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鉴赏方法课件.ppt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70262543 上传时间:2023-01-18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6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鉴赏方法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古诗鉴赏方法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诗鉴赏方法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鉴赏方法课件.ppt(4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考专题辅导高考专题辅导古诗鉴赏方法古诗鉴赏方法阅读李贺的两首诗,回答诗后问题。(阅读李贺的两首诗,回答诗后问题。(6分)分)南南园园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注:注:吴钩,刀名。凌烟阁,李世民为表彰开国功臣,命人吴钩,刀名。凌烟阁,李世民为表彰开国功臣,命人将长孙无忌、魏征等将长孙无忌、魏征等2424位功臣之像列于凌烟阁上。若个,位功臣之像列于凌烟阁上。若个,哪个。哪个。马马诗诗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注:注:络脑,

2、马笼头。络脑,马笼头。(1 1)南园南园和和马诗马诗表达的思想内容基本相同,它表达的思想内容基本相同,它是什么?(是什么?(2 2分)分)(2 2)南园南园和和马诗马诗运用的艺术手法各具特色,试运用的艺术手法各具特色,试加以说明。(加以说明。(4 4分)分)一、注意题目一、注意题目目的:猜想诗歌类别,便于定点阅读。目的:猜想诗歌类别,便于定点阅读。南园南园:马诗马诗:南园南园组诗,多就园内外景物讽咏,以写其生组诗,多就园内外景物讽咏,以写其生活与感情。但此首不借所见景物发端,却凭空寄活与感情。但此首不借所见景物发端,却凭空寄慨,于豪情中见愤然之意。盖只是同时所作,拉慨,于豪情中见愤然之意。盖只

3、是同时所作,拉杂汇编,不能以题目限的。(即景生情)杂汇编,不能以题目限的。(即景生情)表地点的标题,可能是写景诗、怀表地点的标题,可能是写景诗、怀古诗古诗以物为标题,大多为咏物诗。以物为标题,大多为咏物诗。二、注意注释二、注意注释南园南园 注:吴钩,刀名。凌烟阁,李世民为表注:吴钩,刀名。凌烟阁,李世民为表彰开国功臣,命人将长孙无忌、魏征等彰开国功臣,命人将长孙无忌、魏征等2424位位功臣之像列于凌烟阁上。若个,哪个。功臣之像列于凌烟阁上。若个,哪个。马诗马诗注:络脑,马笼头。注:络脑,马笼头。“注释注释”一般有如下内容一般有如下内容:1 1、解词、解词 2 2、背景介绍、背景介绍 3 3、内

4、容说明、内容说明 4 4、作者写诗时的情况、作者写诗时的情况 闺意献张水部闺意献张水部 朱庆馀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注释注释 这是朱庆馀参加考试前呈献给这是朱庆馀参加考试前呈献给考官水部员外郎张籍,以试探底细的考官水部员外郎张籍,以试探底细的诗。诗。三、组合意象,探究内涵三、组合意象,探究内涵南南园园(带)(带)吴钩吴钩(从军的行动,豪迈)(从军的行动,豪迈)(收取)(收取)关山关山(从军的目的,建功立业,报效国家)(从军的目的,建功立业,报效国家)何不何不(有势在必行之意,又暗示危

5、急的军情(有势在必行之意,又暗示危急的军情 和诗人焦虑不安的心境)和诗人焦虑不安的心境)若个书生万户侯若个书生万户侯 (哪个书生能作万户侯?从反(哪个书生能作万户侯?从反 面衬托投笔从戎的必要性)面衬托投笔从戎的必要性)这首诗由两个设问句组成,把自己想建功立业、报这首诗由两个设问句组成,把自己想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的心情淋漓酣畅地表达出来了。效国家的的心情淋漓酣畅地表达出来了。南南园园男男儿儿何何不不带带吴吴钩钩,收收取取关关山山五五十十州州?请请君君暂暂上上凌凌烟烟阁阁,若若个个书书生生万万户户侯侯?男男儿儿借助意象,品味意境,体味情感。借助意象,品味意境,体味情感。马马诗诗大漠大漠 沙沙-

