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六年级文言文阅读练习(共3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7069291 上传时间:2022-02-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六年级文言文阅读练习(共3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语文六年级文言文阅读练习(共3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六年级文言文阅读练习(共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六年级文言文阅读练习(共3页).doc(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小学六年级语文文言文强化训练讲义. 崂山道士王曰:“每见师行处,墙壁所不能隔,但得此法足矣。”道士笑而允之。乃传以诀,令自咒,毕,呼曰:“入之!”王面墙不敢入。又曰:“试入之。”王果从容入,及墙而阻。道士曰:“俯首骤入,勿逡巡!”王果去墙数步,奔而入。虚若无物,回视果在墙外矣。大喜,入谢。1、 解释加点的字。王果从容入,及墙而阻。入:_及:_2、 翻译句子。俯首骤入,勿逡巡。_ 孔子游春(节选)孔子凝望着泗水的绿波,意味深长地说:“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

2、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1、 “息”字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部,再查_画,它在字典里有以下几种解释:A.呼吸时进出的气; B.消息; C.停止; D.休息; E.滋生; F.利钱、利息。 “奔流不息”的“息”可以解释为_;“息息相关”的“息”可以解释为_。(将正确的解释的序号填在横线上)2、 孔子讲到水的德行,我会自然想到一句话:_;孔子讲水有志向,我会自然地联想到一句成语:_;孔子讲水“流必向下”,我又会自然想到一句谚语:_ 3、 读了本段文字后,我在做人上受到的启迪是:_ _ 4、 孔子借水喻人,是为了_,发人深思,他伟大的人格和高超的教育艺术于

3、此可见一斑。孔子的确是一位_(用文中的四字词语)的老师啊!5、 下面是孔子的名言,请你将它们补充完整。(1) 三人行,_。 (2)温故而知新,_。执竿入城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1,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钜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难词注释:执拿 俄一会儿 老父对老年人的尊称。遂于是1、翻译下面的句子。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 2、你认为老父的话有道理吗?请谈谈你的理由。 3、“执竿人”可笑吗?请说说你的看法。 齐人偷金 齐人有欲得金者,清旦被衣冠,往鬻金者之所,见人操金,攫而夺之。吏搏而束缚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故?”对吏曰:“殊不见人,徒见金耳。难词注释:清旦清早。 被同“披” 鬻卖 操拿着攫夺取 搏捕捉 束缚捆绑 殊完全徒仅仅 耳而、罢了。1翻译下面的句子。清旦被衣冠,往鬻金者之所 吏搏而束缚之 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故? 殊不见人,徒见金耳。 2、仔细阅读原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齐人想干什么?干了什么?结果怎样?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教育教学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