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学第二十二章(精品).ppt

上传人:hyn****60 文档编号:70941401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6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刑法学第二十二章(精品).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刑法学第二十二章(精品).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刑法学第二十二章(精品).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刑法学第二十二章(精品).ppt(2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十二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第二编 刑法各论【本章重点问题本章重点问题】1.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概念与构成特征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概念与构成特征 2.放火罪的概念与特征放火罪的概念与特征 3.破坏交通工具罪的概念与特征破坏交通工具罪的概念与特征 4.组织、领导、参加恐怖活动组织罪的概念与特征组织、领导、参加恐怖活动组织罪的概念与特征 5.劫持航空器罪的概念与特征劫持航空器罪的概念与特征 6.交通肇事罪的概念与特征交通肇事罪的概念与特征 7.重大责任事故罪的概念与特征重大责任事故罪的概念与特征第一节 危害公共安全罪概述本章罪的构成特征本章罪的构成特征(一)同类客体就是(一)同类客体就是公共安全公共安全。所

2、谓公共安全是指。所谓公共安全是指不特定或者多数人的人身和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不特定或者多数人的人身和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二二)客客观观方方面面必必须须是是实实施施了了危危害害或或者者足足以以危危害害公公共安全共安全的行为的行为(三三)主主体体是是一一般般主主体体,在在个个别别犯犯罪罪中中也也可可由由单单位位构成。构成。(四四)本本类类罪罪在在主主观观方方面面,既既可可由由故故意意构构成成,也也可可由由过失过失构成。构成。第二编 刑法各论 危害公共安全罪目录目录目录目录第二节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一、放火罪一、放火罪(一)概念与特征(一)概念与特征 放火罪放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烧毁公私财物,

3、严重危害公共安全,是指故意放火烧毁公私财物,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的行为。1.1.在客观上必须有放火行为。所谓放火就是引起公私财产在客观上必须有放火行为。所谓放火就是引起公私财产燃烧,制造火灾的行为。这种行为既可由作为构成也可由不作燃烧,制造火灾的行为。这种行为既可由作为构成也可由不作为构成。为构成。2.2.侵犯的对象是他人财物。侵犯的对象是他人财物。3.3.主主观观上上是是故故意意。即即明明知知道道自自己己的的放放火火行行为为会会危危及及公公共共安安全全,并并 且且 希希 望望 或或 者者 放放 任任 这这 种种 结结 果果 的的 发发 生生。4.4.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

4、。目录目录目录目录第二编 刑法各论 危害公共安全罪(二)放火罪的认定(二)放火罪的认定1.1.放火罪与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放火罪与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关键是看行为人的行为是否足以危害公共安全,关键是看行为人的行为是否足以危害公共安全,2.2.放火罪与破坏交通工具罪,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放火罪与破坏交通工具罪,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他们之间存在法条竞合,一般情况下按特别法优于普通法他们之间存在法条竞合,一般情况下按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进行处罚。的原则进行处罚。3.3.区别放火罪与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区别放火罪与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1 1)数量,放火罪的成立其财物的损失要达到)数量,

5、放火罪的成立其财物的损失要达到5 5万元。万元。(2 2)是不是足以危害公共安全。)是不是足以危害公共安全。4.4.正确认定放火罪的既遂与未遂。正确认定放火罪的既遂与未遂。(1 1)点火说。()点火说。(2 2)烧毁说。()烧毁说。(3 3)独立燃烧说。这是我国)独立燃烧说。这是我国刑法的通说。刑法的通说。目录目录目录目录第二编 刑法各论 危害公共安全罪二、爆炸罪(一)概念与特征(一)概念与特征 爆炸罪,是指故意用爆炸方法杀伤群众,破坏公私财产,爆炸罪,是指故意用爆炸方法杀伤群众,破坏公私财产,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特征:特征:1.1.客观上:以实施爆炸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6、。客观上:以实施爆炸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2.2.主观上:危害公共安全的故意。主观上:危害公共安全的故意。3.3.犯罪主体犯罪主体:14:14周岁以上。周岁以上。(二)爆炸罪的认定(二)爆炸罪的认定区分爆炸罪与违反危险物品管理规定肇事罪,关键在于主观区分爆炸罪与违反危险物品管理规定肇事罪,关键在于主观心理不同心理不同目录目录目录目录第二编 刑法各论 危害公共安全罪三三、投放危险物质罪、投放危险物质罪(一)概念(一)概念 投放危险物质罪投放危险物质罪,是指故意投放危险物质,危害公共,是指故意投放危险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安全的行为。(二)构成特征:(二)构成特征:1.1.投放危险物质、危害