6、如雪,燕山如雪,燕山 月月-钩钩 (边疆战场景色,悲凉肃杀边疆战场景色,悲凉肃杀)何当金络脑何当金络脑 (企盼把自己视作良马,写出了心理)(企盼把自己视作良马,写出了心理)快走快走 踏踏 清秋清秋 (有环境,有动作,快走形象暗示出(有环境,有动作,快走形象暗示出骏马轻捷矫健的风姿)骏马轻捷矫健的风姿)本诗通过咏马、慨叹马的命运,来表现志士的本诗通过咏马、慨叹马的命运,来表现志士的奇才异质、远大抱负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奇才异质、远大抱负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马马诗诗 大大漠漠沙沙如如雪雪,燕燕山山月月似似钩钩。何何当当金金络络脑脑,快快走走踏踏清清秋秋。马马四、理解作者独特的人生经历与作品

7、风格:四、理解作者独特的人生经历与作品风格:李贺李贺-因避父讳(李贺父名晋肃),不得进因避父讳(李贺父名晋肃),不得进士士-怀才不遇怀才不遇 -奇崛幽峭,浓丽凄清奇崛幽峭,浓丽凄清理解作者,既要理解他的人生际遇,个性理解作者,既要理解他的人生际遇,个性特征,还要了解他生活的时代(知人论世),特征,还要了解他生活的时代(知人论世),这些对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大有益处。这些对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大有益处。杜甫:忧国忧民的人生,沉郁顿挫的风格杜甫:忧国忧民的人生,沉郁顿挫的风格 李白:愤世嫉俗的人生,清新飘逸的风格李白:愤世嫉俗的人生,清新飘逸的风格 五、审查五、审查“问题问题”(1 1)南园南园和和马

8、诗马诗表达的思想内容基本表达的思想内容基本相同,它是什么?(相同,它是什么?(2 2分)分)命题者往往将一些已知信息巧妙地隐藏在问题当中,命题者往往将一些已知信息巧妙地隐藏在问题当中,一方面作为已知或引导条件为你备用,另一方面则一方面作为已知或引导条件为你备用,另一方面则提醒考生要所答为所问,不要偏题和答非所问。提醒考生要所答为所问,不要偏题和答非所问。明确:明确:要求回答的是诗的内容、感情。要求回答的是诗的内容、感情。告诉考生,这两首诗的内容有相同之处,告诉考生,这两首诗的内容有相同之处,阅读时可互为佐证(找共性)。阅读时可互为佐证(找共性)。答:答:主题都是表现主题都是表现积极进取、希望投

9、笔从戎、积极进取、希望投笔从戎、驰骋沙场、为国建功的愿望驰骋沙场、为国建功的愿望。也有怀才不遇之苦。也有怀才不遇之苦。(2 2)南园南园和和马诗马诗运用的艺术手法各运用的艺术手法各具特色,试加以说明。(具特色,试加以说明。(4 4分)分)明确:明确:1 1、考查的是手法、考查的是手法 2 2、两首诗的手法不同,从不同类型入、两首诗的手法不同,从不同类型入手手南园南园是直抒胸臆,较为痛快淋漓;是直抒胸臆,较为痛快淋漓;马诗马诗通篇用比,通篇用比,托物言志托物言志,抒情委婉,耐,抒情委婉,耐人寻味。人寻味。鉴赏方法指导鉴赏方法指导1、注意题目,分清类别、注意题目,分清类别2、注意注释,抓住信息、注

10、意注释,抓住信息3、组合意象,体会意境、组合意象,体会意境4、读懂作者,了解风格、读懂作者,了解风格5、读懂问题,有的放矢、读懂问题,有的放矢课堂练习课堂练习阅读下面古诗,回答有关问题。阅读下面古诗,回答有关问题。夜上受降城夜上受降城闻笛闻笛 李益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笛管,一夜征人尽望乡。不知何处吹笛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注:注:受降城,指灵州城,贞观年间唐太宗曾于此受降城,指灵州城,贞观年间唐太宗曾于此受突厥降,故史家称之为受降城。受突厥降,故史家称之为受降城。(1 1)这首诗抒发了什么感情?)这首诗抒发了什么感情?(2 2)这首诗是

