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地球的宇宙环境 新题双练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docx

上传人:九****飞 文档编号:71065532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574.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1地球的宇宙环境 新题双练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1.1地球的宇宙环境 新题双练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地球的宇宙环境 新题双练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地球的宇宙环境 新题双练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新题基础练题组一天体和天体系统宇宙是一个有序的,有一定层次和结构的物质世界。据此,回答下面两题。1.下列属于天体的是()哈雷彗星、流星体月球、星云航天飞机、陨石恒星、待发射的航天飞机A.B.C.D.2.下列概念中,具有从属关系,且范围从大到小依次排列的是()A.太阳系木星海王星B.宇宙太阳系银河系C.太阳系地月系月球D.太阳地球哈雷彗星电影阿凡达讲述了地球人试图从遥远的“潘多拉”星球(其所在的恒星系统距离我们4.4光年)开采矿产以解决地球的能源危机而与“纳美人”(“潘多拉”星球上的土著人)发生一系列矛盾冲突的故事。下图表示天体系统的不同级别。据此完成下面两

2、题。3.图中甲、乙、丙、丁代表的天体系统分别是()A.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可观测宇宙B.可观测宇宙、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C.可观测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D.地月系、太阳系、河外星系、可观测宇宙4.假如影片中的“潘多拉”星球在宇宙中是存在的,那么它可能属于图中的()A.甲乙B.丙丁C.甲丙D.乙丁下图示意月全食发生时太阳、地球、月球的相对位置。读图回答下题。5.下列关于图中天体和天体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月球本身可以发光B.地球属于卫星C.太阳属于恒星D.图中包括三级天体系统2018年1月31日晚,天空中上演了一场万众瞩目的月全食,这是一次“月全食+蓝月亮+超级月亮”的组合亮

3、相,是150年来的首次“超级蓝色月全食”。读下图,完成下面两题。6.“超级月亮”属于()A.星云B.恒星C.行星D.卫星7.(原创)下列选项关于“超级月亮”所处的天体系统中,级别最高的是()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河外星系天文学家研究发现一颗绕昏暗恒星运转的类地行星,距地球仅40光年。它是一个热气腾腾的“水世界”,体积是地球的6倍。据此完成下题。8.“水世界”类地行星所在的天体系统是()A.河外星系B.银河系C.太阳系D.地月系2018年6月1日,某天文爱好者在云南西双版纳观察到火流星划过天际,消失在夜空。读图完成下题。9.图中火流星体原本可能属于()A.绕地球公转的天体B.绕太阳公

4、转的天体C.绕彗星公转的天体D.绕卫星公转的天体题组二太阳系和八颗行星读太阳系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10.(原创)下列关于图中各行星的叙述,正确的是()A.d行星体积最大B.e行星属于远日行星C.a行星有高级智慧生命存在D.e行星公转方向与其他四颗行星不同11.结合该图,分析下列有关太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的b天体属于流星体B.太阳系是太阳和八颗行星共同组成的天体系统C.太阳之所以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主要是因为质量大D.太阳系位于银河系的中心据美国宇航局报道,美国东部时间2019年11月11日发生天文奇观水星凌日,水星在太阳表面看起来像一个黑点。水星是太阳系中最小的行星,当水星运行至

5、地球和太阳之间,三者连成一线,便会产生“水星凌日”现象。据此回答下面两题。12.形成“水星凌日”的天体为()A.行星和恒星B.恒星和卫星C.行星和行星D.卫星和行星13.下列天体中,距离地球最近的是()A.水星B.金星C.月球D.太阳题组三天体存在生命的条件(2021湖北武汉华科大附中月考)“宜居带”是指一颗恒星周围适宜生命存在的理想区域。2017年2月23日,美国航空航天局宣布,在距离地球40光年的一颗恒星(TRAPPIST-1)周围发现了7颗与地球大小相当的类地行星,其中三颗位于“宜居带”内。图1为“TRAPPIST-1系统”示意图。图2中阴影区域为太阳系的“宜居带”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

6、两题。图1图214.图2中位于太阳系“宜居带”内的星球除地球外还有()A.金星B.水星C.火星D.木星15.之所以推测位于“宜居带”内的行星“宜居”,最可能的原因是()A.与中心天体距离适中B.天体表面平坦C.有富含二氧化碳的大气D.有肥沃的土壤电影流浪地球讲述太阳即将毁灭,因此人类开启“流浪地球”计划:第一步,中止地球自转;第二步,将地球推入木星轨道,弹射出太阳系;第三步,地球泊入比邻星宜居轨道,成为比邻星的行星。下图为地球泊入比邻星轨道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三题。16.地球在“流浪”过程中所属的天体类型分别是()A.行星行星行星B.行星卫星卫星C.行星卫星行星D.行星卫星恒星17.由于“流浪

