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词基本知识与创作.ppt

上传人:hyn****60 文档编号:70294223 上传时间:2023-01-18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3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诗词基本知识与创作.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中国古代诗词基本知识与创作.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诗词基本知识与创作.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诗词基本知识与创作.ppt(4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章第二章中国古代诗词基本知识中国古代诗词基本知识与创作与创作第一节第一节中国古代诗歌的基本知识中国古代诗歌的基本知识 v格格律律诗诗,包包括括律律诗诗和和绝绝句句,被被称称为为近近体体诗诗或或今今体体诗诗,在在南南北北朝朝的的齐齐梁梁时时期期就就已已发发端端,到到唐唐初初成成熟熟。唐唐以以前前的的诗诗,“齐齐梁梁体体”以外被称为以外被称为古体古体。唐以后不合近体的诗,也称为古体。唐以后不合近体的诗,也称为古体。v古体和近体在句法、用韵、平仄上都有区别。古体和近体在句法、用韵、平仄上都有区别。v句句法法:古古体体每每句句字字数数不不定定,四四言言、五五言言、六六言言、七七言言乃乃至至杂杂言言

2、(句句子子参参差差不不齐齐)都都有有,每每首首的的句句数数也也不不定定,少少则则两两句句,多多则则几几十十、几几百百句句。近近体体只只有有五五言言、七七言言两两种种,律律诗诗规规定定为为八句,绝句规定为四句,多于八句的为排律,也叫长律。八句,绝句规定为四句,多于八句的为排律,也叫长律。v用用韵韵:古古体体每每首首可可用用一一个个韵韵,也也可可以以用用两两个个或或两两个个以以上上的的韵韵,允允许许换换韵韵;近近体体每每首首只只能能用用一一个个韵韵,即即使使是是长长达达数数十十句句的的排排律律也也不不能能换换韵韵。古古体体可可以以在在偶偶数数句句押押韵韵,也也可可以以奇奇数数句句偶偶数数句句都都押

3、押韵韵。近近体体只只在在偶偶数数句句押押韵韵,除除了了第第一一句句可可押押可可不不押押(以以平平声声收收尾尾则则押押韵韵,以以仄仄声声收收尾尾则则不不押押韵韵。五五言言多多不不押押,七七言言多多押押),其其余余的的奇奇数数句句都都不不能能押押韵韵;古古体体可可用用平平声声韵韵,也可用仄声韵;近体一般只用平声韵。也可用仄声韵;近体一般只用平声韵。v平平仄仄:古古、近近体体最最大大的的区区别别,是是古古体体不不讲讲平平仄仄,而而近近体体讲讲究究平平仄仄。唐唐以以后后,古古体体也也有有讲讲究究平平仄仄,不不过过未未成成规规律律,古古体体诗诗基本上无格律。基本上无格律。v一、韵部一、韵部 v一般认为,

4、唐人所用的韵书为隋陆法言所写的一般认为,唐人所用的韵书为隋陆法言所写的切韵切韵。宋人增。宋人增广广切韵切韵,编成,编成广韵广韵,共有二百余韵。实际上唐宋诗人用,共有二百余韵。实际上唐宋诗人用韵并不完全按这两部韵书,比较能够反映唐宋诗人用韵的是金人韵并不完全按这两部韵书,比较能够反映唐宋诗人用韵的是金人王文郁编的王文郁编的平水韵平水韵,以后的诗人用韵也多根据,以后的诗人用韵也多根据平水韵平水韵。v平水韵平水韵共有一百零六韵,其中共有一百零六韵,其中平声平声有三十韵,编为上、下两有三十韵,编为上、下两半,称为半,称为上平声上平声和和下平声下平声,这只是编排上的方便,二者并不存在,这只是编排上的方便

5、,二者并不存在声调上的差别。近体诗只押平声韵,我们就只来看看这些平声韵声调上的差别。近体诗只押平声韵,我们就只来看看这些平声韵各部的各部的韵目韵目(每韵的第一个字):(每韵的第一个字):上平声上平声:一东、二冬、三江、:一东、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鱼、七虞、八齐、九佳、十灰、十一真、十二文、四支、五微、六鱼、七虞、八齐、九佳、十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 下平声下平声:一先、二萧、三肴、四豪、:一先、二萧、三肴、四豪、五歌、六麻、七阳、八庚、九青、十蒸、十一尤、十二侵、十三五歌、六麻、七阳、八庚、九青、十蒸、十一尤、十二侵、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覃、十

6、四盐、十五咸 v光是从这些韵目就可以看出古音和今音已大不相同。有一些在古光是从这些韵目就可以看出古音和今音已大不相同。有一些在古代属于不同韵的,在现在已看不出差别,比如东和冬,江和阳,代属于不同韵的,在现在已看不出差别,比如东和冬,江和阳,鱼和虞,真和文,萧、肴和豪,先、盐和咸,庚和青,寒和删,鱼和虞,真和文,萧、肴和豪,先、盐和咸,庚和青,寒和删,等等。等等。v如果我们具体看一看各个韵部里面的字,又会发现如果我们具体看一看各个韵部里面的字,又会发现一个相反的情况:古人认为属于同一韵的,在今天一个相反的情况:古人认为属于同一韵的,在今天读来完全不押韵。读来完全不押韵。v比如杜甫比如杜甫三绝句三

