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光学 期中复习.ppt

上传人:hyn****60 文档编号:70980473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3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用光学 期中复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应用光学 期中复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应用光学 期中复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用光学 期中复习.ppt(1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应应 用用 光光 学学期期 中中 复复 习习第一章第一章 小结小结几何光学的基础:几何光学的基础:1、基本概念基本概念:可见光、单可见光、单/复色光、光线、光束、波面、法线等复色光、光线、光束、波面、法线等2、基本定律基本定律:直线传播、折射与反射直线传播、折射与反射、独立传播、可逆性原理、独立传播、可逆性原理3、费马原理、马吕斯定律、费马原理、马吕斯定律(了解内容)(了解内容)成像:成像:1、完善像的定义及完善成像条件完善像的定义及完善成像条件2、光路中的基本概念与符号规则光路中的基本概念与符号规则 光路计算及公式光路计算及公式a.球面球面平面平面b.宽光束实际光线宽光束实际光线近轴光线近轴

2、光线 (球差)(球差)(高斯像、物像共轭)(高斯像、物像共轭)c.折射折射反射反射(反射(反射-折射定律;成像公式、放大率公式、拉赫不变量)折射定律;成像公式、放大率公式、拉赫不变量)d.单个球面单个球面共轴系统:共轴系统:过渡公式(近轴过渡公式(近轴宽光束)、成像放大率宽光束)、成像放大率1、光路计算的思路:、光路计算的思路:近轴条件近轴条件阿贝不变量阿贝不变量拉赫不变量拉赫不变量c.近轴区域近轴区域:单个球面成像单个球面成像近轴条件:近轴条件:利用三种放大率分析利用三种放大率分析成像特性:成像特性:。折射球面镜折射球面镜拉赫拉赫不变量不变量阿贝阿贝不变式不变式反射球面反射球面 d.d.共轴

3、球面系统的共轴球面系统的过渡公式过渡公式 对整个系统,对整个系统,拉拉赫不变量始终是恒定值赫不变量始终是恒定值 共轴系统的反射成像放大率(近轴区)共轴系统的反射成像放大率(近轴区)第二章第二章 小结小结理想光学系统理论:理想光学系统理论:1、基本概念基本概念:理想光学系统、共轭、共线成像等理想光学系统、共轭、共线成像等2、共轴理想光学系统成像性质共轴理想光学系统成像性质3、基点与基面基点与基面:焦点焦点/面、主点面、主点/面、节点(包括物像两方)面、节点(包括物像两方)物物像关系:像关系:1、图解法求像图解法求像:典型光线、基点基面性质(课上例题)典型光线、基点基面性质(课上例题)2、解析法及

4、应用解析法及应用:牛顿公式、高斯公式牛顿公式、高斯公式 理想光学系统的组合(两光组)理想光学系统的组合(两光组)解析法解析法公式公式2)高斯公式:)高斯公式:1)牛顿公式:)牛顿公式:系统两焦距之间的关系:系统两焦距之间的关系:物像空间介质相同:物像空间介质相同:系统两焦距之间的关系:系统两焦距之间的关系:物像空间介质相同:物像空间介质相同:两光组的组合公式两光组的组合公式1 1、各光组间相对位置的表示:、各光组间相对位置的表示:2、两光组组合的参数计算:、两光组组合的参数计算:像方焦点:像方焦点:物方焦点:物方焦点:像方像方主主点:点:物方主点:物方主点:1 1、各光组间相对位置的表示:、各

5、光组间相对位置的表示:典型光学系统典型光学系统:(了解(了解基本的基本的光路特点、成像特性光路特点、成像特性等等)照相系统:照相系统:远摄型、反远距型(筒长、工作距离、焦距)远摄型、反远距型(筒长、工作距离、焦距)望远系统:望远系统:无焦系统、工作原理无焦系统、工作原理显微系统:显微系统:工作原理工作原理公式与习题应用一一、平面镜平面镜 唯一能成完善像的光学元件唯一能成完善像的光学元件1 1、平面镜成像特性:、平面镜成像特性:物像相对于平面镜对称分布、虚实相反。物像相对于平面镜对称分布、虚实相反。对称性:反射对称性:反射奇次奇次成成镜像镜像,反射,反射偶次偶次成成一致像一致像。2 2、平面镜的

