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法制史期末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1398****507 文档编号:70059590 上传时间:2023-01-14 格式:DOCX 页数:154 大小:113.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中国法制史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4页
2023年中国法制史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中国法制史期末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中国法制史期末复习资料.docx(15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中国法制史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篇:中国法制史期末复习资料 中国法制史期末考试复习提示 中国法制史本学期实行课程考核改革机考,电脑抽题,终结性考核的题目有两种类型:名词选配题15个以单项选择的形式出现,每题4分;问答题4个,每题10分。复习参考资料有:书面材料主要为教科书、学习指导和复习指导,网上的复习资料主要为期末复习考试重点提示。由于中国法制史终结性考核的题型与形成性考核的题型不一样,因此形成性考核作业只作复习内容范围之参考,建议多根据期末复习重点提示的内容全面复习。 请大家全面复习,祝大家考试顺当。 第一章重点难点 1禹刑是夏朝法律制度的总称。它虽然以禹命名,但并不是大禹所作,而是

2、夏朝统治者制 定的,为了追念其祖先而名为“禹刑。文献记载,禹刑规定了五刑,共三千条。甘誓是夏启在准备讨伐有扈氏时,在“甘陕西省户县西南发布的斗争动员令。甘誓里规定了“威侮五刑,怠弃三正的内容。 3圜土是夏、商、西周监狱的名称。因其在地下挖成圆形土牢,或是在地上用土筑成圆形土墙而得名。 4夏朝的监狱。夏朝已建立囚禁罪犯的监狱。据竹书纪年载:“夏帝芬三十六年作圜土。“圜者,圆也,“圜土,是监狱的形象称呼,在地下挖成圆形的土牢,或是在地上用土筑成圆形的土墙。夏朝在都城阳翟“均台今河南禹县这个地方还设有中心直辖的监狱。相传夏桀曾把商汤“囚之夏台。均台也叫夏台。所以后来“均台和“夏台都成为夏朝监狱的代称

3、。 5甘誓的发布及其主要内容。 甘誓是夏启在准备讨伐有扈氏时,在“甘陕西省户县西南发布的斗争动员令。 其中规定了:1“有扈氏威侮五刑,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今予惟恭行天罚。夏启向他的臣民宣告有扈氏的罪行,有扈氏不学习黄帝、尧、舜、禹四世的德行与政绩,不走正道,逆天而行,引起天怒人怨,因此上天要灭亡他,夏启奉上天的意志对他进行讨伐。 2“左不攻于左,右不攻于右,汝不恭命;御非其马之正,汝不恭命。用命,赏于祖;弗用命,戮于社。予则孥戮汝。意思是说,在战车左边的兵士,假如不好好从左边攻杀的人,你们就是不奉行叮嘱;在战车右边的兵士,假如不好好从右边攻杀的人,你们就是不奉行叮嘱;驾驭战车的兵士,假如不

4、好好驾驭战马,你们就是不奉行叮嘱。在先祖的神位前赏赐那些奉行叮嘱的,在社神面前惩办那些不奉行叮嘱的。6夏朝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 1“夏有乱政,而作禹刑。禹刑是以禹命名的夏朝法律制度的总称,其具体内容已无从查证。据后人追述,夏朝已经有了“五刑,共三千条。 2“威侮五行,怠弃三正。这是夏启在准备讨伐有扈氏时发布的斗争令,即军令甘誓中一条罪名。 3“昏、墨、贼,杀。其中的昏、墨、贼是夏朝的三个罪名,杀是刑名。“己恶而掠美为昏。“贪以败官为墨。“杀人不忌为贼。 4“吕命穆王,训夏赎刑。夏朝已经有了赎刑。当时用青铜来赎罪。 其次章重难点 1汤刑是商朝法律制度的的总称。汤刑并非商汤时所作,而是商朝统治者为

5、了追溯他们的祖先而以汤来命名。其内容已不行考。 2炮烙是商朝的死刑适用方法,即在铜柱上涂油,下加炭加热,令有罪者行其上,很快就会坠入炭中烧死。 3醢是商朝的死刑适用方法,即把犯罪者捣成肉酱。4脯是商朝的死刑适用方法,即把犯罪者晒成肉干。 5劓殄是商朝的死刑适用方法,将犯罪者本人及其亲属和后代都杀掉,相当于后世的族诛。6墨刑是奴隶制五刑的一种,也叫作黥刑。即在犯罪者的面部或额上刺刻后,涂以墨色,从今犯罪就带有了永久性的标记。墨刑,在四种肉刑中是最轻的。 7劓刑是奴隶制五刑的一种,就是割鼻子的刑罚。甲骨文中有劓刑的象形字。劓刑比墨刑重一等。 8剕刑是奴隶制五刑的一种,也叫作刖刑。即断足的刑罚。剕刑

