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算盘—经理人会计.pdf

上传人:qwe****56 文档编号:71060020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PDF 页数:121 大小:308.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算盘—经理人会计.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1页
金算盘—经理人会计.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算盘—经理人会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算盘—经理人会计.pdf(12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管理精英宣言我是不会选择去做一个普通的人。如果我能够做到的话,我有权成为一个不寻常的人。我寻找机会。但我不寻求安宁。我不希望在国家的照顾下成为一名有保障的市民,那将被人瞬不起而使我痛苦不堪。我要做有意义的冒险。我要梦想,我要创造,我要失败,我更要成功。我绝不用人格来换取施舍;我宁愿向生活挑战,而不愿过有保证的生活;宁愿要达到目标时的激动,而不愿要乌托邦式毫无生气的平静。我不会拿我的自由去与慈善作交易,也不会拿我的尊严去与发给乞丐的食物作交易。我决不会在任何一位大师的面前发抖,也不会为任何恐吓所屈服。我的天性是挺胸直立,骄傲而无所畏惧,勇敢地面对这个世界。所有的这一切都是一位企业家所必备的。金算

2、盘经理人会计企业会计总论会计的职能是过程的控制和观念的总结。一、会计的定义会计是伴随着人们的生产实践而产生的一种活动。最初由于生产力很低下,人们所关心的是生产活动本身,会计只是“生产职能的附带部分”,就是“在生产时间之外附带地把收支,支付日期等等记载下来”。随着生产的发展,生产规模逐渐扩大,生产技术日益复杂,管理要求不断提高,越来越需要会计提供有关经济活动情况,这就使得会计工作越来越重要。这样,会计逐渐从“生产职能中分离出来,成为特殊的,专门委托的当事人的独立的职能”。在我国,“会计”一词远在公元前 1 1 O O 年到公元前 7 7 0 年间的西周时代就出现了。据史料记载,我国古代就有为王朝

3、服务的会计,委托专职官吏,从事会计工作。会计在当时的涵义是:既有日常的零星核算,又有岁终的总合核算,通过日积月累到岁会的核算,达到正确考核王朝财政经济收支的目的。宋朝采用“四柱清册”的方法。“四柱”指旧管、新收、开除、实在,即现时会计术语的期初结存、本期收入、本期付出和期末结存。2 0 世纪初,西方现代复式簿记传入我国,主要在海关、邮政、银行、铁路及大的工商业中使用。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在借鉴前苏联会计模式的基础上,继续使用复式记帐法,结合我国实际,逐步建立了我国会计制度。经过几十年的会计实践,形成了适应我国经济管理要求,指导我国会计实践的一系列会计制度。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对会计也进行

4、了很大的改革,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制定和发布了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以及 1 3 个行业会计制度,于 1 9 9 3 年 7 月 1 日已在全国实施。在国外,早在印度太古共同体中,就有所谓记帐员来登记农业帐目,登记和记录与此有关的一切事项。中世纪意大利城市贸易的发展,为会计的发展创造了重要的条件。1 4 9 4 年,被誉为“现代会计之父”的巴其阿勒发表了算术、几何与比例概要一书,系统地论述了复式记帐法,这是会计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复式记帐和货币计价的广泛使用,是近代会计产生的标志。1 8 1 9 世纪间产业革命的兴起,股份公司的出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对现代会计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

5、响。1 9 3 0 年,美国第一次讨论了会计原则,将会计实践上升到理论,再用来指导实践。加强内部管理的需要,使传统的会计发展成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两个分支。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愈发展,会计愈重要。随着社会生产的日益发展和生产规模的日益扩大,会计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会计从简单地计算和记录财务收支,逐渐发展到利用货币计量来综合地反映和监督经济过程。会计的方法和技术也逐渐完善起来,现在用会计电算化来代替手工操作就是一个例证。更重要的是,利用会计管理经济所发挥的作用日益显著,日益为人们所认识。现代会计的涵义已绝不仅仅是记帐算帐,它的内涵丰富得多。可

