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新高考】考点6 洋流和气候—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易错题提升练.doc

上传人:九****飞 文档编号:71063757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新高考】考点6 洋流和气候—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易错题提升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新课标新高考】考点6 洋流和气候—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易错题提升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标新高考】考点6 洋流和气候—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易错题提升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新高考】考点6 洋流和气候—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易错题提升练.doc(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考点6 洋流和气候【易错点分析】判断洋流流向及性质(1)判断洋流流向的方法洋流成因法:根据洋流分布与气压带、风带之间的内在联系判断。洋流概念法:等温线凸出的方向就是洋流的流向。洋流性质法:水温低于所经海区的洋流是寒流,水温高于所经海区的洋流是暖流。寒流一般由高纬流向低纬,暖流一般由低纬流向高纬。特定环境法:密度流的流向取决于所在海区的气候特征等地理要素。(2)判断洋流性质的方法暖高寒低:暖流流经海区的等温线凸向高纬海区,寒流流经海区的等温线凸向低纬海区。凸向即流向:洋流流经海区等温线凸出的方向即为洋流的流向。【习题】下图是副热带某海区海水温度立体空间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洋流可能是

2、流经( )A.美国东岸的寒流B.澳大利亚东岸的暖流C.南美洲西岸的寒流D.北美洲西岸的寒流2.若该洋流位于南半球,则它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A.减缓北上海轮航速B.缩小海水污染范围C.降低沿岸地区气温D.增加沿岸地区降水黑海与马尔马拉海之间通过狭窄的水道不断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是以海水为媒介进行的交换。同时,该区域暖水性食肉鱼类每年会定期在黑海和马尔马拉海之间进行季节性洄游。读该区域位置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3.关于黑海和马尔马拉海水体交换及其影响因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表层海水由马尔马拉海进入黑海,盛行风B.表层海水由黑海进入马尔马拉海,密度C.底层海水由黑海进入马尔马拉海,密度

3、D.底层海水由马尔马拉海进入黑海,盛行风4.暖水性食肉鱼类由马尔马拉海游到黑海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我国沿岸流始于渤海湾西部,自北向南有辽南沿岸流(图中)、鲁北沿岸流()、苏北沿岸流()、浙闽沿岸流()等。下图为冬夏季我国沿岸流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题。5.与图示同纬度日本暖流流经海域相比,我国沿岸流流经海域盐度较低是由于()A.降水量少B.河流汇入多C.蒸发量小D.海域较封闭6.苏北沿岸流()A.导致海水等温线向北凸出B.冬季较弱,夏季较强C.受长江入海径流影响显著D.使沿岸地区增温、增湿7.浙闽沿岸流方向随季节变化,其主要原因是()A.日本暖流流向随季节变化B.海水温度

4、随季节变化C.季风风向发生季节变化D.海水盐度随季节变化季风指数是季风现象明显程度的量值,其大小反映一个地区季风环流的强弱程度。下图示意我国东部地区1880-2000年的夏季风指数(A)和冬季风指数(B)距平(距平是某一系列数值中的某一个数值与平均值的差)值曲线。据此完成下列小题。8.下列年份,我国江淮地区伏旱期最明显的是()A.1900年B.1930年C.1960年D.1990年9.19101920年期间,与多年平均状况相比()A.东北地区寒潮频次增多B.西北地区天山雪线偏低C.南方地区羽绒服畅销D.华北地区植物发芽较早10.与1960年相比,1980年黄河()A.结冰期较长,凌汛灾害严重B

5、.含沙量增大,三角洲增长快C.径流量减小,下游断流加剧D.径流量增大,下游洪涝严重1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冻土是指0以下,并含有冰的各种岩石和土壤。多年冻土下界是出现多年冻土的最低海拔,影响其高度分布的因素与雪线相同,主要是温度和降水。积雪对地表土层主要起保温作用,湿润气候条件下降雪量大,积雪厚度大。下图示意多年冻土下界随干湿程度的变化。(1)分析从大陆性到海洋性气候区,雪线变化的原因。(2)用曲线表示北半球多年冻土下界的纬度变化。(3)分析由亚大陆性向海洋性气候过渡时,多年冻土下界上升的原因。答案以及解析答案:1.C;2.C解析:1.本题考查洋流的分布。图中洋流使等温线向北凸出,结

6、合题中选项,该洋流是北半球向北流的暖流或南半球向北流的寒流。南美洲西岸的寒流会导致大洋表层海水等温线向北凸出,C正确;美国东岸的寒流、北美洲西岸的寒流、澳大利亚东岸的暖流均导致等温线向南凸出,A、B、D错误。2.本题考查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由上题分析可知,若该洋流位于南半球,则是向北流的寒流,寒流对沿岸地区的气候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C正确,D错误;寒流向北流,加快北上海轮航速,A错误;洋流会扩大海水污染范围,B错误。答案:3.B;4.B解析:3.本题考查海洋水体交换及成因。黑海周边多条河流为其注入大量淡水,马尔马拉海较封闭,且少淡水注入,黑海盐度比马尔马拉海低,表层密度流由低盐度海区流向高盐

