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成都随笔.docx

上传人:wj151****6093 文档编号:70463187 上传时间:2023-01-1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6.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成都随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3年成都随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成都随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成都随笔.docx(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成都随笔 成都,一个特别秀丽的城市。下面是随笔网我为你整理的“成都随笔,盼望你们喜爱!感谢! 成都随笔【第一篇】: 成都是个亦有几回山陵崩缺的历史,却难得不壮烈也不求人感怀的城市。其悠然的步调令人觉得它既不看重过去,也不看重当下与将来,颇有些混不吝的散漫在。 因我也是个散漫惯的,是以始终想来看看。 第一日安排下已是下午,天气虽不晴明,也不阴沉,抬头望去,只一片懒懒的暖白色,如隔着摇曳的薄纱帘看去的一间点了蜡灯的屋。我们住在鼓楼西街,闲闲走着,穿过两条巷子便到了春熙路。 成都许多街道两侧都植了法国梧桐。然而不同于南京的梧桐大道带有一般庄严的自矜味,成都的梧桐树却分外不愿长得对称整齐。枝

2、桠斜逸,木瘿孤结,一顿一挫倒似行书断笔错入了石鼓文,并不和美,却颇有性格。 梧桐树将我们引至春熙路,商业街如王府井一般熙熙攘攘,没什么可看,但叫我们找到的春熙坊却是个吸引人的所在正反四扇木门里,夹着成都几乎全部出名的吃食老字号,陈麻婆、龙抄手、钟水饺、三大炮等不一而足,我们便点了这几样都尝过一番。 陈麻婆不愧是麻婆豆腐老家儿,麻或辣或最终那一点回腥,无不恰到好处。店家用了上好的牛肉碎来吊它的味道,然而我便偏不碰那牛肉去,只尝豆腐的调和功夫人家有蓉儿做二十四桥明月夜的手段,我也该有些洪七品菜的架势才好罢。 钟水饺给我印象并不深,毕竟我生为北人,见的吃的饺子多了,对饺子的要求也便不全在饺子本身了。

3、倒记得龙抄手一口咬下,肉色极为粉媚可人,碗中的汤亦浓如牛乳,鲜美得很,只惋惜斯时已有八九成饱,也只好浅尝辄止,劝慰自己须留了念想,不行将美味吃成任务。 比较好玩儿的是三大炮。其实论味道,不过是红糖糯米团的味道,说好玩的是人炮制它的过程。细了我没看清也不耐烦去琢磨,只见师傅的木案上摆着十数铜盘,盘对面是个大竹篾笸箩,里面装满黄豆面状物。 须开工了,师傅便抓起一团糯米分作三份,极有韵律地咚咚咚三下将糯米团砸在木板的铜盘上,其声如罄。大约手上用了巧劲儿,糯米团从铜盘上又会乖乖跳到黄豆面笸箩里,滚一身缃色出来,再淋上红糖芝麻似便好食用了。生气勃勃的吃食,一口咬下去,耳边便是下一次、下下一次的的咚咚咚,

4、这一口便下得分外的带劲。 成都随笔【第二篇】: 出了春熙坊,旁边便是赖汤圆和夫妻肺片总店。这两样我们是第三日才得胃口吃下,惋惜期盼得太多太久,便难免觉得绝望。夫妻肺片调味细腻,惋惜肉质太柴,赖汤圆好则好矣,却没太多川人自己的特色,也不过入口更绵柔细致一些罢了。 此外那日 还点了宫保鸡丁,觉尚不如京内峨嵋酒家总店的嫩滑顺口,想来胃口是被京中的厨子们和维尼惯得太刁了。 春熙路上有座孙中山的铜像,持卷高坐,风度闲雅,与天府广场意气风发的太祖打车参照来看,相映成趣。据言此坐像原为立姿,铸成尚要追溯到1927年四川易帜,脱离北洋政府之时,还是两位川军的军长捐款命成都铸币厂铸造的哎,说到川军不由又想起了王

5、焕章的一二二师,杀千刀的小日本,立像基座上还镌刻有总理遗嘱。 据说当时事在仓促,铜像失真,于是1943年重塑了个手持建国大纲的坐像我总觉得或许是为着汪精卫已投日多年,遗嘱的笔记者署名题留在上已则尴尬的原因,才将遗嘱换作不会出错的大纲的吧。 半个多世纪过去,孙先生背倚几家烤肉招牌,脚下不乏穿着睡衣趿拉板儿人们纳凉或经过,面容凝澹温柔。而所谓三民主义,则依旧孤独地留在他手中的书卷里。谁也不知其中建国大纲字迹是否曾经在过,是否此时依旧还在。 人们总觉是无谓去攀爬到他的高度去验证这端闲事的。 第二日一早,我们行去杜甫草堂。正门在修,便曲径通幽地从一条施工塑布和木板围城的小路辗转进去。少了围墙铁门和明显

