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5 文言文阅读 专题突破练13 文言文阅读(断句题).doc

上传人:随风 文档编号:711456 上传时间:2019-06-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5 文言文阅读 专题突破练13 文言文阅读(断句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5 文言文阅读 专题突破练13 文言文阅读(断句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5 文言文阅读 专题突破练13 文言文阅读(断句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5 文言文阅读 专题突破练13 文言文阅读(断句题).doc(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专题突破练专题突破练 1313 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 (断句题断句题) ) 1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张万公字良辅,东平东阿人也。万公淳厚刚正,门无杂宾,典章文物,多所裁正。上尝与司空襄 言秋山之乐意将有事于春蒐也顾视万公万公曰动何如静上改容而止辅政八年其所荐引多廉让之士 焉。 (选自金史张万公传,有删改)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上尝与司空襄言秋山之乐/意将有事于春蒐也/顾视万公/万公曰/动何如静/上改容而止/辅政八 年/其所荐引/多廉让之士焉 B.上尝与司空襄言/秋山之乐/意将有事于春蒐也/顾视万公/万公曰/动何如静/上改容而止辅政/八

2、年/其所荐引多廉让之士焉 C.上尝与司空襄言/秋山之乐/意将有事于春蒐也/顾视万公/万公曰/动何如静/上改容而止辅政/八 年其所荐引/多廉让之士焉 D.上尝与司空襄言秋山之乐/意将有事于春蒐也/顾视万公/万公曰/动何如静/上改容而止辅政/八 年其所荐引/多廉让之士焉 2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曾几字吉甫,其先赣州人,徙河南府。幼有识度事亲孝母死蔬食十五年入太学有声试吏部考官 异其文置优等赐上舍出身擢国子正兼钦慈皇后宅教授。迁辟雍博士,除校书郎。 (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四十一,有删改)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幼有识度/事亲孝母/死/蔬食十五年/入太

3、学/有声/试吏部考官/异其文/置优等/赐上舍出身/ B.幼有识度/事亲孝/母死/蔬食十五年/入太学/有声/试吏部/考官异其文/置优等/赐上舍出身/ C.幼有识度/事亲孝/母死/蔬食十五年/入太学/有声/试吏部考官/异其文/置优等/赐上舍出身/ D.幼有识度/事亲孝母/死/蔬食十五年/入太学/有声/试吏部/考官异其文/置优等/赐上舍出身/ 3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高祖为丞相,尉迥称兵作乱。荥州刺史宇文胄与迥通谋,阴以书讽动景山。景山执其使,封书诣 相府。高祖甚嘉之,进位上大将军。司马消难之以郧州入陈也,陈遣将樊毅、马杰等来援。景山率 轻骑五百驰赴之。毅等惧,掠居民而遁。景山追

4、之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与毅战于漳口二合皆克毅等 退保甑山镇其城邑为消难所陷者悉平之拜安州总管,进位柱国,前后赐帛二千匹。 (选自隋书元景山传,有删改)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景山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与毅战/于漳口二合/皆克/毅等退/保甑山镇/其城邑为消难所/ 陷者/悉平之/ B.景山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与毅战于漳口/二合/皆克/毅等退保/甑山镇其城邑/为消难所陷 者/悉平之/ C.景山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与毅战于漳口/二合皆克/毅等退保甑山镇/其城邑为消难所陷者 /悉平之/ D.景山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与毅战/于漳口二合/皆克/毅等退保甑山

5、镇/其城邑为消/难所陷 者/悉平之/ 4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石邦宪,字希尹。嘉靖七年嗣世职为指挥使。累功,进署都指挥佥事,充铜仁参将。苗龙许保、 吴黑苗叛,总督张岳议征之,而贼陷印江、石阡,邦宪坐逮问。岳以铜仁贼巢穴,而邦宪有谋勇,乃奏 留之。邦宪遂与川、湖兵进贵州,破苗寨十有五。窜山箐者,搜戮殆尽。上功,邦宪第一。未及叙, 而许保等突入思州,执知府李允简以去。邦宪急邀夺之归坐是停俸戴罪贼既破思州复纠余党与湖广 蜡尔山苗合欲攻石阡不克还过省溪。千户安大朝等邀之,斩获大半,尽夺其辎重,贼不能军。邦宪乃 使使购老 、老革等执许保送军门,而黑苗窜如故。复以计购乌朗土官田兴邦等斩

