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人教版.doc

上传人:随风 文档编号:707432 上传时间:2019-06-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28.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人教版.doc(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2019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文学是人类感恩自然的最佳途径人类在征服世界的征途中,渐渐地失去了自己的灵魂。尤其是现代社会,红尘滚滚,人心浮 躁,我们若想与喧嚣都市抗衡,也许最佳选择就是投入到自然中去,享受星辰、山河、森林、海 洋,让生命从中获得身心滋养,获得真正的愉悦与幸福;而我们从自然中领受到的身心感悟,一 旦化为文字,就成了自然文学。中国人讲求顺应自然,强调天人合一,将美好的品质赋予自然,比如山水、树木、花草、虫 鸟;古人写文章,大多写山水、游记,即使当今的散文写作

2、领域,游记文章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事实上,中国文化历来注重探究人与自然的关系。欧美几十年前也兴起了写山水、荒原、旷野即 写大自然的热潮,名之为“自然主义写作”,也就是自然文学。所谓自然文学,从内容上看,主要思索的是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从形式上说,当代的自然文 学,主要包括环境文学和生态文学。河山信美,但要以文学手法来表现好她,无论散文、诗歌、小说,都需要真诚深切的心灵, 要具有大情怀。“非有大情怀,即无大艺术”,人应该有所敬畏,首先要敬畏大自然。以前,山 青水绿海晏河清,正是大自然对敬畏天地的人类的回报,现在人们乱砍滥伐破坏生态,自然灾害 到处频发,也正是大自然对胡作非为的人类的惩罚。在大自然

3、面前,人类太渺小。 中国古代文人大多纵身、纵情山水,因为其精神家园是山水。对他们来说,在大自然中超脱现实、圆融身心,能使生命更快乐,人生也更有意义和价值。的确,当人回归自然,灵魂就会与 宇宙相通。人要与自然和谐共处,就要善待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无论在哪个民族的心目中,土地都至 尊至荣。“土能生万物,地可载山川”,人类的一切,都由土地养育和承载。在古代中国,土地 就代表社稷,皇城里必建有社稷坛,用五色土拼成,皇帝每年都要祭坛拜土。从世界范围来说, 只有维护好所有的土地山河,才能保持全人类的健康。然而,人们往往难以实现这样的梦想,于是产生了园林。园林是传统中国文化中的一种艺术 形式,通过地形、山水

4、、建筑群、花木等载体,衬托出人类的心灵寄托和精神文化。正是大自然的千姿百态,成就了自然文学。乡村、田园、草原、丛林,江河、海洋,旷野、 荒原游记作者笔迹所在,往往就是其足迹所至。我想,在自然文学作者看来,从自然中得到 的精神享受,一定远比物质享受更为愉悦和幸福。我们的亲身体验,能唤起人们更加热爱壮丽山 河;我们的美好感受,能激励人们更加追求精神享受;我们的妙笔生花,能吸引人们更多地热爱 文学尤其是自然文学。文章,人心之山水;山水,天地之文章。“山水无文难成景,风光着墨方有情”,一语道尽 自然与文学的关系。(选自中国文化报,有删节)1下列各项中,对“自然文学”的相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自然

5、文学”的内容是人们从自然中领受到的身心感悟,这些感悟包括人们在享受自然中 获得的身心滋养、愉悦与幸福。B“自然文学”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当今,其主要内容都是山水、游记,因为中国文化历来注 重探究人与自然的关系。C“自然文学”在欧美也叫“自然主义写作”,其写作对象是山水、荒原、旷野,这和中国 的山水、游记的写作对象是一致的。D“自然文学”的内容主要是对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的思索,在当代其主要表现形式是环境文 学和生态文学。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现代社会,人心浮躁,我们若想与喧嚣都市抗衡,就要投入到自然中去,因为从自然中得 到的精神享受,才是真正的愉悦和幸福。B大自然对人是公正的

