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跨越时空的美丽单元质量综合检测 鲁人版必修1.doc

上传人:随风 文档编号:711481 上传时间:2019-06-0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84.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跨越时空的美丽单元质量综合检测 鲁人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9版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跨越时空的美丽单元质量综合检测 鲁人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跨越时空的美丽单元质量综合检测 鲁人版必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跨越时空的美丽单元质量综合检测 鲁人版必修1.doc(1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单元质量综合检测单元质量综合检测( (二二) )(时间:150 分钟 满分:150 分)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美学在中国文化史上的缺乏独立性,源自传统诗学追随儒家的政治功利主义和伦理实用 主义。代表作是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此书以治国平天下式的雄心壮志,建立一个包罗 万象的诗学体系。开篇原道一章,便确立了“原道心以敷章、研神理而设教”的道统原 则。这种道统诗学上承曹丕典论论文所主张的经世致用文学观,即所谓“盖文章,经 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下开文以载道之先河。唐代,韩愈提出“文以明道”;白居易提出 “文

2、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宋儒周敦颐明确“文以载道”宗旨,都不过是文心 雕龙顺理成章的延伸。由此可见,王国维和陈寅恪之于中国诗学缺乏独立的美学原则的感 慨,洞见到了中国文化的核心部分:非功利、非实用的审美传统始终阙如。 正是这种阙如,导致中国的诗学传统和文学传统总是无法进入精神层面,仅止于世俗的 功用,越来越滑入俗世的纷争,功利的得失。“诗言志”沦为诗人得意或失意的宣泄;评话衍 生出的小说,或聚焦于庙堂纷争的计谋较量如三国演义,或忘情于江湖造反的草莽传说 如水浒传;更不用说隋唐演义封神演义之类的演义小说,既没有山海经神 话中的阳刚,也没有诗经三百篇中的清纯。人的尊严,悲悯的情怀,君子有所

3、不为、有所 必为的底线,在这类文学中被小不忍则乱大谋、无毒不丈夫的厚黑原则取代,这种审美趣味 造就一代又一代的草莽,制作出一个比一个暴虐的帝王,进而滋生出民族诸多难以治愈的心 理疾病:诡计崇拜、暴力崇拜、权力崇拜等等。 在这样的美学背景下,红楼梦的问世是一场审美革命:从容推出女性崇拜、悲悯崇 拜、拒绝功名崇拜。红楼梦的问世使这个民族的审美趣味,不再纠缠于生存博弈而具有 纯粹精神的存在意味,从而在美学上回归山海经式的混沌和诗经国风所具的清纯, 达成名副其实的文艺复兴。王国维指出:红楼梦是“彻头彻尾的悲剧”,“大背于吾国 人之精神”,因为“吾国人之精神,世间的也,乐天的也,故代表其精神之戏曲、小说

4、,无往而 不着此乐天之色彩”。正如红楼梦写出悲剧本身已经具有美学革命的意味,王国维指出 红楼梦的悲剧品质,中国诗学的眼界由此被打开,其意义绝对不下于鸦片战争以后,中国 人从坚船利炮渐渐地知道了西方文明和西方文化。他在人间词话中说:“诗人对宇宙人 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这与被三国演义和水浒传调教出来的国民醉心 于权谋和暴力的审美品味截然不同,而是关注人世间的苦难,并从宇宙的视野加以审视。 佛学的东渐,禅宗的兴起,在中国士大夫阶层引发了心灵的解放,终致中国诗学界异端突 起。相对于李白急功近利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苏东坡信笔挥就的乃是心平气和的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严羽的沧

5、浪诗话顺流而至,借禅宗之名,挑战文心 雕龙的道统诗学,连同文以载道的诗学传统,但比起王国维、陈寅恪的美学思想,严羽在 沧浪诗话里的诗学追求,不过小荷才露尖尖角。王国维和陈寅恪之于中国文化的独到贡 献,不在于学问的博大精深,而在于识见和思想的不拘流俗。中国数千年文化之所以江河日 下,不可忽视的原因在于审美上的疲乏。而王国维和陈寅恪的过人之处,则在于对这种审美 疲乏的洞察。 (摘编自李劼王国维、陈寅恪的文艺复兴意味)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传统诗学追随儒家的政治功利主义和伦理实用主义,使得美学失去独立意味,使得诗学和 文学传统无法进入精神层面,止于世俗的功用。2B.

