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宛兰) 教学案例设计《槐乡五月》.doc

上传人:asd****56 文档编号:70329442 上传时间:2023-01-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宛兰) 教学案例设计《槐乡五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单宛兰) 教学案例设计《槐乡五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宛兰) 教学案例设计《槐乡五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宛兰) 教学案例设计《槐乡五月》.doc(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倾听花开的声音 槐乡五月第二课时教学案例设计泰州市苏陈实验小学 单宛兰【教材简析】这是一篇文笔优美的散文。生动地描绘了槐乡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表达了作者对美丽迷人的槐乡五月,对勤劳能干、热情好客、纯朴可爱的槐乡孩子的喜爱。文章写花又写人,花与人交融在一起,不枝不蔓,相得益彰,使“花美人更美”这一主皆自然地生发开去。【学情分析】这篇课文可借助图片感知槐花的形象。引导学生赏读文中如同诗一样美妙的句子,让学生感悟五月的美丽景色,以及槐乡孩子勤劳能干,热情好客,纯朴可爱。指导学生反复诵读,细细咀嚼,读出滋味来。【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2感受槐乡五月的美丽

2、景色,感受槐乡孩子勤劳能干、热情好客、纯朴可爱的特点,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感受槐乡五月的美丽景色,感受槐乡孩子勤劳能干、热情好客、纯朴可爱的特点,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教学难点】品味文中语句,感受槐乡五月的美丽景色,感受槐乡孩子勤劳能干、热情好客、纯朴可爱的特点,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设计理念】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本文写花又写人,花与人交融在一起,使“花美人更美”的这一主旨自然地生发开去。在教学本文时,以读为主

3、,给与学生足够的读书空间,让学生走进文本,漫步槐乡,体验槐乡花的“香之美”,槐乡人的“情之美”,槐乡孩子的“享受美”。引导学生将这种美的感受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准备】课件 学生熟读课文。【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走近美,倾听花开的声音。1同学们,在杭州,有“茶乡”,因为那里盛产茶叶,其中以“龙井”而著名;山东有“石榴之乡”,因为那儿的石榴远近闻名。还有一个地方,每到五月份,到处就会开满了洁白似雪,芳香醉人的槐花,于是,人们称这个地方为槐乡。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槐乡去倾听花开的声音。2.板书课题。3.出示课件,学生

4、倾听课文录音(配乐)。二精读课文,感受美,欣赏花开的声音。(一)学习第一自然段。1过渡:五月,洋槐开花了。槐乡沉浸在花海中,花香中。洋槐花美在哪儿呢?学生自由轻声读第一自然段,圈画出自己最喜欢的语句边体会边读,与同桌交流感受。2交流朗读收获:(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相机指导)出示“槐乡的山山洼洼,坡坡岗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 指名有感情地读。 能说说你喜欢读的理由吗?(教师相机板书:多、美、白)过渡:哪位同学再来读读你喜欢的句子?出示“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说出理由,想象:这是作者眼中的槐花,你眼中的槐花是

5、什么样的,像什么呢?看画面想象描述。【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想象槐花的样子,对槐花美的感知更形象。过渡:槐花还美在哪?谁再来读你喜欢的句子? 出示“中午,都浸在香海中了。”能说说你喜欢读它的理由吗?哪些词语写出槐花的香味? 读词语。 (课件出示:清香、醇香、浓香)我发现这三个香很有特点,谁会读?(指名、范读)这三个香一个比一个香,一个比一个浓,大家一起读读看。(出示省略号)后面还有一个省略号,你想到了什么?(引读:这时候,连风打的旋儿)师:多美多香的槐花呀,瞧,把谁给引来了(蜜蜂、孩子们)。出示句子:“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采走了香的粉,酿出了甜的蜜。啪啪啪,孩子们跑来了,篮儿挎走白生生的槐花,

6、心里装着喜盈盈的满足。”指名读一读。能说说你喜欢读的理由吗?“嗡嗡嗡”是小蜜蜂的语言,猜猜,小蜜蜂在说什么?老师也很喜欢这两句话,还把它变成了一首小诗(课件出示)嗡嗡嗡 啪啪啪小蜜蜂飞来了 孩子们跑来了 采走了香的粉 篮儿挎走白生生的槐花 酿出了甜的蜜 心里装着喜盈盈的满足一起再读一读,感受一下诗一样的韵味。师:槐花真美呀,难怪,一到五月,孩子们就要高兴地喊起来五月,洋槐开花了!3配乐齐读第一自然段,再次感受槐花的美。(二)学习二、三两个自然段。过渡:此时的槐乡,四处都是树,满眼都是花,每个角落都弥漫着花的香味,人沐浴在香气里,香气浸入到每一个人的心里去!真是“忽如一夜槐花开,漫天香气荡开来。

