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税收的经济效应ppt课件.ppt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70252154 上传时间:2023-01-17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3.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九章税收的经济效应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第九章税收的经济效应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九章税收的经济效应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九章税收的经济效应ppt课件.ppt(4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接受服务的费用 一、税收经济效应的作用机制二、税收的经济效应三、税收与经济发展第九章 税收的经济效应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接受服务的费用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接受服务的费用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接受服

2、务的费用 正效应与负效应某税的开征必定使纳税人或经济活动作出某些反应。如果这些某税的开征必定使纳税人或经济活动作出某些反应。如果这些反应与政府课征该税时所希望达到的目的一致,税收的这种效应就反应与政府课征该税时所希望达到的目的一致,税收的这种效应就谓之正效应谓之正效应 。正效应正效应如果课税实际产生的经济效果与政府课税目的相违背如果课税实际产生的经济效果与政府课税目的相违背,税收的税收的这种效应则谓之负效应。这种效应则谓之负效应。负效应负效应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接受服务的费用 中性效应与非中性效应

3、中性效应是指政府课税不打乱市场经济运行,即不改变人们对中性效应是指政府课税不打乱市场经济运行,即不改变人们对商品的选择,不改变人们在支出与储蓄之间的抉择,不改变人们在商品的选择,不改变人们在支出与储蓄之间的抉择,不改变人们在努力工作还是休闲自在之间的抉择。努力工作还是休闲自在之间的抉择。中性效应中性效应与中性效应相反,非中性效应是指政府课税影响了经济运行机与中性效应相反,非中性效应是指政府课税影响了经济运行机制,改变了个人对消费品、劳动、储蓄和投资等的抉择,进而影响制,改变了个人对消费品、劳动、储蓄和投资等的抉择,进而影响到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公共抉择等。到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公共抉择等。非中

4、性效应非中性效应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接受服务的费用 激励效应与阻碍效应 税收激励效应是指政府课税(包括增税或减税)使得人们更热税收激励效应是指政府课税(包括增税或减税)使得人们更热衷于某项活动衷于某项活动激励效应激励效应 阻碍效应则是指政府课税使得人们更不愿从事某项活动阻碍效应则是指政府课税使得人们更不愿从事某项活动 。阻碍效应阻碍效应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接受服务的费用 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 税收的收入效应

5、,是指课税减少了纳税人可自由支配的所得和税收的收入效应,是指课税减少了纳税人可自由支配的所得和改变了纳税人的相对所得状况。改变了纳税人的相对所得状况。收入效应收入效应税收的替代效应是指当某种税影响相对价格或相对效益时,人税收的替代效应是指当某种税影响相对价格或相对效益时,人们就选择某种消费或活动来代替另一种消费或活动。们就选择某种消费或活动来代替另一种消费或活动。替代效应替代效应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接受服务的费用一、税收经济效应的作用机制(一)税收的经济效应(一)税收的经济效应(二)税收的收入效应(

6、二)税收的收入效应(三)税收的替代效应(三)税收的替代效应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接受服务的费用(二)、税收的收入效应(二)、税收的收入效应收收入入效效应应税收的收入效应,是指税收将纳税人的一部分收入税收的收入效应,是指税收将纳税人的一部分收入转移到政府手中,使纳税人的收入下降,从而降低商品转移到政府手中,使纳税人的收入下降,从而降低商品购买量和消费水平。购买量和消费水平。衣物食品BOACDP1I1I2P2图中图中AB线是将纳税人购买两种商品线是将纳税人购买两种商品衣物、食品的数量组合连成一条直线。衣物

7、、食品的数量组合连成一条直线。由于边际效应随数量递减,无差异曲由于边际效应随数量递减,无差异曲线呈下凹状。线呈下凹状。切点切点(P1)上,纳税人以其限定的收入上,纳税人以其限定的收入购买两种商品所得到的效用或满足程度购买两种商品所得到的效用或满足程度最大,即用于衣物的支出为最大,即用于衣物的支出为P1,与轴线,与轴线的垂直距离乘以衣物的价格,用于食品的垂直距离乘以衣物的价格,用于食品的支出为的支出为P与轴线的水平距离乘以食与轴线的水平距离乘以食品价格。品价格。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接受服务的费用衣物食