6、以这样来表述会计的定义: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也是一项管理活动。它主要是以一定的货币单位作为统一计量标准,对企业、事业和行政等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完整、连续、系统地记录、计算和分析,并对经济活动的进程和结果加以控制和考核,旨在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二、会计的职能会计的职能就是会计在管理经济中具备的功能。马克思把会计的职能概括为“过程的控制和观念的总结”。这一著名的论断,指明了会计的基本职能,即反映和监督的职能。另外,会计还有参与经营决策的职能。会计的反映职能会计的反映职能主要是利用会计本身特有的方法,将复杂的经济活动通过归集、整理、分析,从而形成一系列有效的数据。为管理者提供财务信息。它

7、包含有三层意思:第一,会计主要是从数量方面反映各单位的经济活动情况,通过一定的核算方法,为经济管理提供数据资料。第二,反映职能应包括事前、事中、事后的反映,即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事前反映主要是提供有关预测未来经济活动效果的数据资料,以便于对经营管理做出决策和采取措施;事中反映是通过核算和监督相结合的方法,对日常经济活动进行控制,使其按计划或预期的目标进行;事后反映则是通过算帐、报帐,提供能综合反映经济活动现状的核算指标。第三,会计对实际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要以凭证为依据,要有完整的和连续的记录,并按经济管理的要求,提供系统的数据资料,以便于全面掌握经济活动情况,考核经济效果。会计的监督

8、职能会计监督主要是利用会计资料和信息反馈对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加以控制和指导,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督。会计监督除货币监督,还有实物监督。会计监督的内容,是从本单位经济效益出发,对经济活动的合理性、合法性、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进行的全面监督。会计监督必须根据计划、预算、定额以及各种有关规章制度等,通过对经济业务的核算、分析和检查来实现。会计监督的目的在于改善经营或预算管理,维护国家财政制度和财务制度,保护社会主义公共财产,合理使用资金,促进增产节约,提高经济效益。参与经营决策所谓决策,就是从各种备选方案中选出最优方案,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决策在现代化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正确的决策可以使企业

9、获得最大效益,决策失误将会造成重大损失与浪费。决策必须建立在科学预测的基础上,而预测与决策都需要掌握大量的财务信息,这些资料都必须依靠会计来提供。因此,为企业取得最大经济效益奠定基础的参与决策的职能,是会计的一项重要职能。综上所述,会计作为一种管理活动,作为经济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固有的职能就是反映、监督与参与经营决策,而会计要发挥这些功能,就必须进行预测、计划、记帐、算帐、分析、控制、检查、反馈等各个环节的工作。应当指出,从预测到反馈,各个工作环节综合地体现着反映、监督和参与经营决策的职能,而不是一个工作环节孤立地只和某一项职能相联系。人们对会计职能的认识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生产力的发

10、展,管理水平的提高,我们应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会计的职能,而不能囿于传统的习惯之中。三、会计的对象和任务会计的对象会计的对象就是会计所反映和监督的内容。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会计的对象也不同。在同一社会制度下,各个企业和行政、事业等单位的会计具体对象也不完全一样。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各单位都把会计作为管理经济的基本环节,但各单位的会计对象不尽一样。所以,关于社会主义会计对象的问题应从两方面来说明:一是从各单位的会计对象的共同点,说明社会主义会计的一般对象;一是从各单位会计对象的不同点,说明各单位的会计的具体对象。会计所反映和监督的内容是生产过程。这是对会计对象最一般、最概括的说明。社会主义企业和行政

11、、事业等单位的工作性质和任务虽然有所不同,但它们的许多活动都或多或少地与产品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有关,它们的这些活动都是社会主义再生产过程的组成部分。各单位在社会主义再生产过程中有关产品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方面的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活动,可以用也必须用货币来表现,主要有以下三点:(1)各单位为完成任务取得和占用的物质设备和其他物资通过货币来计价,可以综合反映其取得、占用和增减变化的情况,也便于考核其利用的效果。(2)对各种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耗费,通过货币计价加以综合计算,可以考核各项费用支出情况以及产品成本的形成情况。(3)各单位都要考核其收入与支出情况。企业要计算经营成果,并将其利润进

12、行分配、行政、事业单位要计算经费收支结余情况,考核经费预算执行的结果。再生产过程中财产物资的货币表现,以及货币本身,称为资金。资金是不断地运动的。社会主义的资金运动就是社会主义再生产过程中有关资金的投入、使用、耗费、增值、收回和分配等活动的总称。资金运动贯穿于再生产过程的各个方面。社会主义再生产过程的一般对象就是社会主义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除了“资金运动论”之外,我国会计界对会计对象还有其他不同的表述。有的说会计对象是资金和公共财产的概括;有的说会计存在着双重对象:一是会计所反映和控制的对象,也就是资金运动,包括资金的占用、来源、投入、退出、循环、周转、消费、收回等表现形式;二是会计作为一