6、刘勰的文心雕龙建立一个包罗万象的诗学体系,确立了“原道心以敷章、研神理而设 教”的道统原则,后世文学理论都对它有所 承传。 C.曹丕提出“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开启了文以载道的先河,韩愈、白居易等 人丰富了这种理论,周敦颐明确了宗旨。 D.佛学的东渐,禅宗的兴起,引发中国士大夫阶层的心灵的解放,严羽的沧浪诗话借禅宗 之名,挑战文以载道的诗学传统。 剖析:C 曹丕“开启了文以载道的先河”表述有误,原文第一段是“开篇原道一章, 上承曹丕典论论文所主张的经世致用文学观,即所谓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 之盛事;下开文以载道之先河”,应是“道统诗学” “开启了文以载道的先河”。 2.下列理解

7、,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关注人世间的苦难,表现人的尊严和悲悯情怀,不再只是宣泄得意或失意,不再纠缠于生存 谋略,文学纯粹精神和较高的审美价值就得到了体现。 B.演义小说推崇的“小不忍则乱大谋”“无毒不丈夫”等做大事的谋略,其实正是中国文学 传统讲求实用和功利、纠缠于生存博弈的具体表现。 C.红楼梦以儿女情长式的女性崇拜、悲悯崇拜来拒绝暴力和权力,以彻头彻尾的悲剧来 背离国人崇尚的乐天精神,在审美上具有革命的意味。 D.王国维重视文学的审美属性,不赞同文以载道,提出从宇宙的视野审视文学,打开了中国诗 学的眼界,带来了名副其实的文艺复兴。 剖析:D “带来了名副其实的文艺复兴”理解有误

8、,原文第三段是“红楼梦的问世使这 个民族的审美趣味,不再纠缠于生存博弈而具有纯粹精神的存在意味,从而在美学上回归 山海经式的混沌和诗经国风所具的清纯,达成名副其实的文艺复兴”,因此,应是 红楼梦的问世“带来了名副其实的文艺复兴”。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国民受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等影响,崇拜权谋和暴力,进而滋生出民族很多难以治 愈的病态心理,可见,文学有对人们思想及社会影响的作用。 B.在经世致用文学观的影响下,中国后世的演义小说既缺乏山海经神话中的阳刚,也没 有诗经三百篇中的清纯,处于审美疲乏的境地。 C.有力促进社会道德进步的“文以载道”思想,强调“文”是“

9、道”的载体,文学功用在于 承载、阐明、传达“道”,这一思想贯穿于我国古代文学创作之中。 D.王国维和陈寅恪以不拘流俗的敏锐眼光,洞察了中国文化中非功利、非实用的审美传统始 终阙如的弊端,表明他们对中国文化具有批判精神。 剖析:C “有力促进社会道德进步”分析有误,这一信息在原文没有出现,无中生有。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天 嚣 赵长云 风,像浪一样,梗着头向钢架房冲撞。钢架房,便发疟疾般地一阵阵战栗、摇晃,像是随 时都要散架。 渴!难忍难挨的渴,使人的思想退化得十分简单、十分原始。欲望,分解成最简单的元素:水! 只要有一杯水,哪怕半杯,不,一口也好

10、哇! 空气失去了气体的性质,像液体,厚重而凝滞。粉尘,被风化成的极细极小的砂粒,从昏 天黑地的旷野钻入小屋,在人的五脏六腑间自由遨游。它无情地和人体争夺着仅有的一点水 分。3他躺着,喉头有梗阻感,他怀疑粉尘已经在食道结成硬块,会不会引起别的疾病,比如矽 肺?但他懒得想下去。疾病的威胁,似乎已退得十分遥远。 他闭上眼,调整头部姿势,让左耳朵不受任何阻碍,他左耳听力比右耳强。 风声,丝毫没有减弱的趋势。 他仍然充满希望地倾听。 基地首长一定牵挂着这支小试验队,但无能为力,远隔一百公里,运水车不能出动,直升 机无法起飞,在狂虐的大自然面前,人暂时还只能居于屈从的地位。 他不想再费劲去听了。目前最明智

11、的,也许就是进入半昏迷状态,减少消耗,最大限度地 保存体力。 于是,这间屋子,便沉入无生命状态 忽然,处于混沌状态的他,像被雷电击中,浑身一震。一种声音!他转过头,他相信左耳的 听觉,没错,滤去风声、沙声、钢架呻吟声、铁皮震颤声,还有一种虽然微弱,却执着,并带节 奏的敲击声。 “有人敲门!” 他喊起来。 遭雷击了,都遭雷击了,一个个全从床上跳起,跌跌撞撞,竟全扑到门口。 真真切切,有人敲门。谁?当然不可能是运水车,运水车会揿喇叭。微弱的敲门声已经明 白无误地告诉大家:不是来救他们的天神,而是需要他们援救的弱者。 人的生命力,也许是最尖端的科研项目,远比上天的导弹玄秘。如果破门而入的是一队 救援

