市区成因城市的拉力和乡村的推力市区人口激增,地价上涨,交通拥挤为追求更好的生活环境开发中心区,高科技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图解运用考向通关考向 1 世界城市化进程(2018河北唐山市质检)读我国某市 1980 年至 2012 年间城镇化进程中市区人口、城镇化水平与建成区面积变化(相对上一年)示意图,完成 12 题。119802012 年间,该城镇( )城市总面积逐年增加 城镇化水平有的年份升高,有的年份下降 市区人口基本没有变化 建成区面积与市区人口都有增加的趋势ABCD2该市城镇化进程中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商业服务地域范围扩大B城市级别提升C城市环境质量逐

6、渐提高4D郊区城市化1 1C C 2.2.C C 第 1 题,注意图中的纵轴是变化水平,而不是变化值。图中三条曲线的取值都是正值,也就是都在增长,只不过有些年份增长快,而有些年份增长缓慢。所以,正确。第 2 题,读图可知,建成区面积有所增加,说明城市化进程在加快,因此农业区面积减少,耕地面积减少,商业服务地域范围会有所扩大,城市等级有所提高。3下图表示安徽省 19852010 年就业结构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2005 年以来,安徽省城市化处于( )A初期阶段B中期阶段C后期阶段D逆城市化阶段B B 从图中可以看出,2005 年以来,安徽省的城镇人口比重迅速上升,说明人口向城市迅速聚集,城市化推进

7、速度很快,应该处于城市化进程的中期阶段。考向 2 城市化发展的地区差异4下表为 2009 年四个国家的人口数及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占本国人口比重统计表。由此可判断该年( ) 【导学号:92040074】国家中国*印度德国美国人口数/百万人1 3381 15582307比重/%1713845*未含台湾省统计数据。A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已经明显超过了德国B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数量比德国少C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比美国少D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比印度多D D 表中反映了四个国家的人口数及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占本国人口比重。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标志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因此表中数据不能直接反

8、映城市化水平,德国是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于中国,故 A 选项错误;表中数据不能显示城市数目的多少,故 B 选项错误;该国人口总数乘以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占本国人口的比重,即可得出该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数,经计算可得出,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5口比印度和美国多,故 C 选项错误,D 选项正确。(2018湖北武汉二中测试)因逆城市化而衰败的城市中心区再度城市化的过程被称为再城市化。下图显示欧洲西部四个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平均增长速度。完成 56 题。519841989 年,出现再城市化的国家是( )ABCD6促使欧洲西部部分国家再城市化的因素是( )A传统工业的复苏B人口增长率提高C农业生态

9、环境的恶化D城市环境质量的改善5 5A A 6.6.D D 第 5 题,从图中看两国 19801984 年为逆城市化,19841989 年出现再城市化;19841989 年,仍然是逆城市化;没有出现逆城市化,所以也就不存在再城市化;选 A。第 6 题,对于欧洲西部地区来说传统工业的复苏、人口增长率提高、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不符合现实,A、B、C 错;经过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环境治理,城市中心地区利于人类居住,出现再城市化,D 对。考点二|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对应学生用书第 115 页)识记基础梳理1城市化与我们的生活(1)城市化使我们的生活发生很大的变化。(2)城市现代文明影响人们的传统生活

10、方式,使城乡差距缩小。2城市环境问题(1)产生原因:人类产业活动密集,高强度的工业生产使城市及附近地区生态环境遭到破坏。(2)表现:人口密集,交通拥挤,环境趋于恶化,地价房租昂贵,就业比较困难,社会不太安定等。(3)逆城市化:居民向生态环境较好、房租地价便宜的郊区或卫星城迁移。3我国城市发展趋势6理解要点突破1. 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2城市化对社会环境的不利影响产生的问题表现形式资源短缺耕地面积减少;水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地面沉降、海水入侵、水质恶化环境质量下降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光污染、辐射污染城市交通问题交通堵塞,特别是上下班高峰期;交通事故频繁;公共交通发展缓慢