7、绝句第一首(以下引诗均以杜诗为第一首(以下引诗均以杜诗为例,不再注明):例,不再注明):v楸树馨香倚钓矶,斩新花蕊未应楸树馨香倚钓矶,斩新花蕊未应飞飞。v不如醉里风吹尽,可忍醒时雨打不如醉里风吹尽,可忍醒时雨打稀稀。v“飞飞”和和“稀稀”在平水韵中同属五微,但在普通话在平水韵中同属五微,但在普通话读来并不押韵。读来并不押韵。v又如第二首:又如第二首:v门外鸬鹚去不来,沙头忽见眼相门外鸬鹚去不来,沙头忽见眼相猜猜。v自今以后知人意,一日须来一百自今以后知人意,一日须来一百回回。v“猜猜”和和“回回”在在平水韵平水韵中同属十灰,但在现中同属十灰,但在现在普通话中也不押韵。在普通话中也不押韵。v古体

8、诗的押韵,可以把邻近韵部的韵,比如一东和二冬、四古体诗的押韵,可以把邻近韵部的韵,比如一东和二冬、四支和五微,混在一起通用,称为支和五微,混在一起通用,称为通韵通韵。但是近体诗的押韵,。但是近体诗的押韵,必须严格地只用同一韵部的字,即使这个韵部的字数很少必须严格地只用同一韵部的字,即使这个韵部的字数很少(称为(称为窄韵窄韵),也不能参杂了其他韵部的字,否则叫做),也不能参杂了其他韵部的字,否则叫做出韵出韵,是近体诗的大忌。但是如果是首句押韵,可以借用邻韵。因是近体诗的大忌。但是如果是首句押韵,可以借用邻韵。因为首句本来可押可不押,所以可以通融一下。比如为首句本来可押可不押,所以可以通融一下。比

9、如军中醉军中醉饮寄沈八刘叟饮寄沈八刘叟:v酒渴爱江酒渴爱江清清,余甘漱晚余甘漱晚汀汀。v软沙倚坐稳,冷石醉眠软沙倚坐稳,冷石醉眠醒醒。v野膳随行帐,华音发从野膳随行帐,华音发从伶伶。v数杯君不见,都已遣沈数杯君不见,都已遣沈冥冥。v这一首押的这一首押的“汀、醒、伶、冥汀、醒、伶、冥”属下平声九青,但首句借用属下平声九青,但首句借用了八庚的了八庚的“清清”。这叫做。这叫做借邻韵发端借邻韵发端,在晚唐开始流行,到,在晚唐开始流行,到了宋代,甚至形成了一种风气。了宋代,甚至形成了一种风气。v现代人写近体诗,当然完全可以用今韵。如果要按传统用现代人写近体诗,当然完全可以用今韵。如果要按传统用平水韵平水

10、韵,则不能不注意古、,则不能不注意古、今音的不同,读古诗更是如此。这些不同,有时可以借助方言加以区分,但不一定可靠,今音的不同,读古诗更是如此。这些不同,有时可以借助方言加以区分,但不一定可靠,只有多读多背了。只有多读多背了。v二、四声与平仄二、四声与平仄v汉语声调有汉语声调有四声四声,一般认为是齐、梁时期文人的发现。梁武,一般认为是齐、梁时期文人的发现。梁武帝曾经问朱异:帝曾经问朱异:“你们这帮文人整天在谈四声,那是什么意你们这帮文人整天在谈四声,那是什么意思?思?”朱说:朱说:“就是就是天子万福天子万福的意思。的意思。”v天是天是平声平声,子是,子是上声上声,万是,万是去声去声,福是,福是

11、入声入声。平上去入就构。平上去入就构成中古汉语的四声,成中古汉语的四声,上去入上去入又合起来叫又合起来叫仄声仄声。这四声中,最。这四声中,最成问题的是入声。成问题的是入声。v梁武帝接着又问:梁武帝接着又问:“为什么为什么天子寿考天子寿考不是四声?不是四声?”天、天、子、寿是平、上、去,考却不是入声,可见当时一般的人也子、寿是平、上、去,考却不是入声,可见当时一般的人也搞不清楚什么是入声。搞不清楚什么是入声。v那么什么是入声呢?那么什么是入声呢?就是发音短促,喉咙给阻塞了一下。就是发音短促,喉咙给阻塞了一下。在在普通话中,入声已经消失了。原来发音不同、分属不同韵部普通话中,入声已经消失了。原来发