8、品BOACDP1I1I2P2政府征税额:政府征税额:征税额征税额=AC*P衣物衣物=BD*P食品食品纳税人购买两种商品的组合线由纳税人购买两种商品的组合线由AB移移CD。另一条无差异曲线。另一条无差异曲线I2相切,切点为相切,切点为2。在这一切点上,纳税人以其税后收入。在这一切点上,纳税人以其税后收入购买两种商品所得到的效用或满足程度购买两种商品所得到的效用或满足程度最大最大。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由于政府课征一次性税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由于政府课征一次性税收而使纳税人在购买商品的最佳选择点由收而使纳税人在购买商品的最佳选择点由P1移至移至P2,这说明在政府课税后对纳税人的影响,表现为因,这说明

9、在政府课税后对纳税人的影响,表现为因收入水平下降从而减少商品购买量或降低消费水平,收入水平下降从而减少商品购买量或降低消费水平,而不改变购买两种商品的数量组合。而不改变购买两种商品的数量组合。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接受服务的费用一、税收经济效应的作用机制(一)税收的经济效应(一)税收的经济效应(二)税收的收入效应(二)税收的收入效应(三)税收的替代效应(三)税收的替代效应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接受服务的费用(

10、三)、税收的替代效应(三)、税收的替代效应替替代代效效应应税收的替代效应,是指税收对纳税人在商品购买方面的影响,表税收的替代效应,是指税收对纳税人在商品购买方面的影响,表现为当政府对不同的商品实行征税或不征税、重税或轻税的区别对待现为当政府对不同的商品实行征税或不征税、重税或轻税的区别对待时,会影响商品的相对价格,使纳税人减少征税或重税商品的购买量,时,会影响商品的相对价格,使纳税人减少征税或重税商品的购买量,而增加无税或轻税商品的购买量,即以无税或轻税商品替代征税或重而增加无税或轻税商品的购买量,即以无税或轻税商品替代征税或重税商品。税商品。衣物食品BOAEP1I1I3P3只对食品征税,对衣

11、物不征税只对食品征税,对衣物不征税。税款税款=BE*P食品食品该纳税人则会减少食品的购买量,对该纳税人则会减少食品的购买量,对购买两种商品的组合线便由购买两种商品的组合线便由AB移至移至AE,与其相切的无差异曲线则为与其相切的无差异曲线则为I3,切点为,切点为P3,在这一切点上,纳税人以税后收入购,在这一切点上,纳税人以税后收入购买商品所得效用或满足程度最大。买商品所得效用或满足程度最大。由此可见,由于政府对食品征税而对衣物不征税,由此可见,由于政府对食品征税而对衣物不征税,改变了纳税人购买商品的选择,其最佳点由改变了纳税人购买商品的选择,其最佳点由P1移至移至P3,这意味着纳税人减少了食品的

12、购买量,相对增加衣物的这意味着纳税人减少了食品的购买量,相对增加衣物的购买量,从而改变了购买两种商品的数量组合,也使消购买量,从而改变了购买两种商品的数量组合,也使消费者的满足程度下降。费者的满足程度下降。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接受服务的费用二、税收的经济影响(一)税收对劳动供给的影响(一)税收对劳动供给的影响(二)税收对居民储蓄的影响(二)税收对居民储蓄的影响(三)税收对投资的影响(三)税收对投资的影响(四)税收对个人收入分配的影响(四)税收对个人收入分配的影响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

13、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接受服务的费用(一)、税收对劳动供给的影响(一)、税收对劳动供给的影响税收对劳动供给的影响,是通过税收的收入效应和税收的替代效税收对劳动供给的影响,是通过税收的收入效应和税收的替代效应来表现的。应来表现的。人们对两者之间的取舍取决于许多因素,诸如个人的偏好,工资人们对两者之间的取舍取决于许多因素,诸如个人的偏好,工资率的高低(即闲暇的机会成本),其他收入水平的高低等,此外还有率的高低(即闲暇的机会成本),其他收入水平的高低等,此外还有政府征税的因素。政府征税的因素。税收对劳动供给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分析税收对劳动供给

