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IT系统、TT系统和TN系统.rtf

上传人:asd****56 文档编号:70346483 上传时间:2023-01-19 格式:RTF 页数:4 大小:86.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IT系统、TT系统和TN系统.rt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关于IT系统、TT系统和TN系统.rt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IT系统、TT系统和TN系统.rt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IT系统、TT系统和TN系统.rtf(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 于关 于IT系 统、系 统、TT系 统 和系 统 和TN系 统系 统 在 TN 系统中,所有电气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均接到保护线上,并与电源的接地点相连,这个接地点通常是配电系统的中性点。TN 系统,称作保护接零。当故障使电气设备金属外壳带电时,形成相线和零线短路,回路电阻小,电流大,能使熔丝迅速熔断或保护装置动作切断电源。TN 系统的电力系统有一点直接接地,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通过保护导体与该点连接。TN 系统通常是一个中性点接地的三相电网系统。其特点是电气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直接与系统接地点相连,当发生碰壳短路时,短路电流即经金属导线构成闭合回路。形成金属性单相短路,从而产生足够大

2、的短路电流,使保护装置能可靠动作,将故障切除。如果将工作零线 N 重复接地,碰壳短路时,一部分电流就可能分流于重复接地点,会使保护装置不能可靠动作或拒动,使故障扩大化。在 TN 系统中,也就是三相五线制中,因 N 线与 PE 线是分开敷设,并且是相互绝缘的,同时与用电设备外壳相连接的是 PE 线而不是 N 线。因此我们所关心的最主要的是 PE 线的电位,而不是 N 线的电位,所以在 TN-S 系统中重复接地不是对 N 线的重复接地。如果将 PE 线和 N 线共同接地,由于 PE 线与 N 线在重复接地处相接,重复接地点与配电变压器工作接地点之间的接线已无 PE 线和 N 线的区别,原由 N 线

3、承担的中性线电流变为由 N 线和 PE 线共同承担,并有部分电流通过重复接地点分流。由于这样可以认为重复接地点前侧已不存在 PE 线,只有由原 PE 线及 N 线并联共同组成的 PEN 线,原 TN-S 系统所具有的优点将丧失,所以不能将 PE 线和 N 线共同接地。由于上述原因在有关规程中明确提出,中性线(即 N 线)除电源中性点外,不应重复接地。在在 TN 系统中又分为系统中又分为 TN-C、TN-S 和和 TN-C-S 三种系统:三种系统:IEC 标准将 TN 系统按 N 线和 PE 线的不同组合又分为三种类型:1)TN-C 系统在全系统内 N 线和 PE 线是合一的(C 是“合一”一词

4、法文 Comhine的第一个字母)。注意,此处的全系统是从电源配电盘出线,处算起。下同。2)TN-S 系统在全系统内 N 线和 PE 线是分开的(S 是“分开”一词法文 Separe 的第一个字母)。3)TN-C-S 系统在全系统内,通常仅在低压电气装置电源进线点前 N 线和 PE 线是合一的,电源进线点后即分为两根线。关于关于 IT 系统、系统、TT 系统和系统和 TN 系统系统 低压配电系统按保护接地的形式不同可分为:IT 系统、TT 系统和 TN 系统。其中 IT 系统和TT 系统的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经各自的保护线直接接地(过去称为保护接地);TN 系统的设外 露可导电部分经公共的保护线

5、与电源中性点直接电气连接(过去称为接零保护)。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对系统接地的文字符号的意义规定如下第一个字母表示电力系统的对地关系:T-一点直接接地;I-所有带电部分与地绝缘,或一点经阻抗接地。第二个字母表示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的对地关系:T-外露可导电部分对地直接电气连接,与电力系统的任何接地点无关;N-外露可导电部分与电力系统的接地点直接电气连接(在交流系统中,接地点通常就是中性点)。后面还有字母时,这些字母表示中性线与保护线的组合:S-中性线和保护线是分开的;C-中性线和保护线是合一的。IT 系统:IT 系统的电源中性点是对地绝缘的或经高阻抗接地,而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直接接地。即:

6、过去称三相三线制供电系统的保护接地。其工作原理是:若设备外壳没有接地,在发生单相碰壳故障时,设备外壳带上了相电压,若此时人触摸外壳,就会有相当危险的电流流经人身与电网和大地之间的分布电容所构成的回路。而设备的金属外壳有了保护接地后,由于人体电阻远比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大,在发生单相碰壳时,大部分的接地电流被接地装置分流,流经人体的电流很小,从而对人身安全起了保护作用。IT 系统适用于环境条件不良,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的场所,以及易燃、易爆的场所。TT 系统:TT 系统的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亦直接接地,且与电源中性点的接地无关。即:过去称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中的保护接地。其工作原理是