6、黑苗,贼尽平。 (选自明史石邦宪传,有删改)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邦宪急邀/夺之归坐是/停俸戴罪/贼既破/思州复纠余党/与湖广蜡尔山苗合/欲攻石阡/不克/还 过省溪2B.邦宪急邀/夺之归/坐是停俸戴罪/贼既破思州/复纠余党/与湖广蜡尔山苗合/欲攻石阡/不克/还 过省溪 C.邦宪急邀/夺之归坐/是停俸戴罪/贼既破思州/复纠余党/与湖广蜡尔山苗合/欲攻石阡/不克还/ 过省溪 D.邦宪急邀/夺之归坐/是停俸戴罪/贼既破/思州复纠余党/与湖广蜡尔山苗合/欲攻石阡/不克还/ 过省溪 5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韦鼎字超盛,京兆杜陵人也。初,鼎之聘周也,尝

7、与高祖相遇,鼎谓高祖曰:“观公容貌故非常人 而神监深远亦非群贤所逮也不久必大贵贵则天下一家岁一周天老夫当委质公相不可言,愿深自爱。 ”及陈平,上驰召之,授上仪同三司,待遇甚厚。 (选自隋书韦鼎传,有删改)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观公容貌故/非常人/而神监深远/亦非群贤所逮也/不久必大贵/贵则天下一家岁一周天/老夫当 委质/ B.观公容貌/故非常人/而神监深远/亦非群贤所逮也/不久必大贵/贵则天下一家/岁一周天/老夫当 委质/ C.观公容貌/故非常人/而神监深远/亦非群贤所逮也不久/必大贵/贵则天下一家/岁一周天/老夫当 委质/ D.观公容貌故/非常人/而神监深远

8、/亦非群贤所逮也不久/必大贵/贵则天下一家/岁一周天/老夫当 委质/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 69 题。 赵世卿,字象贤,历城人。隆庆五年进士。授南京兵部主事。张居正当国,政尚严。世卿奏匡时 五要。居正欲重罪之。吏部尚书王国光曰:“罪之适成其名,请为公任怨。”遂出为楚府右长史。 累迁户部右侍郎,督理仓场。世卿饶心计。凡所条奏,酌剂赢缩,军国赖焉。时矿税使四出为害,曩 时关税所入岁四十余万,自为税使所夺,商贾不行,数年间减三之一,四方杂课亦如之。岁入益寡,国 用不支,边储告匮,而内供日繁。岁增金花银二十万,宫帑日充羡。世卿请复金花银百万故额,罢续 增数,不许。乞发内库银百万以济边储,复忤旨切责

9、。世卿复言脂膏已竭,闾井萧然,丧乱可虞,揭竿 非远。帝亦不省。税监刘成以水灾请暂停米税。帝以不当尽停。世卿上言:“乡者既免米税,旋复 再征,已失大信于天下。今成欲免税额之半,而陛下不尽从,岂恻隐一念,貂珰尚存,而陛下反漠然不 动心乎?”不报。至三十四年三月始诏罢矿使,税亦稍减。然辽东、云南、四川税使自若,吏民尤苦 之。云南遂变作杨荣被戕而西北水旱时时见告世卿屡请减租发振国用益不支逾月复奏请捐内帑百 万佐军用不从世卿遂连章求去至十五上竟不许。先是,福王将婚,进部帑二十七万,帝犹以为少,数 遣中使趣之。中使出谇语,且劾世卿抗命。世卿以为辱国,疏闻于朝,帝置不问。世卿素励清操,当 官尽职。帝雅重之。