6、比劓刑重一等。 9宫刑是奴隶制五刑的一种,破坏犯罪者生殖器官,进而残害机能的刑罚。宫刑最初适用于淫乱行为,所以也叫作淫刑。宫刑是仅次于死刑的一种重刑。10刑名从商 这是荀子对商朝法律制度的总结。意思是说后世历朝历代的刑事法律制度大体上沿袭商朝的,说明商朝的刑罚种类多且残暴。11兄终弟及 兄终弟及是中国古代出现的一种继承制度,指的是兄长死后,其王位由弟弟继承。12父死子继 父死子继是中国古代出现的一种继承制度,指的是父亲死后,将王位传给自己的儿子。 13嫡长继承制 所谓嫡长继承制,就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指的是父亲死后,将王位传给正妻生的长子。它是中国古代的主要继承制度。14商朝的

7、主要立法。1汤刑:左传昭公六年记载:“商有乱政,而作汤刑。汤刑时商朝法律制度的总称。它并非汤所作,而是商朝统治者为了追述他的祖先而以汤来命名。汤刑的内容亦不行考。但可知,它是因乱政而作,主要是关于如何镇压奴隶和平民抗拒的规定。2汤誓:汤誓是商汤讨伐夏桀时发布的叮嘱。3汤诰:在汤诰里,商汤将夏王的罪恶和商朝的政治纲领宣告给老百姓。15奴隶制五刑:奴隶制五刑包括墨、劓、刖、宫和大辟。 1墨刑。也叫作黥刑。即在犯罪者的面部或额上刺刻后,涂以墨色,从今犯罪就带有了永久性的标记。墨刑,在四种肉刑中是最轻的。 2劓刑。劓刑就是割鼻子的刑罚。甲骨文中有劓刑的象形字。劓刑比墨刑重一等。3剕刑。也叫作刖刑。即断

8、足的刑罚。剕刑比劓刑重一等。 4宫刑。即破坏犯罪者生殖器官,进而残害机能的刑罚。宫刑最初适用于淫乱行为,所以也叫作淫刑。宫刑是仅次于死刑的一种重刑。 5大辟。即死刑。死刑的适用方法很多,主要包括:斩、戮、炮铬、醢、脯、劓殄。16商朝的死刑适用方法。 商朝处决死刑的方法很多,主要介绍以下几种:1戮。就是活着刑辱示众,然后再斩杀。 2炮烙。就是在铜柱上涂油,下加炭加热,令有罪者行其上,很快就会坠入炭中烧死。 3醢。也叫“菹醢。即把犯罪者捣成肉酱。4脯。即把犯罪者晒成肉干。 5劓殄。即刑殄,把犯罪者本人及其后代都杀掉,相当于后世的族诛。17商朝的监狱。商朝的监狱名称分别是: 1圜土,与夏朝的监狱同名

9、,因在地下挖成圆形的坑或在底上为诚圆形的墙而得名。 2羑里,羑里是一个地名,在今河南汤阴县。“纣囚西伯即周文王羑里。 3囹圄也是商朝监狱名称。18商朝王位继承制度的进展转变。 1商初,王位继承是兄终弟及与父死子继,但以弟及为主。皇兄死后,由皇弟继承王位。 2商朝中后期,随着私有制的进展,私有观念进一步加强,父死子继慢慢取代兄终弟及。父皇死后由皇子继承王位。 3实行父死子继以后,商朝后期,又慢慢实行嫡长继承制。所谓嫡长继承制,就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嫡长继承制自商朝后期实行后,就始终作为我国古代主要的继承制度而存在。 第三章重难点 1周礼:周公为了调整统治集团内部的秩序,稳固宗法等

10、级制度,用以加强统治奴隶的力气,将夏商原有的礼加以补充、厘定而成的法定的典章制度。 九刑:西周实行的九种刑罚,即墨、劓、刖、宫、大辟、流、赎、鞭、扑。3.九刑:九刑是西周成文刑书的统称。左传昭公六年:“周有乱政,而作九刑。 4吕刑:是西周穆王时期叮嘱司寇吕侯所制定的有关刑法和赎刑的规定。 5田里不鬻:西周初期土地全部权的一种制度,天下土地的全部权归周天子一人全部,诸侯和臣属对分封的土地只有占有、运用权而无处分权,不许买卖。 6明德慎罚:西周的刑事立法指导思想。在应付社会犯罪问题上,提倡德治,也就是提倡伦理道德的强行灌输,以期在人们头脑中构预防犯罪的精神堤坝,有效地预防可能发生的犯罪。同时在镇压

