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 加试选择题对点特训5 反射与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doc

上传人:随风 文档编号:711359 上传时间:2019-06-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17.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 加试选择题对点特训5 反射与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版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 加试选择题对点特训5 反射与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 加试选择题对点特训5 反射与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 加试选择题对点特训5 反射与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doc(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特训特训 5 5 反射与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反射与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1.兴奋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传导过程中,有时存在一个突触引起的兴奋被后一个突触抑制的现象。下图是突触 2 抑制突触 1 兴奋传导的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能体现的内环境成分是组织液和血浆B.Gly 是一种抑制性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使阴离子内流,进而使突触后膜继续维持外正内负的电位差,导致兴奋不能传导,起到抑制的作用C.释放到突触间隙的 Gly 可通过主动转运进入细胞再被利用D.上述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实现细胞通讯的功能答案 A解析 内环境由组织液、血浆、淋巴三部分组成,突触间隙是组织液,因此

2、图中没有体现的内环境成分是血浆和淋巴;据图可知,当兴奋抵达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 Gly 到突触间隙,并与突触后膜上的离子通道乙结合,使离子通道开放,离子内流,因为该图是突触 2 抑制突触 1 兴奋传导的过程即 A 处的兴奋不能传至 B 处,也就是说该离子内流的结果是维持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是阴离子内流;图中释放到突触间隙的 Gly 可通过结构主动转运进入细胞再被利用,结构表示载体蛋白;这一过程体现了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和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的作用。2.(2018嘉兴模拟改编)研究发现,神经肌肉接点的突触前膜释放乙酰胆碱,引起突触后膜产生微小的电位变化。对于这一现象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A.

3、释放的乙酰胆碱一定能在肌膜上引起一个动作电位B.释放的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受体特异性结合C.释放的乙酰胆碱使突触后膜的膜外电位由正变负D.释放的乙酰胆碱以胞吐通过突触前膜答案 A3.甲图为膝反射示意图,其中、为灵敏电表,电表的电极均接在神经纤维膜外侧,为突触。若在处给予适当刺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2A.膝反射弧是一种简单的二元反射弧B.中测得的电位变化可用丙图表示C.、处的电表均能测到电位变化,且电表指针的偏转状况相同D.乙图 a 处所示电位的形成是由膜上 K通道打开造成的答案 C解析 膝反射弧是由传入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构成的,是一种二元反射弧,A 正确;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在突触间只

4、能由突触前膜向突触后膜单向传递,在处给予刺激,在、处均能测到电位变化,在处电表指针偏转两次且方向相反,由于电表两极均在膜外侧,电表数据变化可用丙图表示,处只能偏转一次,B 正确,C 错误;乙图表示神经冲动的传导过程,在 a 处的数据表示此处电位正处于复极化过程,是由 K通道打开 K大量外流造成的,D 正确。4.下图中乙图是甲图中方框内结构的放大示意图,丙图是乙图中方框内结构的放大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图中兴奋的传递方向是 BAB.C 处,细胞膜外电流的方向与兴奋的传导方向相同C.丙图中物质 a 的分泌与高尔基体和线粒体有关D.丙图的 b 如果不能与 a 结合,则会引起突触

5、后神经元抑制答案 C解析 根据丙图可知,化学递质由 A 侧的神经元释放,作用于 B 侧的神经元,因此可判断甲图中的兴奋传递方向是 AB,A 错误;兴奋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到乙图中的 C 处,兴奋传3导的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相同,与膜外的电流方向相反,B 错误;丙图中的 a 是化学递质,化学递质的分泌与高尔基体有关,且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C 正确;丙图的 b 是 a 的受体,如果 a 不能与 b 结合,则不能完成兴奋的传递,不会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或抑制,D 错误。5.(2018名师预测卷 2)如图表示在不同强度刺激下神经肌肉接点的肌膜上测得的电位变化,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甲图所示的电位

6、传播至肌纤维内部,不能引起肌肉收缩B.若突触间隙中的 K浓度急性下降,则甲图 a 点下移C.乙图表示肌膜去极化达到阈电位,产生动作电位D.增加刺激强度无法使乙图 b 点上升答案 A解析 当电位达到一定阈值时,才可在肌膜上引起一个动作电位,肌膜的动作电位才能传播到肌纤维内部并引起肌肉收缩,A 错误;静息电位是膜内钾离子顺浓度梯度扩散到膜外引起的外正内负的极化状态。若突触间隙中的 K浓度急性下降,膜内外钾离子浓度差加大,钾离子扩散到膜外越多,导致 a 点下移,B 正确;乙图表示肌膜去极化达到阈电位,产生动作电位,C 正确;动作电位大小不会随刺激强度发生变化,D 正确。6.(2018名师预测卷 3)