13、个信息系统的处理对象。由于各企业、事业、机关、团体等单位在社会主义再生产过程中担负的任务不同,经济活动的具体内容不同,因此具体的会计对象也不同。这里分别就工业企业、商业企业和行政事业等单位的会计对象作一些说明。1.工业企业的会计对象工业企业的会计对象,是工业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工业企业的基本经济活动是生产工业产品,生产过程是工业企业经营过程的中心环节。工业企业的经营过程,即工业企业的再生产过程,就是指以生产过程为中心的供应、生产和销售过程的统一。企业为了独立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必须拥有一定的财产。这些财产的货币表现就是企业的资金。企业从一定来源渠道取得的资金,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随着

14、供、产、销过程的不断进行,经常改变其形态。概括来说就是:从货币资金开始,顺次通过供应过程、生产过程和销售过程,分别表现为储备资金、生产资金、产成品资金以及结算资金等各种不同的形态,然后又回到货币资金。从货币资金开始又回到货币资金的这一运动过程叫作资金循环。由于再生产不断进行所引起的连续不断的资金循环,叫作资金的周转。企业资金的周转,是企业供、产、销过程,或者说是企业再生产过程的综合货币反映。企业资金完成一次循环取得的销售收入,扣除销售税金和成本后是企业创造的利润,它要在国家和企业间进行合理的分配。企业的资金,由于某些原因,也会退出企业的经营过程,不再参加企业的资金周转。工业企业会计对象的具体内

15、容归纳起来就是:(1)由于资金的取得、运用和退出企业等经济活动所引起的各项资金的增减变化情况。(2)在经营过程中各项生产费用的支出和产品成本的形成的情况。(3)企业销售收入的取得和税金的交纳以及利润的形成与利润的分配。2.商业企业的会计对象商业企业的会计对象,就是商业企业在商品流通过程中的资金运动,即商业企业资金的取得、占用、耗费、收回、补偿和分配。商业企业的经济活动主要是组织商品流通,从事商品购销的活动。商品的购销,从实物形态看,它表现为各种商品的买进和卖出,即商品流通的两个阶段;从价值形态看,它表现为资金运动,即在商品购进阶段,表现为货币资金转化为商品资金,在商品销售阶段,表现为商品资金又

16、转化为货币资金。随着商品购销活动的不断进行,这两种资金在购销两个阶段上依次转换其形态,形成周而复始的循环,这两种循环又是交叉进行的,即当一部分货币资金转化为商品资金的同时,另一部分商品资金转化为货币资金;这两种资金在购销两个阶段上的循环周转,在时间上是连续的,在空间上是并列存在的。商业企业的资金周转过程,不仅表现为资金形态的交替转化,同时,还发生各项收入和各项支出,前者称为经营收入,主要是商品销售所获得的收入;后者称为经营支出,如销售商品的购进价,商品流通费支出等。企业已实现的商品销售收入扣除销售商品进价后的剩余部分为销售毛利,销售毛利扣除商品流通费、销售税金以及其他支出后的余额,就是商业企业

17、的利润,应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进行分配。商业企业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归纳起来就是:(1)企业为组织商品流通所取得的资金的增减变动和结存情况。(2)在商品流通过程中发生的成本费用及其他支出。(3)通过商品流通所取得的销售收入和获得的利润及其分配的情况。3.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对象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对象是预算资金的运动,即预算资金的领拨、使用及其结果。各个单位为了开展各项事业活动和执行国家机关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资金,由财政部门或主管部门从国家预算集中的资金中予以分配和拨付。各单位一方面要向财政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按照核定的预算领取经费,同时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取得业务收入,形成单位的资金来源;另一方面,要按照

18、国家规定的用途和开支标准,支付人员经费、工会经费等,并拨付下级所需经费,形成单位的资金运用;其尚未使用的货币资金、库存材料,以及购置的固定资产,形成单位的资金结存。概括地说,在预算资金的活动上,反映为资金来源、资金运用和资金结存三个过程。会计的任务会计的任务是指对会计的对象进行反映和监督所要达到的目的和要求。会计的任务取决于会计对象的特点和经济管理的要求。社会主义企业和行政、事业等单位的会计任务不尽相同。但是,由于各单位的会计对象有许多共同点,经济管理上的要求也有许多共同之处,因此,各单位会计的基本任务也是相同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反映经济情况,提供经济信息,加强经济管理会计工作要正确、完