11、时,实行审慎的方针,即区分严峻犯罪与一般犯罪的界限,对一般犯罪实行宽缓的原则;对严峻犯罪才施以重刑。 7义刑义杀:西周的刑事立法指导思想。即针对国内不同地区,不同的情势选择最相宜的刑罚手段来应付社会犯罪,反对不分青红皂白,一味刑杀的方法。 8刑罚世轻世重:西周定罪量刑的原则。即“刑新国用轻典,刑平国用中典,刑乱国用重典。意思是说刑罚手段的运用要以形势而定,要视社会治安状况的优劣而分别实施。9.傅别:西周时期出现的借贷契约。 10.质剂:西周时出现的买卖契约。把两份买卖的内容写在一片竹简上,然后一分为。竹简有两种,长的叫质,用来买卖奴隶或牛马;短的叫剂,用来买卖兵器或珍品。 11七去:又称“七去

12、、“七弃。中国古代休弃妻子的七种理由。包括无子;淫佚;不事舅姑;口舌;盗窃;嫉妒;恶疾。 12三不去:这是古代对丈夫休弃妻子的三种限制。西周法律规定,假如出现三种状况,丈夫不得休弃妻子。即“有所娶无所归,不去;与更三年丧,不去;前贫贱后富贵,不去。 13大司寇:西周时期全国最高司法机关。辅佐周王“掌建邦之三典。 14五听:审判官在审判活动中视察当事人心理活动的五种方法,即辞听、色听、气听、耳 听、目、听。 15囹圄:西周监狱的名称。囹圄不仅关押各类犯罪分子,而且担当者教化的职责。 16.坐嘉石:西周的刑罚,指对于有罪过但尚不够判处徒刑的人,要给他们戴上刑具,强迫他们在官府门外左侧的嘉石旁坐确定

13、的时间反省自己的罪过,然后把刑具去掉,由司空监督他们服确定期限的劳役。 17.礼不下庶人:是周礼的特点之一,一方面是说作为统治阶级特权的“礼遇,庶人百姓不得享有或无从享有;另一方面是说作为禁忌用的“礼,无论是贵族与平民、百姓,一律具有约束力,如违礼则入于刑。 18刑不上大夫:周礼的特点之一。是说在一般状况下,大夫以上的贵族犯罪不受惩处,但重罪除外。 19、小宗五世则迁:小宗五世则迁是宗法制的原则,即只允许小宗祭祀四世内的高祖,一旦满五宗,就要将远祖的神位迁入祧庙。20西周的刑事立法指导思想。 1义刑义杀:即是针对国内不同地区,不同的形势,选择最相宜的刑罚手段来应付社会犯罪,反对不分青红皂白,一

14、味刑杀的方法。 2明德慎罚;这一思想要求,在应付社会犯罪问题上,要提倡德治,提倡伦理道德的强行灌输,有效预防可能发生的犯罪。同时在镇压时,实行审慎的方针,即区分严峻犯罪与一般犯罪的界限,对一般犯罪实行宽缓的原则,对严峻犯罪才施以重刑。21西周的司法机关: 西周的中心司法机关有: 1大司寇,全国最高司法机关。 2小司寇,中心直辖地区的司法机关。3士师,国都之内的司法官吏。 西周的地方司法机关有:1乡士2遂士 22西周定罪量刑的原则。 1耄悼之年有罪不加刑:意即7岁以下,80岁、90岁以上的人犯罪,不处以刑罚。2区分眚、非眚、非终、惟终:即有意或一贯犯罪从重惩处,过失或偶然犯罪从轻惩处的原则。西周

15、统治者已经起先区分犯罪者主观形态的差异,灵敏地运用刑罚手段。 3“慎测浅深之量以别之:断狱时,首先要考虑犯罪者的罪行严峻程序,谨慎测度罪犯的动机,以此区重量刑的轻重。 4罪疑从赦:即对于定罪有确定根据,不定罪也有确定理由的案件,从轻惩处或赦免的原则。 5刑罚世轻世重:即所谓的:“刑新国用轻典,刑平国用中典,刑乱国用重典。意思是说,刑罚手段的运用要以形势而定,要视治安状况的优劣而分别实施。其适用须有节度,不能一味的运用重刑手段。 23西周的“六礼:六礼是中国古代的六道结婚程序,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 1纳采指男家请媒人去女家提亲,女家容许议婚之后,男家用一只大雁并备上其他礼物前去

16、求婚。 2问名指男家请媒人问女家的名字和诞生年月日,然后去占卜。 3纳吉指男家卜得吉兆之后,男家仍以大雁作礼物请媒人通知女家,确定缔结婚姻。4纳徵后来也叫纳币,指男家向女家送聘礼,即后来所说的订婚礼。5请期指男家选定婚期,备礼告知女家,求得同意。6亲迎指新郎亲自去女家迎娶。 24西周的诉讼制度。 1诉讼,西周时期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有了区分。民事诉讼用“讼表示,刑事诉讼用“狱表示。 2起诉,刑事案件的书状叫“剂,民事案件的书状叫“傅别。起诉是要交纳诉讼费,否则不予受理或被认定败诉。民事诉讼交纳“束矢;刑事诉讼交纳“钧金。 3审理,审理时“以五声听狱讼。所谓“五听,是指审判官在审判活动中视察当事人

