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害虫.ppt

上传人:hyn****60 文档编号:70504320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3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稻害虫.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水稻害虫.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稻害虫.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稻害虫.ppt(2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水稻害虫水稻害虫国内已知的有国内已知的有国内已知的有国内已知的有385385种,其中危害较重的常见种类有种,其中危害较重的常见种类有种,其中危害较重的常见种类有种,其中危害较重的常见种类有4040多种。多种。多种。多种。水稻害虫可按为害部位进行划分:水稻害虫可按为害部位进行划分:水稻害虫可按为害部位进行划分:水稻害虫可按为害部位进行划分:1 1食叶类:包括:食叶类:包括:食叶类:包括:食叶类:包括:吸食汁液:稻飞虱类、稻叶蝉类、蝽类、稻蚜和稻蓟马类等吸食汁液:稻飞虱类、稻叶蝉类、蝽类、稻蚜和稻蓟马类等吸食汁液:稻飞虱类、稻叶蝉类、蝽类、稻蚜和稻蓟马类等吸食汁液:稻飞虱类、稻叶蝉类、蝽类、稻蚜和

2、稻蓟马类等咬食叶片呈缺刻或孔洞:稻苞虫类、稻眼蝶、稻螟蛉、条纹螟蛉、咬食叶片呈缺刻或孔洞:稻苞虫类、稻眼蝶、稻螟蛉、条纹螟蛉、咬食叶片呈缺刻或孔洞:稻苞虫类、稻眼蝶、稻螟蛉、条纹螟蛉、咬食叶片呈缺刻或孔洞:稻苞虫类、稻眼蝶、稻螟蛉、条纹螟蛉、稻蝗、粘虫、稻象甲稻蝗、粘虫、稻象甲稻蝗、粘虫、稻象甲稻蝗、粘虫、稻象甲啮食叶肉残留表皮:稻纵卷叶螟、显纹纵卷叶螟、稻负泥虫;啮食叶肉残留表皮:稻纵卷叶螟、显纹纵卷叶螟、稻负泥虫;啮食叶肉残留表皮:稻纵卷叶螟、显纹纵卷叶螟、稻负泥虫;啮食叶肉残留表皮:稻纵卷叶螟、显纹纵卷叶螟、稻负泥虫;潜叶为害:铁甲虫、稻潜叶蝇潜叶为害:铁甲虫、稻潜叶蝇潜叶为害:铁甲虫、

3、稻潜叶蝇潜叶为害:铁甲虫、稻潜叶蝇蛀食心叶和生长点:稻瘿蚊、稻秆潜蝇蛀食心叶和生长点:稻瘿蚊、稻秆潜蝇蛀食心叶和生长点:稻瘿蚊、稻秆潜蝇蛀食心叶和生长点:稻瘿蚊、稻秆潜蝇2 2蛀茎类:蛀茎类:蛀茎类:蛀茎类:二化螟、三化螟、大螟、褐边螟、台湾稻螟二化螟、三化螟、大螟、褐边螟、台湾稻螟二化螟、三化螟、大螟、褐边螟、台湾稻螟二化螟、三化螟、大螟、褐边螟、台湾稻螟3 3食根类:食根类:食根类:食根类:稻根叶甲,稻水象甲、稻摇蚊、稻水蝇蛆及石蚕类稻根叶甲,稻水象甲、稻摇蚊、稻水蝇蛆及石蚕类稻根叶甲,稻水象甲、稻摇蚊、稻水蝇蛆及石蚕类稻根叶甲,稻水象甲、稻摇蚊、稻水蝇蛆及石蚕类4 4 其它类:其它类:其

4、它类:其它类:为害花的有稻管蓟马;为害稻穗的有稻蝽类(稻褐蝽、为害花的有稻管蓟马;为害稻穗的有稻蝽类(稻褐蝽、为害花的有稻管蓟马;为害稻穗的有稻蝽类(稻褐蝽、为害花的有稻管蓟马;为害稻穗的有稻蝽类(稻褐蝽、稻绿蝽、稻缘蝽)、稻蝗、粘虫稻绿蝽、稻缘蝽)、稻蝗、粘虫稻绿蝽、稻缘蝽)、稻蝗、粘虫稻绿蝽、稻缘蝽)、稻蝗、粘虫n n有的害虫常年发生,为害严重:有的害虫常年发生,为害严重:有的害虫常年发生,为害严重:有的害虫常年发生,为害严重:二化螟、三化螟、二化螟、三化螟、二化螟、三化螟、二化螟、三化螟、大螟、褐飞虱、灰飞虱、白背飞虱、稻纵卷叶螟、大螟、褐飞虱、灰飞虱、白背飞虱、稻纵卷叶螟、大螟、褐飞虱

5、、灰飞虱、白背飞虱、稻纵卷叶螟、大螟、褐飞虱、灰飞虱、白背飞虱、稻纵卷叶螟、黑尾叶蝉、稻蓟马黑尾叶蝉、稻蓟马黑尾叶蝉、稻蓟马黑尾叶蝉、稻蓟马n n有的为局部发生,为害严重:有的为局部发生,为害严重:有的为局部发生,为害严重:有的为局部发生,为害严重:川西盆地边缘的稻川西盆地边缘的稻川西盆地边缘的稻川西盆地边缘的稻苞虫,广西的稻瘿蚊苞虫,广西的稻瘿蚊苞虫,广西的稻瘿蚊苞虫,广西的稻瘿蚊n n有的为局部地区有发生,为害较轻:有的为局部地区有发生,为害较轻:有的为局部地区有发生,为害较轻:有的为局部地区有发生,为害较轻:稻负泥虫、稻负泥虫、稻负泥虫、稻负泥虫、稻铁甲虫,多发生于山区稻铁甲虫,多发生于

