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辽金元.ppt

上传人:hyn****60 文档编号:70485312 上传时间:2023-01-20 格式:PPT 页数:113 大小:14.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宋辽金元.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3页
宋辽金元.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宋辽金元.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宋辽金元.ppt(11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宋宋辽辽金金元元的的工工艺艺美美术术第一节概述第二节陶瓷工艺第三节印染织绣工艺及服装第四节金属工艺第五节木漆工艺第六节雕刻工艺及其他第七节小结第一节概述宋朝(960年1279年)采取重文轻武的施政方针,一方面虽在军事上积贫积弱不敌北方邻国,另一方面,相对而言,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之一。农业、印刷业、造纸业、丝织业、制瓷业均有重大发展。宋代大兴水利,大面积开荒,又注重农具改进,各种新的农具在宋朝出现,农业发展迅速。航海业、造船业成绩突出,海外贸易发达。儒学复兴,政治较稳定,兵变、民乱次数与规模在中国历史上相对较少较小。v科学技术也有长足的进步。两宋的科技成就,不仅成为我国

2、古代科学技术史上的一个高峰,而且在当时的世界范围内也居于领先地位。对整个人类文明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影响的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其中的三项活字印刷、火药、指南针就是在两宋时期完成或开始应用的。而沈括的梦溪笔谈被认为是“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其他比如数学、天文、物理、化学等方面两宋时期都取得了重要的成就。v经济的繁荣,社会的稳定,科技的高度发达,都给工艺美术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时机与条件,宋朝的工艺美术取得了辉煌的成绩。v经济的发展,文人的参与,程朱理学的流行等因素的影响,使得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比较完美的范式和境界出现在宋代,并集中地表现在陶瓷上。发达的手工业和尚文重理的文化氛围,为保持造物与主体审美理想

3、的和谐统一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从而形成一代沉静典雅、平淡含蓄、心物化一的美学风范。宋代工艺美术充分地物化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和审美意识,它体现和揭示的创造原则至今仍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第二节陶瓷工艺宋代是我国瓷器工艺的高峰时期,名窑遍布,品类繁多,各领风骚,南北各地都涌现出许多生产优质瓷器的名窑,有“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之称,事实上远不止这五大名窑。宋瓷在中国陶瓷工艺史上,一扫唐之鲜艳雍容,追求细腻浸润、色调单纯的趣味,以单色釉的高度发展著称。v1、定窑定窑在河北定州,即今天的曲阳县。定窑创烧于唐朝后期,以烧白瓷为主。宋代定窑成为五大名窑之一,制瓷技术有许多创造和进步,是当时最有名

4、的白瓷,生产规模宏大,品种繁多,多为碗、盘、瓶、碟、盒和枕。定窑发展的鼎盛时期是北宋中后期,由于瓷质精良、色泽淡雅,纹饰秀美,被宋朝政府选为宫廷用瓷。元朝刘祁的归潜志说,“定州花瓷瓯,颜色天下白”。可见,定窑器在当时不仅深受人们喜爱,而且产量较大。定窑白釉盏托定窑白釉刻花直颈瓶定窑印花缠枝牡丹莲花盘定窑也烧制酱、红、黑、紫、绿等其他名贵品种,都是在白瓷胎上,罩上一层高温色釉,是传世稀少的珍品。宋代诗人苏东坡在定州时,曾用“定州花瓷琢红玉”的诗句,来赞美定窑瓷器的绚丽多彩。定窑产品常常装饰着划花、刻花或者印花,纹饰题材有莲瓣、龙凤、牡丹、莲池游鸭、婴戏、鸳鸯等。v“覆烧”是定窑发明的一种烧制碗类

5、器物的先进的装烧技术,即把过去一个匣钵里装一件碗坯,变成多件器物扣叠在一起,形成一个筒形的组合式匣钵,这样就大大增加了装烧量,最大限度地利用空位空间,提高了生产效率,也可节省燃料,降低成本,又可防止器具变形。因这种烧制方法的诸多优点,对南北瓷窑都产生过很大影响。但是,覆烧的瓷器口沿不能上釉,于是工匠们又在这些芒口的碗、盘口上镶包了金、银或铜口,成为一种特殊装饰。v2、汝窑。汝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在河南汝州,即今天的宝丰县,制品为青瓷,传世器物有盘、碟、洗、瓶、樽、碗、盏托、水仙盆等。汝窑曾烧造供宫廷使用之器大约20年,御用瓷作品很少,汝州一带民间也有“纵有家产万贯,不如汝瓷一件”的说法。汝窑

6、天青釉三足樽承盘汝窑天青釉碗汝窑天青釉弦纹樽v从传世品看,胎体较薄,胎质细腻。器物成型和修坯工艺一丝不苟,烧制也十分考究,采用满釉支烧的方法,器物底部的支烧痕迹小得如同芝麻粒,底部施满釉。v“玛瑙为釉古相传”,汝窑以名贵的玛瑙为釉,产生特殊色泽,其色有天青、天蓝、茶色、葱绿等。尤以天青为贵,釉色温润柔和,有“雨过天晴云破处”之称誉。v釉面开细碎的冰裂纹,形状如同蝉翼纹。汝窑器釉厚,釉中有少量气泡,古人称为“寥若晨星”,在光照下时隐时现,似晨星闪烁。釉面滋润柔和,纯净如玉。v因而汝瓷具有“青如天,面如玉,蝉翼纹,晨星稀,芝麻支钉釉满足”的典型特色。v北宋末年,汝窑被毁,技艺失传。、官窑官窑之谓,

