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中国古代历史复习.ppt

上传人:hyn****60 文档编号:70945287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4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中国古代历史复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精品)中国古代历史复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中国古代历史复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中国古代历史复习.ppt(2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古代史复习中国古代史复习上册上册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中华文明的起源(原始社会原始社会)第第1课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1.我国最早的人类我国最早的人类:云南元谋人云南元谋人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会不会制造工具会不会制造工具3.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区别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区别:4.4.氏族氏族:血缘关系血缘关系,财产公有财产公有,人人平等人人平等北京北京人人保留猿保留猿 的某的某些特征些特征天然火天然火群居群居都使用打制石器都使用打制石器,都处在旧石器时代都处在旧石器时代山顶山顶洞人洞人同现代人基同现代人基本相同本相同人工取火人工取火氏族氏族骨针骨

2、针磨光和钻孔技术磨光和钻孔技术第第2课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原始的农耕生活半坡居民半坡居民黄河流域黄河流域种植粟种植粟(世界最世界最早早)半地穴半地穴式房屋式房屋有了早有了早期文字期文字的雏形的雏形都使用磨制都使用磨制石器石器,进入新石进入新石器时代器时代.都会制造陶都会制造陶器器.都会建造房都会建造房屋屋,过定居生活过定居生活,有原始的农业有原始的农业.河姆渡居河姆渡居民民长江流域长江流域种植水稻种植水稻(世界最世界最早早)干栏式干栏式房屋房屋 无无1.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过定居生活的原因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过定居生活的原因: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生产的发展.2.大汶口口居民大汶口口居民:有了贫富分

3、化现象有了贫富分化现象.原因原因: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第第3课课 华夏之祖华夏之祖1.1.黄帝炎帝大战蚩尤黄帝炎帝大战蚩尤:涿鹿大战涿鹿大战2.2.黄帝黄帝(轩辕轩辕)被称为被称为”人文初祖人文初祖”,原因是他对中原因是他对中华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华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3.3.禅让禅让: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原始社会原始社会晚期尧舜禹时推行晚期尧舜禹时推行.4.4.夏朝的建立夏朝的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标志着原标志着原始社会的结束始社会的结束,奴隶社会的开始奴隶社会的开始.标志着我国早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期国家的产生.第二单

4、元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夏商西周春秋战国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第第4课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夏商西周的兴亡1.1.启即位标志着启即位标志着:”世袭制世袭制”代替代替”禅让制禅让制”,”公天下公天下”变变成成”家天下家天下”.2.2.牧野大战牧野大战:周国灭掉商朝周国灭掉商朝,建立西周建立西周.3.3.功臣功臣:商朝商朝(伊尹伊尹)西周西周(姜尚姜尚)4.4.暴君暴君:夏朝夏朝(桀桀)商朝商朝(纣纣)西周西周(周幽王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烽火戏诸侯”)5.5.西周分封制西周分封制:目的是巩固统治目的是巩固统治.内容内容(略略)影响影响:通过分封诸侯通过分封诸侯,加强了统治加

5、强了统治.但也为后来周的灭亡和诸侯争霸埋下了隐患但也为后来周的灭亡和诸侯争霸埋下了隐患.6.6.西周国人暴动西周国人暴动(周厉王周厉王).).第第5课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灿烂的青铜文明1.青铜器青铜器:商朝最灿烂商朝最灿烂.著名的有司母戊鼎著名的有司母戊鼎(商商)和四羊方尊和四羊方尊(商商).2.成都平原的成都平原的”三星堆三星堆”文化也是典型的青文化也是典型的青铜文明铜文明.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第第6课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春秋战国的纷争1.春秋首霸:春秋首霸:齐桓公齐桓公,任用,任用管仲管仲进行改革,进行改革,改革措施:改革措施: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

6、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改革军制、尊王攘夷尊王攘夷。齐桓公建立霸权的主要方式:。齐桓公建立霸权的主要方式:尊王攘夷尊王攘夷2.晋文公晋文公在在城濮之战城濮之战(晋楚晋楚)后成为春秋霸主后成为春秋霸主3.战国七雄: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中间4.奠定秦统一全国的战役:奠定秦统一全国的战役:长平之战长平之战(秦赵秦赵),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第第7课课 大变革的时代大变革的时代一一.经济变革经济变革1.牛耕和铁农具都是春秋出现牛耕和铁农具都是春秋出现,战国推广战国推广.2.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牛耕是我