12、音不同、分属不同韵部的入声字,有的在今天读起来就完全一样。比如的入声字,有的在今天读起来就完全一样。比如“乙、亿、乙、亿、邑邑”,在平水韵中分属入声四质、十三职、十四缉不同韵,在平水韵中分属入声四质、十三职、十四缉不同韵,在普通话读来差别不大。在普通话读来差别不大。v普通话四声声调表为:普通话四声声调表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例如:例如:v 妈妈 麻麻 马马 骂骂v(阴平阴平)()(阳平阳平)()(上声上声)()(去声去声)v在普通话四声中,第一、二声是平声;第三、四声在普通话四声中,第一、二声是平声;第三、四声是仄声。是仄声。v古汉语四声是:古汉语四声是:平声。这个

13、声调到后代分化为阴平声。这个声调到后代分化为阴平和阳平。平和阳平。上声。这个声调到后代有一部分变为上声。这个声调到后代有一部分变为去声。去声。去声。这个声调到后代仍是去声。去声。这个声调到后代仍是去声。入声。入声。这个声调是一个短促的调子。现代江浙、福建、广这个声调是一个短促的调子。现代江浙、福建、广东、广西、江西等处都还保存着入声。北方也有不东、广西、江西等处都还保存着入声。北方也有不少地方(如山西、内蒙古)保存着入声。少地方(如山西、内蒙古)保存着入声。v粤语九声粤语九声 v现代粤语仍存在着平、上、去、入四声,并细分为九声,分现代粤语仍存在着平、上、去、入四声,并细分为九声,分别为阴平、阴

14、上、阴去、阳平、阳上、阳去、阴入、中入和别为阴平、阴上、阴去、阳平、阳上、阳去、阴入、中入和阳入。阳入。v声调位置字例字例字例声调位置字例字例字例 v1 1)阴平声因)阴平声因 分分 诗诗 v2 2)阴上声忍)阴上声忍 粉粉 史史 v3 3)阴去声印)阴去声印 训训 试试 v4 4)阳平声人)阳平声人 焚焚 时时 v5 5)阳上声引)阳上声引 愤愤 市市 v6 6)阳去声刃)阳去声刃 份份 事事 v7 7)阴入声壹)阴入声壹 忽忽(失失)v8 8)中入声)中入声(噎噎)屑屑 v9 9)阳入声日)阳入声日 佛佛 蚀蚀 v()表示有音无字()表示有音无字v粤语九声中,第一、四声(阴平、阳平声)是平

15、声,其他的粤语九声中,第一、四声(阴平、阳平声)是平声,其他的七声(上、去、入声)都属仄声。七声(上、去、入声)都属仄声。v古人吟诗作对是按古音的,古人吟诗作对是按古音的,当用今音朗读古联时,当用今音朗读古联时,就容易误会古人平仄不合联律了。例如郑板桥书斋就容易误会古人平仄不合联律了。例如郑板桥书斋对联:对联:v按普通话四声:按普通话四声:v吸来江水煮新茗;吸来江水煮新茗;v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v卖尽青山当画屏。卖尽青山当画屏。v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v按古四声则是:按古四声则是:v吸来江水煮新茗;吸来江水煮新茗;v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 v卖尽青山当画屏。卖尽青山当画

16、屏。v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v知道什么是知道什么是四声四声,平仄平仄就好懂。把四声分为平仄两就好懂。把四声分为平仄两大类,大类,平就是平声,仄就是上去入三声平就是平声,仄就是上去入三声。仄,按字。仄,按字义解释,就是不平的意思。凭什么来分平仄两大类义解释,就是不平的意思。凭什么来分平仄两大类呢?因为平声是没有升降的,较长的,而其他三声呢?因为平声是没有升降的,较长的,而其他三声是有升降的(入声也可能是微升或微降),较短的,是有升降的(入声也可能是微升或微降),较短的,这样,它们就形成了两大类型。如果让这两类声调这样,它们就形成了两大类型。如果让这两类声调在诗词中交错着,那就能使声调多样

17、化,而不至于在诗词中交错着,那就能使声调多样化,而不至于单调。古人所谓单调。古人所谓“声调铿锵声调铿锵”,虽然有许多讲究,虽然有许多讲究,但是平仄谐和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平仄谐和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v要造成声调上的抑扬顿挫,就要交替使用平声和仄要造成声调上的抑扬顿挫,就要交替使用平声和仄声,才不单调。汉语基本上是以两个音节为一个节声,才不单调。汉语基本上是以两个音节为一个节奏单位的,奏单位的,重音落在后面的音节上。重音落在后面的音节上。以两个音节为以两个音节为单位让单位让平仄交错平仄交错,就构成了近体诗的基本句型,称就构成了近体诗的基本句型,称为为律句律句。v对于五言来说,它的基本句型

18、是:对于五言来说,它的基本句型是:v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v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v这两种句型,首尾的平仄相同,即所谓这两种句型,首尾的平仄相同,即所谓平起平收,仄起仄收平起平收,仄起仄收。v我们若要制造点变化,改成首尾平仄不同,可把最后一字移我们若要制造点变化,改成首尾平仄不同,可把最后一字移到前面去,变成了:到前面去,变成了:v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v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v除了后面会讲到的特例,五言近体诗无论怎么变化,都不出除了后面会讲到的特例,五言近体诗无论怎么变化,都不出这四种基本句型。这四种基本句型。v七言诗只是在五言诗的前面再加一个节奏单位,它的基本句七言诗只是在五言诗的前面再加一个节奏