17、心理活动的五种方法,即辞听、色听、气听、耳听、目听。 4判决,要有司法机关制作法律文书,还要向当事人宣读。西周的判例叫“成,即以往的办案成例,可以作为断案的参考。5上诉,当事人不服,允许上诉。25西周的法律形式。 1誓,即誓词,多位周王或诸侯于战前对臣下发布的军令。在以誓作为形式的王命中,被讨伐之罪,即成为刑法的罪名;被宣布的惩处,便成为刑罚的种类和惩办的手段。2诰,即统治者关于施政的训令。 3命,是周王针对具体事务临时向行政机关发布的叮嘱。 4礼,礼涉及范围广泛,不仅有政治、经济、军事,也同时有法律、婚姻家庭,伦理道德等各方面的内容,故法律成为周礼不行或缺的重要构成部分。 5遗训,是指由先王

18、发布的誓命,其中也包括长期以来有利于奴隶主阶级统治的某些习惯。 6殷彝,是指商代法律规定有利周朝统治的那些内容 第四章重难点 1仆区法:仆区法是春秋时期楚国楚文王仿照周文王“有亡荒阅制定的一部法律。2茆门法:茆门法是春秋时期楚国楚庄王制定的一部法律。3被庐之法 被庐之法是春秋时期晋国晋文公制定的,有关官吏的职权和等级名位的法律。因该法在“被庐这个地方制定,所以取名“被庐之法。 4郑、晋两国公布成文法的措施及所引起的争论。1公布成文法的措施 郑国公元前536年,郑国的执政子产“铸刑书于鼎,以为国之常法,第一次正式公布成文法典。公元前501年,郑国公布由邓析私造并写在竹简上的竹刑。 晋国曾制定“被

19、庐之法、“常法,但未公布于众。直至公元前513年,晋国将范宣子的刑书铸在鼎上,正式公布成文法。2公布成文法所引起的论争 郑国子产公布刑书时,遭到晋国以叔向为代表的旧贵族的反对。晋国铸刑鼎,遭到孔丘的反对。 5公布成文法的意义。 成文法的制定和公布,在确定程度上限制了旧贵族的特权,标记着奴隶制的瓦解,促进了封建生产关系的进展,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为封建法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但由于其锋芒照旧是指向劳动人民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加强了对劳动人民的统治。6战国时期立法指导思想的主要内容。1“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不管是谁,不分贵贱等级、亲疏远近,只要违法犯罪,都要按法律论罪处刑,以打破奴

20、隶制“刑不上大夫的壁垒。 2“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 由官府统一制定成文法,向百姓公布,使人人皆知法而又有法可依。否认“刑不行知,则威不行测的隐私法。 3“重其轻者:定罪量刑时,加重对轻罪的惩处。7法经的主要内容、阶级本质和历史意义。 1法经是战国时期魏文侯李悝所作,是我国封建社会最早的一部粗具体系的法典。共六篇,分别是盗、贼、囚、捕、杂、具。 2阶级本质:锋芒指向劳动人民,法经开宗明义规定盗、贼两篇,认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说明镇压盗贼是地主阶级专政的主要任务;维护君主专制;维护封建等级制。3法经在我国法制史上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法经初步确立了封建法制的基本原则和体

21、系,是后世封建法典的蓝本;其次,法经对当时封建经济的形成和稳固起到了确定的主动作用。 8商鞅变法的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第一次变法的重点是打击奴隶主贵族的政治势力。具体内容是:1整顿户籍,设立连坐法,防止隐匿坏人;2嘉奖告奸;3嘉奖农业生产;4嘉奖军功。 其次次变法的重点是废除奴隶制的土地制度。具体内容是:1进一步强调分户居住; 2取消分封制,普遍建立郡县制;3废除井田制,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4统一度量衡制度。 通过变法改革,促进了封建生产关系的进展,使得秦国国力日强,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大业奠定了基础。 第五章重难点 1睡虎地秦墓竹简 1975年12月在湖北云梦县睡虎地出土的一批秦代竹简,经专家整

22、理并命名为睡虎地秦墓竹简。其内容大部分是秦代的法律和公文。后人整理为十部分,其中主要包括秦律十八种、效律、秦律杂抄、法律答问和封诊式。睡虎地秦墓竹简为探讨秦代法律供应了极为珍贵的历史资料。 2.廷尉:秦朝的“廷尉是全国最高司法机关,其长官也叫“廷尉。廷尉的职责有二:一是负责审理“诏狱;二是审理地方移送的疑难案件以及重大案件的复审。3封守 秦朝法律规定,司法机关在调查案件中,查封财产或看管家属的行为,称为“封守。“封是指查封财产,“守是指看管家属。 4三重选官法:秦朝选任官吏的制度。一重客士,即重用国外的贤人能人;二重军功,起用有军事才能的人;三重法律,选用懂法的人作官。5考课 “课指的就是官吏