6、山区稻铁甲虫,多发生于山区稻铁甲虫,多发生于山区n n有的虽普遍发生但为害不重:有的虽普遍发生但为害不重:有的虽普遍发生但为害不重:有的虽普遍发生但为害不重:稻螟蛉、稻眼蝶稻螟蛉、稻眼蝶稻螟蛉、稻眼蝶稻螟蛉、稻眼蝶n n有的为间歇性大发生:有的为间歇性大发生:有的为间歇性大发生:有的为间歇性大发生:粘虫粘虫粘虫粘虫n n有的为新近传入我国的害虫:有的为新近传入我国的害虫:有的为新近传入我国的害虫:有的为新近传入我国的害虫:稻水象甲稻水象甲稻水象甲稻水象甲水稻主要害虫英文名英文名中文名中文名拉丁学名拉丁学名Yellow stem borer三化螟三化螟Scirpophaga incertulas

7、(Walker)Striped stem borer二化螟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Walker)Dark-headed stem borer台湾稻螟台湾稻螟Chilo auricillius(Dudgeon)Pink borer大螟大螟Sesamia inferens(Walker)Rice leaf folder稻纵卷叶螟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eeRice brown planthopper褐飞虱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al)Rice whiteback planthopper白背飞虱白背飞虱Sogat

8、ella fureifera(Horvath)Army worm粘虫粘虫Mythimna separata(Walker)Rice gall midge稻瘿蚊稻瘿蚊Orseolia oryzae(Wood-Mason)一、钻蛀类害虫(水稻螟虫)n n蛀茎的有蛀茎的有蛀茎的有蛀茎的有5 5种主要螟虫有:种主要螟虫有:种主要螟虫有:种主要螟虫有:二化螟二化螟二化螟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Chilo suppressalis(Walker)(Walker)三化螟三化螟三化螟三化螟Scirpophugu incertulasScirpophugu incertulas(Walker)

9、(Walker)大螟大螟大螟大螟Sesamia inferens Sesamia inferens(Walker)(Walker)褐边螟褐边螟褐边螟褐边螟 台湾稻螟台湾稻螟台湾稻螟台湾稻螟Chilo auriciliaChilo auricilia(Dudgeon)(Dudgeon)n n大螟为鳞翅目夜蛾科,其它均为螟蛾科。大螟为鳞翅目夜蛾科,其它均为螟蛾科。大螟为鳞翅目夜蛾科,其它均为螟蛾科。大螟为鳞翅目夜蛾科,其它均为螟蛾科。n n水稻螟虫为世界性害虫,但在亚洲为害尤其严重。水稻螟虫为世界性害虫,但在亚洲为害尤其严重。水稻螟虫为世界性害虫,但在亚洲为害尤其严重。水稻螟虫为世界性害虫,但在亚

10、洲为害尤其严重。n n生活周期、生活习性、防治方法及对作物的危害是相似的。生活周期、生活习性、防治方法及对作物的危害是相似的。生活周期、生活习性、防治方法及对作物的危害是相似的。生活周期、生活习性、防治方法及对作物的危害是相似的。n n它们为害水稻造成它们为害水稻造成它们为害水稻造成它们为害水稻造成“枯心枯心枯心枯心”、“白穗白穗白穗白穗”。二二 化化 螟(钻心虫、白穗虫)螟(钻心虫、白穗虫)(一)分布与为害(一)分布与为害(一)分布与为害(一)分布与为害1.1.分布:分布:分布:分布:在我国除少数地区尚未发现二化螟为害外,南北稻区都有分布。在我国除少数地区尚未发现二化螟为害外,南北稻区都有分

11、布。在我国除少数地区尚未发现二化螟为害外,南北稻区都有分布。在我国除少数地区尚未发现二化螟为害外,南北稻区都有分布。主要发生于华东和华中地区,在山东、河南、河北等北方省份上升主要发生于华东和华中地区,在山东、河南、河北等北方省份上升主要发生于华东和华中地区,在山东、河南、河北等北方省份上升主要发生于华东和华中地区,在山东、河南、河北等北方省份上升为稻螟的优势种。为稻螟的优势种。为稻螟的优势种。为稻螟的优势种。2.2.为害:为害:为害:为害:(1 1)寄主范围:二化螟是多食性害虫,寄主有水稻、小麦、玉米、高)寄主范围:二化螟是多食性害虫,寄主有水稻、小麦、玉米、高)寄主范围:二化螟是多食性害虫,

12、寄主有水稻、小麦、玉米、高)寄主范围:二化螟是多食性害虫,寄主有水稻、小麦、玉米、高粱、茭白、甘蔗、粟、慈菇、蚕豆、油茶、稗、游草及芦苇等。粱、茭白、甘蔗、粟、慈菇、蚕豆、油茶、稗、游草及芦苇等。粱、茭白、甘蔗、粟、慈菇、蚕豆、油茶、稗、游草及芦苇等。粱、茭白、甘蔗、粟、慈菇、蚕豆、油茶、稗、游草及芦苇等。(2 2)为害特点:以幼虫钻蛀稻株为害,取食叶鞘、穗苞、稻茎内壁组)为害特点:以幼虫钻蛀稻株为害,取食叶鞘、穗苞、稻茎内壁组)为害特点:以幼虫钻蛀稻株为害,取食叶鞘、穗苞、稻茎内壁组)为害特点:以幼虫钻蛀稻株为害,取食叶鞘、穗苞、稻茎内壁组织等。织等。织等。织等。水稻不同生育期造成不同的被害

13、状,叶鞘被害造成水稻不同生育期造成不同的被害状,叶鞘被害造成水稻不同生育期造成不同的被害状,叶鞘被害造成水稻不同生育期造成不同的被害状,叶鞘被害造成“枯鞘枯鞘枯鞘枯鞘”;秧苗;秧苗;秧苗;秧苗期和分蘖期受害造成期和分蘖期受害造成期和分蘖期受害造成期和分蘖期受害造成“枯心枯心枯心枯心”;孕穗期受害形成;孕穗期受害形成;孕穗期受害形成;孕穗期受害形成“枯孕穗枯孕穗枯孕穗枯孕穗”;抽穗;抽穗;抽穗;抽穗期受害形成期受害形成期受害形成期受害形成“白穗白穗白穗白穗”;黄熟期受害形成;黄熟期受害形成;黄熟期受害形成;黄熟期受害形成“虫伤株虫伤株虫伤株虫伤株”。(三)生活史和习性1.1.生活史:生活史:生活