19、整、及时地记录各项经济业务,提供为经济管理所需要的会计信息。就企业来说,主要是确定有关资金的取得和占用,成本、费用的开支,收入的取得,利润的形成和分配情况,以及资金、成本、费用、利润等计划指标的完成情况等。就行政事业单位来说,主要是关于经费的领用和其他收支的预算执行情况。对表现这些情况的数据资料加以分析,可以了解各单位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从而可以促进各单位改善经营管理,控制和指导经济活动进程,更好地完成计划任务,达到预期的目标。此外,将这些数据资料传递给投资者、债权人、税务部门、主管部门、证券管理机构等外界信息使用者,以便于他们作出正确的决策。2.讲求经济活动的效果,提高经济效

20、益对各单位已经发生的各项收支和经营成果,会计既要随时加以审核、记录和计算,又要定期进行比较和分析,从而提出改进工作的建议,以便挖掘增收节支的潜力。同时,会计还要分析和预测各项增收节支措施的经济效果。由于会计对各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综合反映,对各单位的资金和物资的占用情况以及各项收支和盈亏的情况积累了系统的数据资料,所以就有可能也有必要对各项增产节约、增收节支的措施在实行之前进行全面的经济核算,从本单位和整个国民经济的角度来分析其利弊得失,从而提出能获得最大经济效果的建议和方案。3.对各企业、事业、行政等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维护财经纪律企业和行政事业等单位的经济活动都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财经政策

21、、法令、制度。由于各个单位的经济活动过程,既是执行计划的过程,又是贯彻政策的过程,因此,会计在对各个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反映的同时,必须加强监督。主要是审核各项经济业务是否合规、合法。有无违反国家财政、财务制度和财经纪律的情况。对于违反财政、财务制度和财经纪律的行为,应予以揭露和制止,或向上级主管单位报告,请求处理,并报审计机关。4.保护社会主义公共财产社会主义公共财产是社会主义再生产过程的物质基础。一切企业、事业和行政单位所占用的资金和物资都是社会主义公共财产。各单位所发生的经济活动,都会引起各项资金和物资的增减变动。因此,在对各个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反映和监督的同时,必须记录和计算各项资金和物

22、资的增减变动和结存情况,并监督其安全保管和合理使用。对于浪费、毁坏以及贪污盗窃公共财产的行为,必须及时揭露,并报请有关部门严肃处理。5.处理好各方面的经济关系企业和行政、事业等单位在其经济活动过程中,必须同国家、其他单位或个人发生经济上的联系。各单位在筹集资金、运用资金和分配资金的各项经济活动中,都不可避免地经常与各方面发生经济交往,发生往来结算和分配关系。正确处理这些经济关系,是各单位乃至整个社会经济能够正常运转的重要条件。会计工作必须把帐目计算正确、登记清楚,为正确处理这些关系提供必不可少的依据。四、会计的方法会计的方法是用来反映和监督会计对象、完成会计任务的手段。会计是由会计核算、会计分

23、析和会计检查三个部分所组成的。这三个部分既有密切关系,又有相对的独立性,它们所应用的方法各不相同,因此会计的方法可以分为会计核算的方法、会计分析的方法和会计检查的方法。会计核算的方法是对各单位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完整的、连续的、系统地反映和监督所应用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一系列专门的方法:设置会计科目;复式记帐;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帐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会计分析的方法主要是指利用会计核算资料,进行事先预测或事后说明,考核经济活动的效果,以便改善经营管理的有关方法。会计分析是会计核算的继续和发展。会计检查的方法是指根据会计核算资料,检查经济活动是否合理、合法,以及会计核算资料是

24、否正确的有关方法。会计检查是对会计核算的必要补充。会计核算方法、会计分析方法、会计检查方法三部分共同构成统一的会计方法体系。下面就会计核算的七种方法作一些介绍:设置会计科目会计科目就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按其不同的特点和经济管理的需要,分门别类进行核算的项目。设置会计科目,则是根据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和经济管理的要求,规定分类核算的项目,以便在帐簿中据以开设帐户,记录和积累所需要的核算资料。设置会计科目对于正确运用填制凭证、登记帐簿和编制报表等核算方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复式记帐复式记帐是记录经济业务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对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同时记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有关帐

