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情动于衷而行于言 第10课 赤壁赋学案 语文版必修1.doc

上传人:随风 文档编号:710268 上传时间:2019-06-0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情动于衷而行于言 第10课 赤壁赋学案 语文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9版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情动于衷而行于言 第10课 赤壁赋学案 语文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情动于衷而行于言 第10课 赤壁赋学案 语文版必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情动于衷而行于言 第10课 赤壁赋学案 语文版必修1.doc(1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第第 1010 课课 赤壁赋赤壁赋有这样一位文人,他满腹经纶,却被一贬再贬;他备受忧患,却能从容淡定并深得其乐。因其卓绝的品行,无论是荒凉的黄州还是蛮俗草莽的儋州,都成了中国文化中耳熟能详的字眼和富有诗意的天堂。他就是苏轼。苏轼不幸,被贬到了赤壁;赤壁有幸,因有了苏轼。于是,那一缕清风、一轮明月和浩淼江水,被传唱了千年。百善孝为先,这是民族历史上的佳话。要做一个好人,一个善良的人,一个成功的人,首先就要做到孝。失去了孝,就好比人失去了心脏,只有一具躯壳立于世上,失去了生命的价值,更何谈顶天立地闯出一番天地。李密,在亲情与忠臣之间做着艰难的抉择,最终,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孝

2、”的乐曲。亲情是润物的细雨,醉人的春风;亲情是厚重的抚摸,神情的凝望;亲情是一缕阳光,一泓清泉什么能见证亲情?也许是一句深情的问候,也许是一个深情的眼神。 “明文第一”的归有光先生,却能借一间小屋,见证家族的百年兴衰;以一篇短文,记载三代人的梦想。亲情,使这篇散文不事雕饰而自然动人。在中国书法史上,有一幅绝世珍品,它就是王羲之书写的兰亭集序 。传说它被唐太2宗李世民带入了墓中。我们在责怪这位自私的皇帝的同时,还能感到一丝欣慰,因为尚有唐朝书法家欧阳询、褚遂良等摹写的兰亭帖流传于世。我们在鉴赏书法美的同时,也不可忘了欣赏其文描写的兰亭胜景,品味作者在景中寄寓的人生哲理。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

3、)壬戌( ) (2)窈窕( )(3)桂棹( ) (4)嫠妇( ) (5)愀然( ) (6)江渚( ) (7)蜉蝣( ) (8)枕藉( )(9)横槊赋诗( ) (10)山川相缪( )(11)酾酒临江( )二、识记文中基础知识1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1)凭虚御风:_(2)遗世独立:_(3)不绝如缕:_(4)正襟危坐:_(5)沧海一粟:_(6)杯盘狼藉:_(7)逝者如斯:_2写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义(1)徘徊于斗牛之间古义:_ 今义:我国民间使牛与牛相斗的一种习俗。西班牙斗牛是一种人和牛相斗的娱乐活动。(2)白露横江古义:_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在 9 月 7、8 或 9 日。(3)凌万顷之茫然古义:_今

4、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失意的样子。3(4)歌窈窕之章古义:_今义:(女子)文静而美好;(妆饰、仪客)美好;(宫室、山水)幽深。(5)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古义:_今义:美貌的女子。3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1)如Error!(2)属Error!(3)固Error!(4)逝Error!4掌握下列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并写出其含义(1)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_ (2)正襟危坐:_(3)西望夏口,东望武昌:_ (4)侣鱼虾而友麋鹿:_(5)方其破荆州:_ (6)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_ (7)下江陵,顺流而东也:_ 5写出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1)之Error!(2)而Error!(3)

5、于Error!(4)其Error!6写出下列句式类型4(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_(2)凌万顷之茫然:_ (3)渺渺兮予怀:_ (4)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_(5)而今安在哉:_ (6)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_ (7)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_ (8)客有吹洞箫者:_ (9)而又何羡乎:_ 7翻译下列文中的句子 (1)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译文:_ _(2)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译文:_ _(3)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译文:_ _三、名言警句1课文名句(1)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2

6、)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3)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4)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5)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52课外名句(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2)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定风波(3)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苏轼赠刘景文(4)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一、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含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

