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随风 文档编号:703991 上传时间:2019-06-0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1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20192019 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第第 I I 卷(选择题)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每题 2 分,共 25 题)1管仲指出“一国而两君, 一国不可理(治理)也” ;孔子主张“君君臣臣” ;孟子认为“天无二日,民无二王” ;荀子也提出“无君子,则天地不理,礼义无统” 。这反映了当时( )A流派众多,文化活跃 B君主专制,国家统一C政治失序,礼崩乐坏 D阶层固化,等级森严2有学者指出,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政府高官中儒士出身者所占比重并不太高,直到东汉时期这一比例仍旧不到不仅如此,两汉时期抱怨儒生过于迂腐,难以胜任公务的言论却不绝于耳。这些现

2、象反映出( )A汉代中央没有真正掌握选官权 B儒生参政被谨慎对待C儒家崇尚空谈,不被社会尊重 D独尊儒术遭遇极大阻力3嘉靖八年,在大学士桂萼的鼓动下,明世宗(嘉靖)指责王阳明(当时已逝世)说守仁放言自肆,诋毁先儒,号召门徒,声附虚和,用诈任情,坏人心术。近年士子传习邪说,皆其倡导这说明王阳明心学( )A具有否定传统懦学的倾向 B有利于提升人的主体地位C没有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D致良知不合君主愿望4有学者认为:“宋学把社会看作是各分子所构成的,仍以改良个人为改良社会之本;要改良个人,还是注重在内心上,这些和佛学并无疑异。 ”材料意在说明( )A理学和佛学没有根本不同 B理学借鉴了佛学部分理论C理学

3、不符合当时社会现实 D心学与佛学应该合二为一5顾炎武在与友人论学书中写道:“性也、命也、天也,夫子之所罕言,而今之君子之所恒言也;出处、去就、辞受、取与之辨,孔子、孟子之所恒言,而今之君子所罕言也。 ” 据此可知,顾炎武( )A秉承了程朱理学为学旨趣 B挑战了先秦儒家思想权威C提出朴实归纳的考据方法 D重实用而不尚空谈之学6唐代节度使冯宿曾奏请朝廷:“剑南两川及举证淮南道,皆以版印历日鬻于市。每岁司天台未奏颁下新历,其印历已满天下,有乖敬授之道。 ”材料反映了( )2A活字印刷提高印制效率 B政府厉行重农抑商政策C科技进步助推商业活动 D民间私印动摇统治基础7 全唐诗中收录了许多和尚、道士、尼

4、姑、宫人、歌妓以及无名氏的作品。唐代的小说、其他通俗文学作品也大量引用五言、七言诗歌作唱词。对此合理的解释是,唐代( )A具有重诗的社会风气 B对等级制度执行不力C文学创作日趋平民化 D官府垄断教育被打破8 “对文钱”为宋太宗首创,是指同一年号钱,大小、重量、形制和币文内容完全相同,但币文的书法则不同。图 1 为宋太宗手书“淳化元宝”真行草三枚。这三种字体反映了( ) A当时政府对书法书写的重视 B汉字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C当时社会流行字体的多元化 D汉字应用已深入社会各领域9明清时期,许多画家追随同时代的大家诸如董其昌、四王(指清初画坛正统派,即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等。而最终形成的局面

5、是大部分画家作品质量低下,多信笔涂抹之作,在他们看来是“聊以自娱” 。该材料旨在说明( )A古代中国绘画艺术杂乱无章 B明清绘画艺术的功利性较强C明清部分画家注重表面笔墨 D文人画侧重强调画外的修养10元代作家夏伯和指出“院本大率不过谑浪调笑,杂剧则不然,君臣如伊尹扶汤 、母子如伯俞泣杖 、夫妇如杀狗劝夫 、朋友如管鲍分金又非唐之传奇,宋之戏文、金之院本所可同日而语矣。 ”据此可知作者强调元杂剧( )A注重演绎历史故事 B达到古代戏曲的高峰C呈现世俗化、娱乐化趋势 D具有伦理教化功能11鸦片战争之前,日本对中华文明充满敬意;鸦片战争之后,日本学者以新的眼光来审视, “海外各国己开智、施仁、崇义

