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章末检测(四)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练习 中图版.doc

上传人:随风 文档编号:709775 上传时间:2019-06-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36.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章末检测(四)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练习 中图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章末检测(四)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练习 中图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章末检测(四)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练习 中图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章末检测(四)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练习 中图版.doc(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章末检测章末检测( (四四) )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时间:45 分钟 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44 分)(2017西安模拟)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地区图。读图,回答 12 题。1图示区域水灾多发的自然原因最不可能是 ( )A支流众多 B河道弯曲C降水集中 D山高谷深2影响该地区聚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 )河流 气候 植被 地形A B C D解析:第 1 题,据图可知,图示区域位于我国东南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且季节变化大。该地区河道弯曲,支流众多,导致排水不畅,因此很容易发生洪水灾害。第 2 题,图中聚落多沿河分布,主要是因为该地区地形

2、平坦,土壤肥沃,河流又可以为聚落提供淡水和运输功能。答案:1.D 2.C(2017喀什模拟)阿尔金山位于我国青藏高原北部。下图为 19602010 年阿尔金山冰川面积及年平均气温变化图。据此完成 34 题。3从总体上看,阿尔金山在 19602010 年间( )A冰川面积显著增加B气温波动下降C冰川消融量与年均温具有相关性D冰川消融面积过半4导致阿尔金山冰川面积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2A全球气候变暖 B寒潮频发C地壳抬升 D流水侵蚀解析:第 3 题,据图可知,冰川面积在减小;气温波动上升;由于气温上升导致冰川融化,冰川消融量与年均温具有相关性;1970 年冰川面积约为 350 km2,2010

3、 年约为 300 km2,消融量并未过半。第 4 题,该图表示的是近 50 年来的冰川面积变化,主要是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导致阿尔金山冰川融化,冰川面积减小。答案:3.C 4.A干旱是我国普遍存在的气象灾害。图 A 是我国某省区轮廓图,图 B 是楚雄常年逐月降水量与蒸发量对比图。读图,回答 56 题。5楚雄最严重的旱情多发生在 ( )A夏秋季节 B春夏季节C冬春季节 D秋冬季节6该季节蒸发量最大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低,气温高,降水少,海拔高,地表植被少B太阳辐射强,气温高,降水少,日照多,风力较强C北方冷空气势力强,辐射弱,降水少,日较差大D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易漏水,径流少,地表干燥解析:第

4、 5 题,旱情的严重程度和一个地区的降水量与蒸发量有关,当蒸发量远大于降水3量时,当地就有可能发生严重旱情;从图 B 中可以看出,该地区冬春季节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此时旱情最严重,故选 C。第 6 题,从轮廓图可以看出楚雄位于云南省的中部位置,冬半年云贵高原会受到昆明准静止锋的影响,而楚雄所在的位置正好是在暖气团一侧,多晴朗天气,降水少;再加上云贵高原,海拔高,太阳辐射强,所以该季节蒸发量最大。答案:5.C 6.B(2017江西联考)水分盈亏量为降水量和蒸发力(潜在蒸散量)的差。 当水分盈亏量大于 0 时,水分有盈余,表示气候湿润;当其小于 0 时,水分处于亏缺状态,表示气候干燥;当其等于 0

5、 时,表示水分收支平衡。量值大小反映水分盈亏程度及气候的干湿程度。读中国长江、黄河、松花江、珠江四大流域 19612015 年平均水分盈亏量月变化图(单位:mm),完成 78 题。7图中表示黄河流域的是 ( )A BC D8导致流域 35 月水分盈亏状况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气温日趋上升 B降水呈减少趋势C降水呈增加趋势 D生产生活用水量增加解析:第 7 题,四大流域中,黄河流域的年降水量最少,水分亏缺最严重,故表示黄河流域。第 8 题,长江和珠江流域的年降水量多,全年多数时间水分有盈余;结合上题可知,流域应为松花江流域。读图可知,35 月,流域水分亏缺明显加大,是由于 35 月气温快速回

6、升,蒸发力(潜在蒸散量)不断增大,而该时期雨季未到,降水量少。答案:7.B 8.A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指能源消费总量年平均增长速度与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的比值。下图为安徽省 20002009 年能源消费总量及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据此完成下题。49现阶段,降低安徽省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的主要措施是( )A控制经济增速 B提高能源利用效率C优化经济结构 D促进清洁能源开发解析:安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的降低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经济要增长、结构要优化、清洁能源要开发,这些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不是现阶段主要措施。答案:B(2017烟台模拟)下图为甲、乙两地海陆分布略图。读图,回答 1011 题。10甲地位于乙地的

