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气血津液》PPT课件.ppt

上传人:wuy****n92 文档编号:70508518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PPT 页数:121 大小:2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气血津液》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21页
《精气血津液》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气血津液》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气血津液》PPT课件.ppt(12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第二章第二章精气血津液神 【目的要求】1掌握精的基本概念、分类、代谢及功能。2掌握气的基本概念、生成、运行、功能及 其分类。3掌握血的基本概念、生成、运行和功能。4掌握津液的基本概念、代谢和功能。5掌握神的基本概念、生成和作用。6了解精气血津液神之间的关系。第一节 精v一、精的基本概念一、精的基本概念v 精是由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 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华物质v 精是人体生命的本原v 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狭义之精:繁衍后代作用的生殖之精v 精 广义之精:人体之内的血、津液、髓以及水谷精 微等一切精微物质 二、精的代谢二、精的代谢 (一)精的生成(一)精的生

2、成 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是构 成胚胎的原始物质。来源 后天之精 来源于水谷,使人 出生后赖以维持生命活 动的精微物质 (二)精的贮藏与施泄(二)精的贮藏与施泄1.精的贮藏先天之精 贮藏于肾剩余部分后天之精 经脾气的转运输送至各 脏腑组织,化为脏腑之精供给脏腑生理活动需要2.精的施泄分藏于各个脏腑之中,濡养脏腑,并化气以推动和调控各脏腑的机能 形式化为生殖之精而有度的排泄以繁衍生命 三、精的功能三、精的功能 (一)(一)繁衍生命繁衍生命先天之精 合化生成生殖之精肾精后天之精化生肾气以促进生殖 (二)濡养(二)濡养先天之精充盛脏腑之精充盈肾精充盛脏腑组织官窍得到精的充养生理机能正常发挥后天之精充盛

3、先天禀赋不足肾精亏虚五脏之精也 衰脏腑组织 官窍得不 到精的濡养功能不能 正常发挥后天之精化生障碍肾精有损生长发育迟缓或 未老先衰表现肺精不足呼吸障碍、皮肤失润无泽肝精不足拘挛、掉摇或 抽搐 (三)化血(三)化血精足则血旺精可转化为血,是血液生成的来源之一精亏则血虚 (四)化气(四)化气 先天之精化生先天 之气水谷之精化生谷气一身之气推动和调控人体的新陈代谢,维系生命活动肺吸入的自然界清 气脏腑之精充盈 肾精充盛机体生命旺盛、身体健康、化气充足生殖功能正常、祛病延年脏腑之精亏虚 肾精衰少 机体正气虚衰、抗病 化气不足和生殖能力下降 (五)化神(五)化神积精才能全神 精是神化生的物质基础 精亏则

4、神疲 精亡则神散 四、精的分类四、精的分类 (一)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一)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源于生殖之精是构成胚胎的原始物质,是生命产生的本原后天之精源于饮食水谷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先天之精基础相辅相成使一身之精生成有源后天之精补充 (二)脏腑之精(二)脏腑之精含义:分藏于脏腑之中的精。功能:滋润濡养各脏腑,化生脏腑之气,推动和调控脏腑的生理活动 (三)生殖之精(三)生殖之精先天之精合化生成生殖之精繁衍后代后天之精第二节第二节 气气 一、气的基本概念一、气的基本概念 气是人体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二、气的生成二、

5、气的生成 (一)生成之源(一)生成之源先天之气(元气)源于先天之精,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水谷之气水谷之精化生后天之气(宗气)清气来源于自然界n (二)相关脏腑功能(二)相关脏腑功能精充则气1.肾为生气之根精耗则气衰2.脾胃为生气之源肺主呼吸之气,吸入自然界清气、呼出浊气3.肺为生气之主肺将清气与水谷之气 结合生成宗气 三、气的运动与气化三、气的运动与气化 (一)(一)气的运动气的运动 1.气机的含义:气的运动称为气机2.气运动的基本形式升:气自下而上的运行 降:气自上而下的运行 出:气自内向外的运行 入:气自外向内的运行气的运动通畅无阻气机调畅气的升降出入协调平衡n 3.气运动的意义先天之气、

6、谷气、清气的布散全身精、血、津液在体内的运行 气的运动是人体生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命活动的根本人与自然相联系和适应离不开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人体整个生命活动离不开气的升降出入运动 4.脏腑之气的运动规律 气的运动以脏腑经络为活动场所 又是脏腑经络功能活动的具体体现心肺在上,在上者宜降肝肾在下,在下者宜升具体而言 脾胃居中,为升降之枢纽 六腑气机是降中寓升 一般规律:升已而降、降已而升、升中有降、降中有升脏腑气机升降协调平衡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关键5.气运动失常的表现形式气机失调:气的运动出现异常变化,升降出入之间失去平衡协调。气机不畅气的运行受阻而不畅通气滞气机受阻较甚,局部阻滞不通表现气逆