6、、国富、兵强,(清朝)仍把各国当作昔日的夷狄,如禽兽般蔑视。以至道光末年鸦片之乱为英国所挫。 ”这反映出日本学者( )A正确揭示中国战争失败的根源 B提倡向西方学习军事科技C认为闭关锁国导致中国的落后 D对传统的“华夷”观有了质疑312林则徐在上奏英人非不可制应严谕将英船新到烟土查明全缴片中指出,英国以船坚炮利而称强,至口内则运棹不灵,一遇水浅沙胶,万难转动,若至岸上,更无能为,其强可以制,其富不足夸。这折射出( )A先进的中国人对战争形势的清醒认识 B国人不畏强敌敢于斗争的精神C国人对世界的认识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D英国难以快速对中国发动战争131898 年,康有为主张废除科举制,引起了读书人

7、的强烈反对,而 1905 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却未引起太大的反响。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新式教育逐步得到认可 B民族危机不断加深C出国留学影响不断扩大 D清政府的强力推行141917 年 4 月,李大钊在动的生活与静的生活中指出,当今不是西洋“动”的文明依靠中国 “静”的文明以济穷救弊,而是须要“竭力以受西洋文明之特长,以济吾静止文明之穷” 。这表明李大钊( )A主张中西文明应相互借鉴 B主张西洋文明与中国文明平等结合C全盘否定中国古代的“静”文明 D主张以西洋文明推动中国文明进步15 新青年最初连赠送交换在内,每期只印 1000 本,发行 6 号之后,就停刊了半年。对此,陈独秀指出:

8、“本志出版半载,持论多与时俗相左,然亦罕受驳论,此本志之不幸,亦社会之不幸。 ” 这可以用于说明当时( )A思想禁锢,万马齐喑 B思想争鸣,兼容并包C西方文化已被广泛接受 D启蒙报刊兴盛,竞争激烈16近代有人指出“若事之无利于个人或社会现实生活者,皆虚文也,诳人之事也,诳人之事,虽祖宗之所遗留,圣贤之所垂教,政府之所提倡,社会之所崇尚,皆一文不值也!。 ”此人应该属于( )A中体西用的倡导者 B维新图强的呼吁者C民主共和的实践者 D民主科学的提倡者17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早期以推翻清王朝的封建专制主义为主要内容,辛亥革命后以反对帝国主义,追求中华民族独立为核心, “五四”运动以后则以“济弱扶倾”

9、,支持全世界弱小民族独立为目标。这说明孙中山的民族主义( )A始终围绕着民族独立的主题进行着 B是随着民主革命的发展不断丰富的C以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根本目标 D把反对封建专制和民族独立相对立4181952 年,中央有关部门统一集中建立了第一批八所单一的专科性高等学院,分别是北京航空学院、北京地质学院、北京矿业学院、北京林学院、北京钢铁学院、北京石油学院、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北京医学院,这就是“八大学院”的由来。中央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培养经济建设专门人才 B提高国民的科技素质C全面借鉴苏联教育经验 D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19苏格拉底在雅典法庭受审时曾对同胞大声疾呼:“雅典人啊!我尊敬你

10、们,热爱你们。我要教诲和劝勉我遇到的每一个人你们不能只注意金钱和地位,而不注意智慧和真理。 ”这说明苏格拉底( )A提倡理论联系实际 B反对雅典的直接民主C强调道德和教育的价值 D颂扬格物致知的意义20路德认为:在人间有三种基本秩序是不可侵犯的,分别是政府、教会和家庭。政府必须掌握在诸侯和贵族手里;家庭必须对政府服从;教会分为“不可见的教会”和“可见的教会” ,前者存在于天国之中和信仰者的心灵之中,后者存在于人间,应归世俗政府管理。路德的上述观点( )A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 B确立了“教随国定”原则C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建立 D强调信仰上帝即可得救21孟德斯鸠认为:“显贵的人容易遭人忌妒,他们如果

