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同步练习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docx

上传人:九****飞 文档编号:71065652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44.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1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同步练习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1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同步练习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1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同步练习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1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同步练习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docx(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1我们怎样听见声音一、选择题1.下列事物中,不属于声源的是()A.放在书包里的口琴B.泉水叮咚响时流动的水C.正在发出悦耳哨声的哨子D.牛叫时的声带2.关于声音的产生,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有声音产生,就一定有物体在振动C.振动停止,发声停止D.有时候物体不振动也可以发声3.如图1所示,两名同学用两个小纸盒、一根铜线做成了“土电话”,这表明()图1A.气体能够传声B.固体能够传声C.液体能够传声D.只有纸盒能够传声4.声音在下列物质中传播最快的是()A.钢轨B.湖水C.煤油D.空气5.在学校秋季运动会上进行百米赛跑时,站在终点的计时

2、员,如果看到冒烟开始计时,运动员到达终点时停表的读数为10.59 s;如果计时员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则运动员跑完百米的时间会记为(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取340 m/s,光从起点传播到终点的时间忽略不计)()A.10.88 sB.10.59 sC.10.30 sD.10.18 s6.小明对着山崖大喊一声,过了3 s听到回声(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40 m/s),则小明距山崖()A.1020 mB.2040 mC.340 mD.510 m7.关于人听觉的形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是人耳的听小骨断裂,人就会永远听不到声音B.只要是人耳的鼓膜破裂,人就会永远听不到声音C.若只是传导障碍

3、,只要能将声音的振动传递给听神经,人也能听到声音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8.如图2所示的四个声现象中,可以用相同的声学知识解释的是()图2A.甲和乙B.乙和丙C.丙和丁D.甲和丁9.“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变为2 m/s,则我们周围的世界会有什么变化?”关于这一问题的讨论,一名同学提出了下列四个有关的场景,请你判断不正确的是()A.教室内学生能更清楚地听到老师的讲课声B.汽车的喇叭不能再起到原来的作用C.我们听到万米高空传来的客机声时,已经不能看到该飞机D.铜管乐队在会场内的演奏效果将变差二、填空题10.人讲话依靠_的振动发声;鼓声依靠_的振动发声;小提琴依靠_的振动发声;笛子依靠_的振动发声。

4、11.如图3所示,用硬纸片把一个喇叭糊起来,做成一个“舞台”,台上小纸人在音乐声中翩翩起舞,这个现象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_而产生的,声源是_(选填“纸片”“喇叭”或“小纸人”),旁边同学听到的音乐声在空气中是以_的形式传播的。图312.2020江西 如图4所示是王爷爷为孙子制作的一只会“吹口哨”的纽扣,先将绳子转绕缠紧,再将绳子拉开,收拢交互进行,就会听到“嗡嗡”的声音,此声音是由于纽扣周围空气_而产生的,并通过_传入人耳。图413.我国古书梦溪笔谈中记载,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其原因是_能够传声,且比空气传声的速度_。14.下表为常温情况下,声音

5、在一些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在长为884 m的金属管A的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先后听到两个声音,两声相隔2.43 s。请结合题意并根据表中给出的数值,回答下列问题。介质空气水铜花岗岩铁铝传播速度/(ms-1)34015003750380052005000(1)常温时声音在金属管A中的传播速度是_m/s。(2)该金属管A可能是由_制成的。三、实验探究题15.如图5所示,在玻璃罩内放一个正在发声的闹钟,当玻璃罩内有空气时,可以清楚地听到铃声。图5(1)用抽气机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在抽气过程中你听到的铃声会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如果把玻璃罩内的空气完全抽出来,你将_(选填“能”或“不能”

6、)听到铃声。(2)这个实验说明声音可以在_中传播,但不能在_中传播。(3)实验中需要将玻璃罩内的空气完全抽出,但现有的抽气设备总是很难将玻璃罩内抽成真空状态,即实验无法达到绝对的真空,在这种情况下,怎样得出这一结论呢?_(填字母)。A.通过日常生活经验得出B.用实验直接证实C.通过理论推导出来D.建立在实验基础上加科学的推理得出16.在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时,小红和小刚一起做了下列实验。图6(1)如图6甲所示,用悬挂着的泡沫塑料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以观察到泡沫塑料球被弹开,它说明了声音是由物体_产生的;泡沫塑料球在实验中起到的作用是_,这种物理研究方法称为_法。(2)如图乙所示,敲响右边的

7、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_可以传声,如果在月球上做同样的实验,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泡沫塑料球弹起。四、计算题17.小贺和同学周末结伴去姑婆山游玩,来到大草坪中央,他们对着前方680 m的仙姑瀑布兴奋地大声喊:“我爱你,仙姑瀑布!”(空气中的声速是340 m/s)(1)请计算出他们的声音从发出到反射回来的时间是多少秒?(2)他们是否能听到自己的回声?说明理由。【能力提升】18.2020娄底改编 为了监督司机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设置了固定测速仪,如图7所示,汽车向放置在道路中间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声波)信号。