10、吏部缺尚书,尝使兼署,推举无所私。李廷机辅政,世卿力推之。廷臣遂疑世卿 党比。于是给事中杜士全等,御史苏为霖等先后劾之,世卿遂杜门乞去。章复十余上,不报。乘柴车 径去,廷臣以闻,帝亦不罪也。家居七年卒。 (选自明史赵世卿传,有删改) 6 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云南遂变作/杨荣被戕/而西北水旱时时/见告世卿屡请减租发振/国用益不支/逾月复奏请捐内帑 百万/佐军用不从/世卿遂连章求去/至十五上/竟不许 B.云南遂变作/杨荣被戕/而西北水旱时时见告/世卿屡请减租发振/国用益不支/逾月复奏请捐内帑 百万佐军用/不从/世卿遂连章求去/至十五上/竟不许 C.云南遂变作/

11、杨荣被戕/而西北水旱时时见告/世卿屡请减租/发振国用益不支/逾月复奏请捐内帑 百万佐军用/不从世卿/遂连章求去/至十五上/竟不许 D.云南遂变作/杨荣被戕/而西北水早/时时见告/世卿屡请减租/发振国用益不支/逾月复奏请/捐内 帑百万佐军用/不从/世卿遂连章求/去至十五上/竟不许 7 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帑,收藏钱财的仓库。后汉书郑弘传云:“人食不足,而帑藏殷积。” B.闾井,闾里,居民聚居之处。唐韦应物寄柳州韩司户郎中诗:“春风吹百卉,和煦变闾井。 ”3C.貂珰,本为汉代中常侍帽上的饰物,后借指宦官。宋梅尧臣和谢希深会圣宫:“龟组恭来诣,貂 珰肃奉

12、承。” D.御史,官职名。自秦朝到清朝,御史专门作为主管教育的官职,负责对外事务、科举考试等。 8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赵世卿敢于进言,不惧权贵。他上奏提出几点纠正时政的建议,得罪了当权者张居正,张居正要惩 治他,被王国光劝阻。 B.赵世卿富有心计,关注边防。他监督清理仓场时,考虑周全,国家、军队都依靠他;他先后两次请 求拨款百万支援边防。 C.赵世卿要求减税,反对奢靡。矿税使到处做坏事,国家经费捉襟见肘,他请求减少百万税款;福王 结婚,皇帝要加钱,他不予执行。 D.赵世卿做官尽职,不恋官位。他推荐官员没有私心,推重李廷机却被怀疑结党,于是请求离职,没

13、 被批准,最终自己坐车离去。 9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岁入益寡,国用不支,边储告匮,而内供日繁。(2)中使出谇语,且劾世卿抗命。世卿以为辱国,疏闻于朝,帝置不问。4专题突破练 1313 文言文阅读 (断句题) 1 1.A 解析 解答本题,需要把握画波浪线部分的含意。比如第一处断句,动词“言”的内容应该是 “秋山之乐”,所以“言”后不能停顿,排除 B、C 两项。“辅政八年”的主语是张万公,故在“辅 政”前断开。 参考译文 张万公字良辅,东平东阿人。张万公质朴敦厚、刚直方正,家中没有多余的门客,朝 廷的制度法令,多由他裁决修正。皇帝曾经与司空完颜襄说秋猎之乐,其意打算在春

14、天打猎。皇帝 回头看张万公,张万公说:“动不如静。”皇帝变了脸色而作罢。辅佐国政八年来,他所推荐的人, 多是廉洁谦让之士。 2 2.B 解析 “母”做“死”的主语,所以中间不能停顿,排除 A、D 两项;“考官”做“异其文”的 主语,所以中间不停顿,排除 C 项,选择 B 项。 参考译文 曾几,字吉甫,他的祖先是赣州(今属江西省)人,迁居河南府。年幼时就有见识,服侍 双亲很孝顺,母亲死了,粗茶淡饭十五年。进入太学,有名声。参加吏部考试,考官惊异他的文章,放 在优等,赐上舍出身,提拔为国子正兼钦慈皇后宅教授。升任太学博士,授任校书郎。 3 3.C 解析 首先将选项分为 A、B 和 C、D 两组。比