7、在中国古代陶瓷史上有不同的内涵。就广义而言,是有别民窑而专为官办的瓷窑,其产品为宫廷所垄断。在宋代瓷器中,官窑专指北宋和南宋时在京城汴京(汴梁,今开封)和临安(今杭州)由宫廷设窑烧造的青瓷,又有“旧官”和“新官”之分。格古要论说:“官窑器,宋修内司烧者,土脉细润,色青带粉红,浓淡不一,有蟹爪纹,紫口,铁足,好者与汝窑相类。”北宋官窑的产品釉色以月白为上,粉青次之,天青,翠青又次之。釉内有冰裂、蟹爪等细小裂纹,还有带鳝血状的油斑。南宋官窑瓷器釉面上分布着长短、深浅不一的裂纹。出土的器物主要有青瓷盘、碗、碟、洗、炉及仿商周秦汉古铜及玉器的造型。官窑瓷器胎土呈黑灰或黑褐色,胎体较薄,施釉较厚。釉色是

8、官窑瓷器技术和艺术上的最高追求,它创造出青釉的粉青、月白、米黄等釉色,这些釉色色泽幽雅,透明感降低,釉层厚而匀净。由于胎体中含铁量较高,大部分器物的口、足沿等釉层较薄的部位泛出铁红色,古代文献称为“紫口铁足”。官窑青釉弦纹瓶官窑青釉方花盆官窑青釉盏托v4、哥窑宋代五大名窑之一,是宋代著名的民窑。哥窑瓷器的胎色有深灰、浅灰、黑灰和土黄等多种色泽,釉色更有粉青、月白、油灰、青黄等不同,而以油灰为主。哥窑瓷器釉面布满龟裂的纹片,就是“开片”。开片本为瓷器釉面的一种自然开裂现象。瓷胎比瓷釉的膨胀系数大,瓷器烧成冷却的时候,收缩幅度大的胎体就会把玻璃质的釉层拉碎,釉面出现开片。第二节天下名窑哥窑八方碗哥

9、窑葵花洗v开片原本是一种釉面缺陷。但人们掌握了开裂的规律,巧妙地利用这种缺陷,制出开片釉(即裂纹釉),变成瓷器的一种特殊装饰,且效果精美绝伦,浑然天成,让自然延伸、交错的开片裂纹与温润的釉面和谐搭配,给单色的器物平添了天然的美感,开片是极典型的化腐朽为神奇的残缺之美。哥窑就是以其自然的开裂现象而博得人们的喜爱。宋代的汝、官、哥窑都有这种产品,以哥窑产品最为著名。按开片裂纹稀密、形状与颜色,有不同的分类,比如鳝血纹、金丝铁线、浅黄鱼子纹、百圾碎、蟹爪纹、牛毛纹等。纹片细碎的叫“百圾碎”;较粗疏的黑色龟裂和细密的黄色裂纹交错着,呈现深浅颜色层次的碎纹,叫做“金丝铁线”。哥窑烧制的青瓷有各式碗、盘、

10、瓶、炉等,造型幽雅有古韵,典型器物有琮式瓶、贯耳瓶、鬲式炉、莲瓣碗等。有的器物有刻划、堆塑等装饰。5、钧窑钧窑建于北宋初年,窑址在今河南省禹县。钧窑瓷器独特之处在于它是一种乳浊釉,釉内还含有少量的铜,釉色釉色带红,有如蓝天中的晚霞。青色也不同于一般的青瓷,虽然色泽深浅不一,但多近于蓝色,是青瓷工艺的创造和突破。钧窑器皿的釉色比较丰富,有玫瑰紫,海棠红,茄皮紫,葱翠青,天蓝,米色,月白,窑变等等。v宋代钧窑创用了以铜为呈色剂的釉料,在还原气氛下烧制成功铜红釉,由于它掌握了窑变窑变的规律,所烧成的瓷器釉色变化万千,其色调之美,语言难以表达,历代都被看作珍品,为我国陶瓷工艺,陶瓷美学开辟了一个新的境

11、界。其中的海棠红、玫瑰紫,灿如晚霞,被认为是钧窑最为的名贵红、紫色,被称为“钧红”、“钧紫”。v两大民窑v磁州窑和耀州窑产品流通区域在当时相当广泛,而且装饰风格有别于官窑,是拥有一定实力的两大民间瓷窑。v磁州窑磁州窑以今河北省邯郸市观台镇一带瓷窑为代表,当时属磁州,故名。这一窑系历史悠久,规模冠于北方的民窑体系。“白地黑花白地黑花”是磁州窑的典型产品,以黑白色造成的强烈对比来装饰器物,也是磁州窑系装饰工艺最醒目的特点,形成了粗犷豪放、简洁明快的独特风格。其器物造型追求生活实用、大方朴素、坚固耐用,富于浓烈的乡土气息。磁州窑v耀州窑耀州窑是宋代名窑之一,在唐代就是中国陶瓷烧制的著名产地,宋代更进