7、地球”计划第一步的成功实施,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将发生巨大变化的是()A.安全的宇宙环境B.适宜的温度条件C.适中的日地距离D.稳定的太阳光照18.下列关于地球泊入比邻星宜居轨道后的推测,不可信的是()A.地球与比邻星距离适中,能保持适宜的温度B.地球表面有坚硬的岩石,能避免星际物质撞击C.比邻星性质较为稳定,能提供稳定的光照条件D.宜居轨道能提供较为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新题素养练题组一八颗行星中的普通行星地球(2021广东深圳高级中学高一上期末)2020年7月10日黎明时分,以“启明星”容貌出现的金星达到年内最亮,成为夜空中最耀眼的星星。读图,完成下面两题。1.()图中箭头显示了行星运动的(

8、)A.轨道平面与地球一致B.自转方向与地球一致C.运行轨道与地球一致D.公转方向与地球一致2.()与地球相比,金星没有生命存在的根本原因是()没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和液态水没有坚硬的表面距日较近,表面温度较高体积和质量很小A.B.C.D.(2021广东深圳实验学校高一上阶段考)2020年6月21日,我国迎来了一次日环食的天象奇观。本次日环食最大的特点就是食分(月亮遮住太阳视直径的比例)达到了0.99以上,太阳整个圆面有超过99%的面积被遮住,只留下一圈金边,这样的日环食也被称为“金边日食”(如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3.()此次日环食的形成所涉及的天体有()星云恒星行星卫星A.B.C.D.4

9、.(改编,)下列各地、月的位置关系图中(非阴影为光照面),与此次日环食形成位置相符的是()(2020江苏南通海安高一上月考)2018年5月21日,嫦娥四号中继星“鹊桥”号成功发射,为嫦娥四号着陆器和月球车提供地月中继通信支持;同年12月8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三号于2013年12月2日凌晨1点30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2013年12月14日成功在月球软着陆,标志着嫦娥三号落月成功!随着“嫦娥奔月”的成功,人类探索月球的脚步将进一步加快。据此完成下面两题。5.()假如人类移居月球生活,下列现象可能发生在月球的有()昼夜现象电闪雷鸣朝霞、晚霞行

10、走如跳远A.B.C.D.6.()在太阳系中,地球不同于其他七颗行星的是()A.表面由固体物质组成B.自西向东围绕太阳公转C.体积巨大,能够吸引住大气D.日地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具有适宜的温度(2020湖北黄冈高一上月考)北京时间2017年4月20日19时41分,中国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图中所示地)顺利发射升空。据此完成下面两题。7.()天舟一号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属于天体()A.在发射架上时B.发射后在大气层中上升时C.发射成功后在太空正常运行时D.任务完成返回地面后8.()与酒泉、太原和西昌三大卫星发射中心相比,天舟一号选择在地发射,主要考虑的是()A.土地成本较低B.晴朗

11、天气较多C.发射纬度较低D.航天基础较好(2021山东师大附中高一上月考)2020年9月25日晚,天空上演了木星、土星和月亮同时出现在夜空中的天文景观,称之为“双星伴月”,如图所示,左侧为土星,右侧为木星,中间是月亮。读图,完成下面两题。9.()关于双星的说法,正确的是()A.与月球的相对位置不变B.均属固态星球C.土星的质量和体积更大D.自转方向相同10.()相对于地球来说,月球更易遭受陨石袭击,其原因是()A.公转速度快B.离小行星带更近C.宇宙环境不安全D.表面无大气层题组二八颗行星中的特殊行星地球(2021湖北沙市中学高一上双周练)“生命宜居带”是指恒星周围适合生命存在的最佳区域。读图

12、,完成下面两题。11.()在图中所示的“生命宜居带”中,可能出现生命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温度条件B.恒星质量C.行星体积D.大气成分12.()如果太阳质量是现在的两倍,那么出现生命的行星应该是()A.金星B.地球C.木星D.天王星(2021浙江东阳中学高一上月考)分析下表,回答下面两题。行星质量(地球为1)体积(地球为1)平均密度(g/cm3)公转周期自转周期四季更替地球1.001.005.511年23时56分有火星0.110.153.931.88年24时37分有13.()下列各项中,火星和地球最接近的是()A.质量B.公转周期C.自转周期D.体积14.()人类探测地外文明对火星情有独钟的