25、户。采用复式记帐法,既可以通过帐户的对应关系了解有关经济业务的全貌,又可以通过帐户的平衡关系检查有关经济业务的记录是否正确。因此,此法是一种比较完善、科学的记帐方法,为世界各国所普遍采用。目前我国企业会计记帐统一采用借贷记帐法。填制和审核凭证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明,是登记帐簿的依据。对于已经发生或已经完成的经济业务,都要由经办人员或有关单位填制凭证,并签名盖章。按照填制凭证的程序和用途,会计凭证分为原始凭证和记帐凭证。原始凭证,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时取得或填制的,用以记录和证明经济业务的发生或完成情况的原始证据。记帐凭证,是会计人员根据审核后的原始凭证或汇总原始凭证,按照经

26、济业务的内容加以归类,并据以确定会计分录而填制的,作为登记帐簿依据的凭证。会计凭证的审核,主要是对各种原始凭证的审核。各种原始凭证,除由经办业务的有关部门审核以外,最后要由会计部门进行审核。审查的内容:一是所记录的经济业务的合法性;二是凭证填写的内容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记帐凭证的审核,实际上也是对原始凭证的审核。主要是审核凭证的填制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登记帐簿帐簿是用来全面、连续、系统地记录各项经济业务的簿籍,也是保存会计数据资料的重要工具。登记帐簿就是把所有的经济业务按其发生的顺序,分门别类地记入有关帐簿,以便为经营管理提供完整的、系统的数据资料。登记帐簿必须以经过审核的凭证为依据;同时按照

27、规定的会计科目分设帐户,把所有的经济业务分别记入有关帐户;并定期进行结帐,计算和累计各项核算指标;还要定期核对帐目,使帐实保持一致。通过帐簿提供的各种数据资料,是编制会计报表的主要依据。成本计算成本计算是按一定对象,经过汇总、分配,分别归集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费用,确定各核算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专门方法。通过成本计算,可以考核企业对原材料和人工的消耗及其他费用支出是否节约,以便采取措施,降低成本;同时,可以为编制成本计划和产品产销计划提供必要的数据资料,以便加强计划管理。一切实行经济核算制的企业都必须有成本的计算,所以,成本计算方法是广泛应用的一种会计核算方法。财产清查财产清查就是盘点实物,核

28、对帐目,查明各项财产物资和资金的实有数额及占用情况。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种种原因,帐面资料有时同实际情况不相一致,为了做到帐实相符,挖掘财产物资的潜力,加强对财产物资的管理,就必须进行财产清查。在清查中,如果发现某些财产物资和资金的实有数额同帐面结存数额不一致,则应查明帐实不符的原因,作出相应的处理,并调整帐簿记录,使帐存数额同实存数额保持一致,从而保证会计核算资料的真实性。通过财产清查,还可查明各项财产物资的保管和使用情况以及往来款项的结算情况,以便对积压或残损的财产物资和逾期未收回的款项,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清理和加强财产管理,以挖掘物资潜力和加速资金周转。编制会计报表会计报表是以一定的表格形式

29、,对一定时期内帐簿记录内容的总括反映,也就是对编表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活动过程和结果加以综合反映的一种书面报告。编制会计报表就是定期总结日常核算资料,总括反映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通过编制会计报表所提供的核算指标,对宏观和微观经济计划、决策和监督都具有重要作用。编制会计报表是发挥会计在经济管理中的作用所必不可少的重要的核算方法。上述会计核算的各种方法是相互联系、密切配合的,构成一个完整的方法体系。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必须正确地运用这些方法:对于日常发生的经济业务,要填制和审核凭证,按照规定的会计科目进行分类核算,并运用复式记帐法记入有关帐簿;对于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应当进行成本计算;一定