11、如何表现这种感情的?)这首诗是如何表现这种感情的?第一步:纵观全诗,可以从诗中的意象如受降城、第一步:纵观全诗,可以从诗中的意象如受降城、回乐烽、沙等,特别是末句回乐烽、沙等,特别是末句“征人征人”看出这是一看出这是一首边塞诗。首边塞诗。第二步:根据边塞诗的特点以及意象(笛管),就第二步:根据边塞诗的特点以及意象(笛管),就能回答第一问:这首诗抒写了戍边将士思念家乡、能回答第一问:这首诗抒写了戍边将士思念家乡、怀念亲人的感情。怀念亲人的感情。第二问主要是考查表达技巧。全诗前两句写色第二问主要是考查表达技巧。全诗前两句写色(如霜的月光和月下雪一般的沙漠),第三句(如霜的月光和月下雪一般的沙漠),

12、第三句写声(夜风送来凄凉幽怨的芦笛声),用的是写声(夜风送来凄凉幽怨的芦笛声),用的是烘托、铺垫的写法,即通过前三句的层层烘托、烘托、铺垫的写法,即通过前三句的层层烘托、铺垫,末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将士们对家乡亲铺垫,末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将士们对家乡亲人思念的感情。人思念的感情。解题步骤:解题步骤: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别云间别云间 明明 夏完淳夏完淳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注释:注释:1 1、云间

13、,即今上海松江,作者的故乡。顺治四年,他、云间,即今上海松江,作者的故乡。顺治四年,他在这里被捕。在这里被捕。2 2、灵旗,这里指抗清的旗帜。、灵旗,这里指抗清的旗帜。3 3、南冠,指监狱。、南冠,指监狱。1 1、这首诗充满着、这首诗充满着 激情。请写激情。请写出本诗的诗眼句。出本诗的诗眼句。2 2、后人评价这首诗声调高亢,情感真挚,充分体、后人评价这首诗声调高亢,情感真挚,充分体现出作者后期诗作悲壮激越的风格。请联系具体现出作者后期诗作悲壮激越的风格。请联系具体诗句,分析此诗是如何体现诗句,分析此诗是如何体现“悲壮激越风格悲壮激越风格”的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李白故

14、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送元二使安西送元二使安西王维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西出阳关无故人。1、这两首诗都是唐代著名的诗篇。从内容看,、这两首诗都是唐代著名的诗篇。从内容看,都是写都是写;从抒情手法看,李;从抒情手法看,李诗诗,王诗王诗。2、诗人由于不同的禀赋个性,往往通过不同的、诗人由于不同的禀赋个性,往往通过不同的方式表达不同的感情色彩,试比较这两首诗风方式表达不同的感情色彩,试比较这两首诗风格的不

15、同。格的不同。2、从全诗看,李诗气韵流动、意境阔大。远影碧空长从全诗看,李诗气韵流动、意境阔大。远影碧空长江天际使画面自然清丽、境界开阔、形象传神、雄浑壮江天际使画面自然清丽、境界开阔、形象传神、雄浑壮阔而幽深高远;加上动词自身给诗句带来的动势,使全阔而幽深高远;加上动词自身给诗句带来的动势,使全诗雄浑壮阔,呈现出一种幽深高远的意境。天际流水,诗雄浑壮阔,呈现出一种幽深高远的意境。天际流水,寄寓作者对友人的绵绵情意寄寓作者对友人的绵绵情意。王诗则显得情致婉转真挚,意蕴质朴淳厚。朝雨轻王诗则显得情致婉转真挚,意蕴质朴淳厚。朝雨轻尘青青客舍清新柳色,画面淡雅、清新,惹人流连;尘青青客舍清新柳色,画

