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国学书目》PPT课件.ppt

上传人:wuy****n92 文档编号:71073694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228.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学国学书目》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国学国学书目》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学国学书目》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学国学书目》PPT课件.ppt(2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国学经典选读主要参考书目(一)主要参考书目(一)章太炎国学概论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03-1-1 钱穆国学概论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04年08月 刘兆佑 等著 国学导读国学基础文库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05年11月主要参考书目(二)主要参考书目(二)1978年,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设立“钱宾四先生学术文化讲座”,请钱穆作了系列讲座。在讲演中钱穆指出有7部书是“中国人所人人必读的书“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六祖坛经、近思录、传习录。主要参考书目(主要参考书目(三)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梁启超梁启超甲、修养应用及思想史关系书类甲、修养应用及思想史关系书类论语论语孟子孟子易经易经礼

2、记老子墨子礼记老子墨子庄子荀子尹文子庄子荀子尹文子慎子慎子公孙龙子韩非公孙龙子韩非子管子吕氏春秋淮南子春秋繁露子管子吕氏春秋淮南子春秋繁露盐铁论盐铁论论衡抱朴子列子近思录论衡抱朴子列子近思录(朱熹著,江永注朱熹著,江永注)朱子所谱朱子所谱朱子论学要语朱子论学要语(王懋竑著王懋竑著)明儒学案明儒学案(黄宗黄宗羲著羲著)宋元学案日知录、亭林文集宋元学案日知录、亭林文集顾炎武著顾炎武著明夷待访录明夷待访录黄宗羲著思问录黄宗羲著思问录王夫之著颜氏学记王夫之著颜氏学记戴望编东原集戴望编东原集戴震著戴震著雕菰楼集雕菰楼集焦循著文史通义焦循著文史通义章学诚著大同书章学诚著大同书康有为著康有为著国故论衡国故论

3、衡章炳麟著章炳麟著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梁漱冥著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梁漱冥著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胡胡适著适著先秦政治思想史先秦政治思想史梁启超著清代学术概论梁启超著清代学术概论梁启超梁启超乙、政治史及其他文献学书类乙、政治史及其他文献学书类尚书逸周书竹书纪年国语尚书逸周书竹书纪年国语春秋左氏传战国春秋左氏传战国策策周礼考信录周礼考信录崔述著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崔述著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毕沅毕沅著文献通考著文献通考续文献通考续文献通考皇朝文献通考通志二十略皇朝文献通考通志二十略二十四史廿二史札记二十四史廿二史札记赵翼著圣武记赵翼著圣武记魏源著国朝先正事魏源著国朝先正事略略李元度著读史方舆纪要李

4、元度著读史方舆纪要顾祖禹著史通顾祖禹著史通刘知几著刘知几著中国中国历史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梁启超著梁启超著丙、韵文书类丙、韵文书类诗经诗经楚辞楚辞文选文选乐府诗集郭茂倩编唐百家诗选乐府诗集郭茂倩编唐百家诗选王安石选王安石选宋诗钞宋诗钞吕留良钞西厢记吕留良钞西厢记琵琶记琵琶记牡丹亭牡丹亭桃花扇长生殿桃花扇长生殿丁、小学书及文法类书丁、小学书及文法类书说文解字注说文解字注段玉裁著段玉裁著说文通训定声说文通训定声朱骏声著朱骏声著说文释说文释例例王筠著经传释词王筠著经传释词王引之著王引之著古书疑义举例古书疑义举例俞樾著俞樾著文文通通马建忠著经籍纂诂马建忠著经籍纂诂阮元著阮元著戊、随意涉览书类戊、随意涉览书

5、类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世说新语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世说新语水经注水经注郦道元撰,戴震校郦道元撰,戴震校文心雕龙文心雕龙刘勰撰大唐三藏慈恩法师传刘勰撰大唐三藏慈恩法师传慧立撰徐霞客游记慧立撰徐霞客游记梦溪笔谈梦溪笔谈沈括困学纪闻沈括困学纪闻王应麟撰,阎若璩注王应麟撰,阎若璩注通艺录通艺录程程瑶田撰癸巳类稿瑶田撰癸巳类稿俞正燮撰东塾读书记俞正燮撰东塾读书记陈沣撰庸盦笔记陈沣撰庸盦笔记薛薛福成张太岳集福成张太岳集张居正王心斋先生全书张居正王心斋先生全书王艮王艮梁启超梁启超真正之最低限度要目如下:真正之最低限度要目如下:四书、易经、书经、诗经、礼记、左传、老子、墨子、庄子、荀子、韩非子、战国策、史记、汉书、后