11、由平民来审判,就要陷于危险的境地,而不能享有一个自由国家最渺小的公民所享有的受同等人裁判的特权。 ”这体现了孟德斯鸠( )A “人民主权”意识 B “公正平等”司法原则C “分权制衡”精神 D “君主立宪”体制设想22卢梭强调“在国家之中,并没有任何根本法是不能予以废除的,即使是社会公约也不例外;因为如果全体公民集合起来一致同意破坏这个公约的话,那么我们就不能怀疑这个公约之被破坏乃是非常合法的” 。这一观点( )A充分保障了公民的自由 B容易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C揭示了社会更替的规律 D体现了“社会契约”思想23 全球通史指出,启蒙思想家最大的、直接的成就就是说服了欧洲的许多君主接受了他们的某些

12、学说。这些君主仍然坚持他们以天赋之权进行统治的理论,但是他们己改变了关于其统治目的的思想。作者认为启蒙思想( )5A为欧洲爆发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B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欧洲君主的执政理念C促进了工人运动在欧洲的发展D促使所有欧洲国家实行社会转型24下图是法国著名印象派画家雷诺阿 1876 年创作的加莱特磨坊的舞会 ,着意于表现自然光色的变化。他说:“自然之中,绝无贫贱之分。在阳光底下,破败的茅屋可以看成与宫殿一样,高贵的皇帝和贫穷的乞丐是平等的。 ”雷诺阿的画作风格及其观点说明了( ) A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的巨大反差 B民主、自由、平等理想的实现C人们开始重视对光和色彩的研究 D工业时代科技发展和观

13、念变化25艺术家们把对自然清新生动的感观放到了首位,认真观察沐浴在光线中的自然景色,以看似随意实则准确地抓住对象的迅捷手法留下瞬间的永恒图像。这里的“艺术家们”( )A注重人物真实刻画 B追求微妙色彩变化C表现手法比较抽象 D追求神韵意趣结合第第 IIII 卷(材料题)卷(材料题)二、材料阅读(26 题 25 分,27 题 12 分,27 题 13 分)26(25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运动就是高举人文主义这面思想解放的旗帜,打破中世纪神学桎梏,使文化的各个领域,从蒙昧主义、禁欲主义和神秘主义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创造了远比千年中世纪更多、更绚丽多彩的成就,对人类文化宝库做出了

14、巨大的贡献。 康天意文明的狂飘疾进时代 618 世纪启蒙学者高举理性与科学大旗,猛烈抨击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主义,宣扬自由、平等、博爱、人权和法制,强调发展科学、张扬个性、追逐功利、享受生活、建立“理性王国” 。不难看出,启蒙运动实质上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延续,是人文主义精神的继续弘扬。 高九江启蒙推动下的欧洲文明 材料二 使我数千年历史以脓血充塞者谁乎?专制政体也。使我数万里土地为虎狼窟穴者谁乎?专制政体也。使我数百兆人民向地狱过活者谁乎?专制政体也。 摘编自梁启超拟讨专制政体檄(1902 年) 要拥护那德先生(即 democracy),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

15、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即 science),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经济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1)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文艺复兴运动与启蒙运动的不同点。(8 分) (2)根据材料二,比较陈独秀与梁启超关注的领域有何不同。(4 分)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启蒙之路与近代西方启蒙之路的不同及原因。(13 分)27(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当代,随着对中世纪文献的挖掘和研究的深入,人们已改变把中世纪看作是“黑暗的世纪” “无所作为的世纪