19、单位,它的基本句型就是:型就是:v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v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v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v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v七言近体诗无论怎么变化,也都不出这四种基本句型。七言近体诗无论怎么变化,也都不出这四种基本句型。v我们写诗的时候,很难做到每一句都完全符我们写诗的时候,很难做到每一句都完全符合基本句型,写绝句时也许还办得到,写八合基本句型,写绝句时也许还办得到,写八句乃至更长的律诗则几乎不可能。如何变通句乃至更长的律诗则几乎不可能。如何变通呢?那就要牺牲掉不太重要的单数字,而保呢?那就要牺牲掉不太重要的单数字,而保住比较重要的双数字和最重要的最后一字。住比较

20、重要的双数字和最重要的最后一字。有一句口诀,叫作有一句口诀,叫作“一、三、五不论,二、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四、六分明”,就是说第一、三、五(仅指就是说第一、三、五(仅指七言)字的平仄可以灵活处理,而第二、四、七言)字的平仄可以灵活处理,而第二、四、六以及最后一字的平仄则必须严格遵守。这六以及最后一字的平仄则必须严格遵守。这个口诀不完全准确,在一些情况下一、三、个口诀不完全准确,在一些情况下一、三、五必须论,在特定的句型中二、四、五必须论,在特定的句型中二、四、六也未六也未必分明。必分明。v三、粘对三、粘对v已经知道了近体诗的基本句型,怎样由这些句子组成一首诗呢?已经知道了近体诗的基本

21、句型,怎样由这些句子组成一首诗呢?v近体诗的句子是以两句为一个单位的,每两句(一和二,三和四,依次近体诗的句子是以两句为一个单位的,每两句(一和二,三和四,依次类推)称为一类推)称为一联联,同一联的上下句称为,同一联的上下句称为对句对句,上联的下句和下联的上句,上联的下句和下联的上句称为称为邻句邻句。v近体诗的构成规则就是:近体诗的构成规则就是:对句相对,邻句相粘。对句相对,邻句相粘。v对句相对对句相对,是指一联中的上下两句的平仄刚好相反。,是指一联中的上下两句的平仄刚好相反。v如果上句是:如果上句是: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v下句就是:下句就是: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v同理,如果上句是:同理,如果

22、上句是: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v下句就是:下句就是: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v除了第一联,其它各联的上句不能押韵,必须以仄声收尾,下句一定要除了第一联,其它各联的上句不能押韵,必须以仄声收尾,下句一定要押韵,必须以平声收尾。押韵,必须以平声收尾。v邻句相粘邻句相粘,相粘的意思本来是相同,但是由于是用以仄声结尾的奇数句,相粘的意思本来是相同,但是由于是用以仄声结尾的奇数句来粘以平声结尾的偶数句,就只能做到来粘以平声结尾的偶数句,就只能做到头粘尾不粘头粘尾不粘。例如,。例如,v上一联是:仄仄平平仄上一联是: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v下一联的上句要跟上一联的下句相粘,也必须以平声开头,但又必须以下一

23、联的上句要跟上一联的下句相粘,也必须以平声开头,但又必须以仄声收尾,就成了:仄声收尾,就成了:v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v为什么邻句必须相粘呢?原因很简单,是为了变化句型,不单调。为什么邻句必须相粘呢?原因很简单,是为了变化句型,不单调。v根据粘对规则,推导出五言绝句的四种格式:根据粘对规则,推导出五言绝句的四种格式:v一、仄起首句不押韵:一、仄起首句不押韵:v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平平仄仄平(韵)v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仄仄仄平平(韵)v二、仄起首句押韵:二、仄起首句押韵:v仄仄仄平平(韵)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韵)平平仄仄平(韵)v平平平仄

24、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仄仄仄平平(韵)v三、平起首句不押韵:三、平起首句不押韵:v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仄仄仄平平(韵)v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平平仄仄平(韵)v四、平起首句押韵:四、平起首句押韵:v平平仄仄平(韵)平平仄仄平(韵)仄仄仄平平(韵)仄仄仄平平(韵)v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平平仄仄平(韵)v五言律诗跟这相似,五言律诗跟这相似,只不过根据粘对的原则再加上只不过根据粘对的原则再加上四句而已。四句而已。v粘对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基本上也是遵循粘对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基本上也是遵循“一三五不论,二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四六分明”的口诀,也就是说