7、公共安全投放危险物质、危害公共安全 2.2.主观上:危害公共安全对故意主观上:危害公共安全对故意(三)(三)投毒罪的认定投毒罪的认定 1.1.区分投放危险物质罪与故意杀人罪区分投放危险物质罪与故意杀人罪 2.2.投放危险物质罪投放危险物质罪与故意毁坏公私财与故意毁坏公私财 物罪的区别物罪的区别案例:如童某,案例:如童某,50岁,大学岁,大学文化,医生,与有夫之妇刘文化,医生,与有夫之妇刘某有奸情,后刘对董感情冷某有奸情,后刘对董感情冷淡,董某对刘某求奸时遭拒淡,董某对刘某求奸时遭拒绝,遂起毒害刘的念头,与绝,遂起毒害刘的念头,与某日将磷化锌某日将磷化锌3克用水溶解后,克用水溶解后,倒进刘家的菜

8、盘中,后刘家倒进刘家的菜盘中,后刘家儿子吃饭时发现菜有异味并儿子吃饭时发现菜有异味并且颜色反常,进行追查,随且颜色反常,进行追查,随案破,六口人。案破,六口人。目录目录目录目录第二编 刑法各论 危害公共安全罪第三节 破坏特定对象的犯罪一、破坏交通工具罪一、破坏交通工具罪(三)本罪的认定(三)本罪的认定 1.1.与盗窃罪的区别。主要是客体和行为不同。与盗窃罪的区别。主要是客体和行为不同。2.2.与刑法与刑法276276条破坏生产经营罪的区别。条破坏生产经营罪的区别。(一)概念(一)概念 破坏交通工具罪,是指破坏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破坏交通工具罪,是指破坏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器,

9、足以使之发生倾覆、毁坏危险的行为。足以使之发生倾覆、毁坏危险的行为。(二)构成特征(二)构成特征 1.1.对象是正在使用中的汽车、火车、电力、船只、航空器。对象是正在使用中的汽车、火车、电力、船只、航空器。2.2.客观上必须实施破坏交通工具,足以使其客观上必须实施破坏交通工具,足以使其 发生倾覆、毁坏或发生倾覆、毁坏或已经发生倾覆、毁坏的行为。已经发生倾覆、毁坏的行为。3.3.主观上是破坏交通安全的故意。主观上是破坏交通安全的故意。目录目录目录目录第二编 刑法各论 危害公共安全罪二、破坏交通设施二、破坏交通设施罪罪(一)概念(一)概念 破坏交通设施罪是指故意破坏轨道、桥梁、隧道、破坏交通设施罪

10、是指故意破坏轨道、桥梁、隧道、公路、机场、航道、灯塔、标志或者进行其他破坏活动,公路、机场、航道、灯塔、标志或者进行其他破坏活动,足以使火车、汽车、电力、船只、航空器发生倾覆、毁足以使火车、汽车、电力、船只、航空器发生倾覆、毁坏危险的行为。坏危险的行为。(二)特征(二)特征 1.1.客观表现客观表现:破坏交通设施或者进行其他破坏活动,破坏交通设施或者进行其他破坏活动,足以使交通工具发生倾毁坏或已经发生倾覆、毁坏。足以使交通工具发生倾毁坏或已经发生倾覆、毁坏。2.2.主观方面主观方面:故意。故意。目录目录目录目录第二编 刑法各论 危害公共安全罪第四节第四节 有关枪支、弹药、爆炸物方面的犯罪有关枪

11、支、弹药、爆炸物方面的犯罪一、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罪一、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罪(二)特征(二)特征 1.1.客观上实施了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客观上实施了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的行为。支、弹药、爆炸物的行为。2.2.主观上主观上:故意,即明知是枪支、弹药、爆炸物,而予以故意,即明知是枪支、弹药、爆炸物,而予以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3.3.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一)概念(一)概念 是指未经国家有关部门的批准,私自制造

12、、买卖、运输、是指未经国家有关部门的批准,私自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的行为。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的行为。目录目录目录目录第二编 刑法各论 危害公共安全罪二、抢劫枪支、弹药、爆炸物罪二、抢劫枪支、弹药、爆炸物罪(二)构成特征(二)构成特征 1.1.客观方面:客观方面:实施了抢劫枪支、弹药、爆炸物的实施了抢劫枪支、弹药、爆炸物的行为行为 2.2.主观方面:主观方面:是故意,并且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是故意,并且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一)概念(一)概念 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劫取枪支、弹药、爆炸物的行为。其他