12、大军,屋里这几个人准兴奋得瘫倒在地。而此刻,个个都像喝足了人参汤。 “桌子上有资料没有?当心被风卷出去!” “门别开得太大!” “找根棍子撑住!” 每个人都找到了合适的位置,摆好了下死力的姿势。 他朝后看看。 “开啦! ”撤掉顶门棍,他慢慢移动门闩。 门闩吱吱叫着,痛苦地撤离自己的岗位。当门闩终于脱离了销眼,那门,便呼地弹开来, 紧接着,从门外滚进灰扑扑一团什么东西和打得脸生疼的砂砾石块,屋里刹时一片混乱,像回 到神话中的史前状态。 “快,关门!”他喊,却喊不出声,但不用喊,谁都调动了每个细胞的力量。 门终于关上了。一伙人,都顺门板滑到地上,瘫成一堆稀泥。 谁也不作声,谁也不想动。直到桌上亮起

13、一盏暗淡的马灯,大家才记起滚进来的那团灰 扑扑的东西。 是个人,马灯就是这人点亮的。穿着毡袍,说着谁也听不懂的蒙语,他知道别人听不懂, 所以不多说,便动手解皮口袋。 西瓜!从皮口袋里滚出来的,竟是大西瓜!绿生生、油津津,像是刚从藤上摘下,有一只还 带着一片叶儿呢! 戈壁滩有好西瓜,西瓜能一直吃到冬天,这不稀罕。稀罕的是现在,当一口水都成了奢侈 品的时候,谁还敢想西瓜! 蒙古族同胞利索地剖开西瓜。红红的汁水,顺着刀把滴滴嗒嗒(原卷如此。应为“答答” 编者注)淌,馋人极了! 应该是平生吃过的最甜最美的西瓜,但谁也说不出味来,谁都不知道,那几块西瓜是怎么 落进肚子里去的。 至于送瓜人是怎么冲破风沙,

14、奇迹般的来到这里,最终也没弄清,因为谁也听不懂蒙语。 只好让它成为一个美好的谜,永久地留在记 忆中。4(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小说开头不仅形象地描写了风沙的狂暴,也细致具体地表现了人物的直觉印象与切身感受,烘 托并渲染了“天嚣”恐怖气氛。 B.被困队员深陷绝境却调动起所有能量开门救助敲门人,送瓜人在被困队员生死关头奇迹般 的出现,这都说明生命奇迹无法解释。 C.小说善于运用细节表现人物,开门前试验队员一句“桌子上有资料没有?当心被风卷出去” ,就体现了科研工作者高度的责任意识。 D.试验队被困队员与素不相识的送瓜人之间的故事,

15、不仅令人感动,还揭示出一个朴素而有 意味的人生道理: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 剖析:B “这都说明生命奇迹无法解释”错,前后不构成因果关系。 5.小说以“渴”为中心谋篇布局,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5 分) 剖析:抓住小说的情节、人物、主题来分析以“渴”为中心谋篇布局的好处,从情节上,有线 索的作用;从人物上,塑造了人物形象;从主题上,突出了主题。 答案:(1)省去许多不必要的叙述交代,使情节更简洁。 (2)集中描写人物特定环境下的状态与感受,使主体更突出。 6.小说以一个没有谜底的“美好的谜”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 分析。(6 分) 剖析:小说的结尾没有谜底,使用

16、这样的结尾从情节安排上出人意料,没有谜底又引发读者的 想象,同时在深化主题上起了较好的艺术 效果。 答案:(1)小说人物“他”所知有限,这样写很真实。 (2)故事戛然而止,强化了小说的神秘氛围。 (3)打破读者的心理预期,留下了更多想象回味的空间。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刘东生:阅读黄土高原这部大书 刘世昕 旁人眼里普普通通的黄土却是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刘东生心中的宝贝。这位“面朝黄 土背朝天”达半个世纪的 87 岁老人,获得 2003 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的贡献在于通 过“阅读”中国的黄土,翻开了百万年前地球古气候、古生态变迁的历史。 地理学

17、界有这样的说法:目前人类了解地球的自然历史有三本书,一本是深海沉积物,一 本是极地冰芯,第三本便是中国的黄土。国际上认为,把黄土这本书念得最好的是中国科学 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东生。 从 1804 年以来,国际上对于黄土的成因有两种学说“风成说”和“水成说”。从 20 世纪 50 年代起,刘东生对黄土高原进行了大量的野外考察和实验分析,完成了黄河中 游黄土中国的黄土堆积等多部专著,提出了有重要突破的“新风成说”。 1909 年国外学者提出的第四纪四次冰期理论,主导了 20 世纪前半叶的古气候学研究。 1958 年,刘东生根据黄土中古土壤的多旋回特点,发现第四纪气候冷暖交替远不止四次,

18、对 经典的四次冰期理论提出挑战,最终建立了环境变化的多旋回理论,成为全球环境变化研究 的一个重大转折。当时刘东生提出,240 万年前开始堆积的黄土高原中保存着非常完整的古 土壤系列,它们的时间和空间分布规律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可以揭示古气候信息。黄土中 那些丰富的生物遗迹,就像一部非常丰富的典籍,记录了 200 多万年来黄土高原地区,乃至欧5亚大陆所发生的重大地质事件,包括生物气候环境变迁、新构造变动、人类文化的发展历史 等。 为了探究青藏高原隆起对全球环境变化的影响,从 1964 年起,刘东生先后参加了希夏邦 马峰、珠穆朗玛峰、托木尔峰、南迦巴瓦峰的登山科学考察,多次登上海拔 6 000 米

