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培训课件ppt.pptx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70664713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PPTX 页数:61 大小:3.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培训课件ppt.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2019年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培训课件ppt.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培训课件ppt.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培训课件ppt.pptx(6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新个人所得税政策、征管宣讲国家税务总局国家税务总局XXXX市税务局市税务局 20192019年年3 3月月新个人所得税内容概述1专项附加扣除详解2征收管理3专项附加扣除政策条件和标准有住所、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满183天”.01居民02非居民无住所又不居住、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一个纳税年度内内”在中国境内居住“不满不满183天天”纳税人与征税对象新个人所得税内容概述举例加拿大人侃大山于加拿大人侃大山于2019年年11月月1日被加拿大母公司派往中国工作日被加拿大母公司派往中国工作8年,每年其均在年,每年其均在6月回国探亲月回国探亲20天,天,12月返回加拿大母公司述职月返

2、回加拿大母公司述职25天,天,2027年年12月月1日返回加拿大工作(假设加拿大与我国没有相关税日返回加拿大工作(假设加拿大与我国没有相关税收协定)。收协定)。【思考【思考1】2019年度是否为居民纳税人?年度是否为居民纳税人?否,否,2019年度年度,中国,中国境内居住不满境内居住不满183天。天。【思考【思考2】2020年度是否为居民纳税人?年度是否为居民纳税人?是,是,2020年度,侃大山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满年度,侃大山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满183天。天。新个人所得税内容概述综合所得(1)工资、薪金所得;)工资、薪金所得;(2)劳务报酬所得;)劳务报酬所得;(3)稿酬所

3、得;)稿酬所得;(4)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分类所得(5)经营所得经营所得(6)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7)财产租赁所得财产租赁所得(8)财产转让所得财产转让所得(9)偶然所得偶然所得所所得得项项目目新个人所得税内容概述综合所得税率新个人所得税内容概述经营所得税率新个人所得税内容概述(1)利息、股息、红利所得、(2)财产租赁所得、(3)财产转让所得、(4)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纳税人以下所得适用20%比例税率新个人所得税内容概述(一)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

4、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二)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三)经营所得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四)财产租赁所得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五)财产转让所得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

5、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减除百分之二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百分之七十计十的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百分之七十计算。算。应纳税税所所得得额新个人所得税内容概述1.计税方法:按“年年”计征。2.适用税率:3%45%七级超额累进税率居民纳税人“综合所得”应纳税额计算3.应纳税所得额每年收入额生计费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其他扣除4.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新个人所得税内容概述各 项 扣 除项目目要点要点生生计费(基本减除(基本减除费用)用)每年年扣除限额为“60 0

6、00元元”专项扣除专项扣除按照规定缴纳的“三险一金三险一金”专专项项附附加加扣扣除除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其他扣除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商业健康保险举例赵某是我国公民,独生子单身。2019年取得工资收入80000元,在某大学授课取得收入40000元,出版著作一部,取得稿酬60000元,转让商标使用权,取得特许权使用费收入20000元。已知:赵某个人缴纳“三险一金”20000元,赡养老人支出税法规定的扣除金额为24000元,假设无其他扣除项目,计算赵某本年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1)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为综合所得;(2)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

7、用费所得以收入减除20%的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70%计算;(3)应纳税所得额8000040000(120%)60000(120%)70%20000(120%)60000200002400057600(元)。应纳税额5760010%2520(速算扣除数)3240(元)专项附加扣除政策条件和标准专项附加扣除政策条件和标准专项附加扣除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政策条件和标准u(1)子女年满3周岁以上至小学前,不论是否在幼儿园学习;u(2)子女正在接受小学、初中,高中阶段教育(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教育、技工教育);u(3)子女正在接受高等教育(

8、大学专科、大学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教育)。u上述受教育地点,包括在中国境内和在境外接受教育。享受条件享受条件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政策条件和标准每个子女,每月扣除1000元。多个符合扣除条件的子女,可累计享受扣除。扣除人由父母双方选择确定。既可以由父母一方全额扣除,也可以父母分别扣除500元。扣除方式确定后,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标准方式标准方式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政策条件和标准学前教育:子女年满3周岁的当月至小学入学前一月;全日制学历教育: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的入学当月教育结束当月特别提示:因病或其他非主观原因休学但学籍继续保留的期间,以及施教机构按规定组织实施的寒暑