23、的考绩,考课则是指对官吏的考核。秦朝的考课分两种,一种是集中考课,为大考;一种是平常考课。 6五善五失:五善五失是秦朝考核官吏政绩和品性的内容。所谓五善,就是忠、廉、慎、善、谦。五失,就是自夸、自大、刚愎自用、犯上和重财货轻。 7具五刑:具五刑是秦朝的一种酷刑,即对一个囚犯几乎同时施用五刑。8枭首:首始于秦的一种死刑,即斩下人头,高悬在木杆上示众。 9定杀:秦朝的死刑适用方法,是活着将罪犯投入水中使其淹死。在秦朝,它是特地针对患有麻风病的犯罪者运用的刑罚。 10城旦、舂:城旦即男犯白天筑城;舂即女犯春米以供刑徒口粮。 11鬼薪、白粲:鬼薪、白粲是秦代的徒刑。鬼薪即男犯入山采薪供祭祀鬼神;白粲即

24、女犯择米使之正白。 12司寇、作如司寇:司寇、作如司寇是秦朝的徒刑。司寇即强制男犯到边远地区防卫外寇或看管刑徒。作如司寇是指强制女犯服相当于防卫外寇入侵的刑罚。 13罚作、复作:罚作、复作是秦代的徒刑。罚作适用于男犯,强制其到边远地区戍守;复作适用于女犯,强制其女犯到官府服劳役。 14赀:秦朝的一种财产刑。赀指惩处犯人缴纳确定的财物或服确定的劳役的刑罚。15以古非罪:以古非今罪秦朝的一种罪名,就是以过去的事例指责现实的各项政策和制度。在秦朝,以古非今罪处以族刑。 16妄言罪:妄言罪是秦朝的一种罪名,就是指煽动、宣扬反对或推翻秦朝统治的言论。在秦朝,妄言罪处以族刑。 17、非所宜言罪:非所宜言罪

25、是秦朝的一种罪名,就是说了不该说的话。 18盗徙封罪: 盗徙封罪是秦朝的一个罪名,指偷偷移动田界的标记而侵扰他他人的土地全部权。对此罪要判处耐刑,但允许出钱赎罪。这中罪的基本精神是维护封建土地全部制。20公室告 公室告是秦朝的一种受诉案件类型。秦律法律答问记载:“贼杀伤,盗他人为公室告,即控告他人的杀人、盗窃行为属于“公室告,官府予以受理。21非公室告 非公室告是秦朝的一种受诉案件类型。秦律法律答问记载:“子盗父母,主擅杀、刑、髡其子、臣妾,是谓非公室告。即父母对儿女盗窃自己财产的行为提出的控告,儿子对父母或者奴妾对主子肆意加诸自己的刑罚提出的控告,为“非公室告,凡属“非公室告官府不予受理。

26、22.读鞫:秦朝把宣读判决书称为“读鞫。 23乞鞫:秦朝规定,当事人不服判决,可以在法定时间内请求复审,叫做“乞鞫。24秦朝的立法指导思想。1法令由一统 先秦法家提出“壹法,即统一立法权,统一法令的内容,统一人们的思想。秦王朝进展了这一思想,提出“法令由一统、“法出于一的思想。这一思想有两层意思,第一层含义是全国实行统一的法律;其次层含义就是最高立法权属于皇帝。2事皆决于法 秦朝建立后,以此作为指导思想,加强封建立法,做到凡事“皆有法式,制定了各种法律。通过云梦秦简可知,秦朝在政治、军事、工农业生产、市场管理、货币流通、交通、行政管理、官吏任免、案件审理等方面均有法律规定。3以刑杀为威 这一思

27、想表如今三个方面,一是法网严密;二是严刑重罚;三是滥施刑罚。 25秦朝的中心行政机关实行“三公九卿制。秦朝的中心行政机关实行“三公九卿制。皇帝之下设三公,三公为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丞相是“百官之长,承受皇帝之命,帮助皇帝掌管天下的行政的官。太尉是掌管军事的最高官吏。御史大夫的地位相当于副丞相,主要职责是管理图籍、奏章,监察文武百官。 三公之下设九卿,作为中心行政机关分掌具体行政事务,如祭祀、礼仪、军事、行政、司法、文化教化等。九卿分别包括: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少府。 26秦朝的法律形式。 1律。秦朝的律还没有法典化,而且特殊零散,但律已经成为秦最基本的法律形