19、以上的 高峰。“在那种境界,人类可以领略一览众山小的韵味,陶醉于对大自然壮丽景观的畅 想。只有被自然打动,才能不断地有兴趣去探寻自然的奥秘。”每每回忆起那些贴近自然的 日子,刘东生总是很动情。 1964 年至今,刘东生还致力于青藏高原隆起与东亚环境演化研究,把青藏高原研究同黄 土高原研究结合起来,把地球固体岩石圈的演化同地球表层圈的演化结合起来,开辟了地球 科学一个新的研究领域。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地球系统各圈层相互作用已成为国际学术界 的研究热点。 上个世纪 80 年代初期,刘东生带领研究小组运用古地磁年龄测定、同位素分析等多种 手段建立了完整的黄土沉积序列资料,并开始与深海沉积物序

20、列对比,使中国黄土成为古气 候变化记录的最重要档案库,由此拉开了将中国黄土纳入研究全球环境演化框架的序幕。 1991 年,74 岁的刘东生随中国科考队远征南极,在南极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科学考察。 5 年后,快 80 岁的老人禁不住北极的诱惑,又远征那里的斯瓦巴德岛,并不畏险阻,登上一座 冰川。他说,去两极不是想创造什么纪录,只是作为一个科学工作者,什么东西都想亲自看看。 刘东生的脚步就是停不下来。2001 年这位耄耋老人居然在南海科考船上度过了一个多月。 家中客厅里那张他最喜欢的以布达拉宫为背景的照片,是他 85 岁去西藏考察时拍的,对他来 说,青藏高原、中国黄土还有太多的故事。 熟悉刘东生的

21、人都听他讲过这样一则典故:19 世纪一位西方地质学家在他的中国之行 后说,中国学者喜欢在窗明几净的书斋中吟诗作画,不喜欢跋山涉水到野外观察大自然,若干 年后其他科学领域或可发展,惟有地质学不可能有多大进展。刘东生偏要证明,中国学者不 仅懂风花雪月,更吃得起野外科研的苦。受刘院士影响最深的是搞古生物研究的老伴,她回 忆说:“我们夫妇俩的青春都献给了野外考察。攀高崖、越鸿沟、睡野外、忍饥饿都是 家常便饭。年轻的时候,家里常常连续好几个月都大门紧闭。” 2002 年,有“环境科学诺贝尔奖”之称的“泰勒环境奖”授予了刘东生和美国哥伦比 亚大学教授华莱士布洛克。两人都致力于研究全球环境变化,刘东生研读的

22、是中国黄土, 布洛克的“书”是深海沉 积物。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在半个多世纪对中国黄土的研究中,刘东生揭示了百万年前地球古气候、古生态变迁的历 史,使中国跻身于国际地球自然研究的先进 行列。 B.刘东生一生都在为地球环境变化进行科学研究,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南极、北极冰川、 南海等地都留下了他探索的足迹。 C.刘东生及其带领的科研小组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了完整的中国黄土沉积序列资料,使中 国黄土成为研究全球环境演化的重要资料和依据。 D.中国学者不仅能吃得起野外科研的苦,还懂得风花雪月,刘东生卓越的科研成果和他在世 界高峰上“

23、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就是最好的 例子。 剖析:D D 项,主次颠倒。原文是“刘东生偏要证明,中国学者不仅懂风花雪月,更吃得起野 外科研的苦”。6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4 分) A.20 世纪 50 年代,在对黄土高原进行了大量的野外考察和实验分析后,刘东生提出了“新 风成说”理论,它比“水成说”理论更能解释黄土高原的成因。 B.1958 年,刘东生根据黄土中古土壤的多旋回特点和时空分布的地域性特征,创建了全球环 境变化的多旋回理论,否定了国外学者一直奉行的第四纪四次冰期理论。 C.刘东生认为,研究黄土以及其中丰富的生物遗迹,不仅能够揭示古气候信息,而且还能了解

24、 200 多万年来黄土高原乃至欧亚大陆地区所发生的重大地质事件。 D.刘东生结合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研究,把地球固体岩石圈的演化和地球表层圈的演化相 结合,使地球各圈层相互作用的研究成为国际学术界的热点。 E.刘东生在黄土研究、第四纪冰期理论、地球各圈层相互作用以及青藏高原、南北极考察 等科研领域中取得了大量成果,有力地推进了全球环境科学研究。 剖析:CE A 项,原文只是说他提出了“新风成说”,并未对两种理论进行比较;文中说的是 黄土的成因,非黄土高原的成因。B 项,刘东生并没有否定第四纪四次冰期理论,只是认为第 四纪气候的冷暖变迁不止四次。D 项,刘东生只是开创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并没有使

