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重阳节各地的传统习俗简介_重阳节的寓意是什么.docx

上传人:ylj18****41534 文档编号:71125119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8.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重阳节各地的传统习俗简介_重阳节的寓意是什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3年重阳节各地的传统习俗简介_重阳节的寓意是什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重阳节各地的传统习俗简介_重阳节的寓意是什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重阳节各地的传统习俗简介_重阳节的寓意是什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重阳节各地的传统习俗简介_重阳节的寓意是什么 又是一年重阳到,双九是阳数最大,所以也有敬老一说,转瞬间又是一年的重阳节了,那么你们知道重阳节各地的习俗有哪些?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有关2023重阳节各地的传统习俗简介,希望大家喜爱! 重阳节各地的传统习俗简介 陕北 重阳节在陕北正式收割的季节,有首歌颂道:“九月里九重阳,收呀么收秋忙。谷子呀,糜子呀,上呀么上了场”。陕北过重阳在晚上,白天是一成天的收割、打场。 晚上月上树梢,人们宠爱享用荞面熬羊肉,待吃过晚饭后,人们三三两两地走出家门,爬上旁边山头,点上火光,谈天说地,待鸡叫才回家。夜里登山,很多人都摘几把野菊花,回家插在女儿的头上,以

2、之避邪。 江南 住在江南平原的百姓苦于无山可登,无高可攀,就仿止米粉糕点,再在糕面上插上一面彩色小三角旗,借以示登高(糕)僻灾之意。 莆仙 在福建莆仙,人们沿袭旧俗,要蒸九层的重阳米果,我国古代就有重阳“食饵”之俗,“饵”即今之糕点、米果之类。 宋代玉烛宝典云:“九日食饵,饮菊花酒者,其时黍、秫并收,以因粘米嘉味触类尝新,遂成积习”。清初莆仙诗人宋祖谦闽酒曲曰:“惊闻佳节近重阳,纤手携篮拾野香。玉杵捣成绿粉湿,明珠颗颗唤郎尝”。 近代以来,人们又把米果改制为一种很有特色的九重米果。将优质晚米用清水淘洗,浸泡2小时,捞出沥干,掺水磨成稀浆,加入明矾(用水溶解)搅拌,加红板糖(掺水熬成糖浓液),而

3、后置于蒸笼于锅上,铺上干净炊布,然后分九次,舀入米果浆,蒸若干时即熟出笼,米果面抹上花生油。 这种米果制成后,分九层重叠,可以揭开,切成菱角,四边层次分明,呈半透亮体,食之甜软适口,又不粘牙,堪称重阳敬老的最佳礼馔。 一些地方的群众也有利用重阳登山的机会,祭扫祖墓,纪念先人。莆仙人以重阳祭祖者比清明为多,故俗有以三月为小清明,重九为大清明之说。由于莆仙沿海,九月初九也是妈祖羽化升天的忌日,乡民多到湄洲妈祖庙或港里的天后祖祠、宫庙祭祀,求得保佑。 黔东北土家族 对重阳节,黔东北土家族较为重视,节日到来之际家家户户须打糯米粑粑,推豆腐,祭“家虎”,有“重阳不打粑,老虎要咬妈;重阳不推豆腐,老虎要咬

4、屁股”之说。 云南 在滇西的一些乡村,每年九月重阳节,老人们都会相约到一块,泡制掺上了收获在七月间的金银花的茶。尽管那些茶与金银花都是滇西山间随处可采的东西,却被端到了重阳节的餐桌上,成为款待客人的上品茶饮。 缘由不在于金银花茶的药用,而是有一个植根于滇西山乡的传闻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来世上,草木一秋,人不外乎是一棵有一点点思想的草罢了,那么短暂的一生,难免有这样那样的失误和缺点,而金银花在当地人们思想里就是解除失误的灵丹妙药,把它加入茶中,便成了解除苦痛的琼浆玉液。 山西 农历九月九日,山西的农村妇女习惯休息一天,不干农活。嫁出去的闺女,习惯回娘家过节。 北京 北京人在重阳节时把菊花枝叶

5、贴在门窗上,意思是“解除凶秽,以招祥瑞。”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惠州 重阳放纸鹞可说是惠州民间特有习俗。其来由无从探究。但从惠州的领南气候观之,时间上好像颇为恰当。清明前后为雨季,春雨不断,这时明显是不适合于放纸鹞的,而重阳前后秋高气爽,劲风不断,人们按传统习俗要登山登高,进行户外活动,此时放纸鹞,天时地利人和,是颇多为适合的。 台湾 台湾地区重阳节庆,协作九月吹起的无雨北风,有放风筝的竞赛习俗,如台湾俗语所说:“九月九,风吹(风筝)满天哮”。竞赛中,当败者的风筝落地,成为众人抢夺的猎物时,那就是“风吹(风筝)断落土,抢到溶糊糊”。 重阳节的寓意是什