14、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分析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接受服务的费用税收对劳动供给的收入效应,是指征税后减少了个人可支配收入,促税收对劳动供给的收入效应,是指征税后减少了个人可支配收入,促使其为维持既定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而减少或放弃闲暇,增加工使其为维持既定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而减少或放弃闲暇,增加工作时间。作时间。税收的替代效应是指由于征税使劳动和闲暇的相对价格发生税收的替代效应是指由于征税使劳动和闲暇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劳动收入下降,闲暇的相对价格降低,促使人们选择变化,劳动收入下降,闲暇的相对价格

15、降低,促使人们选择闲暇以替代工作。闲暇以替代工作。1.税收对劳动供给的总效应税收对劳动供给的总效应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接受服务的费用工资率时间个人劳动供给曲线图个人劳动供给曲线图S在工资率较低的阶段,替代在工资率较低的阶段,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当工资率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当工资率提高时,劳动力供给增加。提高时,劳动力供给增加。在工资率较高的阶段,收在工资率较高的阶段,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当工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当工资率提高时,劳动力供给减资率提高时,劳动力供给减少。少。因此,个人劳动力供给因此,个

16、人劳动力供给曲线曲线 S S呈现呈现“向后弯曲向后弯曲”的的行状。行状。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接受服务的费用在不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条件下,在不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条件下,个人的收入线是个人的收入线是DZ。在这个无差别曲线中,个人的最在这个无差别曲线中,个人的最大化效用点是无差别曲线大化效用点是无差别曲线U1与收与收入线的相切点入线的相切点E1,该点所决定的,该点所决定的闲暇时间是闲暇时间是OA 单位。单位。假定对全部劳动所得征收假定对全部劳动所得征收比例所得税,税率为比例所得税,税率为t,工资,工资率固定为

17、率固定为W。因征税收入线向。因征税收入线向内转移到内转移到CZ,其斜率为,其斜率为W(1-t),新的收入线与新的无差别,新的收入线与新的无差别曲线曲线U2相交于相交于E2点,该点所点,该点所决定的工作时间为决定的工作时间为ZB。收入闲暇ZFBU2U1AE3E1E2DCOW(1-t)斜率(斜率(W)是由放弃)是由放弃1小时的闲暇而增加的小时的闲暇而增加的净收入决定的,即净净收入决定的,即净工资率工资率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接受服务的费用与与E1点相比,点相比,E2点表明劳动供给增点表明劳动供给增加了,

18、增加的数量为加了,增加的数量为BA(ZB-ZA),这是征收比例所得税的总效应。,这是征收比例所得税的总效应。税收对劳动产生的这两种效应,税收对劳动产生的这两种效应,当:当:收入效应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增加工作时间;替代效应,增加工作时间;收入效应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减少工作时间;替代效应,减少工作时间;收入效应收入效应=替代效应,工作时间不变。替代效应,工作时间不变。收入闲暇ZFBU2U1AE3E1E2DCOW(1-t)斜率(斜率(W)是由放弃)是由放弃1小时的闲暇而增加的小时的闲暇而增加的净收入决定的,即净净收入决定的,即净工资率工资率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

19、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接受服务的费用2.2.税收对劳动供给的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税收对劳动供给的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收入闲暇ZFBU2U1AE3E1E2DCOW(1-t)斜率(斜率(W)是由放弃)是由放弃1小时的闲暇而增加的小时的闲暇而增加的净收入决定的,即净净收入决定的,即净工资率工资率 税收对劳动的替代效应税收对劳动的替代效应,可,可用用E3点来说明点来说明,该点是平行于,该点是平行于收入线收入线CZ的新收入线与原无差别的新收入线与原无差别曲线曲线U1相切的点。由于闲暇价格相切的点。由于闲暇价格已经下降了,个人会享用更多的已经下降了,个人会享用更多的闲暇