12、一步达到鼎盛,其产品则成为北方青瓷的代表。耀州窑以铜川黄堡镇为中心窑场,沿漆河两岸密集布陈,史称“十里陶坊”。20世纪70年代,耀州窑的传统技艺得到恢复。耀州窑宋代晚期以青瓷为主,胎薄质坚,釉面光洁匀静,色泽青幽,呈半透明状,十分淡雅。装饰有刻花、印花,结构严谨丰满,线条自由流畅。纹饰多满布器内外,种类繁多,有牡丹、菊花、莲花、鱼、鸭、龙凤等,风格粗放健美,生动自然。v除了五大名窑和两大民间窑划分之外,还有另一种划分方法,可将宋瓷窑划分为三大窑系:即青瓷窑系、白瓷窑系、黑瓷窑系。v青瓷窑系除了哥、官、汝、钧四窑外,还有景德镇窑。景德镇窑CHINA,china,“昌南”,景德镇的历史名称。景德镇

13、自五代时期开始生产瓷器,北宋时期,创烧“影青瓷”。影青瓷又名青白瓷、隐青、罩青,釉色釉色近白,在积釉处显出湖绿色的青色,青色在若有若无之间,青中带白,白中闪青,明澈淡雅,历史上有“假玉器”之称。宋代景德镇的影青瓷以湖田窑烧制的为最著名,胎质洁白细腻,器壁极薄,呈半透明状态,釉色青白,光泽度强,透明度高。宋代景德镇的青白瓷由半透明的釉,发展到宋代景德镇的青白瓷由半透明的釉,发展到半透明的胎,这在我国瓷器发展史上是一个飞跃。半透明的胎,这在我国瓷器发展史上是一个飞跃。北宋前期的青白瓷并无花纹,以器型的规整和玉一般的釉质取胜。中期以后,它的装饰以刻花为主,兼有印花、浅浮雕、镂空、堆塑,色调雅致大方的

14、青白瓷釉里藏花,若明若暗,韵味无穷。v白瓷窑系除了定窑、磁州窑之外,还有德化窑。德化窑因窑址位于福建省德化县而得名。这里瓷土资源丰富,水源充足,交通方便,是烧造瓷器的理想之地。德化窑曾与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并称为“三大古瓷都”,是我国南方历史悠久、工艺独特的名窑之一。v德化窑以烧白瓷著称,胎、釉浑然一体,光润如白玉,被称为“象牙白”、“猪油白”、“葱根白”、“建白”、“中国白”等,为当时中国白瓷的代表作品。产品以人物塑象最为突出,如观音、达摩等。其它如梅花杯、八仙杯、仿青铜香炉、花瓶、文具等,均名传于世。v黑瓷窑系黑瓷是陶瓷工艺中一颗闪闪发亮的明珠。它的釉色偏黑,釉色变幻多样,耀人眼目,有的还

15、呈现各式各样的结晶状,可以说是现代结晶釉的前身。代表窑有吉州窑和建窑。v吉州窑吉州窑也称永和窑,在江西吉安永和镇,隋至宋称吉安为吉州,故名。吉州窑宋代南方最大的民窑,与北方的磁州窑风格接近同,为南北两大民窑体系。吉州窑瓷器种类繁多,纹样装饰丰富多彩。按胎釉可分为青釉、黑釉、乳白釉、白釉彩绘和绿釉等类。吉州窑瓷器吉州窑瓷器v在装饰技法上采用洒釉、剪纸贴花、剔花、印花、彩绘、木叶贴花、划花和堆塑等。其中剪纸贴花和木叶贴花装饰其中剪纸贴花和木叶贴花装饰仅见于吉州窑,是风格独具的装饰。仅见于吉州窑,是风格独具的装饰。剪纸贴花多运用在碗盏内壁,采用同一样式的剪纸,三点或四点均齐排列,口沿衬以二方连续的带

16、状花边。木叶纹多装饰在黑釉碗(盏)内,有单片的木叶,有半叶挂于盏边的,也有双叶或三叶散点的。v吉州窑黑釉彩绘瓷多为月光底下的梅树、竹枝、飞蝶或风雪中的芦花,有含蓄的风味和浓厚的国画意境,开创了釉上彩绘的先河。也有文字装饰,多为吉祥语,比如“福”、“太平”,或剪纸“金玉满堂”、“长命富贵”和“福寿康宁”等,表达了民间习俗和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v建窑建窑在福建建阳水吉镇,主要产品是黑釉茶具,这与宋代的“斗茶”之风有关。黑釉中含有较多的铁化合物,它们在烧制的高温中熔解并产生气泡,气泡在高温中又形成不同的形状,有的如斑点银星,称为“油滴”,有的如丝丝细毛,称为“兔毫”,有的如鸟雀羽毛,称为“鹧鸪斑”。

