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晋文学含陶渊明课件.ppt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70093587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1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两晋文学含陶渊明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两晋文学含陶渊明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两晋文学含陶渊明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晋文学含陶渊明课件.ppt(4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两晋文学两晋文学一、两晋文学概说一、两晋文学概说(一)两晋播迁(一)两晋播迁(二)西晋的政治制度(二)西晋的政治制度 1、西晋士族制度的确立、西晋士族制度的确立东汉后期:诠选东汉后期:诠选三国:九品官人法三国:九品官人法魏晋:士族地位巩固魏晋:士族地位巩固两晋:形成世袭,政治、经济都享有特权两晋:形成世袭,政治、经济都享有特权 2、晋初分封制、晋初分封制(三)晋朝文人的作风与文风(三)晋朝文人的作风与文风 1、晋人之文,趋向雅化、晋人之文,趋向雅化 2、晋人之文,益尚华美、晋人之文,益尚华美 3、晋人之文,日见真情、晋人之文,日见真情 二、太康文学(西晋)二、太康文学(西晋)(一)概述(一)概

2、述1、断限、断限 晋武帝司马炎年号晋武帝司马炎年号 280-2892、作者:三张二陆两潘一左(文章、作者:三张二陆两潘一左(文章24友)友)(一)陆机(一)陆机(二)潘岳(二)潘岳(三)左思(三)左思(一)陆机(一)陆机1、生平、性格:、生平、性格:出身高贵,以亡国之臣入晋,才高自负,热衷功出身高贵,以亡国之臣入晋,才高自负,热衷功名,仕于乱朝,多为人忌名,仕于乱朝,多为人忌2、诗歌、诗歌 约约100首首(1)多仿乐府、古诗之作,主题多怀旧(人、乡)多仿乐府、古诗之作,主题多怀旧(人、乡)、迷惘、矛盾,少创新、迷惘、矛盾,少创新赴道洛中作赴道洛中作门有车马客行门有车马客行猛虎行猛虎行君君子行子

3、行(2)诗多情景相生,显示自然景物渐入诗坛的历)诗多情景相生,显示自然景物渐入诗坛的历史趋势。史趋势。招隐诗招隐诗体貌山水,穷形尽相,尾缀体貌山水,穷形尽相,尾缀议论,实开谢灵运山水诗先声议论,实开谢灵运山水诗先声(3)好炫博,堆辞藻,)好炫博,堆辞藻,“情繁而词隐情繁而词隐”(刘勰)(刘勰)3、文赋文赋第一篇系统文学创作论第一篇系统文学创作论 赴洛道中作赴洛道中作其二其二n n远游越山川,山川修且广。远游越山川,山川修且广。n n振策陟崇丘,案辔遵平莽。振策陟崇丘,案辔遵平莽。n n夕息抱影寐,朝徂衔思往。夕息抱影寐,朝徂衔思往。n n顿辔倚嵩岩,侧听悲风响。顿辔倚嵩岩,侧听悲风响。n n清

4、露坠素辉,明月一何朗。清露坠素辉,明月一何朗。n n抚枕不能寐,振衣独长想。抚枕不能寐,振衣独长想。n n共二首,作于西晋太康十年(共二首,作于西晋太康十年(289)作者离家赴)作者离家赴洛阳途中,写途中景物与引起的悲凉凄恻感触,洛阳途中,写途中景物与引起的悲凉凄恻感触,表现了思乡之情和前途未卜的担忧。表现了思乡之情和前途未卜的担忧。招隐诗招隐诗陆机陆机 明发心不夷。振衣聊踯躅。明发心不夷。振衣聊踯躅。踯躅欲安之。幽人在浚谷。踯躅欲安之。幽人在浚谷。朝采南涧藻。夕息西山足。朝采南涧藻。夕息西山足。轻条象云构。密叶成翠幄。轻条象云构。密叶成翠幄。激楚伫兰林。回芳薄秀木。激楚伫兰林。回芳薄秀木。山