7、气的上升太过或下降不及气陷气的上升不及或下降太过气脱气的外出太过而不能内守气闭气不能外达而郁结闭塞于内 (二)气化(二)气化1.含义:是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是指由人体之气的运动而引起的精气血津液等物质与能量的新陈代谢过程。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征之一。2.形式:a-精的生成、精化为气、精化为髓、精血同源互化、津液与血 同源互化b-血的化生与其化气生神、津液 的化生与其化汗化尿、气的生 成与代谢等 (三)气机和气化的关系(三)气机和气化的关系 -气的运动是产生气化过程的根本。-气的运动以及气的阴阳双方之间相互作用是气化过程发生和赖以进行的前提与条件。-气化过程寓有气的运动,气的各种运动形式正是从

8、气化过程中得以体现。n 四、气的功能四、气的功能 (一)推动与调控作用(一)推动与调控作用1.含义:气能激发和促进人体 的生长发育及各脏腑 经络的生理功能。2.推动作用人体生命活动 的基本保证推动和激发人体脏腑经络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a 生理体现气以自身的运动来推动精、血和津液等有形物质的代脏腑经络组织的生理功能减退b病理表现血液、津液的生成运行和排泄障碍机体的生长发育迟缓或早衰3.调控作用维持生命活 动的稳定 有序脏腑经络组织的生理功能协调血液、津液的生成运行和 排泄有序 机体的生长发育及生殖功能稳定 推动、兴奋、升发 作用阳 相反相成宁静、抑制、肃降作用阴脏腑功能虚性亢奋精血津液代谢加快、消

9、耗过多阴气作用减弱、阳气过亢 (二)温煦与凉润作用(二)温煦与凉润作用1.气的温煦作用 含 义:是指气可以通过气化产生热量,是 人体温暖,消除寒凉。发挥温煦作用的气是人体之阳气。病理表现:阳气不足见虚寒性病变畏寒喜 暖、四肢不温、体温低下、脏腑生 理活动减弱、精血津液代谢减弱、运行迟缓等。2.气的凉润作用 发挥凉润作用的气是人体之阴气。病理表现:阴气作用渐退见虚热性病变低热、盗汗、五心烦热、脉细数等脏腑机能 亢奋、精血津液代谢加快。3.二者协调平衡 使人体维持相对恒定的体温 有助于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 有助于精血津液的正常施泄、循行和输布生理意义 (三)防御作用(三)防御

10、作用含 义:气的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同时驱除侵入人体病邪的作 用。生理体现:防御外邪入侵,同时驱除侵 入人体病邪。病理表现:易染疾病,病后难愈。(四)固摄作用(四)固摄作用含 义:指气对于体内血、津液、精等 液态物质的固护、统摄和控制 作用,从而防止这些物质无故 流失,保证它们在体内发挥正 常的生理功能。统摄血液,使其在脉中正常统摄血液,使其在脉中正常 运行,防止其溢出脉外。运行,防止其溢出脉外。生理表现生理表现 固摄汗、尿、唾液、胃肠液,固摄汗、尿、唾液、胃肠液,控制其分泌量、排泄量和有规控制其分泌量、排泄量和有规 律的排泄,防止体液丢失。律的排泄,防止体液丢失。固摄精液,防止其妄加排泄

11、。固摄精液,防止其妄加排泄。气不摄血出血病理表现气不摄津自汗、多尿、流 涎、呕吐、泄 泻滑脱气不固精遗精、滑精、早泄等 (五)中介作用(五)中介作用 含 义:指气能感应传导信息以维系机体 的整体联系。气是感应传递信息 的载体。外在信息感应和传递于内脏 表现 内脏的各种信息反映于体表 内脏各种信息的相互传递 五、气的分类五、气的分类 分类依据:根据气的生成来源、分布部 位及功能特点的不同而分。类 别:人身之气、元气、宗气、营 气、卫气、脏腑之气和经络 之气。(一)人身之气(一)人身之气含 义:是构成人体各脏腑组织,运行于全身的极细精微 物质。生 成:由先天之精所化生之气、水 谷之精所化生之气及吸