17、兔毫是建窑名器。据史书记载,宋人斗茶品茶专尚兔毫盏。宋徽宗说“盏色以青黑为贵,兔毫为上。”各种窑变色斑犹如云雾、细雨、芦花、玳瑁的甲壳、虎皮的纹斑或青、蓝、绿、紫的火焰。总的来说,宋瓷具有以下特总的来说,宋瓷具有以下特点:点:、突破了唐朝“南青北白”的局面,呈现出天下名窑遍布的盛况。、品类繁多,器型多样。最受欢迎并极具特色的有“梅瓶”、“玉壶春”等。、釉色优美,典雅含蓄,高贵朴实,有类玉的效果,以单色瓷为主流,体现了儒文化所提倡的简洁素雅之美,有明显的民族精神的体现。、装饰方法有印花、画花、刻花、剔花、贴花、镂花等,图案以花鸟虫鱼等为主,造型,色彩,纹样追求完整、意境、气韵。v元代入主中原九十

18、一年,瓷业较宋代为衰落,然而这时期也有新的发展,如青花和釉里红的兴起,彩瓷大量的流行,白瓷成为瓷器的主流,釉色白泛青,带动以后明清两代的瓷器发展,得到很高的成就。瓶型分类v“瓶”又可以根据观赏的重点不同分为十个不同的亚种,亚种的种类名称就是实践中运用的具体名称。v第一类是天球瓶。天球瓶的主体是较为规则的自然球体,瓶口一般在整个器形中所占的位置很小,器形的视觉重心在球体的中央。从视觉上来看,天球瓶是从正中向四周扩散的,绘画创作中要求无论从上下左右都能够给人良好的欣赏效果,要求作品具有完全的立体美感,因而创作的难度非常大。天球瓶一般用图案和线条装饰,突出球体一团和气、祥和和谐的气氛,v第二类是蒜头

19、瓶。蒜头瓶的主体也是自然球体,但是顶端带有较长的圆柱柄,像是大蒜球的茎干,因而得名。蒜头瓶瓶颈的长度一般相当于球体的直径。这种器形利用向上矗立的瓶颈将视线向上拉动,整个器形视觉的重心仍然在球体的中部,但是实现了向左右两端的无限循环延伸。这种重心的上移使整个器形更加生动、活泼,创作中如果能够巧妙的利用瓶颈的位置,和球体的主画面遥相呼应,就能够达到流畅、大气,意犹未尽的创作效果。v第三类瓶是玉壶春。玉壶春和蒜头瓶的最大区别在于球体部份和瓶颈部份实现了自然的过渡,甚至因为二者直径相差悬殊,为了实现过渡的不露痕迹,球体部份开始向上变形,不再是一个规则的球体,而更像是一个雨滴的形状。瓶颈的顶端一般顺着向

20、上的曲线延伸做出一点檐边,以保证整个器形线条的流畅。这种变形的好处在于将器形的视觉重心牢固的锁定在球体的上半部份,但是从整个器形看来,物理的重心却是在器形的下半部分。v第四种瓶形器是梅瓶。如果将玉壶春瓶的视觉重心再往上移动,直至器形呈现上大下小的倒三角形,这就是梅瓶。梅瓶的器形口小、胸大、收腹,最适宜绘画梅花,因而得名。梅瓶的视觉重心在整个器形的上部,平视过去,面积最大的胸部自然成为视觉的重心。瓶胸凸出,仿佛正好站在一棵梅树下,漆黑遒劲的梅树枝将最为艳丽、最为灿烂的梅花送到你的眼前来,给你仔细的欣赏,而画在梅瓶下部的枝干自然而又谦逊的成为梅花的陪衬。梅瓶的命名很有趣,因为器形得名于题材,故梅花

21、成为绘画主体的时候,就直接称为“梅瓶”即可。v第五种瓶型是方肩瓶。梅瓶的线条是圆润的,优点是画面自然向左右两端延伸,缺点是画面受到限制,将梅瓶瓶颈的坡度加陡,在肩部呈现出一条明显的环状棱线,这就是方肩瓶。方肩瓶将瓶身的有效画面向上拓展到最大,整个绘画的瓷面变成倒梯形,有利于表现大型花卉。收束的瓶底和向上逐步放大的瓶身,和花卉的生长状况自然吻合,整个创作画面给人一种逼真、大气、生机勃勃的感觉。v第六种瓶型是观音瓶。观音瓶是所有花瓶中器形最为完美的作品了。瓶口收束之后略微外翻,瓶颈丰腴,瓶肩圆润秀美如美人肩,瓶腹稍稍内收,瓶脚外翻如美人飘动的罗裙。整个造型秀美端庄、质朴大方,仔细琢磨尽得观音神韵。

22、观音瓶的视觉中心在中部偏上,左右延展无限,上下亦有适度延伸,无论何种题材都能够包容其中。观音瓶的器形能大能小,最奇妙的是四向都是圆润的线条,没有生硬的界线。绘画创作中似乎全无边界,笔触四向漫延,带给作者畅快淋漓的感受,观者也极易从中体会到作者创造的哪种绵绵不绝的意境。v第七种瓶型是冬瓜瓶。从瓷板的平面造型到花瓶的立体造型,称为过渡器形的是冬瓜瓶。冬瓜瓶器形肥硕,上下匀称,整个器形呈圆柱形,器形外壁展开就是一张长方形的瓷板,视觉只在左右两个方向延伸,上下方向几乎没有变形和延伸。这种器形比较容易把握,一般用来进行山水创作。v第八种瓶型是葫芦瓶。葫芦瓶是一种变形较为严重的器形,表现为束腰,器形出现上