7、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 。作为诗人,与宋代著名诗人黄庭坚并称“苏黄” ;作为词人,开辟了豪放词风,与杰出词人辛弃疾并称“苏辛” ;作为书法家,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著有东坡全集 东坡乐府 。二、背景展示宋代的黄州即今天的湖北黄冈,因为那儿有一山崖陡峭如一面墙壁,所以这座山崖也被称为赤壁。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苏轼遭受政治迫害,被贬谪到黄州已经两年了。他曾站立在江边的赤壁之上,眺望如画的江山,唱出了“大江东去”的豪放歌声。他在七月十六日这个幽静的夜晚,驾舟畅游于赤壁之下的长江,写下了千古名作赤壁赋 。三、文学常识1壬戌:古代采用天干地支的纪年方法,把天干和地支按照一定

8、的顺序而不重复地搭配起来作为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代号之一。天干(10 个)的排列顺序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12 个)的排列顺序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60 年一个循环,故有“六十甲子”的说法。2既望:农历望日之后的第二天,即农历十六日。望,农历每月十五日。3斗牛:指天上的斗宿和牛宿。斗,南斗。牛,牵牛。文白对照壬戌 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壬戌年的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和客人在赤壁之下泛舟游览。Error!Error!清风徐 来, 水 波不兴。 举 酒 属 客, 清风徐徐吹来,江面上水波不起。我举起酒杯,劝客人共饮,

9、Error!诵明月之诗, 歌窈窕之章。 朗诵“明月”诗里“窈窕”这一章。Error!Error!少 焉,月 出于东山之上,徘徊 于斗 不多一会儿,月亮从东山上升起,徘徊在斗宿6牛之间。 和牛宿之间。少焉:不多一会儿。斗牛:指天上的 斗宿和牛宿。斗,南斗。牛,牵牛。白 露横 江, 水光 接天。纵 一苇之所如, 白茫茫的水气笼罩着江面,水上浮光远接天边。我们任凭小船漂去,Error!凌 万顷之茫然。 在茫茫无边的江面上漂浮。Error!浩浩乎 如凭 虚御风, 而不知 浩浩荡荡地像凌空驾风而去,却不知其所 止;飘飘乎如遗 世 独立, 到什么地方才能停止;飘飘然像独立于人世之外,成为Error!羽化而

10、 登 仙。 神仙而飞入仙境。Error!于是 饮 酒 乐 甚, 扣 舷 而歌之。 于是,我们喝着酒,感觉快乐极了,边敲着船舷边唱起歌来。歌 曰:“桂 棹兮 兰 桨, 击 空 明 兮 歌词说:“桂木做的棹啊,木兰做的桨,桨划开清澈的江水,Error!溯 流 光。 船在月光浮动的水面上逆流而上。Error!渺 渺 兮 予 怀,望 美人 我的心想得很远很远啊,眺望那个兮 天 一方。” 美人啊,美人却在天的那一边。”渺渺:悠远的样子。美人: 借指内心思慕、向往的人。客 有吹洞箫 者, 倚 歌 而 和 之。 有位吹洞箫的客人,按着歌的声调和节拍吹奏应和。洞箫:原指无底的排箫。箫管上下直通,所以 说“洞”

11、。后来代指直吹的单管箫。倚:随,循。其 声呜呜 那箫声呜呜然,如 怨 如 慕,如 泣 如诉, 余音 袅袅,不 咽咽,像怨恨又像思恋,像啜泣又像倾诉,余音婉转悠长,像绝 如 缕。舞 幽 壑 之潜 蛟,泣孤舟 细丝一般延绵不绝。使潜伏在深谷水中的蛟龙起舞,使孤舟Error!之 嫠妇。 中的寡妇哭泣。Error!苏子 愀 然,正 襟 危 坐 而 问 客曰: 我的神色也忧愁起来,理好衣服,端正地坐着,向同伴问道:“何 为其 然 也?” “曲调为什么这样悲凉呢?”愀qio然:忧愁的样子。 正:整理。危:正,端正。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客人说:“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操的诗

