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 春秋五霸.ppt

上传人:hyn****60 文档编号:70688542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1.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课 春秋五霸.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第七课 春秋五霸.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七课 春秋五霸.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课 春秋五霸.ppt(3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公元前公元前770770年周平王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东周分为哪两个时期?春秋战国的起止年代?“春秋”“战国”名称的由来?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特征是什么?第五节第五节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 夏、商、西周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确立夏、商、西周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确立和繁荣时期。和繁荣时期。东东春秋(公元前春秋(公元前770公元前公元前475年)我国奴隶制度瓦解时期年)我国奴隶制度瓦解时期周周战国战国(公元前(公元前475公元前公元前221年)年)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制解体和封建制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

2、隶制解体和封建制形成的时期,是一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形成的时期,是一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春秋初期,诸侯国有春秋初期,诸侯国有100多个。为了争夺土地和人口,多个。为了争夺土地和人口,一些较大的诸侯国,不断进行兼并战争。谁战胜了就一些较大的诸侯国,不断进行兼并战争。谁战胜了就召开诸侯国会议,迫使大家承认他的首领地位,成为召开诸侯国会议,迫使大家承认他的首领地位,成为“霸主霸主”。分分析析诸诸侯侯争争霸霸的的背背景景;归归纳纳诸诸侯侯争争霸霸的的基基本本史史实实 第一,王室衰微,周天子逐渐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由过去“礼乐征伐由天子出”到“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3、周天子失去了对诸侯的控制。这是争霸产生的前提这是争霸产生的前提第二,春秋时期,生产力发展(铁器、牛耕的使用),各诸侯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这是大国争霸产争霸产生的直接原因。生的直接原因。第三,狄人南下,楚人北来,与中原诸侯国发生冲突,为大国争霸提供了空隙之机空隙之机,大国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发动战争。1 1历史背景历史背景 管管仲仲改改革革与与齐齐桓桓公公霸霸业业首首成成的的关关系系?楚楚王王问问鼎鼎反反映映的的实实质质问问题题是是什什么么?春春秋秋争争霸霸战战争争反反映映在在政政治治领领域域中中的的实实质质问问题题是是什什么么?2争霸内容齐桓称霸齐桓称霸晋楚争霸晋楚争霸吴越争霸吴越争霸齐桓公

4、能首先称霸的原因:齐桓公能首先称霸的原因:四、齐桓公依仗雄厚实力,用管仲的谋略,以四、齐桓公依仗雄厚实力,用管仲的谋略,以“尊尊王攘夷王攘夷”为号召,来发展齐国的势力。为号召,来发展齐国的势力。三、管仲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还改革军制,三、管仲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还改革军制,组成组成3万人的常备军,加强训练。几年之间,齐国万人的常备军,加强训练。几年之间,齐国国富兵强。国富兵强。二、齐桓公即位后,任用二、齐桓公即位后,任用管仲管仲为相。为相。一、齐国在今山东北部,盛产渔盐,经济富庶,是一、齐国在今山东北部,盛产渔盐,经济富庶,是东方的一个大国。东方的一个大国。经济是基经济是基础础善于用善

5、于用人人改革是根改革是根本原因本原因正确的正确的策略策略葵丘会盟葵丘会盟(BC651年齐桓公霸业达到顶峰的标志年齐桓公霸业达到顶峰的标志)政治家,名夷吾,字仲,亦称管敬仲。据说,他早年经营商,后从事政治活动。在齐国公子小白(即齐桓公)与公子纠争夺君位斗争中,管仲曾支持公子纠。小白取得君位后,不计前嫌,重用管仲为相,实施改革。他在政治上,推行国、野分治的参国伍鄙之政治上,推行国、野分治的参国伍鄙之制,即由君主、二世卿分管齐国,并在国中制,即由君主、二世卿分管齐国,并在国中设立各级军事组织,规定士、农、工、商各设立各级军事组织,规定士、农、工、商各行其业;在经济上,实行租税改革,对井田行其业;在经

6、济上,实行租税改革,对井田相地而衰徵,并采取了若干有利于农业、相地而衰徵,并采取了若干有利于农业、手工业发展的政策手工业发展的政策 在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得到稳定和改善的基础上,管仲积极促使齐桓公采取尊王攘夷、争取与国的方针,以建立霸权。从公元前681年北杏会盟开始,管仲辅佐齐桓公先后存邢救卫,伐蔡、伐楚,观兵于召陵,制止了楚向中原的深入,同时,又多次为王平戎难,甚至徵集诸侯派军队帮助周王戍守成周。公元前651年,齐桓公把周王的代表周公以及宋、卫、许、曹等国召来葵丘葵丘(今河今河南兰考南兰考)开会,使齐桓公的霸业达到了顶峰开会,使齐桓公的霸业达到了顶峰所谓所谓“尊王尊王”,即尊崇周王的权力,维护周