6、,你对它敬畏,就会山青水绿海晏河清,你对它胡作非为,就会灾害 频发,让人类受到惩罚。C古代皇城里必建有社稷坛,皇帝每年都要祭坛拜土,这体现了对土地的善待,实际上只有 维护好所有的土地山河,才能保持全人类的健康。D园林是传统中国文化中的一种以地形、山水、建筑群、花木等为载体,衬托出人类要与自 然和谐相处的心灵寄托和精神文化的艺术形式。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无论散文、诗歌、小说,要想表现好信美河山都需要真诚深切的心灵,要具有大情怀,都 要以敬畏大自然为前提。2B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是渺小的,当人回归自然,灵魂与宇宙相通,从中寻找到生命的快乐,人也就变得伟大了。C“自然文学

7、”写作者的亲身体验、美好的感受,这能唤起人们更加热爱壮丽山河,能激励 人们更加追求精神享受。D正是大自然的千姿百态,成就了自然文学,游记作者笔迹所在,往往就是其足迹所至,正 是“山水无文难成景,风光着墨方有情”。(二)文学类文本阅读社稷坛抒情秦牧 北京有座美丽的中山公园,公园里有个用五色土砌成的社稷坛。 社稷坛是北京九坛之一。古代帝王,在社稷坛祭地。祭地为了要求土地肥沃。五谷是从地里长出来的,因此,人们臆想的稷神(五谷)就和社神(土地)同在一个坛里受膜拜了。 穿过古柏参天、处处都是花圃的园林,来到这个社稷坛前,突然有一种寥廓空旷的感觉。在庄严的宫殿建筑之前,有这么一个四方的土坛,屹立在地面,它

8、东面是青土,南面是红土,西面 是白土,北面是黑土,中间嵌着一大块圆形的黄土。这图案使人沉思,使人怀古。这坛后的宫殿是华丽的,飞檐、斗拱、琉璃瓦、白石阶真是金碧辉煌!而坛呢,却很荒 凉,就只有五色的泥土。这使人想起:没有这泥土所代表的大地,没有在大地上胼手胝足的劳动 者,根本就不会有这宫殿,不会有一切人类的文明。在这个土坛上走着,仿佛走进古代去,走到 一望无际的原野上,在那里,莽莽苍苍,风声如吼。一个戴着高冠,穿着芒鞋的古代诗人正在用 他的悲悯深沉的眼睛眺望大地,吟咏着诗句。这是屈原的声音,也是许许多多古代诗人遥望原野时曾经涌起的感情。这种“大地茫茫”的 心境,是和对于自然之探索和对于人间疾苦的

9、忿慨联结在一起的。想一想这些肥沃土地的来历,你会不由得涌起一种遥接万代的感情。劳动者开辟这些土地, 是和大自然进行过多么剧烈的斗争呀!这种斗争一代接连一代继续着,我们仿佛又会见了古代的 唱着诗经里怨忿之歌的农民,像敦煌壁画上面描绘的辛勤劳苦的农民,驾着那种和古墓里挖 掘出来的陶轮牛车相似的车子,奔驰在原野上,辛苦开辟着田地。在这个五色土坛上面走着走着,仿佛又回到几千年去,会见了古代的思想家。他们白发苍苍, 正对着天上的星辰,海里的潮汐,陶窑的火光,大地的泥土沉思。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四时代 谢,万物死生,都使他们抱头苦思。他们看出一点道理,世上的万物万事,有因有果,有主有从,它们互相错综地关联

10、着正是由于古代有这样的思想家在这样地思考过,才给后来的人们创造了这样一座五色的土坛。 我们汉民族的摇篮在黄河的中上游,那里绵亘的是一望无际的黄土高原。因此,黄色被用来配“土”,用来配“中心”,成为我们民族传统中高贵的颜色。中心是不同于四方的,能够生长 五谷的土地是不同于其他东西的,黄色是不同于其他颜色的。在社稷土坛的中心,黄土被特别砌 成了一个圆形,审视这个黄色的圆圈吧!它使我们想起奔腾澎湃的黄河,想起在地层下不断被发掘 的古代村落,也想起那古木参天的黄帝的陵墓。多少万年的劳动经验和生活智慧积累起来,才有了今天的人类文明。每一个人在人类智慧的 长河旁边,都不过像一只饮河的鼹鼠。在知识的大森林里

