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中政治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1世界的物质性讲义4.doc

上传人:随风 文档编号:708439 上传时间:2019-06-0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中政治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1世界的物质性讲义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年高中政治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1世界的物质性讲义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中政治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1世界的物质性讲义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中政治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1世界的物质性讲义4.doc(1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第四课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探究世界的本质学案学案 1 1 世界的物质性世界的物质性走进生活目标导航2016 年 4 月 1017 日,对一些国家和地区来说可谓是相当“震撼”的一周,阿富汗、菲律宾、缅甸、日本相继发生造成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的强震,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思考 面对自然灾害,人类为什么不能阻止其发生?提示 无论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中的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都有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客观规律,所以人类不能阻止其发生。1.了解物质的含义。2.结合当前自然界发展变化和我国社会发展状况,理解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3.运用具体事例,理解归纳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一、自然界的物质性1

2、.自然界是客观的、物质的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中的一部分。2.物质概念(1)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3)物质与具体的物质形态: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1.从其产生来说: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在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2.从其构成来说: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

3、生产方式。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这些要素的客观性,2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三、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物质性1.自然界是物质的。2.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3.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1.判断(1)物质和具体的物质形态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提示 错误。物质是对物质具体形态共性的概括,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而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2)作为客观实在的物质是独立存在着的。( )提示 错误。作为客观实在的物质存在于物质的具体形态中,并通过具体形态表现出来。(3)精神、意识现象的存在否定了世界的物质性。( )

4、提示 错误。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因此并不否认世界的物质性。2.思考:客观存在与客观实在是一回事吗?提示 二者是不同的概念。客观实在是一种客观存在,客观存在不仅包括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物质现象,还包括不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精神、意识现象。探究点一 自然界的物质性探究导引科学研究发现,自然界不存在没有物质的空间,即使是真空,也并非空无一物。真空中,即使没有实物粒子,也存在应力场和充满热辐射。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天文观测发现,在整个宇宙空间(包括真空)里始终存在着 3K 微波背景辐射。(1)这段材料说明了一个什么哲学道理?(2)你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答案 (1)材料说明,自然界中的事物

5、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自然界本来就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这些事物都是具体的物质形态,无论人们听到听不到、看到看不到,它们的存在都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3它们共同的本质和特性是客观实在性。(2)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核心归纳1.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2.物质和物质具体形态的关系(1)区别:哲学上讲的物质概念,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存在状态是不生不灭、永恒存在;具体

6、的物质形态除客观实在性以外,还有其自身的个别属性,存在状态是有生有灭。(2)联系:物质是对万事万物即具体的物质形态的概括抽象;物质依赖于具体的物质形态,离开具体的物质形态,就没有了物质。不能用物质代替具体的物质形态,否则就看不到世界的丰富多彩。同样,也不能用具体的物质形态代替物质,否则就会抹杀世界的物质性。二者是共性与个性、抽象与具体的关系。3.自然界的物质性(1)原理内容: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2)方法论要求: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必须尊重

7、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典型例题例 1 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在伟大设计中表示:宇宙并非上帝所造,现代科学可以解释宇宙的起源。这段话的哲学寓意是(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客观实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自然界是客观的,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A. B.C. D.4答案 C解析 根据霍金的表述,宇宙并非上帝所造,现代科学可以解释宇宙的起源,说明了自然界是客观的,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故表述正确;与题意不符;故选 C 项。探究点二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探究导引专家认为,今后 50100 年,中国的能源供给将完全建立在水电、风

8、电、生物质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之上,且在技术上不存在大的障碍。这将是一次生产方式的大变革。现在,我国的能源供给还主要建立在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上。为什么我们不直接将能源供给建立在水电、风电、生物质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之上?这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答案 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目前还存在许多制约因素,人类社会是客观的物质体系,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客观的,人们不能随意选择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这说明了人类社会的客观物质性。核心归纳正确理解世界的物质性哲学意义上的世界,可分为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主观世界是指人的意识。(1)自然界的物质性自然界先于人的意识产生,人的意识产生后

