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运动和力.ppt

上传人:hyn****60 文档编号:70752249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1.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运动和力.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中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运动和力.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运动和力.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运动和力.ppt(3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主题知识点要求运动和力时间和长度的粗略估测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牛顿第一定律认识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匀速直线运动,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物体的惯性,能利用惯性知识解释惯性现象二力平衡的条件,能用二力平衡的条件解释二力平衡现象理解时间和长度的测量力的测量操作通过实验探究物体的惯性探究相对相同单位时间vst3.60.10.01103垂直603 600长长度度和和时时间间的的测测量量大同一物体相等相反同一条直线N运动状态形状大小方向作用点相互不受力静止匀速直线运动原来运动状态不变一、运动的描述1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自然界中一切的物体都在不停地运

2、动着2参照物:在研究物体的运动状态时,要选择另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1)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静止的物体不存在(2)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3)定义式:v .二、运动的快慢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1)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长的物体运动得快(2)通过相同的路程,用时短的物体运动得快(3)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长的物体运动得快2速度 v:(1)物理意义:用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2)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用 v 表示(4)基本单位:米每秒,符号为 m/s.常用单位:千米每小时,符号为 km/h.换算关系:1 m/s

3、3.6 km/h.3匀速直线运动:(1)定义:物体沿着直线且快慢不变的运动(2)特征:物体运动时快慢不变,方向不变,即在任何时刻,物体的运动状态都不改变(3)匀速直线运动的两种图象:图 131图 132(2)公式:.4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1)定义:在变速直线运动中,物体通过一段路程 s 和所用时间 t 的比值v在匀速直线运动中,任何时刻的速度都是一定的,不能认为v与s成正比或v与t 成反比三、时间和长度的测量1长度:(1)基本单位:米,符号为 m.常用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m)、纳米(nm)换算:1 km1 000 m,1 dm0.1 m,1

4、 cm0.01 m,1 mm103 m,1 m 106 m,1 nm109 m.(2)测量工具:刻度尺(3)刻度尺的正确使用: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分度值;不利用磨损的零刻度线;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测量结果包括准确值、估计值和单位三部分2时间:(1)基本单位:秒(s);常用单位:小时(h)、分(min)换算:1 h60 min,1 min60 s,1 h3 600 s.(2)测量工具:停表(秒表)3误差:(1)定义: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总存在的差别(2)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使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等(3)任何测量都存在误差

5、,误差只能减小,不能消除,无法避免四、力1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力产生时,必然存在着两个物体,一个叫施力物体,另一个叫受力物体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会受到受力物体给它的反作用力作用(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必同时出现,同时消失;(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等大、反向、共线;(3)作用在不同物体上3作用效果:(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速度的大小和方向);(2)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4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是 N.5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力的作用点6力的示意图:物理学中常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的作用点、方向和大小在同一图中画力的示意图时,力越大,线段应越长;力的

6、作用点一定要画在受力物体上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也能产生力的作用,如地球对空中的物体、磁铁对铁钉等产生力的作用牛顿第一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当物体受到的力全部消失或受力平衡时,原来静止的物体仍然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将保持最后的状态做匀速直线运动“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经科学的想象、推理而总结出来的,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但它经得起实践的检验2惯性:(1)定义: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2)利用:利用惯性使锤头套紧;用力拍打衣服,可以把灰尘

7、拍掉;跳远运动员起跳前要助跑(3)惯性和交通事故的防止:限制车速,保持车距,禁止超载,系好安全带,安装安全气囊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不受力和静止的物体也具有惯性惯性由物体的质量决定,质量越大,惯性越大不能说速度越大,惯性越大,惯性与速度无关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作用”,应该说“具有惯性”六、力和运动的平衡1平衡状态:物体处在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我们称之为平衡状态2二力平衡:(1)概念: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称为平衡力(2)条件:同物体、等值、反向、共线3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合力不为零运动状态改变

8、变速运动平衡力相互作用力不同点在同一物体上在不同的物体上一个力消失后另一个力可继续存在 同时存在、同时消失不一定是同性质的力一定是同性质的力相同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条直线上只要两个力不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这两个力就一定不是平衡力,如压力和支持力二力平衡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考点 1 参照物【例 1】如图 131 所示,小霖和小华同学在竹排上一起顺流而下,相对竹排而)言,运动的是(A小霖同学B小华同学C岸边的山D竹排上的凳子图 131思维点拨:当两物体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完全相同时,两物体相对静止,否则相对运动答案:C1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油机在空中给受油机加油时,它们是相对