20、时间。从图可以看出,多出闲暇时间。从图可以看出,多出的闲暇时间或劳动供给减少是的闲暇时间或劳动供给减少是AF,这就是税收对劳动供给的替代,这就是税收对劳动供给的替代效应。效应。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接受服务的费用2.2.税收对劳动供给的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税收对劳动供给的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收入闲暇ZFBU2U1AE3E1E2DCOW(1-t)斜率(斜率(W)是由放弃)是由放弃1小时的闲暇而增加的小时的闲暇而增加的净收入决定的,即净净收入决定的,即净工资率工资率 税收对劳动供给的收入效应指税收对劳动供给的

21、收入效应指的是,政府征税会直接减少个人的是,政府征税会直接减少个人的可支配收入,从而促使纳税人的可支配收入,从而促使纳税人为维持既定的收入水平而增加工为维持既定的收入水平而增加工作时间,减少闲暇时间。他表明作时间,减少闲暇时间。他表明只是减少了个人收入,而并未改只是减少了个人收入,而并未改变闲暇与劳动的相对价格。由于变闲暇与劳动的相对价格。由于说的是效用降低,也可以说无差说的是效用降低,也可以说无差别曲线别曲线U1向下平行移至向下平行移至U2,表,表现在图中是从现在图中是从E3点移至点移至E2点。可点。可见,收入效用是使闲暇减少或劳见,收入效用是使闲暇减少或劳动供给增加的数量为动供给增加的数量

22、为FB。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接受服务的费用2.2.税收对劳动供给的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税收对劳动供给的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收入闲暇ZFBU2U1AE3E1E2DCOW(1-t)斜率(斜率(W)是由放弃)是由放弃1小时的闲暇而增加的小时的闲暇而增加的净收入决定的,即净净收入决定的,即净工资率工资率 收入效用与替代效用呈反方向收入效用与替代效用呈反方向运动,前者刺激人们更加努力工运动,前者刺激人们更加努力工作,后者促使人们减少劳动供给;作,后者促使人们减少劳动供给;后者使劳动供给减少的数量为后者使劳动供给减

23、少的数量为AF,与,与BF比较,净效用是增加劳动比较,净效用是增加劳动供给供给BA(BF-AF)。但是,这是)。但是,这是本例的情况。个人工作时间是减本例的情况。个人工作时间是减少还是增加,最终取决于收入效少还是增加,最终取决于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的对比,本例是收应与替代效应的对比,本例是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也可能是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也可能是两种效应相互抵消,或某种效应两种效应相互抵消,或某种效应占优。占优。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接受服务的费用我国的实际情况我国的实际情况对我国现实情况而言,可以说税

24、收几乎不影响劳动的供给,对我国现实情况而言,可以说税收几乎不影响劳动的供给,而且个人所得税在短期内也不会成为主体税种,因此我国目前而且个人所得税在短期内也不会成为主体税种,因此我国目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需要解决的不是如何增加劳动供给,而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需要解决的不是如何增加劳动供给,而是如何消化劳动力过剩问题。是如何消化劳动力过剩问题。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接受服务的费用二、税收的经济影响(一)税收对劳动供给的影响(一)税收对劳动供给的影响(二)税收对居民收入的影响(二)税收对居民收入的影响(三

25、)税收对投资的影响(三)税收对投资的影响(四)税收对个人收入分配的影响(四)税收对个人收入分配的影响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接受服务的费用(三)税收对投资的影响(三)税收对投资的影响1.税收对居民储蓄的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税收对居民储蓄的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 影响居民储蓄行为的两个主要因素是个人收入总水平和储蓄影响居民储蓄行为的两个主要因素是个人收入总水平和储蓄利率水平。利率水平。而税收对居民储蓄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个人所得税、利息税而税收对居民储蓄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个人所得税、利息税和间接税影响居民的储蓄倾