5、溜何泠泠。飞泉漱鸣玉。山溜何泠泠。飞泉漱鸣玉。哀音附灵波。颓响赴曾曲。哀音附灵波。颓响赴曾曲。至乐非有假。安事浇淳朴。至乐非有假。安事浇淳朴。富贵久难图。税驾从所欲。富贵久难图。税驾从所欲。(二)潘岳(二)潘岳1、生平、个性、生平、个性性轻躁,趋势利,谄事贾谧,文章性轻躁,趋势利,谄事贾谧,文章24友之首友之首“潘岳乾没取危潘岳乾没取危”(颜氏家训颜氏家训乾没欲壑难填也)乾没欲壑难填也)2、创作、创作擅哀诔:擅哀诔:金鹿哀辞金鹿哀辞泽兰哀辞泽兰哀辞赋亦佳:赋亦佳:西征赋西征赋秋兴赋秋兴赋闲居赋闲居赋诗以亲情、哀情为佳:诗以亲情、哀情为佳:悼亡诗悼亡诗三首感情真三首感情真挚,明净疏畅;挚,明净疏

6、畅;杨氏七哀诗杨氏七哀诗亦此类;亦此类;“凄怆凄怆”为基调,为其主要成就为基调,为其主要成就潘岳潘岳 悼亡诗三首其一悼亡诗三首其一n n 荏苒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冬春谢,寒暑忽流易。之子归重泉,重壤永之子归重泉,重壤永幽隔幽隔。私怀谁克从?淹留亦何益?私怀谁克从?淹留亦何益?僶俛恭朝命,回心反初役。僶俛恭朝命,回心反初役。n n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帏屏无仿佛,翰墨有余迹。帏屏无仿佛,翰墨有余迹。流芳未及歇,流芳未及歇,遗挂遗挂犹在壁。犹在壁。怅恍如或存,回遑忡惊惕。怅恍如或存,回遑忡惊惕。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如

7、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n n春风缘隙来,晨溜承檐滴。春风缘隙来,晨溜承檐滴。寝息何时忘?沈忧日盈积。寝息何时忘?沈忧日盈积。庶几有时衰,庄缶犹可击。庶几有时衰,庄缶犹可击。n n安仁情深之子,每一涉笔,淋漓倾注,安仁情深之子,每一涉笔,淋漓倾注,宛转侧折,旁写曲诉,刺刺(多言貌)宛转侧折,旁写曲诉,刺刺(多言貌)不能自休。夫诗以道情,未有情深而语不能自休。夫诗以道情,未有情深而语不佳者;所嫌笔端繁冗,不能裁节,有不佳者;所嫌笔端繁冗,不能裁节,有逊乐府古诗含蕴不尽之妙耳。逊乐府古诗含蕴不尽之妙耳。陈祚明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采菽堂古诗选卷十一卷十一(三)左思(三)左思 1 1、生平、个性:出身低微

8、,勤学貌寝口讷、生平、个性:出身低微,勤学貌寝口讷、生平、个性:出身低微,勤学貌寝口讷、生平、个性:出身低微,勤学貌寝口讷 2 2、创作、创作、创作、创作三都赋三都赋三都赋三都赋“洛阳纸贵洛阳纸贵洛阳纸贵洛阳纸贵”咏史咏史咏史咏史八首八首八首八首 内容:或诉说胸襟怀抱(其一),或表达对门阀制度不满内容:或诉说胸襟怀抱(其一),或表达对门阀制度不满内容:或诉说胸襟怀抱(其一),或表达对门阀制度不满内容:或诉说胸襟怀抱(其一),或表达对门阀制度不满及对豪右的蔑视(其二),或抒写愤激之情(其六),或及对豪右的蔑视(其二),或抒写愤激之情(其六),或及对豪右的蔑视(其二),或抒写愤激之情(其六),或及