7、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3.秦国太守李冰在成都平原修筑都江堰秦国太守李冰在成都平原修筑都江堰,变水害为水利变水害为水利.二二.政治变革政治变革-战国时期各国变法战国时期各国变法(最典型最典型:秦国商鞅秦国商鞅变法变法 内容和影响内容和影响)1.商鞅变法的核心内容商鞅变法的核心内容: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国家承认土地私有.2.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3.战国时期封建制度确立的方式是战国时期封建制度确立的方式是:变法变法.4.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5.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商鞅

8、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为什么?第第8课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中华文化的勃兴1我国有文字可考历史的开始:我国有文字可考历史的开始:商朝的甲骨文商朝的甲骨文2.文字的演变:文字的演变:甲骨文甲骨文-金文金文(铭文铭文)-大篆大篆-竹帛书竹帛书-秦朝小篆秦朝小篆-隶书隶书-楷书楷书-草草书书-行书行书3.历法:今天的农历也叫历法:今天的农历也叫“夏历夏历”,战国战国测定测定出出24节气节气4.扁鹊扁鹊望、闻、问、切四诊法望、闻、问、切四诊法5.楚楚国人国人屈原屈原被定为被定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文化名人,代表作:,代表作:离骚离骚,今天吃粽子、划龙舟的传统就是,今天吃粽子、划龙舟的传统就是纪念他纪念

9、他第第9课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中华文化的勃兴 1、百家争鸣出现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出现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百家争鸣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的学术繁荣局面儒家:儒家:孔子、孟子孔子、孟子孔子思想成就:孔子思想成就:“仁仁”、“爱人爱人”、“为政以德为政以德”孔子教育成就:孔子教育成就:创办私学,广收门徒创办私学,广收门徒;“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教育学生要有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有正确的学习方法要有正确的

10、学习方法“温故而知新温故而知新.孔子言论记录在孔子言论记录在中中.孟子思想:孟子思想:“仁政仁政”、提出、提出“春秋无义战春秋无义战”,主张保护环境自然资源可主张保护环境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持续利用道家:道家:老子、庄子老子、庄子,道家思想被,道家思想被西汉初期西汉初期的统治者所采纳的统治者所采纳老子思想:从老子思想:从正反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两方面思考问题.言论记录在言论记录在中中.庄子思想:顺其自然、庄子思想:顺其自然、无为而治无为而治墨家:墨家:墨子墨子,主张,主张“兼爱兼爱”、“非攻非攻”法家:法家:韩非韩非,主张改革,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主张改革,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

11、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建国家,法家思想最能反映当时历史发展趋势法家思想最能反映当时历史发展趋势,被秦朝统治者所采纳,被秦朝统治者所采纳兵家兵家:孙武孙武,孙子兵法孙子兵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2.诸子百家学说的共同点是诸子百家学说的共同点是:都主张社会变革都主张社会变革.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统一国家的建立统一国家的建立(秦汉时期秦汉时期)第第10课课 “秦王扫六合秦王扫六合”1.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秦朝朝,定都,定都咸阳咸阳。2.秦始皇的贡献:秦始皇的贡献: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

12、封建国家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秦朝创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创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中央政府设丞相(行政)、太尉(军事)、御史大夫(监察),中央政府设丞相(行政)、太尉(军事)、御史大夫(监察),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地方上,推行郡县制统一货币(圆形方孔钱)、度量衡、文字(小篆)统一货币(圆形方孔钱)、度量衡、文字(小篆)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北击匈奴,修筑长城(西起临洮西起临洮,东到辽东东到辽东);开发南越,兴修灵;开发南越,兴修灵渠渠(沟通长江和珠江沟通长江和珠江)3.秦朝疆域秦朝疆域