6、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或通鉴纪事本末)、宋元明史纪事本末、楚辞、文选、李太白集、杜工部集、韩昌黎集、柳河东集、白香山集。当情色遭遇国学当情色遭遇国学_大四女生大四女生国学辣妹国学辣妹:情色在左,国学在右:情色在左,国学在右国学辣妹国学辣妹白鹿白鹿鸣 我跳舞,是为了腾空出世;我挺胸,是为了凸现优势 我扭腰,是为了翘起臀部;我摔头,是为了恣意放纵 第一章 前言第一节 国学是什么?第二节 为何要学国学?第三节 如何学国学?第一节 国学的基本概念一、国学的名称起于近代,近代以来,西学东渐,为了区别于西学,于是称中国本有的学术为国学。清代学者论学术,将学分为三类:一为义理为学,二为考据之学,三为词章之

7、学。1902年秋,梁启超写信给黄遵宪提议创办国学报,“以保国粹为主义”,使用了“国学”一名。胡适 章太炎在其国学概论中称:国学之本体是经史非神话、经典诸子非宗教、历史非小说传奇;治国学之方法为辨书记的真伪、通小学、明地理、知古今人情的变迁及辨文学应用。吴宓认为:“兹所谓国学者,乃指中国学术文化之全体而言”。国粹派邓实在1906年撰文说:“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也。”(国学讲习记,国粹学报第19期)邓先生的国学概念很广泛,但主要强调了国学的经世致用性。胡适认为:“中国的一切过去的文化历史,都是我们的国故;研

8、究这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的学问,就是国故学,省称为国学”。胡适由于当年在学术界的地位高大,因此他的观点影响范围最广。“国学”也与国学概论有关,后者是章太炎先生1922年4-6月在上海讲授国学的记录稿,由现代著名学者曹聚仁整理成书。一般来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国学既然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那么无疑也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等,这些当然是属于国学范畴,但也可以说是国学的外延了。章太炎先生把国学之派别分为:经学之派别、哲学之派别、文学之派别、(历史)。国学大师钱穆在 国学概论中却有不同认识:学术本无国界。“国学”一名,前既无承,将来亦恐不立。特为一时代的名词。其范围

9、所及,何者应列国学,何者则否,实难判別。本书特应学校教科讲义之需,不得已姑采梁氏清代学术概论大意,分期敘述。于每一时代学术思想主要潮流所在,略加阐发。其用意在使学者得识二千年来本国学术思想界流转变迁之大势,以培养其适应启新的机运之能力。时贤或主以经、史、子、集编论国学,如章氏国学概论讲演之例。亦难赅备,并与本书旨趣不合。窃所不取。关于“经”、“史”、“子”、“集”的说法“经经”是是“常常”的意思,经书就是指记述天道、人事、的意思,经书就是指记述天道、人事、常理的书,如论语、孟子等;常理的书,如论语、孟子等;“史,记事者也史,记事者也”,是记载有关史料的事,如史记,是记载有关史料的事,如史记、汉

10、书、资治通鉴等;、汉书、资治通鉴等;“子子”是记载各家思想、义理、考证、艺术等,如是记载各家思想、义理、考证、艺术等,如老子、庄子等;老子、庄子等;“集集”专指文学之部,以辞章为名,包括散文、诗、专指文学之部,以辞章为名,包括散文、诗、词、戏曲等;词、戏曲等;古代及现在研究人员借由古代及现在研究人员借由“经经”、“史史”、“子子”、“集集”四部的研究,获取丰富的研究资四部的研究,获取丰富的研究资料及精确使用资料之方法。料及精确使用资料之方法。国学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儒家贯穿并主