28、式,为后世律的法典化奠定了基础。 2令。秦朝的命、令、制、诏,在法律意义上没有原则性的区分,都是皇帝针对特定的事项、特定的对象临时发布的叮嘱、批示等。 3式。在秦朝式指的是关于案件的调查、勘验、审讯等的程序、文书程式以及对司法官吏审理案件的要求。 4法律答问。法律答问是指国家官吏统一用问答形式对秦律的条文、术语以及立法意图所做的说明。 5廷行事。秦朝的廷行事,就是司法机关的判例,已行的成例。27秦朝关于自然资源爱惜方面的立法。秦朝关于自然资源爱惜方面的立法,主要规定在田律里。其内容主要以下几方面:第一,春天2月正是林木生长时期,不要砍伐;土地干旱需要水,不要堵塞水道。但有例外,人死要用木料做棺

29、材,砍伐树木不受季节限制。其次,不到夏天春夏之交,不准取草烧灰,免得影响幼草生长,不准实行刚发芽的植物。第三,不准捕获幼兽、鸟卵和幼鸟;不准毒杀鱼鳖;不准设置陷阱和网罟gu,音古捕获鸟兽。到七月便解除禁令。第四,居邑靠近养牛马的苑囿和禁苑的幼兽,正在繁殖期不准带狗去打猎。第五,老百姓的狗进入禁苑,假如未追捕兽,不准打死;假如追捕兽,要打死。在有特地警戒的地区打死的狗,要完好的上缴官府,在其他禁苑打死的,可以吃掉肉而上缴狗皮。28秦朝关于农业生产管理方面的立法。 秦朝关于农业生产管理方面的立法,主要规定在田律里,还有仓律等。其主要内容有以下几方面:第一,管理粮食的官职分三级,全国最高农业官员为大

30、司农,负责规划总体农业事务,负责农业生产的执行官员为大田,县一级的农业官员叫田啬,管理粮仓的官员叫做仓啬夫。其次,下了刚好雨和谷物抽穗,应即使书面报告受雨、抽穗的顷数和已经开垦而没有耕种的田地的顷数。第三,庄稼生长后下了雨,也要马上报告雨量的多少和受雨田地的顷数。第四假如旱灾、暴风雨、涝灾、蝗虫、害虫等灾难损伤了庄稼,也要报告受灾顷数。第五,距离近的县,文书由走得快的人专程送递。距离远的县,在8月底以前送达。第六,粮仓要专职管理,负责粮食管理的官员要保管好粮仓,粮食的进仓和出仓要履行严格的手续。29秦朝关于官营手工业管理方面的立法。 秦朝关于官营手工业管理方面的立法,主要规定在工律、均工律、工

31、人程等法律令里。其内容主要有产品的规格、质量、生产定额以及劳动力计算方法等1关于产品规格。凡制作同一种类的器物,大小、长短和宽窄必需相同。2关于产品质量。秦朝建立生产责任制和产品检查评比制。首先,产品要按不同要求登记入帐,不得混杂,出帐时也要统一规格,以便检查核对。其次,每年进行一次质量评比,被评为不合格者,罚工师一甲,罚丞和曹一盾,假如连续三年评为下等者,要加倍惩办,主管官吏啬夫不仅受到赀二甲的惩办,而且撤职永不叙用。第三,为了追查生产责任,要求在器物上刻有制作官署名或工匠名。始皇陵出土的陶俑衣襟等部位都有印记和刻文,记载的地名、官署名、工匠名。3产品定额与劳动力计算方法。首先根据季节的不同

32、计算了劳动量。其次根据劳开工种、性别、年龄、娴熟程度等因素计算产品数量。30.秦朝关于市场贸易管理方面的立法。 秦朝关于市场贸易管理方面的立法,主要规定在关市律、金布律、钱律、效律、工律里。 1爱惜合法的商品交换,要求明码标价所出售的商品。2规定了货币的比价与运用。3关于度量衡的运用与管理。 第六章重难点 1九章律 汉高祖时萧何制订,共九篇。萧何在法经六篇的基础上,又汲取了秦律,增加了户律、厩律、兴律三篇,合为九篇,故称九章律,这是一部综合性的法典。2汉律六十篇 汉朝的几部主要法典的总称,包括九章律九篇;傍章律十八篇;越宫律二十七篇;朝律六篇。 3科:科是汉代的一种法律形式,是针对某类事情的一

33、个方面制定的单行法规。 6比:比是汉代的一种法律形式,是指可以用来比照断案的典型判例,也叫“决事比。7征辟:征辟是汉朝对特定人才的任用方式。分征召和辟举两种。 8征召:征召是汉代选任官吏的一种方式,或者由皇帝诏令各郡推举并皇帝面试后任用,或者皇帝干脆征用有才能之人。 9辟举:辟举是汉代选任官吏的一种方式,也叫辟除,是高级主管官吏或地方上郡守以上的官吏在其辖区境内对知名望又有统治才能的人,向中心举荐人才或自选属吏的制度。10女徒顾山:汉代专为女犯设立的刑罚,女犯定罪判决后可以释放回家,但每月必需出钱三百由官府雇人到山上砍伐木材,以代替女犯应服的劳役。 11僭越罪:汉代的罪名,汉代诸侯百官的器用、