11、面,都不过像一只栖于一枝的鹪鹩。这 河是多少亿万滴水汇成的啊,这森林是多少亿万树木构成的啊!瞧着这个社稷坛,你会想起了中国的泥土,那黄河流域的黄土,四川盆地的红壤,肥沃的黑 土,洁白的白垩土你会想起文学里许许多多关于泥土的故事:有人包起一包祖国的泥土藏在 身旁到国外去;有人临死遗嘱必须用祖国的泥土撒到自己胸口;有人远从异国归来,俯身亲吻了 自己国门的土地。瞧着这个紧紧拼合起来的五色土坛,一个人也会想起了国土的统一,在我们的土地上,为了 统一而发生的战争该有多少次呀!中国历史上没有一个时期像今天这样高度统一过,等我们解放 了台湾和一些沿海岛屿以后,这种统一的规模就更加空前了。我在这个土坛上低徊漫

12、步,想起了许许多多的事情。我仿佛曾经上溯历史的河流,看见了古 代的诗人、农民、思想家、志士,看他们的举动,听他们的声音,然后又穿过历史的隧洞,回到 阳光灿烂的现实。啊,这座发人深思的社稷坛!(选自秦牧同名散文,有删节)4.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作者写社稷坛后面金碧辉煌的宫殿,写宫殿的飞檐、斗拱、琉璃瓦与白石阶,自然引出在 泥土上创造宫殿的劳动者。B.文章联想丰富,面对着社稷坛诗人联想到屈原、诗经、敦煌壁画,联想到包着祖国泥 土到国外去的游子,丰富了文章的内容。C.作者写黄土高原,认为“黄色”不同于其他颜色,是“高贵的颜色”“是不同于其他颜色 的

13、”,洋溢着对华夏文明发源地的自豪感。3D.文章开头句,采用顶针的修辞手法,交代了社稷坛的位置,语句平淡而自然,既照应了标题,还起到了总领全文的作用。5.结合文章内容,简述文中最后一段的作用。(5 分)6.面对社稷坛,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情感?(6 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材料一: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孟庆国发布的2016 年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报告和2016 年中国互联网政务服务调查评估报告中指出,67的地市政府网站存在财政、人事、 统计等信息公开不及时、内容不全面的现象;72的地方政府网站在重点领域信息公开方面,以 动态新闻、政府文件为主;过半数的部委网站未以

14、政策制定者的身份开展解读,而是以转载新闻 媒体相关报导为主,且解读回应形式单一;超过 90的网站存在征集意见不反馈或反馈不及时的 现象等。“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方面,报告认为,主要亮点有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步入正轨、 行政权力办事资源整合度较高、应用互联网提升政务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服务渠道呈现多元化、 移动化的趋势等。报告也指出了平台建设的一些突出问题,如平台渠道有待整合、服务功能有待 优化、内容质量有待提升等。(节选自 2016 年 12 月 29 日人民网) 材料二: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按照意见,到2019 年底前,各省(区、市)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

15、将建成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全面 公开政务服务事项,政务服务标准化、网络水平显著提升。2020 年底前,将建成覆盖全国的整体 联动、部门协同、省级统筹、一网办理的“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大幅提升政务服务智慧化 水平,让政务服务更聪明,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方便、更快捷、更有效率。(节选自 2019 年 1 月 17 日搜狐网) 材料三:互联网政务主要是借助云计算、大数据技术推动政府搭建智慧城市平台,让百姓享受信 息技术带来的便捷服务。互联网政务与以往提出的搭建政府网站、政府平台完全不同。有一些政府网站,信息更 新滞后,而且各个职能部门间的数据互不来往,单打独斗。“证明你妈是你妈的闹剧”其实就是信

16、息不透明、不共享的结果。“互联网”的落地,不仅要把所有信息打通,而且让政府随时随地为个人提供政务服务成为可能,这将彻底改变政府的工作效率和节奏。 互联网政务创新是政府管理创新的先导。互联网政务,不是简单地将传统的政府管理事务原封不动地搬到互联网上,而是在流程优化的基础上,用全新的方法和程序去完成原有的业务 功能。互联网政务的实现还将不断改变政府的组织结构,最终将建构出适合信息时代发展需要的 政府组织形态。(节选自 2015 年 6 月 30 日新华网)材料四: 国务院日前召开常务会议,部署加快推进“互联网十政务服务”,要求各地加快清理不适应“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各种规定,凡能实现网上办理的事项,