30、时期终了,通过财产清查,核实帐簿记录,在帐证相符、帐帐相符、帐实相符的基础上,根据帐簿记录,编制会计报表。在七种会计核算方法的内在联系中,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帐簿和编制报表是三个主要的、连续的环节,而其他四种专门方法则错综而又紧密地穿插在这三个基本环节中。会计准则概述会计准则,是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一、会计准则的意义和指导思想会计准则的意义会计准则,是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它主要是就经济业务的具体会计处理作出规定,以指导和规范企业的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会计准则最早产生于美国。1 9 3 8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成立了会计程序委员会,向企业推荐公认的会计处理方法。之后,会计程序委员会发展为

31、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会计准则委员会通过制定和发布财务会计准则,指导和规范企业的会计核算。美国的会计准则包括 1 0 0 多条。在美国制定会计准则后,其他的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先后制定和发布了本国的会计准则。如,英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法国、德国、加拿大等国都制定有自己的会计准则。我国的台湾和香港也制定了本地区使用的会计准则。我国的会计准则作为国家法规体系的组成部分由财政部制定和发布,是由我国的国情所决定的。在现阶段,会计准则的重大意义有:(1)规范会计核算的需要。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一直是通过制定分所有制,分部门和行业的会计核算制度来规范企业的会计核算。这种做法是在5 O 年代借

32、鉴前苏联会计方法和经验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是与当时高度集中的产品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在这些会计制度中,不少方面实际上也已经体现了会计准则的要求,但这往往是分散的。在当时情况下,会计制度对于加强企业经济核算,促进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社会经济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有的会计核算管理体制和会计核算模式已不能完全满足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一是原有的会计核算制度是按照所有制形式,按照部门和行业制定的。由于各种所有制和各部门的会计核算制度没有共同遵守的会计准则,各制度中规定的会计方法、会计报表等不一致、不协调,影响了不同所有制和部门企业之间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33、,不利于政府部门进行国民经济宏观管理和调控,也不能满足企业微观经济管理的需要。二是随着我国对外经济联系的不断增加,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愈显必要。因此,有必要制定会计准则,用会计准则来规范和指导各行业、各种所有制单位的会计制度,规范会计核算。(2)确立企业自主权,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我国现行的各种所有制和各部门或行业会计制度的差异,实际上反映着利益分配关系的差别。执行不同的会计制度,可以享受不同的待遇。为了使企业在市场中处于平等竞争的地位,也需要制定会计准则,统一规范各种所有制和各部门的会计制度,以利于各类企业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公平竞争。(3)适应对外开放,实现我国会计国际化的要求。随着我国对外开

34、放的发展,我国的“三资”企业越来越多,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中国在国外投资兴办的企业。无论上述哪一类企业,都涉及到如何按国际惯例来处理会计事务的问题。我国原有的会计核算制度有些内容与国际会计惯例不一致,有的甚至相差很远,原有的会计报表不易为外国投资者所理解,影响企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因此,从促进外商投资和我国会计国际化的要求来看,也有必要制定会计准则。会计准则的指导思想财政部研究和制定我国的会计准则是从 1 9 8 7 年开始的。先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初步设想,经过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几经讨论,数易其稿,最后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部长刘仲藜于 1 9 9 2 年 1 1 月

35、 3 0 日签署第 5 号部长令,发布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准则),自 1 9 9 3年 7月 1日起实施。准则体现了以下指导思想:(1)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在准则制定过程中,贯穿了以国有企业会计核算为主,兼顾多种经济成分会计核算的要求和满足宏观经济调控、微观经济搞活需要的思想。(2)统一领导,分级管理。(3)立足于中国国情,借鉴西方先进的会计理论和方法。(4)尽量与财务、税务制度协调,并保证会计的相对独立性。准则的总体目标我国制定准则的总体目标,就是在 1 9 9 5 年初步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会计准则体系。初步构想,我国的会计准则分为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两个层次。基本准则包括会计核算的一般

36、原则和会计要素准则。具体准则主要就基本经济业务的会计核算处理作出规定,还包括对特殊行业的会计核算作出规定。已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属于基本准则部分。在基本准则之外。还将制定一系列的具体准则,如固定资产会计,外币业务会计等。二、会计准则的总则和一般原则准则是围绕着适合我国各种类型企业的基本会计部分制定的,可以分为总则、一般原则、会计要素准则、财务报告和附则四部分,计 1 0章 6 6条。总则总则部分包括准则的性质、制定依据、适用范围、对会计核算基础工作的要求和会计假定五个方面的内容。1.准则的性质和目的总则第一条明确规定,“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统一会计核算标准,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根