9、对豪右的蔑视(其二),或抒写愤激之情(其六),或宣言大释大悟(其八)宣言大释大悟(其八)宣言大释大悟(其八)宣言大释大悟(其八)风格:豪放,浑成风格:豪放,浑成风格:豪放,浑成风格:豪放,浑成影响:文学史上承前启后,开创咏史诗借咏史以咏怀之路影响:文学史上承前启后,开创咏史诗借咏史以咏怀之路影响:文学史上承前启后,开创咏史诗借咏史以咏怀之路影响:文学史上承前启后,开创咏史诗借咏史以咏怀之路左思左思 咏史八首其三咏史八首其三n n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n n地势使之然,由来非

10、一朝。金张藉旧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七叶珥汉貂。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三、东晋文学三、东晋文学(一)概述(一)概述 1、时代特征:、时代特征:偏安政局,门阀政治,玄谈风气偏安政局,门阀政治,玄谈风气 2、文学分期:、文学分期:前期:郭璞及其前期:郭璞及其游仙诗游仙诗,刘琨,刘琨 中期:玄言诗高潮中期:玄言诗高潮 后期:山水诗先声,陶渊明后期:山水诗先声,陶渊明三、东晋文学三、东晋文学(二)刘琨(二)刘琨 1、生平、个性、生平、个性字越石,少负志气,有纵横之才,文章字越石,少负志气,有纵横之才,文章24友之一。友之一。八王之乱与祖逖闻鸡起舞

11、,以豪杰相推许。生性八王之乱与祖逖闻鸡起舞,以豪杰相推许。生性豪奢不检,屡被人馋;终因人馋遭段匹磾所疑,豪奢不检,屡被人馋;终因人馋遭段匹磾所疑,缢杀于狱缢杀于狱2、创作、创作(1)书表)书表 身当离乱,慨然有天下之志,议论时身当离乱,慨然有天下之志,议论时局,多有书表传世局,多有书表传世eg.为并州刺史到壶关上表为并州刺史到壶关上表为并州刺史到壶关上表为并州刺史到壶关上表与丞相书与丞相书与丞相书与丞相书答卢谌书答卢谌书答卢谌书答卢谌书三、东晋文学三、东晋文学(2)诗歌)诗歌答卢谌答卢谌家国之恨家国之恨扶风歌扶风歌重赠卢谌重赠卢谌志士艰危处境,英志士艰危处境,英雄末路悲哀雄末路悲哀总体风格:情

12、感深厚,风格雄峻,不独有建总体风格:情感深厚,风格雄峻,不独有建安之慷慨,且别有悲凉之气安之慷慨,且别有悲凉之气三、东晋文学三、东晋文学(三)郭璞(三)郭璞1、生平、生平字景纯,好经术,悉五行、天文、卜筮,辞字景纯,好经术,悉五行、天文、卜筮,辞赋号为赋号为“中兴之冠中兴之冠”。南渡后,因赋作为元帝所赏获官,后任王敦南渡后,因赋作为元帝所赏获官,后任王敦记事参军,借卜筮谏阻王敦谋反,被杀。王记事参军,借卜筮谏阻王敦谋反,被杀。王敦乱平,追赠弘农太守。敦乱平,追赠弘农太守。三、东晋文学三、东晋文学(2)辞赋创作(早年)辞赋创作(早年)江赋江赋客傲客傲(仿(仿答客难答客难解嘲解嘲)(3)诗歌创作)

13、诗歌创作游仙诗游仙诗今存今存19首,其中首,其中9首残篇,辞多慷慨,乖远玄首残篇,辞多慷慨,乖远玄宗,坎壈咏怀。诗歌形象鲜明,造语奇丽,宗,坎壈咏怀。诗歌形象鲜明,造语奇丽,名为游仙,实为咏怀名为游仙,实为咏怀其后诗人取其谈玄而遗其取象,玄歌大盛,其后诗人取其谈玄而遗其取象,玄歌大盛,乃为消极发展乃为消极发展郭璞郭璞 游仙诗游仙诗n n京华游侠窟。山林隐遯栖。朱门何足荣。京华游侠窟。山林隐遯栖。朱门何足荣。未若托蓬莱。临源挹清波。陵冈掇丹荑。未若托蓬莱。临源挹清波。陵冈掇丹荑。灵溪可潜盘。安事登云梯。灵溪可潜盘。安事登云梯。漆园漆园有有傲吏傲吏。莱氏有逸妻。进则保龙见。退为莱氏有逸妻。进则保龙