26、向及全社会的储蓄率。和间接税影响居民的储蓄倾向及全社会的储蓄率。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接受服务的费用(三)税收对投资的影响(三)税收对投资的影响1.税收对居民储蓄的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税收对居民储蓄的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在对储蓄的利息所得不征税的情况下,征收个人所得税对居在对储蓄的利息所得不征税的情况下,征收个人所得税对居民储蓄只有收入效应,即征收个人所得税会减少纳税人的可支民储蓄只有收入效应,即征收个人所得税会减少纳税人的可支配收入,迫使纳税人降低当前的消费和储蓄水平。配收入,迫使纳税人降低当前的消费和

27、储蓄水平。对储蓄利息(收益)征利息税,会减少储蓄人的收益,从而对储蓄利息(收益)征利息税,会减少储蓄人的收益,从而降低储蓄报酬率,影响个人的储蓄和消费倾向。具体来说,当降低储蓄报酬率,影响个人的储蓄和消费倾向。具体来说,当对储蓄利息征税时,使得当前的消费与未来消费的相对价格发对储蓄利息征税时,使得当前的消费与未来消费的相对价格发生了变化,即未来消费的价格变得昂贵了,而当前的消费价格生了变化,即未来消费的价格变得昂贵了,而当前的消费价格相对下降了,个人将增加当前的消费,于是产生了收入效应和相对下降了,个人将增加当前的消费,于是产生了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替代效应。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

28、,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接受服务的费用所得税与储蓄之间的所得税与储蓄之间的关系:关系:(1 1)税收对储蓄的收入效应的大)税收对储蓄的收入效应的大小取决于所得税的平均税率水平,小取决于所得税的平均税率水平,而替代效应的大小取决于所得税而替代效应的大小取决于所得税的边际税率高低;的边际税率高低;(2 2)边际税率的高低决定了替代)边际税率的高低决定了替代效应的强弱,所得税的累进程度效应的强弱,所得税的累进程度越高,对个人储蓄行为的抑制作越高,对个人储蓄行为的抑制作用越大;用越大;(4 4)减征或免征利息所得税将提)减征或免征利息所得税将提

29、高储蓄的收益率,有利于储蓄。高储蓄的收益率,有利于储蓄。(3 3)高收入者的边际储蓄倾向一)高收入者的边际储蓄倾向一般较高,对高收入者征税有碍于般较高,对高收入者征税有碍于储蓄增加;储蓄增加;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接受服务的费用二、税收的经济影响(一)税收对劳动供给的影响(一)税收对劳动供给的影响(二)税收对居民储蓄的影响(二)税收对居民储蓄的影响(三)税收对投资的影响(三)税收对投资的影响(四)税收对个人收入分配的影响(四)税收对个人收入分配的影响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

30、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接受服务的费用投资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决定因素,而投资决策是由投资的净收益投资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决定因素,而投资决策是由投资的净收益和投资的成本决定的。和投资的成本决定的。税收对投资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征收企业所得税的税率、税收对投资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征收企业所得税的税率、税前抵扣和税收优惠等措施影响纳税人的投资收益和投资成税前抵扣和税收优惠等措施影响纳税人的投资收益和投资成本。本。1.税收影响投资的原理税收影响投资的原理(三)税收对投资的影响(三)税收对投资的影响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

31、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接受服务的费用2.2.税收对投资的替代效应税收对投资的替代效应课征公司所得税,会压低纳税课征公司所得税,会压低纳税人的投资收益率,如果因此而减人的投资收益率,如果因此而减低了投资对纳税人的吸引力,导低了投资对纳税人的吸引力,导致投资者减少投资而以消费替代致投资者减少投资而以消费替代投资,就是发生了税收对投资的投资,就是发生了税收对投资的替代效应。替代效应。0 0消费消费投投资资B P 1 I 1I 1 I 2 C 1 C2I 2 P 2 D A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