11、导中国思想史,其它列从属地位;国学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但以经、子部为重,尤倾向于经部。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丛书,编撰于乾隆年间,由当时的纪晓岚、王念孙、戴震等等一流学者完成。“四库”指经、史、子、集四部,“全书”指所收都是全本。钱穆国学概论的内容分为以下几方面,与章太炎不同:上篇第一章 孔子与六经 第二章 先秦诸子 第三章 贏秦之焚书坑儒 第四章 两汉经生经今古文之争第五章 晚汉之新思潮 第六章 魏晋清谈 第七章 南北朝隋唐之经学注疏及佛典翻译 下篇第八章 宋明理学 第九章 清代考证学 第十章 最近期之学术思想二、几个概念的辩别 小学、国学、经学小学、国学、经学 章太炎

12、国学概论小学略说:“小学二字,说解歧异。汉儒指文字之学为小学。小学二字,说解歧异。汉儒指文字之学为小学。汉书汉书艺文志:艺文志:古者八岁入小学。古者八岁入小学。周官周官保氏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九数。六书著,象形、象事、掌养国子,教之六书、九数。六书著,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也。象意、象声、转注、假借也。而宋人往往以洒扫、而宋人往往以洒扫、应对、进退为小学。应对、进退为小学。”小学指研究文字、训诂、音韵的学问。小学指研究文字、训诂、音韵的学问。经学经学:经学是指中国古代,研究儒家经学是指中国古代,研究儒家经典,解释其字面意义、阐明经典,解释其字面意义、阐明其蕴含义理的学问。经学

13、是中其蕴含义理的学问。经学是中国古代学术的主体,仅四库国古代学术的主体,仅四库全书经部就收录了经学著作全书经部就收录了经学著作一千七百七十三部、二万零四一千七百七十三部、二万零四百二十七卷。经学中蕴藏了丰百二十七卷。经学中蕴藏了丰富而深刻的思想,保存了大量富而深刻的思想,保存了大量珍贵的史料,是儒家学说的核珍贵的史料,是儒家学说的核心组成部分。心组成部分。经学的产生经学的产生所谓儒家经典,现在一般是指儒学十三经,所谓儒家经典,现在一般是指儒学十三经,亦即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亦即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

14、、论语、孝经、尔雅、孟子。但早期的儒家论语、孝经、尔雅、孟子。但早期的儒家经典并不是这十三经。春秋末年(公元前经典并不是这十三经。春秋末年(公元前六世纪至五世纪),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在六世纪至五世纪),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在长期的政治活动失败后,返回故乡鲁国,长期的政治活动失败后,返回故乡鲁国,编订和整理了一些传统文献,形成了六经。编订和整理了一些传统文献,形成了六经。司马迁在史记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里指出,孔孔子世家里指出,孔子编辑书,删定了诗,编订了子编辑书,删定了诗,编订了礼和乐,作了易的一部分,礼和乐,作了易的一部分,并根据鲁国的史料创作了春秋。并根据鲁国的史料创作了春秋。第二节 为何要学国

15、学?一 国学兴起 国学,兴起于二十世纪初,而大盛于国学,兴起于二十世纪初,而大盛于二十年代,八十年代又有二十年代,八十年代又有“寻根寻根”热,热,九十年代九十年代“国学国学”热再起遂至今,无不热再起遂至今,无不是今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与正视。是今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与正视。章太炎于章太炎于19061906年年9 9月在月在东京东京发起发起“国国学讲习会学讲习会”,”,不久又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国不久又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国学振起社,其学振起社,其“广告广告”云:云:“本社为振本社为振起国学、发扬国光而设,间月发行讲义,起国学、发扬国光而设,间月发行讲义,全年六册,其内容共分六种:(一)诸全年六册,其内

16、容共分六种:(一)诸子学;(二)文史学;(三)制度学;子学;(二)文史学;(三)制度学;(四)内典学;(五)(四)内典学;(五)宋明理学宋明理学;(六);(六)中国历史中国历史。”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于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于20052005年年5 5月月2828日正式宣日正式宣布成立。布成立。国学院学制六年,本硕连读,毕业授予国学院学制六年,本硕连读,毕业授予硕士学位。硕士学位。课程以元典研读为主,如课程以元典研读为主,如“论语论语研读研读”、“左传研读左传研读”等,此外还有等,此外还有“国学国学概论概论”、“海外汉学研究海外汉学研究”等课程。等课程。国学院的正国学院的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大学决心以此为契机,式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大学决心以此为契机,为振兴国学做出贡献。为振兴国学做出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