14、见。退为触藩羝触藩羝。高蹈风尘下。长揖谢夷齐。高蹈风尘下。长揖谢夷齐。(其一)(其一)n n翡翠戏兰苕。容色更相鲜。绿萝结高林。翡翠戏兰苕。容色更相鲜。绿萝结高林。蒙笼盖一山。中有冥寂士。静啸抚清弦。蒙笼盖一山。中有冥寂士。静啸抚清弦。放情放情凌霄外。嚼蘂挹飞泉。赤松临上游。凌霄外。嚼蘂挹飞泉。赤松临上游。驾鸿乘紫烟。左挹浮丘袖。右拍洪崖肩。驾鸿乘紫烟。左挹浮丘袖。右拍洪崖肩。借问借问蜉蝣蜉蝣辈。宁知龟鹤年。辈。宁知龟鹤年。(其三)(其三)三、东晋文学三、东晋文学(四)玄言诗(四)玄言诗1、玄言诗的兴盛、玄言诗的兴盛东晋偏安日久,文人意气消沉;魏晋清谈之风不仅东晋偏安日久,文人意气消沉;魏晋清

15、谈之风不仅不改,又兼受佛理影响,朝着不改,又兼受佛理影响,朝着“精名理,善论难精名理,善论难”方向发展,产生了方向发展,产生了“诗必柱下之旨归,赋乃漆诗必柱下之旨归,赋乃漆园之义疏园之义疏”的玄言诗赋的玄言诗赋2、代表作者:孙绰、许询、代表作者:孙绰、许询3、特点:、特点:永嘉时永嘉时,贵黄老贵黄老,稍尚虚谈,于时篇什,稍尚虚谈,于时篇什,理过其辞,淡乎寡味。爰及江表,微波尚传。孙理过其辞,淡乎寡味。爰及江表,微波尚传。孙绰、许询、桓(温)、庾亮诸公诗,皆平典似绰、许询、桓(温)、庾亮诸公诗,皆平典似道德论道德论,建安风力尽矣,建安风力尽矣.(钟嵘)(钟嵘)孙绰孙绰 秋日诗秋日诗n n 萧瑟仲

16、秋月,飂戾风云高。萧瑟仲秋月,飂戾风云高。n n山居感时变,远客兴长谣。山居感时变,远客兴长谣。n n疏林积凉风,虚岫结凝霄。疏林积凉风,虚岫结凝霄。n n湛露洒庭林,密叶辞荣条。湛露洒庭林,密叶辞荣条。n n抚菌悲先落,攀松羡后凋。抚菌悲先落,攀松羡后凋。n n垂纶在林野,交情远市朝。垂纶在林野,交情远市朝。n n淡然古怀心,濠上岂伊遥。淡然古怀心,濠上岂伊遥。三、东晋文学三、东晋文学(五)陶渊明(五)陶渊明 1、生平、生平 2、思想、思想(1)崇尚自然是陶渊明思想的核心)崇尚自然是陶渊明思想的核心以以“抱朴含真抱朴含真”为原则与理想,委顺于自然化迁为原则与理想,委顺于自然化迁(2)陶渊明与

17、魏晋玄学思想)陶渊明与魏晋玄学思想 3、陶诗的自然美、陶诗的自然美n n质性自然质性自然归去来兮辞归去来兮辞n n神辨自然以释之神辨自然以释之形影神序形影神序n n咨大块之受气,何斯人之独灵。咨大块之受气,何斯人之独灵。n n茫茫大块,悠悠高旻,茫茫大块,悠悠高旻,是生万物,余得为人。是生万物,余得为人。归园田居其一归园田居其一n n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n n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n n 羁鸟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恋旧林,池鱼思故渊。n n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n n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