25、,要检查一首近体诗是否遵循的口诀,也就是说,要检查一首近体诗是否遵循粘对,一般看其偶数字和最后一字即可。粘对,一般看其偶数字和最后一字即可。v如果对句不对,叫失对;如果邻句不粘,叫失粘。失对和失如果对句不对,叫失对;如果邻句不粘,叫失粘。失对和失粘都是近体诗的大忌。相比而言,失对要比失粘严重。粘的粘都是近体诗的大忌。相比而言,失对要比失粘严重。粘的规则确定规则确定得比较晚,在初唐诗人的诗中还经常能够见到失粘的,即使是得比较晚,在初唐诗人的诗中还经常能够见到失粘的,即使是杜甫的诗,也偶尔有失粘的,比如名诗杜甫的诗,也偶尔有失粘的,比如名诗咏怀古迹咏怀古迹的第二首:的第二首:v摇落深知宋玉悲,摇落

26、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风流儒雅亦吾师。v怅望千秋一洒泪,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萧条异代不同时。v江山故宅空文藻,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云雨荒台岂梦思。v最是楚宫俱泯灭,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舟人指点到今疑。v第三句就没能跟第二句相粘。这可能是不知不觉地受到齐梁诗人的影响第三句就没能跟第二句相粘。这可能是不知不觉地受到齐梁诗人的影响而一时疏忽。对的规则在齐梁时就确立了,所以在唐诗中很少见到失对而一时疏忽。对的规则在齐梁时就确立了,所以在唐诗中很少见到失对的。现存杜甫近体诗中,只有的。现存杜甫近体诗中,只有寄赠王十将军承俊寄赠王十将军承俊一首出现失对:一首出现失

27、对:v将军胆气雄,臂悬两角弓。将军胆气雄,臂悬两角弓。v缠结青骢马,出入锦城中。缠结青骢马,出入锦城中。v时危未授钺,势屈难为功。时危未授钺,势屈难为功。v宾客满堂上,何人高义同。宾客满堂上,何人高义同。v第一、二句除了第一个字,其它各字的平仄完全相同,是为失对。这可第一、二句除了第一个字,其它各字的平仄完全相同,是为失对。这可能是赠诗时未来得及仔细加工而一时疏忽。能是赠诗时未来得及仔细加工而一时疏忽。v孤平和三平调孤平和三平调v在某些情形下一三五必须论。比如五言的平起平收句:在某些情形下一三五必须论。比如五言的平起平收句: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这一句的第。这一句的第三个字是可以不论的,用平声

28、也可以。但是第一字如果改用仄声,就成了:三个字是可以不论的,用平声也可以。但是第一字如果改用仄声,就成了:仄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除了韵脚,整句只有一个平声字,这叫。除了韵脚,整句只有一个平声字,这叫“孤平孤平”,是近体诗的大忌,在是近体诗的大忌,在唐诗中极少见到。前引杜诗唐诗中极少见到。前引杜诗“臂悬两角弓臂悬两角弓”即是犯了孤平,象这样不合律的句子,即是犯了孤平,象这样不合律的句子,叫作叫作拗句拗句。老杜有意写过不少拗体近体诗,这种探索另当别论。老杜有意写过不少拗体近体诗,这种探索另当别论。v如果第一字非用仄声不可,怎么办呢?可以同时把第三个字改成平声:仄平平仄如果第一字非用仄声不可,怎么办

29、呢?可以同时把第三个字改成平声:仄平平仄平。这样就避免了孤平。这种作法,叫作平。这样就避免了孤平。这种作法,叫作拗救拗救,意思就是避免了拗句。例如,意思就是避免了拗句。例如复复愁十二首愁十二首其三:其三:v万国尚戎马,万国尚戎马,故园今若何?故园今若何?v昔归相识少,早已战场多。昔归相识少,早已战场多。v第二句本该是第二句本该是“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现第一字用了仄声,现第一字用了仄声“故故”,第三字就必须改用平,第三字就必须改用平声声“今今”了。了。v七言诗与此相似,也即其仄起平收句七言诗与此相似,也即其仄起平收句“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的第三字不能改用仄声,的第三字不能改用仄声,

30、如果用了仄声,必须把第五字改成平声,才能避免孤平。例如如果用了仄声,必须把第五字改成平声,才能避免孤平。例如绝句漫兴九首绝句漫兴九首其一:其一:v眼见客愁愁不醒,眼见客愁愁不醒,v无赖春色到江亭。无赖春色到江亭。v即遣花开深造次,即遣花开深造次,v便教莺语太丁宁。便教莺语太丁宁。v第一句本该是第一句本该是“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现在第三字用了仄声,现在第三字用了仄声“客客”,第五字就改用,第五字就改用平声平声“愁愁”来补救(注意来补救(注意“醒醒”是平声)。是平声)。v所谓所谓“孤平孤平”,是专指平收句(也就是押韵句)而言的,如是专指平收句(也就是押韵句)而言的,如果是仄收句,即使整