23、小下大两个瓶腹,瓶口缩小到几乎可以忽略。葫芦瓶因为出现两个瓶腹,无疑增加了绘画创作的区域,但实际之中往往用来绘制开窗的作品。整个葫芦瓶先设定一种较深的颜色作为底色,用以强调它凹凸有致的外形,再在两个瓶腹空出素坯的颜色进行绘画创作。窗户内外形成两种强烈对比的绘画风格,这是葫芦瓶的独特魅力。v第九种是瓶型凤尾瓶。在葫芦瓶的基础上,保留下部的一个球形,然后将上部向上拉伸,边沿向外延伸,就得到凤尾瓶。凤尾瓶的上部向外展开,像是一只正在开屏的凤凰,得名凤尾瓶。凤尾瓶的精妙之处在于摆开的凤尾的宽度必须超过作为器形主体的球体的直径,这才有一种跳跃、洒脱的动感。难处在于二者的比例不容易掌握,瓶口过小,显得小气

24、、拘谨;瓶口过大,整个器形重心上移,显得不够稳重。v第十种是其他瓶形器。此外,还有许多造型独特的瓶形器。如扁平圆饼状的“清.扁平瓶”(图20),保留六个长方平面的“清.六棱瓶”(图21)等,这种独特的瓶型器虽然在实际生产中应用不多,但是因为器形特征明显,在命名上反倒并不困难。第三节印染织绣工艺及服装(一)宋1、江南、四川、西南地区2、织物品种丰富多样:锦、绮、罗、纱、丝、绸、绢、绫3、缂丝:用于佛寺幡帐、贵族服饰、织造书画名迹(实用欣赏)v缂(k,同:刻)丝,又称“刻丝”,是中国最传统的一种挑经显纬的欣赏装饰性丝织品。宋元以来一直是皇家御用织物之一,常用以织造帝后服饰、御真(御容像)和摹缂名人

25、书画。因织造过程极其细致,摹缂常胜于原作,而存世精品又极为稀少,是当今织绣收藏、拍卖的亮点。常有“一寸缂丝一寸金”和“织中之圣”的盛名。v这是一种经彩纬显现花纹,形成花纹边界,具有犹如雕琢缕刻的效果,且富双面立体感的丝织工艺品。缂丝的编织方法不同于刺绣和织锦。它采用“通经断纬”的织法,而一般锦的织法皆为通经通纬法,即纬线穿通织物的整个幅面。v缂丝有其专用的织机缂丝机,这是一种简便的平纹木机。缂织时,先在织机上安装好经线,经线下衬画稿或书稿,织工透过经丝,用毛笔将画样的彩色图案描绘在经丝面上,然后再分别用长约十厘米、装有各种丝线的舟形小梭依花纹图案分块缂织。v绫织物在宋代,不仅用于制作各种服饰,

26、还用做装潢书画,或以白地子织诗词、山水、故事、人物、花鸟,形象生动,几与绘画无别。更有甚者,宋缂丝受当时绘画重理尚法、精密不苟风气的影响,绣绘山水、人物、楼阁,花鸟等,针线细密,不露边缝,使形象既有绘画的真实感,又有绘画所不具备的绒色光彩夺目。缂丝粉本皆取名人字画,作者往往俱名。宋缂丝大家当以朱克柔为最著名,她是南宋高宗时的缂丝大家,名强,云间人。她创作的缂丝人物、树石、花鸟,精巧绝伦。清故宫收藏有她的作品,合集之外,独幅作品有莲塘乳鸭图、香橼秋鸟图、云山高逸图等。莲塘乳鸭图莲塘乳鸭图长107.5厘米,宽108.8厘米。画面生动活泼,色彩富有变化,红叶白鹭,绿萍翠鸟,蜻蜓草虫,双鸭游乐,白鹭鸟

27、神情精灵剔透一雌一雄双鸭游哉悠哉。青石上缂制隶书小款“江东朱刚制,莲塘乳鸭图”,画面左下角有“克柔”朱红印一方。此件缂丝幅式很大,组织紧密织细,丝缕匀称,层次分明,制作工巧,生意浑成,可谓巧夺天工。著名缂丝艺人朱克柔的作品。v现收藏于辽宁省博物馆。原件高25.6厘米,宽25.3厘米。在磁青色的地上,用彩纬缂织出盛开的三朵山茶花和一对飞舞的蛱蝶。用齐缂法缂织枝干绿叶,以及盛开的山茶花的花蕊和花瓣;蝶翅用抢缂法晕色,蝶须辅于构缂点缀。分枝上的三个蓓蕾含苞欲放,被虫蛀过的黄叶,表现得惟妙惟肖,十分逼真。左下角有朱克柔缂织的“朱印”一帧。蛱蝶山茶花v联珠双鹫纹锦袍宋身长138,肩袖通长194,袖口宽1