6、的验票人员煞风景,倒因此有种别样的惬意在,仿佛我们只是来探访旧友的远客,而并非是买票参观的游人。 曲折石径延出满目的好竹子。说修嫌太瘦生,说幽篁又太清矜,便见夺眼的森森翠翠,乱竿如瀑,较之远远的茅檐重瓦却非常更有生机些。我想老杜在时应是没有这般景致的,竹外桃花三两枝,那么轻灵的笔墨,该不是从如此厚密的绿里脱出。 竹边一家堂皇的建筑是唐代遗迹陈设馆,也据说是近年田野考古发觉的新成果是以此馆才宽敞得与整家林园格格不入,现代建筑大多如是。 成都随笔【第三篇】: 全草堂中,其实我最爱的倒是这里。步入馆内,一个方圆百余步的坑中,唐代的屋基、瓷瓦、水井、灶坑等在我们脚下四五米的位置便默然而真实地与来者相对

7、。这四五米的沉降方是历史真实的重量。 日前往河南鹤壁出差,写微博叹息城市大好,朝歌何处,清角叔回复道:朝歌在脚下。大抵也就是这么苍凉的一动容。 因来得早,草堂中清幽得很,游客也不多。维尼问我最爱的诗人中老杜排不排得进前五,我迟疑几回没敢点头,但若论看的最熟的前五他是肯定排得进的是以虽他曾住过的古寺已不再,茅屋也早已拆毁,但到底踏着他曾踏过的土地,难免还是有点亲切感。但这点亲切感生出后,又难免有些隔膜与尴尬一并来了说近乡情怯似太为自己贴金,只因我写过,是以知道,读者便空翻很多遍,却何曾能触碰到他一星半点的心思。 一路行来,与维尼只指教景致风物,不敢言杜诗半字。 要写诗吗?可在杜甫的草堂前我竟不敢

8、有这种念头啊。 草堂博物馆里陈设了一些名流来草堂参观的照片。各国领导迈着四方步,无不笑容可掬,其中唯一顺眼不官派的,倒是当年的朴槿惠。 众多照片中,我不经意间留意到了缪钺先生。他是以杜诗讨论协会会长的身份伴随某文化名流来草堂参观的,是以照片上连名字都没署,好在我近来刚好读他,对其影像也便熟识。前阵子微信说起缪钺,老雨回复说他姑姑便曾住过老人楼上,当年还时常关照家中小孩子不要吵闹,莫扰了他休息。我追问了住在何处,老雨说大约早拆了,竹林路川大家属宿舍可我翻遍了成都地图也没找到竹林路,不知是他记讹了还是地名早已更换。不管如何,有这端闲说来的回忆,我便总觉得老人离我并不远。 缪老的诗词散论我数年前看时

9、便觉得可读,有个见自然。难得的是下笔摇曳清美,比之顾随的驼庵诗话虽性情略逊,但文质要优美很多。诗词也见过一些,颇不坏,但也只学人之笔而已,倒没觉得很衬得令陈寅恪动眼的传奇。以老人笔触,我倒觉他讨论杜诗,应当不如着眼两宋词更合他的性子。 想去华西坝看看他工作过的地方,因时间不够作罢。倒是武侯祠的腊梅园和广益书院偶一经过,算作对老人一致意耳。 此外见溥杰来此的题字,一手圆转的瘦金体我倒觉得一少当年笑阿紫的“肥金书三字更衬溥杰的下笔目之颇亲切。 成都随笔【第四篇】: 昨天我们在单位六楼,看到窗外经过昨晚雨水清洗的成都,云彩变得如此秀丽,于是我就用手机把这些照了下来,虽然我的手机不怎么样,但照出来的效

10、果也是不错的哈。以前成都都是阴沉沉的天,从未发觉如今的成都也有像北方一样蓝天白云,清亮透亮,看来以前被雾覆盖着的成都与以前不一样了,看着眼前的景色,你仿佛感觉自己置身于纯净的天空中,还记得有这样的歌: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以前我们跑到西昌去看离太阳近的云彩,如今成都也可以看到了,这种感觉真好。 可是这次成都降爆雨,成都倒安然无恙,成都周边的德阳、什邡、绵阳、安县、北川却未能幸免这场灾难,连续的爆雨,使这些地方遇到水灾及山体塌方,很多成都人到这些地方便遭受了,成都,真的是一个多雨的城市。 成都随笔【第五篇】: 不一样的感觉从骨子里头静静流淌,亲见一刻的感动从眼眸里尽情地绽放,异域的朝思暮想,置身的非比寻常,从繁华的新兴小城,到静谧的农家小院,无不洗涮着一天的疲乏与与燥动。 古典与时尚,前卫而自然。潺潺的流水,典雅的建筑,葱郁的植被,天成的妙景,恰天之妙笔,挥就秀美的丹青。 小桥流水依石而淌,裙摆飘飘傍山而立!柔美的线条镶嵌于古老的巴山蜀水,俊朗的身躯支撑起现代蓉城岁月。这是一个来了就不想回去的地方,这是一个去了依旧牵挂的梦境! 或许我只是这个城市的一粒尘埃,匆忙间会散落些许的思想,或许我只是这座小城的一缕轻风,抚摸间会遗失太多的记忆!但我依旧止不住在这里驻足,宁可重新洗礼自己的灵魂。但我依旧会在这里凝视,宁可内心陡增无形的伤痕 展开剩余欣赏支持本文地址: 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