34、服饰、乘舆各有规制,如有“逾制,即构成僭越罪。 12左道罪:汉代的罪名,即凡以邪道蛊惑民众者依律处以死刑。13首匿罪:汉代的罪名,指主谋隐藏罪人。首匿者处重刑。 14通行饮食罪:汉朝的罪名,指给农夫起义军通情报、当向导、供应饮食。汉律严格镇压此种行为,犯者处死刑。 15见知故纵:汉朝的罪名,是指吏民望见或知道有人犯法,特别是望见或知道“盗贼在活动,则必需举告,不举告即为故纵。见知故纵者与罪犯同罪。 16券书:汉代的买卖契约。一式两份,买卖双方各执一份,日后发生纠纷,以契约为证。17春秋决狱 18汉朝定罪量刑的若干原则。1关于刑事责任年龄2亲亲得相首匿 亲亲得相首匿是汉朝定罪量刑的原则之一,指确

35、定范围的亲属之间除谋反、大逆以外,可以互相首谋隐匿犯罪而不负刑事责任。最早提出这一伦理原则的是孔子,将该伦理原则上升为刑罚适用原则的是西汉宣帝。3先自告除其罪4贵族官僚有罪先请 贵族官僚有罪先请是汉朝定罪量刑的原则之一,即确定级别的官僚贵族犯罪后,一般司法机关不得擅自处理,须奏请皇帝,由皇帝根据其官职凹凸、功劳大小等因素,确定刑罚的适用及减免。 19汉代立法指导思想先后的进展转变。 从汉初到武帝七十多年间,由于社会政治经济前后发生很大转变,汉王朝的法制指导思想,也相应发生很大转变,总体上看,大致分为两个阶段: 一汉初至文景时期 汉初至文景时期以黄老思想为主,并辅以法家思想为法治的指导思想。 二

36、汉武帝以后 汉武帝以后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并辅以法家思想为法制指导思想。其核心是“德主刑辅。20“春秋决狱的要旨。 汉朝断案的方式,汉代在断决案件的时,不是根据法律,而是根据儒家经典春秋一书中所表达的儒家经义为准绳。在审理案件的时候,要根据犯罪的事实,考察行为者的动机;只要有犯罪动机,就应当加以惩办,不必待其成为行为;对于首犯要从重惩办;假如只有犯罪行为,而没有犯罪动机,就应当从轻发落。21汉代刑制改革内容和意义。 1汉代刑制改革源于“缇萦上书。 2汉文帝时期的改革内容是:以徒刑、笞刑、死刑分别取代黥刑、劓刑和斩趾刑。即黥刑改为髡钳城旦舂,劓刑改为笞300,斩左趾改为笞500,斩右趾改为弃市。

37、汉文帝改革出现的问题:斩右趾改为弃市,扩大了死刑范围;以笞刑替代劓刑和斩左趾,受刑者都被打死。 3汉景帝时期的改革内容是:第一、削减笞数。最终将劓刑改为笞100,斩左趾改为笞200;其次、制定法令规范笞刑。规定刑具规格、受刑部位以及中途不准更换行刑人等。4改革意义:文景时期废除肉刑的改革,在中国法制史上意义重大。它是中国古代刑制由野蛮阶段进入较为文明阶段的标记,为封建制五刑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而且也有利于封建经济的进展。 22两汉监察机关 1中心监察机关:西汉时期,中心监察机关为御史府也叫御史大夫寺。东汉时期,御史府更名为御史台也叫兰台。 23.君权神授:此理论的最早提出者是董仲舒,目的是把皇帝

38、奇妙化。意思是说皇帝受天之命,所以皇帝被称为“天子。 24德主刑辅:这是汉武帝之后汉代的立法指导思想的核心。以儒家的德为主,并辅以法家的刑,实行刚柔相济的治国之道。 第七章重难点 1服制,是指死者的亲属依据与其血缘关系的亲疏和尊卑,穿戴不同等差的丧服制度。2登闻鼓,是指在朝堂外悬挂大鼓,臣民有进谏或重大冤案可击鼓以闻。这是一种直诉制度。 3魏律,三国时期魏国一部主要法典。在汉九章律的基础之上增加九篇,并改汉之具律为刑名,列于全律之首。魏律在体例上的特点1增加了篇条,由原来的九篇增加到十八篇,基本上解决了因篇少带来的缺陷;2改具律为刑名,冠于律首,使体例更加科学。魏律在内容方面的改革:1汲取律外