14、史:生活史:(1 1)二化螟在我国一年发生)二化螟在我国一年发生)二化螟在我国一年发生)二化螟在我国一年发生1 15 5代。代。代。代。在我国北纬在我国北纬在我国北纬在我国北纬4444以北,一年发生以北,一年发生以北,一年发生以北,一年发生1 1代;代;代;代;北纬北纬北纬北纬32323636之间,一年发生之间,一年发生之间,一年发生之间,一年发生2 2代;代;代;代;北纬北纬北纬北纬26263232之间的长江流域稻区,一年发生之间的长江流域稻区,一年发生之间的长江流域稻区,一年发生之间的长江流域稻区,一年发生3 34 4代;代;代;代;北纬北纬北纬北纬20202626之间,一年发生之间,一年

15、发生之间,一年发生之间,一年发生4 4代;代;代;代;北纬北纬北纬北纬2020以南的海南岛,每年发生以南的海南岛,每年发生以南的海南岛,每年发生以南的海南岛,每年发生5 5代。代。代。代。(2 2)二化螟以)二化螟以)二化螟以)二化螟以4 46 6龄幼虫在稻桩、稻草、茭白、野茭白、三棱草和龄幼虫在稻桩、稻草、茭白、野茭白、三棱草和龄幼虫在稻桩、稻草、茭白、野茭白、三棱草和龄幼虫在稻桩、稻草、茭白、野茭白、三棱草和杂草中越冬。杂草中越冬。杂草中越冬。杂草中越冬。越冬幼虫抗低温力强。越冬幼虫抗低温力强。越冬幼虫抗低温力强。越冬幼虫抗低温力强。越冬幼虫化蛹的特点是:一旦环境条件适宜各龄幼虫均能直接化

16、蛹,越冬幼虫化蛹的特点是:一旦环境条件适宜各龄幼虫均能直接化蛹,越冬幼虫化蛹的特点是:一旦环境条件适宜各龄幼虫均能直接化蛹,越冬幼虫化蛹的特点是:一旦环境条件适宜各龄幼虫均能直接化蛹,在温度与光照变化相同的情况下,领先进入始盛蛹的不是在温度与光照变化相同的情况下,领先进入始盛蛹的不是在温度与光照变化相同的情况下,领先进入始盛蛹的不是在温度与光照变化相同的情况下,领先进入始盛蛹的不是6 6、7 7龄虫龄虫龄虫龄虫群体,而是群体,而是群体,而是群体,而是5 5龄虫群体。龄虫群体。龄虫群体。龄虫群体。二化螟越冬环境复杂,越冬幼虫化蛹、羽化时间很不整齐。二化螟越冬环境复杂,越冬幼虫化蛹、羽化时间很不整

17、齐。二化螟越冬环境复杂,越冬幼虫化蛹、羽化时间很不整齐。二化螟越冬环境复杂,越冬幼虫化蛹、羽化时间很不整齐。茭白茭白茭白茭白 稻桩稻桩稻桩稻桩 油菜和蚕豆油菜和蚕豆油菜和蚕豆油菜和蚕豆 稻草稻草稻草稻草 田埂杂草田埂杂草田埂杂草田埂杂草 所以越冬代发蛾期很不整齐,常持续两个月左右,从而影响其他各所以越冬代发蛾期很不整齐,常持续两个月左右,从而影响其他各所以越冬代发蛾期很不整齐,常持续两个月左右,从而影响其他各所以越冬代发蛾期很不整齐,常持续两个月左右,从而影响其他各代发生期也拉得很长,形成多次发蛾高峰,造成世代重叠现象,给代发生期也拉得很长,形成多次发蛾高峰,造成世代重叠现象,给代发生期也拉得

18、很长,形成多次发蛾高峰,造成世代重叠现象,给代发生期也拉得很长,形成多次发蛾高峰,造成世代重叠现象,给预测和防治工作都带来困难。预测和防治工作都带来困难。预测和防治工作都带来困难。预测和防治工作都带来困难。各虫态历期:各虫态历期:各虫态历期:各虫态历期:产卵前期产卵前期产卵前期产卵前期1 12d2d;卵在卵在卵在卵在15.5 15.5 时时时时24d24d,22.5 22.5 时时时时7.8d7.8d,28 28 时时时时5d5d;幼虫期在幼虫期在幼虫期在幼虫期在3 3时为时为时为时为44.4d44.4d,2828为为为为35.6d35.6d,3030为为为为30.5d30.5d。蛹期在蛹期在

19、蛹期在蛹期在20 20 时时时时 为为为为13.5d13.5d,25 25 为为为为9d9d,28 28 为为为为7.1d7.1d,30 30 为为为为6.6d6.6d。成虫寿命在成虫寿命在成虫寿命在成虫寿命在22.222.2时平均时平均时平均时平均4 45d5d,29.429.4时时时时2 23d3d。2.2.习性:习性:习性:习性:(1 1)成虫:)成虫:)成虫:)成虫:活动节律:昼伏夜出,趋光性强。雌蛾活动节律:昼伏夜出,趋光性强。雌蛾活动节律:昼伏夜出,趋光性强。雌蛾活动节律:昼伏夜出,趋光性强。雌蛾产卵习性:产卵习性:产卵习性:产卵习性:趋绿性:雌蛾喜在叶色浓绿及粗壮高大的稻株上产卵

20、。趋绿性趋绿性:雌蛾喜在叶色浓绿及粗壮高大的稻株上产卵。趋绿性趋绿性:雌蛾喜在叶色浓绿及粗壮高大的稻株上产卵。趋绿性趋绿性:雌蛾喜在叶色浓绿及粗壮高大的稻株上产卵。趋绿性稻酮(稻酮(稻酮(稻酮(oryzanone)oryzanone)含量高。杂交水稻的受害程度重于常规品种。含量高。杂交水稻的受害程度重于常规品种。含量高。杂交水稻的受害程度重于常规品种。含量高。杂交水稻的受害程度重于常规品种。产卵部位:各代均以叶片为主,产在叶鞘上的为极少数;产卵部位:各代均以叶片为主,产在叶鞘上的为极少数;产卵部位:各代均以叶片为主,产在叶鞘上的为极少数;产卵部位:各代均以叶片为主,产在叶鞘上的为极少数;卵多产