12、句吗?西望 夏口, 东望武昌,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向西可望见夏口,向东可望见武昌,山盘水绕,一片苍翠,7Error!此非 孟德之困于周郎 者 乎? 这不是曹操被周郎打败的地方吗?中的诗句。乌鹊,喜鹊。夏口:地名。在今湖北武昌。武昌:今湖北鄂州市,在黄州对岸。苏轼称那里“山水佳绝” 。缪(lio):盘绕。孟德之困于周郎:指公元 208 年,周瑜在赤壁之战中击败曹操军队。周郎,周瑜。周瑜做中Error!方其破 荆州,下 江陵, 攻占江陵,当曹操夺取荆州,顺流 而东也, 舳舻 千里,旌旗 蔽 空, 顺长江东下的时候,首尾相连的船只相接千里,旌旗遮蔽天空,酾酒 临江, 横 槊 赋诗,固 一世之 雄

13、也, 他面对大江饮酒,横执着长矛吟诗,本是一位盖世英雄,Error!而 今安在 哉? 然而如今在哪里呢?降曹操。当时荆州管辖地区湖北、湖南一带,治所在今湖北省襄樊市襄阳。下江陵:刘琮投降曹操以后,曹操又击败刘备于当阳之长坂,攻占江陵。江陵,今属湖北省荆州市,当时属荆州辖区。舳舻(zh l):指首尾相连的船只。舳,船Error!况 吾 与 子渔樵于 何况我和你在江边江渚之上,侣鱼虾 而友 麋鹿,驾 一叶之扁 舟, 捕鱼砍柴,以鱼虾麋鹿为伙伴和朋友,驾着一只苇叶般的小船,举 匏 尊 以 相 属。 寄 蜉 蝣 于 天地, 举起粗陋的酒器互相劝饮。寄托蜉蝣一样的生命在天地之间,Error!渺 沧海 之

14、一 粟。 渺小得像大海里的一颗米粒。Error!Error!哀 吾 生 之须臾,羡 长江 之无穷 。挟 飞 哀叹我们生命的短暂,羡慕长江流水的无穷无尽。希望仙 以遨游,抱明月 而 长终。 同神仙结伴遨游,同月亮一起永远存在。须臾:片刻。 挟:带。知 不可乎 骤 得,托 我知道这些想法不可能多有所得,只好把自己的无奈遗响 于 悲 风。” 通过箫声寄托在这悲凉的秋风中。”遗响:余音。指箫声。 悲风:悲凉的秋风。苏子曰:“客 亦知 夫水与月 乎? 逝者 我说:“客人你知道那江水和月亮吗?流去的水如 斯, 而 未尝往也; 盈 虚 像这样不断地流去,而整条江却不曾流走;时圆时缺的月亮8者如 彼 ,而 卒

15、莫 消长也 。 像那样不断地圆缺,却最终一点没有增减。逝者如斯:语出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 斯夫!不舍昼夜。”盈虚:盈,满;虚,缺。卒:最终。盖 将自其变 者而观之, 则 天 如果从那变动的一面看,那么天地间万物地曾 不能 以 一瞬 ;自其不变 者而观之, 连眨眼的工夫都不到就过去了;如果从不变的一面来看,则 物 与我 皆 无 尽也,而 又何羡 乎! 那么万物和我们都是永不消失的,我们又羡慕什么呢!盖:句首副词,表示推测。曾:表强调语气。一瞬:一眨 眼。何羡:倒装,即“羡何”,指上文的“羡长江之无穷”。且夫天地之间,物 各 有主, 苟 非 吾之所有 , 至于天地之间,万物都有各自的主宰

16、,假如不是我所有的东西,虽 一 毫 而 莫 取。 即使一丝一毫也不敢取用。且夫:发语词,表 另起一个话头。惟 江上之清风, 只有江上的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 得 之而为声,目 遇 之而 成色, 和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到的成为声音,眼睛看到的成为美景,取 之 无 禁, 用 之 不 竭,是 造物者之 无尽 取用它们没有人禁止,享用它们无穷无尽,这是自然界无穷无尽Error!藏 也,而吾与子之 所 共食。” 的宝藏,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的。”Error!客 喜 而笑, 洗 盏 更 酌。 肴 核既 客人高兴地笑起来,于是洗净酒杯重新斟酒。菜肴和果品都已尽,杯 盘 狼 籍。 吃光,酒杯盘碟杂乱地摆着。肴核:菜