16、面淡雅、清新,惹人流连;劝劝字写出了主客的依依惜别;无故人极言别后苦涩,可谓字写出了主客的依依惜别;无故人极言别后苦涩,可谓笔力千钧笔力千钧。李诗显得豁达、开阔,王诗显得婉转、真挚。李诗显得豁达、开阔,王诗显得婉转、真挚。1 1、送别诗、间接抒情、直接抒情。、送别诗、间接抒情、直接抒情。07全国卷全国卷2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分)新晴野望新晴野望王维王维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

17、亩。注:氛垢:尘埃。注:氛垢:尘埃。(1)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一个字?请简要分析。(2)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什么好处?山水田园诗的主题:山水田园诗的主题:描绘山川美景,热爱祖国河山;描绘山川美景,热爱祖国河山;钟情山水,抒发闲适情调;钟情山水,抒发闲适情调;厌弃官场黑暗,归隐田园,表达自己决厌弃官场黑暗,归隐田园,表达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1思想内容思想内容热爱自然热爱自然向往自由向往自由归归(退)隐(退)隐闲适淡泊闲适淡泊悠然自

18、得悠然自得2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借景抒情借景抒情融情于景融情于景白描白描3语言特点语言特点清新自然清新自然质朴自然质朴自然清新清新洗练洗练答案答案(1)分别是)分别是“明明”和和“出出”,充分显示出雨后,充分显示出雨后的的“新晴新晴”,诗人极目,诗人极目“野望野望”所见的景色:所见的景色: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照射下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照射下“白水白水”波光波光鄰鄰,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雨水冲洗后的群鄰鄰,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雨水冲洗后的群山,在太阳照耀下山,在太阳照耀下“碧峰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层秀出,更加富有层次。次。(2)尾联写了农忙时节,农人全家在农田里尾联写了农忙时节,农人全家在农田里

19、忙于耕作的景象。忙于耕作的景象。作者这样写的好处是:再一次突出表现作者这样写的好处是:再一次突出表现“新晴新晴”这一诗题,因为这一诗题,因为“新晴新晴”人才能看到农人们人才能看到农人们“倾家事南亩倾家事南亩”的景象。给前面所绘的一幅表的景象。给前面所绘的一幅表态画面平添无限生机,使整幅画面活了起来。态画面平添无限生机,使整幅画面活了起来。渔家傲渔家傲【宋】【宋】范仲淹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

20、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征夫泪。从军行从军行【唐】【唐】王昌龄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1、“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表现了词人怎样可一句表现了词人怎样可贵的思想?贵的思想?2、范词中的、范词中的“归无计归无计”和王诗中的和王诗中的“终不还终不还”都传达出一种同样的矛盾,这矛盾是什么?都传达出一种同样的矛盾,这矛盾是什么?3、从内容和主题的表达来看,王诗与范词有相同点:都、从内容和主题的表达来看,王诗与范词有相同点:都描写了西北边

21、塞将士生活环境的艰苦,都表现了一种爱描写了西北边塞将士生活环境的艰苦,都表现了一种爱国感情。也有不同点:王诗国感情。也有不同点:王诗;而范词则包含有更为;而范词则包含有更为浓重的思乡情绪。浓重的思乡情绪。认识边塞诗:认识边塞诗:1、边塞诗的意象、边塞诗的意象一是与战争有关的器物。一是与战争有关的器物。如旗、鼓、干、戈,号角、战车、辕门、烽火等;如旗、鼓、干、戈,号角、战车、辕门、烽火等;二是与战争有关的地点和人、事、物。二是与战争有关的地点和人、事、物。如大漠、长城、黄沙、楼兰、阴山、瀚海、凉州、如大漠、长城、黄沙、楼兰、阴山、瀚海、凉州、长城、受降城、玉门关,单于、吐谷浑,羌笛、胡长城、受降