21、于叶片的下半部,叶背面的卵更靠近叶基部卵多产于叶片的下半部,叶背面的卵更靠近叶基部卵多产于叶片的下半部,叶背面的卵更靠近叶基部卵多产于叶片的下半部,叶背面的卵更靠近叶基部 产卵叶位产卵叶位产卵叶位产卵叶位 苗期叶正面卵分布多,以后叶背面卵分布渐多。苗期叶正面卵分布多,以后叶背面卵分布渐多。苗期叶正面卵分布多,以后叶背面卵分布渐多。苗期叶正面卵分布多,以后叶背面卵分布渐多。产卵方式:块产。产卵方式:块产。产卵方式:块产。产卵方式:块产。产卵量:产卵量:产卵量:产卵量:2 23 3块块块块/雌,雌,雌,雌,4040100100粒粒粒粒/块,合块,合块,合块,合100100200200粒粒粒粒/雌。

22、雌。雌。雌。(2 2)幼虫)幼虫)幼虫)幼虫 蚁螟:二化螟和三化螟的初孵幼虫。蚁螟:二化螟和三化螟的初孵幼虫。蚁螟:二化螟和三化螟的初孵幼虫。蚁螟:二化螟和三化螟的初孵幼虫。侵入:初孵幼虫从叶鞘缝隙或其它部位蛀入,群集危害,侵入:初孵幼虫从叶鞘缝隙或其它部位蛀入,群集危害,侵入:初孵幼虫从叶鞘缝隙或其它部位蛀入,群集危害,侵入:初孵幼虫从叶鞘缝隙或其它部位蛀入,群集危害,2 2龄后分散蛀茎。龄后分散蛀茎。龄后分散蛀茎。龄后分散蛀茎。危险生育期:蚁螟能侵入为害不同生育期的水稻,分蘖期和孕穗期有利蚁危险生育期:蚁螟能侵入为害不同生育期的水稻,分蘖期和孕穗期有利蚁危险生育期:蚁螟能侵入为害不同生育期

23、的水稻,分蘖期和孕穗期有利蚁危险生育期:蚁螟能侵入为害不同生育期的水稻,分蘖期和孕穗期有利蚁螟侵入,对水稻产量影响较大。螟侵入,对水稻产量影响较大。螟侵入,对水稻产量影响较大。螟侵入,对水稻产量影响较大。转株危害:转株危害:转株危害:转株危害:3 3龄以后转株危害,一般可转株龄以后转株危害,一般可转株龄以后转株危害,一般可转株龄以后转株危害,一般可转株2525次。次。次。次。二化螟幼虫二化螟幼虫二化螟幼虫二化螟幼虫3 3龄后食量增大,如食物不足则分散转移,转移次数和寄主生龄后食量增大,如食物不足则分散转移,转移次数和寄主生龄后食量增大,如食物不足则分散转移,转移次数和寄主生龄后食量增大,如食物

24、不足则分散转移,转移次数和寄主生长状况有关。长状况有关。长状况有关。长状况有关。化蛹习性:越冬代老熟幼虫在稻桩和稻草中,其他各代在稻茎内或叶鞘内化蛹习性:越冬代老熟幼虫在稻桩和稻草中,其他各代在稻茎内或叶鞘内化蛹习性:越冬代老熟幼虫在稻桩和稻草中,其他各代在稻茎内或叶鞘内化蛹习性:越冬代老熟幼虫在稻桩和稻草中,其他各代在稻茎内或叶鞘内化蛹。化蛹。化蛹。化蛹。化蛹前在寄主组织内壁咬一羽化孔,仅留一层表皮膜,羽化时破膜而出。化蛹前在寄主组织内壁咬一羽化孔,仅留一层表皮膜,羽化时破膜而出。化蛹前在寄主组织内壁咬一羽化孔,仅留一层表皮膜,羽化时破膜而出。化蛹前在寄主组织内壁咬一羽化孔,仅留一层表皮膜,

25、羽化时破膜而出。蛹期生理转化旺盛,耗氧量大,灌水淹浸,会引起蛹大量死亡。蛹期生理转化旺盛,耗氧量大,灌水淹浸,会引起蛹大量死亡。蛹期生理转化旺盛,耗氧量大,灌水淹浸,会引起蛹大量死亡。蛹期生理转化旺盛,耗氧量大,灌水淹浸,会引起蛹大量死亡。(四)发生与环境的关系1.1.气候条件:气候条件:气候条件:气候条件:二化螟不耐热,二化螟不耐热,二化螟不耐热,二化螟不耐热,22222323以下最适生长发育;越冬幼虫耐低温能力甚强;以下最适生长发育;越冬幼虫耐低温能力甚强;以下最适生长发育;越冬幼虫耐低温能力甚强;以下最适生长发育;越冬幼虫耐低温能力甚强;初孵幼虫遇暴雨死亡率大。初孵幼虫遇暴雨死亡率大。初

26、孵幼虫遇暴雨死亡率大。初孵幼虫遇暴雨死亡率大。2.2.耕作栽培制度:耕作栽培制度:耕作栽培制度:耕作栽培制度:双季连作稻区:生育期整齐,盛孵期和易侵入生育期吻合程度短暂双季连作稻区:生育期整齐,盛孵期和易侵入生育期吻合程度短暂双季连作稻区:生育期整齐,盛孵期和易侵入生育期吻合程度短暂双季连作稻区:生育期整齐,盛孵期和易侵入生育期吻合程度短暂 单、双季稻混栽区:早、中、晚稻混栽单、双季稻混栽区:早、中、晚稻混栽单、双季稻混栽区:早、中、晚稻混栽单、双季稻混栽区:早、中、晚稻混栽3.3.水稻品种:水稻品种:水稻品种:水稻品种:杂交水稻因能诱引螟蛾产卵,为害加重。杂交水稻因能诱引螟蛾产卵,为害加重。