16、”的观点在西欧,从 10 世纪晚期开始,先是教会学校注重传授和研究科学问题的兴起,然后是对古代科学著作的兴趣所带来的翻译,再次是大学的兴起和围绕自然科学所展开的争论,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思想解放和人文精神的发展。 摘编自王荣江西方科学与人文精神发展的历史关系及其启示 材料二 路德的宗教改革使教会的权威慢慢地但确实地在人心中削弱,个人开始表露出独立思考精神。在宗教上人的意识被唤醒,这种主体性的增强对于人们积极主动地认识自然界,通过实验方法去获得自然界的信息起到了观念上的推动作用,与其他因素融合在一起为近代科学的产生准备了土壤。 摘编自杨渝玲宗教改革:近代科学产生的宗教背景 材料三 启蒙时代的哲人受

17、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相信存在着不仅象牛顿所证7实的那样控制物质世界、也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按照这一设想,他们开始将理性应用于所有领域。他们使一切事物所有的人、所有的制度、所有的传统受到理性的检验更重要的是,他们发展起一系列革命的原则,打算通过这些原则实现大规模的社会改革。 据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围绕“人文主义与近代科学的关系”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28(13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出版后,宗教势力不甘心自己的失败,他们组织信徒出版刊物,不断集会大造声势,叫嚣“

18、打倒进化论” 、 “拯救心灵” 、 “粉碎达尔文” ,他们不准把物种起源放在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的图书馆内。1864 年,有 30 位皇家学会会员与 40 位医学博士,联名发表宣言反对达尔文。 科学蒙难集 材料二 大同之道,至平也,至公也,至仁也近自天演之说鸣,竟争之义视为至理,故国与国陈兵相视,以吞灭为固然;人与人机诈相陷,以欺凌为得计。百亭万业,皆祖竟争,以才智由竞争为后进,器艺由竞争而后精,以为优胜劣败乃天则之自然。 康有为大同书 自达尔文等说出,酝酿数百年,而成欧战,创深痛巨,始觉其谬。而我孔孟之说幸未晰灭,或可因此而流入欧洲,普搞世界,此亦天不丧斯文之一征也。 刘绍宽厚庄日记1925 年

19、 材料三 孙中山提出革命进化的观点。他说,欲救亡图存, “革命为唯一法门” 。即认为不推翻清王朝,中国决无生存于竞争世界的希望。共和制度是当今世界上最好的制度,中国应当取法乎上,直接建立共和制度, “方才是人力的进步” 。 汤奇学孙中山的社会进化思想述评 (1)材料一集中反映了什么冲突?原因何在?(3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康有为、刘绍宽为什么反对“天演”竞争。(4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孙中山革命进化论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评进化论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6 分)89闽闽侯侯二二中中五五校校教教学学联联合合体体2020171720192019 学年第学年

20、第一一学期高学期高二二年段年段_历史历史_学科学科期末联考试卷期末联考试卷参考答案及解析1 【答案】C 【解析】材料诸子都在强调君主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与作用。春秋战国时期流派众多,文化活跃,但与材料主旨无关,故 A 项错误;儒家孔子、孟子并没有提出实行君主专制,故 B 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诸子希望依靠君主重建社会秩序,故 C 项正确;材料只是强调君主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与作用,并没有提出社会各阶层地位的固化,故 D 项错误。2 【答案】B 【解析】汉代中央没有真正掌握选官权是指察举制,材料的内容是汉代儒生参政受到非议,故 A 项错误;“罢黜百家,独尊懦术”后,政府高官中儒士出身者所占比

21、重并不太高,两汉时期抱怨儒生过于迂腐,难以胜任公务的言论却不绝于耳,表明汉代儒生参政受到非议,参政被谨慎对待,故 B 项正确;儒家崇尚空谈,不被社会尊重与材料的内容汉代儒生参政受到非议不符,故 C 项错误;独尊儒术遭遇极大阻力与材料的内容汉代儒生参政受到非议不符,故 D 项错误。3 【答案】B 【解析】王阳明的心学不是对传统儒学的否定,而是对传统儒学的继承和发展,故 A 项错误;“放言自肆,诋毁先儒,号召门徒,声附虚和,用诈任情,坏人心术。近年士子传习邪说,皆其倡导”表明心学带给人思想的解放,提升了人的主体地位,引起统治者的担忧,故 B 项正确;材料表明统治阶级担心心学带来的思想解放会动摇其统