32、价款或接受服务的费用3.3.税收对投资的收入效应税收对投资的收入效应 如果征税和提高税率减少了如果征税和提高税率减少了投资者的税后净收益,而投资者投资者的税后净收益,而投资者为了维持过去的收益水平趋向于为了维持过去的收益水平趋向于增加投资,这是税收对投资的收增加投资,这是税收对投资的收入效应。入效应。0 0消费消费投投资资B E P2P 1 I 1 I2 C1C2 I2 I 1 A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接受服务的费用4.税收对吸引国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税收对吸引国外直接投资的影响一般而言,发展中国家吸引外

33、资都给予内资所不能享受的特一般而言,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都给予内资所不能享受的特殊优惠措施。但外国投资者是否会真正得到税收优惠的好处或殊优惠措施。但外国投资者是否会真正得到税收优惠的好处或者能够得到多少,还取决于投资者的居住国和东道国之间的国者能够得到多少,还取决于投资者的居住国和东道国之间的国际税收关系。际税收关系。投资者的居住国对纳税人在东道国的已税收入可以实行三种投资者的居住国对纳税人在东道国的已税收入可以实行三种不同的处理方法,即免税法、扣除法和抵免法。不同的处理方法,即免税法、扣除法和抵免法。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

34、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接受服务的费用免税法免税法抵免法抵免法扣除法扣除法居住国对投资者来源于居住国对投资者来源于投资国的利润免于征税,投资国的利润免于征税,投资者可以全部享受东投资者可以全部享受东道国给予的全部税收优道国给予的全部税收优惠。惠。居住国允许投资者从应居住国允许投资者从应税所得中扣除已在东道税所得中扣除已在东道国缴纳的税款,投资者国缴纳的税款,投资者实际得到的利润将取决实际得到的利润将取决于投资国税率的高低,于投资国税率的高低,二者呈反向关系。二者呈反向关系。居住国首先按本国税法居住国首先按本国税法规定计算出一个税额,规定计算出一个税额,然后从该税额中减去已然后从该税额中减去已在投

35、资国缴纳的税款。在投资国缴纳的税款。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接受服务的费用二、税收的经济影响(一)税收对劳动供给的影响(一)税收对劳动供给的影响(二)税收对居民储蓄的影响(二)税收对居民储蓄的影响(三)税收对投资的影响(三)税收对投资的影响(四)税收对个人收入分配的影响(四)税收对个人收入分配的影响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接受服务的费用(四)税收对个人收入分配的影响(四)税收对个人收入分配的影响 1.个人所得税是

36、调节收入分配的最有力工具。个人所得税是调节收入分配的最有力工具。2.税收支出也是影响收入分配的重要工具。税收支出也是影响收入分配的重要工具。3.社会保险税是实现收入再分配的良好手段。社会保险税是实现收入再分配的良好手段。4.所得税指数化是减轻通货膨胀的收入分配扭曲效应的一种所得税指数化是减轻通货膨胀的收入分配扭曲效应的一种方法。方法。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接受服务的费用二、税收与经济发展(一)税收与经济发展关系理论观点(一)税收与经济发展关系理论观点(二)供给学派的税收观点(二)供给学派的税收观点(三

37、)减税政策评析(三)减税政策评析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接受服务的费用(一)税收与经济发展关系理论观点(一)税收与经济发展关系理论观点2、1、早在早在18世纪的自由资本主义时代,以亚当斯密为代世纪的自由资本主义时代,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认为社会的中心问题是增加社会财富,但表的古典经济学认为社会的中心问题是增加社会财富,但不需要政府干预,税收不过是为了维持不需要政府干预,税收不过是为了维持“廉价政府廉价政府”而取而取得收入的手段。得收入的手段。19世纪下半叶和世纪下半叶和20世纪初,以世纪初,以阿

38、道夫瓦各纳阿道夫瓦各纳为代表为代表的社会政策学派,打着社会政策和讲坛社会主义的旗号,的社会政策学派,打着社会政策和讲坛社会主义的旗号,一方面,反对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承认国家具有干预经济一方面,反对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承认国家具有干预经济的作用,另一方面,谋求矫正收入分配不公的社会问题。的作用,另一方面,谋求矫正收入分配不公的社会问题。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接受服务的费用 阿道夫阿道夫瓦格纳瓦格纳(18351917)阿道夫阿道夫瓦格纳是社会政策学派财政学瓦格纳是社会政策学派财政学的集大成者和资产阶级近代财