6、旋转特性:、平面镜的旋转特性:3 3、双平面镜、双平面镜 双平面镜的成像:双平面镜的成像:连续一次像连续一次像(一致像)(一致像)双平面镜对光线的双平面镜对光线的方向变换方向变换:第三章第三章 小结小结二、二、平行平板平行平板1 1、成像特性:、成像特性:无焦系统无焦系统侧向位移:侧向位移:轴向位移:轴向位移:(非完善成像)(非完善成像)位移位移成像成像:2、等效光学系统、等效光学系统 实际实际像面的位置像面的位置 等效空气平板等效空气平板的厚度的厚度近轴条件近轴条件:(完善成像)(完善成像)三、三、反射棱镜反射棱镜1 1、基本概念基本概念:光轴、工作面、棱、主截面光轴、工作面、棱、主截面3

7、3、棱镜系统的成像方向判断棱镜系统的成像方向判断:沿光轴(光传播)方向的坐标轴沿光轴(光传播)方向的坐标轴方向不变;方向不变;垂直于主截面的坐标轴垂直于主截面的坐标轴屋脊面个数;屋脊面个数;平行于主截面的坐标轴平行于主截面的坐标轴反射面个数(屋脊反射面个数(屋脊*2 2)。)。2 2、四类棱镜的基本特点四类棱镜的基本特点:以简单棱镜、屋脊棱镜为主。以简单棱镜、屋脊棱镜为主。复合棱镜:分光、分色棱镜复合棱镜:分光、分色棱镜4 4、反射、反射棱镜的等效作用:棱镜的等效作用:平面镜平面镜+平行平板平行平板(等效厚度等效厚度L)四、折射棱镜与光楔四、折射棱镜与光楔1 1、折射棱镜的、折射棱镜的偏向角偏

8、向角:2 2、光楔的工作原理:、光楔的工作原理:双光楔双光楔 1 1)测量微小角度:)测量微小角度:2 2)测量微小位移:)测量微小位移:偏向角取极值的条件:偏向角取极值的条件:一、一、光阑光阑1、孔径光阑:孔径光阑:入瞳、出瞳入瞳、出瞳(轴上物点的成像张角比较法)(轴上物点的成像张角比较法)*光学系统的物(像)方孔径角:光学系统的物(像)方孔径角:轴上物(像)点轴上物(像)点-入(出)瞳边缘连线,与光轴的夹角。入(出)瞳边缘连线,与光轴的夹角。2、视场光阑:视场光阑:入射窗、出射窗入射窗、出射窗 *光学系统的物(像)方视场角:光学系统的物(像)方视场角:入(出)射窗两边缘对入(出)瞳中心的张

9、角。入(出)射窗两边缘对入(出)瞳中心的张角。3、渐晕光阑渐晕光阑:由轴外物点发出的、充满入瞳的光束中,部分光线被由轴外物点发出的、充满入瞳的光束中,部分光线被其他光孔阻挡的现象叫其他光孔阻挡的现象叫轴外光束的渐晕轴外光束的渐晕,对应的光孔即为,对应的光孔即为渐晕光阑。渐晕光阑。参与限制轴外物点成像光束,可改善轴外物点成像质量。参与限制轴外物点成像光束,可改善轴外物点成像质量。第四章第四章 小结小结主光线必然通过孔径光阑中心及出瞳中心主光线必然通过孔径光阑中心及出瞳中心。*主光线:主光线:通过入瞳中心的光线通过入瞳中心的光线。出瞳出瞳 入瞳入瞳孔径光阑孔径光阑二、典型光学系统二、典型光学系统孔

10、径光阑孔径光阑视场光阑视场光阑其它其它照相系统照相系统光圈光圈(物镜(物镜的空气间隔中)的空气间隔中)底片框底片框望远系统望远系统物镜框物镜框位于物镜、目位于物镜、目镜共焦面的分镜共焦面的分划板划板显微系统显微系统物镜框物镜框位于目镜物方位于目镜物方焦面的分划板焦面的分划板长光路显微镜:长光路显微镜:-1转像透镜(转像透镜(加长加长光路);光路);场镜(场镜(压低光线)压低光线)测量显微镜测量显微镜物镜的像方物镜的像方焦平面焦平面(物方物方远心光路远心光路)*两光学系统联用:两光学系统联用:光瞳衔接原则光瞳衔接原则。三、景深三、景深1 1、基本概念基本概念:平面上的空间像;景像平面、对准平面;平面上的空间像;景像平面、对准平面;景深,近(远)景平面,近(远)景深度;景深,近(远)景平面,近(远)景深度;正确透视距离;人眼极限分辨角。正确透视距离;人眼极限分辨角。2、相关公式:、相关公式:对准平面:对准平面:弥散斑直径的允许值:弥散斑直径的允许值:景像平面景像平面 景深景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生活常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