25、该研 究成为国际学术界的热点。 9.刘东生院士身上有哪些精神品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5 分) 剖析:解答此题,首先要通读全文,概括出刘东生身上的品质,语言要简明;然后再结合文章具 体内容进行分析。 答案:求真务实,探索创新。亲临研究实地,提出“新风成说”,研究中国黄土,建立环境变 化的多旋回理论,开辟地球科学研究新领域。 脚踏实地,勤奋实践。进行大量的野外考察 和实验分析,足迹遍布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南海及南北极。不畏艰险,吃苦耐劳。在科 学考察的道路上,攀高崖、越鸿沟、睡野外、忍饥饿,多次登上海拔 6 000 米以上的高峰。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

26、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崔慰祖,字悦宗,清河东武城人也。父庆绪,永明中为梁州刺史。慰祖解褐奉朝请。父丧 不食盐,母曰:“汝既无兄弟,又未有子胤。毁不灭性,政当不进肴羞耳,如何绝盐?吾今亦不 食矣。”慰祖不得已,从之。父梁州之资,家财千万,散与宗族。漆器题为“日”字,“日” 字之器流乎远近。料得父时假贳文疏,谓族子纮曰:“彼有自当见还;彼无吾何言哉?”悉火 焚之。 好学,聚书至万卷,邻里年少好事者来从假借,日数十帙。慰祖亲自取与,未尝为辞。为 始安王遥光抚军刑狱,兼记室。遥光好棋,数召慰祖对戏。慰祖辄辞拙,非朔望不见也。建武 中,诏举士,从兄慧景举慰祖及平原刘孝标并硕学。帝欲试以百

27、里,慰祖辞不就。国子祭酒沈 约、吏部郎谢朓尝于吏部省中宾友俱集,各问慰祖地理中所不悉十余事,慰祖口吃,无华辞, 而酬据精悉,一座称服之。朓叹曰:“假使班、马复生,无以过此。” 慰祖卖宅须四十五万,买者云:“宁有减不?”答曰:“诚异韩伯 休,何容二价?”买者又曰:“君但卖四十六万,一万见与。” 慰祖曰:“岂是我心乎?”少 与侍中江祀款交,及祀贵,常来候之,而慰祖不往也。与丹阳丞刘沨素善,遥光据东府反,慰祖 在城内。城未溃一日沨谓之曰卿有老母宜出命门者出之慰祖诣阙自首系尚方病卒。 慰祖著海岱志,起太公迄西晋人物,为四十卷,半成。临卒,与从弟纬书云:“常欲更 注迁、固二史,采史汉所漏二百余事,在厨簏

28、,可检写之,以存大意。海岱志良 未周悉,可写数本,付护军诸从事人一通,及友人任昉、徐寅、刘洋、裴揆,令后世知吾微有 素业也。”又令以棺亲土,不须砖,勿设灵座。 (选自南齐书列传第三十三)7【注】 韩伯休,东汉人,因卖药三十多年从不接受还价而为世人所知。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城未溃/一日沨谓之曰/卿有老母/宜出/命门者出之/慰祖诣阙/自首系尚方/病卒 B.城未溃一日/沨谓之曰/卿有老母宜出/命门者出之/慰祖诣阙/自首系尚方/病卒 C.城未溃一日/沨谓之曰/卿有老母/宜出/命门者出之/慰祖诣阙自 首/系尚方/病卒 D.城未溃/一日沨谓之曰/卿有老母

29、宜出/命门者出之/慰祖诣阙自首/系尚方/病卒 剖析:C 本句大意是:在城池还没有被攻下的一天,刘沨对崔慰祖说:“你家中有老母亲,应 当赶快出城去。”于是命守门人放他出去,崔慰祖(出城后)就去朝廷自首,被囚禁在尚方,病 死。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从事”,官名。汉制,州刺史的辅佐官吏如别驾、主簿、功曹等均称从事史。汉以后三 公及州郡长官都自辟僚属,多称“从事”。 B.“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 20 岁,女 16 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 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 尊敬。 C.“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左

30、右各一,中间为通道。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 廷,又可指赴京都。 D.史汉指史记汉书,都属于纪传体史书。在经史子集中属史部,而全唐 诗宋词选则属于集部。 剖析:B 女子 15 岁取字。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崔慰祖在历史方面颇有研究,却著述未竟。他想对司马迁和班固的历史著作再作注释,因 早逝未能如愿,其海岱志也只完成了一半。 B.崔慰祖家庭殷实富裕,仗义疏财。他的父亲在梁州有很多财产,崔慰祖分给了自己的族人; 别人借欠父亲的钱款,他不但不索回,还将人们的租借字据全部烧掉。 C.崔慰祖有才华,不善言辞却能服众。国子祭酒沈约、吏部郎谢朓的

