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考语文《祝福》复习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随风 文档编号:701515 上传时间:2019-06-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32.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中考语文《祝福》复习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中考语文《祝福》复习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中考语文《祝福》复习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中考语文《祝福》复习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祝福祝福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鲁迅的生命历程、人格精神及其现代价值; 2.学习环境分析,把人物和情节纳入具体的时空; 3.学习分析鲁迅小说在精神价值和写作技巧上的现代性; 4.学习多维度地分析鲁迅小说的人物和主题; 5.体会祝福精妙的语言艺术; 6.学习通过注入阅读体验,征引文献,写作小评论。 过程与方法 1.课前带领学生学习相关材料,供讨论时参考; 2.课堂教学,引领学生进入阅读体验过程,结论居其次,提倡个性化解读; 3.以结构分析切入,引起叙事分析、人物分析、主题分析,一以贯之; 4.比较研究法,旨在让学生获得纵横开阔的语文、文学视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2、.学习鲁迅心系国家命运的使命感; 2.理解鲁迅的人格精神对于民族性格的塑形价值; 3.理性地认识鲁迅的“天才病” 。 【重点、难点】 1.鲁迅小说的现代精神和现代技巧; 2.祝福的语言艺术; 3.鲁迅小说的人物形象谱系。 【课时】4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任务】 1.祝福的结构图式及其审美意蕴; 2.结构图式与情节发展、人物命运的有机联系。1、导语 新浪网讯 加拿大史密斯吉尔莫剧团,即将与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携手,把鲁迅的经典 小说祝福 阿Q正传等搬上舞台。该剧团发起人米歇尔史密斯说,2005年,他在加拿 大的图书馆读到了鲁迅的文章,其中包括祝福 ,他认为, “鲁迅的作品很深

3、刻,总能在一 个故事中藏着另一个故事” ,并因此萌发了改编戏剧的想法。据悉,该剧将于2007年初在上海 以中、英文演出。 祝福能够在异质文化中对话并获得共鸣,不仅缘于它具有洞明的现代精神、纯熟的 现代技巧,更缘于它塑造的人物形象尖锐地指向了人类心灵中的病区,涉笔之处,令人悲愤, 也令人自省。2、情节结构(图式) 要求学生预习课文,熟悉情节和人物。 带领学生学习如下资料,供讨论时参考: 余华小说我没有自己的名字 弗吉尼亚伍尔芙小说一间自己的屋子2鲁迅小说示众 明天 温习小说诸要素:环境、人物、情节、结构。(一)本文人物可以分成哪几种类型?他们各自的生命历程或动作走向如何?祥林嫂、 “我” 、看客

4、。1.祥林嫂的生命历程 夫祥林死 逃至鲁镇 婆婆逼嫁 改嫁贺老六 阿毛出世 贺老六亡 阿毛夭折 二至鲁镇 我真傻,真的 捐门槛 行乞 祥林嫂之死2.“我”的动作走向离去 归来 再离去 3.看客们的动作生老病死,始终在场。与祥林嫂及“我”的暂住相比,他们的生命力可谓长久。(二) “祥林嫂”的情节线、 “我”的情节线、看客的情节线有什么关系?你能用图形标示 吗?(三)钟漏型结构图式内涵:两个或数个人物从不同的地方走来,向着一个中心点互相接近,相遇,然后再分 开。你读过的鲁迅小说中,是否还有类似的结构图式? 孔乙己 (咸亨酒店,孔乙己、掌柜、 “我” ) 故乡 (故乡,闰土、 “我” ) 在酒楼上

5、(酒楼,吕纬甫、 “我” ) 示众 (街上,看客们、犯人)你读过的小说中(比如中国古典小说名著) ,是否还有类似的结构图式? 红楼梦 (大观园,宝玉、黛玉、宝钗、刘姥姥) 水浒传 (梁山泊,108将) 儒林外史 (泰伯祠)(四)结合上述例子谈谈,这个结构图式具有什么意味和内涵? 小说开始时,各色人物依次出场,慢慢地向一个中心点聚焦,一番遭逢、一番繁华、一 番哭笑之后,渐次失散,生命趋于虚空、落寞、幻灭、死亡,人事两茫茫。以上诸例,无不3如此,尤以在酒楼上 红楼梦为甚。 三、结构的审美意味 那么, 祝福是否也具备由此结构形成的意味和内涵?(提示:学生就这个问题自由交流、讨论,提醒学生要言之有据,