27、杂交水稻因能诱引螟蛾产卵,为害加重。杂交水稻因能诱引螟蛾产卵,为害加重。不选择性:稻酮含量不选择性:稻酮含量不选择性:稻酮含量不选择性:稻酮含量 抗生性:硅酸或苯甲酸、水杨酸含量抗生性:硅酸或苯甲酸、水杨酸含量抗生性:硅酸或苯甲酸、水杨酸含量抗生性:硅酸或苯甲酸、水杨酸含量 耐害性:叶鞘薄壁层较厚、分蘖能力强耐害性:叶鞘薄壁层较厚、分蘖能力强耐害性:叶鞘薄壁层较厚、分蘖能力强耐害性:叶鞘薄壁层较厚、分蘖能力强 4.4.栽培管理:栽培管理:栽培管理:栽培管理:稻田偏施氮肥;田间脱水干裂;浅水勤灌稻田偏施氮肥;田间脱水干裂;浅水勤灌稻田偏施氮肥;田间脱水干裂;浅水勤灌稻田偏施氮肥;田间脱水干裂;浅

28、水勤灌5.5.天敌因素:天敌因素:天敌因素:天敌因素:寄生蜂就有寄生蜂就有寄生蜂就有寄生蜂就有2929种。主要种类有稻螟赤眼蜂、种。主要种类有稻螟赤眼蜂、种。主要种类有稻螟赤眼蜂、种。主要种类有稻螟赤眼蜂、澳洲赤眼蜂、松毛虫赤眼蜂、澳洲赤眼蜂、松毛虫赤眼蜂、澳洲赤眼蜂、松毛虫赤眼蜂、澳洲赤眼蜂、松毛虫赤眼蜂、等腹黑卵蜂等。寄蝇、线虫和僵菌。等腹黑卵蜂等。寄蝇、线虫和僵菌。等腹黑卵蜂等。寄蝇、线虫和僵菌。等腹黑卵蜂等。寄蝇、线虫和僵菌。(五)防治方法1 1农业防治措施农业防治措施农业防治措施农业防治措施(1 1)拾毁稻桩,消灭越冬虫源。)拾毁稻桩,消灭越冬虫源。)拾毁稻桩,消灭越冬虫源。)拾毁稻

29、桩,消灭越冬虫源。(2 2)合理布局:避免早、中、晚稻混栽。避免单、双季稻混栽和多)合理布局:避免早、中、晚稻混栽。避免单、双季稻混栽和多)合理布局:避免早、中、晚稻混栽。避免单、双季稻混栽和多)合理布局:避免早、中、晚稻混栽。避免单、双季稻混栽和多品种插花种植。品种插花种植。品种插花种植。品种插花种植。(3 3)灌水灭蛹:化蛹初期,放干田水或灌浅水,降低化蛹部位,然)灌水灭蛹:化蛹初期,放干田水或灌浅水,降低化蛹部位,然)灌水灭蛹:化蛹初期,放干田水或灌浅水,降低化蛹部位,然)灌水灭蛹:化蛹初期,放干田水或灌浅水,降低化蛹部位,然后灌后灌后灌后灌101015cm15cm的深水保持的深水保持的

30、深水保持的深水保持3 34 4天,可使蛹窒息而死。天,可使蛹窒息而死。天,可使蛹窒息而死。天,可使蛹窒息而死。(4 4)选育抗、耐虫品种:选种抗螟水稻品种和转基因水稻等。)选育抗、耐虫品种:选种抗螟水稻品种和转基因水稻等。)选育抗、耐虫品种:选种抗螟水稻品种和转基因水稻等。)选育抗、耐虫品种:选种抗螟水稻品种和转基因水稻等。2 2生物防治措施生物防治措施生物防治措施生物防治措施(1 1)保护利用自然天敌:如步行虫、青蛙、鸟类等。)保护利用自然天敌:如步行虫、青蛙、鸟类等。)保护利用自然天敌:如步行虫、青蛙、鸟类等。)保护利用自然天敌:如步行虫、青蛙、鸟类等。(2 2)应用微生物农药:苏云金杆菌

31、()应用微生物农药:苏云金杆菌()应用微生物农药:苏云金杆菌()应用微生物农药:苏云金杆菌(BtBt)和白僵菌制剂。)和白僵菌制剂。)和白僵菌制剂。)和白僵菌制剂。(3 3)使用天敌:释放稻螟赤眼蜂、螟卵齿小蜂、长腹黑卵蜂等天敌)使用天敌:释放稻螟赤眼蜂、螟卵齿小蜂、长腹黑卵蜂等天敌)使用天敌:释放稻螟赤眼蜂、螟卵齿小蜂、长腹黑卵蜂等天敌)使用天敌:释放稻螟赤眼蜂、螟卵齿小蜂、长腹黑卵蜂等天敌 (4 4)以禽治虫:在水稻秧苗移栽到本田返青后至抽穗前放养鸭)以禽治虫:在水稻秧苗移栽到本田返青后至抽穗前放养鸭)以禽治虫:在水稻秧苗移栽到本田返青后至抽穗前放养鸭)以禽治虫:在水稻秧苗移栽到本田返青后

32、至抽穗前放养鸭 3 3化学防治化学防治化学防治化学防治 蚁螟孵化盛期蚁螟孵化盛期蚁螟孵化盛期蚁螟孵化盛期 药剂使用方法:喷雾、撒毒土、泼浇。常用药剂种类和用法:药剂使用方法:喷雾、撒毒土、泼浇。常用药剂种类和用法:药剂使用方法:喷雾、撒毒土、泼浇。常用药剂种类和用法:药剂使用方法:喷雾、撒毒土、泼浇。常用药剂种类和用法:(1 1)45%45%杀虫双可溶性粉剂,杀虫双可溶性粉剂,杀虫双可溶性粉剂,杀虫双可溶性粉剂,675-810675-810克克克克/公顷,喷雾公顷,喷雾公顷,喷雾公顷,喷雾(2 2)30%30%杀螟硫磷乳油,杀螟硫磷乳油,杀螟硫磷乳油,杀螟硫磷乳油,405-540405-540