7、:当发生单相碰壳故障时,接地电流经保护接地装置和电源的工作接地装置所构成的回路流过。此时如有人触带电的外壳,则由于保护接地装置的电阻小于人体的电阻,大部分的接地电流被接地装置分流,从而对人身起保护作用。TT 系统在确保安全用电方面还存在有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当设备发生单相碰壳故障时,接地电流并不很大,往往不能使保护装置动作,这将导致线路长期带故障运行。当 TT 系统中的用电设备只是由于绝缘不良引起漏电时,因漏电电流往往不大(仅为毫安级),不可能使线路的保护装置动作,这也导致漏电设备的外壳长期带电,增加了人身触电的危险。因此,TT 系统必须加装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方能成为较完善的保护系统。目前

8、,TT 系统广泛应用于城镇、农村居民区、工业企业和由公用变压器供电的民用建筑中。TN 系统:在变压器或发电机中性点直接接地的 380/220V 三相四线低压电网中,将正常运行时不带电的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经公共的保护线与电源的中性点直接电气连接。即:过去称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中的保护接零。当电气设备发生单相碰壳时,故障电流经设备的金属外壳形成相线对保护线的单相短路。这将产生较大的短路电流,令线路上的保护装置立即动作,将故障部分迅速切除,从而保证人身安全和其他设备或线路的正常运行。TN 系统的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并有中性线引出。按其保护线形式,TN 系统又分为:TN-C 系统、TN-S 系统和 TN

9、-C-S 系统等三种。TN-C 系统(三相四线制),该系统的中性线(N)和保护线(PE)是合一的,该线又称为保护中性线(PEN)线。它的优点是节省了一条导线,但在三相负载不平衡或保护中性线断开时会使所有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都带上危险电压。在一般情况下,如保护装置和导线截面选择适当,TN-C系统是能够满足要求的(见图 1)。TN-S 系统(三相五线制),该系统的 N 线和 PE 线是分开的。它的优点是 PE 线在正常情况下没有电流通过,因此不会对接在 PE 线上的其他设备产生电磁干扰。此外,由于 N 线与 PE 线分开,N 线断开也不会影响 PE 线的保护作用。但 TN-S 系统耗用的导电材料较多

10、,投资较大(见图 2)。这种系统多用于对安全可靠性要求较高、设备对电磁抗干扰要求较严、或环境条件较差的场所使用。对新建的大型民用建筑、住宅小区,特别推荐使用 TN-S 系统。TN-C-S 系统(三相四线与三相五线混合系统),系统中有一部分中性线和保护是合一的;而且一部分是分开的。它兼有 TN-C 系统和 TN-S 系统的特点,常用于配电系统末端环境较差或有对电磁抗干扰要求较严的场所(见图 3)。在 TN-C、TN-S 和 TN-S-C 系统中,为确保 PE 线或 PEN 线安全可靠,除在电源中性点进行工作接地外,对 PE 线和 PEN 线还必须进行必要的重复接地。PE 线 PEN 线上不允许装

11、设熔断器和开关。在同一供电系统中,不能同时采用 TT 系统和 TN 系统保护。低压配电系统中的接地类型:(1)工作接地:为保证电力设备达到正常工作要求的接地,称为工作接地。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力系统中,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或发电机中性点接地。(2)保护接地:为保障人身安全、防止间接触电,将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进行接地,称为保护接地。保护接地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经各自的接地保护线分别直接接地;另一种是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经公共的保护线接地。(3)重复接地:在中性线直接接地系统中,为确保保护安全可靠,除在变压器或发电机中性点处进行工作接地外,还在保护线其他地方进行必要的接地,称为重

12、复接地。(4)保护接中性线:在 380/220V 低压系统中,由于中性点是直接接地的,通常又将电气设备的外壳与中性线相连,称为低压保护接中性线。接地装置和接地电阻(1)接地装置:接地装置可使用自然接地体和人工接地体。在设计时,应首先充分利用自然接地体。自然接地:可充分利用建(构)筑物的钢结构和构造钢筋、行车的钢轨等以及敷设于地下且数量不少于2 根的电缆的金属外皮等。在新建的大、中型建筑物中,都利用建筑物的构造钢筋作为自然接地。它们不但耐用、节省投资,而用电气性能良好。人工接地体:人工接地体有两种基本型式:垂直接地体和水平接地体。垂直接地体多采用截面为 50mm50mm5mm,长度为 2500mm 的角钢;水平接地体多采用截面为 40mm4mm 的扁钢。(2)接地电阻:请参阅电力设备接地设计技术规程有关章节的规定,低压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100kVA 以上变压器接地电阻值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其他杂项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