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宽荣《木兰诗》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doc

上传人:asd****56 文档编号:70328228 上传时间:2023-01-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宽荣《木兰诗》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马宽荣《木兰诗》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宽荣《木兰诗》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宽荣《木兰诗》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doc(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木兰诗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山东省寿光市台头二中 马宽荣一、 教案背景:1、 中学语文2、 两课时3、 课前准备:读通课文,感知木兰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二、 教学课题:通过学习木兰诗,主要引导学生认识木兰的形象,一是她的传奇性,二是人物性格的丰富性,从故事情节中体察木兰的思想感情。三、教材分析: 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通过该课学习,能够完成以下目标: 1.背诵诗歌,领会诗歌大意及其表达的思想感情。 2.感受木兰这一艺术形象的魅力。 3.体会民歌刚健清新的特色,掌握对偶、排

2、比等修辞手法。 4.了解诗歌表现的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教学重点: 背诵诗歌,研读刻画木兰这一人物形象的重点段落,理解详略得当、繁简相宜的写作妙处。 教学难点: 了解本诗的一些句式,理解掌握互文、排比等修辞手法,并提醒学生在翻译时要注意体现。 四、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法,合作探究法。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老师先请大家看一个经典的戏剧片段,看完后请大家告诉我,剧中的这位女子是谁?(古往今来,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女英雄数不胜数:古代有大破天门阵的穆桂英、躺在敌人铡刀上的刘胡兰;现在有感动中国的第一女警-任长霞;今天我们通过学习乐府古诗木

3、兰诗去走近这位古代的巾帼英雄-花木兰。 (二)、检查预习,并补充材料。 指名让学生通读课文。师生共同评价,纠正缺点。1、解题:木兰诗是一首很了不起的诗歌,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一首北朝乐府民歌。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朵奇葩。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被誉为乐府民歌中的“双璧”。 2、介绍乐府诗:(http:/www.chinaculture.org/gb/cn_zgwh/2004-06/28/content_51074.htm) 3、背景资料:木兰诗反映的历史背景当与北魏与柔然之间发生的长期战争有密切的关系。柔然,亦称蠕蠕,四世纪中时,在蒙古高原鄂尔浑河和土拉河流域建立政权。经常骚扰北魏。这次出击

4、柔然,迫使柔然退到大漠以北。在北魏十多年的经营下,到这时才结束了从304年开始的一百多年的黄河流域战乱,中国北部重新统一。这次战争是进步的,符合人们愿望的。木兰参加了这十多年的统一北方的战争,打败了敌人凯旋而归。正因为这样,木兰诗千百年来流传不衰,木兰千百年来受到人们的传颂和赞扬。(三)、诵读诗歌,整体感悟 1、听配乐朗诵 听读要求: a认真听读,不出声。 b注意生字新词的正确读音。 c注意句中的停顿处理。 2、同桌大声互相朗读,并纠正对方错误。 3、检查朗读情况 a、给下列字注音 可汗 鞍 鞯 朔 气 金柝 辔 头 啾 胡骑 b、划分朗读节奏 (1) 唧唧/复/唧唧 昨夜/见/军帖 可汗/大

5、/点兵 万里/赴/戎机 归来/见/天子 天子/坐/明堂 (2) 不闻/机杼声 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 问女/何所忆 愿为/市鞍马 从此/替爷征 (3) 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 (4) 不闻/爷娘/唤女声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教师小结:同样是五字句,(1)组为“二一二”节拍,(2)组为“二三”节拍,(3)组为“二二一”节拍。所以划分节拍不能单看句式,要联系意义表达,应遵守“句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 4、学生比读,互评互读。 5、全班齐读 过渡语:刚才,同学们表现的非常棒,下面,就请同学们按照老师给大家分好的组,结合工具书和课下注释,试着把这篇文言翻译成白话文吧。 (四)、理

6、清思路 背诵全文 1、自主学习 理清诗意 2、引导:这是一首叙事诗,依据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束,这首诗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写出了什么?请用四个字来简单概括每一部分内容。 一、(13) 替父从军 二(4) 十年征战 三、(5、6) 凯旋归来 四(7) 比喻赞美 2、在理清思路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3、检查背诵情况 按下面要求写出原文 (1) 木兰从军原因的句子: (2) 描述木兰为从军做准备的句子: (3) 描写木兰在边塞夜景的句子: (4) 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的句子: (5) 描写木兰矫健英姿的句子: (6) 从侧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 过渡语:看来同学们课文背诵的都不错,那么下面我