12、入的 自然界清气融合而成。分 布:分布于人体内部的不同部位。推动和调控着各脏腑、经络、形 体、官窍的生理活动 功能 推动和调控着血、津液、精的运 行、输布和代谢 维系着人体的生命进程(二)元气、宗气、营气、卫气(二)元气、宗气、营气、卫气1.元 气 含 义: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 力,是人体最根本、最 重要的气。生 成:由肾藏的先天之精所化生,赖脾胃化生的水谷之精的 滋养补充。分 布:发于肾,以三焦为通路,循行全身,内而五脏六腑,外而肌肤腠理,无处不到。推动和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 和生殖机能 功 能 推动和调控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2.宗 气 含 义:由谷气与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积聚于胸

13、中的气。宗气在胸中积聚之处称为“气海”又名月亶中 生 成:由脾胃运化的水谷之精 所化生的水谷之气和肺从 自然界中吸入的清气相结合而 成。分 布:宗气聚于胸中,上出息道,贯注心脉及沿三焦下行的方式 布散全身。上出于肺循喉咙而走息道 推动呼吸与呼吸、语 言、发声有关生理功能 贯注心脉推动血行 与气血运行、心搏的力量及 节律有关 沿三焦下行与脐下丹田资先 天元气3.营 气 含 义:行于脉中而具有营养作 用的气。又称“营血”、“营阴”。生 成: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水谷 精微中之精专部分)分 布:进入脉中,循行运行全身,内 入脏腑,外达肢节,终而复始,营周不休。生理功能:化生血液和营养全身 4.卫气含

14、 义:行于脉外而具有保护作用的气。又称“卫阳”。生 成:脾胃运化之水谷精微所化生。(水谷之悍气)分 布: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 肓膜,散于胸腹,内至胸腹脏 腑,外而皮肤肌腠,布散全身。生理功能:防御外邪、温养全身、调控 腠理。二者皆有水谷精微化生 性质:精纯柔和 分布:行于脉中 营养周身功能 生化血液属性:主内守属阴性质:膘疾滑利 分布:行于脉外 温养脏腑功能 护卫体表属性:主为外属阳营气卫气营气卫气 二者运行协调,阴阳相随,内外相贯,其往来贯注,并行不悖,营中有卫,卫中有营。n (三)脏腑之气、经络之气(三)脏腑之气、经络之气含 义:是构成各脏腑、经络的基本物 质,也是推动和维持各脏腑、

15、经络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自然界的清气 生 成水谷之精气 由肾、脾胃和 肺综合而成先天之精分布:分布于脏腑和经络之中 构成脏腑经络组织 功能 维持脏腑经络的功能活动第三节第三节 血血 一、血的基本概念一、血的基本概念红色液态物 质 血 循行于脉中 是构成人体和维 持人体生命活动的 基本物质之一。富有营养 二、血的生成二、血的生成(一)(一)化生之源化生之源 水谷之精营气和津液 物质基础 肾精 (二)相关脏腑功能二)相关脏腑功能 脾胃: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所化生的营 气和津液是血液生成的物质基础 心肺:营气和津液由脾上输于心肺,与 肺吸入的清气结合,贯注心脉,在心气的作用下化赤而为血。肾:肾藏精

16、,精生髓,精髓化生为血 肾精化生元气,促进脾胃运化,有助于血液化生。三、血的运行三、血的运行 循行方式:血液运行于脉道之中,循环 不已,流布全身。(一)影响血液运行的因素(一)影响血液运行的因素气的推动和温煦作用使血液运行不息,并保持一定的速度 气的固摄作用控摄血液按一定轨道运行 脉道通畅无阻 血液的质量 病邪的影响 (二)相关脏腑功能(二)相关脏腑功能心主血脉心气推动血液在脉中运行 肺朝百脉肺气宣发肃降,调节气机 肝主疏泄调节血量,维持血液循环 及流量的平衡 肝 藏 血 防止血溢脉外 脾主统血控制血在脉中运行,防止 血溢脉外 四、血的功能四、血的功能(一)濡养(一)濡养意 义:血液含有丰富的

17、营养物质,对 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起着濡养 和滋润作用,以维持各脏腑组 织器官发挥生理功能,保证了 人体 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生理体现:血色红润、肌肉壮实、皮肤 和毛发润泽、感觉灵敏、运 动自如。病理表现:面色萎黄、肌肉瘦削、肌肤干 涩、毛发不荣、肌肤麻木运动 无力失灵 (二)化神(二)化神意 义:人的精神活动必须得到血液的 营养,只有物质基础的充盛才能 产生充沛而舒畅的精神情志活动。生理体现:精神充沛、神志清晰、感觉 灵敏、思维敏捷。病理表现:精神疲惫、健忘、失眠、多 梦、烦躁、惊悸,甚至神志 恍惚、谵妄、昏迷。第四节第四节 津液津液 一、津液的基本概念一、津液的基本概念含 义:是体内一切正常