31、句只有一个平声字,也不算犯孤平,至果是仄收句,即使整句只有一个平声字,也不算犯孤平,至多算是拗句。例如把多算是拗句。例如把“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改成改成“仄仄仄平仄仄仄仄平仄”,这不算犯孤平,是可以用的。这不算犯孤平,是可以用的。v还有一种情况,是五言的仄起平收句:还有一种情况,是五言的仄起平收句: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在这种。在这种句型中,第一字是可平可仄的,但是第三字不能用平声字,句型中,第一字是可平可仄的,但是第三字不能用平声字,如果用了平声字,成了:如果用了平声字,成了: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在句尾连续出现了三。在句尾连续出现了三个平声,叫做个平声,叫做“三平调三平调”,这是古体诗专

32、用的形式,做近体这是古体诗专用的形式,做近体诗时必须尽量避免,而且无法补救。诗时必须尽量避免,而且无法补救。v同样,七言平起平收句同样,七言平起平收句“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第一和第三字,第一和第三字都可平可仄,但是第五字不能用平声,否则也成了三平调。都可平可仄,但是第五字不能用平声,否则也成了三平调。只要能够避免孤平和三平调,只要能够避免孤平和三平调,“一三五不论一三五不论”就是完全正确就是完全正确的。的。v如果仔细看一下前面所举的近体诗的几种基本格式,会发现如果仔细看一下前面所举的近体诗的几种基本格式,会发现一个规律:在一联之中,平声字和仄声字的总数相等。如果一个规律:在一联之中

33、,平声字和仄声字的总数相等。如果我们在我们在“一三五一三五”这些可灵活处理的地方,该用平声字而用这些可灵活处理的地方,该用平声字而用了仄声字,该用仄声字而用了平声字,那么往往就要在本句了仄声字,该用仄声字而用了平声字,那么往往就要在本句或对句适当的地方把仄声字改用平声字(或把平声字改用仄或对句适当的地方把仄声字改用平声字(或把平声字改用仄声字),以保持一联之中平、仄数量的平衡。也就是说,先声字),以保持一联之中平、仄数量的平衡。也就是说,先用了拗(不合律),再救一下,合起来就叫用了拗(不合律),再救一下,合起来就叫拗救拗救。v还有一种情况,是在对句补救。比如在五言还有一种情况,是在对句补救。比

34、如在五言“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这种句型,这种句型,第三字改用了仄声,往往就在对句的第三字改用平声来补救,也就是第三字改用了仄声,往往就在对句的第三字改用平声来补救,也就是“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变成了变成了“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例如。例如天末怀李白天末怀李白:v凉风起天末,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君子意如何。v鸿雁鸿雁几几时到,时到,江湖江湖秋秋水多。水多。v文章憎命达,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魑魅喜人过。v应共冤魂语,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投诗赠汨罗。v第三句第三句“鸿雁几时到鸿雁几时到”第三字该平而仄,第四句第三字该平而仄,第四句“江

35、湖秋水多江湖秋水多”就把第就把第三字改成了平声。三字改成了平声。v七言的与此相似,是七言的与此相似,是“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的第五字用了仄声,就在对句的第五字用了仄声,就在对句的第五字改用平声来补救,即的第五字改用平声来补救,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变变成成“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v如如阁夜阁夜:v岁暮阴阳催短景,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天涯霜雪霁寒宵。v五五更鼓角声悲壮,更鼓角声悲壮,三三峡星河影动摇。峡星河影动摇。v野哭几家闻战伐,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夷歌数处起渔樵。v卧卧龙跃

36、马终黄土,龙跃马终黄土,人人事依依漫寂寥。事依依漫寂寥。v第三句第一字该平而仄(第三句第一字该平而仄(“五五”),第四句第一字就改仄为平(),第四句第一字就改仄为平(“三三”);第七句第一字该平而仄();第七句第一字该平而仄(“卧卧”),第八句第一字就改用平声),第八句第一字就改用平声(“人人”)。)。v四、对仗四、对仗 v律诗的四联,各有一个特定的名称,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颔联,律诗的四联,各有一个特定的名称,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颔联,第三联叫颈联,第四联叫尾联。按照规定,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第三联叫颈联,第四联叫尾联。按照规定,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绝句的两联也是可

37、对可不对。排律的首联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绝句的两联也是可对可不对。排律的首联可对可不对,中间各联都必须对仗,最后一联不对,以便结束。可对可不对,中间各联都必须对仗,最后一联不对,以便结束。v对仗的特点:对仗的特点:1.1.句法要相同。句法要相同。如如旅夜书怀旅夜书怀:v细草微风岸,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危樯独夜舟。v星垂平野阔,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月涌大江流。v又如又如月夜忆舍弟月夜忆舍弟:v戍鼓断人行,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秋边一雁声。v露从今夜白,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是故乡明。v有弟皆分散,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无家问死生。v寄书长不避,寄书长不避,况乃未休兵。况乃未休兵

