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发展问题探讨.pdf

上传人:asd****56 文档编号:70347401 上传时间:2023-01-19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高校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发展问题探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国高校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发展问题探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高校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发展问题探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高校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发展问题探讨.pdf(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大学教学2 0 1 1 年第5 期中国高校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发展问题探讨秦其明董廷旭摘要:中国高校自1 9 9 8 年新设地理信息系统本科专业以来,经过1 0 多年的建设与发展,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在发展中暴露出一些问题,如专业目录名称与本学科内涵不相适应、专业重复建设、盲目扩大规模、人才培养缺乏特色等,引起许多学者的重视与讨论。本文在分析我国高校地理信息系统本科专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基础之上,针对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实践教学体系、师资队伍和精品课程等方面提出了建议和对策。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发展:人才培养2 0 世纪9 0

2、年代,我国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教育随着地理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有了跨越性的发展。在1 9 9 8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地理科学下新设地理信息系统(0 7 0 7 0 3)专业,该专业毕业生可以授予理学学位或工学学位。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经过1 0 多年的建设,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研究型、开发型和应用型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人才。随着我国学科专业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发展,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发展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引起许多学者的重视,并开展了深入讨论 1-a 1。笔者结合十余年的地理信息系统教学和科研经验,在分析我国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之上,剖析了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

3、问题,给出了建议与对策,以期望在不远之将来,能使我国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发展更上一层楼。一、我国高校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发展现状自1 9 9 9 年全国开始招收地理信息系统本科专业以来,至今己超过1 6 0 余所高校开设了地理信息系统本科专业。随着地理信息系统社会需求空间的不断增大,在地理信息系统本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发展过程中,已逐步呈现多元化、层次化和规模化的发展格局,具体特点表现如下。1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发展迅速。根据中国普通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大全和“高考填报志愿参考系统”统计表明:2 0 0 0 年,我国共有3 7 所院校设立了地理信息系统专业,2 0 0 3 年增加到9 3 所,到2 0 0

4、9 年全国共有1 6 9所高校招收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本科生【9 l,反映出地理信息系统本科专业在全国迅速增加的趋势。导致高校地理信息系统本科专业发展迅速主要原因包括:一是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培养的是复合型应用人才,适应面广:二是社会发展对地理信息系统人才需求日益增加【7 1。2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地域分布不均衡。根据我国高考招生信息发布平台高考填报志愿参考系统的2 0 1 0年数据统计结果显示,经济相对发达省份,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分布相对集中。造成这种分布不均衡的原因,一方面主要由人才需求拉动造成,部分优势高校瞄准社会需求,在自己强势专业的基础上创办了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另一方面是部分院校盲目跟进市场人

5、才需求,在师资力量、软硬件设备、实验条件等都不完全具备的情况下,盲目创办地理信息系统专业,造成专业分布既不均衡,又不合理。3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课程设置日趋合理。笔者之一曾受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和教育部高等学校地球科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地理分委会的委托,于2 0 0 3 年开始对1 0 0 多所高等学校的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教育状况跟踪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课程设置呈现日趋合理的趋势【1 0 q 3 ,具体表现为:(1)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日趋完善。大多数综合型大学、师范院校和理工科院校的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课程设置都从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到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三

6、个方面,系统地进行了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建设。(2)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课程设置体现了重视原理与方法、设计与开发、应用与管理合理配置,部分院系还开设了地理信息系统工程和网络地理信息系统方面的课程。注重在课程设置中实现专业知识扎实、基本技能过硬、创新思维养成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3)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课程设置中各具特色,不同院校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课程突出了自身秦其明,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地球科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地理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秘书长:董廷旭,绵阳师范学院副教授。万方数据的特色和优势。例如:具有地理学师资优势的院校,其专业课程设置往往突出地理学方面的应用

7、;理工科院校,根据自身特点,其专业课程设置往往突出地质、测绘或者计算机及信息科学方面的应用。二、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发展面I 临的问题与分析近年来,随着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社会化的同时,地理信息系统的专业化趋势也愈加明显,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必须认真研究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探索新时期和新形势下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发展规律,培养人民满意的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人才。1 专业目录名称与本学科内涵不相适应。现行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和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实行以来(见下表),随着形势的发展,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例如,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在名称上并不完善,它容易使人联想到一个技术系统,而不是