22、城、玉门关,单于、吐谷浑,羌笛、胡笳、琵琶、芦管,笳、琵琶、芦管,折杨柳折杨柳、落梅花落梅花、关关山月山月等。等。2、边塞诗的思想感情、边塞诗的思想感情1)、有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和报效祖国的激情)、有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和报效祖国的激情2)、有抒写征士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愁别恨)、有抒写征士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愁别恨3)、有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残酷)、有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残酷4)、有反映对帝王开边的不满和惊异于塞外绝域那)、有反映对帝王开边的不满和惊异于塞外绝域那种迥异于中原的风光种迥异于中原的风光1、由已及人,关心士兵疾苦的思想。、由已及人,关心士兵疾苦的思想。2、爱国与思乡

23、之间的矛盾。、爱国与思乡之间的矛盾。3、更多表现一种为国献身的豪迈精神。、更多表现一种为国献身的豪迈精神。1、“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表现了词一句表现了词人怎样可贵的思想?人怎样可贵的思想?2、范词中的、范词中的“归无归无计计”和王诗中的和王诗中的“终不还终不还”都传达出一种同样都传达出一种同样的矛盾,这矛盾是什么?的矛盾,这矛盾是什么?3、从内容和主题的表达来看,王诗与范词有、从内容和主题的表达来看,王诗与范词有相相同点同点:都描写了西北边塞将士生活环境的艰苦,:都描写了西北边塞将士生活环境的艰苦,都表现了一种爱国感情。也有都表现了一种爱国感情。也有不同点不同点:

24、王诗:王诗;而范词则包含有更为浓重的;而范词则包含有更为浓重的思乡思乡情绪。情绪。秋词秋词刘禹锡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行秋行秋徐玑徐玑戛戛秋蝉响似筝,听蝉闲傍柳边行。戛戛秋蝉响似筝,听蝉闲傍柳边行。小溪清水平如镜,一叶飞来细浪生。小溪清水平如镜,一叶飞来细浪生。1、两首诗都是颂秋的。刘诗以议论入题,带出景物描写,、两首诗都是颂秋的。刘诗以议论入题,带出景物描写,借借“晴晴空空一鹤一鹤”咏赞了秋日的天高气爽,表现了秋天的咏赞了秋日的天高气爽,表现了秋天的诗情画意;徐诗诗情画意;徐诗。2

25、、刘诗感情基调昂扬,用了、刘诗感情基调昂扬,用了;徐诗感情基调;徐诗感情基调,用了比喻修辞手法,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用了比喻修辞手法,以动衬静、动静结合。山水田园诗的主题:山水田园诗的主题:描绘山川美景,热爱祖国河山;描绘山川美景,热爱祖国河山;钟情山水,抒发闲适情调;钟情山水,抒发闲适情调;厌弃官场黑暗,归隐田园,表达自己决不厌弃官场黑暗,归隐田园,表达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1思想内容思想内容热爱自然热爱自然向往自由向往自由归(退)归(退)隐隐闲适淡泊闲适淡泊悠然自得悠然自得2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借景抒情借景抒情融情于景融情于景白描白描3语言特点语言特点清新自然清新自然

26、质朴自然质朴自然清新洗清新洗练练1、以描写入题,依次写到秋蝉、柳树、以描写入题,依次写到秋蝉、柳树、小溪、细叶,表现了秋天静谧中的勃小溪、细叶,表现了秋天静谧中的勃勃生机。勃生机。2、对比,由实而虚、虚实结合。闲适。、对比,由实而虚、虚实结合。闲适。1、两首诗都是颂秋的。刘诗以议论入题,、两首诗都是颂秋的。刘诗以议论入题,带出景物描写,借带出景物描写,借“晴天一鹤晴天一鹤”咏赞了秋日咏赞了秋日的天高气爽,表现了秋天的诗情画意;徐诗的天高气爽,表现了秋天的诗情画意;徐诗。2、刘诗感情基调昂扬,用了、刘诗感情基调昂扬,用了;徐诗感;徐诗感情基调情基调,用了比喻修辞手法,以动衬静、,用了比喻修辞手法