6、证据就在课文中找, 不可脱离文本,妄加附会。证据部分要求朗诵,也可以表演。 )(一)祥林嫂:生命、精神的虚空和幻灭(祥林嫂生命的春天唯阿毛而已。 )1.她没有自己的名字 (1)鲁迅小说中的无名者:孔乙己:有姓无名 阿Q:有名无姓 祥林嫂:无姓无名(2)疑问:她本人情愿被呼作祥林嫂吗?(3)鲁镇人对祥林嫂的称呼大家都叫她祥林嫂,没问她姓什么(祥林死,为逃婚计,初至鲁镇) 大家:鲁家上下人等。 妇女的从属性、无名性。 尚未改嫁,但已守寡,暂时被人们接纳。大家仍然叫她祥林嫂(贺老六死,无家可归,二至鲁镇) 大家:仍指鲁家。 仍然:似乎因为习惯,实则否定改嫁的合“法”性。 此次被收留纯因祥林嫂勤快。镇

7、上的人们也仍然叫她祥林嫂,但音调和先前很不同(同上) 镇上的人们:对立范围扩大了。 也仍然:礼教文化固执地达成共识,对祥林嫂的彻底否定。 音调:人际关系微妙变化,渐渐被边缘化。名字、身份、肉体,这三者是人(包括女人)存活于社会的必要条件。然而,祥林嫂完全是一个无名者。无名者的境遇如何?参看余华我没有自己的名字 。然而,祥林嫂完全是一个多余人。妇女要谋取独立, “一间自己的屋子”很重要。参看弗 吉尼亚伍尔芙一间自己的屋子 。2.从“三从四德”看祥林嫂三从: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妇德(德行) 、妇容(仪容) 、妇言(言语) 、妇工(女红) 。祥林嫂完全符合“四德”的标准。 德,不肯改

8、嫁污了名节。 容, “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 。 言, “又只是顺着眼,不开一句口” 。 工, “她的做工却毫没有懈,食物不论,力气是不惜的” 。 至于“三从” ,祥林嫂无父可从,无夫可从,无子可从。人生悲戚,一至于此! 3.“死”与“魂灵”的难题 对灵魂和来世的关注意味着对现世的绝望。 中国人本来缺乏宗教意识,纯粹宗教意义上的自觉的精神救赎是没有的。祥林嫂的追究 非但不能抚慰自己,反而会因层层心理暗示,把自己卷入恐惧。 恐惧之余,欲捐门槛赎罪。仍然不被世人接纳。 悲剧性正在这儿:祥林嫂已经没有了自我救赎之路。 4.伤疤病理学意义:肉体的伤痛,将愈未愈,欲遮不能遮,处于疾病与康复的临界点上。

9、4心理学意义:看客咀嚼赏鉴的材料,精神耻辱的记号,被迫“凝视”自己的伤口。(二) “我”:生命、精神的虚空和幻灭 1.重返故乡的陌生人 故乡反成异乡,亲故反成陌路。 陌生感缘于精神视点的不同。2.悖论:面对“死”与“魂 灵”的难题悖论:也许有罢(安慰之辞)论理,就该也有然而也未必(恍惚之词)我说不清(逃避之辞)悖论的意味知识者的良知知识者的虚弱无力知识者的负疚感知识者的自我审视精神3.“我明天决计要走了”(“走”:逃离。 )为何要逃离?鲁镇沉闷的社会环境令“我”窒息。祥林嫂之死令“我”产生负疚感和精神危机感。新环境可以让“我”获得更高的视点审视鲁镇和自我。 (三)看客:生命的空虚 1.看客眼中