28、5.5厘米1953年新疆若羌县阿拉尔墓葬出土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宋锦宋锦宋锦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宋代由官府锦院主持生产的织锦;二是指自隋唐开始生产,宋代大盛,明、清时期由苏州织造府继续主持生产的宋式锦,是用彩纬显色起花的丝织物。两个概念联系颇多又不尽相同。后者跨越了时间纬度,强调织锦的组织、形式;前者强调宋代锦院生产的织锦,当然主要是宋式锦,由于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故名,也故衍生了第二种产品和第二层含义。v宋锦具有独特的风格,在纹样组织上,精密、细致、繁复,图案花纹对称严谨而有变化,丰富而又流畅生动,常见的有龟背纹、绣球纹、剑环纹、古钱套、席地纹、八达晕等四方连续的图案作为骨骼,再加填翠池狮子、宜男

29、百花、花鸟、林禽、聚八仙等纹样,百吉等字形图案也很常见。配色典雅和谐,艳而不火,繁而不乱,富有明丽古雅的韵味。质地坚柔,平服挺括。v宋代“偃武修文”的基本国策,程朱理学的思想统治,使人们的美学观念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朴素、保守、典雅和理性成为宋朝服饰的主要特征。宋代三百余年的女子服饰,除了因袭唐代的款式外,也产生了具有宋代的时代特征的衣服背子、文公兜等,表现和塑造了宋代端庄、婉约、素淡、保守的女子。v背子,是宋代最具时代特色的服饰,男女都可穿。女用背子多以直领为主,其具体形态也不尽相同。从大量史料来看,背子是宋代妇女通常的服饰。宋代的背子是对襟,窄袖,长袖,长衣身,领、袖口、衣襟下摆都镶有缘饰

30、。腋不缝合,即衣服的前后片在腋下不缝合的服装样式,在腋下缀有带子作装饰。v宋代背子宋代妇女通常的服饰,包括贵族妇女平时所穿的常服,大多为上衣袄、襦、衫、背子、半臂等,下身为裙子、裤等。宋代背子样式,为对襟、窄袖,领、袖口、衣襟下摆都镶有缘饰。衣襟部分时常敞开,两边不用纽扣或绳带系连,任其露出内衣。关于妇女的内衣,也有时代特色,除贴身的“抹胸”之外,还有一件“腹围”。腹围是一种围腰、围腹的帛巾,其繁简不一,颜色以黄为贵,时称“腰上黄”。图为背子穿戴展示图。.v(二)元织金锦帝王、大臣服饰,寺庙喇嘛袈裟,佛前的幡帐织造工艺精致、品种繁多制作方法:金线织出、织后加金装饰方法:拍金、印金、描金、撒金v

31、女鞋,鞋面上下分别用驼色罗和绿色罗,绣串枝萱草纹。鞋头略尖,上翘。麻制鞋底,较厚。鞋裹视米色暗花绫。此鞋和同出的数十件男女丝织品服饰,做工孝究,显示出浓厚的北方民族特色,是金朝女真族的服饰精品。金罗地绣花鞋长23厘米1988年黑龙江省阿城市巨源乡城子村金齐国王墓出土黑龙江省考古博物馆藏v龟背团龙凤纹纳石失佛衣披肩 元长43厘米,胸宽78.5厘米,领高8厘米,飘带长42厘米,肩宽70厘米,蝶式,高领、直裾式。衣料为织金锦,元代称“纳石失”。提花规矩,金线匀细,花纹光泽悦目,为元代纳石失织物中所罕见。现藏故宫博物院。第四节金属工艺v宋代的金银器生产比较发达,与唐代相比,宋代金银器造型玲珑奇巧,新颖

32、雅致,其纹饰以清素典雅为特色。素面者以造型和光泽取胜,纹饰者以花鸟为主,其装饰纹样与器物造型结合巧妙,和谐统一。v盘作六曲菱花形,圆唇,平折沿,斜壁内收,平底,盘心凸棱内饰莲花纹,其外满錾折枝花卉,平沿上饰折枝花一周,以鱼子纹为地。纹饰清新淡雅,折枝花卉枝繁叶茂,生机盎然。v该器纹饰主要以錾刻而成,与鎏金八角银杯、鎏金八角银盘以浮雕为主的装饰技法风格迥异,这也是宋代金银器装饰的常用手法之一,花卉纹六角银盘宋v鎏金银摩羯鎏金银摩羯 宋(公元960年-1279年)高14.8厘米、长34厘米199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县附城村拉要屯虎形山出土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县文物管理所藏锤铆焊成型,再镌刻阴线为饰

33、。器体呈摩羯形,鼻微卷,努目,独角,双翼高耸。背部如船篷形。摩羯的造型起自印度,被印度人认为是河水之精,为鱼、象、鳄三者的混合形象,隋代传入我国,中晚唐时添加了翅膀,辽、宋时双翼逐渐加大而鼻上卷的程度渐小。由四股八条鎏金丝线编织而成,一端连接带钩,另一端连接一方形饰件及四个小环,可调节腰带的松紧。此物似由海外舶来,因打捞沉船而发现。该船可能是从泉州港开出,至此海域沉没,反映了“海上丝绸之路”的情况。鎏金腰带鎏金腰带宋长170厘米1983年广东省上下川岛海域出土广东省博物馆藏金面具、银丝网络(部分),辽开泰七年(公元1018年)文物,长21.7厘米,宽18.8厘米,重293.5克,1986年出土