7、当快速牵拉骨骼肌时,会在 d 处记录到电位变化过程。据图判断,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感受器是骨骼肌B.b 处位于传出神经元上C.从 a 到 d 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D.牵拉骨骼肌时,c 处可检测到化学递质答案 D解析 当快速牵拉骨骼肌时,会在 d 处记录到电位变化,说明感受器位于骨骼肌中,是传入4神经元的末梢,A 错误;图中的 b 处在传入神经元上,B 错误;d 为传出神经元,从 a 到 d没有效应器,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C 错误;牵拉骨骼肌时,会在 d 处记录到电位变化,说明在 c 处,即突触处有化学递质的释放,D 正确。7.(2018名师预测卷 4)如图为膝反射弧的结构示意图,

8、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反射弧中的伸肌既是感受器也是效应器B.在 a 处施加合适刺激,在 c 和 d 处都能测到电位变化C.a 是传入神经元D.相应传出神经元的胞体位于脊髓答案 B解析 膝反射为二元反射弧,由传入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组成,感受器和效应器均位于伸肌中,A 正确;图中 d 所在的传出神经元支配屈肌运动,在膝反射中,屈肌舒张,无收缩反应,故膝反射时 d 所在的传出神经元细胞膜出现超极化,而 c 处会发生兴奋,其细胞膜出现去极化,B 错误;由图可知 a 是传入神经元,C 正确;与膝反射相关的传出神经元的胞体位于脊髓,D 正确。8.神经纤维上电位的测量装置如图一所示,其中箭头表示施

9、加适宜刺激,阴影表示兴奋区域。用记录仪记录 A、B 两电极之间的电位差,结果如图二。若将记录仪的 A、B 两电极均置于膜外,其他实验条件不变,则测量结果是( )答案 C解析 图一施加刺激时,电流传到 A,A 为正电位,B 为正电位。若将记录仪两电极均置于膜外,施加刺激,A 为负电位,B 为正电位,电位差为负,曲线向负轴延伸;然后恢复到A、B 两处都是正电位,电位差为 0;兴奋传到 B 时,A 为正电位,B 为负电位,电位差为正,5然后又恢复为原电位差。答案为 C。9.(2018名师预测卷 6)图甲为某一神经纤维示意图,将一电流表的 a、b 两极置于膜外,在 X 处给予适宜刺激,测得电位变化如图

10、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未受刺激时,电流表测得的为静息电位B.兴奋传导过程中,a、b 间膜内电流的方向为 baC.在图乙中的t3时刻,兴奋传导至 b 电极处D.t1t2、t3t4电位的变化分别是 Na内流和 K外流造成的答案 C解析 静息状态时,神经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称为静息电位,图甲所示两电极都在膜外,所以电流表测得的为零电位,A 错误;兴奋的传导方向和膜内侧的电流传导方向一致,所以在兴奋的传导过程中,a、b 间膜内电流的方向为 ab,B 错误;静息电位是外正内负,动作电位是外负内正,在图乙中的t3时刻,兴奋传导至 b 电极处并产生电位变化,C 正确;图乙中t1t2、

11、t3t4电位的变化都是先 Na内流后 K外流造成的,D 错误。10.某反射弧结构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电刺激处,膜外钠离子以易化扩散方式进入膜内B.若反射弧为膝反射,处多画了 2 个神经元C.若处为运动神经末梢及血管,热刺激时血管舒张D.在 C、D 两点间连接微伏表并刺激剪断后的 A、B 两端,微伏表指针分别偏转 0 次和 2 次答案 D解析 根据神经节的位置,可以判断为传入神经元,则为感受器、为反射中枢、为传出神经元、为效应器。电刺激处,引起该处钠离子内流,因为钠离子是顺浓度梯度借助通道蛋白进入细胞的,所以膜外钠离子进入细胞的方式为易化扩散;膝反射的反射弧为二元反射弧,传入神经

12、元和传出神经元之间的突触结构就是反射中枢;效应器是由传出神经元的神经末梢以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构成的,若为运动神经末梢及血管(体温调节的效应器),则热刺激时血管应舒张,血流量增加以增加散热;在 C、D 两点间连接微伏表并刺激剪6断后的 A、B 两端,刺激 A 端神经冲动不能向 C 传导,微伏表不偏转,刺激 B 端神经冲动可以传至 C 点,引发 C 点去极化,膜外变为负电位,此时 D 点膜外仍为未兴奋的正电位,两点具有电位差,微伏表指针偏转 1 次,之后兴奋无法经突触后膜传递至 D 点,微伏表指针不再偏转,所以微伏表共偏转 1 次。11.当人的脚受到有害刺激时,同侧大腿的屈肌收缩、伸肌舒张,从而