39、政学的创造者。的集大成者和资产阶级近代财政学的创造者。代表作有代表作有政治经济学教程政治经济学教程(1876年)、年)、财政学财政学(18771901年)。瓦格纳根据年)。瓦格纳根据其所处政治经济及社会背景,通过吸收、整其所处政治经济及社会背景,通过吸收、整理、总结以前社会政策学派代表洛伦茨理、总结以前社会政策学派代表洛伦茨冯冯施泰因、阿尔伯特施泰因、阿尔伯特伊伯哈德伊伯哈德费里德里希费里德里希谢谢夫莱等人的思想及观点,逐步形成了夫莱等人的思想及观点,逐步形成了 自己自己的以社会财政、税收思想为核心的理论体系。的以社会财政、税收思想为核心的理论体系。他把社会经济组织分为他把社会经济组织分为“个

40、人的经济组织个人的经济组织”、“共同的经济组织共同的经济组织”和和“慈善的经济组织慈善的经济组织”三种。财政是三种。财政是“共同的经共同的经 济组织中由权利济组织中由权利共同体构成的强制共同经济共同体构成的强制共同经济”。并据此提出。并据此提出了新的国家职能观。认为国家的职能应有发了新的国家职能观。认为国家的职能应有发展文化教育和增进社会福利的职能,国家应展文化教育和增进社会福利的职能,国家应为为“社会国家社会国家”。德国最著名的财税学家,优秀的经济德国最著名的财税学家,优秀的经济学家,资产阶级近代财政学的创造者学家,资产阶级近代财政学的创造者。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

41、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接受服务的费用(一)税收与经济发展关系理论观点(一)税收与经济发展关系理论观点4、3、20世纪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遭到空前的大危机年代资本主义经济遭到空前的大危机,爆发了,爆发了“凯恩凯恩斯革命斯革命”。凯恩斯学派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有效需。凯恩斯学派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有效需求不足,主张政府干预,实施需求管理政策,而且以财政政策为主求不足,主张政府干预,实施需求管理政策,而且以财政政策为主要手段。要手段。而与此同时,美国经济学家汉森认为,税收是调节经济,避免而与此同时,美国经济学家汉森认为,税收是

42、调节经济,避免经济危机,保持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并预言经济危机,保持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并预言“税收的变动是调节税收的变动是调节经济短期波动的很有效的武器经济短期波动的很有效的武器”。进入进入20世纪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前所未有的经济停止和通年代,美国经济出现前所未有的经济停止和通货膨胀并存的货膨胀并存的“滞胀滞胀”现象,而凯恩斯主义在现象,而凯恩斯主义在“滞胀滞胀”面前束手面前束手无策,于是凯恩斯主义威信扫地,反对凯恩斯主义的供给学派应无策,于是凯恩斯主义威信扫地,反对凯恩斯主义的供给学派应运而生。供给学派认为,需求管理政策不能解脱经济的运而生。供给学派认为,需求管理政策不能解脱经济的

43、“滞胀滞胀”,只有从资本和劳动力投入的数量和质量及其使用效率着手,才,只有从资本和劳动力投入的数量和质量及其使用效率着手,才能恢复经济的活力,因而主张实行能恢复经济的活力,因而主张实行“供给管理政策供给管理政策”,而主要载,而主要载体则是减税政策。体则是减税政策。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接受服务的费用二、税收与经济发展(一)税收与经济发展关系理论观点(一)税收与经济发展关系理论观点(二)供给学派的税收观点(二)供给学派的税收观点(三)减税政策评析(三)减税政策评析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