22、治而对其封杀,而心学的本质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理论工具,故 C 项错误;王阳明的致良知指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符合君主的愿望,故 D 项错误。4 【答案】B 【解析】外来的佛学与本土的理学不可能没有根本的不同,故 A 项错误;根据材料“要改良个人,还是注重在内心上,这些和佛学并无疑异”和所学可知,宋明理学还是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佛教的相关成分,故 B 项正确;根据所学不难得知,理学是符合宋代的政治与社会现实的,故 C 项错误;根据材料“宋学把社会看作是各分子所构成的,仍以改良个人为改良社会之本;要改良个人,还是注重在内心上,这些和佛学并无疑异”可知,该学者认为理学与佛学的相似之处主要是在良知领域,

23、“二者该合二为一”的说法属于明显的以偏概全,故 D 项错误。5 【答案】D 【解析】材料的意思是人性、命运、天命等等,是圣人很少谈论的,却是当今君子们整天挂在口上的。出去做官、与人相处、离去与留下、辞职与接受奉禄、收取与给予等行事做人的道理,是孔子、孟子常常用来教导人的,然而当今君子们却很10少说到,表明顾炎武的主张是注重实学,反对空谈,秉承了程朱理学为学旨趣,材料没有涉及到,故 A 项错误;挑战先秦儒家思想权威材料没有涉及到,故 B 项错误;提出朴实归纳的考据方法材料没有涉及到,故 C 项错误;重实用而不尚空谈之学与材料的内容一致,故 D 项正确。6 【答案】C 【解析】唐朝时期尚未出现活字

24、印刷,故 A 项错误;材料与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无关,故 B 项错误;材料体现了印刷术的发展使日历的印刷与买卖市场繁荣,故 C 项正确;材料无法看出民间私印动摇了统治基础,故 D 项错误。7 【答案】A 【解析】材料“全唐诗中收录了许多和尚、道士、尼姑、宫人、歌妓以及无名氏的作品”可以看出诗歌在唐代不是少数文人的专利品。 “其他通俗文学作品也大量引用五言、七言诗歌作唱词”说明群众对诗的喜爱,故 A 项正确;材料中介绍的是诗词在民间的流传,不能反映出对等级制度执行不力,故 B 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唐朝民众对诗歌的喜爱,不能反映出创作题材平民化,故 C 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教育的发展变化,故 D

25、项错误。8 【答案】C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宋太宗个人行为,不能反映出政府对书法书写的重视,故 A 项错误;中国汉字源远流长,甲骨文标志着汉字的成熟,故 B 项错误;从宋太宗手书三种字体,可知当时字体多样性,故 C 项正确;材料中不能体现汉字深入社会各领域,故 D 项错误。9 【答案】C 【解析】材料提到明清部分画作的低下,但不能否定明清时期乃至整个古代社会,故 A 项错误;材料只有“正统画派” ,没有谈到其功利,且“聊以自娱” ,故 B项错误;“董其昌、四王(指清初画坛正统派,即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等人的传统画派注重笔墨,故 C 项正确;材料中所提到的这些人所作之画并没有说明是文人画,

26、故 D 项错误。10 【答案】D 【解析】元杂剧也会涉及历史故事的演绎,但并不是材料强调的重点,故 A项错误;材料不在于突出是否元杂剧是否是古代戏曲的高峰,故 B 项错误;元杂剧呈现了世俗化、娱乐化的趋势,但是与材料无关,故 C 项错误;根据材料中的“君臣”“母子” “夫妇” “朋友”可知元杂剧具有伦理教化的功能,故 D 项正确。11 【答案】D 【解析】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根源是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故 A 项错误;提倡向西方学习军事科技与材料内容日本在鸦片战争前后对中国的态度发生的变化不符,故 B 项错误;认为闭关锁国导致中国的落后与材料内容日本在鸦片战争前后对中国的态度发生的变化不符,故 C