17、不得要求群众必须到现场办理; 能通过网络共享的材料,不得要求群众重复提交;能通过网络核验的信息,不得要求其他单位重 复提供。“应上尽上、全程在线”彰显了国务院利用互联网技术提高政府效率和透明度,降低制度性 交易成本的决心。“三个不得”则给各地政府划定了利企便民的底线:加快信息跑路、减少群众 跑腿没有回头路。而加快推进网上政务服务职能部门必须舍得“割肉”。与此同时,个别地方也出现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一些部门虽然将办事大厅搬到了“网上”, 群众却只能浏览办事流程,无法进行网上审批申报;有的虽然开放了网上受理渠道,但核心审批 仍要群众跑腿;有的政府部门固守各自数据信息,导致部门信息无法互通互联,信息

18、跑路遭遇 “梗阻”。(节选自 2016 年 9 月 20 日新华网)7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材料一发布的两个评估报告中,第一个是对“政府网站绩效”的评估,第二个是对“互 联网政务服务”的评估,二者的问题包括服务功能有待优化、内容质量有待提升等。B材料二介绍了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对“互联网政务 服务”的前景规划,明确了 2019 年底前及 2020 年底前所要达到的目标。C材料三解释了互联网政务的目的是让百姓享受信息技术带来的便捷服务以及互联网政 务对政府工作部门的作用等。D材料四介绍了国务院对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具体要求,“三个不

19、得”具体、 实用,明确了对政务服务职能部门工作的具体要求。4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A材料一列举了“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方面的优缺点,优点方面如政府在线服务能 力不断增强、行政权力办事资源不断整合、服务渠道呈现多元化的趋势等。B材料一列举了一些“政府网站”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式,如网站信息公开不及时,重点领 域的信息解读不到位且回应形式单一等。C材料二和材料一的偏重点不同,材料二是意见,材料一是评估,换句话说就是材料一是根 据材料二的预定准则去衡量材料二涉及的内容已有或将有的效果。D材料三中“证明你妈是你妈的闹剧”说明文本作者对这类要求必须证明但没有必要证明的 反

20、感和嘲弄,以此证明“互联网政务服务”的重要性。E材料四在讨论问题时很注重使用形象化的语言,如“信息跑路遭遇梗阻”中的“梗 阻”,形象地表述了政务信息不畅通的状态,更易于读者理解。9我国实施“互联网政务服务”有哪些具体的好处?请结合文本说说你的看法。 二、古诗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19 分) 李充嗣,字士修,内江人。给事中蕃孙也。登成化二十三年进士,改庶吉士。弘治初,授户部主事。以从父临安为郎中,改刑部。坐累,谪岳州通判。久之,移随州知州,擢陕西佥事,历云南按察使。 正德九年,举治行卓异,累迁右副都御史,巡抚河南。岁大馑,请发帑金移粟振之,时流民多聚开封,令煮糜哺

21、之。逾月,资遣还乡。初,镇守中官廖堂党于刘瑾,假进贡名,要求百端, 继者以为常。充嗣言:“近中官进贡,有古铜器、窑变盆、黄鹰、角鹰、锦鸡、走狗诸物,皆借 名科敛。外又有拜见银、须知银及侵扣驿传快手月钱、河夫歇役之属,无虑十余事,苛派动数 十万。其左右用事者,又私于境内抑买杂物,擅榷商贾货利。乞严行禁绝。”诏但禁下人科取而 已。十二年移抚应天诸府。宁王宸濠反,充嗣谓尚书乔宇曰:“都城守御属于公,畿辅则充嗣任 之。”乃自将精兵万人,西屯采石。遣使入安庆城中,令指挥杨锐等坚守。传檄部内,声言京边 兵十万旦夕至,趣供饷,以绐贼。贼果疑惧。事定,兵部及巡按御史胡洁言其功。时已就进户部 右侍郎,乃赐敕嘉劳