17、肴和果品。核,水果。狼 籍j:零乱。今写作“狼藉”。相与枕 藉乎 舟中, 不知 东 方 之 既白。 大家互相枕着对方睡在船里,不知不觉东方已经露出白色天亮了。枕藉ji:枕着睡觉。既白: 已经露出白色指天明了。下列对课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投入大自然的怀抱之中,尽情领略其间的清风、白露、高山、流水、月色、天光之美。这是正面描写泛舟游赏景物。B一曲洞箫,凄切婉转,其悲切低回的音调感人至深,致使作者的感情骤然变化,由欢乐转入悲凉,文章也因之波澜起伏,文气一振。9C主人以“何为其然也”设问,客人以赤壁的历史古迹作答,客人的回答表现了一种浪漫主义思想,

18、这是苏轼借客人之口流露了自己思想中积极进取的一面。D第四段是苏轼针对客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而陈述自己的见解,以宽解对方,实则也是宽慰自己。这里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1第一段写作者开始游赤壁时的情景,此时景色如何?作者有哪些活动?作者的心情如何?答: _ _2朗读第二段思考:面对同样的明月清风、良辰美景,主与客的感情有何不同?请找出文中相应的语句作答。答: _ _3朗读第三段思考:客为什么面对明月清风、良辰美景却奏出充满哀伤的音乐?答: _ _4朗读第四段思考:针对客所发出的人生悲叹,苏轼是如何说服客的?这体现了苏轼怎样的人生态度?答: _ _争论话题 赤壁赋中的苏轼和客人在对待人生逆境

19、时的心态是不一样的。随遇而安、自足自乐是一种超然的人生,但也可看作是一种不思进取的消极逃避。 “人生不如意事常十有八九” ,面对生活的逆境,到底是积极挑战、不懈追求,还是安于现状、知足常乐?还需要做出恰当的抉择。辩论题目甲方观点: 面对人生逆境,要敢于挑战。甲方辩词: _ _乙方观点: 面对人生逆境,要随遇而安。乙方辩词:_ 10_1课本素材点击文本身处逆境,豁达乐观谪居黄州期间,凄风苦雨中的苏轼泛舟赤壁,在清风、明月之中超越了“望美人兮天一方”的失意和“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悲伤,参悟了水与月的辩证法,捕捉到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20、的生命本真,最终彻底顿悟到“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多么开阔的胸襟!多么旷达的精神!跳出心灵炼狱的苏轼开始尽情享受“清风” “明月”苏轼不因遭受政治迫害而萎靡消沉,而是寄豪情于山水,荡胸臆于自然。身处逆境而豁达洒脱,随缘自适,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理性地对待生活。面对生活中的坎坷,我们也要用乐观驱散阴霾,用旷达解读挫折,永远保持理智与乐观。运用示例 苏轼看见了风。这个曾经辉煌的文人,因“乌台诗案”而开始落魄,流落四方,辗转难安。在赤壁的月夜,他心灰意懒,看“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 ,做他那个神鹤翩跹而舞的梦。面对如江水般深沉的失意,他看见风在山顶呼啸,盘旋,

21、然后带着撕心裂肺的阵痛穿越漆黑的荆棘林。刹那间,他心中郁结的块垒、缠绕的苦痛随风而散。挫折、痛苦,唯有忘记。顿悟。于是他逍遥红尘,寄情山水,最终名垂千古。只是,那夜的风,已遗落于岁月,无人见得他的多情造就了他的豪放,他的豪放造就了他的豁达,他的豁达造就了他的“风雨任平生”的大境界。他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2课外素材李文波:南沙守礁 97 个月李文波,男,48 岁,山东平度人,中国海军南海守礁士兵。李文波 21 岁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当年入伍,三年后赴南沙永暑礁守礁。20 多年来,他先后 29 次赴南沙执行守礁任务,累计守礁 97 个月,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军内外气象部门提供水文气象数

