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的观测》一课教学案例.doc

上传人:asd****56 文档编号:70326293 上传时间:2023-01-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风的观测》一课教学案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风的观测》一课教学案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风的观测》一课教学案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的观测》一课教学案例.doc(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风的观测一课教学案例(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2课时)教材分析及教学设想 风的观测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二课,“风”是学生经历了探究两种天气现象“风和雨”之后接着又一探究的对象,“风”是小学生们都很熟悉的事物,在生活中已初步认识到它的一些性质,例如风有大有小;某些物体的飘动正是有风的吹动而引起的;风让我们感到凉快等。他们对风的这些认识是非常肤浅的,尤其是对风向是怎样测量的,风力等级是怎样划分的,风真有力量吗?等等都缺乏认识,学生也没有真正尝试去揭开风的神秘面纱。而风的观测这一课正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天气现象的又一课,目的是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

2、,再引导他们用观察、测量、描述、记录、推测、验证等的方法去展开对天气现象的科学研究活动,去发现自己生活环境中天气要素的变化,对风形成科学的认识。本课的内容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迁移课堂,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运用感官感觉风,知道风是有方向的,并会观测风的方向。第二部分:借助原始有效的课堂资源风扇,让学生轻松感知风是有力量的,从而了解风力等级的划分。第三部分:通过小风车的制作,让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并观察、记录小风车转动牵动纽扣上升的实验,验证风是有力量的。让学生经历一个科学验证的过程,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我把本课的重点与难点放在第三部分。教材的思路是让学生在学会做“风车”这个实验,在

3、玩纸风车的游戏过程中,让学生们尝试在自己动手实践的基础上,凭自己的观察、思考用自己的话来解释所观察到现象,从而得出结论。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根据科学课程标准对学生探究活动的要求及本课的特点,我是这样处理教材的:指导学生按照“问题假设验证结论”的科学认识程序,认识到风是有力量的,即通过“玩风车”的游戏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然后利用教师提供的实验材料,自己动手设计实验,从而得出结论。这样做能保证学生的探究活动是积极主动、有效的,探究的经历是真实而深刻的。教学目标一、 知识目标:让学生感知风有方向和有力量的,会观测风的方向,并能根据风力等级表估测风力的大小

4、。二、 能力目标:学生会动手操作小风车实验,验证风是有力量的。三、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问题与实践操作等的能力,让他们尝试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培养学生科学的素养。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每小组一个风向标、指南针、制作风车的材料、记录表格1、2教师准备:教学软件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迁移课堂,发现风。l 同学们,大自然里有很多的科学知识,今天我们到大自然里去找一找,好吗? (组织学生到学校广场)l 让学生观察树上的叶子、国旗在飘动的样子、我拿出一条毛线垂直放下等的现象。l 提问:“同学们发现了什么?是什么促使他们在飘动呢?l 风是大自然里的一种自然现象,今天我们深入地认识它好吗?你

5、想知道风的什么知识呢l 学生分四小组集队,到户外寻找科学知识。l 学生认真观察。l 学生回答。(他们都在飘动,是风)l 学生回答。(风是从哪里吹来的?为什么风有时会大?有时会小一点呢?什么时候会来台风?)让学生回归自然,在自然界中从观察到的自然现象中发现自然界中有风,让学生提出问题,从而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话题中深入学习自然知识。教学准备与教学过程二、观测风的方向l 好,现在我们先来研究一下风是从哪里来的。l 提问:“同学们是根据什么找到风的踪迹的呢?l 教师说明:对。风向通常采用八个方位来记录。教师发给每组一个指南针,让学生先找出八个方位。l 教师出示风向标,并告诉学生:“要测量风从哪方吹来我们

6、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并说明使用方法)l 让学生比较红旗飘动的方向与风向标箭头的方向是否一致。l 师肯定同学们的回答:红旗飘动的方向与风向标箭头的方向正好相反。风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是风来的方向,而红旗飘动的方向是风去的方向。l 师提出问题:“一天里,风是不是都朝一个方向吹来呢?请同学们过一段时间再来测量一下,告诉老师好吗?l 学生回答。(利用指南针判别方位)l 学生小组合作找出八个方位,并记录下来。l 学生小组合作测量户外现时的风向,并作记录。l 学生观察比较,小组内交流意见,请代表回答。l 小组长记录问题,课后各小组到户外测风的方向。并做好记录,完成风向记录表(风附表一)。从解答学生的疑问入