7、度海区,即表层海水由黑海注入马尔马拉海,B正确;两海区之间水体交换不是盛行风引起的,A、D错误;底层海水由马尔马拉海进入黑海,C错误。4.本题考查影响鱼类洄游的因素。暖水性食肉鱼类向温暖海区移动,春、秋季节水温相对稳定,鱼类很少跨区域移动,A、C错误;冬季马尔马拉海纬度相对较低,水温相对较高,鱼类向马尔马拉海游动,D错误;黑海夏季水温高,且汇入黑海的河流流量大,营养物质多,利于鱼类生长,鱼类向黑海移动,B正确。答案:5.B;6.C;7.C解析:5.本题考查影响盐度的因素,主要有纬度、河流、洋流等因素,我沿岸流流经海域由于处于大江大河的入海口,陆地淡水河流带来大量的水量,对沿岸地区海水具有稀释作

8、用,使得盐度较低,B正确;我国沿岸流流经海域与日本暖流流经海区处于同一纬度带上,蒸发量差异不大两者在降水量上差异不明显,全国沿岸流地区海域与外海接壤,据此判断ACD错误,故选B。6.结合图中洋流的流向,苏北沿岸流由北流向南部,有水温低的海域流向水温高的海域,为寒流,对沿岸地区具有降温减湿作用,沿岸地区海水等温线应向南凸出,A错误、D错误;该沿岸流海域冬季受西北季风的影响,西北季风与洋流的流向一直,对洋流具有加强作用,夏季东南季风与洋流的流向相反,对洋流具有阻碍作用,因此该洋流冬季较强,夏季较弱,B错误;该洋流流经长江入海口处流向偏离海岸线,可能是受到长江如海径流量的影响,沿岸洋流流向发生偏转,

9、C正确,故选C。7.浙闽沿岸流流经台湾海峡,冬季和夏季风向发生改变,导致洋流流向发生改变;日本暖流流向固定,海水温度和盐度的季节变化不会改变洋流流向。据此判断,C正确,ABD错误,故选C。答案:8.C;9.D;10.C解析:8.江淮地区伏旱期明显,说明夏季风势力强,夏季风指数距平值为正值。1900年和1990年夏季风指数为负值,夏季风势力弱,故A、D错误;1930年和1960年夏季风指数为正值,夏季风势力强,但1960年的夏季风指数距平值比1930年大,因此,1960年江淮地区伏旱期最明显,故B错误,C正确。故选C。9.A、读图可知,1910-1920年期间,与多年平均状况相比,夏季风指数较常

10、年偏高,冬季风指数较常年偏低,说明夏季风势力强,冬季风势力弱,东北地区寒潮频次减少,故错误;B、夏季风指数较常年偏高,冬季风指数较常年偏低,则西北地区气温偏高,天山雪线升高,故错误;C、夏季风指数较常年偏高,冬季风指数较常年偏低,则南方地区气温偏高,羽绒服会滞销,故错误;D、夏季风势力强,冬季风势力弱,则雨带提前到达北方,导致南旱北涝;北部受冬季风影响时间短,气温偏高,华北地区植物发芽较早,故正确。故选D。10.A.与1960年比,1980年冬季距平值高,说明1980年冬季风势力强,会使气温低,导致结冰期长,但是由于夏季风弱,径流量小,凌汛灾害可能较小,不符合题意;B.与1960年比,1980

11、年冬季距平值高,说明1980年冬季风势力强,夏季风弱,故径流量偏小,含沙量减少,不符合题意;C.与1960年比,1980年冬季距平值高,说明1980年冬季风势力强,夏季风偏弱,会导致径流量小,甚至可能导致下游断流,故正确;D.与1960年比,1980年冬季距平值高,说明1980年冬季风势力强,夏季风弱,故径流量偏小,不符合题意。故选C。11.答案:(1)由大陆性向海洋性气候区过渡,降雪量逐渐增大,冰川补给量增大,雪线高度逐渐降低。(2)如图:。(3)由亚大陆性气候向海洋性气候过渡时,降水量逐渐增大,积雪逐渐变厚,积雪对地面的保温作用逐渐增强。解析:(1)由图可以看出大陆性到海洋性气候区雪线越来越低,而影响雪线的主要因素是气温和降水,同纬度从大陆性到海洋性气候区,降水量由少增多,降雪大量的补给冰川,导致雪线分布的高度降低。(2)影响冻土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气温和降水,总体特征是越往高纬冻土下界海拔越低,而北半球副热带地区降水少,气温也较高,因此雪线最高。(3)气候由大陆性向海洋性过度时,降水越来越多,而冬季降雪对地表土层主要起保温作用,随积雪的增厚,保温作用越来越显著,导致冻土消融,冻土下界上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