8、一个二级学科;同时它的名称未能涵盖地图学、遥感等地理学知识领域。为此,一些专家建议改称为“地理信息科学”专业。表教育部现行本科专业目录与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节选)现行本科专业目录节选现行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节选学科门类学科专业学科门类一级学科二级学科、专业0 7 理学0 7 0 7 地理科学0 7 0 7 0 1 地理科学0 7 理学0 7 0 5 地理学0 7 0 5 0 1 自然地理学0 7 0 7 0 2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0 7 0 5 0 2 人文地理学0 7 0 7 0 3 地理信息系统0 7 0 5 0 3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2 专业重复建设,盲目扩大规模,人才培养缺乏特色。

9、社会发展需求影响着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人才的供求关系。前几年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状况好,部分高校在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增设和扩招上,表现出一定的盲目性,办学规模扩大过快,各自特色不突出,导致毕业生明显供过于求。尤其2 0 0 9 年夏季,受世界金融海啸的冲击,世界经济不景气,许多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毕业生因缺乏较强的专业能力,出现就业困难的状况。有学者做过两项调查分析【1 4 1,2 3 6 人参加了“毕业前理想的地理信息系统工作”的投票,1 8 6 人参加了“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的调查。让人深思的是,毕业前有9 的人希望毕业后离开地理信息系统,而毕业后有1 3 3 的人最终从事“与地理信息系统

10、一点关系都没有”的工作。3 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与社会需要脱节。各高校开办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时,主要是依托已有相关专业构建课程体系,无论是学科基础课程,还是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皆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培养目标及社会需求脱节。如某些综合大学与师范学院依托地理科学主业开设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地理科学理论课程多,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课程少:某些工科院校依托测绘工程或计算机科学设置课程,要么以测绘工程课程为主,要么以软件开发设计课程为主。这样的结果是:学生就业出现“什么都懂、什么都不会”尴尬局面。还有因师资不足,凡涉及地理信息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课程不能开设,学生在空间分析、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二次开发与应用能力得

11、不到锻炼,在工作中暴露出地理信息系统应用能力差,直接影响到该学校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的声誉。4 资金投入不足,硬件设施不配套,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目前,高校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同样受到发展速度与投入增量不同步的影响,专业建设经费不足,仪器设备陈旧且不配套。特别是西部地区部分高校,在追求规模发展过程中,因资金不足与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对教学仪器设备与运行保障经费采取紧缩政策。如某二本院校开办地理信息系统专业4 年,在校学生2 0 0 余人,而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设备投入不足5 0万元,没有一件先进的专用数据采集、分析处理与输出设备。教学运行以实践教学经费不足尤为突出,直接影响到学生培养质

12、量,例如某重点大学地理信息系统本科生为毕业论文做准备的“生产实习”,每位本科生的经费至今维持2 0 世纪8 0 年代的2 0 0 元。5 教师专业素养与教学水平亟待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教学态度和教学方法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关系到学生的专业教育与培养质量。目前状况是一些院校现有的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教师是从相关学科转入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他们所学的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知识并不系统,甚至一些教师没有从事实际地理信息系统研究、开发和应用的经验。而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本身发展又很迅速,这使得一些教师很难胜任所承担的核心课程与专业课程教学任务。万方数据大学以教学为本,但目前对教师业绩的评估标准却重科研轻教学

13、,对教学的激励机制远不如科研,教师业绩考核标准导向错位,教师教学水平停滞不前。6 教材建设与课程建设不同步,教材内容更新滞后明显。根据沈婕、汤国安等学者的调查研究表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基础课教材不适应专业教学需要,主要表现为基础课教材品种繁多,但内容老化、重复、质量低下;实验教材与实践平台不配套等问题【l5 1。三、建议与对策结合上述分析,笔者认为,为使我国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健康快速发展,培养适合社会需求和国家发展需要的合格地理信息系统人才,建议采取以下对策。1 科学论证专业设置与专业目录名称。目前教育部高等学校地球科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正在开展本科专业设置方案调整工作,借此机会,应对学科定位与专业