9、,自然界也不受人的意识所支配。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从产生来看: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从存在来看: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从发展上看: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其客观规律,人类社会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均具有客观的物质性。(3)人的意识在内容上也是客观的: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典型例题例 2 马克

10、思指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即人类社会的发展同自然界本质是一致的,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5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发展是完全一致的 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一样具有物质性 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一样,一切活动无需人的意识的参与 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自然界的发展一样,是一个客观物质过程A. B. C. D.答案 B解析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主要表明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物质性,符合题意;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发展不可能完全一样,同时人们可以有意识地改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错误;故选 B 项。1.美国环境保护署、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联合发表声明,检

11、验人员在美国西海岸华盛顿州的牛奶样品中检测出极微量放射性物质。哲学上所讲的物质和“放射性物质”的关系是( )A.整体和部分的关系B.物质是不可认识的, “放射性物质”是可以认识的C.物质是对“放射性物质”等具体的物质形态共同本质的概括D.物质包括所有的“放射性物质”等具体的物质形态答案 C解析 “放射性物质”是指物质的具体形态,哲学上的物质是对“放射性物质”等具体的物质形态共同本质的概括,抽取的是共性,故 C 项正确;A、B、D 三项说法均错误。2.据天文学家观察研究表明,宇宙空间 93%的元素是氢,另外还有无数的其他物质充满星际空间。这一事实蕴含的哲理是( )A.人类是在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

12、时才出现的B.劳动在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起了决定性作用C.社会的存在与发展不依赖于人的意识D.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答案 D解析 材料强调世界的物质性原理,D 项符合题意;A、B、C 三项的观点与题意无关。63.总结以前的 4 000 多年,人类的自然观是把大自然奉为神灵。15 世纪,人类开始主宰自然界。但是实践证明,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朋友与伙伴的关系,人们应当尊重自然规律,在合乎自然的前提下,改造利用自然。这是因为( )A.人类社会是客观的B.自然界是客观的C.人与自然始终是和谐统一的D.人们在实践中不断改造着自然界的客观性答案 B解析 材料没有体现人类社会的客

13、观性,A 不选;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但并不是始终是和谐统一的,C 不选;D 本身错误。答案选 B 项。4.许多野生动物趋于灭绝,与人类毫无节制的捕杀有很大关系。近年来,一些人食野味成风,也使得大量野生动物的生存更加艰难。随着人类活动空间的进一步扩大,人们如何在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为野生动物留下栖身繁衍之地,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重大课题。这告诉我们( )A.城市化和工业化必然破坏生态平衡B.人们与自然无法和谐相处C.人们必须尊重自然的客观性,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D.人们的活动决定了自然界的变化发展规律答案 C解析 A“必然破坏”错误;B“无法和谐相处”错误;D“决定”错误,故选 C 项。5.

14、马克思认为,社会的存在与发展不同于自然界,社会活动是有意识的活动。但从本质上看,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这是因为( )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客观的 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人的意志决定社会的发展A. B. C. D.答案 C解析 人类社会的客观性从产生、存在、发展和构成要素的客观性都可以证明,符合题意;人的意志不能决定社会的发展方向,因此说法错误,故选 C 项。一、选择题题组一 自然界的物质性2016 年 9 月 28 日,浙江省遂昌县北界镇苏村发生山体滑坡,造成重大人员和财产损失,约720 人失踪。据此回答 12 题。1.就客观原因而言,这

15、次山体滑坡的发生再次表明( )A.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B.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发展密切相关C.自然界的变化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D.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答案 C解析 苏村发生的山体滑坡是自然界自身变化的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A、B、D三项虽表述正确,但与题意无关。C 项符合题意。2.专家称,我国近年来发生的山体滑坡,究其原因来说,大都与当地树木被大量砍伐,造成了很严重的水土流失有直接的联系。这警示我们( )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人类活动必将引起自然灾害的发生 承认自然的客观性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 改造自然务必要尊重、顺应和保护自然A. B.C.