18、水液的总称。包 括各脏腑形体官窍的内在液体及 其正常的分泌物。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 本物质。津液的异同:同:同源于水谷精微,均赖脾胃运化而生成。性状:质地较清晰、流动性大 津 分布:体表皮肤肌肉和孔窍、血液 作用:滋润 异 液 二者在运行代谢过程中可相互补充相互转化、津液并称病理上相互影响 性状:质地较稠厚、流动性小 分布:骨节、脏腑、脑、髓 作用:濡养 二、津液的代谢二、津液的代谢 (一一)津液的生成津液的生成脾胃运化:胃主受纳腐熟,游 溢精气上输于脾 小肠主液:泌别清浊,吸收水 谷精微 大肠主津:吸收食物残渣中的 水液。胃、小肠、大肠吸收水谷精微及水液,上输于脾生成津液 (二)津液

19、的输布(二)津液的输布脾将津液上输于肺,由肺的宣 降将津液布散全身脾气散精 脾将津液直接向四周布散至全 身各脏腑 肺主宣降、通调水道 肺接受脾转 输来的津液通过宣发将津液向身体外周体表和上部布散通过肃降将津液向身体下部和内部脏腑输布并将代谢后的浊液向肾和膀胱输送 肾气对人体水液输布代谢具有 推动和调控作用肾主津液 经过肾气的蒸化将清者重新吸 收参与水液代谢,浊者化为尿液 排出肝主疏泄:调畅气机,气行则水行,促进津液输布的通畅三焦决渎:三焦为水液和诸气运 行的通道。肺气宣发,输精于皮毛,经 汗液 气的蒸腾激发形成汗液排出 肺呼气 肺主呼吸,呼出水气尿:肾气蒸化,生成尿液,肾气推动激发作用下排出体

20、外 肾气的固摄作用使尿液不会随时 漏出。粪:大肠传化糟粕,带走一部 分残余水分。三、津液的功能三、津液的功能(一)滋润濡养(一)滋润濡养布散于体表滋润皮毛肌肉 渗于体内濡养脏腑 输注于孔窍滋润官窍 渗注骨、脊、脑充养骨髓、脊髓、脑髓 流 入 关 节滋润骨节屈伸 (二)充养血脉(二)充养血脉 津液为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注于脉 中,化生为血液,滋润濡养全身。津液可调节血液浓度,津血互化。(三)调节体内外环境的阴(三)调节体内外环境的阴 阳相对平衡阳相对平衡第五节第五节 神神 一、神的基本概念一、神的基本概念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及其外在总体表现的统称。狭义之神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一切生理活动、心

21、理活动的主宰广义之神 生命活动外在的体现 二、神的生成二、神的生成 (一)(一)精气血津液为化神之源精气血津液为化神之源精气血津液是产生神的物质基础 精气血津液充足 脏腑功能强健 神旺神的盛衰为了解脏腑精气充实与否的重要标志精气血津液亏耗脏腑功能衰败 神衰 (二)脏腑精气对外界环境的应答(二)脏腑精气对外界环境的应答 以心为主的脏腑,以精气血津液为 基础,对外界刺激做出应答。保持了正常的心理活动状态,并以此主宰和协调机体内部 的生理活动 生理意义 机体与外部环境取得协调统 一,体现了神的存在意:外界事物的信息通过感觉入心,通过心 的忆念活动形成对事物表象的认识。志:将忆念保存下来,即通过记忆来

22、累计事 物表象认识的过程。思:在志的基础上酝酿思索反复分析比较事 物的过程。虑:在反复思索的基础上,由近而远地估计 未来的思维过程。智:在虑的基础上,准确处理事务,支配行 为对事物作出适当反应的措施。三、神的作用三、神的作用(一)调节精气血津液的代谢(一)调节精气血津液的代谢(二)调节脏腑的生理功能(二)调节脏腑的生理功能:以五脏精气为基础物质的精神情志活动,对脏腑之气的运行起调控作用,使之运行协调有序。(三)主宰人体的生命活动(三)主宰人体的生命活动神的盛衰是生命力盛衰的综合体现 神的存在是人体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的主宰。神是机体生命存在的根本标志,形离开神则形亡,形与神俱,神为主宰。“得神者