37、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制定本准则。”这就明确指出了准则的性质是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的,是为了保证会计核算质量而设定的。2.准则的适用范围准则是企业的基本会计准则,适用于设在中华人民共 和国境内的所有企业。这也就是说,它不仅适用于国有企业,同样也适用于集体企业、私营企业、个体企业和“三资”企业。就行业而言,国内的工业、交通、商业、供销、物资、外贸、服务、咨询、旅游、建筑安装等行业的企业和事业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的单位都适用本准则。对于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中国投资企业(简称境外企业),总则中规定,它们“应当按照本准则向国内有关部门编报财务报告”。3.对会计核算基础工作的要求总则中规定了对会计

38、核算基础工作的要求,包括:第一,会计记帐采用借贷记帐法,应具备完整的会计凭证、会计帐单和会计报表。第二,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为对象,记录和反映企业本身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第三,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少数民族自治地区可以同时使用少数民族文字。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也可以同时使用某种外国文字。4.会计假定会计核算工作是一种连续处理和登录会计事务的工作,要使会计核算工作有序化、规范化,在处理各次会计事务时做到合情合理,必须有一定的前提条件。缺乏这些条件,会计核算就缺少相应的经济依据,这些条件,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会计假定或会计假设。会计准则的理论,是建立在企业正常经营这一假设之

39、上的,具体有会计主体、会计期间、持续经营和货币计价等四个设定前提。(1)会计主体。准则规定:“本准则适用于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所有企业。”这实质上就是说,凡实行独立核算的企业是会计主体,对企业发生的各项财务收支及其他经济业务进行会计核算。(2)持续经营。准则规定:“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3)会计期间。企业经济活动的连续性决定了会计活动是连续不断的,如何将企业连续的经济活动以阶段成果形式反映出来,及时地为企业、政府及所有者提供企业经济和经营状况的信息,这就涉及到会计期间划分问题。准则规定:“会计核算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帐目和编制会计报表。会计期间分为年度

40、、季度和月份、年度、季度和月份的起汔日期采用公历日期。”(4)货币记帐。在会计核算中,可能涉及到多种货币,由于各种货币单位之间的汇兑率是不断变化的,这就要求企业会计必须确立一种货币单位为记帐用的货币单位,其他所有的货币、实物、债权债务等,都可以通过它来度量、比较和稽核。这一货币单位称之为“记帐本位币”。准则规定:“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帐本位币。”同时还规定:“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企业,也可以选定某种外币作为记帐本位币,但编制的会计报表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准则的一般原则准则的一般原则,是所有企业、行业的会计都应当坚持和做到的。准则在参考国外会计原则,总结我国会计核算方面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将

41、我国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归纳为 1 2 项。这 1 2 项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包括:客观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可比性原则、一贯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明晰性原则、配比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谨慎原则、实际成本核算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重要性原则。1.真实性原则准则规定,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及证明经济业务发生的合法凭证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做到内容真实,数字准确,项目完整,手续齐备,资料可靠。2.相关性原则是要求企业会计核算应当满足各有关方面对会计信息的需要。准则规定,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

42、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3.可比性原则是指企业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核算,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以便于会计信息相互可比。4.一贯性原则要求企业前后一致地采用相同的会计处理方法,不得随意变更。如确有必要变更,应当将变更的情况、变更的原因及其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在财务报告中说明。5.及时性原则要求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6.明晰性原则要求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有效地运用。7.配比原则这是处理收入与成本、费用关系的原则。准则规定,收入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比,一个会计期间内的各项营业收入与其相关联的成本、费用,应当在同一会计期间入帐。8.权责发生制原则这是指

43、在确定收入、费用的入帐时间方面应当遵守的原则。准则规定,应采用权责发生制作为记帐基础。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凡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在当期收付,都不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9.谨慎原则要求企业在会计核算时应当考虑企业风险,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1 0.实际成本核算原则这一原则也称为历史成本原则,是对材料、物资和资产进行估价时适用的一项重要原则。准则规定,各项财产物资应当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物价变动时,除国家另有规定者外,不得调整其帐面价值。1 1.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这一原则要求企业正确区分计入当