34、于奈曼旗辽陈国公主墓。由薄金片制作,与银丝头网连缀,出土时覆盖于陈国公主驸马的面部。v凤衔珠鎏金法舍利银塔凤衔珠鎏金法舍利银塔辽重熙十八年(公元1049年)通高42厘米1992年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右旗辽庆州白塔出土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右旗博物馆藏塔座、塔身、塔檐、塔刹等银板分段捶*、錾刻及铆固、焊接后又插接并附加装饰而成。覆莲座上的六棱柱形塔身,正面辟门,其余五面刻弟子、护法等尊像,塔顶以莲台作刹座,上置覆体、宝体,刹杆上装三重华盖,顶端立一凤鸟,喙衔二十四颗珍珠编缀成的璎珞。塔檐、刹杆、华盖皆垂挂风铎。在塔座之前立一持杖托钵人物。此塔造型典雅、小巧逼真,出自辽上京工匠之手。塔内原密藏银版陀罗尼咒一

35、卷。v金花金花“万岁台万岁台”银盒石砚银盒石砚辽会同四年(公元941年)通高7.6厘米1992年内蒙古自治区赤道市阿鲁科玺沁旗耶律羽之墓出土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藏银质砚盒,平面略呈梯形,内置箕形石砚,盒周壁錾牡丹、忍冬卷草纹,盒底有花式足十三个。楼顶式盖面下部錾刻水池、波涛,其上模冲浮雕效果的腾飞神龙,穿插三株高大的莲花,中间莲花上方为一匾额,上刻“万岁台”三字,两旁为远景:远山、浮云、旭日。据刻文推断,此砚或原为皇帝御用。是难得的珍稀之物。v元代金银器继承了宋代传统,只是器物的棱角更为突兀,日常用圆雕和高浮雕技法。主要在上层社会使用,制品上花纹纤细甚至过于繁缛。v元代金首饰制作的细致惊人。v

36、朱碧山制银龙搓杯,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v此杯最高处18厘米,最长处20厘米。器身作屈曲栓柏树段状,中空,可盛酒。杯面刻道装老者坐于树间,左手持书披阅,神情怕然。正面搓尾刻“龙搓”2字,杯口下刻行楷书:“贮玉液而自畅,泛银汉以凌虚,杜本题”。搓下腹刻楷书诗一首:“百杯狂李白,一醉老刘伶,知得酒中趣,方留世上名。”搓尾后部刻“至正乙酉,渭塘朱碧山造于东吴长春堂中,子孙保之”,铃“华玉”章。(国宝著录)v金飞天头饰金飞天头饰元(公元1271年-1368年)横8.8厘米1982年山西省灵丘县曲回寺村出土山西省灵丘县文物管理所藏飞天迎风翱翔,头戴宝冠,面目清秀,双手前伸作献物供养状,屈右腿,帐帛裙带飘曳

37、,身下祥云为柄,结构巧妙。蜻蜓的头胸腹均经模压、捶打,卷成筒状造型,立体感强,制作手法细腻,形象真实。腹下留出两条针柄,别插方便。金蜻蜓头饰金蜻蜓头饰元(公元1271年-1368年)横7.7厘米1982年山西省灵丘县曲回寺村出土山西省灵丘县文物管理所藏第五节木漆工艺v宋代呈现我国漆工艺大发展的趋势。两宋漆器造型完美,色彩大方,工艺精良,最讲究的装饰手法是“雕漆”。雕漆是我国漆器装饰中的一项重要工艺。它始于唐代,至宋代得到进一步发展,出现的作品很美观。此器物为木胎,平面呈六瓣莲花形。整件器物由盖、盘、身及底4个部分套合而成。沿口均镶银扣,器内髹墨,外髹朱漆,并以细钩戗金做纹。奁盖面戗画“园林仕女

38、消夏图”,一仕女怀抱纨扇,一仕女轻摇折扇。奁外体弧面上均戗画各种折枝花卉纹,为南宋戗金漆器的代表作。南宋朱漆戗金莲瓣彤人物花卉纹奁v剔红,又名“雕红漆”,它是先在木胎、金属胎等胎体上,用一种色或不同色的漆进行涂饰,涂一层阴干后再涂一层,这样少则十几层,多则达百余层,然后再在漆层上雕刻花纹图案。是髹漆、绘画、雕刻相结合的工艺,“漆赖画而显,画赖漆而存。”在漆艺中,雕漆的工序最多,制作周期最长,艺术表现力最强,它使漆艺由平面艺术发展为浮雕艺术,从而达到一个更高境界。雕漆工艺起始于唐宋,兴盛于元朝。v元代统治中国不足百年,存世作品不多,但出现一批具有传奇色彩的雕漆制作大师,如张成、杨茂、张敏德、周明