15、较“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可知:“一日一夜” 作为时间应修饰“行”,由此排除 A、B 两项。“与毅战于漳口”是介宾短语后置句,“于漳口”是 完整的介宾结构,后面应断开,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参考译文 高祖做丞相(的时候),尉迥兴兵作乱。荥州刺史宇文胄与尉迥串通谋反,暗地里写信 游说鼓动元景山。元景山抓住他们的信使,封好书信送到丞相府。高祖非常赞许他,加封他为上大 将军。司马消难率郧州郡投降陈国,陈国派遣将领樊毅、马杰等来接应。元景山率五百轻骑飞奔战 场。樊毅等人心里恐惧,抢掠了居民就逃跑了。元景山追赶他们,一天一夜行军三百多里,与樊毅等 人在漳口作战,两次交战都胜利了。樊毅等人退守甑山

16、镇。该城是被司马消难攻陷的城邑,全都平 定了。元景山被授予安州总管,又提升为柱国,前后赏赐(他)两千匹丝帛。 4 4.B 解析 这段文字讲述的是石邦宪平定苗人龙许保、吴黑苗时,苗人突然掠去李知府,石邦宪是 如何应对的,以及苗人又是怎样做的。据此“坐”“是”中间不能断开,“坐是”是因此获罪,“思 州”做“破”的宾语,所以“破思州”不能断开。据此可以基本确定答案,然后再带入检验即可。 参考译文 石邦宪,字希尹。嘉靖七年袭任世职为指挥使。多次立功,升任署都指挥佥事,充任 铜仁参将。苗人龙许保、吴黑苗叛乱,总督张岳商议征讨,而贼寇攻陷印江、石阡,石邦宪受牵连获 罪被逮捕审问。张岳以为铜仁是贼寇巢穴,而

17、石邦宪有勇有谋,于是上奏留任他。石邦宪于是与川、 湖兵进入贵州,攻破苗寨十五座。逃窜进山中竹林的,也几乎被搜捕杀净。上报功劳,石邦宪第一。 没有来得及授官,而龙许保等人突然攻入思州,擒获知府李允简离去。石邦宪急忙拦击,夺回知府。 因此获罪,被停止俸禄戴罪立功。贼寇攻破了思州,又纠集余党,与湖广蜡尔山苗会合,想攻打石阡。 没有攻克,返回渡过省溪。千户安大朝等人拦击,斩杀俘获大半,全部夺取其辎重,贼寇溃不成军。 石邦宪就派人买通老 、老革等逮捕龙许保送到军门,而黑苗又像从前一样逃窜了。又用计买通乌 朗土官田兴邦等人斩杀黑苗,贼寇全被平定。 5 5.B 解析 全句唯一一处的“也”字后应断开,否则文意

18、不通,由此可排除 C、D 两项。“故”是表 结果的连词,属句首,排除 A 项。 参考译文 韦鼎,字超盛,京兆杜陵人。当初,韦鼎受聘于周代,曾经与隋文帝相遇,韦鼎对隋文 帝说:“观察您的容貌,本来就不是平常人,而且明察深远,也不是众贤士所能达到的。不久必然会 大富贵,大富贵后天下就会统一,明年的今天,我会来献礼效劳。您的相貌不可说,希望您珍重自爱。 ”等到陈朝被平定,皇上马上派人召请他,任命他为上仪同三司,待遇非常优厚。 6 6.B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断句时以“主语”为切分标准,结合文意,“西北水旱时时 见告”是陈述的一件事,不能断开,且“减租发振”是联系紧密的两个动作,不可断开。“

19、不从”的 主语是“朝廷”,故应与“逾月复奏请捐内帑百万佐军用”断开。“逾月复奏请捐内帑百万佐军用” “不从”“世卿遂连章求去”是相互关联的三件事,应予断开。所以选择 B 项。 7 7.D 解析 本题考查了解古代文化知识。A 项,是对“帑”的解释,可联系“公帑”一词及文本语境,判 定其正确无误;B 项,是对“闾井”的解释,联系上下文及俗语“市井闾里”即可判定其正确无误;C 项,是对“貂珰”的解释,联系上下文可得知其正确;D 项,“御史专门作为主管教育的官职”错,御 史专门作为监察性质的官职,负责监察朝廷、诸侯、官吏。 8 8.C 解析 本题考查概括文意。A 项,是对“张居正当国,政尚严。世卿奏匡