33、克克克克/公顷,喷雾公顷,喷雾公顷,喷雾公顷,喷雾(3 3)50%50%稻丰散乳油,稻丰散乳油,稻丰散乳油,稻丰散乳油,750-900750-900克克克克/公顷,喷雾公顷,喷雾公顷,喷雾公顷,喷雾(4 4)阿维)阿维)阿维)阿维 三唑磷(阿维菌素三唑磷(阿维菌素三唑磷(阿维菌素三唑磷(阿维菌素 0.2%0.2%、三唑磷、三唑磷、三唑磷、三唑磷 19.8%19.8%)乳油,)乳油,)乳油,)乳油,150-210150-210克克克克/公顷公顷公顷公顷 ,喷雾,喷雾,喷雾,喷雾(5 5)30%30%乙酰甲胺磷乳油,乙酰甲胺磷乳油,乙酰甲胺磷乳油,乙酰甲胺磷乳油,562.5-1012.5562.5

34、-1012.5克克克克/公顷,喷雾公顷,喷雾公顷,喷雾公顷,喷雾注意事项:上述药剂最好交替使用,以防螟虫抗药性的产生。注意事项:上述药剂最好交替使用,以防螟虫抗药性的产生。注意事项:上述药剂最好交替使用,以防螟虫抗药性的产生。注意事项:上述药剂最好交替使用,以防螟虫抗药性的产生。施药时田间保持施药时田间保持施药时田间保持施药时田间保持3cm3cm左右浅水左右浅水左右浅水左右浅水3 35 5天。天。天。天。4 4灯光诱杀灯光诱杀灯光诱杀灯光诱杀二、稻纵卷叶螟稻纵卷叶螟(刮青虫、白叶虫、小苞虫),属鳞翅目,螟蛾科。稻纵卷叶螟(刮青虫、白叶虫、小苞虫),属鳞翅目,螟蛾科。稻纵卷叶螟(刮青虫、白叶虫、

35、小苞虫),属鳞翅目,螟蛾科。稻纵卷叶螟(刮青虫、白叶虫、小苞虫),属鳞翅目,螟蛾科。(一)、分布与为害(一)、分布与为害(一)、分布与为害(一)、分布与为害1.1.分布:分布:分布:分布:国外分布于亚洲产稻国以及澳大利亚、南太平洋岛屿、非洲东海岸和西国外分布于亚洲产稻国以及澳大利亚、南太平洋岛屿、非洲东海岸和西国外分布于亚洲产稻国以及澳大利亚、南太平洋岛屿、非洲东海岸和西国外分布于亚洲产稻国以及澳大利亚、南太平洋岛屿、非洲东海岸和西非。非。非。非。国内各稻区均有分布。南方稻区发生重。国内各稻区均有分布。南方稻区发生重。国内各稻区均有分布。南方稻区发生重。国内各稻区均有分布。南方稻区发生重。2.

36、2.为害:为害:为害:为害:寄主以水稻为主,偶尔危害小麦、粟和甘蔗等作物。还可为害稗、马唐、寄主以水稻为主,偶尔危害小麦、粟和甘蔗等作物。还可为害稗、马唐、寄主以水稻为主,偶尔危害小麦、粟和甘蔗等作物。还可为害稗、马唐、寄主以水稻为主,偶尔危害小麦、粟和甘蔗等作物。还可为害稗、马唐、狗尾草、芦苇等禾本科杂草。狗尾草、芦苇等禾本科杂草。狗尾草、芦苇等禾本科杂草。狗尾草、芦苇等禾本科杂草。以幼虫危害取食嫩叶,以幼虫危害取食嫩叶,以幼虫危害取食嫩叶,以幼虫危害取食嫩叶,卷叶结苞为害卷叶结苞为害卷叶结苞为害卷叶结苞为害。初孵幼虫取食心叶,出现针头状。初孵幼虫取食心叶,出现针头状。初孵幼虫取食心叶,出现

37、针头状。初孵幼虫取食心叶,出现针头状小点,也有先在叶鞘内为害,随着虫龄增大,缀丝纵卷单张水稻叶片作小点,也有先在叶鞘内为害,随着虫龄增大,缀丝纵卷单张水稻叶片作小点,也有先在叶鞘内为害,随着虫龄增大,缀丝纵卷单张水稻叶片作小点,也有先在叶鞘内为害,随着虫龄增大,缀丝纵卷单张水稻叶片作成虫苞,并匿居在内取食叶肉,剩留一层表皮,形成白色条斑,使水稻成虫苞,并匿居在内取食叶肉,剩留一层表皮,形成白色条斑,使水稻成虫苞,并匿居在内取食叶肉,剩留一层表皮,形成白色条斑,使水稻成虫苞,并匿居在内取食叶肉,剩留一层表皮,形成白色条斑,使水稻秕粒增加,导致减产,甚至无收。秕粒增加,导致减产,甚至无收。秕粒增加

38、,导致减产,甚至无收。秕粒增加,导致减产,甚至无收。(三)生活史和习性1.生活史:生活史:稻纵卷叶螟一年发生稻纵卷叶螟一年发生211代,自北向南逐渐递增。代,自北向南逐渐递增。东北年生东北年生12代,河北、山东北部为代,河北、山东北部为23代;长江中下游至南岭以北代;长江中下游至南岭以北56代,海南南部代,海南南部10l1代。代。稻纵卷叶螟在我国北方不能越冬,越冬北界在北纬稻纵卷叶螟在我国北方不能越冬,越冬北界在北纬30左右,相当于左右,相当于l月份月份4等温线附近。我国东部可划分为等温线附近。我国东部可划分为3个区:个区:(1)周年发生区()周年发生区(l月份月份16等温线以南):等温线以南