14、目录名称认真论证。首先,明确二级学科设置与调整的基本条件。一是与所属一级学科下的其他二级学科有相近的理论基础,或是所属一级学科研究对象的不同方面;二是具有相对独立的专业知识体系,已形成若干明确的研究方向;三是社会对该学科人才有一定规模的需求。其次,广泛听取不同高校的建议,遵循“科学规范、主动适应、继承发展”三原则进行调整修订。再次,关注地球信息科学与相关学科发展趋势以及研究生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修订工作,使本科专业设置与研究生学科专业设置相衔接(参见上表)。2 明确培养目标,突出特色,注重能力培养。培养合格的地理信息系统人才,值得每一个地理信息系统教育者和从业者深入思考。地理信息系统专业

15、的健康发展应主要着眼于社会需求和学生个性发展两个方面,明确培养目标,突出特色,注重能力培养。首先,根据学科发展与社会需求明确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我们认为,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主要培养目标是:通过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严格科学思维的训练和良好的专业技能训练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能够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地理信息系统研究、开发与应用领域的教学、研究、开发和管理的复合型专业人才,满足社会对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多层次人才的需求。其次,形成与办学目标相适应的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特色。为了提高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就业率,各个高校应根

16、据自身特色,要面向未来,办出专业特色,既培养研究型人才,也需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形成“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的培养模式,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例如,师范院校的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在特色上应突出地理信息技术大众化教育与应用人才培养;综合院校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应突出研究性和创新性人才培养;工科院校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应突出技术开发与应用人才培养。再次,注重能力培养是提升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能力包括:学科基础理论与方法自主学习能力、地理数据空间分析能力、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应用与数据采集处理能力、地理信息系统二次开发设计能力、地理信息系统工程建设能力、地理信息系统科研创新

17、能力等。只有经过系统的专业基本技能和创新实践能力的训练,才能提升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质量。3 重构专业课程体系,革新专业教学内容。地理信息系统是理论、技术与应用相结合的学科,课程设置必须充分顾及三者的有机结合,遵循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思想,按地理信息系统理论基础、地理信息技术、地理信息工程与应用、地理信息科学方法4 个方面构建研究型、设计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1 4-1 7】。同时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也要坚持各门课程的理论性、实践性与前瞻性的统一。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本学科前瞻性的知识和教师的科研成果,让学生了解本学科近年来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以有利

18、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4 优化专业师资结构,提高专业教学水平。高校教师的主要职责是教书育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重要举措之一是优化专业师资结构、提高专业教学水平。具体措施包括:一是通过高学历高水平人才引进、在职教师专业学历学位提升以及在职教师短期进修培训等方式优化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教师结构;二是加强教师职业责任感,提高教师自身教学素质,解决好“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三是实行教学与科研并重的教师业绩考核机制;四是实行学生评教、校内外同行评教、教学管理者评教以及用人单位评教相结合的综合评教机制。5 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改善实验实习条件。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是当前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工程中

19、重要举措。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与应用必须经过实践才能够真正地理解和掌握。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按基础(验证)性、综合(提高)性和设计(创新)性三个层次构建实践课程体系。如计算机类课程,主要以课程实验为主,以验证性实验为主,为后续课程学习奠定基础;万方数据地理类课程,应该课堂实验和集中性实习并重,除验证性实验外,强调综合性实践,为科学发现和技术方法创新提供训练;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类课程,应以综合性、集中性训练为主,以专业能力的培养为核心,为方法创新、应用创新提供基础。各学校应结合社会需求和办学条件,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中明确实践环节、学分构成、实践内容和项目考

20、核要求。为了满足基本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和实习的需要,必须加强校内专业开放性实验室建设和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专业实验室建设重点是配备和更新相关的软件、硬件设备。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重点是整合社会资源构建“技术服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产品研发”四位一体的合作模式。6 推进精品课程建设力度,实现教学资源网络共享。自实施精品课程建设工程以来,围绕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国家一省一校”三级精品课程体系基本形成。精品课程建设质量与应用正处于发展与提高阶段,建议教育部有关部门进一步推进精品课程建设力度,加大网络资源共享机制、共享平台、质量评价与应用监管等方面建设力度,通过多种措施实现教学资源网络共享。为地理信息系统专