7、”(板书:香)师:这怎么能不让每一位走进槐乡的人陶醉了呢?找找书中哪一句是说小朋友“醉”了。1齐读这一句。2展开想象:同学们,如果你来到了美丽的槐乡,你最想干什么?【设计意图】孩子们的想象是五彩缤纷的,非常单纯,让他们通过想象去感受文本,走进文本,体会槐乡孩子在这样的季节里自由自在的心情。3那就让我们抓紧时间行动吧,请你读读课文2、3小节,把你觉得有意思的地方多读几遍。(生自由读课文2、3小节,同桌表演读。)【设计意图】小学生都是活泼好动的,能让他们自己去表演,去表现,他们乐此不疲。通过他们的语言、神情、动作的表现,体会槐乡孩子的勤劳能干、热情好客、纯朴可爱的特点。4请学生介绍槐花饭。师:想吃

8、槐花饭的同学请站起来,我要来采访一下。你吃的槐花饭好吃吗?是什么味道的?师:你来到了槐乡,受到了槐乡孩子的热情款待,你的心里在想些什么呀?过渡:你们真幸运呀!不仅看到了美景,大饱了口福,还得到了礼物,槐乡的孩子呢,不仅可以吃到盼了一年的槐花饭,还能用槐花来招待客人,他们多么快乐呀!【设计意图】用采访的形式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很高,在轻松的氛围中参与了学习。过渡:我想问问刚才想拍照的同学,你拍到了哪些镜头?5相机出示:“槐乡的小姑娘变得更俊俏了,她们的衣襟上别着槐花,发辫上戴着槐花,她们飘到哪里,哪里就有一阵清香。”理解“俊俏”的意思。老师也在你的衣襟上别上花,你能说说你

9、此时的心情吗?学生齐读。过渡:小小子呢?快乐吗? 出示 “小小子呢,衣裤的口袋里装的是槐花,手上拿的还是槐花。他们大大咧咧的,不时就朝嘴里塞上一把,甜丝丝、香喷喷的,可真有口福呢。”(男生:齐读句子;男女声分角色比赛读。)过渡:从你们的朗读中,老师眼前仿佛浮现出了槐乡孩子们的活泼可爱的身影。对于槐乡的孩子来说,五月的槐花带给他们的不仅仅是美丽的风景,甜甜的槐花蜜,美味的槐花饭,更是无穷的乐趣。 难怪作者如此赞叹:(引读)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三拓展延伸,回味美,留恋花开的声音。1这篇课文作者运用了许多优美的词汇来描写槐乡的五月,你还能说几个吗?或选用一个叠词说一句话。 白茫

10、茫 白生生 香喷喷 甜丝丝 喜盈盈 傻乎乎2今天,我们步入槐乡,槐花的美丽芬芳,怀想孩子的好客热情,槐乡独特的乡村风情都让我们深深陶醉。就要告别槐乡了,此时此刻,你心里最想说什么?四布置作业,回忆美。 1.练习背诵课文。 2.积累文中的优美词句。板书设计:槐乡五月美 白 多 香 飘香的季节好客 俊俏 可爱 孩子的季节【课后反思】槐乡五月是一篇文质兼美散文,读完文章,第一感觉就是,要带着学生美美地读好它。因此,“以读为主,读中感悟”是本课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方法。“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教学时以美为切入点,激发热情,让学生漫步槐乡,体验槐乡花的“香之美

11、”,槐乡人的“情之美”,槐乡孩子的“享受美”。扣字读文,以情带读,通过开放的教学设计,精美的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在文本对话、思维碰撞、情感交流中获得体验、感受。使文本花开有声。在本课教学时,力求做到:一、留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书声琅琅。个别读、齐读、自由读、配乐读、比赛读等形式不同的朗读。设计各种方式让学生能多读、乐读。学生在不同形式、不同要求的读中感受到槐乡的美、人的美,感受语言文字本身的美,并在不同形式、不同要求的读中表达美,再现美。二、巧用媒体,给学生提供图片、音乐创设槐乡五月的意境。在这样的“阅读情境”中,学生的朗读情趣盎然。“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采走了香的粉,酿出了甜的

12、蜜。啪啪啪孩子们跑来了,篮儿挎走白生生的槐花,心里装着喜盈盈的满足。”这两句话中蕴涵着对仗美,如何让学生感受到这种美呢?设计将这两句话分成小诗状排列,让互相对仗的语言一一对应,让学生在对比中反复诵读,将这种语言美、文字美积淀。又如读到“她们飘到哪里,哪里就会有一阵清香”时,追问学生,此时怎么不用“走”,而用“飘”,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体会,小姑娘走路时非常轻快,由此可见,她们的内心是十分快活的。一个“飘”字中蕴藏着槐乡孩子的“乐”,通过设疑,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不遗余力地感悟、品味,从而体会文章谴词造句的精妙。三、引导学生扣词扣句的感悟、推敲。如教学清香、醇香、浓香这三个词语时,问学生能否交换词语顺序,并让学生体会,有的学生认为是闻的先后顺序不同,有的认为闻的香味浓烈不同,在学生的感情朗读中,学生体会出课文的表达之美。并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又点出清香、醇香、浓香是越来越香,香得无法形容了,只能用省略号表示了。槐花开了,花开声掠过学生的心头,学生闻到了香,更感受了那儿的花美,人更美;槐乡五月让师生一起倾听了花开的声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汇报体会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