6、么 一元肇始,许久长寿 敬祖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汉族传统节日。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曰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自魏晋重阳气氛日渐浓郁,倍受历代文人墨客吟咏,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敬老 九九重阳,九九与“久久”同音,自然简单被给予许久长寿的含义,西汉时候人们就起先在此时设宴求寿。1989年农历九月九日被定为老人节,提倡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这可以说是重阳节在新时代中国的新表现形式,将重阳节的意义,从先人转向了今人,从历史转到了当下。 从历史文化传承来说,

7、尊老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别的民族咱们不管不论,但是中华民族之所以是中华民族,之所以血浓于水,之所以历尽沧桑生生不息,之所以“人情味”特别深厚,尊老敬老爱老是一个重要方面。 孝道 对于重阳节的意义,将中华敬老传统加以深化和外延,发见的正是作为中华传统根本之一的孝道。你的父母或长辈或许还没成为老人、不须要敬老,但孝道却仍旧须要。 一个人所受恩惠莫重于父母,父母是生养我们的人。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是谓五常,是家庭和谐兴盛的根本。然而因中国近代的衰败,今人将古代的一切思想视为封建思想,称不适用于今世。于是不讲孝道,导致许多老人无人赡养,并引起诸多社会及国家问题。 感恩 将重阳节所蕴含

8、的深层内涵进行最大化地推而广之,所得到的最广泛、最普适的价值,便是“感恩”。由祭祖、敬老、孝亲起先,感恩的精神更是能够遍被全部人中,全部的善心、善意和善行。 感恩是主动向上的思索和谦卑的看法,它是自发性的行为。当一个人懂得感恩时,便会将感恩化做一种充溢爱意的行动,实践于生活中。 重阳节可以有哪些活动 重阳登高 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秋天到了,冷空气南下,雨水削减,天气晴朗。金秋九月,秋高气爽,气温既不寒冷,也是燥热,正好适合出游。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强身健体、祛除百病的目的。古人很早就有重阳节登高的习俗,比如唐代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里写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

9、插茱萸少一人。我们南京地区也有一句俗话叫“春牛首,秋栖霞”,就是指春天要去牛首山春游,秋天要去栖霞山登高。 吃重阳糕 重阳糕,也叫“花糕”、“菊糕”、“发糕”等,为重阳节的传统食品。糕上还要插五色小彩旗,糕上印两只羊,取“重阳”的意思。有的地方在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放儿女额头上,口中念念有词,祝福子女百事俱高。还有的地方,祝寿回礼就要送糕,也取了高寿和步步高之意。 女儿节 有些地方重阳节还被称为女儿节,这一天嫁出去的女儿要回娘家,吃花糕,娘家还要给女儿、外孙送糕,有步步高升之意。重阳节除了吃重阳糕,有些地区还要吃羊肉面。“羊”与“阳”谐音,应重阳节的典故。羊肉性暖,益气补虚、秋天食用,也有防

10、寒进补的效果。 赏菊 菊花是中国的名花,是梅、兰、竹、菊,花中四君子之一。因菊花具有高洁、质朴的品行,才有东晋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闲见南山”的名句。唐代孟浩然过故人庄中也写到:“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饮菊花酒 古时的菊花酒,是头年重阳节时专为其次年重阳节酿的。九月九日这天,采下初开的菊花和一点青翠的枝叶,掺入打算酿酒的粮食中,然后一齐用来酿酒,放至其次年九月九日饮用。传闻喝了这种酒,可以延年益寿。时逢佳节,清秋气爽,菊花盛开,窗前篱下,片片金黄。除登高插茱萸外,亲友们三五相邀,同饮菊花酒,共赏菊花,的确别有一番情趣。尤其是诗人们,赏菊饮酒,吟诗唱酬,给后世留下不少佳句。菊花含有养生成

11、分,重阳佳节饮菊花酒,是中国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祈福祛灾的“祥瑞酒”。 佩茱萸簪菊花 重阳佩茱萸的习俗在唐代很盛行,人们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戴于臂,或作香囊把茱萸放在里面佩戴,称为茱萸囊。除了佩戴茱萸,妇女还有头上戴菊花的习俗。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古代有重阳节插茱萸的习俗,所以重阳节又叫做茱萸节。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爱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 游艺体育活动 古代,有些游牧民族保留着重阳节围猎、射箭、赛马的活动。由于秋季多风,放风筝也