13、原因是()A.因火星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吸引了适合生物呼吸的厚厚大气层B.因火星与太阳之间的距离适中,火星表面温度适宜,存在稳定的液态水C.因火星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D.是八颗行星中自然环境与地球最相近的行星(2020辽宁六校协作体高一上月考)“红月亮”是发生月全食时产生的一种天文现象,它的形成与地球大气的折射、散射作用密切相关。读图,回答下面两题。15.()与地球相比,月球上没有生命存在的主要原因是()A.与太阳距离太近B.宇宙环境不安全C.没有昼夜更替现象D.没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16.()发生月全食时,太阳、火星、地球和月球(注:天体大小、空间距离不按比例)四者的相对位置关系是(易错)(

14、2021辽宁协作校高一上联考)下图为与地球公转轨道相邻的两颗行星的相对位置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题。17.()人类对a星球进行生命探测时,首先查找液态水存在迹象的原因有()存在液态水,说明温度适宜有液态水才能形成云雨现象液态水可以形成多样的地表形态生命起源于海洋,存在液态水是可能存在生命的基本条件A.B.C.D.答案全解全析新题基础练1.B2.C3.C4.A5.C6.D7.C8.B9.B10.C11.C12.A13.C14.C15.A16.C17.B18.B1.B陨石和待发射的航天飞机都在地面上,它们位于地球的大气层之内,故不能称为天体;而哈雷彗星、流星体、月球、星云和恒星等都属于自然天体。天体的

15、判断依据(1)位于地球大气层之外;(2)是一种物质而不是现象;(3)有独立的运行轨道。2.CA选项中木星和海王星为并列关系;B选项中从属关系错误,银河系包含太阳系;D选项中地球与哈雷彗星没有从属关系。3.C读图可知,甲代表可观测宇宙,乙代表银河系,丙代表太阳系,丁代表地月系,故选C。4.A由材料可知,“潘多拉”星球所在的恒星系统距离我们4.4光年,故“潘多拉”星球不属于太阳系和地月系;再结合银河系的直径约10万光年可以判断,“潘多拉”星球属于银河系和可观测宇宙。故选A。5.C月球是卫星,本身不能发光,靠反射太阳光而发亮。太阳属于恒星,地球属于行星。图中包括两级天体系统,即太阳系和地月系。6.D

16、月球所属的最低等级的天体系统为地月系,其中地球属于行星,月球属于卫星。7.C选项中的天体系统中,级别最低的是地月系,最高的是银河系和河外星系,而月球位于银河系中,故C选项正确。8.B根据材料可知,该行星绕昏暗恒星运转,距地球仅40光年,这表明这颗恒星不是太阳,但距离地球、太阳都比较近,因此,它属于与太阳系并列的其他恒星系统,属于银河系。9.B火流星是由于星际空间的流星体在进入地球上空的大气层时,与地球大气摩擦燃烧所产生的光迹,流星体是围绕太阳运动的,故B选项正确。10.C读图可知,图中d为水星,f为金星,a为地球,c为火星,e为木星。图中行星中体积最大的是木星;天王星和海王星被称为远日行星;图

17、中五颗行星中只有地球有高级智慧生命存在;太阳系中所有行星的公转方向是相同的。故C选项符合题意。11.C图中的b天体是彗星;太阳系中的成员很多,不是仅指太阳和八颗行星;太阳系之所以以太阳为中心,主要是因为太阳的质量最大;太阳系不在银河系的中心,它距离银河系中心约2.6万光年。12.A“水星凌日”是水星、地球和太阳组合形成的,水星和地球属于行星,太阳属于恒星,故A选项正确。13.C选项中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月球。14.C读图2,根据太阳系行星分布规律,位于太阳系“宜居带”内的星球除地球外还有火星,其他行星不在“宜居带”内,故C选项正确。15.A图示太阳系“宜居带”内的行星日地距离适中,有适宜的温度

18、条件,因而“宜居”,A选项正确;地形和土壤对生命存在的影响小,B、D选项错误;位于“宜居带”内的行星不一定有富含二氧化碳的大气,C选项错误。16.C第一步为终止地球自转,此时地球是太阳系的一颗行星;第二步,将地球推入木星轨道,此时地球是木星的一颗卫星;第三步,地球成为比邻星的行星。故地球在“流浪”过程中所属的天体类型分别是行星卫星行星。17.B由材料可知,“流浪地球”计划第一步成功实施后,地球将中止自转。此时地球上仍有昼夜现象,但面向太阳的一面温度很高,背向太阳的一面温度极低,地球温度条件不再适宜。18.B即使地球表面有坚硬的岩石也无法避免星际物质撞击,故B项符合题意。关于地外天体撞击地球:地