9、假等假期,可连续扣除。起止时间起止时间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政策条件和标准子女在境外接受教育:境外学校录取通知书 留学签证等相关教育资料备查资料备查资料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政策条件和标准1、配偶的姓名、身份证件类型及号码2、子女的姓名、身份证件类型及号码3、子女当前受教育阶段及起止时间4、子女就读学校5、本人与配偶之间扣除分配比例等信息填报信息填报信息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政策条件和标准(1)在中国境内接受学历(学位)继续教育(2)接受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 或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 职业资格具体范围,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公布的国家职业资格 目录为准。(人社部发【2017】68号)享受条件

10、享受条件继续教育专项附加扣除政策条件和标准学历(学位)继续教育:每月400元;职业资格继续教育:取得年度扣3600元。特殊情形:如果子女已就业,且正在接受本科以下学历(学位)继续教育,可以由父母选择按照子女教育扣除,也可以由子女本人选择按照继续教育扣除。标准方式标准方式继续教育专项附加扣除政策条件和标准学历(学位)继续教育:入学的当月至教育结束的当月,但同一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扣除期限最长不能超过48个月。职业资格继续教育:取得相关职业资格继续教育证书的当年,即为可以扣除的年度。需要提醒的是,专扣政策从2019年1月1日开始实施,该证书应当为2019年后取得起止时间起止时间继续教育专项附加扣

11、除政策条件和标准接受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留存职业资格相关证书等资料。备查资料备查资料继续教育专项附加扣除政策条件和标准接受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应当填报教育起止时间、教育阶段等信息接受技能人员或者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的:应当填报证书名称、证书编号、发证机关、发证(批准)时间等信息填报信息填报信息继续教育专项附加扣除政策条件和标准本人或者配偶,单独或者共同使用商业银行或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为本人或配偶购买中国境内住房,而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在实际发生贷款利息的年度开始享受扣除。纳税人只能享受一次首套住房贷款的利息扣除。享受条件享受条件住房贷款

12、利息专项附加扣除政策条件和标准u每月1000元,扣除期限最长不超过240个月u夫妻双方约定,可以选择由其中一方扣除u确定后,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u夫妻双方婚前分别购买住房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1、婚后可以选择其中一套购买的住房,由购买方按扣除标准的100%扣除2、夫妻双方对各自购买的住房分别按扣除标准的50%扣除确定后,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标准方式标准方式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政策条件和标准u住房贷款合同u贷款还款支出凭证等u贷款合同约定开始还款的当月-贷款全部归还或贷款合同终止的当月u但扣除期限最长不得超过240个月。起止时间起止时间住房贷款利息备查资料备查资料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政策

13、条件和标准1、住房权属信息2、住房坐落地址3、贷款方式4、贷款银行5、贷款合同编号6、贷款期限7、首次还款日期8、有配偶的,填写配偶姓名、身份证件类型及号码。填报信息填报信息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政策条件和标准 在主要工作城市租房,且同时符合以下条件:(1)本人及配偶在主要工作的城市没有自有住房;(2)已经实际发生了住房租金支出;(3)本人及配偶在同一纳税年度内,没有享受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政策。住房贷款利息与住房租金两项扣除政策只能享受其中一项,不能同时享受。享受条件享受条件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政策条件和标准(1)直辖市、省会(首府)城市、计划单列市以及国务院确定的其他城市:每月150

14、0元;(2)除上述城市以外的市辖区户籍人口超过100万人的城市:每月1100元;(3)除上述城市以外的,市辖区户籍人口不超过100万人(含)的城市:每月800元。市辖区户籍人口,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为准。如夫妻双方主要工作城市相同的,只能由一方扣除,且为签订租赁住房合同的承租人来扣除;如夫妻双方主要工作城市不同,且无房的,可按规定标准分别进行扣除。标准方式标准方式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政策条件和标准住房租赁合同或协议等租赁合同(协议)约定的房屋租赁期开始的当月租赁期结束的当月;提前终止合同(协议)的,以实际租赁行为终止的月份为准。起止时间起止时间住房租金备查资料备查资料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政策