23、昌,失神者亡”第六节第六节 精气血津液神精气血津液神之间的关系之间的关系精气血津液形是 产生一切机能和维持生命 活动的物质基础相辅相成、相互依附神是人体生命的主宰 及总体现。无形则神无以附,无神则形无以活形神统一是生命存在的根本保证形为神之宅,神为形之主 一、气与血的关系一、气与血的关系 (一)气为血之帅(一)气为血之帅1.气能生血机理:气是血液化生的动力,气为血液化生的原料。生理:气充盛则血液充足 病理:气虚亏则血虚 治疗:补气生血2.气能行血机理:气直接推动血行 气通过促进脏腑功能而推动血 行。生理:气行则血行病理:气虚、气滞则血瘀,气逆、气 陷可出血治疗:补气、理气、降气、升提3.气能摄

24、血机理:血液正常循行于脉中离不开气的 固摄作用。体现于脾统血的生理功能之中。生理:气摄血,防止血液溢出脉外 病理:气不摄血则出血 治疗:补气摄血 (二)血为气之母(二)血为气之母1.血能养气机理:气的充盛及其功能发挥离不开血液的濡养。生理:血足则气旺 病理:血虚则气虚 治疗:养血益气2.血能载气机理:气存于血中,依附于血而不致散失,赖血之运载而运行全身 生理:血为气的载体 病理:气随血脱 治疗:补气固脱 二、气与津液的关系二、气与津液的关系 (一)气能生津(一)气能生津机理:气是津液生成的动力,津液的生成依赖于气的推动作用。生理:气充盛则津液足 病理:气亏虚则津液不足 治疗:补气生津 (二)气

25、能行津(二)气能行津机理:气是津液在体内正常输布运行的动力。生理:气行则水行 病理:气虚、气滞则水停,即“气不化水”治疗:行气与利水并用(三)气能摄津(三)气能摄津机理:气通过对津液排泄的有节控制,维持着体内津液量的相对恒定。生理:维持体内津液代谢平衡 病理:气虚,固摄力量减弱则津液外泄 治疗:补气固津 (四)津能生气(四)津能生气 机理:津液受到各脏腑阳气的蒸腾温化,可化生为气。生理:津充气旺 病理:津液亏耗则气衰少 治疗:气阴两补 (五)津能载气(五)津能载气机理:气的运行须依附于津液,否则会漂浮失散而无所归。生理:津液是气的载体 病理:气随津脱 治疗:益气固脱、补液养津 注意:汗、吐、下

26、,中病即止 三、精血津液之间的三、精血津液之间的关系关系 (一)精血同源(一)精血同源化源相同:由水谷精微化生和充养。功能相同:濡养和化神。相互滋生、互相转化精血同源肝精化为肝血 心精化为心血 脾精化为营气和 津液入脉化液血肾精在肝肾之气推动下入肝化血血液可化生为精,以不断补充 和滋养肾之所藏,使肾精充实 脏腑之精入血液中化为血 精能生血血可化精精血同源 (二)津血同源(二)津血同源化源相同:由水谷精微化生功能相同:滋润濡养。相互滋生、互相转化津血同源水谷化生的津液,在心肺作用下入脉中,与营气结合化为血津液是血液化 生的组成部分分散于肌肉腠理处的津液,不断渗入孙络化生和补充血津血互化液以濡润脏

27、腑组织和官窍脉中津液可渗 出脉外化为津液弥补脉外津液的不足“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四、精气神之间的关系四、精气神之间的关系人身三宝:精、气、神。三者相互依存、相互为用。(一)气能生精摄精(一)气能生精摄精机理:气的运行不息促进精的化生,气能固摄精使精聚而充盈,不无故外 泄耗损。生理:气足则精充、气足则精聚充盈 病理:气虚则精亏、失精 治疗:补气生精、补气固精 (二)精能化气(二)精能化气机理:人体之精在气的推定激发作用下可化生为气。各脏之精化生各脏之气 肾中先天之精化为元气 水谷之精化为谷气 生理:精足则气旺 病理:精亏则气衰 治疗:补气填精 (三)精气化神(三)精气化神 机理:精与气

28、是神得以化生的物质基础.神必得到精和气的滋养才能正常发挥。生理:精盈则神明、气充则神明 病理:精亏则神疲、气虚则神衰 (四)神驭精气(四)神驭精气 机理:人体脏腑形体官窍的功能活动 及精气血等物质的新陈代谢,必须受神的调控和主宰。生理:神安则精固气畅 病理:神荡则精失气衰。思思 考考v血的生成和运行与哪几脏有关血的生成和运行与哪几脏有关?各起何作各起何作用用?v气和血在生理方面的关系如何气和血在生理方面的关系如何?v营气和卫气有何异同营气和卫气有何异同?二者在生理上的联二者在生理上的联系如何系如何?v何谓气机何谓气机?其基本形式是什么其基本形式是什么?在生理方在生理方面如何体现出来面如何体现出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