27、 项错误;“鸦片战争之前,日本对中华文明充满敬意;鸦11片战争之后,日本学者以新的眼光来审视”表明日本学者在鸦片战争前后对中国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对传统事务“华夷”观有了质疑,故 D 项正确。12 【答案】C 【解析】根据题目中“至口内则运棹不灵,一遇水浅沙胶,万难转动”得出,中国人并未对战争形势有清醒认识,故 A 项错误;根据题目中“其强可以制,其富不足夸”体现了对英国的船坚炮利的无知,并未体现不畏强敌勇于斗争的精神,故 B 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鸦片战争后国人并未完整地认识到这个世界,伴随着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国人对世界的认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故 C 项正确;根据题目中“其强可以制,其富不

28、足夸”体现了国人对英国的军事等各个方面认识不全而且具有蔑视之意,但并未有英国难以快速对中国发动战争的意思,故 D 项错误。13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维新变法对国人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新式教育的发展,使得废科举这一行为在 1898 年引起了读书人的反对,而到了 1905 年清政府废除科举时没有多大反响,故 A 项正确;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是维新变法和清末新政的原因,并非“废科举”从遭到强烈反对到未引起太大反响的原因,故 B 项错误;根据题意,强调的是读书人由强烈反对到未有太大反响,出国留学的人员是少数,产生题目中的显著变化,并非主要原因,故 C 项错误;清政府的强力推行会引起很

29、大反抗或很大反响,与题意不符,故 D 项错误。14 【答案】D 【解析】材料突出的是中国文明借鉴西方文明,而不是两者之间的相互借鉴,故 A 项错误;材料只是突出了中国文明借鉴西方文明,并没有突出西洋文明与中国文明的地位是否平等,故 B 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全盘否定中国古代文明,故 C 项错误;根据材料“竭力以受西洋文明之特长,以济吾静止文明之穷”可知其主张以西洋文明推动中国文明进步,故 D 项正确。15 【答案】A 【解析】材料中陈独秀认为新青年影响有限的原因是, “持论多与时俗相左,然亦罕受驳论” , 新青年与传统观点冲突,但当时社会思想禁锢,人们不敢关注、批驳新青年的观点,故 A 项正确;

30、材料“罕受驳论” ,反映出当时思想界并没有出现思想争鸣,故 B 项错误;材料“多与时俗相左” ,反映出新青年宣传的西方文化没有被广泛接受,故 C 项错误;材料“发行 6 号之后,就停刊了半年” ,启蒙报刊兴盛不符合事实,故 D 项错误。16 【答案】D 【解析】中体西用的倡导者是洋务派,其肯定传统文化和中国的政治制度,与材料不符,故 A 项错误;维新派也是在借鉴传统文化,将其与西方政治制度相结合,故 B 项错误;革命派对待传统文化并没有全盘否定,故 C 项错误;新文化运动中对待12传统文化采取了全盘否定的态度,与材料相吻合,故 D 项正确。17 【答案】B 【解析】围绕着民族独立进行的是辛亥革

31、命后,故 A 项错误;据材料可知,民族主义早期是推翻清王朝专制统治为目标,辛亥革命后是追求中华民族独立的,五四运动后是“济弱扶倾”的,所以说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是不同的时期被赋予的目标不同,故 B 项正确;以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根本目标,不符合五四运动之后,故 C 项错误;孙中山没有把反对封建专制和民族独立相对立,故 D 项错误。18 【答案】A 【解析】据材料“航空、地质、矿业、钢铁等”可以看出是培养专业人才,主要是建设经济,故 A 项正确;提高国民科技素养不是主要目的,故 B 项错误;材料看不出借鉴苏联教育经验,故 C 项错误;1952 年国民经济基本得到了恢复,故 D 项错19 【答案】C