31、朋友曾经向崔慰祖询问 有关地理方面的问题,他的回答有理有据,令人折服。 D.崔慰祖出身官宦家庭,为人孝顺。他的父亲曾担任梁州刺史、奉朝请。父亲去世后他坚持 不吃盐,在母亲的劝说下他改变了这种做法。 剖析:D “他的父亲曾担任梁州刺史、奉朝请”,应为“他的父亲曾担任梁州刺史”,担任 奉朝请的是崔慰祖。张冠李戴。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料得父时假贳文疏,谓族子纮曰:“彼有自当见还;彼无吾何言哉?”(5 分) 译文: (2)好学,聚书至万卷,邻里年少好事者来从假借,日数十帙。(5 分) 译文: 答案:(1)(崔慰祖)整理了父亲生前时有关的租借文书凭证,对族侄崔纮

32、说:“那些人有了钱, 自然会归还我;如果他们没有,我又能说什么呢?”(关键词语“假贳”“见”“何言”各 1 分,句意 2 分) (2)(崔慰祖)爱好学习,收藏书籍达到万卷,邻居中有爱学习的青年都相随着来向他借书,每 天借书达到几十卷。(关键词语“年少好事者”定语后置句式、“来从”、省略的主语补充 各 1 分,句意 2 分)8参考译文:崔慰祖,字悦宗,是清河郡东武城人。父亲崔庆绪,永明年间担任梁州刺史。 崔慰祖脱去布衣做官担任奉朝请。父亲亡故后他不再吃盐,母亲说:“你既没有兄弟,也没有 子女。遇大丧哀痛不灭本性,只是不应进食美味佳肴罢了,怎能断绝吃盐呢?我现在也不吃盐 了。”崔慰祖不得已而听从了

33、母亲的劝告。崔慰祖的父亲在梁州的资产家财有千万,他都散 发给同宗的族人。家具器物都用漆写上“日”字,这种有“日”字的器具,流散到远近各地。 (崔慰祖)整理了父亲生前时有关的租借文书凭证,对族侄崔纮说:“那些人有了钱,自然会归 还我;如果他们没有,我又能说什么呢?”于是便将人们的租借字据全都烧掉。 崔慰祖爱好学习,收藏书籍达到万卷,邻居中有爱学习的青年都相随着来向他借书,每天 借书达到几十卷,崔慰祖都亲自取出给他们,从来没有推托过。崔慰祖担任始安王萧遥光的 抚军刑狱,兼记室。萧遥光喜欢下棋,多次召崔慰祖来对弈。崔慰祖总是推辞说下得不好,不 是初一、十五就不来拜见。建武年间,诏令各地举荐才士,崔慰

34、祖的堂兄崔慧景推荐崔慰祖 和平原郡刘孝标同为饱学之士。齐明帝想让他管理一个方圆百里的小地方,以测试他的才能,崔 慰祖推辞不就职。国子祭酒沈约、吏部郎谢朓曾在吏部省中聚集很多宾客好友,每人都向崔 慰祖询问十几件地理方面不熟悉的事,崔慰祖口吃,语言不华美,但回答得有根有据具体而且 精准,满座宾客都称赞而且心服口服。谢朓赞叹说:“假如班固、司马迁再生,也不能超过他。” 崔慰祖出卖自己的住宅,要价四十五万,买的人说:“能否减点价?”崔慰祖说:“确实不 同于韩伯休,怎么容许有两种价格?”买的人又说:“你只管标价四十六万,一万钱是送给你 的。”崔慰祖说:“这难道是我的心愿吗?”崔慰祖年轻时和侍中江祀是交情

35、很深的朋友,等 到江祀显贵了,常来问候他,但崔慰祖不去他那里。崔慰祖和丹阳县丞刘沨一向要好,萧遥光 占据东府造反时,崔慰祖正在城内。在城池还没有被攻下的一天,刘沨对崔慰祖说:“你家中 有老母亲,应当赶快出城去。”于是命守门人放他出去,崔慰祖(出城后)就去朝廷自首,被囚 禁在尚方,病死。 崔慰祖著有海岱志,记载了从太公时起到西晋时止的人物,写到四十卷,完成了一半。 临死时,写信给堂弟崔纬说:“常想再注释司马迁、班固两人的历史著作,已搜集到史记 汉书遗漏未载的二百多件事,放在橱柜竹箱中,你可以整理好写出来,以保存它的大意。 海岱志确实不够完善详细,你可抄写几本,交给护军各位从事每人一本,也给朋友任