13、:东到东海东到东海,西到陇西西到陇西,北到长城北到长城,南达南海南达南海.第第11课课 “伐无道、诛暴秦伐无道、诛暴秦”1 1、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秦朝的暴政秦朝的暴政(繁重的繁重的徭役徭役;沉重的沉重的赋税赋税;残酷的残酷的刑罚刑罚:秦二世的残暴。:秦二世的残暴。)2 2、陈胜、吴广起义、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第一次大规模的农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民起义,3 3、巨鹿之战巨鹿之战:项羽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项羽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但灭亡,但灭亡秦朝的是秦朝的是刘邦刘邦.第第12课课 大一统的汉朝大一统的汉朝1、西汉初年经济萧条,汉初统治者为了巩固统治使用

14、、西汉初年经济萧条,汉初统治者为了巩固统治使用道家道家思想思想治国,治国,休养生息休养生息,文帝、景帝励精图治出现,文帝、景帝励精图治出现“文景之文景之治治”的盛世局面的盛世局面2、汉武帝时期,西汉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汉武帝时期,西汉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并开始进入鼎盛时期大一统,并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政治方面:政治方面:“推恩令推恩令”(主父偃)削弱诸侯国的势力;找借(主父偃)削弱诸侯国的势力;找借口削去半数侯国口削去半数侯国.思想方面:思想方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董仲舒),文化方面文化方面:建立太学,以儒家的五经为主要教材;

15、建立太学,以儒家的五经为主要教材;经济方面:将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经济方面:将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钱;军事方面:北击匈奴,漠北之战军事方面:北击匈奴,漠北之战(卫青和霍去病卫青和霍去病),使匈奴再,使匈奴再也无力与西汉对抗也无力与西汉对抗对外关系: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后来形成丝绸之路,对外关系: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后来形成丝绸之路,第第13课课 两汉经济的发展两汉经济的发展1.水利工程:水利工程:武帝武帝下令治理黄河,修筑白渠;下令治理黄河,修筑白渠;东汉明帝派东汉明帝派王景王景治理黄河治理黄河2、播种工具:、播种工具:耧车耧车3、手工业的进步:手工

16、业的进步:丝织业丝织业提花机提花机;冶铁业;冶铁业东汉南阳太守东汉南阳太守杜诗杜诗发明鼓风冶铁的发明鼓风冶铁的水排水排(早(早1000年)年)4、商业:商业比较繁荣,西汉都城长安和东、商业:商业比较繁荣,西汉都城长安和东汉都城洛阳有了专门的商业区域汉都城洛阳有了专门的商业区域市市5、商业发达,统治者耽心农业生产受到影响,、商业发达,统治者耽心农业生产受到影响,采取采取重农抑商重农抑商政策政策第第14课课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1、匈奴的兴起:、匈奴的兴起:冒顿冒顿单于第一次统一了蒙古单于第一次统一了蒙古草原,匈奴进入最鼎盛时期草原,匈奴进入最鼎盛时期2、汉匈关系(、汉

17、匈关系(和和战战和)和):汉初:被迫和亲,(国力弱)汉初:被迫和亲,(国力弱)汉武帝时:汉武帝时:北击匈奴,夺取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公元北击匈奴,夺取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公元前前119年派年派卫青、霍去病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北击匈奴,漠北大漠北大战战消灭匈奴主力;(国力强)消灭匈奴主力;(国力强)汉元帝时,汉元帝时,昭君出塞昭君出塞嫁给嫁给呼韩邪单于呼韩邪单于。(国力强)。(国力强)两汉与匈奴的战争实质上反映了两汉与匈奴的战争实质上反映了农牧两种文明农牧两种文明的碰撞的碰撞第第15课课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1.西域位置:甘肃西域位置:甘肃阳关阳关和和玉门关玉门关以西,今以西,