7、,即尊崇周王的权力,维护周天子下的宗法制度。天子下的宗法制度。所谓所谓“攘夷攘夷”,是对侵占华夏地区的戎、狄,是对侵占华夏地区的戎、狄进行抵御。进行抵御。晋文公晋晋军军以以少少胜胜多多,大大败败楚楚军军。是是我我国国古古代代史史上上以以少少胜胜多多的的著著名名战战例例。退退避避三三舍舍 晋楚争霸,持续了百余年。后来楚庄王打败晋军,饮马黄河,做了中原霸主。吴吴王王阖阖闾闾用用伍伍子子胥胥、孙孙武武为为将将,一一举举破破楚楚吴越争霸夫差夫差 勾践勾践卧薪尝胆 越越十十年年生生聚聚,而而十十年年教教训训,二二十十年年之之外外,吴吴其其为为沼沼乎乎!伍伍子子胥胥(1)当当时时越越国国的的国国王王是是谁

8、谁?(2)“十十年年生生聚聚,十十年年教教训训”是是什什么么意意思思?勾勾践践是是我我国国春春秋秋时时期期最最后后一一个个霸霸主主3 3诸侯争霸的实质诸侯争霸的实质争夺土地和人口的兼并战争争夺土地和人口的兼并战争春秋时代诸侯争霸的作用是什么?春秋时代诸侯争霸的作用是什么?加速了新旧制度的更替过程加速了新旧制度的更替过程在争霸的过程中,诸侯国逐渐减少,加快了统一步伐在争霸的过程中,诸侯国逐渐减少,加快了统一步伐华夏族和其他各族接触频繁,促进了民族融合华夏族和其他各族接触频繁,促进了民族融合在评价春秋争霸战争时,有人说:在评价春秋争霸战争时,有人说:“春秋无义战春秋无义战”。有的人引用列宁的一段话

9、作评:有的人引用列宁的一段话作评:“历史上常常有这历史上常常有这样的战争,它们虽然像一切战争一样不可避免地样的战争,它们虽然像一切战争一样不可避免地带来种种惨祸、暴行、灾难、痛苦,但它们仍然带来种种惨祸、暴行、灾难、痛苦,但它们仍然是进步的战争,它们促进了人类的发展,加速破是进步的战争,它们促进了人类的发展,加速破坏极端有害和反动的制度。坏极端有害和反动的制度。”联系春秋争霸史实,联系春秋争霸史实,评述以上观点。评述以上观点。三家分晋三家分晋BC403年年田氏代齐田氏代齐战国七雄战国七雄1 1战战国国格格局局的的形形成成赵赵魏魏韩韩齐齐魏魏韩韩燕燕赵赵楚楚 秦秦奴隶主奴隶主贵族与贵族与新兴地新

10、兴地主阶级主阶级之间斗之间斗争争桂陵之战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长平之战2兼并战争的内容围魏救赵围魏救赵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从本质上看是新兴地主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从本质上看是新兴地主阶级上台后为了扩大地盘、掠夺人口和社会财阶级上台后为了扩大地盘、掠夺人口和社会财富进行的战争,但战争不以统治阶级的意志为富进行的战争,但战争不以统治阶级的意志为转移,用武力实现统一是这一时期历史的必然。转移,用武力实现统一是这一时期历史的必然。从这个意义上讲,战国时代的兼并战争,也是从这个意义上讲,战国时代的兼并战争,也是实现封建国家统一的战争。实现封建国家统一的战争。3 3兼兼并并战战争争的的实实质质开

11、始具有封建开始具有封建兼并战争的性兼并战争的性质质 1春秋战国是我国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时期,同时也是民族融合的时期 东胡东胡匈奴匈奴肃慎肃慎羌羌乌乌孙孙巴巴蜀蜀越越族族2指指出出民民族族分分布布情情况况?3形形成成四四个个民民族族融融合合中中心心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化的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化的大动荡大分化时期,也是民族变动、发展、融合的大动荡大分化时期,也是民族变动、发展、融合的时期。在民族融合的熔炉中,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时期。在民族融合的熔炉中,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而统一的大业,将非家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而统一的大业

12、,将非秦莫属。秦莫属。东周春秋(春秋(BC770年年BC476年)奴隶社会瓦解时期年)奴隶社会瓦解时期五霸五霸齐桓公齐桓公宋襄公宋襄公晋文公晋文公秦穆公秦穆公楚庄王楚庄王战国(战国(BC475年年BC221年)封建社会形成时期年)封建社会形成时期七雄七雄齐齐楚楚秦秦燕燕赵赵魏魏韩韩(齐桓公(齐桓公晋文公晋文公秦穆公秦穆公吴王阖闾吴王阖闾越王勾践)越王勾践)城濮之战城濮之战桂陵之战桂陵之战 马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长平之战课后小结课后小结1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反映的实质问题是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井田制瓦解井田制瓦解B分封制崩溃分封制崩溃C大国崛起大国崛起D诸侯野心大诸侯野心大2下列哪一