18、间。n n榆柳荫后檐,桃李罗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堂前。n n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n n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n n户庭无尘杂,虚室有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余闲。n n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n n常常吟咏归鸟常常吟咏归鸟n n翼翼归鸟,相林徘徊。翼翼归鸟,相林徘徊。岂思天路,欣及旧栖。岂思天路,欣及旧栖。n n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n n从归鸟悟出人生真谛从归鸟悟出人生真谛n n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

19、山。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欲辨已忘言。(饮酒饮酒其五)其五)n n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王弼)意,得意而忘象。(王弼)n n真意:飞鸟晨出夕还,眷恋山林旧巢;宇真意:飞鸟晨出夕还,眷恋山林旧巢;宇宙万物亦莫不顺乎自然。人亦当顺应自然宙万物亦莫不顺乎自然。人亦当顺应自然之理:生,受气于大块;死,托体于山阿。之理:生,受气于大块;死,托体于山阿。n n汉汉 杨王孙杨王孙 “吾欲裸葬,以反吾真吾欲裸葬,以反吾真”n n裸葬何必恶,人当

20、解意表。裸葬何必恶,人当解意表。n n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n n返归自然是陶渊明总的思想倾向,具返归自然是陶渊明总的思想倾向,具体来讲,陶渊明以体来讲,陶渊明以“抱朴含真抱朴含真”作为作为人生原则与社会理想人生原则与社会理想抱朴还真抱朴还真 之朴之朴n n老子: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子: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复归于朴。复归于朴。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有时指有时指“道道”,即宇宙万物的总根源,绝对精,即宇宙万物的总根源,绝对精神神之类的东西;有时指未曾沾染礼法和智巧的之类的东西;有时指未曾沾染礼法和智巧的淳朴、素朴的人性淳朴、素朴的人性n n陶渊明

21、:抱朴含真,抱朴守静(后一种意义)陶渊明:抱朴含真,抱朴守静(后一种意义)抱朴还真抱朴还真 之真之真n n陶渊明:试酌百情远,重觞忽忘天。陶渊明:试酌百情远,重觞忽忘天。天岂去此哉,任真无所先。天岂去此哉,任真无所先。n n庄子:礼者,世俗之所为也。真者,所以受于天庄子:礼者,世俗之所为也。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也,自然不可易也。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n n庄子: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庄子: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不要人为去毁灭自然,不要用有意的作为去毁(不要人为去毁灭自然,不

22、要用有意的作为去毁灭自然的禀性,不要为获取虚名而不遗余力,谨灭自然的禀性,不要为获取虚名而不遗余力,谨慎地持守自然的禀性而不丧失,这就叫返归本真)慎地持守自然的禀性而不丧失,这就叫返归本真)抱朴还真抱朴还真 之真之真n真,与世俗礼法相对立,指人类自真,与世俗礼法相对立,指人类自然的本性。然的本性。n抱朴含真的意思,即保持这种本性,抱朴含真的意思,即保持这种本性,使它免受礼教的约束或名利的困扰。使它免受礼教的约束或名利的困扰。这是陶渊明奉行的人生原则,也体这是陶渊明奉行的人生原则,也体现了他的社会理想。现了他的社会理想。抱朴还真与陶渊明的社会理想抱朴还真与陶渊明的社会理想n n悠悠上古,厥初生民

23、。傲然自足,抱朴含真。悠悠上古,厥初生民。傲然自足,抱朴含真。n n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n n自真风告逝,大伪斯兴,闾阎懈廉退之节,市自真风告逝,大伪斯兴,闾阎懈廉退之节,市朝驱易进之心。朝驱易进之心。n n其理想是摆脱礼教加在人身上的种种巧饰、虚其理想是摆脱礼教加在人身上的种种巧饰、虚伪和名利的欲望,恢复类似上古时代人类的伪和名利的欲望,恢复类似上古时代人类的自然本性。自然本性。抱朴还真的社会理想抱朴还真的社会理想n n仰想东户时,余粮宿中田。仰想东户时,余粮宿中田。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戊申岁六月中遇火戊申岁六月中遇火)n n桃花源诗