22、据 140 多万组,创造了国内守礁次数最多、时间最长、成果最丰的纪录,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高度评价。长期在恶劣的环境下生活,李文波的身体大不如从前,风湿病越来越重,但他仍然坚持一次不落地守礁,还经常顶替战友。除了坚守岗位,李文波还不断创新,为守礁工作总结经验,编写教材。他设计出了南沙第一套水文气象月报表程序,还编撰完成了海洋水文气象11观测教材 。为了守礁,李文波亏欠家里太多。他在新婚 5 天后回到南沙,20 多年来,与妻子真正在一起的时间不到 3 年。2003 年 4 月,李文波第一次回到老家,才知道母亲已经卧病在床3 年。 2005 年 9 月,母亲病危,李文波回到老家陪伴母亲仅十天,

23、就接到执行南沙守礁的命令,在前往南沙的舰艇上,他接到了母亲病逝的消息,一个人长跪在甲板上向着北方失声痛哭。李文波说:“南沙守礁是我一生的荣耀,就算下辈子坐轮椅,也没什么后悔的!”选材感言 二十年的坚守,你站成了一块礁石,任凭风吹浪打,却只能愧对青丝白发。你也有梦,可更知肩上的责任比天大。你的心中自有一片海,在那里,祖国的风帆从不曾落下。乐观坚守,是李文波精神的核心支柱。请你思考 你觉得该素材能运用到哪类话题文章中?_ _核心亮点:写法、语言一作文命题: 请根据你对苏轼的了解,结合苏轼的人生经历及其思想境界,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作文。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不限。先读佳作苏轼的赤壁风飘飘,

24、水潺潺,掸掸这一路素衣风尘,驾一叶扁舟,于清秋的黄昏,残阳如血,苍海如幕,(1)来到这古战场赤壁。心中沉浸着如此的哀闷,漫想:那“乌台诗案”的苦楚,那皇帝谪贬的敕令,那洛阳亲友的牵念。(5)于是黄州成了苏轼的落脚地,赤壁成了苏轼的赤壁。他想起了周瑜。 “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2)他问自己,难道自己不正是那东吴的都督吗?满腹经纶,胸中有的是治国平天下的笔墨,而此时,面对这一片漫漫江水,他陷入了沉思。他的思绪像长了翅膀似的,继续飞扬,斟一杯酒,临江而酾,是祭奠那死去的英雄,也是祭奠自己的往昔。是啊!他清醒了:“哀吾生之须臾”倒不如“托遗响于悲风” ,取山水之色

25、,听江上清风之歌唱。(4)他不再悲观,不再耿耿于怀。后来,他用自己的行动证实自己的顿悟。他在黄州兴修水利,奖励耕织,浅廉从政。黄州的百姓感念这位父母官,后来修了一祠庙来纪缅这一伟大的文人,知心的父母官。文学12的殿堂里永远可以听见赤壁赋华美的乐章。余秋雨先生在东坡突围中呼“苏轼选择了赤壁,赤壁也成全了苏轼” 。是啊!这一路艰辛,这一路坎坷,这一路无奈。苏轼没有消沉,没有失落。他永远也不会去吟唱那软绵绵的情诗与愁苦。“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只属于李清照的小女子。“杨柳岸,晓风残月” , “竟无语凝噎”只适合柳三变的多愁善感。“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忧虑只为李后主吟唱。(3)苏东坡是关东大

26、汉,他只吟“大江东去”的豪迈,他只唱“千古风流人物”的激昂。赤壁记载了苏东坡的崛起。赤壁沉淀了苏东坡的不屈。赤壁诉说着苏东坡的豪迈与诗情不朽。赤壁只为苏轼而光芒四射。赤壁,只属于苏轼。(6)思悟亮点1写法灵活(1)第段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提示 以清秋的残阳、沧海为背景,渲染了古赤壁的肃穆、庄严的氛围,表达了对古战场的敬慕之情。(2)第段画线的句子引用了苏轼哪首词中的句子?引用这句话有何作用?提示 引用了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句子。表达了苏轼渴望建功立业的情感。(3)第段写李清照、柳三变、李后主有何用意?提示 这三个人的词都属于婉约派词风,和苏轼的豪放派词风形成对比,印证了上文“他永远也不会