10、的逼嫁风波 2.看客眼中的死亡事件 看客,古今络绎不绝。真正的交通事故不是两车相撞,而是围观的看客们导致的交通堵 塞。 看客,鲁迅先生形象地称之为“帮闲”或“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 。 “群众尤其是 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 。可参看示众 药 明天 。 看客的人格特征:猎奇心,偷窥欲,或冷漠地旁观,或将一切悲剧事件转化为闹剧(笑 与刺激) ,在喧闹中把被看者挤兑到边缘位置,然后,扔掉这个陈旧的玩物,心满意足地走开, 遗忘。 “看”的基本关系模式:看-被看。 小说中往往有一个审视性的“隐含作者”视角,模式为:看/看-被看。 当“被看者”陷入流言和嘲弄, “看”就转变为“吃” ,模式 为:吃-被

11、吃。小结:祥林嫂死了, “我”走了,空剩下这鲁镇的许多闲人、看客,一年一度,祝福迎神, 生老病死,落得大地白茫茫一片真干净!四、作业 1.去图书馆借阅鲁迅传记和鲁迅作品鉴赏专著,于课外选读。推荐王晓明教授的无法 直面的人生鲁迅传 (上海文艺出版社) 、钱理群教授的鲁迅作品十五讲 (北京大学出 版社) 。 2.本节课开头,我引用了米歇尔史密斯的话:“鲁迅的作品很深刻,总能在一个故事 中藏着另一个故事。 ”此即俄罗斯套娃式的情节模式,或曰“双线” “复调” 。请你就祝福 谈一谈。5(板书内容见课件) 祝福教学反思高中语文新教材几经变动,文本有删有增,而祝福却始终是保留篇目之一,自然有它独到的魅力,

12、那么,如何让“老”教材焕发新意,也就成为我着力思考的问题。在祝福的讲授过程中,除了让自己的教学理念体现“生本位”这一课改标志性的理念外,还强化了教学过程的多元性、思维过程的多维性,引导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尤其是注意做到把这一创设点延续到了课外,即让学生以“阿毛”的身份写一篇反映“母亲”不幸遭遇的文章。这样安排的目的,既能让学生清晰地、完整地把握小说的情节、明确小说的倒叙手法,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写作能力,更能让学生通过角色的置换,进一步调动他们参与阅读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审美热情。也许阿毛的存活,会降低文本悲剧性的感染力,但却能给学生宽广的空间去想象“母亲”祥林嫂命运的悲惨,同情

13、有如“祥林嫂”般的底层劳动妇女生存的艰难,进而让他们学着把视角放到自己周围乃至社会中的弱者身上,获得较为真实的生活体验,学会关怀,懂得珍惜。之所以这样设计,还源于目前一些学生日益缺失的情感现状。比如,在讲包身工时,读到包身工们“在离开别人头部不到一尺的马桶上很响地小便” ;“他们会半裸体地起来开门,拎着裤子争夺马桶,将身体稍稍背转一下就公然在男人面前换衣服”时,有些学生往往会无所顾忌地大笑(个别学生还会窃笑) ,因为他们觉得笑的理所当然,把课文的悲剧气氛全给毁了。诚然,由于时空的距离,学生对这段生活的了解可能只是止于历史教材般意义的理解,缺少直觉得生活感受,对此不能一下子走进教材,不能与教者的意图产生共鸣,也有可理解之处,但不管怎样,这是一种缺失,一种被割裂了的、被刺痛的缺失。 面对这种情景,教者不可能无动于衷,但愤怒的指责毫无用处,而能奏效的,也许只能是理 性的情感疏导。所以,对于此类文章,从教者一定要在关注学生特点和时代特色的基础上, 思索如何施教,如何导学,能让学生悄然动容,心神慢慢凝重;能使每一种叙述都成为一种 沉甸甸的语言,直接触及他们的心灵,引起他们灵魂的颤动,这应不失为一种哀婉、凄切、 厚重的审美指向,这也是我们理应要达到的审美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