44、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接受服务的费用(二)供给学派的税收观点(二)供给学派的税收观点高边际税率会降低人们高边际税率会降低人们的工作积极性,而低边的工作积极性,而低边际税率会提高人们的工际税率会提高人们的工作积极性。作积极性。高边际税率会阻碍投资,高边际税率会阻碍投资,减少资本存量,而低边减少资本存量,而低边际税率会鼓励投资,增际税率会鼓励投资,增加资本存量。加资本存量。边际税率的高低和税收边际税率的高低和税收收入的多少不一定按同收入的多少不一定按同一方向变化,甚至可能一方向变化,甚至可能按反方向变化。按反方向变化。1.1.供给学派的三个基本

45、命题:供给学派的三个基本命题: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接受服务的费用税收收入与税率的函数关系呈曲线税收收入与税率的函数关系呈曲线OAB状态(抛物线形)状态(抛物线形)供给学派把供给学派把“CAB”区域,即图区域,即图中的阴影部分,称为税率中的阴影部分,称为税率“禁区禁区”。2.2.拉弗曲线拉弗曲线AOCB税税收收收收入入税税率率DE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接受服务的费用 阿瑟阿瑟拉弗拉弗(19411941今)今)

46、阿瑟阿瑟拉弗是拉弗是“拉弗曲线拉弗曲线”的提出者,的提出者,供应学派代表人物供应学派代表人物,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商学研究院教授,在尼克松政府时期曾担任商学研究院教授,在尼克松政府时期曾担任行政管理和预算局的经济学家。拉弗先生以行政管理和预算局的经济学家。拉弗先生以其其“拉弗曲线拉弗曲线”而著称于世,并当上了里根而著称于世,并当上了里根总统的经济顾问,为里根政府推行减税政策总统的经济顾问,为里根政府推行减税政策出谋划策。出谋划策。一般情况下,税率越高,政府一般情况下,税率越高,政府的税收就越多,;但税率的提高超过一定的的税收就越多,;但税率的提高超过一定的限度时,企业的经营

47、成本提高,投资减少,限度时,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投资减少,收入减少,即税基减小,反而导致政府的税收入减少,即税基减小,反而导致政府的税收减少,描绘这种税收与税率关系的曲线叫收减少,描绘这种税收与税率关系的曲线叫做拉弗曲线。做拉弗曲线。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接受服务的费用1.高税率不一定取得高收入,而高收高税率不一定取得高收入,而高收入也不一定要实行高税率。入也不一定要实行高税率。2.取得同样多的税收收入,可以取得同样多的税收收入,可以采取两种不同的税率,如图中的采取两种不同的税率,如图中的D点和点和E

48、点,税收收入是相等的,但点,税收收入是相等的,但D点的税收负担很轻。点的税收负担很轻。拉弗曲线的经济含义拉弗曲线的经济含义AOCB税税收收收收入入税税率率DE3.税率、税收收入和经济增长之税率、税收收入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从理论上说应当存在一种关系,从理论上说应当存在一种兼顾税收收入与经济增长的最优兼顾税收收入与经济增长的最优税率。税率。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接受服务的费用3.3.马斯顿的经验分析马斯顿的经验分析世界银行经济学家凯思世界银行经济学家

49、凯思马斯顿选择了具有可比性马斯顿选择了具有可比性的的20个国家个国家20世纪世纪70年代的经验数据,对宏观税率年代的经验数据,对宏观税率(指税收收入占(指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的高低对经济增长率的的比重)的高低对经济增长率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基本结论是:较低的宏观税税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基本结论是:较低的宏观税税率对提高本国的经济增长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率对提高本国的经济增长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接受服务的费用二、税收与经济发展(一)税收与经济发展关系理论观点(一)税收与经

50、济发展关系理论观点(二)供给学派的税收观点(二)供给学派的税收观点(三)减税政策评析(三)减税政策评析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接受服务的费用(三)减税政策评析(三)减税政策评析1.1.对供给学派税收主张的理论争议对供给学派税收主张的理论争议 供给学派在理论上强调供给对国民产出的作用,在政策供给学派在理论上强调供给对国民产出的作用,在政策上则强调政府在调节供给方面发挥作用,特别是突出了减税上则强调政府在调节供给方面发挥作用,特别是突出了减税政策政策。但这是以劳动供给与劳动者税后工资收入正相关为前。但这是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