32、【解析】很明显,苏格拉底辩论中的金钱与地位并非是理论,而他所倡导的智慧与真理也并非实际,两者显然并不是理论与实际的关系,故 A 项错误;苏格拉底在辩论中并没有抨击古雅典的直接民主,故 B 项错误;只注重金钱和地位而忽视智慧与真理,这显然是批判一种追金逐利的败坏风气以及对智慧与道德的强调,故 C 项正确;格物致知是古代中国程朱理学的方法论思想,故 D 项错误。20 【答案】C 【解析】宗教改革并非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故 A 项错误;“教随国定”说的是路德宗教改革给原来罗马天主教会撕开了口子,在天主教之外,产生了新教,新教也逐渐形成了路德宗、加尔文宗和英国国教等主要教派,不符合题意,故 B 项错

33、误;据材料“应归世俗政府管理”可知他否定罗马教廷的权威,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权,对于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和新兴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民族国家有一定推动作用,故C 项正确;旧教和新教都强调信仰上帝即可得救,只是二者信仰上帝的方式不一样,但材料强调的是世俗政府的权力,故 D 项错误。21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显贵的人容易遭人忌妒,他们如果由平民来审判,就要陷于危险的境地,而不能享有一个自由国家最渺小的公民所享有的受同等人裁判的特权”可知,孟德斯鸠已然敏锐的意识到了暴民政治可能带来的危害,过分“人民主权”同样贻害无穷,故 A 项错误;根据孟德斯鸠的观点,显贵也必须获得司法审判方面的平等地位,故 B

34、项正确;材料中提及仅是司法公正原则而并未有对行政权和立法权的提及,故 C 项错误;材料中也没有“君主立宪”相关信息的提及,故 D 项错误。22 【答案】B 【解析】 “并没有任何根本法是不能予以废除的,即使是社会公约也不例外”强调社会公约的属性,没有涉及公民的自由问题,故 A 项错误;“如果全体公民集合起来一致同意破坏这个公约的话,那么我们就不能怀疑这个公约之被破坏乃是非常合13法的”根据这一原则只要对公约不满就可以对它推翻,则大大增加了革命的可能性,社会秩序将被一再被重建,必然造成社会的动荡,故 B 项正确;对公约属性的论述没有谈到社会更替的规律,故 C 项错误;“社会契约”强调公约一旦形成

35、,必须共同遵守,而不是象材料所述只要满足条件即可推翻,故 D 项错误。23 【答案】B 【解析】题干与欧洲革命无关,故 A 项错误;“启蒙思想家最大的、直接的成就就是说服了欧洲的许多君主接受了他们的某些学说他们己改变了关于其统治目的的思想”说明启蒙运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欧洲君主的执政理念,故 B 项正确;材料与工人运动无关,故 C 项错误;促使所有欧洲国家实行社会转型不符合史实,故 D项错误。24 【答案】D 【解析】材料中并没有体现出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的巨大反差,故 A 项错误;民主、自由、平等理想并没有实现,故 B 项错误;C 项错在开始重视对光和色彩的研究,故 C 项错误;材料中体现出工业

36、时代科技发展和观念变化,故 D 项正确。25 【答案】B 【解析】材料中没有涉及艺术家注重人物真实刻画的内容,故 A 项错误;从材料“认真观察沐浴在光线中的自然景色,以看似随意实则准确地抓住对象的迅捷手法留下瞬间的永恒图像” ,可知艺术家注重光影的微妙变化,故 B 项正确;材料体现的表现手法并不抽象,故 C 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艺术家追求神韵意趣结合,故 D 项错误。二、材料解析题(26 题 25 分,27 题 12 分,28 题 13 分)30 【答案】(1)不同:前者是人文主义;后者是理性主义;涉及的批判对象:前者思想文化领域;后者政治领域。(8 分) (2)不同:梁启超:政治领域;陈独秀