39、):周年为害,无越冬现象。周年为害,无越冬现象。(2)越冬区()越冬区(l月份月份416等温线之间):等温线之间):其中南岭以南以蛹和幼虫越冬,其中南岭以南以蛹和幼虫越冬,南岭以北有零星蛹越冬。南岭以北有零星蛹越冬。(3)冬季死亡区()冬季死亡区(l月份月份4等温线以北):等温线以北):任何虫态均不能越冬,本区的任何虫态均不能越冬,本区的虫源从南方迁飞而来。虫源从南方迁飞而来。该虫有远距离迁飞习性。该虫有远距离迁飞习性。稻纵卷叶螟在我国从海南岛到辽东半岛,每年稻纵卷叶螟在我国从海南岛到辽东半岛,每年38月间,出现月间,出现6次次蛾量同期突增现象,是因为蛾量同期突增现象,是因为5个代次的卷叶螟随

40、西南高空气流向北个代次的卷叶螟随西南高空气流向北迁移。迁移。每年每年8月底至月底至11月有月有3次回迁过程。次回迁过程。山东发生山东发生23代。代。6月下旬月下旬7月中旬,在第四次迁飞时,发生第一月中旬,在第四次迁飞时,发生第一代。代。稻纵卷叶螟幼虫发生为害时间决定于成虫迁入时间,但年与年间存稻纵卷叶螟幼虫发生为害时间决定于成虫迁入时间,但年与年间存在一定的发生时间差异,使得稻纵卷叶螟每年的发生防治时间有一在一定的发生时间差异,使得稻纵卷叶螟每年的发生防治时间有一定不同。定不同。例如例如2004年山东各代幼虫盛孵期长达年山东各代幼虫盛孵期长达20天以上,而稻纵卷叶螟天以上,而稻纵卷叶螟30天天

41、左右发生一代,这样刚刚将这代防治下去,下代又开始发生了。左右发生一代,这样刚刚将这代防治下去,下代又开始发生了。2.2.习性:习性:习性:习性:(1 1)活动规律:成虫昼伏夜出,飞行力强。)活动规律:成虫昼伏夜出,飞行力强。)活动规律:成虫昼伏夜出,飞行力强。)活动规律:成虫昼伏夜出,飞行力强。对白炽灯趋光较强。雌蛾趋光性强于雄蛾。对白炽灯趋光较强。雌蛾趋光性强于雄蛾。对白炽灯趋光较强。雌蛾趋光性强于雄蛾。对白炽灯趋光较强。雌蛾趋光性强于雄蛾。(2 2)迁飞习性:迁飞性害虫)迁飞习性:迁飞性害虫)迁飞习性:迁飞性害虫)迁飞习性:迁飞性害虫(3 3)产卵习性:趋嫩绿习性,喜在生长繁茂嫩绿荫蔽的稻

42、田里群集,喜在)产卵习性:趋嫩绿习性,喜在生长繁茂嫩绿荫蔽的稻田里群集,喜在)产卵习性:趋嫩绿习性,喜在生长繁茂嫩绿荫蔽的稻田里群集,喜在)产卵习性:趋嫩绿习性,喜在生长繁茂嫩绿荫蔽的稻田里群集,喜在生长嫩绿、叶宽软披的叶片反面产卵。生长嫩绿、叶宽软披的叶片反面产卵。生长嫩绿、叶宽软披的叶片反面产卵。生长嫩绿、叶宽软披的叶片反面产卵。产卵部位多在植株中上部,散产于比较嫩绿叶背的叶脉两侧。产卵部位多在植株中上部,散产于比较嫩绿叶背的叶脉两侧。产卵部位多在植株中上部,散产于比较嫩绿叶背的叶脉两侧。产卵部位多在植株中上部,散产于比较嫩绿叶背的叶脉两侧。一头雌虫可产卵一头雌虫可产卵一头雌虫可产卵一头雌

43、虫可产卵100100粒左右。卵很小,薄膜状,经粒左右。卵很小,薄膜状,经粒左右。卵很小,薄膜状,经粒左右。卵很小,薄膜状,经6 6天左右孵化。天左右孵化。天左右孵化。天左右孵化。(4 4)幼虫为害:初孵幼虫爬入心叶或附近的叶鞘内啃食叶肉,)幼虫为害:初孵幼虫爬入心叶或附近的叶鞘内啃食叶肉,)幼虫为害:初孵幼虫爬入心叶或附近的叶鞘内啃食叶肉,)幼虫为害:初孵幼虫爬入心叶或附近的叶鞘内啃食叶肉,“小白点小白点小白点小白点”。到叶尖处吐丝卷叶,在里面取食。随着虫龄的增长,叶苞增大,白天躲到叶尖处吐丝卷叶,在里面取食。随着虫龄的增长,叶苞增大,白天躲到叶尖处吐丝卷叶,在里面取食。随着虫龄的增长,叶苞增

44、大,白天躲到叶尖处吐丝卷叶,在里面取食。随着虫龄的增长,叶苞增大,白天躲在苞内取食,晚上出来或转移到新叶上另结新苞为害。在苞内取食,晚上出来或转移到新叶上另结新苞为害。在苞内取食,晚上出来或转移到新叶上另结新苞为害。在苞内取食,晚上出来或转移到新叶上另结新苞为害。(5 5)化蛹习性:老熟幼虫少数留在原苞内化蛹,多数爬到稻丛下部稻叶上、)化蛹习性:老熟幼虫少数留在原苞内化蛹,多数爬到稻丛下部稻叶上、)化蛹习性:老熟幼虫少数留在原苞内化蛹,多数爬到稻丛下部稻叶上、)化蛹习性:老熟幼虫少数留在原苞内化蛹,多数爬到稻丛下部稻叶上、稻茎之间或叶鞘内化蛹。稻茎之间或叶鞘内化蛹。稻茎之间或叶鞘内化蛹。稻茎之