15、条件和标准u1、主要工作城市u2、租赁住房坐落地址u3、出租人姓名及身份证件类型和号码或者出租方单位名称及纳税人识别号(社会统一信用代码)u4、租赁起止时间等信息u5、有配偶的,填写配偶姓名、身份证件类型及号码填报信息填报信息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政策条件和标准u被赡养人年满60周岁(含)u被赡养人父母(生父母、继父母、养父母),以及子女均已去世的祖父母、外祖父母。享受条件享受条件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政策条件和标准u纳税人为独生子女:每月2000元u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可以兄弟姐妹分摊每月2000元的扣除额度,但每人分摊的额度不能超过每月1000元。u具体分摊的方式:均摊、约定、被赡养人指定分摊

16、u约定或被赡养人指定分摊的,需签订书面分摊协议。指定分摊优先于约定分摊u具体分摊方式和额度确定后,一个纳税年度不得变更标准方式标准方式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政策条件和标准u约定或被赡养人指定分摊的书面分摊协议等资料u被赡养人年满60周岁的当月至赡养义务终止的年末。起止时间起止时间赡养老人备查资料备查资料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政策条件和标准u1、是否为独生子女u2、月扣除金额u3、被赡养人姓名及身份证件类型和号码u4、与纳税人关系u5、有共同赡养人的,需填报分摊方式、共同赡养人姓名及身份证件类型和号码等信息填报信息填报信息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政策条件和标准医保目录范围内的医药费用支出,扣除医保报销后

17、的个人自付部分。医保目录范围内的自付部分累计超过15000元的部分,由纳税人在办理年度汇算清缴时,在80000元限额内据实扣除。享受时间:自行汇算清缴时(第二年 3月1日6月30日)享受条件享受条件大病医疗1500080000095000专项附加扣除政策条件和标准u纳税人发生的医药费用支出可以选择由本人或者其配偶扣除u未成年子女发生的医药费用支出可以选择由其父母一方扣除。u纳税人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发生的医药费用支出,分别计算扣除额。标准方式标准方式大病医疗专项附加扣除政策条件和标准u医药服务收费及医保报销相关票据原件(或者复印件)等资料u每个纳税年度分别计算u1月1日至12月31日为一个纳税

18、年度起止时间起止时间大病医疗备查资料备查资料大病医疗专项附加扣除政策条件和标准u1、患者姓名、身份证件类型及号码u2、与纳税人关系u3、与基本医保相关的医药费用总金额u4、医保目录范围内个人负担的自付金额等填报信息填报信息大病医疗专项附加扣除政策条件和标准1.没结婚的抓紧结婚生个娃;2.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所以买一套就够了;3.如果暂时没有钱,租房也是不错的选择;4.有钱多孝敬爹妈;5.好好学习多考证,书中自有黄金屋;6.一定要爱惜自己的身体!记忆小小贴士士专项附加扣除政策条件和标准除大病医疗以外,子女教育、赡养老人、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继续教育,纳税人可以选择在单位发放工资薪金时

19、,按月享受专项附加扣除政策。首次享受时,纳税人填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信息表给任职受雇单位,单位在每个月发放工资时,像“三险一金”一样,为大家办理专项附加扣除。由单位按月预扣税款时办理01专项附加扣除政策条件和标准一般有以下情形之一,可选择在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内,自行向汇缴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汇算清缴申报时扣除:不愿意将相关专项附加扣除信息报送给任职受雇单位的;没有工资、薪金所得,但有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的;有大病医疗支出项目的;纳税年度内未足额享受专项附加扣除的其他情形。自行申报办理02专项附加扣除政策条件和标准一个纳税年度内,如果没有及时将扣除信息报送任职受雇单位,以致在

20、单位预扣预缴工资、薪金所得税未享受扣除或未足额享受扣除的,大家可以在当年剩余月份内向单位申请补充扣除,也可以在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内,向汇缴地主管税务机关进行汇算清缴申报时办理扣除。有关补扣措施03征收管理征收管理01代扣代缴(1)以支付所得的“单位单位”或“个人个人”为扣缴义务人。(2)扣缴义务人扣缴税款时,纳税人应当向扣缴义务人提供纳税纳税人识别号。人识别号。纳税人有中国公民身份号码身份号码的,以中国公民身份号码为纳税人识别号;纳税人没有中国公民身份号码的,由税务机关赋予赋予其纳税人识别号。02自行申报(1)取得“综合所得综合所得”需要办理汇算清缴(2)取得应税所得没有扣缴义务人。(3