12、是重阳节重要的活动,放风筝的寓意也在于辟邪驱疫。 如今,我国也将农历九月九日被定为老人节,提倡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2023年,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重阳节吃的食物 1.菊花 饮酒赏菊可是古人在重阳节的保留项目,请留意,“就菊花”可不光是看,古人还将菊花泡酒畅饮。要说做这个菊花酒也不难,用菊花加糯米、酒曲,按一般的酿制方法就可以制得一坛清爽的菊花酒了。其味凉爽甜蜜,有养肝、明目、健脑、去痿痹、延缓苍老等功效。 2.重阳糕 重阳糕又叫“撑腰糕”、“花糕”、“发糕”或“菊糕”,是用发面做成的糕点,辅料有枣子、杏仁、松子、栗子,属于甜品,也有加肉做成咸味

13、的。老人吃了重阳糕就不会腰酸背痛了,所以每年要给老人吃重阳糕,让老人腰杆硬朗精神好。在重阳习俗中,吃重阳糕是必不行少的一项,因为“糕”与“高”谐音,寓义生活水平步步上升,象征合家快乐祥瑞如意。 3.大枣 大枣具有宁心安神、益智健脑、增加食欲、除腥祛味,抗过敏,提高免疫力的作用,亦可防治高血压、骨质疏松和贫血,是老年人冬季的补养佳品。 4.核桃 核桃是补脑的最佳食品,亦是补肾固精、温肺定喘的食疗品,对肾虚、尿频、咳嗽等症有很好疗效。老年人常吃核桃,能够头脑清楚、耳聪目明。 重阳节地方特色 舞火龙:广东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习俗,主要是妇女和小孩,有“男不圆月,女不祭灶”的俗谚。当地还有中秋吃芋头的

14、习惯,潮汕有俗谚:“河溪对嘴,芋仔食到”。八月间,正是芋的收成季节,农夫都习惯以芋头来祭拜祖先。中秋夜烧塔在一些地方也很盛行。 江南一带的民间在中秋节人习俗也是多种多样。南京人中秋爱吃月饼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鸭。“桂花鸭”于桂子飘香之时应市,肥而不腻,味美可口。江南妇女手巧,把诗中的咏物,变为桌上佳肴。 南京人合家赏月称“庆团聚”,团坐聚饮叫“圆月”,出游街市称“走月”。 江苏省无锡县中秋夜要烧斗香。香斗四周糊有纱绢,绘有月宫中的景色。也有香斗以线香编成,上面插有纸扎的魁星及彩色旌旗。上海人中秋宴以桂花蜜酒佐食。 江西省吉安县在中秋节的傍晚,每个村都用稻草烧瓦罐。待瓦罐烧红后,再放醋进去。这时

15、就会有香味飘满全村。新城县过中秋时,自八月十一夜起就悬挂通草灯,直至八月十七日止。婺源中秋节,儿童以砖瓦堆一中空宝塔。塔上挂以帐幔匾额等装饰品,又置一桌于塔前,陈设各种敬“塔神”的器具。夜间则内外都点上灯烛。绩溪中秋儿童打中秋炮。中秋炮是以稻草扎成发辫状,浸湿后再拿起来向石上打击,使发出巨响并有游火龙的风俗。火龙是以称草扎成的龙,身上插有香柱。游火龙时有锣鼓队同行,游遍各村后再送至河中。 四川人过中秋除了吃月饼外,还要打粑、杀鸭子、吃麻饼、蜜饼等。有的地方也点桔灯,悬于门口,以示庆祝。也有儿童在柚子上插满香,沿街舞动,叫作“舞流星香球”。嘉定县中秋节祭土地神、扮演杂剧、声乐、文物,称为“看会”

16、。 “博饼”,是源自闽南地区几百年来独有的中秋传统活动,用6粒骰子投掷,以骰子红四点多寡为主确定输赢,并以秀才、举人、进士、探花、榜眼、状元为彩名。这种民间相传的习俗在中国台湾也仍有生命力。 一些地方还形成了许多特别的中秋习俗。除了赏月、祭月、吃月饼外,还有香港的舞火龙、安徽的堆宝塔、广州的树中秋、晋江的烧塔仔、苏州石湖看串月、傣族的拜月、苗族的跳月、侗族的偷月亮菜、高山族的托球舞等。 山东冠县、莱阳、广饶及邮城等地的地主也在中秋节宴请佃户。即墨中秋节吃一种应节食品叫“麦箭”。山西省潞安则在中秋节宴请女婿。陕西省西乡县中秋夜男子泛舟登崖,女子支配佳宴,不论贫富,必食西瓜。中秋有吹鼓手沿门吹鼓,讨赏钱。 2023重阳节各地的传统习俗简介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1页 共11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