22、。有建议修苏、松水利者,进充嗣工部尚书兼领水利事。未几,世宗嗣位,遣工部郎林文霈、颜如翙佐之。开白茅港,疏吴淞江,六阅月而讫工。语详河渠志。嘉靖元年论平宸濠功,加太子少保。苏、松白粮输内府。正德时骤增内使五千人,粮亦加十三万石。帝用充嗣言减从故额又请常赋外尽蠲岁办之浮额者内府征收监以科道官毋纵内臣苛索帝 俱从之。寻改南京兵部尚书。七年致仕,卒。诏赠太子太保,谥康和。(节选自明史列传第八十九)【注】无虑:大约,总共。10、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段句,正确的一项是()A帝用充嗣/言减从故额/又请常赋外尽蠲岁办之浮额者/内府征收/监以科道官毋纵/内臣苛 索/帝俱从之/B帝用充嗣言/减从故额/又请常赋外

23、尽蠲岁办之浮额者/内府征收/监以科道官/毋纵内臣苛 索/帝俱从之/C帝用充嗣言/减从故额/又请常赋/外尽蠲岁办之浮额者/内府征收/监以科道官/毋纵内臣苛 索/帝俱从之/D帝用充嗣/言减从故额/又请常赋/外尽蠲岁办之浮额者/内府征收/监以科道官毋纵/内臣苛 索/帝俱从之/11、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庶吉士,官名,是明、清两朝时翰林院内的短期职位。为皇帝近臣,负责起草诏书,有位 皇帝讲解经籍等职责,为明朝内阁辅臣的重要来源之一。B从父,作为亲属称谓,指称祖父的亲兄弟的儿子。从父年长于父者为从伯,意即堂伯;年 幼于父者为从叔,意即堂叔。C敕,即敕命、敕喻,本是古代帝王诏令文书

24、的名称之一,用于任官封爵和告诫臣僚。明清 时期,敕的范围扩大,也可泛指官府发布的文书。D白粮,与漕粮相对,明代主要由苏州、松江等府供纳。在用途上,漕粮主要为军饷,白粮 则主要供应宫廷、宗人府,及用作京官的禄粮。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充嗣政绩卓著,深受倚重。李充嗣为官一方,因政绩显著被举荐并多次被提拔;又因为 平定朱宸濠有功,得到朝廷嘉许慰劳,被加封为太子太保。B李充嗣直言敢谏,不阿从权贵。刘瑾的党羽假借进贡的名义向地方百般索求,李充嗣直陈 其弊端,但朝廷只是下诏禁止宦官手下的人征收索取的行为。5C李充嗣勇救国难,竭尽臣责。宁王朱宸濠谋反,李充嗣亲率军队,抵

25、御叛军,并巧用计谋使叛军疑惧,为最终平定叛乱立下大功。D李充嗣督治水利,卓有成效。兴修苏州、松江水利时,李充嗣开掘白茅港,疏浚吴淞江, 仅用六个月就顺利完工,并写下河渠志加以纪录。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岁大馑,请发帑金移粟振之,时流民多聚开封,令煮糜哺之。传檄部内,声言京边兵十万旦夕至,趣供饷,以绐贼。(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415 题。(11 分) 拟咏怀二十七首(其十八)庾信 寻思万户侯,中夜忽然愁。 琴声遍屋里,书卷满床头。 虽言梦蝴蝶,定自非庄周。 残月如初月,新秋似旧秋。 露泣连珠下,萤飘碎火流。 乐天乃知命,何时能不忧。【注】庾信:南北朝时期诗人,辅佐梁元帝

26、,出使西魏被扣留,西魏灭梁后被迫仕魏,后 北周取代西魏又仕北周,本诗为仕周时期所作。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A诗作前半篇写中夜操琴、书卷满床的情景,后半篇写白露明月、萤火飘流的秋色,构成凄 清孤寂的意境。B“寻思”两句直抒胸臆,不仅有故国覆灭、封侯梦想破碎的叹惋,也有当下不能为国建功 的自嘲。C“虽言”两句运 用庄周梦蝶的典故,自己如同那个可以齐物我、一是非、在轻飘飘的达 观世界中自适其志的庄周一样,梦为蝴蝶、忘怀自身,就可以摆脱时刻相随的愁思。D“残月”两句由“中夜”暗渡而来,表达出时光流逝而诗人却不能回国辅政尽忠的无限惆 怅之情。E“露泣”两句由“新秋”而来