21、业学生、教师和地理信息系统爱好者提供良好的网络自主学习环境。参考文献:【I】陈军论中国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方向【J】地理信息避界,2 0 0 3,l(1):6-I I【2】汤国安,龙毅,李云梅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 0 0 9(9):4 5-4 9【3】王平,刘慧平,潘耀忠中国地理信息系统教育现状分析与政策建议【J】地理信息世界,2 0 0 3,l(4):8-1 2,1 8【4】宫辉力,李小娟,赵文吉地理信息系统国家特色专业建设与发展【刀中国大学教学,2 0 0 9(1 1):4 1-4 3 5】李京高校G I S 教育现状、问题和对策【J】地理信息世界,2 0

22、0 3(4):I-2【6】王家耀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学科发展趋势【J】测绘学报,2 0 1 0,3 9(2):I1 5-1 2 0【7】蔡运龙,陆大道,周一星等地理科学的中国进展与国际趋势【J】地理学报,2 0 0 4,5 9(6):8 0 4 8 1 0【8】蔡运龙,陆大道,周一星等中国地理科学的国家需求与发展战略【J 1 地理学报,2 0 0 4,5 9(6):8 1 i-8 1 9【9】中国教育在线高考填报志愿参考系统【E B O L h t t p:g k c x e 0 1 c n s p e c i a l s c h 0 0 1 h t m【1 0】蔡永香,黄中玉地理信息系统

23、专业建设的思考【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 0 0 9,6(1):3 5 0 3 5 1【l l】刘劲松对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教学系统构建的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 0 0 5,2 9(5):5 3 0 5 3 3【1 2】秦其明中国高校G I S 专业核心课程设置问题的探讨【J】地理信息世界,2 0 0 3,l(4):I-7【1 3】刘星姜松梅多目标驱动的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 0 0 9,2 6(6):9 6-9 8【1 4】程结海,李伟,贾泽露面向市场需求的G I S 专业本科教学探讨【J】地理空间信息,2 0 1 0,

24、8(1):1 5 5-1 5 7【1 5】沈婕,汤国安,杨红等我国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教材建设应用与发展【J】地球信息科学,2 0 0 7,9(4):9 4-9 9【1 6】张晓丽林业院校G I S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建设【J】中国林业教育,2 0 0 8(3):1 3 1 6【1 7】曹建军,刘永娟对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课程设置的探讨(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 0 0 8(4):1 0 2 1 0 5【责任编辑:余大品】8 7万方数据中国高校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发展问题探讨中国高校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发展问题探讨作者:秦其明,董廷旭作者单位:秦其明(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董廷旭(绵阳师范学院

25、)刊名:中国大学教学英文刊名:CHINA UNIVERSITY TEACHING年,卷(期):2011(5)参考文献(17条)参考文献(17条)1.曹建军;刘永娟 对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课程设置的探讨 2008(04)2.张晓丽 林业院校GIS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建设 2008(03)3.沈婕;汤国安;杨红 我国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教材建设应用与发展 2007(04)4.程结海;李伟;贾泽露 面向市场需求的GIS专业本科教学探讨 2010(01)5.刘星;姜松梅 多目标驱动的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2009(06)6.秦其明 中国高校GIS号业核心课程设置问题的探讨 2003(04

26、)7.刘劲松 对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教学系统构建的思考 2005(05)8.蔡永香;黄中玉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建设的思考 2009(01)9.高考填报志愿参考系统10.蔡运龙;陆大道;周一星 中国地理科学的国家需求与发展战略 2004(06)11.蔡运龙;陆大道;周一星 地理科学的中国进展与国际趋势 2004(06)12.王家耀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学科发展趋势 2010(02)13.李京 高校GIS教育现状、问题和对策 2003(04)14.宫辉力;李小娟;赵文吉 地理信息系统国家特色专业建设与发展 2009(11)15.王平;刘慧平;潘耀忠 中国地理信息系统教育现状分析与政策建议 2003(04)16.汤国安;龙毅;李云梅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2009(09)17.陈军 论中国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方向 2003(01)本文链接: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其他杂项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