39、的傍章科令,调整、归纳各篇的内容,文字简要而通顺;2在律中正式规定了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特权的“八议条款;3改革了刑罚制度,法丁刑有死刑、髡刑、完刑、作刑、赎刑、罚金、杂抵罪,并减轻某些刑罚;4限制从坐的范围,如改革妇女的从坐,规定出嫁之女只“从夫家之罚等等。4晋律,晋代法律的总称主要是泰始律。 5北齐律,南北朝时期北齐的法典,共十二篇,九百四十九条,篇目依次为名例、禁卫、婚户、擅兴、违制、诈伪、斗讼、贼盗、捕断、毁损、厩牧、杂律。它沿用了前代法律中的“八议,新列了“重罪十条,以“科条简要而著称,是南北朝后期一部具有代表性的法典,对以后的隋律、唐律发生了重要影响。 6御史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建立

40、的皇帝干脆领导的独立的监察机关,对中心和地方的各级司法机关和官吏进行监督。 7杂抵罪,是指以夺爵、除名、免官来抵罪的总称。此制为“官当的雏形。 8.登闻鼓,是指在朝堂外悬挂大鼓,臣民有进谏或重大冤案可击鼓以闻。这是一种直诉制度。 9.八议: 是指议亲、议故、议贤、议能、议功、议贵、议勤、议宾。中国封建王朝规定的对八种人犯罪要上奏皇帝进行特别审议,以便对其减刑或免刑的一种制度。这一制度是为庇护统治集团成员除“十恶以外的犯罪而规定的,三国曹魏正式入律,至唐进一步完善,以后历代封建王朝相沿不改。这种制度反映了人们在法律上不同等的特点,从而使得贵族官僚地主更全面地获得了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特权,加深了宽阔

41、人民的苦难。 第八章重难点 1、开皇律 开皇三年,隋文帝本着删繁就简,以轻代重的原则,对新律重新更定,最终完成了历史上著名的开皇律。开皇律的结构和内容对唐律有着干脆的影响,是制定唐律的蓝本,在中国法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主要内容如下:1确立死、流、徒、杖、笞封建制五刑,废除前代车裂、枭首等酷刑;2将北齐律的“重罪十条进展为“十恶大罪,加强对危害封建统治秩序行为的镇压;3汲取魏晋南北朝以来的“八议、“官当、“听赎,并创设“例减,进一步完善和扩大贵族官僚在法律上的特权。开皇律的结构和内容对唐律有着干脆的影响,是制定唐律的蓝本,所以在中国法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唐律:从广义上说,它是唐代法律的总

42、称;从狭义上说,是指保存至今的唐律疏议这部具有唐一代代表性的律典。 3、贞观律:是唐大宗命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在武德律基础上历经十年完成的法典,共十二篇五百条。贞观律的制定,奠定了唐律的基本面貌,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一代律典。 4、唐律疏议永徽律疏:唐高宗永徽年间,以贞观律为基础编纂永徽律,十二篇五百条。此后又对五百条律文逐条逐句进行注释,并附在律文之后,称作疏议。律与疏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合称永徽律疏,是唐代法典的代表作。后人又称之为唐律疏议。 5、大唐六典:唐玄宗开元年间由李林甫主持编定,具体规定了从中心到地方的行政管理体制以及各机关的组织与职权,是保存至今最早的、最完好的、具有封建国家行政

43、法典性质的官修政书。 6、三省六部: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相继出现并慢慢形成的,是隋唐时期的最高行政机关;三省是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是指尚书省所辖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7、封建制“五刑:隋开皇律废除前代车裂、枭首等酷刑,确立了刑名为死、流、徒、杖、笞新的封建制五刑,从而取代了奴隶制五刑,标记着我国古代刑制的历史进步。新封建制五刑作为法定刑,为以后历代律典所沿用。 8、御史台:中国封建社会最高监察机关,御史大夫为长官,唐御史台下设台院、殿院、察院。 9、刑部:中国封建社会掌管刑法和狱讼的中心官署,隋朝时称“刑部,以后历朝相沿,直至清末。 10、“三司推事:唐朝时逢大案,常由大理寺卿会同刑部尚书、御史中丞共同审理,叫做“三司推事。 11、牵掣:唐律为爱惜债权人的利益不受损失,允许其扣押债务人的财产抵债,这叫做牵掣。 12、义绝:唐朝强制离婚情形之一,是指夫妻之间的情义断绝。 13、唐初的立法指导思想:1礼刑并用。2法令简约。3宽仁慎刑。 14、唐朝的法律形式:律、令、格、式四种。 15、唐律疏议的篇数和篇名 唐律疏议共十二篇,其篇名依次为:名例律、卫禁律、职制律、户婚律、厩库律、擅兴律、贼盗律、斗讼律、诈伪律、杂律、捕亡律、断狱律。 16、唐律对贵族官员及其亲属特权的爱惜 根据唐律规定,贵族官员及其亲属犯罪,在法律上享有以下特权: 1议。“八议者除犯“十恶罪以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