27、,烘托出诗人凄凉哀伤、虚无烦乱的内心状态,用词精切, 对仗工巧。15本诗和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的“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都使用了“琴”“书”两个意象,所抒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相关诗句简要分析。(6 分)16、名篇名句默写:(5 分)(1)逍遥游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说明大 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 , 。”(2)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说明了在前朝任职的目的而打消晋武帝疑虑的两句是 “ , 。”(3)王勃滕王阁序一文写景字字珠玑,尤其是“ ,烟光凝而暮山紫”着力 表现大自然的色彩变幻,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三、 语言文字

28、应用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不正确的一项是() 他的这篇文章不落言筌,在不知不觉之中,将语言形象的潜在力量与表面意义组合起来, 极富艺术的感染力和启发性。 对一个国家来说,改变贫穷状况是一件不太艰难的事情,然而一旦人心向背,社会价值观 发生扭曲,将是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在那流金铄石的岁月里,许多科学家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发展进步,不惜舍弃国外优厚 的待遇,毅然回国,投身国防建设。 引导社会力量办教育是普通百姓难以作壁上观的事,它不仅关系到教育资源多元化的配置, 也有利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长虹控股总经理表示,将进一步推动国企体制改革,提升国企运营能力,突出增长质量与 效益,以破釜沉

29、舟的勇气重塑辉煌。美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实际上也就是让其他国家来替它承担经济危机带来的后果,现 在看来,这种做法无异于李代桃僵。ABCD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 分)A.阅读文学经典,就是与文学大师进行精神的对话和心灵的沟通,这对我们的终身学习和发 展将产生极为积极而深远的影响。B.今天大家特别高兴,平时一毛不拔的经理竟然要送大家一件礼物,这真出乎大多数员工的 意料之外。6C.母亲节来临之前,学校要求每个学生在母亲节为母亲自制一个充满爱心的礼物,从而在校园浓郁地营造出感恩母亲的节日气氛。D.近年来先后实施的全面免除农业税、免收农村中小学生的学杂费,说明了中央政府对农民 问

30、题的高度关注。19、下列各项中,不符合对联有关要求的一项是() A.上联:凤凰枝上花如锦下联:松菊堂中人比年 B.上联:步新潮,须骑骏马驰千里下联:兴伟业,应唤春风惠万家 C.上联:戌岁兆丰万事顺下联:狗年祝福五谷香 D.上联:件件随心饥有佳肴醉有酒下联:般般合意冷添汽水热添茶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 辑严 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无根萍是全世界最小的开花植物。它本来不具备生存和发展的优势, ,反而 生机蓬勃 地开拓出一个广袤的萍的世界。无根萍生存之道有两大绝招。 。它可以通 过无性繁殖的方 式,在 36 小时内长出一个新的植物体。第二

31、个绝招是不断“缩小”“退化”。一般生物是 ,但无根萍是逆向演化的。演化到最后阶段,它几乎简化成了“一团细胞”,花只剩一枚雄蕊 和一枚雌蕊。这种简单的构造使它更容易大量复制繁殖和传播。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 分)每年进入 6 月,都会看到很多高考生“撕书”宣泄的新闻。尽管很多学校都会在高考前专门 下发禁令,严禁“撕书”,但完全禁绝并无可能。这是因为,在高中生普遍缺乏压力疏导途径的背 景下,仅仅从行为上限制即将离校的学生“撕书”,并非治本之策。笔者认为只要创新毕业仪式, 就能让学生的毕业需求得到满足;只要学生的毕业需求得到满足了,毕业情感就能得到全部

32、释放; 毕业情感释放了,学生们就不会在“撕书”中感受毕业的滋味了。创新毕业仪式不一定能让学生的毕业需求得到满足 四、写作(60 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1.希望是厄运的忠实姐妹。普希金2.尊重人不应该胜于尊重真理。柏拉图3.君子忧道不忧贫。孔丘4.上下同欲者胜。孙武5.只有人的劳动才是神圣的。高尔基6.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鲁迅 古今中外,许多名人体悟生活思考社会的言论,给人无限的启迪。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选择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高二语文升级考