24、并记:桃花源诗并记: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委顺于自然化迁委顺于自然化迁n n“化化”,是规律,宇宙间的一切都是不断变化的,是规律,宇宙间的一切都是不断变化的,人也是不断变化的,陶渊明的态度是人也是不断变化的,陶渊明的态度是“纵浪大化纵浪大化”,以恬淡的心情顺应自然的规律。,以恬淡的心情顺应自然的规律。n n甚念伤吾生,正宜委运去。纵浪大化中,甚念伤吾生,正宜委运去。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不喜亦不惧。应

25、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神释神释n n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n n形迹凭化迁,灵府长独闲。形迹凭化迁,灵府长独闲。n n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小结:小结:n n用自然做标准去衡量现实,发现了现实的用自然做标准去衡量现实,发现了现实的丑恶与虚伪,主张返回自然的人性,返回丑恶与虚伪,主张返回自然的人性,返回原始社会的自然与淳朴。原始社会的自然与淳朴。n n自然自然VS名教、政治、社会、富贵名教、政治、社会、富贵n n推诚心而获显,不矫然而祈誉。推诚心而获显,不矫然而祈誉。n n宁固穷以济意,不委屈而累己。宁固穷以济意,不委屈而累己。n

26、n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陶渊明与魏晋玄学陶渊明与魏晋玄学n n陶渊明崇尚自然的思想,直接继承了老子陶渊明崇尚自然的思想,直接继承了老子哲学,在玄学各个流派中,倾向于嵇阮以哲学,在玄学各个流派中,倾向于嵇阮以自然对抗名教一派。自然对抗名教一派。n n王瑶:到陶渊明,我们才给阮籍找到了遥王瑶:到陶渊明,我们才给阮籍找到了遥遥嗣响的人;同时在阮籍身上,我们也看遥嗣响的人;同时在阮籍身上,我们也看到了陶渊明的影子。到了陶渊明的影子。n n魏晋玄学家魏晋玄学家“得意忘言得意忘言”的思想方法对陶的思想方法对陶渊明亦有影响渊明亦有影响n n汤用彤:汤用彤:“汉人所习曰章句,

27、魏晋所尚者汉人所习曰章句,魏晋所尚者曰曰通通。章句多随文饰说,通者会通其。章句多随文饰说,通者会通其意义而不以辞害意。意义而不以辞害意。”n n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n n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食。(五柳先生传五柳先生传)n n所谓所谓“不求甚解不求甚解”,就是不为繁琐的训诂;,就是不为繁琐的训诂;所谓所谓“会意会意”,是以己意会通书中旨略。,是以己意会通书中旨略。n n世说新语世说新语轻诋轻诋注引注引支遁传支遁传遁每遁每标举会宗,而不留心象喻,解释章句或有标举会宗,而不留心象喻,解释章句或有所漏,文字之徒多以为

28、疑。谢安石闻而善所漏,文字之徒多以为疑。谢安石闻而善之,曰:此九方皋之相马也,略其玄黄而之,曰:此九方皋之相马也,略其玄黄而取其俊逸。取其俊逸。n n陶渊明从崇尚自然的观点出发,融会书中陶渊明从崇尚自然的观点出发,融会书中的意旨,以丰富自己的思想。的意旨,以丰富自己的思想。n n陶渊明的崇尚自然的思想,是从他自己的陶渊明的崇尚自然的思想,是从他自己的生活体验中总结出来的人生哲学、社会理生活体验中总结出来的人生哲学、社会理想和美学观念。想和美学观念。n n陶渊明对崇尚自然的新鲜阐发在于:提倡陶渊明对崇尚自然的新鲜阐发在于:提倡躬耕,亲自实践。认为自食其力的劳动生躬耕,亲自实践。认为自食其力的劳动

