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15章15.1 轴对称图形 第2课时 轴对称教案 (新版)沪科版.doc

上传人:随风 文档编号:704114 上传时间:2019-06-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68.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15章15.1 轴对称图形 第2课时 轴对称教案 (新版)沪科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9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15章15.1 轴对称图形 第2课时 轴对称教案 (新版)沪科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15章15.1 轴对称图形 第2课时 轴对称教案 (新版)沪科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15章15.1 轴对称图形 第2课时 轴对称教案 (新版)沪科版.doc(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第第 2 2 课时课时 轴对称轴对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知道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概念; 2.知道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对称轴是对称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丰富的实例认识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并能找出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的对称轴; 2.了解轴对称图形、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成轴对称这两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历丰富材料的学习过程,发展对图形的观察、分析、判断、归纳等能力; 2.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展审美观.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会利用轴对称的性质作对称点、轴对称图形等. 【教学难点】 轴对称图形与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成轴对称这两个概念

2、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这几幅图是轴对称图形吗?每对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二、合作探究 1.操作:取一张薄纸,先对折,然后中间夹一张复写纸,再在纸上任意画一个图案,取出复 写纸后你发现两层纸上的图案有什么关系? 2.如图,图形M与图形M关于直线l对称,点A,B,C分别是点A,B,C的对称点.连接 AA,设AA与直线l交于点O1,BB与直线l交于点O2,CC与直线l交于点O3.(1)直线l与线段AA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2)O1A与O1A的长度有何关系,O2B与O2B,O3C与O3C呢? 说明:直线l垂直于线段AA,直线l平分线段AA.O1A=O1A,O2B=O2B,O3C=

3、O3C,即直线 l垂直平分线段AA;直线l垂直平分线段BB;直线l垂直平分线段CC. 结论:对称轴经过连接对应点的线段的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2经过线段的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又叫做线段的 中垂线.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一般地,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 平分线;反过来,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中,对应点的连线被对称轴垂直平分. 典例 1 1 下列图形是部分汽车的标志,哪些是轴对称图形?解析 图、图和图是轴对称图形. 典例 2 2 下图中的两个图形是否成轴对称?如果

4、是,请找出它的对称轴.解析 这两个图形成轴对称,对称轴略.【归纳总结】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这两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轴对称图形成轴对称区 别一个图形两个图形联 系(1)沿着某条直线对折后,直线两旁的部分都能够互相重合(即直线两旁的两部分全 等). (2)都有对称轴(至少一条). (3)一个轴对称图形,如果把它沿对称轴分成两个图形,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 线对称;如果把两个成轴对称的图形看成一个图形,那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典例 3 3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7x+6y-13,y+x-4), 点A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4y-2x-2,-6x-4y+5

5、),求点A坐标. 解析 由题意得7 + 6 - 13 + 4 - 2 - 2 = 0, + - 4 - 6 - 4 + 5 = 0,?解得 = - 1, = 2,?所以点A的坐标为(-8,3). 三、板书设计 轴对称 1.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2.一般地,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 直平分线;反过来,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中,对应点的连线被对称轴垂直平分. 教学反思 本节课设计和实施时应体现以下三个方面:3首先,努力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设计中提供了丰富的图案,涉及建筑、动物、植物、 标志(汽车、建筑)、数学图形等方面,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其次,致力于学习方法的改变.让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合作、讨论、动手操作、收集 材料、设计图案等. 再次,处理好概念教学与能力培养的关系.本设计先让学生收集图案,然后在学生有了感 性认识的基础上提出有关的概念,再让学生把概念运用到实际问题情景中,这样的设计有利 于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真正理解,也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