7、手,学习观测风的方向,学生学习更投入,求知欲望更高。学生得知测量风的方向后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测量、比较为他们进行科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场所。三、风力的大小l 同学们,今天的天气真好,风吹得很温和,那是不是风都是这样子的呢?l 我们到课室去,老师让你们感受一下风的大小吧!l 老师分别扭开风扇的1、2、3档让学生感受风的大小。l 在日常生活中风的大小是会随着天气的变化而变化的,我们来看看几种情况:电脑分别出示书本34页的四副图。l 天气报告的部门是怎样告诉我们风有多大的呢?我来看看。(电脑出示:风力等级表)l 请同学们根据刚才四幅图中物体运动变化的情况和人的感受,估测一下当时风力的大小。l

8、 学生思考,联想生活实际并举例说明曾经遇到的情况。l 学生集队回教室。l 感受风扇吹来风的大小。l 学生认真观察,感受风的大小。l 学生齐读风力等级表,感知情况。l 小组讨论后,汇报风力的等级。让学生在亲身感受到风的大小同时,继而学习风力的等级,引入由浅入深,学生易于接受与理解,学习效果会更好。在估测四幅图的风力等级时,也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科学探究的机会,使学生会进行简单的科学推理。四、风有力量l 师:学生们,你们做过小风车吗?你们想做吗?老师让你们在小风车上添加一点材料(出示:纽扣、细绳、吸管、胶带纸、回形针、橡皮泥),同学们可以参考书本33页的做法,小组内一边研究一边做,看哪个小组同学做得最

9、好?l 让学生玩小风车l 提问:你发现了什么问题?l 师接生3提出的问题,追问:其余同学有发现这个现象吗?你们观察很仔细,纽扣的上升跟什么有关呢?l 请各小组来验证一下。(出示附表2)l 投影展示学生的实验记录。l 老师肯定各小组的实验,归纳总结:吹风的力量越大,风车带动纽扣上升就越快,反而就越慢了。l 学生动手制作小风车,快做好的同学帮助未做好的,培养同学之间的团结协作的精神。l 生1:玩风车很有趣。生2:我对风车吹气,它就转动了。生3:我往风车吹气时,细绳绕着吸管转圈,纽扣也上升了。l 小组讨论,指名作出解释,作出假设。l 小组合作有序按要求完成实验,认真观察并作好记录,最后思考得出了什么

10、结论。(见附表2)l 实验汇报员汇报实验情况。教材选用学生喜欢的小风车实验来证实风是有力量的,恰到好处。本设计先利用教师提供的实验材料,制作实验用小风车,通过“玩风车”的游戏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小组合作进行验证,从而得出结论。这样做能保证学生的探究活动是积极主动、有效的,探究的经历是真实而深刻的。符合科学课程标准对学生探究活动的要求及本课的意图。五、 总 结l 同学位今天认识了哪种自然现象呢?你从中获得了它的哪些知识?l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感受。简单的总结,使学生能把这节课学习的科学知识进行了系统的回顾,也讲出了他们对学习的心声。作业完成“风向测量”,并在“风向测量记录表

11、”上作好记录。是课外的巩固与拓展,从中锻炼学生小组合作的精神以及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提高科学的素养与责任感。让学生学会把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并发现到风的方向是可以变化的。附表一:风向测量记录表 第 小组测量物当时风向科学课时上午放学时下午回校时下午放学时指定某一树树叶国旗同一地方垂下的毛线附表二: 小风车实验记录表 第 小组吹气情况纽扣绕吸管转的圈数估计实操轻吹一口用力吹一口用力持续吹几秒结论:教学反思 本课的设计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开放式的学习环境,适合学生好动好玩的性格特点,在玩中学,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时按照“问题假设验证结论”的科学认识程序,设计合理,能更好地激

12、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符合科学课程标准对学生探究活动的要求,学习效果好,是一个较为满意的例子。教学中安排了几处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为学生创设了科学探究的场所,初步懂得了如何进行科学的探究,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与学习科学的素养。我在设计上把教材的2和3部分调过来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先从认识的事物开始,到感知、联想事物带来的生活现象,最后通过让学生实验来证实自然的现象。这样的一个设计为学生学习科学,进行科学的实验有了一个明确的方向,从学生获得的喜悦中使学生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探究开辟了一条广阔的道路。在第三部分:风是有力量的。这一部分的实验设计上,我原想把材料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小组合作设计实验,但考虑到对于学生来说难度可能大了,因此在设计上稍感保守了点,但有机会的话我还想尝试让学生去设计实验。作者简介:曾慧仪老师是南海区九江镇中心小学科学科长,南海区优秀教师、教学科研先进工作者。她热爱科学课的教学工作,积极参予并带领开展科学的教研活动。她2005年承担了南海区小学科学研究课的上课任务,她的课具有科学课的味道,善于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生能真正感受到科学课的乐趣,并获得听课者的一致认同。她撰写的科学论文也多次获得全国、广东省、南海区、镇的奖励。联系电话:13590560531 电子邮箱:aaa.1.bb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汇报体会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