29、生活才是最符合于自然的原则。活才是最符合于自然的原则。躬耕意识躬耕意识n n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n n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n n代耕本非望,所业在田桑。代耕本非望,所业在田桑。n n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n n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诗之美在真、在自然陶诗之美在真、在自然(1)作诗动机与态度真诚自然)作诗动机与态度真诚自然n n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n n 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既醉之后,辄

30、题数句自娱。n n 渊明所以不可及者,盖无心于非誉、巧拙渊明所以不可及者,盖无心于非誉、巧拙之间也。(宋人之间也。(宋人 黄彻)黄彻)n n 不烦绳削而自合(黄庭坚)不烦绳削而自合(黄庭坚)n n 渊明诗所以为高,正在不待安排,胸中自渊明诗所以为高,正在不待安排,胸中自然流出(朱熹)然流出(朱熹)陶诗之美在真、在自然陶诗之美在真、在自然(2)诗与生活打成一片,一派自然景象)诗与生活打成一片,一派自然景象n n渊明随其所见,指点成诗,见花即道花,遇竹渊明随其所见,指点成诗,见花即道花,遇竹即说竹,更无一毫作为。即说竹,更无一毫作为。n n仲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仲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

31、。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草木纵横舒。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先巢故尚在,相将还旧居。自从分别来,先巢故尚在,相将还旧居。自从分别来,门庭日荒芜。我心固匪石,君情定何如?门庭日荒芜。我心固匪石,君情定何如?n n迈迈时运,穆穆良朝。袭我春服,薄言东郊。迈迈时运,穆穆良朝。袭我春服,薄言东郊。山涤余霭,宇暧微宵。有风自南,翼彼新苗。山涤余霭,宇暧微宵。有风自南,翼彼新苗。陶诗之美在自然、在真陶诗之美在自然、在真(3)自然美表现为朴素本色,绝无奇特的意)自然美表现为朴素本色,绝无奇特的意象、夸张的手法、华丽的词藻象、夸张的手法、华丽的词藻n n种豆南山下种豆南山下n n今日

32、天气佳今日天气佳n n秋菊有佳色秋菊有佳色n n日暮天无云日暮天无云n n朴素中见豪华,平淡中有瑰奇朴素中见豪华,平淡中有瑰奇n n外枯而中膏,似澹而实美外枯而中膏,似澹而实美n n词淡意浓词淡意浓陶诗之淡陶诗之淡n n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凯风因时来,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凯风因时来,回飙开我襟。回飙开我襟。n n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n n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n n山涧清且浅,可以濯我足。漉我新熟酒,山涧清且浅,可以濯我足。漉我新熟酒,只鸡召近局。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只鸡召近局。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n n陶诗之淡,淡而有味,

33、由至醇至厚转成至陶诗之淡,淡而有味,由至醇至厚转成至淡,是美的极高境界。淡,是美的极高境界。陶诗之美在真、在自然陶诗之美在真、在自然(4)陶诗语言不是未经锤炼和雕琢,只是不)陶诗语言不是未经锤炼和雕琢,只是不露痕迹,自然得很露痕迹,自然得很n n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n n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n n日月还复周,我去不再阳日月还复周,我去不再阳n n去去转欲速,此生岂再值去去转欲速,此生岂再值n n日月不肯迟,四时相催迫日月不肯迟,四时相催迫n n素标插人头,前途渐就窄素标插人头,前途渐就窄n n诗富有哲理,而非抽象枯燥的哲学说诗富有哲理,而非抽象枯燥的哲学说教,有理有情有味教,有理有情有味理趣理趣n n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n n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n n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n n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n n任举一境一物,皆能曲肖神理任举一境一物,皆能曲肖神理n千载后,百篇存,更无一字不清真。千载后,百篇存,更无一字不清真。若教王谢诸郎在,未抵柴桑陌上尘。若教王谢诸郎在,未抵柴桑陌上尘。(辛弃疾)(辛弃疾)n此翁岂作诗,直写胸中天。此翁岂作诗,直写胸中天。n天然对雕饰,真赝殊相悬。(元好问)天然对雕饰,真赝殊相悬。(元好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