7、( )A东北方向 B东南方向C西北方向 D西南方向11甲、乙两地自然灾害多发,都易遭受寒潮侵袭。两地遭受寒潮侵袭的主导因素分别为( )A大气环流 地形 B纬度 海陆位置C海陆位置 纬度 D地形 纬度解析:第 10 题,从纬度看,两地都位于北半球,甲纬度比乙低,偏南;从经度看,从乙地往东到甲跨经度小于 180,是劣弧,甲偏东;所以甲地位于乙地东南方向。第 11 题,寒潮是强冷空气侵袭造成的,冷空气源于高纬地区,甲地纬度较低易遭受寒潮袭击,说明冷空气南下途中没有大的山脉阻挡,北美中部地势较平坦,属地形因素;乙地纬度较高,离冬季风源地较近,属纬度因素。答案:10.B 11.D二、非选择题(共 56

8、分)12右图是某地局部不完整信息的假想,B 地区资源丰富。读图,完成下列各题。(28 分)5(1)如果想在 A、B 两地之间兴建交通线路,请在图中画出你认为合理的线路,并说明理由。(8 分)(2)在依据图文资料规划 A、B 间交通发展蓝图时,对具体重点采用哪种运输方式(铁路、公路、水路、管道还是航空),产生了争议,无法抉择,请指出缺少的条件。 (6 分)(3)根据图中的信息,请选择一个你认为比 A 城条件更具优势的地点作为港口,用“”标在图中,并说明理由。(6 分)(4)若 A 为港口,简述在 A、B 两地之间兴建交通线路对 A、B 两地及其交通沿线地区的意义。(8 分)解析:第(1)题,山区

9、交通线路的修建既要连接尽量多的居民点,又要考虑地形和线路长短,减小工程量,节省投资。第(2)题,运输方式的选择需要考虑运费、距离长短、运输货物特点以及区域所具有的运输方式等方面,而在图中缺乏这些方面的判断信息。第(3)题,图中M 处修建港口(上图)比 A 城修建港口更具优势其优越的自然条件:位于河口处、水面开阔、风浪较小、地形平坦等。第(4)题,联系港口的交通线越长、越多,交通越便利,对港口来说越有利于扩大其经济腹地,增加吞吐量,会进一步促进港口的发展。对沿线地区:利于资源开发、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加强地区间的联系,促进沿线经济发展等。答案:(1)见图,按照甲或乙线路画均正确。甲线路:连接居民区

10、,使其受益;避开不利地形,减少工程量;相对安全。乙线路:连接居民区,使其受益;线路短,工程量小。(2)缺少比例尺,无法根据运输距离的长短,选择运输方式;缺少运输货物(货源)的信息,货物性质影响运输方式;两地间的水文状况(有无河流、流量情况、水位变化情况、有无结冰期)、气候条件等不明确。6(3)见图中 M 点。离 C 城更近;地处大的海湾内,风浪较小,停泊条件较好。(4)对 A 地:扩大了港口的经济腹地(扩大了市场);增加了资源的供应。 对 B 地:加快 B 区域资源的开发,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加强本地区与外界的联系,加强交流与合作;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

11、。对沿线地区:促进了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13以下是我国水资源情况的相关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28 分)材料一 2016 年 7 月,随着夏日气温的攀升,安徽巢湖蓝藻大面积爆发(如右图),湖水腥、臭、稠,因而造成部分区域供水紧张。合肥市 2015 年人均水资源量 389 立方米,实际年人均用水却高达 426 立方米。预计 2018 年,合肥市的供水量将达到 7 亿多立方米,缺口至少有 5 亿立方米。材料二 中国与发达国家水资源利用状况比较表。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工业水重复利用率万元工业产值用水量居民人均用水量中国0.450%91 立方米280 升/天发达国家0.880%918

12、立方米130 升/天(1)简述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8 分)(2)结合材料分析我国水资源利用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10 分)(3)合肥市也为缺水困扰。为解决合肥市水资源问题,请提出可采取的有效措施。(10 分)解析:第(1)题,从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说明时间变化;从我国东西部、南方和北方比较说明空间变化。第(2)题,结合材料信息,主要从环境污染和利用效率说明问题。从环境保护、节水意识和利用技术等方面说明原因。第(3)题,从改善水质、提高技术、调整结构、增强意识等方面采取措施。答案:(1)夏秋较多,冬春较少;各年之间的变率比较大。东部多,西部少;南方多,北方少。(2)问题:水污染严重,水资源供应紧张,水资源利用率低。 原因:大量的污水排放,造成严重的水污染,使可利用的水资源减少;节水意识淡薄,水资源利用技术落后,浪费严重,导致利用率低。(3)防治水污染,改善合肥市河流、湖泊的水质;节约用水,增强节水意识,提高水资源利7用率;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工、农业节水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