37、:思想文化领域。(4 分) (3)西方:从思想解放到提出“理想王国”的蓝图。(2 分) 原因: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并逐步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人文主义宣传思想解放、理性主义宣传建立发展资本主义的国家政权。(6 分) 中国:从提出改革政体到思想启蒙。(2 分) 原因:民族危机日益加深,救亡图存成为最迫切的任务;封建君主专制空前强化,传统儒家思想根深蒂固,民族资本主义弱小这三者使思想解放滞后。(3 分)【解析】(1)根据材料一“文艺复兴运动就是高举人文主义这面思想解放的旗帜” 、 “18世纪启蒙学者高举理性与科学大旗”得出:前者是人文主义;后者是理性主义;根据材料一“对人类文化宝库做出了巨大

38、的贡献” “宣扬自由、平等、博爱、人权和法制,14强调发展科学、张扬个性、追逐功利、享受生活、建立理性王国 ”得出:涉及的批判对象,前者思想文化领域;后者政治领域。 (2)根据材料二“专制政体也。使我数万里土地为虎狼窟穴者谁乎?专制政体也。使我数百兆人民向地狱过活者谁乎?专制政体也”得出:梁启超关注政治领域;根据材料二“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得出:陈独秀关注思想文化领域。 (3)第一小问不同点,结合所学知识,西方是从思想解放到提出“理想王国”的蓝图,中国是从提出改革政体到思想启蒙;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西方可以从经济(资本主义经济)、阶级(资产阶级力量)、

39、思想(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的角度进行作答,中国可以从外部(民族危机的加深)、内部(政治上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思想上传统儒家思想的根深蒂固、民族资本主义弱小)的角度进行作答即可。27 【答案】答案示例仅供参考,考生有其它论题,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但总分不能超过 12 分。 观点:人文主义推动近代科学的进步,近代科学促进人文主义的发展。(或人文主义与近代科学互相促进,共同发展。)(4 分) 论证:文艺复兴倡导人文主义,解放了思想,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清除了思想障碍;宗教改革时期个人独立思考和主体意识增强,推动人们重视实验,主动认识自然界;启蒙运动倡导科学精神有利于近代科学的发展。(6 分) 中世

40、纪的科学研究,印刷术的传播等为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近代科学特别是经典力学的提出为启蒙思想奠定了科学基础。(4 分)【解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拟定论题,注意关键词“人文精神” 、 “近代科学” ,结合所学具体史实加以论述28 【答案】(1)冲突:科学和宗教之间的观点冲突。(1 分) 原因:因为达尔文的进化论否定了上帝创造生命,动摇了教会神学的地位。(2 分) (2)原因:对不平等条约体系的质疑;对帝国主义国家瓜分中国和世界其他地区的愤慨;对以优胜劣败、弱肉强食为核心的“天演”竞争学说的反思;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刺激。(4 分,任答 2 点即可) (3)观点:主张暴力革命推翻清政府,直

41、接建立民主共和制。(2 分) 影响:进化论促进了思想解放;推动了社会变革;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4 分,任答 2 点即可)15【解析】(1)第一小问冲突,根据材料一及材料出处科学蒙难记可知其冲突为科学与宗教之间的冲突;第二小问原因,从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角度,尤其是对神学影响的角度回答。 (2)根据材料二“近自天演之说鸣,竟争之义视为至理,故国与国陈兵相视,以吞灭为固然;人与人机诈相陷,以欺凌为得计” “自达尔文等说出,酝酿数百年,而成欧战,创深痛巨,始觉其谬”进行归纳概括即可得出对不平等条约体系的质疑;对帝国主义国家瓜分中国和世界其他地区的愤慨;对以优胜劣败、弱肉强食为核心的“天演”竞争学说的反思;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刺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