44、期损益的支出与计入资产价值的支出,正确反映企业的资产价值和损益情况。1 2.重要性原则这是企业在设置会计科目和设计会计报表时应当遵循的重要原则。这一原则要求企业应当全面核算和反映财务状况和经济成果,对于重要的经济业务,要求进行单独核算反映。三、会计要素准则会计要素准则是指企业在处理会计要素时必须遵循的标准和原则。会计要素也称为会计对象要素,具体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它们是构成会计核算的基础和基本元素。会计要素准则着重于对各会计要素界定及其分类,以指导会计科目的设置。资产资产是指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能够为企业提供未来经济效益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

45、他权利。在会计核算中,资产按照流动性质来分类,一般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和其他资产。1.流动资产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包括现金及各种存款、短期投资、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等。(1)现金及银行存款。包括库存现金、各种银行存款等。准则规定,现金及各种存款按照实际收入和支出数记帐。现金的帐面余额必须与库存数相符;银行存款的帐面余额应当与银行对帐单定期核对,并按月编制调节表调节相符。(2)短期投资。是指各种能够随时变现、持有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有价证券以及不超过一年的其他投资。准则规定,有价证券应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记帐;当期的有价

46、证券收益,以及有价证券转让所取得的收入与帐面成本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短期投资应当以帐面余额在会计报表中列示。(3)应收及预付款项。包括应收票据、应收帐款、其他应收款、预付货款、待摊费用等。在核算中,应当将营业与非营业性应收及预付款项分开核算;对于营业性应收款项和应收票据、应收帐款,可以按国家规定报经批准,提取坏帐准备金,作为应收帐款的减项,在会计报表中应当列示。应收及预付款项应当按实际发生额记帐。各种应收及预付款项应当及时清算、催收,定期与对方对帐核实。经确认无法收回的应收帐款,已提坏帐准备金的,应当冲销坏帐准备金;未提坏帐准备金的,应当作为坏帐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待摊费用应当按受益期分摊,

47、未摊销余额在会计报表中应当单独列示。(4)存货。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者耗用而储存的各种资产,包括商品、产成品、半成品、在产品以及各类材料、燃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各种存货应当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核算。采用计划成本或者定额成本方法进行日常核算的,应当按期结转其成本差异,将计划成本或者定额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各种存货发出时,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个别计价法、后进先出法等方法确定其实际成本。各种存货应当定期进行清查盘点。对于发生的盘盈、盘亏以及过时、变质、毁损等需要报废的,应当及时进行处理,计入当期损益。各种存货在会计报表中应当以实际成本列示

48、。2.长期投资长期投资是指不准备在一年内变现的投资,包括股票投资、债券投资和其他投资。股票投资和其他投资应当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用成本法或权益法核算。债券投资应当按实际支付的款项记帐。实际支付的款项中包括应计利息的,应当将这部分利息单独记帐。溢价或者折价购入的债券,其实际支付价款与债券面值的差额,应当在债券到期前分期摊销。债券投资存续期内的应计利息,以及出售时收回的本息与债券帐面成本及尚未收回应计利息的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长期投资应当在会计报表中分项列示。一年内到期的长期投资,应当在流动资产下单列项目反映。3.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是指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 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

49、保持原来物质形态的资产,包括房屋及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工具器具等。固定资产应当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记帐。在固定资产尚未交付使用或者已投入使用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之前发生的固定资产的借款利息和有关费用,以及外币借款的汇兑差额,应当计入固定资产价值;在此之后发生的借款利息和有关费用以及外币借款的汇兑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应按照同类资产的市场价格或者有关凭据确定固定资产价值。接受捐赠固定资产时发生的各项费用,应当计入固定资产价值。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应当比照自有固定资产核算,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说明。固定资产折旧应当根据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或预计工作量,采用年限

50、平均法或者工作量(或产量)法计算。如符合有关规定,也可采用加速折旧法。固定资产的原值、累计折旧和净值,应当在会计报表中分别列示。为购建固定资产或者对固定资产进行更新改造发生的实际支出,应当在会计报表中单独列示。固定资产应当定期进行清查盘点,对于固定资产盘盈、盘亏的净值以及报废清理所发生的净损失应当计入当期损益。4.无形资产无形资产是指企业长期使用而没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商誉等。购入的无形资产,应当按实际成本记帐;接受投资取得的无形资产,应当按照评估确认或者合同约定的价格记帐;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应当按开发过程中实际发生的支出数记帐。各种无形资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财经金融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