27、,以动衬静、动静结合。动静结合。菊菊郑谷郑谷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题菊花题菊花黄巢黄巢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1、两首诗同是咏菊,郑诗中的菊花是不求荣利,不求高、两首诗同是咏菊,郑诗中的菊花是不求荣利,不求高位的形象,是具有高尚气节的君子形象;而黄诗中菊花的位的形象,是具有高尚气节的君子形象;而黄诗中菊花的形象体现了形象体现了。2、从题材看,两首诗都是、从题材看,两首诗都是诗,都是紧扣菊

28、花的特诗,都是紧扣菊花的特点来写。郑诗对菊花充满了点来写。郑诗对菊花充满了之情,黄诗对菊花表达了同之情,黄诗对菊花表达了同情之情;郑诗采用的是情之情;郑诗采用的是,黄诗采用的是象征手法。,黄诗采用的是象征手法。3、“蕊寒香冷蝶难来蕊寒香冷蝶难来”一句,既表达了菊花孤芳自赏的一句,既表达了菊花孤芳自赏的风采,也表现它风采,也表现它。特点归纳:特点归纳:特点归纳:特点归纳:1 1、内容特点: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内容特点: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内容特点: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内容特点: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要实写其形态、色泽特其某些特征着意

29、描摹。要实写其形态、色泽特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要实写其形态、色泽特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要实写其形态、色泽特征,或写其所处环境,求其征,或写其所处环境,求其征,或写其所处环境,求其征,或写其所处环境,求其“形似形似形似形似”。由物到。由物到。由物到。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求其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求其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求其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求其“神似神似神似神似”2 2、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借

30、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志向或写出精神品格。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志向或写出精神品格。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志向或写出精神品格。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志向或品质;或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对人事的评品质;或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对人事的评品质;或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对人事的评品质;或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对人事的评价。价。价。价。3 3、从整体构思看,托物言志,常用比喻、象征、从整体构思看,托物言志,常用比喻、象征、从整体构思看,托物言志,常用比喻、象征、从整体构思看,托物言志,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除了正面拟人、对比。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除了正面拟人、对比。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

31、除了正面拟人、对比。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除了正面描写之外,还常用侧面烘托的手法。描写之外,还常用侧面烘托的手法。描写之外,还常用侧面烘托的手法。描写之外,还常用侧面烘托的手法。4 4、诗题形式:、诗题形式:、诗题形式:、诗题形式:以物象为题;以物象为题;以物象为题;以物象为题;咏(题、赠、赞)咏(题、赠、赞)咏(题、赠、赞)咏(题、赠、赞)+物象物象物象物象1、农民起义领袖打破旧秩序,、农民起义领袖打破旧秩序,实现社会公平的决心和信心。实现社会公平的决心和信心。2、咏物诗,尊敬、颂扬之情。、咏物诗,尊敬、颂扬之情。拟人手法拟人手法3、对饱受冷落忽视的怨艾愤恨、对饱受冷落忽视的怨艾愤恨之情。之情

32、。西施西施崔道融崔道融苎萝山下如花女,占得姑苏台上春。苎萝山下如花女,占得姑苏台上春。一笑不能忘敌国,五湖何处有功臣。一笑不能忘敌国,五湖何处有功臣。西施西施罗隐罗隐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这两首诗均为咏史怀人之作,两诗构思这两首诗均为咏史怀人之作,两诗构思新颖,立意相似。两诗均新颖,立意相似。两诗均。但。但罗诗议论充分,能联系时运来分析国家的兴罗诗议论充分,能联系时运来分析国家的兴亡,这比崔诗更深入一层;崔诗亡,这比崔诗更深入一层;崔诗。咏史诗特点:咏史诗特点:1.形式标志:标题中有古迹、

33、古人名,或在古形式标志: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迹、古人前冠以“咏咏”,或在古迹、古人后,或在古迹、古人后加加“怀古怀古”、“咏怀咏怀”等。等。2.内容特点:内容特点:表达像古人那样建立功业志向,抒发对古表达像古人那样建立功业志向,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人的缅怀之情;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1