13、种情况符合战国历史下列哪一种情况符合战国历史A周王室派代表参加葵丘会盟周王室派代表参加葵丘会盟B齐、晋、楚、秦等国争霸齐、晋、楚、秦等国争霸C南方楚国率军到洛阳问鼎南方楚国率军到洛阳问鼎D诸侯国内卿大夫执掌朝政诸侯国内卿大夫执掌朝政3战国初期,晋国分裂为韩、赵、魏三国,其战国初期,晋国分裂为韩、赵、魏三国,其实质是实质是A奴隶主贵族之间争权夺势的斗争奴隶主贵族之间争权夺势的斗争B新兴地主阶级之间争权夺势的斗争新兴地主阶级之间争权夺势的斗争C奴隶主贵族与新兴地主阶级之间斗争奴隶主贵族与新兴地主阶级之间斗争D统治阶级与平民之间斗争统治阶级与平民之间斗争4春秋战国时期,华夏族与各少数民族融合的春秋战

14、国时期,华夏族与各少数民族融合的实质是实质是A华夏文化的扩大华夏文化的扩大B华夏族开始形成华夏族开始形成C华夏族战胜夷蛮华夏族战胜夷蛮D封建生产方式扩展封建生产方式扩展5下列春秋战国时期的战役,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是下列春秋战国时期的战役,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是城濮之战城濮之战马陵之战马陵之战桂陵之战桂陵之战长平之战长平之战ABCD6下列关于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纷争的史实,表述不正确下列关于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纷争的史实,表述不正确的是的是A齐桓公以齐桓公以“尊王攘夷尊王攘夷”的口号,确立了在中原的霸主的口号,确立了在中原的霸主地位地位B越王勾践成为春秋时最后一个霸主越王勾践成为春秋时最后一个霸主C三家分

15、晋和田氏代齐,形成了战国七雄争霸的格局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形成了战国七雄争霸的格局D长平之战是战国兼并战争中规模最大、杀伤最多的一长平之战是战国兼并战争中规模最大、杀伤最多的一次战役次战役7春秋时期,由春秋时期,由“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变为变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种现象。这种现象主要反映了主要反映了A周天子失去了军事力量周天子失去了军事力量B周天子将权力下放到诸侯国周天子将权力下放到诸侯国C周天子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周天子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D诸侯国帮助周天子巩固地位诸侯国帮助周天子巩固地位材料材料1:修旧法,择其善者而业(创)用之,遂滋(培育)民与:

16、修旧法,择其善者而业(创)用之,遂滋(培育)民与无财(穷人),而敬百姓。无财(穷人),而敬百姓。国语国语齐语齐语材料二:春以萖振旅(军队),秋以狝治兵材料二:春以萖振旅(军队),秋以狝治兵卒伍整于里(乡卒伍整于里(乡里)。军旅整于效里)。军旅整于效(士兵)居同乐,行同和,死同哀。(士兵)居同乐,行同和,死同哀。国语国语齐语齐语材料材料3:划野分民乱井田,有王礼乐散寒烟。:划野分民乱井田,有王礼乐散寒烟。元朝陈采正元朝陈采正管子管子诗诗材料材料4:通货积财,富国强兵。:通货积财,富国强兵。史记史记管晏列传管晏列传材料材料5:子曰: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

17、管仲之力也管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假如没有)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假如没有)管仲,吾其被发左祍矣(披散头发,成为蛮夷统治下的百姓)管仲,吾其被发左祍矣(披散头发,成为蛮夷统治下的百姓)”论语论语宪问宪问(1)材料)材料1中,管仲采取了何种措施?中,管仲采取了何种措施?(2)据材料)据材料2,指出管仲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何作用?,指出管仲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何作用?(3)材料)材料3说明了什么问题?说明了什么问题?(4)材料)材料4反映了什么问题?反映了什么问题?“民到于今受其赐民到于今受其赐”和和“吾其被发吾其被发左衽左衽”实质何在?实质何在?(1)在整顿旧制度的基础上,改革其他制度,)在整顿旧制度的基础上,改革其他制度,即改革内政。即改革内政。(2)改革军制,整顿军队,定期操练。增强)改革军制,整顿军队,定期操练。增强了士兵凝聚力,提高了部队战斗力。了士兵凝聚力,提高了部队战斗力。(3)管仲的改革破坏了井田制,以此达到积)管仲的改革破坏了井田制,以此达到积累财富、富国强兵的目的。累财富、富国强兵的目的。(4)管仲改革使齐桓公不用大动干戈,称霸)管仲改革使齐桓公不用大动干戈,称霸天下。改革从客观上维护了中原华夏族的经济、天下。改革从客观上维护了中原华夏族的经济、文化的正常发展。文化的正常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生活常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