9、运动的B卡车和联合收割机收割庄稼时,它们是相对运动的C两辆赛车在赛道上行驶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D“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对接成功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答案:D考点 2 速度【例 2】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运动图象如图 132 所示,由图象可知:运动速度相同的小车是_和_;经过 5 s,跑在最前面的小车是_图 132思维点拨:由 st 图象可以看出路程跟时间成正比,所以甲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 4 m/s;由 vt 图象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增大,速度不变,所以乙、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分别为 6 m/s 和 4 m/s.答案:甲 丙 乙2某飞机在 5 s 内匀速飞行了

10、 1 000 m,它飞行的速度为_m/s,合 _km/h.它 25 s 内 通 过 的 路 程 是_m,它在第 30 s 内的速度是_m/s.答案:2007205 000200考点 3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例 3】如图 133 所示,测得苹果的果径为_cm.图 133思维点拨:看清刻度尺的分度值和起始刻度,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答案:6.15(6.136.18)教师参考备选题 如图 B18 所示,木块的长度为_cm.图 B18答案:1.80考点 4惯性5、下列有关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拍打衣服灰尘脱落,是由于灰尘具有惯性B小明没有推动静止的汽车,是由于汽车没有惯性C跳远运动员要助跑后起

11、跳,是为了增大惯性D高速飞行的子弹穿入木头后静止,它的惯性就消失了思维点拨: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静止的物体和不受力的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的大小只跟物体的质量有关,物体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大惯性大小跟速度、运动状态无关答案:A6关于物体的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足球射入球门时才具有惯性B赛车能很快停下来,说明赛车没有惯性C跳远运动员起跳前要助跑,是为了获得惯性D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时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运动员具有惯性答案:D考点 5相互作用力和平衡力的区分【例 5】一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下列叙述的两个力中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A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与物体对地球的吸引力B地面对物体的支

12、持力与物体的重力C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D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与物体的重力思维点拨:平衡力跟相互作用力的主要区别是:平衡力的作用点必须在同一物体上,相互作用力的作用点分别在两个物体上此类题目最好作物体受力的示意图,结合选项,逐个排除答案:B4.如图 134 所示,无风时,站在地面上的小蚂蚁骄傲地托着果实对于该静止的果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果实受到重力和蚂蚁的支持力作用,这是一对平衡力B果实受到重力和蚂蚁的支持力作用,这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图 134C果实能够静止,是因为蚂蚁对它的支持力小于果实受到的重力D果实能够静止,是因为蚂蚁对它的支持力大于果实受到的重力解析:由果实处于静止状态,

13、可以判断出果实受到的重力和蚂蚁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且两力大小相等答案:A考点 6运动和力的关系【例 6】关于力与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静止的物体不受力的作用B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C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D没有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就会慢慢停下来思维点拨:物体不受力或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时,物体处在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但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就一定受到力的作用答案:C备选题一个物体 A 受到水平推力 F 的作用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撤去 F 后,物体 A 还能继续运动,是因为_;物体运动变慢直至停止,是因为_在此过程中,物体的动

14、能转化为_能答案:惯性物体受摩擦力内1为了检验人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选用下列哪种规格的刻度尺最合适(A量程 3 m,分度值 1 mmB量程 10 m,分度值 1 dmC量程 30 cm,分度值 1 mmD量程 15 cm,分度值 0.5 mm答案:A2如图 135 所示,小明每次都让小车在斜面上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然后通过小车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的运动,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关于这个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图 135A在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小车是为了保证小车在水平面上开始运动时惯性相同B小车的轮子起到减小摩擦的作用C小车下滑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D小车滑下斜面后,由于惯性还能

15、在水平面上滑行一段距离答案:A1用如图 136 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图 136(1)让小车从斜面上滑下后沿水平面运动,是为了使小车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_力和_力相平衡,使力的作用效果相抵消,相当于小车只受水平方向上的摩擦力;(2)每次都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位置由静止开始滑下,是为了使小车滑到斜面底端时具有相同的_;(3)比较图中小车在不同表面上滑行的最大距离,可以得出:在初速度相同的条件下,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_,速度减小得越_;(4)在此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理,可以得到:运动的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它将_答案:(1)重支持(或弹)(2)速度(或动能、机械

16、能)(3)小慢(4)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4如图 137 所示,用刻度尺测量一物体的宽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物体的宽度是_cm.图 137答案:1 mm(或 0.1 cm)1.404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B物体运动时的惯性比静止时大C航天员在空间站中失去惯性D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解析: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静止的物体和不受力的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的大小只跟物体的质量有关,物体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大惯性大小跟运动状态和速度无关 6如图 138 所示,在 2011 年斯诺克中国公开赛中丁俊晖成功闯入了四强,临时世界排名升至第三位比赛前台球静止在球台上,台球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_(填“平衡力”或“相互作用力”)击球后,球离开球杆仍能向前运动是由于球具有_的缘故而球的速度越来越小,是因为受到了_的作用答案:平衡力惯性摩擦力(或阻力)图 13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生活常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