18、今新疆新疆和和更远的地方更远的地方2.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意义:促进了汉朝和西域的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意义:促进了汉朝和西域的交往,设置西域都护,开辟了丝绸之路交往,设置西域都护,开辟了丝绸之路3.公元前公元前60年,设年,设西域都护西域都护,今,今新疆地区开始隶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属中央4.丝绸之路(陆路和海路两条):陆路:丝绸之路(陆路和海路两条):陆路:长安长安河西走廊河西走廊新疆新疆西亚西亚欧洲欧洲第第16、17课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昌盛的秦汉文化1造纸术造纸术:出现:出现西汉西汉;改进;改进东汉蔡伦东汉蔡伦(对文化传对文化传播贡献最大播贡献最大)2数学:数学:九章算术九章算术3科技科技:张衡张

19、衡-发明地动仪发明地动仪4医学:医学:华佗华佗“麻沸散麻沸散”“五禽戏五禽戏”张仲景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医圣医圣”4宗教:宗教:佛教佛教西汉西汉由印度传入。声称人今生忍受苦由印度传入。声称人今生忍受苦难来生幸福所以被统治者提倡和扶持。难来生幸福所以被统治者提倡和扶持。道教道教土生土长土生土长,东汉东汉出现出现5史学:史学:“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的史记史记;作;作者:者:司马迁司马迁。体例:。体例:纪传体纪传体;记述从;记述从黄帝黄帝到到汉武帝汉武帝时期的史实。时期的史实。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

20、时期)第第18课课 三国鼎立三国鼎立1、官渡之战:为曹操、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统一北方奠定基础奠定基础2、赤壁之战:为、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奠定基础3、东汉末年的人或事:曹操、周瑜、袁绍、东汉末年的人或事:曹操、周瑜、袁绍,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4、三国建立顺序:魏、三国建立顺序:魏(曹丕曹丕)蜀蜀(刘备刘备)吴吴(孙权孙权),灭亡顺序:蜀魏,灭亡顺序:蜀魏吴吴5.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三方势力均衡的结果三方势力均衡的结果.6、三国统治者注意发展生产的表现:魏国兴修水利,、三国统治者注意发展生产的表现:魏国兴修水利,北方的

21、生产北方的生产明显恢复和发展起来,为以后统一全国奠定基础。蜀国发展丝织明显恢复和发展起来,为以后统一全国奠定基础。蜀国发展丝织业,业,蜀锦蜀锦闻名天下。吴国发展闻名天下。吴国发展造船业造船业,船队曾到达,船队曾到达夷洲(台湾)夷洲(台湾)7、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历史的、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历史的进步进步,实现实现了局部统一,各国重视了局部统一,各国重视发展发展,为以后全国统一奠定基础为以后全国统一奠定基础.第第19课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江南地区的开发1.三国两晋南北朝里唯一三国两晋南北朝里唯一全国统一的政权全国统一的政权是是是是西晋西晋(司马炎建立司马炎建立).2.统一过北方黄河流域的政权有统一

22、过北方黄河流域的政权有曹魏曹魏,西晋西晋,前秦前秦,北魏北魏3.东汉末年五胡内迁,东汉末年五胡内迁,匈奴、鲜卑、羯、氐、羌,匈奴、鲜卑、羯、氐、羌,4.淝水之战淝水之战(东晋大败前秦东晋大败前秦)。与巨鹿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与巨鹿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同属于战同属于以少胜多以少胜多的战役,而且是唯一发生于三国两晋南北的战役,而且是唯一发生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苻坚不顾众臣反对发动)朝时期的。(苻坚不顾众臣反对发动)5.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表现: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表现:史记史记中记载,汉朝发展落后。中记载,汉朝发展落后。宋书宋书中已经经济富裕,得到发展。中已经经济富裕,得到发展。原因:原

23、因:1、优越的自然条件、优越的自然条件2、南方战乱较少、南方战乱较少,相对安定相对安定3北人南北人南迁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4,南北方人民的共同努力南北方人民的共同努力.5.统治者的重视统治者的重视.影响: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影响: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为经济中为经济中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1、民族与政权:氐族、民族与政权:氐族前秦前秦 鲜卑鲜卑北魏北魏2、北魏从平城迁都洛阳的原因: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北魏从平城迁都洛阳的原因: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3、孝文帝的改革措施及作用:说汉