8、声波经汽车反射并返回测速仪,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5 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4 s,若测速仪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1.05 s,声波的速度是340 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7A.汽车第一次碰到信号的位置距测速仪170 mB.汽车第二次碰到信号的位置距测速仪136 mC.汽车两次碰到信号的时间间隔为1 sD.汽车行驶的速度为34 m/s2.1我们怎样听见声音1.A解析 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放在书包里的口琴,没有发声,不是声源,故A符合题意;泉水叮咚响时流动的水,正在发出“叮咚”响声,是声源,故B不符合题意;正在发出悦耳哨声的哨子,是声源,故C不符

9、合题意;牛叫时的声带,声带正在振动且发声,是声源,故D不符合题意。2.D3.B解析 因为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所以“土电话”利用连接两个小纸盒的铜线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将说话的同学发出的声音通过铜线振动传播到另一个同学的耳朵里,故选B。4.A5.C解析 光从起点传到终点的时间可以忽略不计,看到冒烟开始计时,声音从起点传到终点的时间:t=100m340m/s0.29 s,由于计时员比运动员听到枪声晚0.29 s,所以计时员给运动员的成绩少计时0.29 s,故运动员跑完百米的时间会记为10.59 s-0.29 s=10.30 s。6.D解析 声音从小明传到山崖的时间:t=123 s=1.5 s,根

10、据v=st可得,此小明与山崖之间的距离:s=vt=340 m/s1.5 s=510 m。7.C解析 人耳中的鼓膜、听小骨出现损伤,这只是传导性的障碍,只要能够将声音的振动通过骨传导(头骨、颌骨)传递给听神经,再传递给大脑,人也可以听到声音。8.B9.A解析 如果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变为2 m/s,假设学生离教师6 m远,教师发出声音后,经过3 s学生才能听到,不会更清楚,故A错;汽车鸣笛后,笛声传播太慢,人们不会及时听到,起不到警示作用,故B正确;当听到万米高空传来的客机声时,飞机早看不到了,故C正确;铜管乐队在会场内的演奏将变得很混乱,故D正确。10.声带鼓面琴弦空气柱11.振动喇叭声波解

11、析 音乐声引起“舞台”振动,使台上的小人在音乐声中翩翩起舞,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音乐声是由喇叭振动产生的,所以喇叭是声源;旁边同学听到的音乐声在空气中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12.振动空气解析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所以此声音是纽扣周围空气振动产生的,通过空气传播到耳朵中,可以听到“嗡嗡”的声音。13.固体大14.(1)5200(2)铁解析 (1)因为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金属中的速度,所以第一次听到的声音是由金属管传过来的,第二次是由空气传过来的。由v=st得,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是t1=sv空气=884m340m/s=2.6 s,声音在金属管内传播的时间:t2=t1-

12、t=2.6 s-2.43 s=0.17 s,则声音在金属管内传播的速度:v2=st2=884m0.17s=5200 m/s。(2)查表知:金属管A可能是由铁制成的。15.(1)变小不能(2)空气真空(3)D解析 (1)抽气时,玻璃罩内空气会变得稀薄,听到的铃声会变小;若把玻璃罩中的空气全部抽出,因为没有传声介质,所以听不到铃声。(2)这个实验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3)现有的抽气设备总是很难将玻璃罩内抽成真空状态,即实验无法达到绝对的真空,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在实验基础上加科学的推理得出结论。16.(1)振动放大音叉的微小振动,便于观察转换(2)空气不能解析 (1)图甲

13、中,用悬挂着的泡沫塑料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泡沫塑料球弹起来,这个现象说明发声体在振动;音叉的振动不能被直接观察,泡沫塑料球起的作用是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此探究用到的方法是转换法。(2)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空气可以传播声音;在月球上做图乙实验,泡沫小球不能被弹起,原因是真空不能传播声音。17.(1)人发出的声音传到仙姑瀑布再反射回来传播的路程:s=680 m2=1360 m,由v=st得,听到回声的时间:t=sv=1360m340m/s=4 s。(2)能听到回声。因为从发出喊声到听到回声的时间t0.1 s,所以他们可以

14、听到回声。18.C解析 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5 s,所以第一次信号到达汽车的时间为0.25 s,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汽车距测速仪:s1=v声t1=340 m/s0.25 s=85 m,故A错误。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4 s,所以第二次信号到达汽车的时间为0.2 s,汽车接收到第二次信号时,汽车距测速仪:s2=v声t2=340 m/s0.2 s=68 m,故B错误。汽车在两次信号的间隔过程中,行驶的距离:s=s1-s2=85 m-68 m=17 m;行驶17 m共用的时间:t=t-t1+t2=1.05 s-0.25 s+0.2 s=1 s,故C正确。汽车的车速为v=st=17 m/s=17 m/s,故D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