19、球大气层能保护地球,减轻天体对地表的撞击力度,但无法避免撞击。新题素养练1.D2.C3.D4.A5.D6.D7.C8.C9.D10.D11.A12.C13.C14.D15.D16.A17.C1.D图中箭头显示,太阳系八颗行星的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逆时针),与地球的公转方向相同,D选项正确。2.C地球上存在生命的自身条件是:有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有液态水,有适宜的温度。而金星没有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也没有液态水,距离太阳更近,表面温度更高,故C选项正确。3.D此次日环食是月球遮挡了照向地球的太阳光而形成的,所涉及的天体有太阳(恒星)、地球(行星)和月球(卫星),故D选项正确。4.A日食是由于月

20、球遮挡了照向地球的太阳光而形成的一种自然现象,这种现象形成的前提条件是日、地、月三者恰好或几乎在一条直线上,并且月球要在太阳和地球之间。根据月球和地球的光照面朝向,可以判断出A选项中月球在太阳和地球之间,B选项中地球在太阳和月球之间,B项不能形成日环食;而C、D选项则显示日、地、月三者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故也不可能形成日环食。故A选项正确。5.D月球上没有大气,所以没有大气运动,故电闪雷鸣现象不可能发生;朝霞、晚霞的形成与大气的散射有关,故月球上也不可能发生;由于月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只有一面朝向太阳,故月球上有昼夜现象;由于月球质量比地球小,故引力也较地球小,因此人类在月球上行走如跳远。6.

21、D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的表面都由固体物质组成;太阳系八颗行星都自西向东围绕太阳公转;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使地球周围形成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日地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具有适宜的温度。故D选项正确。7.C天舟一号发射成功后在太空正常运行时属于天体。8.C与酒泉、太原和西昌三大卫星发射中心相比,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最大的优势在于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可以节省燃料和成本。9.D由于木星和土星绕太阳公转,而月球绕地球公转,故双星与月球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木星和土星都呈气态;在太阳系的八颗行星中,木星的质量和体积是最大的;木星和土星的自转方向相同。10.D由于月球质量和体积太小,故其表面没有大气层,当

22、流星体接近月球并掉落到月球表面时,不会发生燃烧,故月球更易遭受陨石袭击。11.A从图中可以看出,恒星的质量越大,“生命宜居带”距离恒星越远,这说明恒星的质量越大,所释放的能量越多,适宜生存的天体应距离恒星越远,由此可以推断出影响“生命宜居带”可能出现生命的主要因素是温度条件。12.C读图,由图中信息可知,恒星质量越大,出现生命的行星距离恒星越远。如果太阳质量是现在的两倍,即太阳位于纵坐标“2”处,那么“生命宜居带”会向距离太阳较远的地方移动,刚好覆盖木星,则此时出现生命的行星应该是木星,故C正确;此时金星、地球位于“生命宜居带”内侧,天王星位于外侧,都不会出现生命,故A、B、D错误。13.C从

23、表中各项数据可以看出,火星和地球最接近的是自转周期。14.D火星与地球的质量和体积相差很大,不能吸引住适合生物呼吸的厚厚大气层;尽管火星距离太阳比地球稍远一点,但火星上没有液态水;尽管火星因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但这却不是火星有可能存在生命的条件;相对而言,火星是八颗行星中自然环境与地球最相近的行星,故人类怀疑火星上可能有生命存在,因此人类探测地外文明对火星情有独钟。15.D没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是月球上没有生命存在的主要原因。16.A由于月球不发光,其亮光来自反射的太阳光,当地球位于太阳和月球之间,且三者恰好或几乎位于一条直线上时,地球就会遮挡太阳光,使得太阳不能照射月球,从而出现月食。

24、故出现月食的前提条件是地球必须位于太阳和月球之间。又由于火星距离太阳比地球更远,所以,火星应位于地球和月球的外侧。结合以上分析,A选项符合题意。 日食、月食的判断地球和月球自身都不发光,都是靠反射太阳光来发亮,而日食和月食分别是月球和地球遮挡了到达地球和月球的太阳光形成的。故一旦形成日食或月食,日、地、月三者恰好或几乎在一条直线上,若地球位于中间,则会遮挡射向月球的太阳光,形成月食;若月球位于中间,则会遮挡射向地球的太阳光,形成日食。17.C有液态水是天体存在生命的基本条件之一,有液态水说明温度适宜,同时由于生命起源于海洋,而a星球距离太阳比地球更远,温度比地球更低,故首先要查找液态水存在的迹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