27、去吟唱那软绵绵的情诗与愁苦”的观点。2语言优美(4)第段中的这几句话与课文中的相关语句相比,体现了怎样的语言效果?提示 化用手法。把原诗文名句变化运用,能使语言形式更加灵活多变,文采斐然。(5)第段中的画线句子具有怎样的语言表达效果?提示 排比句,在内容上概述与苏轼相关的人生经历;在结构上引出下文“黄州成了苏轼的落脚地,赤壁成了苏轼的赤壁” ,自然点题。(6)文章结尾的五个抒情议论段在回扣苏轼在文学史上具有杰出贡献的主题的同时,在语言方面体现出了哪些表达技巧?提示 a排比手法,使语气激昂,气势强烈。b.采用短句形式,使文章富有节奏感和音韵美,读起来朗朗上口。13答案精析答案精析语言知识积累一、

28、(1)rn (2)tio (3)zho (4)l (5)qio (6)zh (7)yu (8)ji (9)shu (10)lio (11)sh二、1(1)凌空驾风而去。(2)遗弃人世,超然于物外而无牵无挂。(3)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4)理好衣服,端正地坐着。(5)大海里的一颗谷粒,形容非常渺小。(6)杯盘等放得乱七八糟,形容宴饮后桌上凌乱的样子。(7)形容光阴如流水一去不返。2(1)指天上的斗宿和牛宿。斗,南斗。牛,牵牛。(2)指白茫茫的水气。(3)旷远的样子。(4)出自诗经陈风月出的第一章。(5)文中借指内心思慕、向往的人。3(1)到去/好像/比得

29、上/按照(2)劝酒/劝酒/通“嘱” ,嘱咐/隶属/亲属/类(3)本来/险固/使动用法,使稳固/顽固(4)流逝/通“誓” ,发誓/去,消失/跑4. (1)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起舞;使哭泣(2)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正(3)名词作状语,向西;向东(4)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伙伴;以为朋友(5)形容词用作动词,占领(6)名词用作动词,捕鱼砍柴(7)名词用作动词,攻占;向东进军5(1)助词,的/助词,的/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代词或助词,无意义/助词,无意义/助词,不译/代词,这些景象/代词/音节助词/代词,代“歌”/动词,到,往/定语后置的

30、标志(2)连词,表转折/连词,表转折/连词,表修饰/连词,表修饰/连词,表修饰/连词,表修饰/连词,表顺承/连词,表顺承/连词,表顺承/连词,表并列(3)介词,在/介词,从/表被动/介词,在14(4)代词,它,指“一苇” ,小船/代词,那/代词,指箫声/代词,他,指曹孟德6(1)介宾短语后置句 (2)定语后置句 (3)主谓倒装句(4)被动句 (5)宾语前置句 (6)判断句 (7)介宾后置句 (8)定语后置句 (9)宾语前置句7(1)有位吹洞箫的客人,按着歌的声调和节拍吹奏应和。那箫声呜呜咽咽,像怨恨又像思恋,像啜泣又像倾诉,余音婉转悠长,像细丝一般延绵不绝。(2)本是一位盖世英雄,然而如今在哪

31、里呢?(3)(希望)同神仙结伴遨游,同月亮一起永远存在。整体感知C “表现了一种浪漫主义思想”分析不当,应该是“表现了一种虚无主义思想和消极的人生观” 。课堂互动1(1)景色:皓月当空,碧水万顷,月光朦胧,清风徐徐,景象澄澈,如梦境一般。(2)活动:友人相聚,泛舟江上,畅饮美酒,咏诗诵文,迎风赏月。(3)心情:舒畅飘逸,飘飘欲仙,超然物外,陶醉于良辰美景。2(1)主乐。 “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2)客悲。(洞箫声)“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3(1)无枝可依之叹。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暗含着“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感叹。(2)英雄不再之慨。 “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3)人生无常之悲。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4(1)从“变与不变”的角度来阐发观点。从“不变”的角度来看,人生是可以永恒存在的;从“物各有主”的角度,提出“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即要顺其自然。(2)体现了苏轼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 “吾与子之所共食” ,多么达观。问题争鸣(提示)两个观点各有其人生哲理,如何选择应看每个人的心态。但年轻人还是要正视逆境,敢于挑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