45、间或叶鞘内化蛹。(四)发生与环境的关系1.1.气候气候气候气候 稻纵卷叶螟喜温暖、高湿,温度稻纵卷叶螟喜温暖、高湿,温度稻纵卷叶螟喜温暖、高湿,温度稻纵卷叶螟喜温暖、高湿,温度22222828,相对湿度,相对湿度,相对湿度,相对湿度8080以上,最适于以上,最适于以上,最适于以上,最适于其发生。其发生。其发生。其发生。2.2.耕作制度和栽培技术耕作制度和栽培技术耕作制度和栽培技术耕作制度和栽培技术 矮杆、阔叶、叶色嫩绿的品种,或灌水过深、水稻生育前、中期偏施氮矮杆、阔叶、叶色嫩绿的品种,或灌水过深、水稻生育前、中期偏施氮矮杆、阔叶、叶色嫩绿的品种,或灌水过深、水稻生育前、中期偏施氮矮杆、阔叶、

46、叶色嫩绿的品种,或灌水过深、水稻生育前、中期偏施氮肥或过迟施肥,叶片过长过嫩,易引起水稻徒长与披叶,都易诱蛾产卵,肥或过迟施肥,叶片过长过嫩,易引起水稻徒长与披叶,都易诱蛾产卵,肥或过迟施肥,叶片过长过嫩,易引起水稻徒长与披叶,都易诱蛾产卵,肥或过迟施肥,叶片过长过嫩,易引起水稻徒长与披叶,都易诱蛾产卵,有利幼虫结苞适于取食为害,通常发生严重。有利幼虫结苞适于取食为害,通常发生严重。有利幼虫结苞适于取食为害,通常发生严重。有利幼虫结苞适于取食为害,通常发生严重。分蘖期和孕穗期与成虫发生期相遇,水稻生长旺盛,着卵量大。分蘖期和孕穗期与成虫发生期相遇,水稻生长旺盛,着卵量大。分蘖期和孕穗期与成虫发

47、生期相遇,水稻生长旺盛,着卵量大。分蘖期和孕穗期与成虫发生期相遇,水稻生长旺盛,着卵量大。矮杆、阔叶的品种和杂交水稻比高杆、窄叶和普通水稻受害重。矮杆、阔叶的品种和杂交水稻比高杆、窄叶和普通水稻受害重。矮杆、阔叶的品种和杂交水稻比高杆、窄叶和普通水稻受害重。矮杆、阔叶的品种和杂交水稻比高杆、窄叶和普通水稻受害重。3.3.天敌天敌天敌天敌 8080多种。卵期以稻螟赤眼蜂和拟澳洲赤眼蜂寄生为主,幼虫期有稻纵卷多种。卵期以稻螟赤眼蜂和拟澳洲赤眼蜂寄生为主,幼虫期有稻纵卷多种。卵期以稻螟赤眼蜂和拟澳洲赤眼蜂寄生为主,幼虫期有稻纵卷多种。卵期以稻螟赤眼蜂和拟澳洲赤眼蜂寄生为主,幼虫期有稻纵卷叶螟绒茧蜂等

48、多种寄生蜂。捕食性天敌中多种蜘蛛、步甲、隐翅虫等。叶螟绒茧蜂等多种寄生蜂。捕食性天敌中多种蜘蛛、步甲、隐翅虫等。叶螟绒茧蜂等多种寄生蜂。捕食性天敌中多种蜘蛛、步甲、隐翅虫等。叶螟绒茧蜂等多种寄生蜂。捕食性天敌中多种蜘蛛、步甲、隐翅虫等。(五)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农业防治(1)选用抗(耐)虫水稻品种:)选用抗(耐)虫水稻品种:(2)合理施肥:)合理施肥:(3)科学管水:)科学管水:(4)摘除虫苞:)摘除虫苞:2.生物防治生物防治(1)保护利用天敌,提高自然控制能力:)保护利用天敌,提高自然控制能力:(2)释放赤眼蜂:螟黄赤眼蜂、稻螟赤眼蜂。)释放赤眼蜂:螟黄赤眼蜂、稻螟赤眼蜂。(3)使用微生物杀

49、虫剂:苏云金杆菌()使用微生物杀虫剂:苏云金杆菌(Bt)等制剂。)等制剂。(4)放鸭:)放鸭:3化学防治化学防治 抓住防治适期,盛孵低龄期施药。抓住防治适期,盛孵低龄期施药。杀单杀单毒死蜱毒死蜱(毒死蜱(毒死蜱 5%、杀虫单、杀虫单 20%)可湿性粉剂,)可湿性粉剂,562.5750克克/公顷,公顷,喷雾喷雾 40%毒死蜱乳油、毒死蜱乳油、杀虫双杀虫双 18%水剂水剂 阿维阿维毒死蜱毒死蜱(阿维菌素(阿维菌素 0.2%、毒死蜱、毒死蜱 14.8%)乳油)乳油 唑磷唑磷乙酰甲乙酰甲(三唑磷(三唑磷 18%、乙酰甲胺磷、乙酰甲胺磷 12%)乳油)乳油三、稻飞虱类三、稻飞虱类n n稻虱、火蜢虫、响虫

50、、火旋、化秆虫;属同翅目、飞虱科稻虱、火蜢虫、响虫、火旋、化秆虫;属同翅目、飞虱科稻虱、火蜢虫、响虫、火旋、化秆虫;属同翅目、飞虱科稻虱、火蜢虫、响虫、火旋、化秆虫;属同翅目、飞虱科(一)分布与为害(一)分布与为害(一)分布与为害(一)分布与为害1.1.分布分布分布分布 (1 1)褐飞虱:主要分布于亚洲、大洋洲和太平洋岛屿的产稻国;国内在长)褐飞虱:主要分布于亚洲、大洋洲和太平洋岛屿的产稻国;国内在长)褐飞虱:主要分布于亚洲、大洋洲和太平洋岛屿的产稻国;国内在长)褐飞虱:主要分布于亚洲、大洋洲和太平洋岛屿的产稻国;国内在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发生为害较重,为南方性种类,江流域以南各省发生为害较重,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生活常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