7、们对课文进行深一步的探讨。 (五)、深入探究下列问题 1、 这首诗的情节哪些详写?哪些略写?为什么这样处理? 诗歌对木兰代父从军的缘由、离别、辞官还家、家人团聚的内容写得详。对出征前的准备及十年的征战内容则写得简略。这样处理详略,不只为了求得行文的变化,使结构疏密有致,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刻画人物,同时也隐含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祝福,对战争的冷淡和远离。 2、结合全诗内容分析木兰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本诗塑造了木兰这一不朽的艺术形象,既富有传奇色彩,又真切动人。木兰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帼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矫健的勇士又是娇美的女儿。她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

8、报效祖国,不慕高官厚禄而热爱和平生活。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是一首风格刚健质朴的地方民歌,诗歌故事的传奇美、不朽的形象美、凝练生动的语言美、繁简相宜的笔法美、强劲刚健的爱国情调美等吸引了历代读者,让人临之怦然心动,读之欣然于色,思之慷慨击鼓。让我们在欣赏中体味木兰柔婉的女儿情、豪迈的英雄气,学习她的爱国精神,在新世纪的道路上展示自己的一片风采,装扮祖国,哪怕是一丝绿,哪怕是一点红。 板书设计 木 兰 诗 替父从军 十年征战 凯旋归来 比喻赞美 巾帼英雄 勤劳善良 机智勇敢 爱国爱家第二课时 一、检查学生背诵。 二、当堂小检测:【积累运用】 1给加点字注音: 机杼()朔气()辔头()可汗

9、()胡骑() 金柝()阿姊() 燕山()戎机()军帖() 2、解释下列词语意思。 金柝: 云鬓: 郭: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双兔傍地走: 策勋十二转: 赏赐百千强: 找出句中通假字。 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 3、根据原文填空。 (1)木兰从军的原因是: (2)表现木兰出征前紧张周密准备的句子是: (3)描写边塞夜景的句子是: (4)从侧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 (5)表现战争残酷的句子是: 4、对诗句“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形容北方苦寒,极言战地生活的艰辛,以环境衬托主人公勇敢坚强的性格。 B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描写北方的寒冷气候,衬托战地生活的艰辛。 C

10、每天夜里站岗放哨,听着打更的声音,受着严寒的袭击,突出北方战场的苦寒。 D形容北方天气的严寒,战斗生活的艰苦,突出主人公的勇敢坚强。 5、议一议(分析木兰形象)。 木兰是人人皆知的女英雄,又是普通的女性。 (1).诗中那些细节描写了木兰的女英雄形象? (2).那些细节又描写了她的女性心理? 6、下列诗句不是对偶句的一项是:()A: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B: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C: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D: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7、出自这首诗歌第三段的成语是(),其意思是()。 8、拓展延伸。 (1)历史上不独有花木兰这一个巾帼英雄,有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让我们仰慕。你还能再举出一些

11、中外历史上巾帼英雄的例子吗? (2)古代描写战争的诗歌有很多,你能写出几句描写战争的诗歌吗?六、教学反思:我的基本思路是引导学生按照 “朗读诗歌了解情节疏通文意揣摩语言体会主题背诵积累”的步骤来欣赏这首乐府民歌,课前的也作了充分的准备,但是在实际课堂组织教学当中,效果却不够理想。课后认真思考一下,最大的原因还是在教学方法上存在着问题,也许是作为一名新教师的关系,在这堂课的组织教学上我仍然使用了传统的串讲法进行教学,过分注重了教师的讲授,而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作用,没有充分的调动学生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通过这堂公开课,我的这个缺点毫无保留的暴露了出来,今后我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这一点,

12、把课堂还给学生,真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木兰诗这篇课文我在教学设计中计划用二个课时来完成,我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对课文字词语句翻译以及对课文主题思想的理解上。第二课时的教学,这就要求我在第一课时完成对全文的正音、字词翻译、音节停顿,进而将课文熟读成诵的教学任务,以便第二课时展开对花木兰人物形象、文章主题思想的解析。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在第一课时并未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这就影响到了我第二课时的教学效果。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生没有真正读懂课文,二是也影响到完成自己备课时确定的第二课时教学目标,而我也没有根据第一课时的授课情况对第二课时内容及时做出恰当的调整,这一点暴露了我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经验上的不足之处,也可以说是我在教学准备上存在不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汇报体会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