24、语、穿汉服、改汉姓、孝文帝的改革措施及作用: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联汉姻、用汉制、学汉礼、联汉姻、用汉制、学汉礼 作用:促进民族融和、巩固北方统一、促进鲜卑族封建作用:促进民族融和、巩固北方统一、促进鲜卑族封建化进程化进程4、孝文帝改革的目的和性质:目的是为了巩固对中原地、孝文帝改革的目的和性质:目的是为了巩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性质是少数民族封建化改革区的统治,性质是少数民族封建化改革5、孝文帝的、孝文帝的“孝孝”能体现学汉礼的内容。能体现学汉礼的内容。魏晋南北朝文化魏晋南北朝文化数学数学南朝,祖冲之,圆周率(南朝,祖冲之,圆周率(7位,位,1000年)年)农学:北朝,贾思勰农学:北朝,贾思

25、勰齐民要术齐民要术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科学著作;地理学:北魏,郦道元地理学: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水经注“巴山三峡巫峡长,巴山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猿鸣三声泪沾裳”;书法:东晋,王羲之书法:东晋,王羲之兰亭序兰亭序“天下第一行书天下第一行书”“书圣书圣”;绘画:东晋,顾恺之绘画: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女史箴图洛神赋图洛神赋图;宗教:石窟艺术兴盛,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河南洛宗教:石窟艺术兴盛,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阳的龙门石窟.1、2006年年6月月1618日济南举办了日济南举办了“2006山东(国际)文化产业山东(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博览会”,假如你是文化博

26、会的一名志愿者,要向前来参加文博会的,假如你是文化博会的一名志愿者,要向前来参加文博会的海内外客人介绍悠远深厚的齐鲁文化,可带他们去参加泉城广场文化海内外客人介绍悠远深厚的齐鲁文化,可带他们去参加泉城广场文化艺术长廊,那里矗立着艺术长廊,那里矗立着12尊齐鲁大地上的历史文化名人雕像尊齐鲁大地上的历史文化名人雕像大大舜、管仲、孔丘、孙武、墨翟、孟轲、诸葛亮、王羲之、贾思勰、李舜、管仲、孔丘、孙武、墨翟、孟轲、诸葛亮、王羲之、贾思勰、李清照、戚继光、蒲松龄。请你从中选择政治家、思想家、科学家各一清照、戚继光、蒲松龄。请你从中选择政治家、思想家、科学家各一人,并向客人们作简要介绍(要求:不得多选或少

27、选人,并向客人们作简要介绍(要求:不得多选或少选)政治家:管仲、诸葛亮。政治家:管仲、诸葛亮。管仲:春秋时期辅佐齐桓公,进行改革,为齐桓公称霸奠定基础管仲:春秋时期辅佐齐桓公,进行改革,为齐桓公称霸奠定基础 诸葛亮:东汉末政治家,促成刘备与孙权联合,赢得赤壁之战的诸葛亮:东汉末政治家,促成刘备与孙权联合,赢得赤壁之战的胜利,为三国鼎立局面奠定基础;辅佐刘备建立蜀国,成就霸业。胜利,为三国鼎立局面奠定基础;辅佐刘备建立蜀国,成就霸业。思想家:孔丘、孙武、墨翟、孟轲思想家:孔丘、孙武、墨翟、孟轲 孔丘:春秋晚期儒家学派创始人,提出孔丘:春秋晚期儒家学派创始人,提出“仁仁”的学说,其学说成为的学说,

28、其学说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孙武:春秋时期兵家鼻祖,著有世界最早的兵书孙武:春秋时期兵家鼻祖,著有世界最早的兵书孙子兵法孙子兵法,提,提出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思想。的思想。墨翟:战国时期儒家学派创始人,主张墨翟:战国时期儒家学派创始人,主张“兼爱兼爱”、“非攻非攻”孟轲:战国时期儒家学派代表人物,提出孟轲:战国时期儒家学派代表人物,提出“春秋无义战春秋无义战”和和“仁仁政政”思想,还主张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思想,还主张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 科学家:贾思勰科学家:贾思勰 北朝时著名农学家,著有北朝时著名农学家,著有齐民要术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是我国现存第