34、、反对传统观念,破除、反对传统观念,破除“红颜祸水红颜祸水”的论调,为西施翻案,闪射出的论调,为西施翻案,闪射出新的思想光辉。新的思想光辉。2、发议论不仅诉诸理智,而且诉诸、发议论不仅诉诸理智,而且诉诸感情,将理智和感情自然地揉合感情,将理智和感情自然地揉合在一起,这较之罗诗又有其高出在一起,这较之罗诗又有其高出一筹的地方。一筹的地方。思考:思考:(1)下面两首诗词采用了极为相似的修辞手下面两首诗词采用了极为相似的修辞手法,请指出并作简要分析。法,请指出并作简要分析。(2)两首诗词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两首诗词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题都城南庄(崔护)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

35、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生查子(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第一首中的意象第一首中的意象有:有:去年去年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桃花相映红现在现在人面不在桃花笑春风。人面不在桃花笑春风。第二首诗的意象第二首诗的意象:去年去年灯如昼月柳梢人约黄昏灯如昼月柳梢人约黄昏今年今年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归纳诗中常见的情感:归纳诗中常见的情感:羁旅愁思:孟浩然宿建德江思念亲友: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征人思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边塞诗)闺中怀人:王昌龄闺怨诗人思乡之情是如何引发的诗人思乡之情是如何引发的?触景生情黄叶

36、纷飞、飞鸟回巢等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除夕;伤春悲秋;日暮思归托物传情月、雁、笛、柳因梦寄情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妙喻传情乡愁(余光中)两首诗都采用了两首诗都采用了对比对比的手法,也都表达了的手法,也都表达了极为相似的极为相似的物是人非的感慨物是人非的感慨。(得分点)(得分点)崔诗崔诗用用“人面人面”“桃花桃花”作为线索贯串,通过作为线索贯串,通过“去去年年”寻春艳遇寻春艳遇和和今日重寻不遇今日重寻不遇,虽同时同地同,虽同时同地同景但人不同的对比,把诗人因此而生的景但人不同的对比,把诗人因此而生的惆怅惆怅,曲折尽致地表达了出来。曲折尽致地表达了出来。(得

37、分点)(得分点)欧阳修词欧阳修词上片说去年,下片说今年,元夜、花、柳、灯、上片说去年,下片说今年,元夜、花、柳、灯、月都依旧,就是月都依旧,就是“不见去年人不见去年人”,继而用,继而用“泪泪满春衫袖满春衫袖”将将物是人非,旧情难续的感伤物是人非,旧情难续的感伤表现表现得很充分。得很充分。(得分点)(得分点)观书有感观书有感朱熹朱熹昨夜河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昨夜河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琴诗琴诗苏轼苏轼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

38、听?1、从题材看,两诗都是哲理诗。朱诗借大战船自、从题材看,两诗都是哲理诗。朱诗借大战船自在航行的条件说明事物都有其自身规律,不按在航行的条件说明事物都有其自身规律,不按照规律行事,硬是用人的蛮力去照规律行事,硬是用人的蛮力去“推移推移”是不是不行的;苏诗行的;苏诗。2、两诗都讲究说理技巧。朱诗、两诗都讲究说理技巧。朱诗;苏诗通过两;苏诗通过两个浅显的假设表现理趣。个浅显的假设表现理趣。1、通过琴音与手指的关系说明,单有好、通过琴音与手指的关系说明,单有好的客观条件或单有好的主观条件都是的客观条件或单有好的主观条件都是不行的,只有把两者完美结合起来,不行的,只有把两者完美结合起来,才能取得良好

39、的效果。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2、通过鲜明的形象体现理趣。、通过鲜明的形象体现理趣。知识回顾:知识回顾:1.形式标志:标题中有形式标志:标题中有“送送”或或“别别”等字眼;等字眼;2.常见意象:习俗(折柳、唱歌、饮酒)时间常见意象:习俗(折柳、唱歌、饮酒)时间(傍晚、月夜)地点(长亭、渡口、古道、南浦(傍晚、月夜)地点(长亭、渡口、古道、南浦等)物象(瘦马、芳草、晚风、柳树、笛声、远等)物象(瘦马、芳草、晚风、柳树、笛声、远山、浊酒等)山、浊酒等)3.基本主题:依依不舍的留念;别后情境的想象、基本主题:依依不舍的留念;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