16、D.答案 D解析 本题以山体滑坡的发生为背景,考查自然界的客观性。由于人类乱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引发山体滑坡,这告诫我们应该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符合题意;不属于警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灾害之间没有必然联系,错误。3.某校中学生开展了“珍惜水、保护水、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签名活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因为( )A.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B.人类的破坏活动使自然界失去了客观性C.人类的产生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D.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都是有规律的答案 A解析 自然界的客观性,要求我们尊重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故 A 项符合题意;B项说法错误,自然界是客观的,无论人

17、类产生之前还是之后,都是客观的,排除;C 项说法错误,人类的产生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排除;D 不符合题意;故选 A 项。4.为推动汤逊湖旅游的发展,武汉江夏区将以汤逊湖村 2 平方千米半岛为核心,结合约 1.5万亩水面进行总体规划,以现有景点为基础,以水面为重点,以生态环境旅游为目的,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旅游生活圈。江夏区的发展思路体现了( )物质和意识相互依赖、不可分割 改造自然要以承认自然界的客观物质性为前提 改造自然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根本出发点 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8展的A. B.C. D.答案 B解析 材料强调了改造自然要以承认自然界的客观物质性为前提,自

18、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故符合题意;说法错误,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而存在;说法错误,我们做事情要尊重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而不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根本出发点;故选 B 项。5.有人说:“纸箱是物质,被火烧后变成灰;树木是物质,人们可以把它加工成家具、纸张。这说明物质是可以改变的。 ”这句话的片面性在于( )A.看到了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可以改变的B.承认了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的联系 C.把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混为一谈D.否认了物质的唯一特性是运动答案 C解析 题干中的观点把哲学上的物质与具体的物质形态混为一谈,C 项符合题意;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运动是

19、物质的固有的根本属性,D 项错误;A、B 两项属于合理性,不符合题意;故选 C 项。6.目前人们已经制造出“基因鱼” “基因猪”等新型物种,将来还会有意识地制造出更多的物种。可是,如果没有业已存在的物种,没有遗传物质染色体上的基因,没有基因变化规律,新的物种是不可能制造出来的。这一事实充分说明( )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越来越弱 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A. B.C. D.答案 B解析 材料表明了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第一位的,意识是第二位的,物质决定意识,符合题意;表述错误,不符合题意。7.2016 年 9 月 15 日,中国成功发

20、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人们能够创造出宇宙本没有的“天宫二号”实验室,这表明( )A.人们能够创造自然物B.人们能够改变自然物的具体形态9C.人工化的自然物不再具有客观性D.人们已经全面把握自然规律答案 B解析 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人能够创造出“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说明人们改变了自然物的具体形态,而不是凭空创造出自然物来。因此 A 项错误,B 项正确;人工化的自然物也是客观的,C 项错误;从目前来看,人们对自然规律已经有了相当高的认识,但还不能说已经全面把握了自然规律,故 D 项不选。8.从哲学角度看,漫画中此人的错误在于( )没有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没有

21、看到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 没有认识到自然界是可以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认为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A. B.C. D.答案 A解析 做好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漫画的讽喻之意。漫画中的人物浪费了水资源,没有看到自然界的客观性,也没有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符合题意;错误;不是哲学道理;故选 A 项。题组二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9.通过人类化石可以推测人类的演化进程。大量化石和文化遗物证明,人类起源于动物界,人类的进化演变是从古猿、直立人、智人到现代人。这表明( )A.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相互依存B.人类产生前的自然界才具有客观性C.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有区别的D.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答案 D解析 本题