33、试试题答案71.B【解析】选项B 原文的意思是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当今,其主要美容都是山水、游记,而“中国文化历来注重探究人与自然的关系”,二者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选项强加因果。2.A【解析】选项A对应的原文是“也许最佳选择就是投入到自然中去”,选项“就要投入到自然中去”,过于绝对。3.B【解析】选项B对应的原文是“对他们来说,在大自然中超脱现实、圆融身心,能使生命更快乐,人生也更有意义和价值”。原文是“人生也更有意义和价值”,选项为“人也就变得伟大”,偷换概念4.D(“总领全文”的作用是对下文内容的概括、总起,文章开头句没有对下文内容的“概括”,只是起了“总起”作用。)5.总结上文由社稷坛

34、而联想到的众多内容;(1分)既照应标题,又和首段前后呼应,使文章结构圆合。(2分)感叹句结尾,使作者表达的情感更为强烈(或“深化了文章的主题”)。(2分)6.歌颂古代哲人的智慧与对自然奥秘的探寻精神。对劳动者寄予深情,赞颂他们创造了人类财富与文明。抒发了眷恋故土与期盼祖国统一的爱国情怀。(每点2分)7A8BD9通过政府部门建设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让政府各部门的信息能够共享,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透明度,建构出适合信息时代发展需要的政府组织形态。让居民和企业享受信息带来的便捷服务,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让居民和企业办事更方便、更快捷、更有效率。10、B 句子翻译为:皇帝采纳了李充嗣的进言,减少到原

35、来的数额又请求在常规赋税外完全免除每年为采办而征收的多余数额,由内府征收,用科道官监督,不要放纵内臣苛酷地勒索皇帝都听从了他的建议11、C “也可泛指官署发布的文书”错,明代敕的用途广泛,凡皇帝训示中央和地方官员,或委任地方官员时用敕谕,封赠六品以下官员用敕命,敕封或告谕外藩也用敕命;清代付给地方官员依以行使职权的凭证称之为敕书12、D “并写下河渠志加以记录”错,河渠志并非李充嗣所写,文中“语详河渠志”意为“记载详见河渠志”13、大馑:大灾;帑金:库银;振:赈济;糜:粥句子翻译为:年成大灾,李充嗣请求拨发库银,运来粮食赈济灾民,当时流亡的百姓多聚集在开封,他命人煮粥给他们吃传檄:传令;部内:

36、辖区内;趣:通“促”,催促;绐:欺骗句子翻译为:在辖区内传令,扬言京军和边防部队十万人很快赶到,催促供给粮饷,来欺骗反贼14CD C 虽言句运用庄周梦蝶的典故;“虽言”、“定自”两个虚词却是重点,虽然梦为蝴蝶、忘怀自身,就可以摆脱时刻相随的愁思;无奈自己绝对不是那个可以齐物我、一是非、在轻飘飘的达观世界中自适其志的庄周。通过反用典故;表明“愁”之无可消释。D“辅政尽忠”无中生有,此时梁已被灭;这里表达的是时光流逝而诗人却年年如故的悲哀之情。)(答对一项给2分,答对两项给5分)15本诗中的“琴声遍屋里,书卷满床头”是说中夜生起愁思,于是弹琴读书。幽幽琴声响遍屋里,诉说着无边无际的愁,满床书卷翻遍

37、,愁思难解。通过“琴”“书”等意象抒发了无法解脱的深广复杂的愁苦、忧思之情。(3分)而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乐琴书以消忧” 8是说弹琴读书能获得快乐而消除忧愁,通过“琴”“书”等意象抒发了摆脱忧愁缠绕的官场生活,回归田园的快乐之情。(3分)(每点3分,共6分) 16、(1)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2)本图宦达,不矜名节。(3)潦水尽而寒潭清17、C 18、A 19、C20、但它不但没有走向衰退和灭绝;第一个绝招是快速生长繁殖;顺向演化的21、毕业需求的满足不一定能让学生的毕业情感全部释放毕业情感释放了,学生也不一定就不“撕书”了这类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大致分为这样几步:22、作文一、逐