36、昉、 徐寅、刘洋、裴揆等,让后世的人知道我稍微有些清高的事业。”又嘱咐让棺材直接靠近黄 土,不必用砖砌,不要摆设灵位。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415 题。 八 归 史达祖 秋江带雨,寒沙萦水,人瞰画阁愁独。烟蓑散响惊诗思,还被乱鸥飞去,秀句难续。冷眼 尽归图画上,认隔岸微茫云屋。想半属、渔市樵村,欲暮竟然竹。 须信风流未老,凭持 尊酒,慰此凄凉心目。一鞭南陌,几篙官渡,赖有歌眉舒绿。只匆匆眺远,早觉闲愁挂乔木。 应难奈,故人天际,望彻淮山,相思无雁足。 【注】 史达祖,曾任韩佗胄幕僚,韩败后,史受牵连被处黥刑,本词写于此时。歌眉:代 指陪自己的歌女;舒绿:展

37、眉。古代以黛绿画眉,故常以“绿”“黛”代指眉。 14.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5 分) A.“人瞰”一句写诗人在画阁上俯瞰空旷的景色而感到愁苦和孤独,这是全篇的主句,诗人 的所见所闻都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 B.“烟蓑”三句虚写江中的渔翁披着蓑衣在烟雨中撒网的情景,响声引发诗人的诗思,但又 被乱鸥带走,续不上美好的诗句。9C.“冷眼”两句,写诗人用冷静的目光看如画的景色,体现诗人内心的悲凉情怀,而江的那边 只能看到隐约模糊的房屋而已。 D.上阕最后三句写诗人猜想江的那边大半是渔市和樵村,人们在傍晚时烧着竹子做晚饭,这 更显诗人的孤寂。 E.上阕的景物描写,由清晰到迷茫,由实到虚,

38、景物描摹客观,不掺杂个人感受,营造了广阔、 清冷、淡远的意境。 剖析:BE B 项,“虚写”错误,渔翁披蓑撒网情景是实写。E 项,“不掺杂个人感受”错误, 大部分景物都包含诗人的主观感受。 15.诗歌的下阕表达了诗人怎样复杂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6 分) 剖析:抓住关键词“凄凉”“闲愁”“相思”及注释来回答。 答案:下阕“一鞭南陌,几篙官渡”回忆过去骑马漫步、泛舟游赏的情景等,表现出对往昔生 活的怀恋,也衬托出如今的空虚寂寞。“只匆匆”两句,写诗人看到现实景象后的悲凉和愁 苦;最后三句,写诗人遥想远方的朋友,但无音信,表现诗人此时的孤独寂寞。 (三)名篇名句默写(5 分) 16.补写

39、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5 分) (1)论语中孔子强调不仅能学习别人的优点,也能看出别人的缺点,更要引以为戒的句子 是: , 。 (2)沁园春长沙概括湘江秋景的一句是: 。 (3)荆轲刺秦王通过动作描写表现荆轲义无反顾的精神的句子:, 。 答案:(1)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2)万类霜天竞自由 (3)于是荆轲遂就车而 去 终已不顾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这是一条经典的旅游路线,既能让你饱览大自然巧夺天工般的美景,又能让你领略多姿多 彩的异国风情。 近年来农民收入稳步增长,生活条件大大改善,对商场里琳琅满目的高

40、档电器也不再望尘 莫及了。 他在学习上坚持博学审问,对待工作更是兢兢业业,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终于取得了突出的 成就。 由于过于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判断,不肯认真调查研究,他对于群众的意见总是充耳不闻,所 以常常受到大家的批评。 有的同学过去对语文学习不重视,到了高中才发现既要补欠账,又要学新知识,被弄得左支 右绌,狼狈得很。 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这个温文尔雅的节目走红,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节目中一举夺冠的 小姑娘更是成为谈论的焦点。A. B. C. D. 剖析:A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巧夺天工: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 巧妙。其陈述对象必须为“人工的”,此处为适用对象错误;望尘莫及:望见

41、前面骑马的人 走过扬起的尘土而不能赶上,比喻远远落在后面。现在多用于形容在某些事物上明显比不过 别人。此处为望文生义。博学审问:广泛地学习,详细地询问。指求学时的态度和应循的 途径。使用正确。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使用正确。左10支右绌:指力量不足,应付了这方面,那方面又有了问题。使用正确。温文尔雅:指气质彬 彬有礼,行为典雅端正。用于人。此处适用对象错误。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 分) A.联合国设立“国际家庭日”的目的,是为了促使各国政府和民众更加关注家庭问题,提高 对家庭问题的认识,促进家庭的和睦与幸福。 B.中国文字博物馆是一座集科学研究