11、;停车场紧张7城市住宅问题居住环境差;住宅质量低劣、设备缺少、住房破损;房价昂贵、空房率上升;出现贫民窟城市社会问题就业困难、失业现象严重;贫困问题,特别是失业者、技术过时者和缺乏充分教育的群体增加;老年人问题(人口老龄化);内城经济衰退3城市化问题的解决措施运用考向通关考向 1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下图表示某市 20032013 年土地利用面积变化情况。完成 12 题。【导学号:92040075】1据图推测,20032013 年该市( )A退耕还林,林地面积持续增加B围湖造田,水域面积不断减少C水土流失,未利用地面积持续增加D城市扩张,耕地面积不断减少2该市建设用地的变化可能导致( )A地

12、表径流下渗量增加B居民平均通勤距离缩短C城市“热岛”效应增强8D生物多样性增加1 1D D 2.2.C C 第 1 题,根据图中所示的土地利用类型及柱的高低,可以判断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的变化。由图可知,林地面积自 2003 年到 2009 年增加,2009 年到 2013 年减少,故选项 A 中“林地面积持续增加”错误;水域面积 2003 年到 2006 年有所减少,2006 年到 2009 年有所增加,2009 年到 2013 年有所减少,故选项 B 中“水域面积不断减少”错误;未利用地面积 2003 年到 2006 年增加,2006 年到 2009 年减少,2009 年到2013 年基本上

13、没有变化,故选项 C“未利用地面积持续增加”错误;由图可知,自2003 年到 2013 年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而建设用地面积不断增加,由此可以推知,该城市面积在不断扩大,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是 D 项。第 2 题,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不断增加,会导致地面硬化面积不断增大,不利于地表径流的下渗,导致地表径流下渗量减少;城市建设用地的不断增加,导致城市范围的不断扩大,城市内的交通线路延长,因此居民平均通勤距离会延长;城市建设用地的不断增加导致城市面积不断扩大,城市的人口、工业越来越多,会加剧城市的“热岛”效应;城市建设用地的不断增加势必会造成耕地和林地面积有所减少,很多生物失去了栖息地,导致生物多样性减

14、少。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是 C 项。(2018浙江温州中学测试)植被浅沟一般用于城市道路两侧,不透水地面周边和大面积绿地内,下图为该植被浅沟剖面示意图,完成 34 题。 【导学号:92040076】3用植被浅沟替代不透水硬质地面可以削减( )A蒸发 B地表径流C下渗D地下径流4城市建设或城市道路改造采用植被浅沟,可以( )A减少城市内涝B拓展城市空间C缓解交通拥挤D提高城市等级3 3B B 4.4.A A 第 3 题,植被可以增加蒸发,A 错;有植物拦截地表径流减慢,B 对;植被增加下渗,C 错;下渗增加地下径流增加,D 错。第 4 题,城市建设或城市道路改造采用植被浅沟,增加下渗, 减少城市内

15、涝,A 对;不会拓展城市空间,B 错;对交通没有影响,C 错;不会增加城市人口,不会提高城市等级,D 错。9考向 2 城市化问题的应对措施(2018江西百所名校联考)城市森林花园是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设计的第四代住房,被誉为“住房 4.0” ,每家都有单独的庭院,外墙长满绿色植物,还有一处两层楼高的空中室外私人小院及一块几十平方米的土地,可种树、种花、种菜、遛狗、养鸟在空中占一亩地就会带来数十亩长满花草的院子,一处建筑就相当于一片森林,使住在繁华城市中心的人们实现“回归大自然”的梦想。根据材料完成 56 题。5建设“住房 4.0”可以( )增加城市绿地 促进城市化深度发展 改善城市居民居住环境 改善市内大气环境ABCD6从大气循环和水循环的角度看, “住房 4.0”可以( )减轻城市热岛效应 增大城市风强度 增加城市地下径流 增加城市空气湿度ABCD5B 6.C 第 5 题, “住房 4.0”通过植树种草,增加绿地,从而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但增加的土地是在空中的建筑物上,不占用陆地实际空间,不能促进城市化深度发展。第 6 题,绿地可以减轻城市热岛效应、增加城市空气湿度;减小城市风强度,对城市地下径 流起较弱的减轻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