39、、钱禄等,其中又以张成、杨茂成就最高。杨茂的雕漆作品多以花卉和山水人物为题材,以山水人物为题材的作品都以画面疏朗、空阔、深远见长,并突出人物的活动,表现手法极细腻。此盘雕刻细腻,刀法圆熟,磨制光滑,为元代雕漆的佳作。元杨茂剔红观瀑八方盘现收藏于故宫博物院。盘背边雕刻香草纹,线条峻深而圆转自如。近足处有“张成造”三字针划细款。它既是元代雕漆的精品,又代表了当时雕漆工艺的最高水平。元张成剔红栀子花纹圆盘现收藏于故宫博物院第六节雕刻工艺及其他v受大唐文化启迪并经外来文化冲击后,宋代兴起了一股玩赏古玩的风气,这也使得宋代雕刻工艺趋于优雅精巧,风格各异,出现了“百花齐放,争妍斗艳”的盛况。具体体现在以下

40、几个方面:v1、玉雕工艺趋向写实,题材向世俗化发展2、更着重表现富有生活气息的形象3、人物花鸟、自然鸟兽形象各具特色玉料呈青色。体扁,略作椭圆形,器以镂空加线刻制成两朵折枝八瓣花缠绕交接状。对称平衡,雕镂精巧,为迄今所知最早最精美的以折枝花组合而成的玉器玉透雕折枝花锁北宋直径72厘米首都博物馆藏v高3.6、长6.7、宽2.6厘米。青白玉质,兔作伏卧状,双目前视。以简练的阴线刻饰眼、耳、须、腿、爪、尾。四足间略饰毛纹,余皆光素。此器形体生动,纹饰简洁,阴刻线纤细挺拔,是南宋琢制玉动物形镇的代表作。南宋玉兔形镇v玉飞天身着长裙,肩披飘带,头上戴有发冠,为正面男像。飞天曲臂前伸,双手托花钵,腰间束带

41、,长裙裹足,自腰部转折飘缠于身后,身下托祥云,作飞舞状。体态婀娜,造型优美,整体造型略呈倒三角形。系和阗白玉琢制而成,通体镂空稳起,以刚劲的阴刻线刻画细部,边沿部有少许褐色浸蚀。雕琢精细,是辽代玉器的精品。从其形制、纹饰及雕琢技法上看似承唐制。辽白玉飞天【年代】:辽代【尺寸】:长5.7厘米,高3.5厘米v玉料呈黄色。间以阴线点缀,通体镂雕成口啣折枝花、展翅飞翔的绶带鸟,温润可爱。玉绶带啣花佩金v敞口,圆唇,束颈,鼓腹,平底。玛瑙罐体白、灰、红、棕等色相间,色彩斑斓,光润瑰丽。v上有伞形金盖,盖顶金环纽上穿二根金链连在罐颈部的金丝绳上。v金盖上錾刻仰莲、金翅鸟、火焰和联珠纹,工艺精湛。罐中原有二

42、粒佛舍利和五颗鎏金珍珠。玛瑙舍利罐辽通高4.5厘米1988年辽宁省朝阳市北塔天宫出土。渎山大玉海是一件巨型贮酒器,是元世祖忽必烈在1265年令皇家玉工制成,意在反映元初版图之辽阔,国力之强盛。它重达3500千克,玉料取自新疆。是划时代的里程碑式的作品。渎山大玉海的制作,继承和发展了中国琢玉工艺上“量材取料”和“因材施艺”的传统技巧,在俏色方面也有独到之处。它是由一整块黑质白章的椭圆形大玉石精雕而成,玉质斑驳变幻,玉瓮内部掏空,空膛深55厘米,体外周身饰波涛汹涌的大海图案,下部以浮雕加阴线勾刻的手法表现旋卷的波浪,上部以阴刻曲线勾划漩涡作底纹。周身浮雕没于海浪波涛中的龙、鹿、猪、马、犀、螺等,形

43、体各异,神采俱佳,制作采用浮雕和线刻相结合的表现手法,既粗犷豪放,又细致典雅,动物造型兼具写实气质和浪漫色彩。渎山大玉海元v玉料青灰色。器圆雕一人一马。马作回首跪卧状,其侧为一头戴圆缘尖顶橄榄形帽,身着长袍,腰间束带,圆形眼,高鼻梁,腮留短须,手拉缰绳的牧马人。从人物的穿着服饰看,完全具备了元代雕塑人的特点,当定为同期器物。v元代的玉器在雕刻上较之宋代,已渐趋粗犷,不拘小节,从此件雄厚浑圆具有雄伟气势的玉镇上便不难看出玉牧马人镇元尺寸:长11.6cm宽5.1cm高5.6cm第七节小结一、风貌与其演进(两宋)整体风格具有柔和淡雅之态,缺乏宏博富丽之势色彩:强调一色素雅造型:仿古和优美的造型线装饰:形象优雅、布局疏朗质地:减省装饰,突出材质美风貌:典雅优美,“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书卷气演进代表:定窑汝窑官窑龙泉窑二、影响对定窑、钧窑、官窑等的仿效延续到清复古风气的蔓延绘画性装饰的日益增多积极和消极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生活常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