21、)取得应税所得,扣缴义务人未扣缴税款。(4)取得境外所得。(5)因移居境外注销中国户籍。专项附加扣除政策条件和标准获 取填 写提 交计算扣缴纸质模板远程办税端APP端远程办税端WEB端电子模板个人所得税扣缴客户端信息填写新个人所得税法扣缴申报指引获取纸质表格的途径:第一,大家可以就近到任何一个办税服务厅领取已经印制好的信息表格。第二,可以登录税务总局或各省、市税务机关官网,下载表格电子版并自行打印出来。填写好的纸质表格可以提交给单位,单位如实录入扣缴端软件,在次月办理扣缴申报时通过扣缴端软件提交给税务机关,同时将纸质表留存备查。纸质表格信息填写新个人所得税法扣缴申报指引把电子模板报送给单位的,

22、单位将电子模板信息导入扣缴端软件,在次月办理扣缴申报时通过扣缴端软件提交给税务机关同时将电子模板内容打印,经员工签字、单位盖章后留存备查。电子模板信息填写新个人所得税法扣缴申报指引填写电子模板信息填写新个人所得税法扣缴申报指引填写电子模板新个人所得税法扣缴申报指引2019年1月1日正式发布远程办税端: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手机APP“个人所得税”&浙江省电子税务局网站。远程办税端新个人所得税法扣缴申报指引以子女教育为例远程办税端APP端新个人所得税法扣缴申报指引远程办税端单位扣*专项附加扣除相关信息推送至单位,单位在使用扣缴端软件时,在“专项附加扣除信息采集”模块,选择需要同步的专项扣除项目,点击

23、更新,即可以获取员工已经报送的专项附加扣除信息。*扣缴单位根据大家提交的专项附加扣除信息,按月计算应预扣预缴的税款,向税务机关办理全员全额纳税申报。如果未能及时报送,也可在以后月份补报,由单位在当年剩余月份发放工资时补扣,不影响大家享受专项附加扣除。*需要再次提醒大家的是,如果选择在单位按月享受专项附加扣除政策,是不包括大病医疗扣除的。信息填写新个人所得税法扣缴申报指引通过远程办税端直接向税务机关提交信息,也直接选择在税务机关办理专项附加扣除的,税务机关会在汇算清缴期内,根据已提交的专项附加扣除信息及纳税申报信息,办理专项附加扣除。远程办税端自行扣信息填写新个人所得税法扣缴申报指引工资、薪金所

24、得劳务报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稿酬所得所得四项劳动性所得实行综合计税“累计预扣法”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并按月办理扣缴申报 可能需要办理5项专项附加扣除子女教育住房租金继续教育赡养老人住房贷款利息对员工选择将专项扣除信息给任职受雇单位的,单位在发工资预扣税款时进行扣除实施新税制后扣缴义务的主要变化点累计预扣法新个人所得税法扣缴申报指引1.累计预扣法:居民个人具体公式: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应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其他扣除上述公式中,员工当期可扣除的专项附加扣除金额,为该员工在本单位截至当前月份符合政策条件的扣除金额。工资、薪金所得税款计算方法累计预扣法新

25、个人所得税法扣缴申报指引2.计算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减免税额-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如果计算本月应预扣预缴税额为负值时,暂不退税。纳税年度终了后余额仍为负值时,由纳税人通过办理综合所得年度汇算清缴,税款多退少补。工资、薪金所得税款计算方法累计预扣法举例北京某公司职员赵某,2019年1月取得工资收入20000元,个人缴纳的三险一金合计为4500元,赵某为独生子,父母现年65岁,育有一子现年5岁,名下无房,租房居住,计算赵某1月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正确答案“生计费”扣除5000元专项扣除(三险一金)4500元专项附加扣除10

26、00(子女教育)1500(住房租金)2000(赡养老人)4500(元)扣除项合计50004500450014000(元)应纳税所得额20000140006000(元)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6000元,适用税率为3%应纳税额60003%180(元)计算赵某计算赵某2月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月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生计费”扣除5000210000元专项扣除(三险一金)450029000元专项附加扣除1000(子女教育)1500(住房租金)2000(赡养老人)29000元扣除项合计100009000900028000元应纳税所得额2000022800012000元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6000元,适用税率为3%应纳税额120003%180(1月已纳税款)180元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