20、时五要。居正欲重罪之。 吏部尚书王国光曰:罪之适成其名,请为公任怨”的转述概括;B 项,是对“世卿饶心计。凡所条5奏,酌剂赢缩,军国赖焉”“边储告匮”“世卿请复金花银百万故额”“乞发内库银百万以济边储” 等的整合概括;C 项,“他请求减少百万税款”错,根据选文中“世卿请复金花银百万故额”一句及 其上下文,应是请求恢复百万税款数额;D 项,是对“尝使兼署,推举无所私。李廷机辅政,世卿力推 之。廷臣遂疑世卿党比”“世卿遂杜门乞去。章复十余上,不报。乘柴车径去”的整合转述。 9 9.参考答案 (1)每年收入更加少了,国家经费不够支出,边防储备缺乏,而宫内的供给日渐繁多。(2)宦 官口出责骂的话,并弹

21、劾赵世卿违抗命令。赵世卿认为这使国家受辱,上奏章报告朝廷,皇帝搁置一 边不查问。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重要语句。就(1)而言,注意“岁”“匮”“繁”的解释;就(2)而言,注 意“谇语”“疏闻”“置”的解释。 参考译文 赵世卿,字象贤,历城人。隆庆五年考中进士。授任南京兵部主事。张居正掌管国家 大权,施政崇尚严峻。赵世卿上奏纠正时政的五个要点。张居正想从重治他的罪。吏部尚书王国光 说:“治他罪正好成就他的名声,请让我为您承受怨恨。”于是外放赵世卿担任楚府右长史。积功 升任户部右侍郎,监督清理仓场。赵世卿富有心计。凡是条陈上奏,考虑调节增减,军国都依赖他得 利。当时矿税使到处做坏事,过去关

22、税收入每年四十多万,自从被矿税使侵占,做生意的不发达,几 年间减少三分之一,各地各种杂税也像这样。每年收入更加少了,国家经费不够支出,边防储备缺乏,而 宫内的供给日渐繁多。每年增加金花银二十万,宫内金库每天有多余。赵世卿请求恢复金花银一百 万的原来数额,停止继续增加数目,朝廷没答应。赵世卿请求拨发国库银两一百万来增加边防储备, 违反了皇帝的旨意而受到严厉责备。赵世卿又说百姓的财富已经光了,乡村衰败,死亡祸乱(时局动 乱)值得忧虑,离揭竿造反不远了。皇帝也不醒悟。税监刘成因水灾请求暂停征收米税。皇帝认为 不应当全部停止。赵世卿上奏说:“从前已经免除米税,接着又再征收,已经在天下大大失去信用了。

23、现在刘成想免除税额的一半,但是陛下不完全同意,难道恻隐这一点念头,宦官尚且存有,而陛下反 而冷漠不动心吗?”皇帝没有答复。到三十四年三月皇帝下诏罢除矿税使,税额也稍微减少。但是 辽东、云南、四川的矿税使还是原样,官吏和百姓被他们折磨得尤其严重。云南于是发生变故,杨 荣被害。而西北水灾旱灾时常告急,赵世卿多次建议减租和开仓救济,国家经费更加不能支持。过 了一个月又上奏请求拿出国库银两一百万资助军队费用,皇帝不听从。赵世卿于是又接连上奏章请 求离去,上奏章到十五次,最终没被允许。在这之前,福王将要结婚,收进部里银两二十七万,皇帝还 认为少,多次派宦官催促他们。宦官口出责骂的话,并弹劾赵世卿违抗命令。赵世卿认为这使国家 受辱,上奏章报告朝廷,皇帝搁置一边不查问。赵世卿一向用清白的节操磨炼自己,做官尽到职守。 皇帝一向重视他。吏部缺少尚书,曾经让赵世卿兼任,推荐官员没有私心。李廷机辅佐治理政事,赵 世卿尽力推重他。朝廷大臣于是怀疑赵世卿结成党派。于是给事中杜士全等人,御史苏为霖等人先 后弹劾赵世卿,赵世卿于是不上朝请求离开。奏章又上去十多次,皇帝没有答复。坐着简陋的木车 直接离去了,朝廷大臣把情况报告皇帝,皇帝也不怪罪。在家住了七年去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