13、方法劫取枪支、弹药、爆炸物的行为。目录目录目录目录第二编 刑法各论 危害公共安全罪三、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三、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罪(二)构成特征(二)构成特征 1.1.主观上:主观上:故意故意。即明知是枪支、弹药而予以拥有私藏或。即明知是枪支、弹药而予以拥有私藏或者代人保管。者代人保管。2.2.客观上:客观上:持有、私藏枪支、弹药持有、私藏枪支、弹药。持有与私藏都是非法占有支配枪支,但持有则是较为公开,持有与私藏都是非法占有支配枪支,但持有则是较为公开,在一定范围内别人知道,私藏则是秘密持有。在一定范围内别人知道,私藏则是秘密持有。(一)概念(一)概念 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

14、是指违反枪支弹药管理规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是指违反枪支弹药管理规定,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不予交出的行为。定,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不予交出的行为。目录目录目录目录第二编 刑法各论 危害公共安全罪(三)认定(三)认定 1.1.盗窃、抢夺、抢劫与私藏、盗窃、抢夺、抢劫与私藏、持有的吸收关系或牵连关系。持有的吸收关系或牵连关系。2.2.与非法储存枪支、弹药罪的与非法储存枪支、弹药罪的区别:主要是数量上的大小。区别:主要是数量上的大小。目录目录目录目录第二编 刑法各论 危害公共安全罪第五节 实施恐怖、危险活动的犯罪一、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活动罪一、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活动罪(二)构成

15、特征(二)构成特征(1 1)客观方面:组织恐怖活动组织、领导恐怖活动组)客观方面:组织恐怖活动组织、领导恐怖活动组织、参加恐怖组织织、参加恐怖组织(2 2)主观方面:故意)主观方面:故意(一)概念(一)概念 是指组织、领导或者参加恐怖组织活动,危害是指组织、领导或者参加恐怖组织活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公共安全的行为。目录目录目录目录第二编 刑法各论 危害公共安全罪二、劫持航空器罪二、劫持航空器罪(二)特征(二)特征 1.1.直接客体:飞行安全及机上人员的人身自由权利。直接客体:飞行安全及机上人员的人身自由权利。2.2.客观方面: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劫持航空器。客观方面:以暴力、胁迫或者其

16、他方法劫持航空器。3.3.主观方面:故意。主观方面:故意。劫持:劫持: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迫使机组人员改变航空器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迫使机组人员改变航空器原定航向,而飞行至劫持者指定的地方或供其支配。原定航向,而飞行至劫持者指定的地方或供其支配。航空器:航空器:主要指飞机,按照国际公约的解释,是指主要指飞机,按照国际公约的解释,是指 民用航民用航空器,我国刑法没有排除军用航空器。空器,我国刑法没有排除军用航空器。(一)概念(一)概念 是指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劫持航空器、危害公共是指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劫持航空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安全的行为。目录目录目录目录第二编 刑法各论

17、危害公共安全罪(三)认定(三)认定2.2.与破坏交通设施罪的界限与破坏交通设施罪的界限(1 1)对象不同。对象不同。(2 2)行为方式不同。行为方式不同。1.1.本罪与破坏交通工具罪的界限本罪与破坏交通工具罪的界限(1 1)犯罪目的不同犯罪目的不同(2 2)犯罪手段和危害结果不同犯罪手段和危害结果不同目录目录目录目录第二编 刑法各论 危害公共安全罪一、交通肇事罪一、交通肇事罪(二)特征(二)特征 1.1.主体:交通运输人员,但非交通运输人员也可构主体:交通运输人员,但非交通运输人员也可构成此罪成此罪 2.2.客观: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造成严重危害结果客观: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造成严重危害结果

18、3.3.主观:过失主观:过失(一)概念(一)概念 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目录目录目录目录第五节 重大责任事故的犯罪第二编 刑法各论 危害公共安全罪(三)认定(三)认定 1.1.”交通肇事后逃逸交通肇事后逃逸”交通肇事后逃逸是指,行为人构成交通肇事罪后,交通肇事后逃逸是指,行为人构成交通肇事罪后,为了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为了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2.2.故意杀人和故意伤害的情形故意杀人和故意伤害的情形 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

19、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废的,应当分别以故意杀人或故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废的,应当分别以故意杀人或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意伤害罪定罪处罚。目录目录目录目录第二编 刑法各论 危害公共安全罪二、刑法修正案(六)对本章相关罪名的修改二、刑法修正案(六)对本章相关罪名的修改目录目录目录目录(一)将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一)将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生产、作业安全事故罪生产、作业安全事故罪)修改)修改为:为:“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因而发生重