40、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志的告白。4.感情色彩:依恋与不舍感情色彩:依恋与不舍低沉哀婉,伤感惆低沉哀婉,伤感惆怅;怅;安慰与祝愿安慰与祝愿旷达刚健,乐观向上。旷达刚健,乐观向上。5.常用手法:常用手法:借事抒情、情景交融、衬托、虚实借事抒情、情景交融、衬托、虚实结合结合结合注释,阅读下面这首诗,谈谈你对这首诗结合注释,阅读下面这首诗,谈谈你对这首诗所表现的意境的理解。所表现的意境的理解。(延伸研究练习题)(延伸研究练习题)听张立本女吟(高适)听张立本女吟(高适)危冠广袖楚宫妆危冠广袖楚宫妆,独步闲庭逐夜凉。,独步闲庭逐夜凉。自把玉钗敲砌竹自把玉钗敲砌竹,清歌一曲,清歌一曲月如霜。月如霜

41、。注:注:“危冠广袖危冠广袖”是一种高冠宽袖窄腰的南方的是一种高冠宽袖窄腰的南方的贵族女装。贵族女装。砌竹,阶沿下的修竹,以钗击节是砌竹,阶沿下的修竹,以钗击节是唐宋人歌吟的习惯。唐宋人歌吟的习惯。清歌一曲,即吟歌一首。清歌一曲,即吟歌一首。鉴赏指导鉴赏指导:据诗题可知,此诗为诗据诗题可知,此诗为诗人听了张立本之女吟诗后作,要理解诗的人听了张立本之女吟诗后作,要理解诗的意境,关键在于把握住张立本女意境,关键在于把握住张立本女“独步独步”、“自敲自敲”、“清歌清歌”的形象和的形象和“凉凉”“月月如霜如霜”这此透露气氛特征的词语,在此基这此透露气氛特征的词语,在此基础上归纳并作具体分析即可。础上归

42、纳并作具体分析即可。要求:采用文短评形式写一段不少要求:采用文短评形式写一段不少于于100100字的意境。字的意境。少少女女环环境境外貌外貌描写描写行动行动描写描写危冠(高帽子)危冠(高帽子)广袖(宽袖子)广袖(宽袖子)楚宫装(窄腰裙)楚宫装(窄腰裙)独步独步逐逐自敲自敲清歌清歌闲庭闲庭夜凉夜凉砌竹砌竹月如霜月如霜凉爽的闲庭凉爽的闲庭寂静的夜空寂静的夜空如霜的秋月如霜的秋月南方南方贵族贵族女装女装孤寂孤寂清纯清纯形象形象典典雅雅清清高高清幽清幽寂静寂静意境意境清雅清雅幽静幽静答案示例:答案示例:这首诗创造了一种这首诗创造了一种清雅幽静清雅幽静的意境。的意境。(得分点得分点)暗暗蓝色的天幕上一轮秋月高悬,凉爽的闲庭中女诗人蓝色的天幕上一轮秋月高悬,凉爽的闲庭中女诗人依阶低吟。清泠的吟诗声和着玉钗敲竹的节拍飘荡依阶低吟。清泠的吟诗声和着玉钗敲竹的节拍飘荡在寂静的夜空,冰冷如霜的月光勾勒出一个蛾冠广在寂静的夜空,冰冷如霜的月光勾勒出一个蛾冠广袖的少女徘徊的身影。袖的少女徘徊的身影。(得分点得分点)意境是情与景的融意境是情与景的融合。读者只要领会清雅幽静之境,便能走进女诗人合。读者只要领会清雅幽静之境,便能走进女诗人超尘拔俗,淡雅清纯的内心世界。超尘拔俗,淡雅清纯的内心世界。(得分点)(得分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