22、考查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人类的进化演变说明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D 项符合题意;A、C 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人类产生后的自然界仍然是客观的,B 项不选。10.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历史变迁,充分证明了其物质性。人类社会的10这一物质性主要表现为( )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人类社会的发展不受人的意识所影响 人的意识是社会的产物、是客观实在的 人类社会的构成要素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A. B.C. D.答案 B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的理解。人类社会无论是从其产生,还是从其存在和发展及其构成要素看,都具有客观物质性,符合题意;人类社

23、会的存在与发展都会受到人的意识的影响,错误;意识是社会的产物,但不属于物质,不具有客观实在性,错误;故选 B 项。11.美国宇航局宣布,天文学家们发现了“另一个地球” , “它就是位于太阳系外的行星开普勒452b,与地球的相似指数为 0.98” 。9 月,美国宇航局又宣布在火星表面发现了有液态水活动的“强有力”证据。这说明( )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人的意识对自然界的变化发展有重要影响A. B.C. D.答案 A解析 “美国宇航局又宣布在火星表面有液态水活动的强有力证据” ,说明世界是物质的,说明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

24、世界是可知的,故符合题意;错误,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材料中并未涉及人的意识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而强调的是人能动地认识自然界,故与题意不符;故选 A 项。12.联合国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称,过去 50 年间世界人口的持续增加和经济活动的不断扩展对地球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压力,已给地球上 60%的草地、森林、耕地、河流和湖泊带来了消极影响,动植物多样性迅速减少,疾病、洪水和火灾的发生也更为频繁。这说明( )保护生态是我国当前的中心任务 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 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客观的A. B.C. D.答案 D

25、解析 材料主要强调了人类的活动对地球生态系统带来的影响,破坏了动物和植物的多样性,这说明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客观的,故符合题意;说法错误,我国的中心任务是发展经济;不符合题意;故选 D 项。11二、非选择题13.21 世纪是科学竞争的世纪,有人预测,21 世纪是生物工程世纪,人类对自然的改造越来越表现在对生物具体形态的改造上。人们已经制造出一些“基因羊” “基因猪”等新型物种。随着基因技术的发展,人们还会有意识地制造出更多的新型物种。人们概括基因变化规律制造出新型物种的事实表明:自然界中的万物是根据人的意志创造出来的。你是怎样认识这

26、一观点的?答案 新型的物种是具体的物质形态,是人们在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制造出来的新东西。但是,在人们制造新物种的过程中,必须服从自然规律,遵循物质的自身属性、按照人类的需要有意识地改变事物的具体形态,创造出新的具体事物,这是人改造自然界的表现。如果认为这种表现是创造自然界万事万物,那就等于承认人先于自然界而存在,否认了自然界的客观性。解析 本题考查对自然界客观性的理解。人们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新的物种。人们创造物种的过程是在遵循自然物自身属性的基础上进行的,是人类改造自然的体现,而不能理解为自然界中的万物是根据人的意志创造出来的,这是唯心主义的观点。14.20 世纪末,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曾与

27、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进行了最后一次对接飞行,阿尔法磁谱仪实验是这次飞行的重要目的之一,其目的是证实宇宙是否存在“反物质”。另据报道,科学家已经用实验证实了“反物质”的存在,例如 2011 年 5 月初,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美国科学家合作发现了迄今最重反物质粒子反氦 4。(1)材料中的“反物质”是物质吗?(2)“反物质”的存在是否否定了世界的物质性原理?答案 (1)材料中提到的“反物质” 不同于哲学上讲的物质,它是指具体的物质形态。(2)哲学上讲的物质是指万事万物的共性客观实在性。自然科学中的“物质”与“反物质”是具体的物质形态。 “反物质”的存在不仅没有否定世界统一于物质这一原理,而且更进一步证实了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解析 本题考查物质与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关系,世界的物质性原理。解答的关键是弄清“反 物质”是自然科学上所讲的具体的物质形态,不是哲学上所讲的物质,不要被“反”字所干 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