38、。v颔联上句的写法是把颔联上句的写法是把“白露白露”一词拆散,下句的写法也相同,是把一词拆散,下句的写法也相同,是把“明月明月”一词拆散。一词拆散。v2.2.不能用相同的字相对。不能用相同的字相对。象象“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种这种对仗,在词、曲中是允许的,在近体诗中则绝不允许。实际上,除对仗,在词、曲中是允许的,在近体诗中则绝不允许。实际上,除非是修辞的需要,在近体诗中必须避免出现相同的字。非是修辞的需要,在近体诗中必须避免出现相同的字。v3.3.是词性要相对。是词性要相对。v如果要对得工整,还必须用词义上属于同一类型的词(主要是名词)如果要对得工整,还必须

39、用词义上属于同一类型的词(主要是名词)来相对,比如天文对天文,地理对地理,数目对数目,方位对方位,来相对,比如天文对天文,地理对地理,数目对数目,方位对方位,颜色对颜色,时令对时令,器物对器物,人事对人事,生物对生物,颜色对颜色,时令对时令,器物对器物,人事对人事,生物对生物,等等,但不能是同义词。前面所举的等等,但不能是同义词。前面所举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星星”对对“月月”是天文对,是天文对,“野野”对对“江江”是地理对,而是地理对,而“垂垂”对对“涌涌”,“平平”对对“大大”,“阔阔”对对“流流”,也都是在词义上属,也都是在词义上属于相同类型的动词、形容词

40、的相对。象这样的对仗,叫做于相同类型的动词、形容词的相对。象这样的对仗,叫做工对工对。v有一些对仗,是借用了同音字形成工对,叫做有一些对仗,是借用了同音字形成工对,叫做借对借对。象。象野望野望:v西山白雪三城戍,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南浦清江万里桥。v海内风尘诸弟隔,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天涯涕泪一身遥。v一联之中对仗的上下两句,一联之中对仗的上下两句,一般内容不同或相反。一般内容不同或相反。如果两句完全如果两句完全同义或基本同义,同义或基本同义,叫作叫作“合掌合掌”,是作诗的大忌。但有时上下句,是作诗的大忌。但有时上下句有相承关系,讲的是同一件事,下句承接上句而来,两句实

41、际是一有相承关系,讲的是同一件事,下句承接上句而来,两句实际是一句,这称为句,这称为“流水对流水对”。如。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尾联下句描述,尾联下句描述的是紧接上句的行程,就是一流水对。的是紧接上句的行程,就是一流水对。v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v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v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v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v五、句式五、句式 v句式实际上并非诗词格律的内容,没有严格的约束,学者有所了解句式实际上并非诗词格

42、律的内容,没有严格的约束,学者有所了解就可以了。句式是以句子的就可以了。句式是以句子的“意义单位意义单位”而言。而言。v五言句式以五言句式以“二三式二三式”最常见:最常见:v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v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李白)v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v也有很复杂的句式,偶尔用之可起抑扬顿挫之妙:也有很复杂的句式,偶尔用之可起抑扬顿挫之妙:v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v后庭花一曲;(刘禹锡)后庭花一曲;(刘禹锡)v念尔独何之;(崔涂)念尔独

43、何之;(崔涂)v七言句式以七言句式以“四三式四三式”最常见:最常见:v天外黑风吹海里,浙东飞雨过江来;(苏轼)天外黑风吹海里,浙东飞雨过江来;(苏轼)v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姜夔)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姜夔)v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v也有复杂的情况:也有复杂的情况:v李将军是旧将军;(李商隐)李将军是旧将军;(李商隐)v可怜无定河边骨;(陈陶)可怜无定河边骨;(陈陶)v六、谋篇六、谋篇 v谋篇指诗词的结构章法而言。对于诗,归结谋篇指诗词的结构章法而言。对于诗,归结起来一般不出起来一般不出“起起”、“承承”、“转转

44、”、“合合”四字。如贺知章四字。如贺知章回乡偶书回乡偶书:v少小离家老大回,少小离家老大回,(起)(起)v乡音无改鬓毛衰。乡音无改鬓毛衰。(承)(承)v儿童相见不相识,儿童相见不相识,(转)(转)v笑问客从何处来。笑问客从何处来。(合)(合)v甚至一句之中也有甚至一句之中也有“起承转合起承转合”的安排。如:的安排。如:“少小(起)离家(承)老大(转)回(合)少小(起)离家(承)老大(转)回(合)”。v当然,当然,“起承转合起承转合”并非不易之法,形式毕并非不易之法,形式毕竟要为内容服务词的章法,因为体例繁多,竟要为内容服务词的章法,因为体例繁多,变化各异,比较难以分清变化各异,比较难以分清“起

45、承转合起承转合”.v、黄帝时代歌谣、黄帝时代歌谣v()有明显功利目的的劳动歌()有明显功利目的的劳动歌v传说最古的先民之歌,远古文学在传说中,传说最古的先民之歌,远古文学在传说中,如传伏羲氏有如传伏羲氏有驾辩曲驾辩曲(楚辞楚辞王逸注王逸注),),纲罟歌纲罟歌(隋唐乐志隋唐乐志,夏侯夏侯玄玄辨乐论辨乐论,元结元结补乐补乐)。)。v次为葛天氏的次为葛天氏的八阕歌八阕歌,神农氏的,神农氏的扶持扶持歌歌(见(见孝经孝经钩命诀钩命诀),),丰年歌丰年歌(夏侯玄夏侯玄辨乐论辨乐论),这些古歌仅传曲),这些古歌仅传曲名而文已佚。内容表现远古人民渔猎农牧生名而文已佚。内容表现远古人民渔猎农牧生活的创立状况。活