42、、文物保护、陈列展示为一体的国家级专题博物馆,荟 萃历代中国文字样本精华,展示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和辉煌的文明。 C.近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为进一步巩固在实现就业和保持稳定物价上所取得的进 展,将维持联邦基金利率现有水平,暂不加息。 D.中国人口老化问题日趋严重,平均每年增加 860 万人,2015 年 60 岁以上老年人达到 2.21 亿,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 16%,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剖析:A B 项,语序不当,可改为“陈列展示、文物保护、科学研究”;C 项,搭配不当,可将 “进展”改为“成果”;D 项,结构混乱,可在“高于”前加“这一比例”。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43、)(3 分) A.他是个可怜的孤儿,小时候承蒙我父母照顾,所以现在经常来看望我们。 B.杨老师年过七旬仍然笔耕不辍,作为他的高足,我们感到既自豪又惭愧。 C.这篇文章是我刚完成的,无论观点还是文字都不够成熟,请您不吝赐教。 D.由于路上堵车非常严重,我赶到约定地点的时候,对方已恭候多时。 剖析:C A 项,承蒙:敬辞,受到;B 项,高足:敬辞,称呼别人的学生;D 项,恭候:敬辞,恭敬地 等候。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5 分) 一个人抵抗逆境的“精神资本”有多丰厚, 。读书能够实现“灵魂 之壮游”“智慧之

44、攀登”,从而体会到一种超然忘我的乐趣。读书的真正意义, 。耶鲁大学教授布鲁姆认为,阅读最大的功用是帮助我们善用孤独和享受孤独。的确, 。你需要的只是一本书和一盏灯而已。从这个意义上说,阅读在本质上和骨子里是在阅读社 会、阅读时代、阅读人生。 剖析:处,前面说抵抗逆境的“精神资本”有多厚,后面讲“读书”,可见此处应是紧 承前一句,要说这种“丰厚”与读书的关系;处,是对“读书的真正意义”的阐释,根据后 面“功用”的内容可以知道;处,根据前面的“孤独”及后面的“你需要的只是一本书和 一盏灯而已”来填写。 答案:从他读过的书能看出来 就在于提升自己的境界高度 阅读是一种“独行” 21.阅读下面的材料,

45、按要求作答。(6 分) 材料一 出门忘带手机便“惴惴不安”,好像丢了魂一样;当一段时间手机铃声没响,就感到 异常失落;刷微博、玩游戏是睡觉前的必修课,否则怎么也睡不着;公车上、饭局上、朋友聚 会上,总是低头玩手机。中国城市通信行为研究报告也显示,62%的智能手机用户在睡觉前玩 手机;人们最常在上下班途中玩手机,这个比例高达 75%。在中国近 1.6 亿的手机拥有者中, 患上“手机依赖症”的人数正在与日俱增。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77%的 人每天开机 12 小时以上,33.55%的人 24 小时开机,65%的人表示“如果手机不在身边会有些 焦虑”,超过九成人离不开手机。 材料二

46、 好莱坞动画大片机器人总动员中,描述了公元 2700 年的“低头族”:那时的人 类文明高度发达,但由于过度依赖智能设备,人们都变成四体不勤的大胖子,每时每刻面对的 只有一个支在他们眼前的电脑屏幕。除了和屏幕对话,他们不懂得如何与其他人交流,甚至11离开屏幕就几乎无法生存未来的人类是否真的会“退化”成这个样子,我们不得而知, 但是智能手机带来的负面作用,现在就已经开始显现了。 针对越来越多的“手机控”,请你根据手机依赖症的特点为“手机控”下一个定义,并 且在公共场合、客流量较大的地方策划一个主题活动,提醒人们正确对待手机。请拟出活动 主题和宣传语。 (1)手机控: (2)活动主题: (3)宣传语

47、: 剖析:所谓下定义,就是用简短明确的语句提示概念的内涵,即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特点 或本质。需注意下定义在形式上是个单句。活动主题体现出目的、建议;宣传语要注意句式 整齐、使用形象的语言。 答案:(1)手机控:就是指极度喜欢且在生活中过度依赖手机不能自拔的人。 (2)活动主题:多看身边人,少当低头族/不做看手机的“盲人”/不要被手机所控。 (3)宣传语:心与心的距离,要在“线下”构建/移动终端中的精彩,无法代替现实世界的美好 /放下手机,拥抱世界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台湾爱乐乐团到大陆某市演出,场地两侧不断打出“演出中请勿摄

48、影录音”字幕。演出 中,不少观众被精彩表演所感染而猛拍猛录。在场地维持秩序的工作人员,发现谁违规,就用 镭射光笔直接照谁,被照观众有的自觉理亏,有的恼羞成怒,现场秩序时好时坏。演出后,爱 乐乐团官方微博发出帖子,表明不欢迎那些不尊重艺术的观众。 对以上这件事,你怎么看?请你以网友的身份,对爱乐乐团、观众或工作人员的表现加以 评论,表明自己的态度,阐述自己的看法。 写作提示:从观众角度:“文明聆听,乐声更美妙”“文明之花需要大家的栽培”“文明,从 我开始”“文明,始于细节”等。 从工作人员角度:“建设文明社会,从敬业开始”“用文明的方式来建设文明的社会” 等。 从爱乐乐团角度:“艺术尊严高于一切”“建设文明和谐社会,乃艺术之责”“传播艺 术的种子,更应该传播文明的种子”“温馨引领的力量胜过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