38、一解读名言的内涵外延所谓内涵,是名言本身所说的意思,所包含的哲理。解读是为作文立意做准备,因此不能停留于内涵的准确把握,还要初步联系社会生活,即弄清名言适应的对象或范围,为后期的立意和选择打下基础。比如第一句,内涵是讲“希望”和“厄运”的辩证关系,人因希望而产生行动,可能会遭遇厄运;人在“厄运”之中,有的会绝望,有的会产生希望,从而以勇敢地走出厄运。这适用于很多人的生命历程,从积极的角度说,希望带来厄运是对人的考验,永不绝望才能战胜厄运取得好运。这是个人的生命常态,也应该人类的进步规律。第二句的话题是“尊重”,分为尊重人和尊重真理,二者比较起来,尊重真理更重要。联系社会生活,有的人唯人是尊,把

39、他人的权威放在第一位;正确的态度是真理高于一切,无论贵贱,谁掌握真理谁才是值得尊重的。所以表面上在谈尊重,实际是强调真理的重要性。第三句的话题是“忧”,同样以忧道和忧贫比较,道可以看作是规律、真理、方法,贫是物质的贫乏。世人多关注物质的多少,而忽视道理的得失。第四句的话题是“欲”,即欲望或想法、追求,上下指领导和下属。上下的想法相同,同心才能协力,志同才能道合,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事实上,除了战争,其他方面也是如此。所以强调团结合作,要就从内在实现想法的一致,追求的相同。第五句强调的是“人的劳动”的重要性。相对于其他物种(可以忽略),人才具有劳动的可能;相对于“懒惰”(不劳而活)者,劳动才能维

40、持人类的生存繁衍。而那些不劳而获的自私自利的人所谓的工作,就显得渺小甚至卑鄙。这句话暗含的对比,要通过联系社会,才能明白作者此句的针对性,才能明白劳动的潜台词是“养活自己、奉献社会”,才具有神圣性。第六句是说不满足是向上的动力,与“知足常乐”“安于现状”针锋相对。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上的不满足,都会驱动人类去追求去创造,只是要注意这种追求创造是益人益己的才算“向上”。二、寻找名言之间的逻辑关联通过解读,不同名言之间最容易关系的句子可以先进行“组合”。比如第一句的“希望”与第二句的“欲”、第六句的“不满足”;第二句的“真理”与第三句的“道”;第二句“尊重人”和第四句“上下”;第四句“上下”和第五句

41、“人的劳动”;第一句的“厄运”和第六句的“向上”;第五句“劳动”和第六句“不满足”“向上”等。理论上说,任何两两组合都是可以的,只要能找到其关联。9多数考生可能以相关、相似或相反的两句来构思立意。如果以某两句为主,把相关的第三句加进去,立意的高度会更与众不同。三、综合两三句提出中心论点仅仅将有关的两三句找出来,找到其关联的点,还不能“立意”。要综合其内涵与外延,针对个人或社会,提出一个基本的看法,即站在这几个名人的肩膀上去审视人生或社会。从逻辑上,两三则名言之间有“主次共建、相辅相成、正反对照、互为补充、条件因果、相互转化”等重构关系。比如第一二两句,可以提出“人的厄运往往源于不尊重真理”;第

42、一三句可以提出“无道之人就没有改变贫困命运的希望”;第一四句可以提出“上下同欲才能改变个人/国家的命运”;第三五句可以提出“劳动奉献才能共同致富”;第四六句可以提出“团队同欲才能蒸蒸日上”第一二三四五六句(或其中三句)综合提出“团结劳动是脱贫致富的真理”。一般说来,找到了关联,做出了选择,就可按传统的多则名言材料作文的方法进行综合立意。四、发现名言的局限创新立名人的思想也只是某一时期某一方面的“真理”,如果我们找到其局限性,就可以反其意而立。除了上述“两正/三正”的常规立意,还可以站在当今的角度,追求“一正一反、两正一反、一正两反、三反”进行立意。这样可能比名人的认识更全面、更深刻,更具有时代气息。比如柏拉图的“尊重人不应胜于尊重真理”,如果承认真理不可能一蹴而就,应该以人为本,就可以反面立意“尊重真理首先要尊重人”;第三句“君子忧道不忧贫”的说法也并不全对,物质是人的第一需要,追求“道”的目的是改善自己和他人的生存条件,可创新立意“君子忧道兼忧贫”在此基础上,结合其它名言确定立意。总结起来,多则名言选择型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其过程与方法为:正反解读内涵外延,逻辑关联选择组合,立足前人创新观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