46、的创立状况。v()原始宗教统治下的祭祀歌()原始宗教统治下的祭祀歌v原始宗教出现以后,对于诗歌内容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诗原始宗教出现以后,对于诗歌内容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诗中除了表现图腾崇拜观念以外,那种以征服自然力的热情和中除了表现图腾崇拜观念以外,那种以征服自然力的热情和幻想为基础的巫术观念也给原始诗歌带来了新的内容,如幻想为基础的巫术观念也给原始诗歌带来了新的内容,如礼记礼记郊特牲郊特牲载,伊耆氏作载,伊耆氏作蜡辞蜡辞,用于祈祷祭祀。,用于祈祷祭祀。唐孔颖达疏:伊耆氏即神农氏。陆德民释文又谓伊耆氏即尧唐孔颖达疏:伊耆氏即神农氏。陆德民释文又谓伊耆氏即尧帝。刘勰说:帝。刘勰说:“昔伊耆氏始

47、蜡,以祭八神昔伊耆氏始蜡,以祭八神”(文心雕龙文心雕龙)。蜡,是年终祭神的祝祷词,表示农人心理与希望,在文体。蜡,是年终祭神的祝祷词,表示农人心理与希望,在文体上又为祝文之始。上又为祝文之始。v土返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土返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v这首歌谣可能是产生在农业和畜牧业分工以后,即母系氏族这首歌谣可能是产生在农业和畜牧业分工以后,即母系氏族到父系氏族的过渡时期,是农耕时代祈求丰年的宗教礼仪的到父系氏族的过渡时期,是农耕时代祈求丰年的宗教礼仪的唱词。当时,由于生产力极其低下,水灾、虫灾给农业生产唱词。当时,由于生产力极其低下,水灾、虫灾给农业生产造成极大

48、的威胁,人们渴望支配大自然,战胜这些自然灾害,造成极大的威胁,人们渴望支配大自然,战胜这些自然灾害,在原始宗教意识的支配下,他们想以这种咒语来使土、水、在原始宗教意识的支配下,他们想以这种咒语来使土、水、昆虫和草木等按照人的意志行事,使希望变为现实。这首诗昆虫和草木等按照人的意志行事,使希望变为现实。这首诗歌反映了人们控制大自然的愿望,在当时这虽然只是一种幻歌反映了人们控制大自然的愿望,在当时这虽然只是一种幻想,但在客观上却增强了原始人改造客观世界的信心。想,但在客观上却增强了原始人改造客观世界的信心。v()各类短歌()各类短歌v在传说中,到黄帝之时诗歌渐多。如在传说中,到黄帝之时诗歌渐多。如

49、水经注水经注载有载有渡漳渡漳歌歌,据说是黄帝大战蚩尤时,大军追击到了漳河畔,士兵,据说是黄帝大战蚩尤时,大军追击到了漳河畔,士兵无法渡河,黄帝便命伶伦制作此歌,由于其节奏雄壮,振奋无法渡河,黄帝便命伶伦制作此歌,由于其节奏雄壮,振奋了士气,大军很快渡过漳河,击败了蚩尤。这首歌当作为军了士气,大军很快渡过漳河,击败了蚩尤。这首歌当作为军歌的最古者。歌的最古者。v汉书汉书礼乐志礼乐志载有黄帝使岐伯作短篇载有黄帝使岐伯作短篇饶歌饶歌,用以扬,用以扬德建武,劝士讽敌。德建武,劝士讽敌。归藏归藏启筮启筮载有黄帝所作载有黄帝所作棢鼓之棢鼓之曲曲十章,属军歌战歌之类。十章,属军歌战歌之类。v吴越春秋吴越春秋

50、勾践阴谋外传勾践阴谋外传说上古时代之孝子,为了不忍说上古时代之孝子,为了不忍看到死去父母的尸体被禽兽所吃,于是断竹作弹弓来守护,看到死去父母的尸体被禽兽所吃,于是断竹作弹弓来守护,免为禽兽所食。这是最古之乐曲,也是最早的挽歌。名为免为禽兽所食。这是最古之乐曲,也是最早的挽歌。名为弹歌弹歌,又名,又名断竹歌断竹歌:v断竹,续竹,飞土,逐宍。断竹,续竹,飞土,逐宍。v“宍宍”,古,古“肉肉”字,指禽兽。这虽是古之传说,但从其内字,指禽兽。这虽是古之传说,但从其内容和形式看,应为一首原始猎歌。它反映的是渔猎时代原始容和形式看,应为一首原始猎歌。它反映的是渔猎时代原始人的劳动生活,描写了他们制造狩猎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