13、完成屈腿反射,完成该过程的神经结构如图,图中 e 为检测神经表面电位差的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刺激图中 d 处引起屈肌收缩的现象属于反射B.刺激图中 d 处会导致钠离子大量外流C.刺激图中 a 处会导致神经元 b 产生兴奋D.刺激图中 a 处会导致 e 处电流计指针发生两次相反方向的偏转答案 D解析 刺激 d 处产生兴奋并传到骨骼肌引起的收缩,由于没有感受器、传入神经元和反射中枢的参与(或没有通过完整的反射弧),所以该现象不属于反射,A 错误;刺激图中 d 处会导致钠离子大量内流产生动作电位,B 错误;因当人的脚受到有害刺激时,同侧大腿的屈肌收缩、伸肌舒张,所以支配伸肌的神经元不能产

14、生兴奋,C 错误;刺激图中 a 处会导致 e 处电流计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D 正确。12.如图为某神经纤维的甲处接受适宜刺激后,某时刻测得的膜电位变化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 段神经纤维膜正在去极化,钠离子通道开放B.b 段神经纤维膜处于极化状态,钾离子通道开放C.a 段神经纤维膜处于反极化状态,钠离子通道开放D.b 段神经纤维膜处于开放状态的离子通道可能有钾离子通道和钠离子通道答案 D解析 由图可知,甲处受刺激后,a 段神经纤维的膜电位为外负内正,即反极化状态,但其有可能处于去极化或复极化过程,故有可能为神经纤维膜的钠离子通道开放,也有可能为神经纤维膜的钾离子通道开放,A、

15、C 错误;b 段神经纤维的膜电位为外正内负,有可能处于极化状态,钠离子通道关闭,钾离子通道开放,也有可能正处于去极化过程,即钠离子通道开7放,钾离子通道关闭,B 错误,D 正确。13.(2018浙江金丽衢十二校二模)如图甲表示动作电位产生过程示意图,图乙、图丙表示动作电位传导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将离体神经纤维放在高于正常海水 Na浓度的溶液中,图甲的 c 点将降低B.图甲、乙、丙中发生 Na内流的过程分别是 b、C.图甲、乙、丙中 c、点时细胞膜外侧钠离子高于细胞膜内侧D.复极化过程中 K外流需要消耗能量、不需要膜蛋白答案 C解析 c 点表示产生的动作电位最大值,所以若将离体神

16、经纤维放在高于正常海水 Na浓度的溶液中,则 Na内流量增多,图甲的 c 点将提高,A 项错误;过程是钾离子外流,B 项错误;Na内流是易化扩散,由高浓度流向低浓度,C 项正确;K外流属于易化扩散,不需要消耗 ATP,D 项错误。14.如图所示,当神经冲动在轴突上传导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丁区域发生 K外流和 Na内流B.甲区与丙区可能刚恢复为静息电位状态C.乙区与丁区间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是从乙到丁D.图示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有可能是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答案 A解析 丁区域处于静息状态,此时膜主要对 K有通透性,造成 K外流,使膜外阳离子的浓8度高于膜内,即“外正内负” ,A 错误;甲区与

17、丙区此时都是处于“外正内负”状态,故可能刚恢复为静息状态,B 正确;电流方向由正向负,故膜内从乙到丁,C 正确;该图不能判断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D 正确。15.(2018温州 3 月高二模拟)下列关于人体骨骼肌上神经肌肉接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兴奋传到神经末梢可以引起乙酰胆碱的释放B.释放的乙酰胆碱使突触后膜通透性发生变化C.更多的乙酰胆碱引发肌膜产生更大的动作电位D.人体内骨骼肌收缩必须依赖于神经末梢的兴奋答案 C解析 兴奋传到神经末梢可以引起乙酰胆碱的释放,A 项正确;释放的乙酰胆碱使突触后膜通透性发生变化,B 项正确;一个乙酰胆碱要与突触后膜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电位变化

18、,但只能形成一个小电位,随着乙酰胆碱与受体结合增加,开放通道增多,电位逐渐加大,当后膜电位达到一定阈值,才后产生动作电位,更多的乙酰胆碱不会引发肌膜产生更大的动作电位,C 项错误;人体内骨骼肌收缩必须依赖于神经末梢的兴奋,D 项正确。16.(2017浙江部分学校高二第十次联考)如图为人体某反射弧的部分模式图,虚线框中代表反射中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刺激 a 点不能引起 c 处电位变化B.b 处的液体中可能含氧气、化学递质等C.a 在组成上包括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D.a、b、c 任何一处的细胞膜外测得正电位,则表明其处于兴奋状态答案 B解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a 表示传入神经元,b 表示突触,c 表示传出神经元。刺 激 a 点产生神经冲动,经反射弧可传至 c 处,从而引起 c 处电位发生变化,A 项错误;b 处 的液体是组织液,可能含有氧气、化学递质等,B 项正确;a 表示传入神经元,C 项错误; 静息电位是外正内负,动作电位是外负内正,当在神经细胞膜外测得负电位,才表明其处于 兴奋状态,D 项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