29、一部完整的农书第一部完整的农书商鞅变法秦始皇巩固统一和汉武帝实现大一统的措施分别有哪些?秦始皇秦始皇:政治政治: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一总揽一切大权切大权.中央设丞相中央设丞相,太尉太尉,御史大夫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军事和监察.地方地方推行郡县制推行郡县制)经济经济:统一货币统一货币,度量衡度量衡思想思想:焚书坑儒焚书坑儒文化文化:统一文字统一文字军事军事:北修长城抵御匈奴北修长城抵御匈奴,开发南越兴修灵渠开发南越兴修灵渠.汉武帝汉武帝:政治政治:颁布颁布“推恩令推恩令”,削弱诸侯国的势力;找借口削去半

30、数侯国削弱诸侯国的势力;找借口削去半数侯国.经济方面:将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经济方面:将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思想方面:思想方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文化方面文化方面:建立太学,以儒家的五经为主要教材;建立太学,以儒家的五经为主要教材;军事方面:漠北之战军事方面:漠北之战(卫青和霍去病卫青和霍去病),使匈奴再也无力与匈奴对抗,使匈奴再也无力与匈奴对抗对外关系: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后来形成丝绸之路,对外关系: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后来形成丝绸之路,三国鼎立局面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历史的退步,请结合史实说明 我认为三国鼎立局面是历史的进步

31、,因为:我认为三国鼎立局面是历史的进步,因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完成了局部的统一,结束了东汉末年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完成了局部的统一,结束了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局面,的军阀混战局面,史实:消灭了袁绍等军阀,实现了局史实:消灭了袁绍等军阀,实现了局部统一部统一2、各国注意采取措施发展生产,促进了民族融合和经济、各国注意采取措施发展生产,促进了民族融合和经济的发展。的发展。史实:在魏国表现为大量水利工程的兴修,在蜀国表现为史实:在魏国表现为大量水利工程的兴修,在蜀国表现为丝织业的繁荣,在吴国表现为造船业的发达,各国争相发丝织业的繁荣,在吴国表现为造船业的发达,各国争相发展经济,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展经济

32、,推动了经济的发展。3、三国鼎立也为以后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史实:西晋、三国鼎立也为以后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史实:西晋统一全国统一全国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耕鱼,或火耕水燸。.不待贾(买卖)而足.无积聚而贫穷。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亡(无)千金之家。史记.货殖列传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捻(丰收),则数郡忘饥。宋书上述两段材料分别描述的是什么时期江南的社会景象?材料一是汉朝江南的社会景象材料一是汉朝江南的社会景象 材料二是南朝时江南的社会景象材料二是南朝时江南的社会景象材料一与材料二对江南的描述有何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材料一比较落后,材料二描述的江南已非常

33、富裕材料一比较落后,材料二描述的江南已非常富裕原因:西汉前江南地区尚未开发,而魏晋南北朝时,江南得到开发原因:西汉前江南地区尚未开发,而魏晋南北朝时,江南得到开发促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江南地区有发展经济的优越自然条件;江南地区有发展经济的优越自然条件;江南地区的战乱较少,社江南地区的战乱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会秩序比较安定;大量北方人口迁往江南,为江南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生产技术。大量北方人口迁往江南,为江南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生产技术。南北方劳动人民的共同努力南北方劳动人民的共同努力南方统治者重视生产发展南方统治者重视生产发展(4)这一变化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

34、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为经济中心逐渐南移奠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为经济中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定了基础。、北魏孝文帝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 原因:原因:1、北方出现民族融合的趋势、北方出现民族融合的趋势2、学习汉族先进的、学习汉族先进的文化文化 内容:内容:1、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说汉、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说汉语)语)2、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穿汉服)、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穿汉服)3、将、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改汉姓)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改汉姓)4、鼓励鲜卑贵、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联汉姻)族与汉族贵族联姻;(联汉姻)5、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用汉制)、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用汉制)6、学习汉族的礼法,、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学汉礼)尊崇孔子,以孝治国。(学汉礼)影响:影响:1、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2、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化的进程3、促进了北方经济的发展,巩固了北魏的统一、促进了北方经济的发展,巩固了北魏的统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生活常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