20、大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强令他人违章冒险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强令他人违章冒险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他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强令违章冒险作业事故罪强令违章冒险作业事故罪)”(二)将刑法第一百三十五条(

21、二)将刑法第一百三十五条(安全生产设施,条件事故罪安全生产设施,条件事故罪)修改为:修改为:“安全生产设施或者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国家规定,因安全生产设施或者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国家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二编 刑法各论 危害公共安全罪二、刑法修正案(六)对本章相关罪名的修改二、刑法修正案(六)对本章相关罪

22、名的修改目录目录目录目录(三)在刑法第一百三十五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一百三(三)在刑法第一百三十五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一百三十五条之一:十五条之一:“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违反安全管理规定,因而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违反安全管理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大型群(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事故罪)众性活动安全事故罪)(四)在

23、刑法第一百三十九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一百三(四)在刑法第一百三十九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一百三十九条之一:十九条之一:“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报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或者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期徒刑。”(不报、谎报安全事故情况罪)(不报、谎报安全事故情况罪)第二编 刑法各论 危害公共安全罪案例分析题1某镇村民李某违反有关法律规定擅自从事毒鼠强某镇村民李某违反有关法律规

24、定擅自从事毒鼠强经营活动。经营活动。2004年年6月月12日,李某照常在某镇菜市场日,李某照常在某镇菜市场设摊贩卖毒鼠强。下午设摊贩卖毒鼠强。下午5时,李某收摊回家,因疏忽时,李某收摊回家,因疏忽大意将一只装有毒鼠强(其中掺有大意将一只装有毒鼠强(其中掺有70%的面粉)的塑的面粉)的塑料袋遗忘在菜市场附近某杂货店门口的躺椅上。杂货料袋遗忘在菜市场附近某杂货店门口的躺椅上。杂货店店主王某发现后,拿起塑料袋用手摸了摸,拿了店店主王某发现后,拿起塑料袋用手摸了摸,拿了“面粉面粉”就走。次日早上,王某将就走。次日早上,王某将“面粉面粉”加工成面疙加工成面疙瘩,食用后出现中毒症状,瘫倒在地。其家人发现后

25、,瘩,食用后出现中毒症状,瘫倒在地。其家人发现后,立即将王某送镇人民医院抢救,后经抢救无效死亡。立即将王某送镇人民医院抢救,后经抢救无效死亡。经法医鉴定,王某系毒鼠强中毒死亡。经法医鉴定,王某系毒鼠强中毒死亡。问题:试分析李某的行为定性?问题:试分析李某的行为定性?目录目录目录目录第二编 刑法各论 危害公共安全罪22002年年8月月2日,家住垫江县周嘉镇朝阳北路日,家住垫江县周嘉镇朝阳北路72号的熊号的熊青春驾驶自己的渝青春驾驶自己的渝A87603号号“长安之星长安之星”小汽车由梁平县小汽车由梁平县向垫江县城方向行驶,当车行至垫江境内沙坪路段时,同车向垫江县城方向行驶,当车行至垫江境内沙坪路段

26、时,同车随行的同镇均田村随行的同镇均田村1组的刘显中没有驾驶执照,要求熊将小组的刘显中没有驾驶执照,要求熊将小汽车交由他驾驶,熊青春在刘的要求下将车交给刘显中驾驶汽车交由他驾驶,熊青春在刘的要求下将车交给刘显中驾驶。当车行至渝巫路。当车行至渝巫路168km+800m处,刘显中将同向骑摩托处,刘显中将同向骑摩托车的董泽明撞倒。事故发生后,当刘显中停车下去查看董泽车的董泽明撞倒。事故发生后,当刘显中停车下去查看董泽明时,熊青春立即坐到驾驶员位置,并向尚未走到董泽明倒明时,熊青春立即坐到驾驶员位置,并向尚未走到董泽明倒地的地方的刘显中喊:地的地方的刘显中喊:“快上车,跑快上车,跑”。刘显中听到喊声后。刘显中听到喊声后,即转身回到车上,熊青春驾车逃离现场。董泽明经人送往,即转身回到车上,熊青春驾车逃离现场。董泽明经人送往医院,抢救无效死亡。在此案处理中,对于刘显中无证驾驶医院,抢救无效死亡。在此案处理中,对于刘显中无证驾驶车辆,造成一人死亡的重大交通事故,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定车辆,造成一人死亡的重大交通事故,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定性无可非议,但对熊青春如何定性?性无可非议,但对熊青春如何定性?目录目录目录目录第二编 刑法各论 危害公共安全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生活常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